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骨髓细胞学检查

合集下载

常用的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常用的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常用的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等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 骨髓形态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特征,可以诊断或排除各种血液疾病,如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

2. 骨髓免疫学检查:通过免疫学技术检测骨髓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可用于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

3. 骨髓染色体分析:通过染色体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出一些与血液疾病相关的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易位、缺失等。

4. 骨髓核酸检测:通过PCR技术等检测骨髓中的基因变异、突变等,可以有效地诊断和监测一些血液疾病和肿瘤。

总之,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血液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 1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用于评估骨髓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该检验通常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获取骨髓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细胞内的包涵体等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髓病变、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骨髓样本获取: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获取骨髓细胞样本。

2. 样本处理:将骨髓样本制作成薄片,并进行染色处理,通常使用的染色方法有涂片染色和石蜡切片染色。

3. 细胞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细胞内的包涵体等结构。

4. 细胞计数和分类:根据骨髓细胞的特征,对其进行计数和分类,包括髓细胞、原始髓细胞、幼稚髓细胞和成熟髓细胞等。

5. 异常细胞的识别:识别任何异常的骨髓细胞,例如白血病细胞或恶性淋巴瘤细胞等。

6. 结果分析和报告:将观察到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撰写检验报告,提供给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骨髓疾病诊断方法,能够提供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信息,对于骨髓病变、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血液疾病的重要方法。

该检查通过从患者的骨髓中提取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细胞来确定病情。

在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中,医生会使用一根长而细的针头穿过患者的皮肤和骨骼,然后提取一小部分骨髓样本。

这个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因此患者不会感到大量的疼痛。

一旦骨髓样本提取完成,细胞学家就会将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这些细胞学家会观察细胞数量、大小、形状和染色,并识别任何异常的细胞。

他们还可以使用其他技术,例如流式细胞仪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进一步分析样本。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用于诊断许多不同类型的血液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它也可以用于监测治疗的进展和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 1 -。

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髓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

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各种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本文将从样本采集、制片和染色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介绍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原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样本采集通常采用骨髓穿刺法。

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胸骨、髂骨或腰椎,然后使用专用的骨髓穿刺针将骨髓组织抽取出来。

采集到的骨髓样本会被置于抗凝剂中,以防止凝固。

样本采集后,医生会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和检查。

制片和染色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重要步骤。

在实验室中,骨髓样本会被离心分离,得到细胞沉淀。

然后,将细胞沉淀加入到载玻片上,通过涂片技术将骨髓细胞均匀地涂布在玻片上。

接下来,将制片后的玻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Wright染色、Giemsa染色和MPO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结构和细胞器得到清晰的显示,便于骨髓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和分类。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结果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染色后的骨髓细胞,医生可以评估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应该存在多种细胞系,如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等。

不同疾病的存在会导致骨髓细胞的异常增生或减少,形态学上的异常改变,或是功能上的异常表现。

通过对骨髓细胞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分期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血液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骨髓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各种血液疾病。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原理包括样本采集、制片和染色以及结果分析等步骤。

通过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结果分析,可以提高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 髓 细 胞 学 检 查 的 临 床 应 用
6
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目的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如:Acute leukemia
(AL)、Aplastic Anemia(AA)、 Multiple myeloma (MM)、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等。 同时定期检查骨髓对分析疗效,判断疾 病预后亦有帮助。
骨髓穿刺:Bone marrow puncture
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
9
骨髓穿刺的部位:
常选用的部位有: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胸骨、腰椎棘突 骨髓穿刺的方法:
10
11
骨髓穿刺的禁忌症:
1、血友病等凝血因子重度缺陷的疾 病。
2、穿刺部位局部有炎症,畸形及其
他病变时应避开或更换部位。
59
(二)巨核细胞计数与分类
巨核细胞数正常值为每张涂片 (1.5×3.5cm)7-35个 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且伴有成熟障碍:见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数量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60
原幼巨核细胞增多:见于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急性ITP
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而产生血小板型减少:见于
47
5.细胞涂片检查时,吸取的骨髓液滴在载玻
片上(要有斜度)应迅速推片,避免凝固。 推片数目应根据检查需要决定。 6.骨髓液涂片时,涂膜应厚薄适宜,细胞分 布均匀,同时应在玻片一端标记患者姓名
及日期,以防差错。
48
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内容
1.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低倍镜下 检查。根据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
63
2.比值减低见于 : (1)红系细胞增多时,如各种增生性贫血 (2)粒系细胞减少时,如粒细胞缺乏症

3骨髓细胞学检查(2)

