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用典故大全

合集下载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收藏)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收藏)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收藏)古诗词常用典故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尺素: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投笔:指弃文从武.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劳歌:送别歌的代称.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阳关”.风骚: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商女:指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杜康: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行路难:指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关山月:乐府曲调,多指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人杰:指才智突出的人物.涂鸦: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一般用于说话者自己对自己做的评价,是谦虚的说法.春秋: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抱柱:比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庄周梦蝶: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怀桔:指孝顺双亲.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羌笛: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南冠:指囚犯.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神器:指帝位、政权.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凭栏: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抑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的感觉.辞第: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诗词典故解析

诗词典故解析

诗词典故解析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生活智慧。

许多古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这些作品往往也因为其中的典故而更加引人入胜。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诗词典故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1.《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

其中涉及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即“牵牛织女”。

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银河的两岸,有一位牵牛的牛郎和一位织女,他们彼此相爱并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由于织女是天界的仙女,王母娘娘不满他们私奔,于是将其分开,使他们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相聚。

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冷寂和寥落,以及对牵牛织女传说的暗含,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情和对爱情的向往。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

其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项传奇工程:修建鹳雀楼。

鹳雀楼是栖霞山的一座古建筑,修建在山顶上,高出山腰数十丈。

楼顶上有一座石砌白塔,楼下有一只石雀,据说每年农历十月,这只石雀就会变成一只真实的白鹳,飞向天际。

王之涣通过登高望远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壮丽景色和更高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

其中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原野的草木蔓延生长,每到秋天就会枯黄凋零,然后在来年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生发。

白居易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更替。

他以枯荣交替的草木为象征,反映出人生充满起伏和变化。

通过对以上诗词典故的解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蕴和情感,还能够更深入地领会古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1、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高考语文--古诗词中常用的14个典故

高考语文--古诗词中常用的14个典故

高考语文--古诗词中常用的14个典故哀鸿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

”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采薇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

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有典故的古诗词句

有典故的古诗词句

有典故的古诗词句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典故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典故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典故元素。

诗人们常常借用典故来传达情感、展示思想。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诗词中常用的典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一、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其中借用了历史上的典故。

范仲淹在文章中描绘了楼上美景,同时也借用了典故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篇,典故形容他对国家走向的担忧。

范仲淹称赞了楼上的美景,用以象征国家的繁荣。

他还借用了岳飞之死来表达忧虑。

这些典故的运用,让作品更加丰富深刻。

二、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作品,其中也运用了一些典故来衬托情感。

苏轼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借用了《诗经·月出》中的典故。

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苏轼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借用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节,与自己的遭遇相呼应。

他也以“世情薄”来暗示时世的浮躁和不公。

这些典故和隐喻的巧妙运用,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七步诗《七步诗》是杜牧的作品,也用到了一些典故。

诗人以“煮豆燃豆萁”开篇,借用了《诗经·豳风·七月》的典故,诗人通过对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杜牧在诗中还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比喻人生的短暂如过眼云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感。

他用简练而又形象的语言,将典故融入作品,使诗作更加抒情。

四、满江红《满江红》是文学家岳飞的作品,其中也借用了历史典故。

他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开篇,运用了《史记》中岳飞的典故。

岳飞是一位爱国将领,他抗击金兵的事迹很有传奇色彩。

岳飞以自己的经历和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愿景。

他通过描写荡涤边疆的想象,向读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深情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总结:古诗词常常借用典故来衬托情感,传达思想和意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苏轼的《水调歌头》运用典故衬托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杜牧的《七步诗》借用典故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岳飞的《满江红》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词古文常识典故100例

诗词古文常识典故100例

诗词古文常识典故100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唐诗中最常引用的50个典故

唐诗中最常引用的50个典故

唐诗中最常引用的50个典故1.【桃源】【武陵源】【避秦】释义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

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例句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唐·杜甫《北征》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2.【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释义《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臺,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臺之下。

’”后因用“云雨”指男女欢会。

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星河好夜闻清珮,云雨归时带异香。

” 宋晏几道《河满子》词:“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红楼梦》第六回:“説到云雨私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

