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顶管机及矩形隧道的研究与应用
矩形顶管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

矩形顶管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目 录ONTENTSC2矩形顶管技术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困题13矩形顶管施工的案例4结论与展望p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需求•大力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矛盾;•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地面交通,改善居住环境,实现人车分流;•地下空间具有热稳定性,服务型建筑可达60%,有利于减少能耗,节约环保;•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减少重复投资建设。
交通设施的地下化大型综合体的地下化基础设施的地下化市政管线的地下化p明挖穿越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路口•地铁、管廊设计符合城市路网规划,一般沿市政道路设计,不可避免要占道施工;•施工期间需要进行交通疏解,造成道路弯曲形成速度瓶颈,市民反响较大;•明挖施工市政管线迁改量大,占用宝贵城市空间,且多次迁改不利于节省投资;•重要路口不具备明挖条件,浅埋暗挖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p明挖穿越重要的航道和河流•施工需要拦河筑坝围堰,造成航道临时断航,经济通道受阻;•河道围堰会造成流水不畅,对流域防洪安全造成影响,且深圳汛期非常长。
p明挖穿越重要建、构筑物•横跨市政快速路或铁路干线,不可能进行改道和交通疏解;•与地下管线方向垂直,管线众多,明挖悬吊或原位支托保护困难;•上跨轨道交通或引水隧洞箱涵,变形控制要求高,分仓开挖难度大;•重要建、构筑物拆迁要么不能拆迁,要么拆迁成本非常高。
p解决思路ו大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老旧城区不可能像新城或者郊区一样进行放坡大开挖;•重要路口需要根据地质与周边环境采用浅埋暗挖、盖挖逆作、顶管和盾构等局部开挖或非开挖形式。
•对于不能中断交通,地下管线复杂且沉降控制要求高、长度适中的路口,常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
•据不完全统计,综合管廊施工中矩形顶管施工占1-5%;地下过街通道顶管施工超过20%。
我国矩形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矩形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矩形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现有矩形顶管机类型和技术水平,指出要提高我国矩形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必须开展对矩形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矩形隧道矩形顶管机矩形盾构施工技术1 概述自从英国人布鲁诺受“甲克虫打洞”启示,采用矩形盾构掘进机修建伦敦泰晤士河底隧道以来,至今已逾170多年的历史,在此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盾构作为地下工程掘进机械,几经发展和变化,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运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隧道断面形状由最初的矩形发展到现在的圆形、椭圆形、马蹄形和多圆形等。
圆形隧道以其结构受力好、设备制造简单和推进轴线容易控制等优点,在地下工程掘进技术领域占有主导地位,早先开发的矩形隧道施工技术因鲜有发展而渐渐地被忽视了。
近几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高速发展,基本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日俱增,特别是双层隧道、纵形和横形隧道、地下车行与人行通道和共同沟等结构设施的开发,加上隧道施工技术的提高,形成了局部气压、泥水加压和土压平衡式等新型掘进机技术,掘进机刀盘也开发出反铲式、条幅式、面板式、大刀盘式、多刀盘式、组合刀盘式(带仿形刀)、滚刀式和偏心多轴式等类型,为矩形隧道施工技术的重新崛起创造了时机和条件。
目前,世界上研制应用的部分矩形盾构机如图1所示。
2 矩形隧道的特点和施工难点2.1 特点(1) 能充分利用结构断面,提高有效面积的使用;(2) 合理的形状分布,减少了土地征用量和掘进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图2)。
(3) 与圆形隧道施工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可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和实施矩形隧道施工。
2.2 施工难点2.2.1 机头背土由于土体和机壳间的摩擦作用,引起机头顶部背土,产生的土体扰动和流失给地面建筑和环境带来破坏,也给掘进施工带来诸多不利。
2.2.2 机头旋转各种形状的掘进机,推进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机头旋转,矩形机头的纠转不仅克服土体摩擦力,还须克服土体的抗力。
矩形顶管隧道的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式
模型,该模型可考虑包括隧道埋深,隧
道直径土体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影响等
因素。 W3 y
2
f3 y r02v1 1 9 tan2
3 tan sin(
2 ) cos(
2 )exp(3
2 3 ) tan
f3yr02v1 cos 3 tan sin
2 1 9 tan2
W3z
建成时交通
改造前交通流
三、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3.1 典型顶管工程施工案例
案例1:波士顿中央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
改造方案: 在现有的中央大道下面修建一条
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替代现 存的6车道高架桥 在波士顿海港建设一条海底隧道 用来联系机场和城市中心 建成后拆除地上拥挤的高架桥, 代之以绿地和可适度开发的城市 用地
三、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3.1 典型顶管工程施工案例
案例1:波士顿中央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
