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1.《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2.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1)女主人公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
(2)氓在婚前“信誓旦旦”急于成亲,婚后“至于暴矣”终至遗弃,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
3.分析《国殇》第一段,全景鸟瞰,局部特写,动静结合的特点:(1)第一段写激战。
①描写旌旗蔽日、敌军压境的壮阔场面,有鸟瞰全局之势。
②在此背景下描写敌我短兵相接:陷入泥潭的战车、死伤的战马、楚军鼓手不屈不挠的身影,如一组组特写。
③“严杀尽兮弃原野”激战之后的寂静与先前激战的场面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
(2)第二段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
前段为后段的铺垫,后段为前段的升华。
外形描写与精神赞美相结合。
4.分析《哀郢》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即怎样通过流亡历程的叙写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1)在叙述自己流亡过程的同时,不断抒发对故都的思念和对楚国命运的忧虑。
(2)表现为:离开郢都频频回首,思君念国;至洞庭湖向东,梦魂思念,离都日远;到了陵阳,恍恍惚惚,忧愁相接。
然后总结郢都沦陷、百姓流亡、自己流放的原因在于君王亲近小人,小人日进,诬陷贤者,贤者日益疏远。
5.《冯谖客孟尝君》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抑:冯谖“无好”“无能”,弹铗而歌,诛求无厌,有了车则招摇过市,炫耀于人。
(2)扬:而后收债于薛,市义而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
可见冯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6.分析《项羽本纪》项羽形象的性格特征:(1)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场景,刻画了项羽缺乏智谋、勇武粗豪的性格。
尽管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不可一世,然而,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字数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字数
摘要: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4.字数要求
正文: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主要测试考生对相关概念、理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回答名词解释题时,应简洁明了地阐述概念的定义、特点、作用和应用范围等。
二、简答题
简答题要求考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回答,一般涉及对某个概念、理论、方法的简要阐述,或者对某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回答简答题时,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三、论述题
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
回答论述题时,应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理论和实际进行充分论证。
此外,还需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四、字数要求
根据题目的不同,字数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名词解释题的字数在100-200 字左右,简答题的字数在300-500 字左右,论述题的字数在
600-1000 字左右。
在回答问题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要求进行作答,既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
在完成知识类写作任务时,我们需要掌握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要求,以便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作答。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是什么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是什么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
1、篇幅程度不同
论述题就是要长篇大论,跟写议论文一样有例证最好,尽量详述。
而简答则是要把论点概述出来,用最少的话说最明白的道理或事。
2、大体方向不同
简答题一般是要你列出关于这个题目的几点1、2、3、4,一般是答对一点给一定分,全列出来了才给全分。
论述题一般是给一个题目,让对这个题目做一些分析,拓展等。
3、重点位置不同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将答案的重点突出回答即可。
而论述题就是在简答题的基础上,将重点加以论述或举例说明,最后概括。
简答题和论述题共15页

(1)有意义;(2)有效率;(3)生成性;(4)常态性;(5)有待完善。 23.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1)了解学生;(2)科学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3)针对学生的特点,采 取不同的措施。
33.课题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需要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34.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确定研究课题: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解决怎样研究的问题。 (3)实施研究方案:按研究方案进行具体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材料。 (4)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推广。
六、论述题。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 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1)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意思是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后多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3)我们知道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 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学”因“教”而 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4)教师在角色的处理上要注意三个方面:其一、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 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其二、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其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5)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 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 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论述题和简答题有什么区别

