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层隔水层与水文地质单元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件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件

表示岩土透水性能大小的指标,称为渗透系数, 用符号K表,单位m/d(米/天)

§3 含水层和隔水层
一、概 念
二、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一、 概


含水层: 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 不能透过也不能给出水的岩层,或透过 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渗 透系数<0.001m/d)
(a)潜水补给河水;(b))河水补给潜水 ;(c) 河水一岸得到潜水补给,另一岸则河水补给潜水 。
A
135 115
埋藏深度: 某点地面 标高减去 该点潜水 位。如A 点埋藏深 度=135115=20米
1、地形等高线;2、等水位线;3、等埋深线;4、潜水流向;5、潜水埋藏深度 为零区(沼泽区);6、埋深0~2m 区;7、埋深2~4m;8、埋深大于4m 区
局部隔水层
潜水面
饱水带
2、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 由水面的重力水。 (1)有关潜水埋 藏的术语: 潜水面:潜水的 自由表面
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至地表的 距离 潜水位:潜水面 上任一点的标高
潜水含水层厚度: 潜水面至隔水层 顶面的距离
3、承压水 (自流水)
初见水位= 含水层顶板 标高; 承压水位= 稳定后的水 位标高 水头高度H= 承压水位初见水位
3、等水压线图及其作用
(1)自流盆地:形成承压水的向斜或盆地构造
(2)承压斜地:单斜储水构造
承压斜地剖面示意图
(a)含水层尖灭形成的承压斜地;(b)单斜构造形成的承压斜地;(c) 阻水断层形成的承压斜地;(d)导水断层形成的承压斜地
3)等水压线 图及其应用
(1)确定水流 方向及水力坡 度 (2)确定承压 含水层的埋藏 深度 (3)确定承压 水位的埋藏深 度 (4)确定水头 高度

水文地质学 简答论述

水文地质学  简答论述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20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21世纪的转变时期。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2.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6.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

岩性主要表现为决定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空隙越大越多,给水度越大;反之,越小。

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时,释水不充分,给水度偏小。

7.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因素有: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

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

8.简述太砂基有效应力原理?在松散沉积物质构成的饱水砂层中,作用在任意水平断面上的总应力P由水和骨架共同承担。

及总应力P等于孔隙水压力U和有效应力P' 之和。

因此,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这就是有效应力原理。

9.简述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地下水位下降后,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颗粒发生位移,排列更加紧密,颗粒的接触面积增加,孔隙度降低,岩土层受到压密。

3.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下降速率,对松散岩石的给水度产生什么影响?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重力水的一部分将转化为支持毛细水而保持于地下水面以上,给水度偏小;在细小颗粒层状相间分布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时,易形成悬挂毛细水不能释放出来,另外,重力释水并非瞬时完成,而往往迟后于水位下降,给水度一般偏小。

水文地质图及报告

水文地质图及报告
(8)求某一过水断面的流量; (9)含水层的结构变化(含水层厚度的变化)、 透水性质的变化。
五、注意事项 (1)统测时间不要太长; (2)勿在雨后或大量抽水后测水位; (3)天然水体没有水面标高; (4)水位点要足够多、均匀、埋深测量正确; (5)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不能相交,不能穿过
地表水体、沼泽、湿地; (6)插点时在地形坡度变化最大方向插; (7)泉的埋深为零; (8)水位资料不足的地区用虚线连接(推断); (9)异常点剔除。
4.4 地下水动态特征 地下水的多年动态,整体变化趋势(下降、
上升、周期变化等),也可能有分区性。 地下水的年内动态,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及出现的月,年变幅。 动态曲线图,动态分区图。
4.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几种类型,描述各种类型的特征、分布。解
释其成因。
5 地下水资源评价
5.1 地下水量评价
分布在河床、河漫滩。主坝下游为砂、卵、砾 石层,快到下黄壁以东为砂砾石层
3.2 地质构造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图)。
4 水文地质条件 4.1 含水层与隔水层 4.1.1 含水层
(1)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 在河漫滩)
(2)更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两套含水层: 其一,是红色粘土卵砾石层;其二,是卵砾石、 砂砾石层。
给出计算公式和参数的数值,写计算结果,计算的 过程不写
降雨入渗补给分三个区:河北区入渗系数0.1,河 南区入渗系数0.25,河床和漫滩区入渗系数0.4。
河流入渗量:Q1=2000m3/d,Q2=0m3/d。 侧向流入、出量:K值,北部5m/d;东部50m/d; 西部20m/d;南部20m/d;其他5m/d。含水层厚度取 15m。
③ 一些影响地下水水质、水量的人工现象 如矿井、灌渠、水库等在不使图幅负担过重的 情况下,选有意义的用简单符号表示到图上。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点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点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绪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水文地质学的发展阶段: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水,开始认识并积累地下水知识。

