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救护

合集下载

简述对外伤救护的基本要求

简述对外伤救护的基本要求

简述对外伤救护的基本要求以下是 8 条关于外伤救护基本要求的内容:1. 要快呀!时间就是生命,比如有人受伤了,你可不能磨蹭,得赶紧行动起来。

就像消防员救火一样迅速,尽快赶到伤者身边,这是对外伤救护最基本的呀!例子:看见有人在路上摔倒受伤了,难道你还能慢悠悠地走过去?2. 别慌神啊!保持冷静真的超级重要。

你想想,要是你慌里慌张的,怎么能做好救护呢?就好像司机开车遇到突发状况,冷静才能处理好呀!例子:当看到那个流血的伤口,你要是慌了,那岂不是手忙脚乱啥都做不好了?3. 得细心观察呀!仔细查看伤者的情况,不能有一丝马虎。

这就好比侦探破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能了解清楚状况。

例子:要是不细心观察伤口在哪里,怎么进行有效的救护呢?4. 一定要动作轻柔啊!可别粗鲁对待伤者,那会让他们更痛苦的。

就像对待一个易碎的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的。

例子:给伤者包扎时,你能粗手粗脚的吗?5. 知识要扎实呀!你得知道该怎么救护才行。

不然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好比打仗要有战术,咱们救护也要有知识储备。

例子:如果都不懂止血的方法,那怎么帮助受伤的人呢?6. 要注意伤者的感受啊!多问问他们疼不疼,难不难受。

这就像你关心朋友一样,要时刻在意他们的情绪。

例子:难道你不去关心伤者心里害怕不害怕吗?7. 不能随便搬动伤者呀!要小心再小心,不然会造成二次伤害的,那就糟糕了。

就好像搬运珍贵物品,得特别谨慎。

例子:你要是随便就搬动伤者,后果不堪设想啊!8. 事后处理也别马虎呀!该清理的清理,该记录的记录。

就像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后,要把尾巴收好。

例子:救完伤者,你能拍拍屁股就走人,啥都不管了吗?结论:外伤救护真的非常重要,每一个要求都不能马虎,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受伤的人呀。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原则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原则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原则外伤是指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常见的外伤包括创伤、骨折、烧伤、溺水等。

在外伤救护过程中,遵循四项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安全、快速、准确和温和。

安全是外伤救护的首要原则。

在进行救护时,保护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存在,如火灾、溺水等。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应先将受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再进行救护。

此外,在进行救护操作时,需要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避免交叉感染或受到伤害。

快速是外伤救护的第二个原则。

在外伤救护中,及时采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

例如,在出血较多的情况下,要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可以采用压迫止血、提高患肢位置等方法。

此外,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准确是外伤救护的第三个原则。

在进行救护操作时,需要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例如,在进行骨折固定时,需要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并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此外,在进行伤口处理时,需要准确地评估伤口的深度和范围,并进行相应的清创、缝合等操作。

温和是外伤救护的第四个原则。

在进行救护操作时,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例如,在进行骨折固定时,要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疼痛和不适,可以使用适当的止痛药物或局部麻醉。

此外,在进行伤口处理时,要注意保护周围健康组织,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在进行救护操作时,要温柔地对待患者,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以促进他们的康复和恢复。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安全、快速、准确和温和。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救护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在进行外伤救护时,我们应始终牢记这四个原则,并加以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受伤的人们,使他们尽快康复。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四、搬运术
搬运注意事项
1.重伤员重病人搬运时必须注意气道开放 2.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须注意不能加重原损 伤部位的伤情或增加伤员痛苦 3.脊柱伤伤员不能用软的帆布担架搬运,应用 铲式担架或脊柱板搬运,将伤员移至担架时应 由三人平托喊口令同时移至担架
The end
Thank you !
• 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8%,约4000-5000ml • 失血量达总血量1/4或1/3时,可危及生命 • 失血后的代偿机制 • 动脉出血与静脉出血的鉴别 • 发生外伤后,如无体表出血但有生命体 征重大改变者应警惕胸腹部闭合性损伤 (尤其是肝脾破裂)可能
(一)指压止血法
• • • • • 一侧头额颞部出血------颞(浅)动脉 前臂出血------肱动脉 手掌出血------尺、桡动脉 手指出血------手指根部两侧动脉 下肢出血------深压股动脉
三、固定术
(一)固定材料
• • • • 木制夹板 负压气垫 塑料夹板 其他材料:颈托、脊柱马夹、托马 氏架等
(二)固定方法
• • • • • • • 颈部伤(怀疑颈椎骨折)固定:颈托 锁骨骨折固定法 尺桡骨骨折固定法 胫腓骨骨折固定法 胸椎、腰椎骨折固定法 股骨骨折固定法 强调:木制夹板固定四肢时夹板长度必须比伤 肢所处的两个关节长,上三道固定带;高速公 路司机发生车祸应使用颈托和脊柱马甲固定后 再将伤员自驾驶室移出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 徐惠梁
外伤救护包括哪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是现场急救 的基本功
1.创伤在急救疾病谱中占首位,创伤现场急 救在急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熟练掌握外伤救护四项技术是胜利完成 创伤现场急救的前提和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外伤是指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导致出血、骨折、烧伤等紧急情况。