论述题和简答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一、简答题由于出题较为直接,对考点的考查也比较明显,所以考生在进行回答的时候主要是将所考察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回答出来即可,不必进行其他的拓展,即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二、论述题则相对难度较大,不仅在于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更在于回答时更是存在一定难度。
在回答论述题时,题目考查的点往往不够明确,所以考生回答应有发散性思维。
回答内容不仅要紧密结合着考点,更要将相关的考点一并回答上。
同时,考生也必须将所回答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理解性的转述一遍。
三、两者命题形式有不同,从字数上看,简答题一般字数比较少,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将题目意义点明。
而论述题相对来讲字数较多,往往需要两三句话进行表述。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字数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字数
(实用版)
目录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4.字数要求
正文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通常是一种题型,要求考生对某个概念或名词进行简洁明了的解释。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回答名词解释时,考生需要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该名词的定义、特点和主要内容。
二、简答题
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简答题通常要求考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回答简答题时,考生需要将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
论述题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题型,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答论述题时,考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理论和实际进行论证。
四、字数要求
不同的题型在字数要求上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名词解释和简答
题的字数要求相对较少,通常在几十到几百字之间;而论述题的字数要求较多,通常在几百到几千字之间。
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应根据具体要求来控制字数,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字数要求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和要求。
护理研究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护理研究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护理研究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指的是对护理研究领域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汇总。
简答题通常要求对某个知识点或概念进行简明扼要的回答,而论述题则要求对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这种汇总可以帮助学习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提高其护理实践和研究能力。
以下是护理研究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的一些示例: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护理研究?
2.简述护理研究的类型。
3.什么是随机对照试验?
4.什么是观察法?
5.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二、论述题:
1.论述护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分析影响护理研究质量的因素。
3.论述随机对照试验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4.论述观察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5.论述问卷调查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之,护理研究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是一种对护理研究领域中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的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护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一章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章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产力方面,包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关系方面,包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提高效率,通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来体现社会公平,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充分体现。
(2)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时,还要注意理解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关系。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们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途径与方式。
只有坚持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才能使生产力更快发展,才能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
政治简答题与论述题汇编

政治简答题与论述题汇编1. 简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答案: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因为:(1)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符合我国国情。
(2)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它动员全体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4)它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3. 简述我国的政党制度。
答案: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3)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政治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 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答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因为:(1)它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它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

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世纪法国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 19世纪四十年代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1社会历史条件(经济社会根源①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③无产阶级做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与资产阶级做斗争。
(2思想理论条件(思想渊源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理论成果,其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英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3 社会实践条件(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 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 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答: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答:(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论述题、简答题

论述题:1、莫言《红高粱》莫言《红高粱》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
小说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所有笔墨都用来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的各种野性故事。
小说情节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军汽车的起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和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抗日的线索,从长工罗汉大爷被日军残忍杀害开始,到余占鳌愤怒而组织民间武装在焦平公路边伏击日本汽车队,于是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抗战。
整个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战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为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存斗争。
后一条线索中始终被凸显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他包容了暴力与性爱的迷醉,以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为其根本,也是对民间世界和生命的讴歌。
在《红高粱》中有一个鲜明的意象就是红高粱,它代表着莫言所向往的洋溢着生命力度的充满狂欢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强力的象征。
作品中多次写到高密东北乡人的生命强力。
这部作品以红高粱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红高粱命名,开篇就营造了一个红高粱世界,到处弥漫着红高梁的气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乡亲们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鲜明的性格:挺拔、坚韧、坚固、团结、伟岸、生气蓬勃、狂放不羁、英勇无畏。
作者结合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重点来突出、渲染象征本体的寓义,使之紧密结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形成更多更深的联系,从而也使象征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说是标准的先锋小说,呈现片段化,没有完整情节陈述,各个片段相互交织,组成小说文本,通过集结情欲、冒险、复仇、反抗的传奇故事,通过一个风云突变,血与火燃烧的特殊2、王蒙《海的梦》王蒙《海的梦》王蒙是同代人中最富于艺术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
短篇小说《海的梦》是对理想主义及其实践过程的反思。
小说通过主人公一段情绪活动的描述,浓缩了一代人的惨痛经历和沧桑体验,在这里,个人的坎坷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灾难已经被自然地连为一体。
简答题和论述题及答案

简答题和论述题及答案1.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2.简要回答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
答:(1)外汇倾销的含义。
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2)外汇倾销的条件。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货币贬值必然引起一国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
当国内物价上涨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贬值的程度,对外贬值与对内贬值差距也随之消失,外汇倾销的条件也不存在了。
但是,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的上涨总要有一个过程,并不是本国货币一贬值,国内物价立即响应上涨。
在一定时期内它总是落后于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因此垄断组织就可以获得外汇倾销的利益。
②其他国家不同量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贬值,那么货币贬值幅度就相互抵消,汇价仍处于贬值前的水平,而得不到货币对外贬值的利益。
如果外国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限制进口的报复性措施,也会起到抵消的作用。
3.简要回答合同中保险条款的内容。
答:(1)规定投保人。
在买卖合同中,究竟由哪一方投保,一般决定于买卖双方所选用的贸易术语。
例如,如果采用CIF属于成交,保险则由卖方办理;如果采用FOB或CFR属于成交,保险则由买方办理。
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论述题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论述题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
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
2023版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