1856年到二十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1856年,法国水力工程师达西(H. Darcy,1803-1858)提出了著名“达西定律”,为地下水定量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末的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泰斯非稳定流理论的提出,随后人们对地下水资源量的有限性有了革命性的认识;二十世纪中后期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推进对复杂条件的地下水模拟计算、合理利用和规划管理等。

水文地质学得到空前的快速发展。

二十一世纪进入转变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进入转变时期,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的、核心内容、服务对象等等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正向“地下水科学”的转变。

第一章○3地质循环的概念: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的转化过程称为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的概念:地球表层圈的水,即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的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交替与转化。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文循环的组成: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通过四个环节水文循环周而复始的进行。

水文循环的特点:与地质循环比较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4跟径流有关的概念:流量(Q)系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

径流总量(W ):系指某一时段T 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m3。

径流模数(M ):系指单位流域面积F (km2)上平均产生的流量,以L/s·km2 为单位。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中的灰岩含水层划分问题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中的灰岩含水层划分问题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中的灰岩含水层划分问题在对矿床进行评价的时候,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时,含水层的划分是关键问题。

关注含水层的划分,才能促进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介绍了灰岩含水层的划分,阐述了水文地质勘探中含水层划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标签:水文地质矿区勘探灰岩含水层矿区水文地质的勘探,主要目的在于对矿床的充水条件进行评价,对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

如果水文勘探资料不准确,那么在矿井的初步设计中,供水、排水系统就会因为设计与实际的不相符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对矿区内的含水层进行正确的划分,能够为矿井的涌水量计算提供准确的依据。

1灰岩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划分1.1正确的划分是矿坑涌水量的计算基础对水文地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分别求得参数和下推涌水量。

在计算中,需要提供的资料有钻孔的抽水量、含水层的厚度、水位值,将这些数据代入到方程式中,就能够得到渗透系数的数值,进而可以得到开采中矿坑的涌水量。

在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中,过去会把灰岩划分为含水层,结果由于含水层的厚度和范围变大,经过计算后使矿坑的涌水量大于实际值,增加了矿山防水治水的成本。

1.2正确的划分是防水治水工程的设计基础对矿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后,根据得到的资料开展防水、治水的工作时,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堵水与排水两种方法。

水文地质报告中,过去对于灰岩含水性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于是也就不能确定防水治水工程中的标高问题,结果只能是对矿井巷进行盲目的布置。

然而,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和矿井的防水治水工作中,了解灰岩的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地质情况,在制定防水治水的方案上,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不断推动矿床开发工作的进行。

2水文地质勘探中关于含水层的问题2.1灰岩的含水层和隔水层划分有困难根据水文地质规范的要求,应该对含水层、隔水层的数量和厚度进行准确的勘探。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2)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2)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2.地下水:3.矿水:4.自然界的水循环:5.水文循环:6.地质循环:7.大循环:8.小循环:9.绝对湿度:10.相对湿度:11.饱和差:12.露点:13.蒸发:14.降水:14.径流:15.水系: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科学。

它研究、、、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和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或。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循环和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循环和循环。

5.水循环是在和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和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

8.在水文学中常用、、、和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四、简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4.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5.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6.水循环的作用?五、论述题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2.孔隙:3.孔隙度:4.裂隙:5.裂隙率:6.岩溶率:7.溶穴:8.结合水:9.重力水:10.毛细水:11.支持毛细水:12.悬挂毛细水:13.容水度:14.重量含水量:15.体积含水量:16.饱和含水量:17.饱和差:18.饱和度:19.孔角毛细水:20.给水度:21.持水度:22.残留含水量:23.岩石的透水性:24.有效应力:二、填空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煤矿开采中的矿井水文地质与水资源