在遇到外伤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操作步骤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救治伤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步骤一:保护现场在进行紧急救护之前,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在交通事故等外伤发生地点,应立即远离交通流量区域,确保自己和伤者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此外,需要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危险因素,例如断裂的电线、火源等。

步骤二:评估意识和呼吸紧急救护的第二个步骤是评估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对伤者说话、摇动他们以及观察他们是否有正常反应来判断。

同时,需要观察伤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步骤三:止血外伤常伴随着出血情况,因此及时止血是紧急救护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止血: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或停止出血。

2.抬高伤肢:对于四肢出血较多的情况,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减小出血压力。

3.使用止血带:采用止血带只在致命性出血无法控制时使用,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步骤四:固定骨折在外伤中,骨折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对于骨折伤者,应采取适当措施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骨折固定:1.切勿移动:伤者在转移到专业医护人员前切勿随意移动,以防骨折末端出现更多的移位。

2.固定骨折部位:使用夹板、绷带或布料等可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尽量保持骨折处的安静。

步骤五:保持伤者体温外伤伤者往往伴随着体温下降的情况,因此在紧急救护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者的体温。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持伤者体温:1.使用保温毯:用保温毯包裹伤者,以防止体温过快散失。

2.躺平:将伤者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避免长时间的体位改变。

步骤六: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以上操作步骤为紧急救护的基本措施,但仅限于紧急情况下的初期救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嘿,你问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呀,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要是遇到有人受伤了,首先得保持冷静,可别自己先慌了神儿哦。

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得沉着应对。

快速跑到伤者身边,先看看周围环境安不安全,别伤者还没救好,又有新的危险发生,那就糟糕啦。

比如说要是在马路上,得注意有没有车过来,赶紧把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路边啥的。

然后就是检查伤势啦。

轻轻地看看伤者哪儿受伤了,伤得重不重。

这时候你得像个细心的侦探,仔细观察。

如果伤口在流血,得赶紧看看血是怎么流的,是慢慢渗出来的,还是像小喷泉一样涌出来的。

要是伤口里有脏东西,可别随便乱碰,小心感染。

要是伤者喊疼,你就轻声安慰他,让他别害怕,告诉他你会帮他的。

比如说要是看到胳膊上有个伤口在流血,你就先心里有个底,准备好下一步怎么处理。

接着就是止血啦。

如果是小伤口,你可以找个干净的手帕或者纸巾,按在伤口上,稍微用点力,就像给伤口盖个小被子,让血别流出来。

要是伤口大一点,血流得比较多,那就得用绷带或者布条啥的,在伤口上方紧紧地缠几圈,记住哦,别缠得太紧,不然伤者的胳膊或者腿会不舒服的,就像给它绑个太紧的橡皮筋一样。

要是身边没有这些东西,你也可以用衣服撕成条来当绷带用。

比如说上次我看到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摔倒,膝盖擦破了皮在流血,我就赶紧用纸巾帮他按住伤口,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再然后就是包扎啦。