工程特点: ● 施工时间:1989年至2004年
改造前
● 隧道管道:24m(宽)×12m(高)的混凝
土矩形断面,长度约112 m
● 施工方法:采用顶管工程
改造后
● 覆盖层厚度:约 2 m
● 工程主要问题:
保证施工期原有道路正常通行
解决方案:同步注浆 严格控制进出洞 对相关建筑物及管线下土体进行预加固
五、矩形顶管工程的发展趋势
未来矩形顶管的发展趋势为:
(1)一次连续顶进的距离越来越长; (2)顶管直径向大小直径两个方向发展; (3)管材向钢筋混凝土管、钢管、玻璃钢顶管发展; (4)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5)顶管线路的曲直度、曲线形状越来越复杂,曲率半径越
坏。 (5)已成型通道四周土体再次扰动,易引起地面及管线沉降叠加,造成
矩形盾构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隧道中的应用

矩形盾构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隧道中的应用结合郑州市中州大道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实例,对土压平衡矩型盾构顶管机的实用性、超大断面矩型盾构顶管施工始发到达的安全、沉降控制、姿态控制技术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标签:矩型盾构施工;隧道;应用1 工程概况中州大道是郑州市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宽达100米,双向14个车道,承载着郑州交通繁重任务,为了保障施工期间最小程度的影响交通,施工采用矩形盾构施工,不仅对地上道路的正常通行、周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效率也比较高。
采用矩形盾构施工,还可使隧道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近20%,与人工开挖相比,效率将提高4-5倍。
2 主要新技术研究及其应用2.1 技术特点本工程下穿中州大道段采用土压平衡矩形盾构顶管法施工,顶管段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开挖断面大、覆土埋深浅、隧道间距小、管线间距近、沉降要求高。
矩形盾构顶管段机动车道断面为10.1m×7.25m,断面72.2m2;非机动车道断面为7.5×5.4m,而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应用于施工的最大断面顶管为6.9m×4.9m (断面面积33.81m2);此外因受场地条件限制,隧道上最小覆土仅为3.5m;隧道之间间距小,2条矩形盾构顶管隧道净间距为1m,距离DN600mm的雨水管仅1m;最长推进长度达到105m;是目前世界上断面最大的矩形盾构顶管,在设计技术上突破了六刀盘复合开挖联合控制技术、盾体推进过程当中的减少摩擦的设计、超薄壳体和超大断面的结构强度设计优化等关键技术难题,施工难度大。
2.2 矩形盾构顶管采用的土压平衡矩形盾构顶管机是由中国中铁装备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二台多刀盘辐条式土压平衡顶管机,大顶管尺寸:10120mm×7270mm,小顶管尺寸7520mm×5420mm。
切刀和先行刀采用高耐磨的硬质碳钨合金刀具,以适应各类土体和加固体,并配备良好的泡沫和膨润土、触变泥浆注入系统。
矩形顶管在地铁出入口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矩形顶管在地铁出入口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国内各大型城市的发展,地铁建设被各大中城市大力发展,但是城市中地铁建设面临各种复杂的建设环境,特别是针对出入口,施工场地狭窄,不能明挖施工,给地铁建设带来了诸多施工难题,矩形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过街通道、水利工程等,为城市地铁安全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选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矩形顶管地铁出入口施工现状展望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凸显,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力大、地下运行、受外部和天气环境影响较小、节能环保,被各大型城市大力发展,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轨道交通大力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但同时,地铁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城市内施工管线复杂、周边建构筑物较多、对现有通行道路影响严重、建设周期长,由于地铁建设对本就拥堵的城市道路加剧拥堵,对周边的建构筑物和管线造成较大影响,施工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
为确保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城市地面交通的干扰和破坏,传统的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等开挖方法受到地质水文条件、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影响等存在安全性、经济型、适用性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尽量减少对城市地表的开挖,近年来,非开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针对外部施工限制条件较多的工程,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使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1.矩形顶管施工简介矩形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过街通道、地铁出入口、管廊、市政工程,具有不开挖路面、不封闭交通、不搬迁管线、低噪音、无扬尘等优点,在施工时,对周边土体扰动小,能有效控制地面沉降的施工方法。
相较于圆形顶管具有使用面积更加充分,矩形顶管工程与盾构工程对比有以下相同点:一是都属于暗挖法;二是都需要开挖始发接收工作井;三是工作面的开挖方法、进出洞施工技术基本相似;四是都涉及到接缝防水,周边环境保护问题。
试论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通道工程中的应用