煤矿开采中的矿井水文地质与水资源

入矿井。
强化矿井排水系统
03
确保矿井排水系统完备、运行正常,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及时排
出矿井内的水。
矿井水治理技术
截水槽和截水墙
在矿井的巷道周围设置截水槽或 截水墙,将地下水隔离在矿井之
外。
排水沟和排水管道
在矿区内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道 ,将矿井内的水及时排出。
抽水机和水泵
使用抽水机和水泵将矿井内的水 抽出,降低水位。
水压变化
在采掘过程中,随着矿井的深度和 范围的变化,矿井水压力也会发生 变化。
03
矿井水防治技术
矿井水预防技术
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观测系统
01
通过长期、系统的观测,了解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井
水的来源和涌水量,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设计防水煤柱
02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设置防水煤柱,防止地下水进
矿井水利用与保护
矿井水利用
经过处理后,矿井水可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等,实现资源的再 利用。
矿井水保护
采取措施保护矿井水资源,防止污染和过度开采,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4
矿区水资源评价
矿区水资源量评价
矿区水资源总量
评估矿区范围内所有含水层的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 下水。
可利用水资源量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主要分布在石灰岩、白云 岩等可溶性岩石地区,具 有分布不均、水量变化大 的特点。
矿山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可以预 测矿井涌水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避免发生水害事故。
矿山水文地质研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峰峰矿区新三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峰峰矿区新三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峰峰矿区新三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摘要】矿井防治水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峰峰矿区新三矿在周边矿井和小煤窑突水的影响下,其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化,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经注浆堵水工程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运用水文地质学原理,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因素、充水通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论述,并依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确定新三矿属于水文地质中等型矿井。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正确划分,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影响程度;难易程度新三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邯郸市峰峰矿区及磁县管辖。

矿井初步设计于1990年10月,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

投产时间为1995年11月5日,矿井于1999年进行出煤系统改造,改造后的生产能力为63万t/a,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5万t/a,2009年实际产量76万t。

该区为石炭、二叠纪含煤建造。

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煤系地层总厚220m,含煤12~16层,煤层总厚14.58m,含煤系数6.6%。

主要可采煤层为2、4、6、7、8、9号煤层,部分可采者为2上、3、5下煤层,煤类为肥煤,是主要炼焦用煤之一。

矿井现开采2号煤层。

就峰峰矿区而言,一般开采2号煤层时,其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

而新三矿在开采2号煤层时,由于受周边矿井和井田内小煤窑开采的影响,而使其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化。

新三矿在开采的十余年中,受小煤窑井下突水的影响,发生淹井事故,经过大量的堵水工程,其水文地质地质条件又发生了变化。

因此,研究其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田位于黑龙洞泉域的东南部,即黑龙洞水文地质单元强径流带的东部。

地理要素数据分类

地理要素数据分类

(4)水文地质——包括含水层、隔水层、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区划单元、地下水观测站、
水文观测孔、抽水漏斗、岩溶地质要素、其他水文地质要素; (5)工程地质——包括区域工程地质要素、城市工程地质要素、岩土工程要素、其他工程地 质要素; (6)地球化学——包括测区、采样点、元素量等值线、异常区、背景区、分散区、其他地球 化学探测;
源(储量分布、统计与管理)要素、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开发矿区、开发管理)要素、采矿工程及
配套设施、矿产资源机器开发环境保护与治理、石油及天然气地质要素、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开发要 素、国外资源及资源进出口要素、全国地质勘查程度要素、其他矿产资源要素; (4)能源资源要素——包括能源资源分布要素、能源资源区划、能源资源调查及工程设施、 能源资源开发及相关工程设施、能源资源管理与统计要素、能源资源评价与调查及开发利用规划、 能源资源保护及其开发环境治理要素、国外能源资源及资源进出口、其他能源资源要素;
地 理 要 素 分 类
风灵
2016.3.30
一、地理要素分类
-2-
一、地理要素分类
(一)基础要素类
1、基础地理要素
(1)定位基础——包括测量控制点、数学基础、地理格网、其他定位基础; (2)水系——包括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海洋要素、其他水系要素、水利及附属设施; (3)居民地及设施——包括居民地、工矿及其设施、农业及其设施、公共服务及其设施、名 胜古迹、宗教设施、科学观测站、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 (4)交通——包括铁路、城际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道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水运设 施、航道、空运设施、其他交通设施; (5)管线——包括输电线、通信线、油(气\水)输送管道、城市管线、其他管线;
(6)境界与区域——包括外国地区、国家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