”例句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唐·刘希夷公子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唐·李贺湘妃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唐·李白捣衣篇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唐·窦巩宫人斜3.【秦楼】【弄玉】【蕭史】释义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

古诗常见典故

古诗常见典故

古诗常见典故以下是古诗中常见的15个典故: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以“梦蝶”比喻做梦、梦幻。

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

后以青鸟为传信的使者。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于饿死。

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请缨:汉武帝派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

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比喻杀敌报国。

凌云: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形容文章气势磅礴,文采斐然。

也有志向高远、豪放豁达之意。

白驹过隙:出自《庄子·知北游》,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文学艺术。

暗香浮动: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形容梅花的香味清淡而悠扬,也形容女子淡淡的美丽和优雅。

长歌当哭:出自唐·李贺《歌诗编·李凭箜篌引》,表示用诗歌来代替哭泣,抒发悲愤之情。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有:
- 咏絮才:《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

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

- 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常用来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 莼鲈: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

- 桃源、武陵源、避秦: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武陵渔人寻找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平安乐的理想之地。

后人常用此来指代与世隔绝的地方,或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 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楚怀王在游览高唐时,曾梦到与巫山神女欢会。

神女走时对楚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人常用“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等来表达男女欢会的意境。

除上述之外,古诗中常见的典故还有很多,如投笔、长城、楼兰、折腰、化碧、鸿雁、尺素、青鸾、双鲤等。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
1.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子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
了一只蝴蝶,在梦中他感受到了自由和幸福。

但是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

这个典故常常用来形容人生的虚幻和无常。

2.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讲的是曹操在行军途中,为了安慰
士兵,告诉他们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听到后口中生出唾液,不再口渴。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3.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讲的是项羽为了鼓舞士气,下令破
釜沉舟,让士兵们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前进。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4.画龙点睛:出自《历代名画记》。

讲的是张僧繇在画龙时,在龙的眼上点
了睛,龙便腾空飞起。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在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语言点明主旨。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讲的是李广为人正直,
善待士兵,士兵们自觉地爱护他的住所。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为人正直、真诚、善良,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古诗中常见典故集锦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KCB不锈钢齿轮泵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KCB型不锈钢齿轮泵如,《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再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F型不锈钢齿轮泵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RYB电动内啮合齿轮泵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说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RYB内啮合齿轮泵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诗词中经常用到的30个典故

诗词中经常用到的30个典故

诗词中经常用到的30个典故1.梦蝶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实在难以分辨。

后“梦蝶”多用来比喻做梦、梦幻,和变幻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2.化碧苌弘化碧,苌弘是周敬王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后蒙冤被人所杀,其血化为碧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

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饮酒》3.青衿青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多用“青衿”代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4.抱柱相传古代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好久,却不见女子到来,这时候河水开始上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用来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5.尺素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6.黍离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过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7.还珠还珠,古时候,合浦地盘产珍珠,可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8.投笔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张骞立功西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诗词典故大全

诗词典故大全

诗词典故大全一诗文典故集锦1.烧猪北宋诗人苏轼和佛印和尚友好。

一次他写了一首《戏答佛印》的诗,其中两句说:“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后来的文学作品常用这个典故。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

2.杀声弦中见东汉蔡邕的邻人请蔡喝酒。

蔡走到邻家门口,听见里面的琴声带有杀声,立即打回。

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明原因。

弹琴的人说,他弹琴的时候正好看见螳螂在捕蝉,蝉要飞走,他怕螳螂失去一顿美餐,这就是杀声表现在琴声里的原因。

见《后汉书·蔡邕传》。

元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呀,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是螳螂来捕蝉?”3.散木相传古时一棵很大的栎树,枝叶能遮荫上千条牛;树干有百尺围。

看的人很多,但有一个姓石的匠人不去看。

他的徒弟问他为什么这样好的木材却不去看一看。

他说,这是散木。

做船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做用具会坏得决,做门户会吐脂,做屋柱会蛀,做什么都不行。