找个干净的纱布或者创可贴,把伤口包起来,这就像给伤口穿上一件“小衣服”,保护它不受外界的污染。

包扎的时候要轻点,别弄疼伤者了,包得整齐点,也好看点嘛。

要是伤口比较大,包扎完了最好固定一下,比如用夹板把受伤的胳膊或者腿固定住,让它别乱动,这样伤口能好得快些。

就像给受伤的地方搭个小“支架”,让它稳稳的。

最后就是赶紧送医院或者叫救护车啦。

你可别觉得自己处理完了就没事了,医生才是专业的呢。

在等救护车的时候,你要陪着伤者,和他说说话,让他保持清醒,别睡着了。

要是伤者觉得冷,你可以给他找个外套披上,要是他渴了,就给他喝点水,不过别喝太多哦。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是指对发生意外伤害的人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外伤救护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伤者的痛苦,保护生命安全,并尽早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下面将介绍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判断伤情判断伤情是外伤救护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救援现场,我们需要迅速判断伤者的伤情,以确定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首先要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如果伤者昏迷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其次要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严重,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还要检查伤者的骨折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重要伤害,如脊柱损伤等。

通过综合判断,确定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救护计划。

二、止血处理外伤常伴有出血,严重的出血会危及伤者的生命。

因此,止血处理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法和使用止血器具。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可以用手掌或绷带等物品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止住出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器具,如止血带或止血棉等。

止血带的使用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松紧度,避免造成伤者的二次伤害。

三、固定伤势在进行外伤救护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骨折、脱臼等伤势。

为了避免伤者在运送过程中伤势加重,我们需要对伤势进行固定。

固定伤势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者的骨折部位固定好,避免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

固定伤势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四、转运伤者转运伤者是外伤救护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转运伤者时,我们需要确保伤者的头颈部稳定,避免脊柱损伤。

同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呼吸道,避免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

在转运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担架或抬担等工具,将伤者安全地转移到救护车或医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起来,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包括判断伤情、止血处理、固定伤势和转运伤者。

这四项技术是外伤救护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外伤救护工作,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外伤止血急救流程及注意事项

外伤止血急救流程及注意事项

外伤止血急救流程及注意事项《外伤止血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外伤止血急救流程及注意事项这档子事儿。

这可都是实用的干货,关键时刻能救命呐!咱先说说流程吧。

当你看到有人受伤流血了,第一反应就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冲上去。

然后呢,先冷静,别慌乱,你一慌可能连自己姓啥都忘了。

找到出血的地方,这就像找宝藏一样,得仔细点。

接着,赶紧拿点干净的东西,啥毛巾啊、手帕啊,压在伤口上,用力压住,就像给伤口来个热情的拥抱。

嘿,可别太温柔了,要用力才能把血止住哦!这时候就考验你的胆子和力气了。

如果伤口不大,这么压一会儿可能就好了。

但要是伤口比较大,那就得动点小“手段”了。

比如找个带子啥的,在伤口上方紧紧地绑住,这就像给血管套个紧箍咒似的,但也别太紧了,不然血液不流通,那可就麻烦啦。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这可相当重要哦。

首先,别慌里慌张地啥都往上怼,你得确保那些用来止血的东西是干净的,不然感染了可就糟糕啦。

想象一下,伤口好不容易止血了,结果感染发炎了,那不是白忙活啦。

还有啊,绑带子的时候可得瞅准了位置,别绑错地儿了,不然没止住血还弄出新问题来。

而且,绑上之后也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得时不时看看伤口情况,如果手指头或者脚趾头都发紫了,那赶紧松开松松劲,不然手指头脚趾头“憋坏了”可咋整。

另外,要是自己实在搞不定,就别硬撑着啦,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专业的事儿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咱可别充当英雄充过头了,让伤者情况更糟糕。

总之,外伤止血这事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关键是得有颗勇敢的心,临危不乱,再加上这些小技巧,就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

咱谁也不想遇到受伤这种事,但万一遇到了,咱也能应对自如不是?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但万一碰上了,也别怕,按照我说的做准没错!这样才能在紧急时刻当个靠谱的“急救侠”呀!。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是指对遭受外部力量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导致的身体损伤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

外伤救护的目标是尽快停止出血、减轻疼痛、保护受伤部位并避免二次伤害。

为了有效地进行外伤救护工作,以下是四项基本技术,即止血、固定、包扎和转运。

一、止血技术止血是外伤救护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出血发生时,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止血,以避免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常见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压迫止血法:将干净的纱布直接覆盖在出血的伤口上,并用手或绷带施加适当的压力,直到出血停止为止。