含水层和隔水层名词解释

含水层和隔水层名词解释

含水层和隔水层名词解释含水层:含水层又称含水层系、含水体,是指与地下水相通的含水层。

按成因分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型含水层和水文地质条件补给型含水层;按埋藏深度分为浅部含水层和深部含水层;按充水条件分为孔隙性含水层和裂隙性含水层。

隔水层:直接或间接地与不透水层连通的含水层。

一般将隔水层置于透水层之上,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透水层的不利影响。

含水层:直接与大气圈或与上覆岩层连通的地下水区域。

它位于潜水面之下,受潜水补给,承受潜水压力,不透水层以上的部分。

隔水层:直接或间接地与不透水层连通的含水层。

一般将隔水层置于透水层之上,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透水层的不利影响。

含水层一定要有透水层。

如果没有透水层,就失去了隔水层的作用,所以说只要具备隔水层条件的地下水即为隔水层。

含水层:直接与大气圈或与上覆岩层连通的地下水区域。

它位于潜水面之下,受潜水补给,承受潜水压力,不透水层以上的部分。

隔水层:直接或间接地与不透水层连通的含水层。

一般将隔水层置于透水层之上,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透水层的不利影响。

隔水层:1.在两个基本相同的含水层之间(例如,饱和带内),由于其他原因使得这些含水层彼此隔开而形成的封闭空隙。

2.某种自然现象导致能够被阻挡住的流动状态,包括断层运动等。

3.当两种物质密度差异很小且温度变化较快时,该处可视为绝热边界(绝热)。

4.土壤剖面最底部的那一薄层粘粒胶膜。

5.沿着非固结斜坡向外伸展到第二个相邻含水层顶板的倾斜方向,并垂直于平行斜坡延伸至新鲜风化壳的厚度范围。

6.在河床沉积物中发育的坚硬泥炭矿物组合。

7.经常被认为是陆地生命起源点的湖泊及海洋。

8.。

水库坝址附近的高程超过500米的山丘,也叫做“隔水丘”。

9.煤田采掘后剩余未采出来的煤。

10.根据地貌学理论,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中某一区域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沙漠单元,每个沙漠单元均属于一个隔水盆地。

11.建筑物地基下面的软弱夹层。

12.电缆沟槽的衬垫材料。

浅析广安某工业区水文地质条件

浅析广安某工业区水文地质条件

学术论坛 浅析广安某工业区水文地质条件龙 笔(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本文以广安某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大量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表水、含水层、隔水层及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贫乏,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孔隙水、强-中风化基岩裂隙水、主要含水层主要位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 型水地下水质量属Ⅲ类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研究区属于中等透水层,大量工业活动可将污水将泄露污染土壤并下渗污染地下水。

关键词:冕宁;磁铁矿;地质特征1 地质特征概述研究区位于广安市前锋区新桥乡及代市镇,距广安市18km,区内交通呈枝状分布。

总体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地貌。

区内地势受构造及岩性影响,东高西低,东部山地属华蓥山脉,山脉走向北北东20-30°走向,由山间山岭及宽缓山间槽谷组成,海拔500-1080m,一般高差300-400m。

研究区为川中丘陵与华蓥山山脉过渡地段处,区内高程270-630m,最低点位于场地南西角芦溪河沟谷处,高程约270m,最高点位于场地南东角华蓥山山腰处,高程约630m。

2 地貌特征主要地貌以丘陵地貌为主,南东角有小面积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地貌,具体地形地貌如下。

2.1 缓丘平坝地貌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场地西部及中部,主要为缓丘及平坝组成,海拔高程270-390m,丘陵一般高差20-50m,丘陵多呈浑圆状多开发为旱地,丘陵斜坡坡度一般小于15°,分布面积约57.2km2,占勘察区面积的80.3%。

2.2 浅丘宽谷地貌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场地北东部,主要为浅丘组成,海拔高程335-410m,丘陵一般高差40-75m,丘陵多呈浑圆状及桌状,多为旱地及灌木林,占勘察区面积的13.8%。

