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十个典故故事(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导语:关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0个成语故事,欢迎阅读,谢谢!1.暴虎凭河《论语.述而》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赤手空拳与猛虎相搏斗,泅手渡河,死了也毫不悔悟,我不能和这种胡作非为有勇无谋的人同进同出。

2.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一个四角形作譬喻,列举一个角而不能推想其余三个角的人,我是没有兴趣再教导他了。

)3.巧言令色《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口头上说些甜言蜜语奉承谄媚的话,是缺乏德性修养的人。

4.过勿惮改《论语.学而》贤者勇于认错勇于改进,并时时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

5.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言他三十岁的时候,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能独立自主,且合乎礼节的要求。

)6.温故知新《论语.为政》追溯过去并研讨当时的情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7.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立志成为伟大人物,应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

8.周而不比《论语.为政》与人交际应酬,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不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

9.见义勇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被利益所诱感或为保护自己而畏缩不前是没有勇气的人。

)10.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对于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11.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12.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

(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13.文质彬彬《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后天修养的文彩与天生朴素的本质,两相调和适当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君子。

)14.先难后获《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于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论语十则中的小故事

论语十则中的小故事

论语十则中的小故事1、有一次孔子到郯国去,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叫程子的人。

程子是个博学善辩的人。

能遇到程子,孔子特别高兴,“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就是说当时两个人都在车上,就把车都停下来,两个车盖紧紧地靠在一起,两个人各自坐在车上,谈了很久,非常亲热。

孔子还回头对子路说:“拿一束帛赠给程子先生!”子路不太愿意,他对孔子说,“我听说,士人不经过中间人的介绍,女子出嫁而不经过媒人的介绍,君子对于这样的人不和他们相交,因为这是礼节的问题。

”子路心想,先生和程子是第一次碰见,没有人从中介绍就交了朋友,已是不合规矩,居然还叫我送东西。

孔子劝子路说:“《诗经》上说,‘有一个美人,眼睛清澈明亮而宛丽。

邂逅相遇,正适合我的心愿啊’。

2、有一次孔子带学生出游,中午做饭时,在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他,说到:“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老师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得知真相的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3、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

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4、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

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

”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完整版)《论语》三十个典故故事

(完整版)《论语》三十个典故故事

(完整版)《论语》三十个典故故事《论语》的30个成语典故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8.【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10.【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 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II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 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 ”子贡回答说: 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

《论语》三十个典故故事

《论语》三十个典故故事

《论语》的30个成语典故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8.【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10.【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自《论语》的27个成语典故?向孔子学做人

出自《论语》的27个成语典故?向孔子学做人

出自《论语》的27个成语典故向孔子学做人教育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论语》30则

《论语》30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想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的个他举例了。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心怀仁义,小人心怀财利。

”1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1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说话动听而举荐他,不会因为某人品德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善意规劝。

”1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14.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典故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来自《论语》的30个历史典故

来自《论语》的30个历史典故

来自《论语》的30个历史典故来自《论语》的30个历史典故1、成仁之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不发掘别人的缺陷,反会表扬别人的优点和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2、风行草偃《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加诸于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

)3、怨天尤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不埋怨上天对我苛薄,也不责怪别人不能体谅我。

)4、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交友以诗书、礼乐的修养做为朋友情谊的基础。

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

)5、六尺之孤《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做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6、温故知新《论语、为政》追溯过去并研讨当时的.情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7、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立志成为伟大人物,应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

8、周而不比《论语、为政》与人交际应酬,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不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

9、见义勇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被利益所诱感或为保护自己而畏缩不前是没有勇气的人。

)10、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对于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11、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12、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

(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13、文质彬彬《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后天修养的文彩与天生朴素的本质,两相调和适当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君子。

)14、先难后获《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于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15、知者乐水《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赏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态,他的心灵也如同水一般清莹透澈。

论语小故事简短

论语小故事简短

论语小故事简短:1、有一次孔子到郯国去,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叫程子的人。

程子是个博学善辩的人。

能遇到程子,孔子特别高兴,“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就是说当时两个人都在车上,就把车都停下来,两个车盖紧紧地靠在一起,两个人各自坐在车上,谈了很久,非常亲热。

孔子还回头对子路说:“拿一束帛赠给程子先生!”子路不太愿意,他对孔子说,“我听说,士人不经过中间人的介绍,女子出嫁而不经过媒人的介绍,君子对于这样的人不和他们相交,因为这是礼节的问题。

”子路心想,先生和程子是第一次碰见,没有人从中介绍就交了朋友,已是不合规矩,居然还叫我送东西。

孔子劝子路说:“《诗经》上说,‘有一个美人,眼睛清澈明亮而宛丽。

邂逅相遇,正适合我的心愿啊’。

2、有一次孔子带学生出游,中午做饭时,在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他,说到:“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老师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得知真相的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3、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

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4、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

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

”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出自《论语》的112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112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112个成语典故《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

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112个之多!1.哀而不伤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共:音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7.博文约礼解释: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