2. 提升伤肢止血法:如果出血部位是四肢,可以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出血部位,从而减轻出血情况。

3. 绷带止血法:用绷带将出血部位包扎起来,使其受压,减少出血量。

在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固定技术固定是为了保护伤者的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固定的原则是固定到邻近关节以上和关节以下的部位,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减轻受伤部位的负担。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 架石法:将硬物(如木板、树枝等)架在伤肢两侧,用绷带或布条固定,使伤肢保持固定状态。

2. 夹板法:在伤肢两侧分别放置夹板,并用绷带固定。

夹板可以是硬纸板、木板或其他坚硬的材料。

3. 三角巾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绷带状,用于固定伤肢或固定关节。

三、包扎技术包扎是为了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减少出血。

包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洁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2. 用纱布覆盖伤口:将干净的纱布覆盖在伤口上,避免细菌感染。

3. 用绷带固定:用绷带将纱布固定在伤口上,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四、转运技术在进行外伤救护时,如果伤者需要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正确的转运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转运技术:1. 救护车转运:将伤者放置在救护车的担架上,固定好担架,确保伤者在转运过程中不受进一步的伤害。

急诊科常见外伤的处理与救护技巧

急诊科常见外伤的处理与救护技巧

急诊科常见外伤的处理与救护技巧【介绍】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应对各种急性伤害和疾病的科室,对于常见的外伤处理和救护技巧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科常见外伤的处理与救护技巧,包括骨折、创伤性出血、烧伤、溺水、电击等不同类型的外伤处理方法。

【骨折处理与救护技巧】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对于骨折的处理需要遵循以下救护技巧:1. 确认骨折类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定骨折的类型,如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等。

2. 制动伤处:使用固定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处骨折段固定住,避免移动导致骨折加重。

3. 控制疼痛:对于患者的疼痛需要给予适当的治疗,如镇痛药物等。

4. 尽快送往医院:骨折需要及时就医,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创伤性出血处理与救护技巧】创伤性出血是外伤中的常见情况之一,处理方法如下:1. 控制出血部位:对于大出血的伤口,需要迅速用纱布、绷带等物品进行包扎,尽量把出血部位压迫住。

2. 抬高患肢:对于下肢出血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将患肢抬高,减少出血量。

3. 尽快就医:对于大出血的伤口,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以免出血过多导致休克等危险情况。

【烧伤处理与救护技巧】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科外伤,处理方法如下:1. 伤口清洁:用流动水冲洗烧伤伤口,将烧伤部位清洁干净,排除异物。

2. 覆盖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烧伤创面,避免细菌感染。

3. 制止烧伤面积扩大:立即用冷水或冷湿敷进行冷却,以避免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4. 控制疼痛:对于烧伤患者的疼痛,可以给予镇痛药物等缓解症状。

【溺水处理与救护技巧】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下:1. 脱离水源:首先将患者迅速从水中救出,并确保救援者的安全。

2. 判断呼吸和心脏跳动:检查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脏跳动,若无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呼吸道管理:对于患者的呼吸道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清洁呼吸道、施行人工呼吸等。

4.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将溺水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

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

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是指人体在遭受物理力量作用后,引起的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外伤包括刀伤、擦伤、撞伤等,其处理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以确保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快速康复。

本文将按照不同类型的外伤将救护技术进行分类,为您详细介绍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出血止血技术外伤引起的出血是救护外伤时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

对于不同类型的出血,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止血技术。

对于小面积浅表出血,可用纱布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对于大面积或严重出血,可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使用止血带时,应将其绑在出血部位远离心脏的位置,并适度松紧,以减轻出血程度,防止绑带过紧导致组织坏死。

二、骨折固定技术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骨折的处理首要任务是固定断裂骨骼,以减轻疼痛、避免骨骼进一步错位。