试论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通道工程中的应用矩形顶管工法能够减少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工作量,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占用场地面积小,能够降低地下通道工程的建设成本,论文结合广州地铁增城广场站,通过分析矩形顶管工法的特点、设备选型及施工工艺,探索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通道工程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load of pipeline relocation and traffic relaxation,and has less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occupies a smaall area. It can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underground tunnel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Zengcheng Square Station of Guangzhou metro,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method in underground tunnel proje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method.标签:矩形顶管工法;土压平衡;顶管顶推力;触变泥浆【中圖分类号】U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2-0125-031 工程概况增城广场站总长665m,车站为地下两层15m岛式站台车站,标准宽度23.7m,两层处深度为16.7m,车站埋深3m。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自动化监测研究与应用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自动化监测研究与应用摘要:嘉兴市市区快速路下穿南湖大道隧道工程是国内外首个采用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三车道隧道,工程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地质软、间距小等特点,通过自动化监控量测技术,对其进行顶管顶进与正常过程的钢筋应力、土压力、管节倾斜角的研究,研究成果反馈并完善超大断面顶管配套技术总结及完善,形成整套的超大断面顶管施工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大断面;顶管隧道;自动化;监测0 引言与圆形顶管隧道相比,矩形顶管隧道空间利用率更大,节省工时,降低造价,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下穿道路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内常规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日渐成熟,但一次成型的三车道顶管隧道,嘉兴环线下穿南湖大道段顶管隧道尚属首例。
通过研究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面断面受力分析、应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倾斜角监测、相邻管缝的弹性变形监测的实测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数据实时预警分析指导施工,并提出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工程概况嘉兴市市区快速路地道段位于嘉兴市南湖区长水路,东起纺工路西至新气象路,全长1996m。
其中下穿南湖大道区段采用超大断面类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法施工,断面为14.82m×9.446m(宽×高),是世界最大断面及首个三车道矩形顶管工程。
顶管隧道长度100.5m,两侧布置工作井,始发井位于南湖大道西侧,接收井位于南湖大道东侧。
先顶进北侧,到达接收井后拆运至始发井二次始发顶进南侧(如图1所示)。
图1顶管隧道平面图南北线结构净距1.2m,埋深5.68~6.54m,坡度5‰下坡。
如图2所示根据地勘报告,顶管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④1粉质黏土:硬可塑,中等压缩性,干强度高,韧性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④2砂质粉土:中密,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遇水易液化。
勘察期间对钻孔内潜水稳定水位进行了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0.50~2.90m,相应的稳定。
矩形顶管机的研究与发展

矩形顶管机的研究与发展矩形顶管机的研究与发展扬州广鑫重型设备有限公司余彬泉一、各种矩形顶管(盾构)机的介绍目前,常用于矩形的顶管(盾构)机大体有以下六种形式:多平行轴偏心传动形式的矩形顶管(盾构)机、刀排可伸缩形式的矩形顶管(盾构)机、多刀盘方形顶管机、大小刀盘组合式矩形顶管机、多刀盘的矩形顶管机和行星齿轮传动的正方形顶管机及其组合等。
1、多平行轴偏心传动形式的顶管(盾构)机它有四平行轴的圆形断面顶管(盾构)机如图—1所示。
图—1 四平行轴的矩形断面顶管(盾构)机多平行轴偏心传动形式的顶管(盾构)机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全断面切削,但它的缺点是搅拌半径太小,因而对土体搅拌是不充分的。
正因为对土体搅拌的不充分性,所以就不太容易把土仓中的沙性土土搅拌成具有较好的塑性、流动性和不透水性,这也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另外,它的刀架在切土过程中是在做平行移动,每当刀架往下做平行移动时,其反力就容易使顶管(盾构)机的壳体往上台,因此,在覆土层较浅的条件下施工时,会出现机头上漂移的现象,方向控制比较困难。
2、两个摆动可伸缩刀盘的矩形的顶管(盾构)机图—2 两个摆动可伸缩刀盘的矩形的顶管(盾构)机两个摆动可伸缩刀盘的矩形顶管机如图—2所示。
它有两个刀盘,且在平行于一个切削面上。
每个刀盘四根大刀排组做成。
每一个刀盘在切削土体时都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但每当一个刀排向一个方向转满90度时,就会反过来向另一个相反的方向转动。
因此,它的每一个刀盘都是在做摆动旋转。
它的每一个大刀排内也都藏有一个可伸缩的辅助刀排,它的结构很复杂。
(a)(b)(c)(d)图—3 刀盘的动作的原理两个摆动可伸缩刀盘的动作的原理可参见图—3。
图中—3(a)是顶管机的正面。
若顶管机的高宽比小于1:2时,左右两个刀盘中,中间两个处于水平状态的刀排设计得最短,其余各自的三个大刀排都是一样长的。
如果把此时的状态当作0位,那末,假定当刀盘向顺时针转动45度时,就到达顶管机的四个角上,也是它伸得最长时。