2.3 深秋窄谷地貌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场地南东角,位于华蓥山山脚地貌过渡地带,主要为深丘组成,海平缓多为3-10°,沟谷处多为旱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 5、经肉眼鉴定,刀刻及测井曲线综合确定的软弱层, 硬岩层。不论其厚度大小,均应采样。
▪ 6、采样时要及时填好采样单,每块试样必须有确切的 位置,起止深度,样长及岩芯直径,代表深度和厚度。
工程地质钻孔岩、土样采取技术要求
▪ 二:露天勘查边坡钻孔采样要求: 1、采样范围: 由第四系至最深可采煤层底板以下50m。 2、岩芯直径70±3mm,长度一般100mm。 3、土类岩层(要求采原状土样)的层厚小于 4m
岩石采取率(%)=(岩芯长度/岩芯进尺)*100 岩石获取率(%)=[(岩芯长-岩粉岩屑长)/岩芯进尺]*100
6、含水层与隔水层确定:
含水层特征: 风化壳以上岩石明显褪色,硬度减弱疏松易碎,并有发育 细微分化裂隙属风化壳裂隙含水层。
凡裂隙发育部位,密集裂隙在3%以上,裂隙面上有 水蚀痕迹或有少量铁锰质沉淀物充填即可定为含水层。 裂隙中有涌水、滴水和渗水现象。
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见下表:
裂隙间距描述时只描述能正确反映岩芯完整程度或是破碎程度。 裂隙率=回次总裂隙/岩芯长
5、 岩芯编录公式:
岩石质量指标: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厘米完整岩芯长度之和。单位(m) 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单位(m) 注:小于10厘米岩心若为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则应上、下对 接,其长度大于10厘米时应参与计算。
由第四系底板至最底部可采煤层底板之间的地层。 ▪ 2、岩芯直径:
ø为大于70mm,样长一般为大于100mm,高径 比为1:1。 砂样每个样采3kg以上。
工程地质钻孔岩、土样采取技术要求
▪ 3、采样方法: 根据岩芯观察,刀刻试验,物性特征综合分层,在
岩性相同的同一岩层内,选取代表性的岩样,做物理力 学性质试验。采样要及时,防止冻结或风干失水,采取 的岩样要内用塑料袋外用牛皮纸包好后进行蜡封。为减 少振动,在岩样箱内要充填好木屑。

水文地质边界

水文地质边界

3
一、地表水系统的边界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分水线(Water Divide Line)
» 山峰、山脊和鞍部的连接线
二、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与水文地质单元的关系
1.地表水系统(surface water system)
地表水体和流域(空间)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是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单位。地表水系 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有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输入是其物 质输入的主要方式,而河网对系统内部水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表 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水文地质单元hydrogeologicalunit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而划分的若干个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域
水文地质单元边界
1
第一节 地表水流域边界与地下水系统边界的关系
在蓄水构造南 北两端,各有 一个岩溶大泉, 南泉名曰广胜 寺泉,流量 4.5m3/s,汇 水面积 750km2,北 泉名曰洪山泉, 流量1.5 m3/ s,汇水面积 250km2。
按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概念,两泉集水范围分别为两个地下水域。中间以花坡以南1.5km处的地下水位分水岭(与地表分 水岭基本吻合)为界。象这样的蓄水构造就是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南北两个水域则为次一级的水文地质单元。 这就是说,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可以是一个地下水域,也可以是一个蓄水构造,这里一个蓄水构造含着两个地下水域。 13
3.水文地质单元(hydrogeological unit)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 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而划分的若干个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 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域。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系矿区范围内为丘陵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矿井中部有一小溪经过,流量较小。

地表水对矿山开采影响不大。

2)含水层与隔水层(1)龙潭组砂岩、泥岩隔水层由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一般厚418.71m。

其中上段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除中细粒砂岩含微量裂隙水外,其余各岩层均不含水,为相对隔水层。

下段由灰~灰绿色砂质泥岩、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为较好的隔水层。

(2)大隆组硅质岩隔水层该组岩性为灰褐色薄层状硅质岩,一般厚70m。

浅部风华裂隙发育,含弱风化裂隙水。

深部岩石完整,含水微弱,为良好的隔水层。

(3)大冶组泥质灰岩隔水层该组岩性为薄~中层状泥质灰岩、含泥质灰岩,厚495m。

岩溶欠发育,浅部含微弱裂隙水,深部含水微弱,下段泥质灰岩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4)第四系含水层主要为砂土、泥质粘土及残坡积物等组成,一般厚3m,含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泉水流量为0.014L/s。