常见的骨折固定技术包括夹板固定、三角巾固定等。

使用夹板固定时,应尽量将断裂骨骼两端固定一起,以保持其稳定性。

而三角巾固定则是将断裂骨骼的两侧用三角巾绑扎在一起,并在中间填充一些软性物体,如衣物等,以缓解疼痛。

三、创面处理技术创面处理是指在外伤处理过程中,对创口进行合理清洁、消毒及包扎处理的技术。

对于浅表擦伤,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对于深度较大的创口,应注意将伤口用敷料进行固定,避免感染和创口扩大。

同时,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感染。

四、心肺复苏技术在严重外伤导致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是指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使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维持下去。

在实施胸外按压时,应注意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下缘至胸骨体交界的位置,每分钟按压次数应控制在100-120次。

而人工呼吸则可以通过憋气式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进行。

通过以上四项基本技术的掌握,我们可以在外伤发生时及时展开救助行动,有效控制伤者的伤情,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上方压住上端;继续绕头部,将上端反 折斜向下,压住另一只眼,再经耳下绕 至对侧耳上与另端打结,成八字形。 ① 如有眼球脱出者,应在眼眶处加环形垫 圈后盖敷料后包扎。
47
双眼包扎
48
三 颈部包扎
适用于颈部外伤 1 三角巾包扎:伤员健侧手臂上举
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中段压紧 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 固定;
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下1/3 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部,因该处神经 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 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2. 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 否则会损伤皮肤。可扎在衣服外面,把 衣服当衬垫。
33
四 止血带止血法
3 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 合适; 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 织。
5
现场急救目的
1.维持生命 2.减少出血 防止体克 3.保护伤口 4.固定骨折 5.防止常用方法
一 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较专业) 三、填塞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五、屈肢加垫止血法 六、绞棒止血法
7
出血种类
1 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7
28
四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 管损伤时;出血凶猛,且其它止血 方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 皮带 • 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 •布带止血带; 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29
30
31
布带止血法
32
四 止血带止血法
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1 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
腹部有内脏脱出时,不要送回腹腔, 立即用大块敷料盖住脱出物,外面再用 饭碗将其扣住,然后包扎固定。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外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常见的外伤情况。

1. 创伤评估:在提供急救前,首先需要评估伤员的状况。

检查并确保自身安全后,观察伤员是否有意识、是否有生命危险或出血等状况。

2. 停止出血:被外伤击中的人可能会出血严重。

为了停止出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先使用手或压迫物直接施加压力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或衣物包扎住伤口。

3.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无法正常呼吸,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可以将伤者头部轻轻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发现伤者喉部有异物嵌塞,可以进行拍击背部或侧面技巧,协助排除异物。

4. 判断颈椎移位:在外伤事故中,颈部受到严重冲击可能会造成颈椎移位的风险。

为了防止进一步的损伤,需要稳定伤者的头部和颈部,并在急救过程中尽量减少动作。

5. 急救呼吸骤停:如果伤者突然停止了呼吸或心跳,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两次按压和30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急救,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6.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如果伤者出现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要稳定受伤部位,并避免进一步移动。

可使用固定带或衣物等物品固定受伤部位,并及时就医。

7. 头部外伤处理: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脑损伤。

如果伤者出现头部外伤的症状,如头疼、意识丧失等,需要及时就医并及时处理。

8. 烧伤处理:对于烧伤,首先应将伤者迅速移出火源和烟雾,然后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切勿使用冷水冲洗严重烧伤面积较大,需要马上就医。

总的来说,外伤急救技术的掌握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伤者的生命。

然而,个人在急救时应遵从原则严谨行事,并在急救条件合适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急救知识的普及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通过参与急救培训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

记住应急技术并不代表你是专业救护人员,遇到严重的急救情况还是应该及时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施工外伤救护应急处置预案

施工外伤救护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施工现场外伤救护工作,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施工现场发生外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护,降低事故伤亡和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施工现场各类外伤事故的救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切割伤、砸伤、摔伤、烫伤、电击伤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施工现场外伤救护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1)救护组:负责外伤事故现场救护工作,包括伤员急救、转运等。

(2)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警戒,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3)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护物资的储备、补给和分发。

四、预案实施步骤1. 事故发生(1)现场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事故情况。

(2)现场安全保卫组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

(3)救护组人员根据伤情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2. 伤员转运(1)救护组人员根据伤员伤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安全保卫组人员协助救护组人员将伤员安全转运至救护车。