矩形顶管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矩形顶管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步推进,当前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拥有了更加先进的技术体系,本文结合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首先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基础及应用优势,其次阐述了国内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在当前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矩形顶管技术施工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意在通过本文论述,为该项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标签:大断面;矩形顶管;研究现状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的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的多样化施工需求,因此,在尽量减少对地表开挖程度的基础上,矩形顶管施工法已经成为当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高效率施工方式之一,该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地下空间施工以及管道施工效率,同时降低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因此充分研究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基础,探究当前的发展现状,并且理清发展难题,对于矩形顶管技术的优化和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顶管工艺发展的技术基础矩形顶管技术首次出现是在1892年,而首次将矩形顶管技术应用在混凝土管道建设中的项目是在1957年的德国[1],该项目的实现成为众多建筑学者热议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主流技术,此后针对顶管施工技术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如在1972年,日本首先研发了一套以先导式掘进机为主的隧道挖掘技术,并且利用顶管施工结构中的千斤顶实现了独立的顶进控制体系。
该项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上海某企业针对当时的大口径机械式顶管进行了试验研发,建立在中继站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远距离的顶管施工推进,最大距离达到了120 m[2]。
当前我国现代化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传统的矩形掘进机的发展,以及建立在优化的圆形顶管技术基础上实现的。
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才真正的将顶管施工技术向矩形顶管施工方向进行转型。
从传统的圆形顶管施工技术和当前使用的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优势角度来看,矩形顶管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开发结构断面的利用价值,较传统的顶管隧道能够节约大量的空间。
矩形顶管技术研究报告

盾构和矩形顶管机技术研究报告盾构与顶管机已广泛应用于地铁、公路、电力、热力、排水等城市隧道工程。
圆形隧道因其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艺相对简单而广为采用。
与圆形断面相比,矩形断面有效使用面积通常大20%以上。
在城市隧道中人行地道、电缆沟、综合管廊等市政隧道工程尤以矩形最为经济。
一、矩形顶管机主要特点1、施工工作井比盾构工作井小,降低占地面积。
2、具有不开挖路面、不封闭交通、不搬迁管线、低噪音、无扬尘等优点。
3、在施工时,对周围土体扰动小,能有效的控制地面和管线沉降。
并能在市政管线与通道顶部垂直1米的距离穿越,而不破坏管线。
4、在同等截面下,矩形隧道比圆型隧道能更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
二、矩形顶管机施工主要流程1、始发井施工2、预制砼管节5、掘进顶推6、准确贯通4、管节安装3、掘进机安装到位7、通道贯通 8、投入使用三、矩形顶管机技术研究(一)矩形顶管机类型1、可变网格式该型顶管机切口处安装有16格网格,用于切割及支护正面土体。
中间四格为可变网格,该四格网格可根据出土量和机头姿态控制方便地调节其开口率。
土体经网挤压后进入机头,采用人工出土。
2、小刀盘式该型顶管机有4台小刀盘切削土体,切削面积可达到整个面积的40%(包括螺旋机),4台小刀盘可单独运转,通过编组运行可方便的控制机头的姿态。
它由螺旋输送机出土,可基本保持土压平衡,并维持开挖面的稳定。
3、滚刀式该型顶管机可全断面切削,两把滚刀可正反转,并可单独运转。
由螺旋输送机出土,可保持土压平衡,并维持开挖面的稳定。
4、组合刀盘式该型顶管机有l 台大刀盘及四把仿形刀组成切削刀组,能全断面切削,大刀盘及仿形刀能正反转。
由螺旋输送机出土,可保持土仓内的土压平衡和维持开挖面稳定。
(二)组合刀盘式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组成1、矩形顶管机主机顶管机主机可分成前后两段,中间由多台纠偏油缸联接。
前后段之间的密封采用二道唇形橡胶密封圈。
正面由大刀盘及4把仿形刀对土体进行全断面切削。
矩形顶管施工的研究与应用

矩形顶管施工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文章着重介绍矩形顶管施工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简要说明了大截面矩形顶管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矩形顶管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矩形顶管;施工技术1. 概述近几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双层隧道、过街人行地道、地铁车站的进出口的联通道、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引水和排水管道工程等这类地下隧道工程的发展,加上隧道掘进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地下结构的断面尺寸越做越大,同时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节约成本,往往把断面形式做成矩形,这些都为矩形顶管的应用创造了时机和条件。