见《庄子·人间世》。

比喻无用之材。

唐温庭筠《古意》诗:“散木无斧斤,纤茎得依托。

”4.三马食一槽东汉末,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曹氏军政大权,排除异己。

当时流传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三马,指司马氏父子三人。

槽,与曹谐音),因此曹操很恨司马氏。

见《晋书·宣帝纪》。

宋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得之以此失亦此,谁知三马食一槽!”5.三里雾汉代的张楷能作五里雾。

关西人裴优能作三里雾,自以为不如张楷,去向他学习。

张却不肯见他。

见《后汉书·张楷传》。

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6.如烟入抱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同韩重相爱。

吴王不许他们成婚,小玉气结而死。

韩重在她墓前看见了她,她把明珠送给韩重。

当她的母亲上去抱她的时候,她象轻烟一样,散开不见了。

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

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尚颖猜,怕如烟入抱,似影投怀。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

古诗词中常见122典故大全

古诗词中常见122典故大全

高三语文导学材料古诗词中常用122个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碧血:《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1、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2、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斑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问鼎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

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

《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今常以喻谋求夺得。

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5、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

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后以喻为国忘家。

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6、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7、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

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

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8、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

《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古诗词中14个常用的典故

古诗词中14个常用的典故

古诗词中14个常用的典故标题:古诗词中的14个常用典故古人的诗词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这些典故成为了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思考人生价值的重要窗口。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常见的典故,它们流传至今,成为了我们学习和阅读的重要素材。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古诗词中的14个常用典故。

一、吴刚捧月吴刚捧月是一个有关月宫的故事。

相传,吴刚是月宫中负责砍伐桂树的仙人,一天晚上他与嫦娥一起看到了地上的人间之美后,渴望回到凡间。

为了帮助吴刚圆梦,嫦娥将一片桂叶送给他。

然而,吴刚砍伐不断重新长起的桂树,从此陷入永无止境的劳作之中。

因此,“吴刚捧月”成为了比喻人们不切实际的努力和枉费心机的典故。

二、相见恨晚“相见恨晚”源自《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

两人年少时曾在庙里数次相遇,相互之间心生好感,却因误会未能早日结缘。

后来,贾宝玉来到贾府,结识了林黛玉,才发现是她曾多次出现在他梦中的那个人。

这成为了一个形容后悔相见较晚的故事。

三、罗敷有意“罗敷有意阿母无情”出自《庐山谣》。

“罗敷有意”形容女子倾慕意中人,而“阿母无情”则形容上级对下级漠不关心。

这句典故多用来描述两情相悦时的情愫和两情欠缺时的冷漠无情。

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是形容女子美艳貌美的典故。

相传,宴国相之女貂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丽绝伦。

后来,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世间美女。

五、杯酒释兵权这个典故出自《红楼梦》中贾母洗酒瓶的故事。

贾母要求宝玉将酒杯贸易权交给自己的梨香院,意在阻止宝玉私自贩卖酒杯。

贾母用这种方式限制了宝玉的行动,形容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手段。

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出自《楚辞·离骚》,“卧薪”是指薪石,是为了保持冷静与毅力;“尝胆”即嚼一嚼胆汁,是为了磨练自己的勇气。