(3)救护车驾驶员应熟悉路线,确保伤员快速、安全地送达医院。

3. 事故处理(1)安全保卫组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现场秩序。

(2)救护组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救护措施1. 止血(1)采用压迫止血法,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

(2)使用止血带时,注意调整松紧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2. 包扎(1)使用无菌敷料对伤口进行覆盖,防止感染。

(2)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如环形包扎、螺旋包扎等。

3. 固定(1)使用夹板、绷带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2)固定时应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关节畸形。

4. 搬运(1)根据伤员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如平移、滚动等。

(2)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员,避免加重伤情。

六、应急物资储备1. 救护包:包括无菌敷料、止血带、绷带、夹板、急救药品等。

急诊外伤的处置流程

急诊外伤的处置流程

急诊外伤的处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评估伤情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和意识状态。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是指突发的、外伤性的伤害事故,包括车祸、坠落、刺伤等。

在现场提供基本救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创伤伤害,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这四项基本的现场创伤救护技术包括:
1. 检查伤情:在现场救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

这包括检查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基本生命指征,以及观察出血、骨折、刺伤等创伤情况。

2. 停止出血:创伤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这对伤者的生命非常危险。

因此,停止出血是必不可少的救护技术。

使用压迫止血法来控制出血,可以通过压迫伤口、提高伤肢、应用止血带等方法实现。

3. 固定骨折:骨折是常见的创伤伤害,而移动骨折部位可能会进一步伤害患者。

因此,在现场救护过程中,必须用固定物如夹板、夹板带等固定骨折,以减少移动并稳定骨折部位。

4. 给予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在事故中失去了呼吸或心跳,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是至关重要的。

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维持人体的气道通畅和心脏的血液循环。

在现场提供基本救护技术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尽量不移动伤者,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并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稳定伤者的状况。

同时,在救护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并提供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外伤救护应急预案

外伤救护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应对突发外伤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外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内部及单位周边发生的各类外伤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跌倒、物体打击、切割伤、烧伤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外伤救护工作。

2. 医疗救护组:负责外伤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3. 后勤保障组:负责外伤事故现场的物资、药品、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外伤事故现场的应急信息收集、上报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救护流程1. 现场救护(1)发现外伤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护组迅速赶赴现场。

(2)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对危及生命的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对伤员进行包扎、固定、止血等初步处理,防止伤情加重。

(4)根据伤情,将伤员分类,分别送往医院救治。

2.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确定伤情,制定治疗方案。

(2)对伤员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密切关注伤员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记录。

3.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护车辆、药品、器材等物资。

(2)确保救护车辆、药品、器材等物资的充足和完好。

(3)做好伤员转移、救治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4.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外伤事故现场信息。

(2)及时向上级部门、相关部门报送外伤事故信息。

(3)开展外伤事故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外伤救护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通过演练,提高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预案。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七、附则1.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应急指挥部所有。

2. 本预案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另行规定。

外伤急救措施

外伤急救措施

外伤急救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冷静: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做出错误的处理。

2. 评估环境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3. 做好防护:戴上手套等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伤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预防感染。

4. 制止出血:对于出血伤口,应立即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料压迫伤口,制止出血。

如果伤口较大,可能需要使用止血带。

5. 清洁伤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物,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包扎伤口:清洗伤口后,用干净的绷带包扎伤口,避免细菌侵入。

7. 固定伤肢:对于骨折或疑似骨折的伤者,应将伤肢固定,避免移动,防止疼痛加剧和伤情恶化。

8. 保持呼吸通畅:对于昏迷的伤者,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9. 寻求医疗帮助:在完成以上急救措施后,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以上就是外伤急救的基本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急救措施应根据伤者的具体伤情和环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在临床上其实并没有这样的称呼,对于外伤急救通常要掌握良好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操作技能。

如果出现外伤,在院外现场急救时,可以做到比较系统地处理伤口、搬运转移伤者,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为患者的院内治疗奠定较好的基础。