矩形顶管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矩形顶管施工的发展与应用世界上最早的顶管法隧道是1826年开始建筑的英国伦敦穿越泰晤士河底的公路隧道,隧道断面为11.4m×6.8m 的矩形,由于采用人工挖掘方法,隧道掘进了18年才完工。
由于圆形隧道衬砌结构具有受力均匀、内力较小的优点,而且施工性能又较好,故在此后的100余年内,几乎所有的隧道断面全都是圆形的。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研究矩形顶管技术,尤其以日本发展的比较快。
20世纪70年代初,矩形顶管技术首次成功运用于日本东京的地下联络通道中。
我国在这个领域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90年代初上海隧道股份研究所开始对矩形顶管的切削工具、正面的土压力平衡方式、出土方式、顶进系统及其配套系统进行研究,并于1998 年在上海地铁2 号线东昌路至陆家嘴越江隧道的旁通道施工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1999年4月,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通道施工采用上海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3.8 m×3.8 m 矩形刀盘式土压平衡顶管机,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两条隧道的推进,工程质量优良,并确保了在施工期间路面交通的正常使用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2006年4月,上海地铁6号线浦电路站3号出入口矩形通道施工采用目前截面最大的矩形顶管机,顶管机截面尺寸为4360mm×6240mm,长度为5200mm。
大断面长距离矩形顶管工法在地铁隧道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断面长距离矩形顶管工法在地铁隧道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摘要:福州地铁4号线省立医院站~东门站区间隧道采用矩形顶管工法,是长距离大断面矩形顶管首次在地铁隧道中应用。
为确保工程成功,顶进姿态及沉降控制是施工中的关键。
以此为研究背景,分别从出洞控制、顶管顶进、顶管进洞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顶管施工姿态及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通过以上关键技术,顶管成功贯通,变形及姿态偏差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大断面矩形顶管在地铁隧道中推广应用开创了成功的案例,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关键词:矩形顶管;地铁施工;姿态控制;变形控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引言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开挖的隧道施工技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矩形顶管的研发应用,主要用于城市地下立交道路、大断面公路隧道主线及其匝道、城市过街人行通道、地下管线共同沟、小区地下车库通道、地铁出入口等项目[1]~[3]。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安全性要求更高。
首次在地铁施工使用矩形顶管,顶管的姿态及沉降控制是施工的关键技术,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效果好。
以福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省立医院站~东门站区间顶管段施工为依托,介绍了本工程从顶管出洞控制、顶管顶进控制、顶管进洞控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顶管施工姿态及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该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效果较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良好实效,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1.工程概况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省立医院站~东门站区间顶管段位于东大路,顶管西侧为左线盾构,两者之间的净间距为3.4m~5.3m。
顶管与盾构的施工顺序为:先施工顶管、后施工盾构。
顶管采用尺寸10.8m×7.5m的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施工,始发井位于东湖宾馆旁,接收井为东门站西侧端头井,顶管顶进长度190.423m。
为目前同类型断面首次用于地铁施工,对与长距离大断面顶管施工,姿态及变形控制至关重要。
图1.1工程总平面图顶管区间隧道覆土厚度9.97m~10.043m,根据本区间详勘钻探揭露,本场地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1-2>杂填土,<2-4-1>淤泥, <3-1-1>粉质粘土,<3-3>(含泥)粗中砂。
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探讨

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作业中,尤其是针对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的施工,容易出现漏浆、栽头、顶管机回缩和扭转等操作风险,影响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轨道交通中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风险,并结合我国轨道交通施工现状,重点探究了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引言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地下空间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然而,从施工技术的角度考虑,由于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容易出现风险和问题。
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矩形顶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合适的策略,保证隧道大断面矩形施工有效性。