这个典故用来形容韩非子为了用心术,甘愿忍受一切屈辱和困苦的故事。

七、杜康之殇杜康是古代有名的美酒,而“杜康之殇”指的是杜康酒的灭亡。

相传,杜康酿酒秘方遗失,导致杜康之殇。

高考古代诗歌常考60个典故

高考古代诗歌常考60个典故
宋 ·范 成 大 《 横 塘 》 : “ 南 浦 春 来 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唐 ·李 白 《 留 夜 郎 闻 酺 不 预 》 : “ 北 阙 圣 人 歌 太 康 ,南 冠 君 子 窜 遐荒。”
杨宜作两家春。” 唐 ·刘 禹 锡 《 酬 乐 天 咏 老 见 示 》 : “ 莫 道 桑 榆 晚 ,为 霞 尚 满 天 。” 唐 ·王 勃 《 滕 王 阁 序 》 : “ 东 隅 已 逝,桑榆非晚。” 宋 ·苏 轼 《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 : “ 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西 北 望 ,射 天狼。”
宋 ·文 天 祥 《 过 零 丁 洋 》 : “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唐 ·王 昌 龄 《 从 军 行 》 : “ 青 海 长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 使 ,后 傅 介 子 出 使 西 域 ,计 斩 楼 兰 王 。故 “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云 暗 雪 山,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 。黄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还。” 唐 ·李 白 《 塞 下 曲 》 : “ 愿 将 腰 下
2 4. 还 珠 2 5. 昆 山 玉 [来 源 :学 科 网 ]
2 6. 梨 园
2 7. 柳 岸 2 8. 南 浦 2 9. 南 冠 3 0. 青 眼
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 作 宾 客 而 怀 桔 乎 ? ’ 绩 跪 答 曰 :‘ 欲 归 遗 母。’术大奇之。” 古 时 合 浦 盛 产 珍 珠 ,可 地 方 官 员 很 贪 ,珍 珠 都 被 移 到 别 的 地 方 。东 汉 的 孟 尝 到 这 里 来 当 太 守 ,革 除 贪 污 流 弊 ,珍 珠 又 回 到 合 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 晚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常用典故大全2017-04-30 风铃笑语【亡羊路】《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日:'亡之矣。

'日:'奚亡之?'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喻指世事复杂。

唐姚系《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

”【石路五丁开】“五丁”。

唐骆宾王《饯郑安阳人蜀》:“剑门千仍起,石路五丁开。

”【西州路】“咽羊昙”。

清查慎行《哭王右朝四首》之二:“东山便是西州路,欲学羊昙计转穷。

”【杨朱路】“杨朱泣”。

唐唐彦谦《离鸾》:“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知路】宋陆游《东窗遣兴》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山阴道】“访戴”。

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老罴当道】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罴当道踞律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老罴当道】《北史·王罴传》:“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王)罴,罴不觉。

比晓,轨众已乘梯人城。

署尚卧未起,闻间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耆徒跳,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日;'老罴(熊)当道卧,貉(狗猪)子那得过厂敌见,惊退。

”●指猛士勇武使敌人害怕。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三径】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李善注引赵歧《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推廉逃名不出。

”●指家园,或喻归隐。

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李径】“桃李自无言”。

唐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南山捷径】《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少室二山,……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

晚乃询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

司马承侦尝召至阈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日:'此中大有嘉处。

'承须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

'藏用惭。

”●指隐居沽名而求做官,或喻投机取巧的便捷途径。

宋范成大《逍遥席上赠张邦达教授》:“谁怜蛮府清池句,不着南山捷径鞭。

”南山捷径”。

宋范成大《逍遥席上赠张邦达教授》:“谁怜蛮府清池句,不着南山捷径鞭。

”【九折途】《汉书·王尊传》:“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崃九折坂,叹日:'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

及(王)尊为刺史,至其坂,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日:'是。

'尊叱其驭日:'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喻指路途艰险。

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穷途】唐杜甫《即事》:“多病马卿无日起,穷途阮籍几时醒。

”【走章台】“章台走马”。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乌衣巷】《宋书·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耀、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其外虽复高流时誉,莫敢造门。

”《世说新语·雅量》:“王公(王导)曰:'……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刘孝标注引《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

江左初立,琅邪请王所居。

”●喻王公贵族的居处,或咏王公贵族之往事。

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陈巷】“长者车”。

清赵执信《春日闲居杂兴》:“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

”【颜巷】“颜回”。

唐方干《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长桥役】“周处杀蛟”。

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周处长桥役,侯调短弄哀。

”【取履桥】唐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抱桥】《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称恋人忠诚守信。

宋刘筠《又赠一绝》:“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

”【织女桥】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

”【秦桥】“驱石”。

唐李贺《古悠悠行》:“海波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题桥】“题柱”。

唐许浑《寄湘中友人》:“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灞水桥】《三辅黄图·卷六》:“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按霸陵亦作“灞陵”。

●咏别离。

唐李商隐《泪》:“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漏桥驴背】“骑驴索句”。

清黄族来《题人关图》:“汉阙秦陵杳霭间,灞桥驴背意偏闲。

”【神州赤县】《史记·孟子苟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指称中国。

宋陆游《官居书事》:“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潜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日:'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喻指帝都。