1、止血:如果伤者出血比较少,可通过压迫止血法,即在出血点处直接施加压力达到止血目的。

如果创面较大、出血比较多,也可以在伤口内填塞干净的织物或在近心端进行适当压迫,起到止血的作用,然后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会通过电凝、缝扎等专业治疗手段进行止血;
2、包扎:伤者不同的出血点,不同的受伤部位,包扎方式以及包扎的材料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院内包扎伤口通常医生会用到三角巾、绷带、纱布等,如果伤者在院外自行包扎伤口,一定要选择相对干净、没有脱屑,或者是异物的包扎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伤口,减少伤口再次出现污染的风险,并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固定:对于伤口固定,一般指骨骼、肌腱的损伤,院外固定通常需要通过树杈、木板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避免断骨、肌腱等损伤进一步加重。

院内损伤通常需要通过钢钉、石膏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搬运: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将伤者尽量平稳地搬运到安全的地方,或者伤者应尽量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以争取时间,给予初期的生命支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实施外伤救护时主要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抢后救、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以及先急后缓,先固定后搬运等。

当有伤者出现时,应用合理的救治技术、准确有效处置、安全迅速转运,才能减轻伤者伤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为伤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药健康】灾害(地震)外伤现场救护

【医药健康】灾害(地震)外伤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后送,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现场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二)后送伤员
首批进入现场的医护人员对灾害事故伤员及时做出分类,做好后送前医疗处置,指定后送,救护人员可协助后送,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能获得必要治疗。而且在后送途中要保证对危重伤员进行不间断地抢救。
(五)灾害现场交通通信不便
(六)大量伤员同时需要救护
灾害突然发生后,伤病员常常同时大批出现,而且危重伤员居多,需要急救和复苏,按常规医疗办法往往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可采用根据伤情,对伤病员进行鉴别分类,实行分级救护,后送医疗,紧急疏散灾区内的重伤员。
二、实施救护的三个阶段
对灾害事故伤员实施医学救护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为了正确掌握后送指征,送出单位和后送医疗队均要把关,对不符合后送条什者不后送。分类的同时现场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必要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第二节 地震
一、概述
二、救护原则
三、在各种场所避震
一、概述
地震,往往会在瞬间给人类、社会造成灾害。地震现场的及时抢救,不仅包括着严重的压、砸、土埋窒息的救护,同时更有着烧伤、中毒、触电等一系列次生伤害,以及挤压综合症、各种宿疾的急性发作的救护。现场处理正确得当,能明显地减轻地震对生命健康的危害以及后遗症的发生。 地震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塌方、煤气泄漏、触电和火灾,其中最多的致伤原因是塌方。伤者被建筑物件砸伤、砸死,甚至被掩埋或围困在土石、碎瓦之中,不少伤情严重者来不及抢救即早期死亡,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口鼻被沙土掩埋窒息致死。
灾害(地震)外伤 现场救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血带止血法
❖ (3)充气止血带 是根据血压计原理设计,有压力表指示压力 的大小,压力均匀,效果较好。将袖带绑在 伤口的近心端,充气后起到止血的作用
❖ 大腿出血: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 腹股沟中点稍下的强搏动点。
❖ 小腿出血:在腘窝中部摸到腘动脉搏动后用 拇指向窝深部压迫。
❖ 足部出血: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搏动点 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波动点止血。
大腿出血压迫点
小腿出血压迫点
足部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
体表及四肢伤出血,大多可用加压包扎和抬 高肢体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分类
3.绿色:代表轻伤,第三优先。不紧急,能行 走的伤员,较小的损伤,可能不需要立即入 院治疗。
4.黑色:代表致命伤。指已死亡、没有生还可 能性、治疗为时已晚的伤病员。
【急救过程】
❖ 一、检伤与伤员分类
❖ 二、现场止血
❖ 三、现场包扎 ❖ 四、现场骨折固定 ❖ 五、创伤患者的搬运
止血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正常成人全身 血量占体重: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的搏 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的 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头顶部出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余4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中点之间的强搏动点,用力向后压向第5颈 椎横突上。