1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风险1.1漏浆风险一般情况下,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的施工顶管分为矩形顶管和圆形顶管,而漏浆问题多发生在矩形顶管中。
矩形橡胶密封止水圈和圆形顶管比较相对较差,土仓和管节间隙的泥浆容易从止水圈中溢出,并携带相邻土层中的水分和泥沙,导致原有压力发生变化,严重时可引发土体坍塌,地面陷落的风险。
1.2栽头风险当顶管机在施工作业时,机身会有一定的重力,其自身重力由洞口门梁和始发托架承担,此时操作环境相对稳定,不会造成太大的技术操作问题。
而当顶管机进入一段距离后,机身大部分重力由土体承受,由于土体的承重能力较弱,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底层下沉的问题,进而导致机身前提下沉、机尾部上翘的问题,即栽头风险。
1.3顶管机回缩风险出现顶管机回缩风险的原因在于,顶管机在初始工作阶段,机身为完全进入土层,进而导致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较少,技术人员在安装管节时,由于将主顶千斤顶收回。
而此时,撑子面土体的压力对刀盘所用较大,将会导致顶管机向井内回缩,进而引起撑子面土体坍塌,影响隧道大断面施工技术的提高。
1.4顶管机扭转风险在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中,顶管机扭转的问题较为常见。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工程应用技术探讨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工程应用技术探讨摘要:在城市施工发展中矩形顶管是在顶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到综合管廊中,本文在论述综合管廊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综合管廊中矩形顶管施工技术。
关键词: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下空间利用需求越来越突出,在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如过街人行通道、地铁出入口等工程,往往会遇到地下设施和管线等构筑物保护的难题,其拆迁或迁改的费用又极其昂贵,使地下空间建设成本增加很多,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使其能够避开交通疏解和管线拆迁的难题,实现地下大型空间的建设。
矩形顶管是大直径圆形顶管的延伸,其在同等截面积下比圆形隧道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且不需进行隧道底地面铺平,不仅省时而且可降低工程造价20%左右。
矩形顶管技术施工时不用从地面开挖,可有效解决地下工程管线迁改的难题;施工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可用于地下管线共同沟、地下联络隧道、过街人行隧道、地铁出入口通道等地下空间的建设。
随着矩形顶管技术应用的推广,为了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截面越来越大的使用需求,其关键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发展。
1、综合管廊概况所谓综合管廊(共同沟)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在这个空间内可以容纳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以及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监测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防灾设备等,并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1.1、核算成本并不高众所周知,综合管廊不便分期建设,一次性建设综合管廊的投资约为传统管道铺设的1.5~2.0倍,但是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看,综合管廊长远期的经济效益大。
综合管廊内管线进行补充、更新、扩容时,可以减少路面重复开挖的次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确保交通顺畅,减少对道路园林绿化的破坏,保护环境,节约多方面的养护、修缮费用。
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研究

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当前矩形管施工技术在理论研究、设备开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比较成熟,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将会增加。
今后将优先考虑城市工程项目,如建造隧道、综合管廊和电力隧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规模和技术在不断变化。
矩形管施工技术将在长距离、大断面、复杂环境中继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矩形管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基于圆形顶管施工技术的新型非开挖施工技术。
矩形管道的特点是由矩形或接近矩形的部分(管道造型)和矩形或接近矩形的截面管材组成的隧道。
矩形管道比圆形管道可利用的空间更多,这有助于规划隧道空间的使用。
一、大断面矩形隧道沉降、姿态控制重难点1.顶管隧道沉降制重难点(1)上部管道隧道段呈矩形,上部层和上部管道屏蔽结构形成的拱面较大,底板受屏蔽结构支撑,土层变形较大。
(2)道路车辆较多,动力负荷大且不稳定,地面沉降监测难度就会更大。
(3)在同一深度,随着顶管盾壳面积的增大,表层土应力弧形的形成作用大大降低,表层土对沉积的敏感性大大提高,同时泥浆保护层发挥着减摩作用,“背土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2.顶管隧道姿态制重难点(1)管道隧道段为矩形。
由于土层不平和注射压力差,顶管隧道左右压力不均匀,导致顶管隧道中心线偏差。
(2)上部管道隧道断面特别大,施工过程中土舱各点压力不等,导致上部管道隧道轴线偏移。
(3)包装机体积短,质量高,隧道覆盖土层较浅,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入大量接触泥浆。
因此,在上部管道施工过程中很容易抬起和浮动上部管道支撑。
二、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1.开挖面土压力的设定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利用压力室的土压力平衡开挖面的土壤,达到管道正前方开挖面的土沉降控制目标。