毛概简答题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分别提出了诸多正确的思想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6)党的建设理论。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内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3)独立自主。
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教育学:一、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
1)研究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研究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4)研究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应正确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9、中国教师角色行动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小我本位。
(3)自我涵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孕: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根据。
党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党章论述题一、论述题:1、谈谈你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并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答:认识:①党的性质决定着党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②党员是党的肌体和细胞,只有党员具有先进性才有党的先进性;③党员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保证;④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民心向着还是背离党的重要因素。
实际行动:①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优异成绩,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③遵章守纪,规范行为,做好表率;④关心和帮助他人,乐于奉献。
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如何理解“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答:(1)无产阶级政党是铁的纪律的部队。
纪律严明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入党誓词中也有“严守党的纪律”的内容。
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是作为党员条件和党员标准提出来的,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①共产党员必须增强纪律观念。
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③共产党员要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④必须严肃党纪,坚决处理违纪者。
4、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简答题、论述题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试题库简答题、论述题1.、新世纪合格党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章、党纲和党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的观念,时刻记住自已是个共产党员,事事处处按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义务权利严格要求自己。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同党和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不怕吃苦,不怕吃亏。
(3)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和积极投身改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4)处处以身作则,起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坚持组织原则,模范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勇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同群众同甘共苦,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
2、入党宣誓誓词内容是什么?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分);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2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分)3、如何理解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答: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它具有强制性,严肃性和统一性,所谓强制性是说,对于党的纪律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服从和执行,违反者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纪律的处分。
所谓严肃性是说,遵守纪律是无条件的,不能以个人认为是否正确作为遵守与否的前提条件。
所谓统一性是说,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谁违反了纪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处分,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组织和铁的纪律。
4、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途径?答:一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
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述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3、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4、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其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 耐性定律。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大题整理