3)断层构造水区内断层不发育。

4)生产矿井和老窿的水文地质情况矿山上部为老窑采空区和本矿采空区,有一定积水。

但因生产巷道的长期排水,上部老窑水多已排空,对下部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在大雨、洪水季节,仍可能有地表水经老窑倒灌,老窑水是未来矿井冲水主要因素。

5)矿井冲水因素分析龙潭组砂岩含弱裂隙水,区内断裂不发育,上部为老采空或老窑区,地表水及老窑水为矿井主要充水来源。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6)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矿井《储量核实报告》,矿井开采到-45m标高时,正常涌水量为36m3/h,最大涌水量80m3/h。

水文地质学课件pdf

水文地质学课件pdf
水文地质学课件pdf
目录
• 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技术 •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与工程问题 • 裂隙岩体水文地质特性与工程应用 • 专门性话题讨论与前沿动态分享
01
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Chapter
水文地质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水文地质学定义
研究地下水分布、运动、形成、 变化及与周围环境相互关层、隔水层、地下水流、水质、 水温等。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类
赋存条件
地下水的赋存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构 造、岩性、地貌、气候等条件。
分类
根据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 、承压水;根据含水层性质可分为孔 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06
专门性话题讨论与前沿动态分 享
Chapter
海量数据处理在水文地质领域应用前景
大数据技术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揭示地下水运动规律和水资 源分布特征。
数据驱动的水文地质模型
基于海量数据,构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水文地质模型,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管理和保 护提供科学依据。
岩溶地区地下水水质一般较好, 但易受污染,且污染后治理难度 较大。
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溶问题探讨
01
02
03
地基稳定性问题
岩溶地区的溶洞、溶蚀裂 隙等导致地基承载力降低 ,易引发地基失稳问题。
渗漏问题
岩溶地区的溶蚀裂隙、管 道等构成地下水的运移通 道,易引发工程渗漏问题 。
突水突泥问题
在隧道、矿井等地下工程 中,岩溶地区的突水突泥 问题严重威胁施工安全。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技术
Chapter
地下水污染来源及途径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划分依据及报告编制提纲整理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划分依据及报告编制提纲整理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在参考上述各种矿井(床)水文地质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本规定提出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的原则和要求如下:(1)分类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目的,考虑与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

(2)分类要全面考虑矿井充水诸因素的影响,要突出其中主要因素的作用。

(3)分类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在防治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力求简单明了,便于实际应用。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生产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例如,根据矿井及其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某矿井应为极复杂类型,但其它指标均未达到极复杂类型要求,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该矿井定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类型矿井;同理,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突水量Q3,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5)同一井田内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例如,华北型煤田,开采上组煤时,矿井可能是水文地质简单或中等类型的,而开采下组煤层则可能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依据如下:(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例如,在华北型煤田中开采上组煤层时可能主要是顶板砂岩含水层,而在开采太原组底部煤层时可能是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顶板薄层灰岩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q是反映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重要指标,q的取值应以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关于单位涌水量q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得到。

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分为以下4级:①弱富水性:q≤0.1 L/(s·m);②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③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④极强富水性:q>5.0 L/(s·m)。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含水层的埋藏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储水空间:含水层需要具备良好的储水空间,通常是由孔隙、裂隙或溶穴等空间构成的。

这些空间的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透水性能就越好,重力水越易入渗,容易流动,有利于形成含水层。

例如,透水性强的砂砾石层通常会形成良好的含水层。

2.储水构造:岩层具备了储水空间,即良好的透水性,但能否保存地下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

通常,在透水性良好的岩层下有隔水(不透水或弱透水)的岩层存在,以免重力水向下全部漏失。

或者在水平方向上有隔水层阻挡,以免全部漏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于空隙中的重力水较长久地储存起来,形成含水层。

3.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埋藏条件还需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

如果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那么就有利于形成含水层。

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连续性:隔水层需要具备一定的连续性,不能被断层或破碎带等破坏。

如果隔水层被破坏,就会导致地下水的流动和储存受到影响。

2.稳定性:隔水层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不能因为地层的压缩、膨胀等变化而产生变形或破裂。