因此,建立土压力平衡是顶进施工的关键。
2.顶进速度控制为了稳定土仓压力,行驶速度应与螺旋输送机的转速相匹配,同时必须兼顾注浆(触变泥浆),确保触变泥浆能均匀填实管节与地层的空隙,起到润滑作用,盾构顶管推进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过快和过慢会导致地面下沉,因此在盾构顶管施工期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前进。
三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应用创新及展望

三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应用创新及展望摘要:顶管法施工技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设备研发,还是在施工过程控制和工艺水准等方面,均已相对成熟。
目前,已建成的最大顶管隧道均为2车道(宽度10m左右)。
随着城市的发展,2车道已无法满足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交通功能,需向更大、更高断面发展。
本文首先对目前顶管施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三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应用创新及展望,以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施工为例,为超大断面矩形顶管、盾构等设备制造及应用提供了经验,为解决后续节点、顶管关键技术提供了思路,有助于将顶管法施工技术推广到地下工程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三车道;矩形顶管;应用创新;展望1顶管施工技术概述大断面顶管施工技术不仅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工作效率,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地下管线的复杂性,顶管施工技术可以绕过大型建筑和城市主要管线,避免原本要拆除的建设项目,降低成本,合理利用资源,提升顶管施工技术的整体性能,使城市居民在正常生活的同时,还可以享受顶管施工技术带来的便利。
在隧道地下施工中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从其应用流程来看,具有一系列的优点:(1)它对于施工场地的面积没有太大的要求,不会占用过多的土地,而且这种操作形式也可以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2)它的施工环境是在较深的地下中,可以减少对地面的影响,包括噪音、空气以及交通条件等;(3)可以使施工的难度系数降低,促进工程施工效率提升。
顶管隧道施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如表1、表2所示,相对常规断面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随着城市的发展,常规断面尺寸顶管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三车道一次成型断面,大型综合管廊需求越来越多。
因此,针对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不但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表1国内矩形顶管项目统计表表2国外矩形顶管项目统计表2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南湖大道下穿工程线路全长2079m 。
刍议矩形顶管法隧道工程技术

刍议矩形顶管法隧道工程技术发布时间:2022-12-01T08:46:41.08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8月15期作者:罗冬冬[导读]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隧道工程的建设。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隧道修建的规模越来越大,而隧道工程建设所遇到的问题持续增加。
本文以顶管法为重点研究对象,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做出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借鉴与参考。
罗冬冬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10335 广东省广州市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隧道工程的建设。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隧道修建的规模越来越大,而隧道工程建设所遇到的问题持续增加。
本文以顶管法为重点研究对象,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做出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刍议矩形;顶管法;隧道工程技术引言:借助当前技术的条件支持,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开展,无需对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搬移处理,整个施工区域处于地面道路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在一定条件下确保了道路交通的平稳运行。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现代化技术设备,例如土压平衡顶管装置,其作用是在施工过程中大幅度降低噪音,并对地下管线的变形以及施工作业地面沉降问题给予有效控制。
一、隧道工程施工所具有的特点近几年,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公路隧道每年净增长1000千米以上,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公路隧道最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在对高等级公路隧道进行建设时,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出行里程。
与地面工程相比,隧道施工还具备以下几种特点。
(一)施工任务复杂艰巨众所周知,隧道工程所在的环境往往会因为地质环境的复杂而多变。