❖ 脊柱及脊髓: 活动手指/足趾:如运动消失——瘫痪 指腹按压脊柱:有无疼痛,如有——椎骨 骨折
检伤
❖ 胸部: 疼痛部位、呼吸运动、胸部形状 双手稍挤压胸部,疼痛——肋骨骨折
❖ 腹部: 有无伤口、有无内脏脱出、有无压痛
检伤
❖ 骨盆: 疼痛部位,双手挤压骨盆两侧,疼痛—— 骨折
❖ 四肢: 疼痛部位,有无肿胀、畸形、异常活动, 有——骨折
量逐渐增多。 3.毛细血管出血 血色鲜红,呈渗出性,可自
行凝固止血。若伴有较大的伤口或创面时, 不及时处理,也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止血
(二)止血方法的选择
原则:根据出血部位及现场的具体条件选择最 佳方法。
用物:消毒敷料、绷带、橡皮止血带、充气止 血带,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品都 可临时借用作为止血用物,如干净的毛巾、布 料等都可用来止血。
❖ 失血量≤10%(约400ml),可有轻度头昏、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无任何反应;
❖ 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约800ml)时 ,就会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脉搏 细速等;
❖ 失血量≥3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
(一)出血部位的判断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血液随心脏的收缩而大
量涌出,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血液缓缓流出,出血
❖ 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上 窝中部的搏动点,压向第1肋骨。
颈部、面深部 、 头 皮部出血压迫点
肩部、腋部、 上臂出血压 迫点
指压止血法
❖ 前臂出血: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的搏动 点,压向肱骨。
❖ 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 、外侧搏动点止血。
前臂出血压迫点
手掌、手背出血
指压止血法
❖ 伤口: 观察伤口部位、大小、出血多少
分类
伤员分类:
❖ 四种颜色→“伤标”
轻度:轻伤
标记
中度:
标记
重度:危急
标记
死亡:
标记
分类
1.红色:代表危重伤,第一优先。伤情非常紧 急,危及生命,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给 予基本生命支持,并在1小时内转运到确定性 医疗单位救治。
分类
2.黄色:代表中重伤,第二优先。生命体征稳 定的的严重损伤,有潜在危险。此类伤病员 应急救后,优先后送,在4-6小时内得到有效 治疗
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多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的出血,在无骨关节 损伤时可使用。在肘窝或腘窝加垫,使屈肘 或膝,用三角巾或绷带把固定肢体。 不宜首选,不便于搬动,疑有骨折或关节损 伤的伤员,不可使用。
加垫屈肢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一般适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止血,或采用加 压包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 专用的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充 气止血带等,以充气止血带的效果较好。
禁用:绳索、电线或铁丝。
止血
(三)常用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3.填塞止血法 4.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5.止血带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系一种暂时性应急措施,方便及时,但需位
置准确,即用手指、手掌、拳头压迫动脉的 近心端,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上,阻断血液 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止血带止血法
❖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在肢体伤口的近心端, 用绷带或纱布或衣服等物作为衬垫后再上止 血带。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 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 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打活结,以 便定时放松。
止血带止血法
❖ (2)绞紧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 毛巾、衣袖等平整地 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 体上,拉紧或用“木 棒、筷子、笔杆”等 绞紧固定。
【急救过程】
【急救过程】
❖ 一、检伤与伤员分类
❖ 二、现场止血 ❖ 三、现场包扎 ❖ 四、现场骨折固定 ❖ 五、创伤患者的搬运
原则:边检伤、边分类、边抢救
快速评估病情危重度 之后
头部 体征
颈部 体征
脊柱 体征
胸部 体征
腹部 体征
骨盆 体征
四肢 体征
检伤
❖ 头部: 轻触头颅:有无出血、骨折、肿胀 耳/鼻:有无血液/脑脊液流出,如有—— 颅底骨折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 绷带用力包扎。包扎时压力要适当,包扎范 围要大,同时抬高患肢避免静脉回流受阻。 适用于小动脉和小静脉出血。
填塞止血法
将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敷料加压 包扎。 仅适用于腋窝、肩部、大腿根部出血,用指 压法或加压包扎法难以止血时使用。且在清 创取出填塞物时有再次大出血的可能,应尽 快行手术彻底止血。
外伤救护
沈阳市第二中医院
【引导问题】
❖ 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迅速组织救护人 员赶赴现场
❖ 如果你是这些救护人员中的一员,面对这种 情况,你要做什么?怎么做? 如何快速检伤? 如何按照伤情将伤员们分类?分别标记什 么颜色? 快速判断伤员需要采用何种急救技术,如 无相应器材,能快速找到替代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