如果隔水层不稳定,就会导致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受到影响。

3.渗透性:虽然隔水层本身不能透水,但它需要与周围的地层保持一定的渗透性,以避免地下水的全部漏失。

如果隔水层与周围地层的渗透性不良,就会导致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受到影响。

总之,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水层、隔水层与水文地质单元
一、含水层与隔水层
(一)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
地壳浅表部的岩石,大都呈层状分布,所有的松散岩层和固结的沉积岩都基本如此,部分变质岩和岩浆岩也属此种情况。

松散岩层中,同一岩性单元其孔隙分布均匀、彼此连通;固结的坚硬岩层,如果发育的裂隙或溶隙在整层说来,密集和均匀的程度比较一致,连通性也好,宏观地看上述岩层整体上具有透水性,因此,它们首先是透水层,能够接受水的渗入;然而,岩层的透水性强弱也是不同的,例如,松散的透水层的下部为透水性极弱的另一岩性单元或者坚硬岩石的深部裂隙较上部十分微弱。

于是,渗入上部岩层的水在下部受到阻止而在上部透水层中聚集起来,形成一定厚度,并出现地下水面,水面下岩石空隙被水饱和,这部分透水层即可成为含水层;另一方面,作为含水层,其所赋存的水量在生产上要有一定意义,所以含水层的确切定义应该是位于地下水面以下,能够透过和给出相当数量地下水的岩层。

而厢水层则是不能透过和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的水量甚少,对实际目的意义不大的岩层。

在理解含水层和隔水层基本概念时,首先应明确它们的区分不在于含不含水,而在于水的存在形式。

帖土层虽然含水但几乎都是结合水,不受重力支配,常温常压下不能透水,因而是隔水层;空隙大的岩层中,主要是重力水,故为含水层。

其次,在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时,要注意其相对性和用于实际目的的针对性,以供水为例,对能够给出和透过十分有限水量的岩层,若在水源充沛、需水量很大的地区,可不划归含水层,但是,如果该岩层是在水源极其区乏、需水量不大的地区,就可以列入含水层,可资利用。

再例如,粗砂层中的泥质粉砂夹层,显然可视为隔水层,但如果泥质粉砂是夹在粘土层中,就可将其视为含水层,这就是含水层与隔水层划分的相对性。

僵化地规定出绝对的定量界限井据此加以划分,则往往脱离实际,不利于生产。

是不可取的。

最后,还应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条件的改变,隔水层向含水层的转化,如通常情况下,粘土层为隔水层,但在较大水头差的条件下,部分结合水也要发生运动,从而可以透过和给出水量,故应视为含水层或透水层了,对这种兼具隔水、含水性能在条件变化时又能转化的岩层,可称作半含水层或半隔水层。

岩层透水性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所谓透水性的各向异性。

如果透水性在同一方向基本是相同的,则称该岩层为均质岩层,严格说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能为计算方便概化为均质岩层。

否则称为非均质岩层。

对于均质岩层、
若渗透系数小于o.o01m/a,在生产上一般均可划归隔水层。

对于含水层,有时按所给出水量大小划分为不同等级,以示含水层富水性的强弱,如,1g80年出版的全国水文地质图集就规定了划分的等级和原则,对于平原地区松散含水层,以8英寸口径的钻孔单位涌水量(见第三章)为依据划分如下;
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层<1
富水性弱的含水层1—5
富水性中等的合水层i—lo
富水性强的含水层10一30
宫水性极强的含水层>30
对于山区坚硬岩石含水层,可用平水年
富水性弱的含水层<5
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5—30
富水性强的含水层>30
(二)含水段、含水岩组、含水带
岩石虽呈层状分布,但其中的空隙却集中发育局部的一定范围;或者空隙虽然发育比较均匀,但其单层厚度很薄,且多次间隔重复出现;或者裂隙受构造控制,穿越不同时代岩生各异的地层;或者岩石非成层分布。

上述种种情形均可具备透水和给出水的能力,若仍冠以含水层之称,即不贴切,又往往给实际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不便于区分各自特征。

含水段、含水岩组和含水带正是考虑这种情况提出来的。

1.含水段
对于垂向上空隙发育不均,且厚度相当大的单一岩性岩层,可在剖面上根据富水性的强弱划分出若干含水段。

如河北某地奥陶系石灰岩,总厚度达数百米,根据岩溶发育特征和富水性划分出强含水段、弱含水段和隔水段,从而为解决矿山疏干排水设计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资料。