另外,在开展整个施工与路面建设条件下,对周边以及建筑装置的施工期间的影响相对较小。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偶然因素,致使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符。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说明了在对隧道工程进行设计时,不但要勘察施工现场,还要充分了解周围的环境和地质状况,使得隧道设计具有动态性,一旦施工现场的条件发生变化,可以随时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与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Om。
2~2
成阶梯型人造持力层,将软弱松散地基
进行加固挤密,使得该层土体得到改 良。解决了软弱松散地基无浅部持力 层的问题.提高了短桩的承载能力。 该桩型具有桩基的承载特性,可采
2伽1年11月
施T技术
CONSTRUGTlON TECHNOLOGY 51
第30卷第11期
P“e。。。。“。““’
§推广项目指南简介t
各种软弱地基,在地表下3—9m范围 内有相对较硬土层时.优势更明显。采 用滚技术已完成60余项、近400个单 位工程的地基加固施工任务,建筑面积 在300万fn2以上。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渡森特岩土工程有 限公_J 孔内深层强夯法应用技术 孔内深层强夯法是根据“动力固 结”的机理与现代科学技术为一体的地 基处理技术。施T时先成扎,再向孔内 填料,以高动能、超压强特异莺锤在孔
量,使土压舱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 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达到开挖切
削面的土体稳定。与圆形隧机相比,没
其刚度和强度要求,具有渗滤、环箍、 限裂效应和消除由传统模板引起的容
器效应。混凝土浇注后模网小拆除,可 代替钢筋骨架,且具有良好的抗剪性和 延性;粱扳柱与墙体均为观浇混凝土. 整体性强,对抗篙十分有利。 外保温帝枇建筑模网墙体能达到 建筑节能50%的国家标准,总热吼可 达1
家大型重点工程的数百万m2各类疑 难地基处理。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瑞力通地基基础工 程有限责任公二J 可变式扩底支盘桩设计 与设备应用技术 可变式扩底支盘桩是用特制的挤
扩成型设备在原来普通灌注桩的基础 上增加底部扩大头和中间的挤盘.提高 承载力。扩底支盘成型设备用液压传 动原理及自动控制技术研制而成.能够
可广泛处理杂填、液化、湿陷、软
弱、膨胀以及具有酸碱盐腐蚀、人防工
事和具有硬夹层的不均匀地基。先后 完成了多层、高层建筑以及大型高耸油
帝枇建筑模网可按建筑物使用功
能和设计要求在T厂内制成各种规格 和形状,适宜各种建筑构件及一般工业 与多层民用建筑。目前已存大连市府 用。 成果完成单位:人连华成帝枇建筑模网 有限公司 金属拱型屋顶设计、制作与安装技术 根据金属拱型波纹屋顶结构的特 点,结台我国具体的建筑材料的特性, 对这种结构的理论分析力法及制作安 装手段、方法进{,以F研究:旺:设计、宴 施了16组金属拱型波纹屋顶结构足尺 模型斌验,并建立了合理的力学计算模
100mm(≠4低碳钢丝)或间距200mm(≠5
玲轧带肋钢筋)的水平折钩拉筋构成的 卒间二维体系的网架结构,内浇不振捣 自流平自密实低强度粉煤灰混凝土(掺 量可达水泥用量的50%以上),并满足
内深层领域进行冲砸挤压,使填料在强 力的推动下向孔周和底部挤压。其强
夯重锤作业是在孔内自下而卜完成。 夯击能量可达20000kN-m/m2。深度可 达30m或更深。DDC技术处理后的地 基.可达到遇水不湿陷、地震小液化、压 缩变形小、承载力高、刚度均匀。涟土
叉经济合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高, 可达800—1000kN;施工工艺简单.施T 速度快,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易控制;可 消纳大量建筑垃圾,保护环境;成桩过 程无污染、无噪声、低震感。 该技术适用十不富古大块建筑垃 圾的人工填土地基、一般粘性土地基和
4hi,剪切面高度0 9~
岳用于建筑、桥梁、港口、矿llI、电 力、水利工程等。适用于多种地基土 质,填上、粘性土、粉土、淤泥与牯土及
编者按:建设部2001年科技成果推广 转化指南项目共t26项,干2001年7月 18日套布,有效期3年二从丰期开始
矩形顶管机及矩形隧道的研究与应用
组合刀盘式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 通过大刀盘及仿形月对正面土体的全 断面切削,掘切的矩形断面由小断顶人 的矩形管节组成矩形隧道。整个控制 系统以士压平衡为工作原理,战变螺旋 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米控制排土
型;②研制开发金属拱型波纹犀顶的专
用成型机组,由银河金属屋顶成型机(3 种机型)与银河自动锁边机组成;③制 定出银河屋顶制作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标准以及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金属拱型波纹屋顶ur广泛用于仓 库、厂房、商场、礼堂、展厅、体育馆、机 库、营房以及临时建筑等,日前已经受
用条形承台梁直接将上部建筑物荷载 传递到桩基上,使基础结构形式既简单
了100多万矗工程实践和检验。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银河金属结构丁程 有限责任公司
粉上交互层地基,砂土或砂卵石地基
等。水下作业小受限制。已应用丁黑
万 方数据
矩形顶管机及矩形隧道的研究与应用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1,30(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gjs200111031.aspx
2大;相应土地征用量和掘进断面 积碱小,降低工程造价。 矩形顶管机适用于在粘土、淤泥质 牯土、粉质砂土及砂质粉上等地层中施 工,特别适用于在不宜大开挖的错综复 杂的各娄地下管线下施工,保证地面建 筑物不受损害,可便捷建造地下通道、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900kPa左右。
龙汀哈尔滨市某商业楼、天津塘沽金宝 人厦、山西国信寻呼生产楼、天津万顺 温泉花园等。 成果完成单位:lJI西金孑i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公司;山西金石地工主岛桩设计研 究院 帝枇建筑模网技术 帝枇建筑模网星由2片固定于竖 身槽形加劲肋的钢板嘲、沿加劲肋lⅥ距
{妇e。日m∞。e。e日e。。一
陆续刊登,以供参考j
共同沟等矩形隧道。已在陆家嘴车站
5号出入11地下通道工程中应用,为国 内首次。 成果完成单位: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 沉臂钢筋混凝土夯扩载体桩应用技术 该技术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地表 硬壳层和浅部较好土层,以建筑垃圾等 废弃物为填料.采崩特殊上艺和专利施 工机械,在地表以F数m范围内,夯扩
罐、冷却塔、粮仓、工业厂房、烟囱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