形容谦虚、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

《论语》的115个成语典故,助你修身养性,学富五车

《论语》的115个成语典故,助你修身养性,学富五车

《论语》的115个成语典故,助你修身养性,学富五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见贤思齐、道不同,不相为谋、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

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A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论语中的故事典故

论语中的故事典故

论语中的故事典故《论语》是一部著名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智慧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教导学生们如何用心去学习,如何做人,如何面对挑战,以及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除了学习孔子的智慧思想,《论语》中还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典故,下面就让我们仔细来研究一下《论语》中的故事典故吧。

首先,《论语》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的是公孙丑被丑老妪揭穿的故事。

当时,公孙丑的父亲曾在街头卖酒,有一天,有一位老妪出现在他面前,说她当年与他父亲有过一段私交,要求他给她一杯酒。

公孙丑觉得这很奇怪,便对老妪说:“你不用来我这里卖酒,你应该去别家卖酒。

”老妪回答说:“我来你这里卖酒是因为你父亲曾把我当作此时此刻这样一个人对待过,现在卖酒时,我只是在报答他。

”原来,公孙丑的父亲曾在街头卖酒的时候,把老妪当作是朋友对待,感动了老妪,于是她就像回报他的孝,来到公孙丑的店里卖酒。

公孙丑从老妪口中听到这件事情之后,深深感受到了孝道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了他原有的思想,从此开始了一段志存高远、勤奋努力的人生之路。

此外,《论语》也记录了一个有关师徒关系的故事,讲的是鲁班和他的师傅之间的故事。

鲁班是一位著名的古代木匠,他曾因出色的木匠技术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师傅看来,鲁班是一位极其出色的木匠,他可以将木料制成各种美观的家具。

他的师傅也非常的支持鲁班,在他面前必须表现得严格谨慎,以此来加强鲁班的勤奋精神,使之能够做出越来越精美的家具作品。

师傅对徒弟的苛求,有助于鲁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完美理念,从而成为当时最出色的木匠。

最后,《论语》也记录了一个有关子孝父慈的故事,讲的是项羽和他的父亲之间的故事。

项羽是楚国著名的战士,他曾在楚汉之争中取得了胜利,但他的父亲却不喜欢他成为一个武将的想法,因此他一直劝阻项羽,不让他去打仗。

但是,项羽仍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把他的父亲给改变了。

最后,他的父亲为了表达自己的爱与支持,他宁愿牺牲自己,去为子孝父慈做出一点贡献。

《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第一篇:《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论语》 历史典故

《论语》 历史典故

《〈论语〉历史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论语》里的历史典故。

《论语》里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呢!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告诉我们学了知识要经常复习,这样会很快乐。

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每天认真学习,但是学完就不管了。

结果考试的时候好多都忘了,成绩不太好。

后来他听了老师讲的“学而时习之”,每天都复习学过的知识,成绩就越来越好了,他可高兴啦!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和别人一起走,里面一定有能当我们老师的人。

就像小红,她跑步很厉害,可是画画不太好。

有一次画画课,她发现同桌画得特别好,就向同桌学习,后来她的画画也进步了。

小朋友们,《论语》里的典故是不是很有用呀?《〈论语〉历史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论语》的历史典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说复习旧知识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啦。

有个叫小刚的小朋友,他复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发现之前不太懂的地方现在明白了,还能想到新的问题和答案,老师都夸他聪明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怎么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比如小强,他一开始觉得学习数学很无聊,后来发现数学游戏很好玩,就喜欢上数学了,再后来觉得解出难题特别快乐,成绩就越来越好了。

小朋友们,咱们也要从《论语》里学到智慧哟!《〈论语〉历史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说说《论语》里的历史典故。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说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帮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老师教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就像小慧,她有一天帮同学值日,但是没有认真扫,后来她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第二天就认真帮同学打扫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总是忧愁。

比如小宇,他不小心弄坏了同桌的铅笔,主动承认错误,心里就很坦荡。

而有的小朋友做错事不敢承认,心里就一直担心害怕。

小朋友们,《论语》里的典故能教我们做个好孩子,大家要多学学哦!。

国学小知识:《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

国学小知识:《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

国学小知识:《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能够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个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持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听到一件事,便能够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30 个成语典故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8.【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
【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10.【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14.【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释义】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15.【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述而》)
【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16.【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17.【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
【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

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18.【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

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

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20.【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
【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

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21.【既往不咎】
【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
【释义】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22.【过犹不及】
【出处】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
【释义】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3.【三思而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
【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

24.【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释义】没有开动脑筋。

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25.【察言观色】
【出处】“察言而观色。

”(《颜渊》)
【释义】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26.【后生可畏】
【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释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27.【富贵浮云】
【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释义】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28.【乐以忘忧】
【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

”(《述而》)
【释义】快乐得忘了忧愁。

29.【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释义】不也是很快乐吗?原指心里很高兴。

现形容状态、动作等达到极端、非常的程度。

30.【望而生畏】
【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释义】看到了就害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