2.含水岩组
在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分布的河谷、平原或盆地,松散岩层的结构极为复杂,岩性、厚度多变,虽然可以区别出厚度不大、层次众多的含水层和隔水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层独立逐个加以研究不仅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而把这些层按照一定原则组合成岩组(二个以上岩层的空间组合),把每一岩组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则更符合客观实际。

如果该岩组,以含水层为主,并且具有统一
的水力联系,各分层的水化学特征一致,则称这类岩组为含水岩组。

同一含水岩组内部各含水层间一般应存在重力水的直接联系,含水岩组问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区域性隔水层将其截然分开。

一般地说,含水岩组应具备如下条件:
(1)各单层之间应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
(2)属于同一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具有相同的水化学特征;
(3)各层在地质上应有统一成因联系,属于同一地层单位。

这种情况同样适合于基岩岩层。

如我国北方石盒子组砂岩与页岩互层重复十次之多是按含水岩组(或隔水岩组)加以考虑的。

3.含水带
裂隙或溶隙集中发育的断裂带、接触带在水平方向上宽度有限,而在顺走向和深度上延伸较远,穿越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岩石,构成带状含水空间。

一般将这一带状含水空间称为含水带。

另外,有些专业义献从地质构造控制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出发,提出蓄水构造的概念和理论。

蓄水构造是指由透水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相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

这一理论避免了单纯从含水层概念去认识地下水的局限性,阐明了含水层与隔水层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把含水层、隔水层、补给、排泄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并认为这是发展基岩水文地质科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另一些文献中,提出关于含水系统的概念,例如,松散堆积物中,属于同时期同一水流系统的沉积物,随着环境递变,在不同部位其成因类型也不尽相同,但其中粗粒物质的分布还是连续的,其中所赋存的水具有密切的联系,构成统一的孔隙含水泵统,显然,此时按各成因类型的含水层分别研究,就人为地把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支解了,只有按含水系统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以上二种概念,可在学习中参考。

含水系统的概念是当代水文地质学的新动向,并已用于实践,需要时,可参阅有关文献。

二、水文地质单元
汇集于某一排泄区的全部地下水流,构成一个地下水流系统。

该系统内地下水的集水范围称作地下水域。

它是以地下隔水边界和不同水域间的分水岭为界的立体空间。

这一空间范围不是固定的,在人为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例如,山西省舀县霍山东侧岩溶含水地块以下古生界石灰岩为含水层,西侧以太古界变质岩为隔水边界,东侧以上古生界砂页岩为隔水边界;按照蓄水构造的概念,本含水地块为一单斜蓄水构造(图2·7)。

在蓄水构造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岩溶大泉,南
泉名曰广胜寺泉,流量4.5m2/s,汇水面积750km2,北泉名曰洪山泉,流量1.5m2/s,汇水面积250km2。

按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概念,两泉集水范围分别为两个地下水域。

中间以花坡以南1.5km处的地下水位分水岭(与地表分水蛤基本吻合)为界。

象这样的苦水构造就是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南北两个水域则为次一级的水文地质单元。

这就是说,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可以是一个地下水域,也可以是一个苦水构造,这里一个苦水构造含着两个地下水域。

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虽然可大可小,但都要由四个基本要家组成,即含水层,相对隔水层、补给区和排泄区。

一个地下水域也可能包括互有联系的苦水构造,则此时该水域为一个水文地质单元,而蓄水构造则降为次一级的水文地质单元了。

水文地质单元的范围是由水文地质边界确定的。

水文地质边界可分地形边界(地表或地下水分水岭等),地质边界(隔水层或阻水岩体等),水文边界(地表水体、泉水等)和人工边界(抽、注水井、排水坑道等)。

由以上所述可知,水文地质单元既可以是具有统一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单元(如地下水域),也可以是具有隔水或相对隔水边界的沉积单元和构造单元(如蓄水构造,孔隙含水系统),其中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水文地质生产工作中,具体的工程对象往往是处在主要的含水层或其局部范围内。

这就要求不能简单地只从局部考虑,而要从水文地质单元整体出发,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片面性,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