《纲要》简答题+论述题绪论简答题: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答:(1)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社会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一章简答题:1.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重要原因。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原因。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和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是什么?答: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1)在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2)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论述题: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他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团队管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团队管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1. 请阐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组织的影响。
团队管理是指有效地管理和领导一个团队,以实现团队的目标并提高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团队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团队管理可以促进协作和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经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 优化资源利用:团队管理可以合理分配任务和资源,使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
- 促进创新思维:通过良好的团队管理,可以鼓励团队成员共享和交流想法和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 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管理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氛围,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团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团队管理对组织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良好的团队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以下目标:- 实现组织目标:团队管理可以将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确保团队工作朝着组织整体目标的方向前进。
- 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良好的团队管理,可以提供员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 增强组织创新能力:团队管理可以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创新和改进,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 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团队管理可以塑造一种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协作,为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请解释Tuckman的团队发展模型。
Tuckman的团队发展模型是描述团队在面临新任务时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包括四个阶段:- 形成(Forming):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刚刚加入团队,大家互不了解,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
团队成员通常表现出礼貌和谨慎,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角色和责任分工。
领导者在这个阶段起着引导和建设团队的作用。
形成(Forming):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刚刚加入团队,大家互不了解,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
团队成员通常表现出礼貌和谨慎,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角色和责任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一五.简答题。
1.用语言学观点分析下列各句中“语言”的含义。
1)列宁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即所说的话。
2)语言美是四美之一。
言语:即所说的话,行为的结果。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这部作品的语言真美。
言语:所说的话。
2.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从此语言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都有别于传统语文学。
语言学从此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用历史的观点和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现象,注意探讨规律,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3.试论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①.联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语言的具体存在形式。
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工具和对工具使用的关系,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
②.区别:语言和言语虽然关系密切,但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
a.语言是稳定的、相对静态的符号系统,言语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符号运用。
b.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语言是从言语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因此具有抽象性;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是和具体的事物、现象挂钩的。
d.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4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是作为交际工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1)人类使用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以外,还有三类:第一类,文字;第二类,数学符号、电报代码、旗语、灯语……;第三类,身势伴随动作。
这些交际工具无论从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上,其重要性都不能和语言相比。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虽然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其重要性远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3)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和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
(4)身势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由于受到种种限制,也不能和语言相比。
5.如何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①.联系:语言与思维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二者如影随行,谁也离不开谁。
a.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b.思维活动的成果需要依靠语言才能得以巩固和存在。
②.区别:语言和思维虽然关系密切,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不是思维本身。
b.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三个要素构成的,思维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
c.抽象思维是语言思维,因此,概念一般用词来表示,判断一般用单句表示,推理一般用复句表达,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与语言中的词和句子并非一一对应。
d.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
练习二五、分析与简答题1、赵高曾在朝廷上“指鹿为马”,并得逞于一时,但鹿并没因此而成为马,这说明什么道理?这说明语言符号不但具有任意性,同时还具有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能理解为随意性,不管低位多高的人都改变不了这种社会强制力量。
2、从前,有一个学生向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听了你们的讨论,我知道了人们怎样测定各星辰之间的距离,怎样计算出这些星辰的重量。
可是请您告诉我,人们是怎么知道这些星辰的名称的呢?”请你替天文学家回答。
这些星辰的名称就是它们的符号,符号与它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是符号所具有的任意性特点。
星辰的名字是科学家给的,是约定俗成的,天文学家自然就知道星辰的名字。
3、说明语言的层级系统。
语言的底层:音位(几十个)语言的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三级:第一级是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4、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5、为什么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的,掌握语言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有了发达的大脑,才能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概括,形成概念,有了概念,才能在概念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进行推理,没有这样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不可能掌握语言的。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脑逐渐发达,因此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为掌握语言提供了第一个条件。
掌握语言还需要有灵活的发音器官,否则无法清晰地发出单位清楚的声音来。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变成了直立行走的动物,直立行走使口腔和喉咙成直角状态,咽喉受到重力的作用位置下移,加长了发音器官的通道,使得人能清晰发音。
这两个条件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一代一代遗传下来,所以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的。
6、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同样具有强制性。
任意性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如果不经过重新阅读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
7、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1.单位的明晰性。
人说出来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和语言规则组织起来的;动物“语言”则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更谈不上单位的组装。
2.任意性。
动物的一些叫喊只能相当于人的惊呼、呻吟或哈哈大笑,这些叫喊具有普遍性,不分种族、民族,更谈不上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3.传授性。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
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4.结构的二层性。
人类语言是中两层的结构装置,符号和音位层,符号层又分若干级。
这样的层级装置可以让人类利用有限的材料说出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分解不出单位,没有结构,更谈不上层级装置了。
5.开放性。
结构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人类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因此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动物的“语言”是受当时的环境刺激引发的,不能回顾过去,也不能展望未来。
此外,人类语言还具有社会性,动物的“语言”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人类语言具有能产性,动物的“语言”则是有限的。
练习三六、简答题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①发元音气流不受阻,发辅音气流受阻;②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强;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不太紧张,发辅音时特别紧张;④发元音时声带都要震动。
2.如何理解音位和音素的区别?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七、论述题1.归纳音位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对立原则、互补原则、语音相似性原则。
2.什么是音位变体?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请分别举例阐明。
①.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中具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②.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练习六六.简答题1.常见的名词语法范畴有哪些?它们分别概括了哪些语法意义?1.性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分成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出来。
汉语没有这种语法范畴。
2.数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但表示复数时也可不加“们”,有时甚至不能加“们”。
如“这些学生”后面可加“们”,也可不加。
而“三个学生”后面不能加“们”。
汉语中的“们”严格来说不是词缀而是助词,因为“们”可以加在短语后面。
3.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相应的格的变化。
如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和数词都有格变化,共有6肿格: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
2.形态变化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1)删除如:“小王站起来,(小王)对大家鞠了一躬。
”“你去买菜还是我去(买菜)?”(2)移位如:“小王骑走了自行车。
→自行车小王骑走了。
”(3)添加(插入)如:“小王骑走了自行车。
→小王把自行车骑走了。
”其中“自行车”是移位,而介词“把”就是添加。
(4)替换“你去上海。
→谁去上海呢?(5)复写“You have no classes today,do you?”汉语正反问句也用复写方式(还有添加)构成。
如,“他去北京。
→他去不去北京?”从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往往要同时运用几种变换方式。
如: a.我打破了被子。
→b.被子被我打破了。
(移位、添加)→c.被子我打破了。
(移位)→d.我把被子打破了。
(移位、添加)3.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四种类型。
1.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话,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另外,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也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2.屈折语其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换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3.黏着语其突出特点是:词根与变词语素结合不很紧密,两者有很大的独立性,只是在用的时候临时贴上去,故名黏着语。
4.复综语其特点就是词根和词缀不能独立,词缀既表示语法意义,也表示词汇意义。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
练习七五、简答题1.为什么语言的发展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1)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
(2)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
2.仅就语言的结构要素而言,汉语的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福建话之间的差别与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别相似,为什么前者为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而后者却是各自独立的不同语言?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不同?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主要表现在词汇上。
地域方言是全面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4.举例说明共同语的推广、普及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
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5.说明产生双语现象的具体原因。
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