唐戎里《秋日感怀》:“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长岑】“长岑未归”。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一:“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龙门】唐窦巩《放鱼》:“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花县】“河阳一县花”。

唐王维《送严秀才还蜀》:“别路经花县,还乡人锦城。

”【茂陵】“茂陵书生”。

唐杜牧《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细柳】“细柳营”。

北周庾信《燕歌行》:“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

”【南柯】“南柯一梦”。

宋苏轼《九日次定国韵》:“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

”【灞上】“细柳营”、“如儿戏”。

唐李白《司马将军歌》:“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博凉州】宋范成大《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三首》之三:“一语为君评石室,三杯便可博凉州。

”【铸六州】清严复《题孙师郑感逝诗卷》:“大错惊心铸六州。

土崩何日奠金瓯。

”【单父邑】“宓子弹琴”。

晋潘岳《河阳县作》之二:“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十二城】“十二宫楼”。

唐李毅《和皮日休悼鹤》:“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十丈愁城】宋陆游《山园》:“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

”【下齐七十城】“舌卷齐城”。

唐胡曾《咏史诗·高阳》:“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丰城气】“丰城龙剑”。

●喻有声誉。

才华。

唐杨炯《和刘长庄答十九兄》:“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长城】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

”【百城】清归庄《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次元韵题赠》之二:“八阵纵横五彩笔,百城睥睨一床书。

”【金汤】唐李商隐《览古》:“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城崩】●喻痛哭感天动地。

唐李白《白头吟》之二:“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

”【紫气关】“青牛真气”。

唐杜甫《承闻河北清道节度使人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九:“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东市朝衣】清黄遵宪《感事》:“东市朝衣真不测,南山铁案竟无名。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景帝即位,以(晁)错为内史。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指大臣被杀。

清吴伟业《鸳湖曲》:“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杯土亦难留。

”【市中有虎】“三人成虎”。

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吹箫吴市】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萧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挂秦金】“千金字”、唐李娇《市》:“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柴市】“文山柴市”。

清朱彝尊《玉带生歌》:“惊心柴市日,慷慨且诵临终诗,疾风蓬勃扬沙时。

”【梅福市】《汉书·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

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

…至始元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

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

”●咏县尉或吴地。

谢灵运《会吟行》:“范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

”【成都卜肆】唐李商隐《壬申七夕》:“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搓。

”【郑驿】《汉书·郑当时传》:“郑当时字庄,……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

”●喻迎宾之所,或喻好客。

唐元稳《献荣阳公诗五十韵》:“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兔园】唐白居易《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梦得》:“兔园春雪梁王会,想对金罍咏玉尘。

”【郑乡】《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郑)玄,展履造门。

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

”●喻指学者故乡。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郑乡空健谈,陈榻未招筵。

”【白社】《晋书·隐逸传》:“董京字威辇,不知何郡人也。

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

”●指隐士居所。

唐孟浩然《宴包二融宅》:“烟瞑栖鸟还,余亦归白社。

''【九原】“九原可作”。

●指墓地。

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唐杜甫《哭长孙侍御》:“惟余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徐君墓】●指亡友墓地。

清赵翼《哭杭应龙先生墓》:“我归但有徐君墓,公在曾怜赵氏孤。

”【新京兆】《汉书·原涉传》:“(原)涉自以为前让南阳赙送,身得其名,而令先人坟墓俭约,非孝也。

乃大治起家舍,周阁重门。

初,武帝时,京兆尹曹氏葬茂陵,民谓其道为京兆仟。

涉慕之,乃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人不肯从,谓之‘原氏仟'。

”仟通“阡”。

●指墓地。

唐李端《代宗挽歌》:“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誓墓】宋陆游《上书乞祠》:“誓墓那因一怀祖,人间处处是危机。

”【东墦】“乞祭余”。

明王思任《戏答范长白》:“滇南学使活作怪,误认东墦是林麓。

”【五十功名】●喻大器晚成。

清吴伟业《过朱买臣墓》:“行年五十功名晚,何似空山长负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