3骨髓细胞学检查(2)
2:变性珠蛋白小体:见于G6PD酶缺乏,不稳定Hb病时,化学物质中毒。
3:卡波环(Cabot):紫红色线圈状或8字形,脂蛋白变性。如巨幼贫和铅中毒
4:有核红C:是幼稚RBC,仅在骨髓中,外周血有是(红)白血病,溶血贫
5:嗜碱点彩红:残余变性RNA,蓝色颗粒.如金属铅中毒,溶血贫,巨幼贫,
6,嗜多色性红细胞:各系统的白血病、严重贫血。
2,异常核分裂;正常血细胞核分裂数目占0.1%0--.5%。白血病或恶组病时多见异常核分裂。
胞质
内容物的
异常
中性粒
1:杜勒小体:也叫Dohle小体胞质毒性变化的嗜碱性区域(染天蓝色),呈圆形,云雾状。
是胞质局部发育和核浆发育不平衡的表显。
2:空泡:胞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空泡。见于严重感染,败血症。
特殊细胞
RS细胞:是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正常时≤5%。
若>10—20%,为浆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多骨瘤)。
Niemann-Pick细胞(尼曼--匹克细胞):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找到它是诊断尼曼—匹克病的依据。
Gaucher细胞(高雪细胞):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找到它是诊断高雪病的依据。
浆细胞:可见Russel小体:棒状小体,见于M3型(急性早幼粒)。
胞质着色异常:多色性RBC(溶血贫),高色素RBC(巨幼贫),低色素小RBC(缺铁贫)。
嗜碱性RBC(铅中毒)
胞质的颗粒异常:早幼粒的早幼粒明显增多,巨幼红的中、晚幼粒细胞减少。
核质发育不平衡:幼核老质、老核幼质。如:白血病,巨幼红贫血,缺铁贫。
3骨髓细胞学检查(2)
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
胞体
异常
A:巨幼红C(22--28um):巨幼红贫,红白血病,急性造血功能障碍。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ppt课件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ppt课件

成熟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是呈粉红色,中央稍浅,大小近似相等无核的细胞
检查结果的分析
1. 骨髓增生程度:分增生极度活跃,增 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 生明显减低。 2. 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段细 胞的比例。一般符合正常参考值。
骨髓增生程度的临床意义
增生极度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 ,常见于白血病。
核膜:由不明显变明显。 核仁:由清晰可见到消失。
细胞质
量:由少到多。 颗粒:有无到有。 空泡:有无到有(浆细胞)。 着色: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由嗜 碱性到嗜酸性,由蓝到红。淋巴细胞呈 天蓝色,单细胞呈灰蓝色。浆细胞由浅 灰蓝色变为深蓝色。
骨髓涂片的制作、染色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低倍镜检查: 观察骨髓标本的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 意。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以有核细胞的量来 反映。一般低倍镜观察有核细胞与成熟 红细胞之间的比例,正常为1:20。 观察巨核细胞。 注意有无异常细胞。
常用取材部位
髂后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髂前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胸骨(对向心性病变阳性率高,
有一定危险性) 胫骨粗隆(2岁以下小儿)
造血干细胞的功能特点
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一类目前尚无 形态学特征描述的功能细胞。特点有: 1。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可维持干 细胞数量的恒定。 2。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即可向各系列 祖细胞分化,然后增殖分化为各系血细 胞。 生成阶段:干细胞,祖细胞,各系列原 始幼稚细胞阶段,然后继续分化成熟。
原始红细胞
胞体: 直径15-20μm
胞核: 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的4/5,紫红 色,染色质颗粒状,核仁明显
核仁: 1-2个,大小不均,模糊或清楚,染浅兰色
胞浆: 量少,或有部分胞浆呈伪足状,深兰色且厚,近核 处不见色浅区

骨髓细胞学检测

骨髓细胞学检测

出现中性颗粒 充满中性颗粒 充满中性颗粒
充满中性颗粒
1.粒细胞系统
四、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
大小 形态 颜色 数量 分布
非特异性颗粒 较中性颗粒粗大
大小不一 形态不一 紫红色
少量或中等量 分布不一、有时覆盖核上
中性颗粒 细小
大小一致 细颗粒状 淡红或淡紫红色
多 均匀
嗜酸性颗粒 粗大
五、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3.临床意义 (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时活性减低。 (5)其他血液病:一些成熟淋巴细胞的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NAP 活性中度增高。 (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NAP积分值可 增高。
细胞、破骨细胞及一些退化细胞,如Ferrata细胞(退化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五、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一)髓过氧化物酶染色
1.原理 血细胞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催化试剂中的联苯胺脱氢氧化并使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与试剂中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稳定的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 2.结果 (1)胞质中无蓝黑色颗粒者为阴性反应 (2)细小颗粒、分布稀疏者为弱阳性反应 (3)颗粒大而密集者根据程度定为阳性、强阳性反应
圆形
圆形
圆形
椭圆形、一侧 明显凹陷呈肾形、 呈带状、条状、
扁平或略凹陷 半月形等
枝杆状
常无


10~15μm 圆形
分叶(2~5叶) 无
染色质
细颗粒
开始聚集
聚集呈索块状
小块状
粗糙呈块状
粗块状

实验诊断学课件-骨髓的细胞学检查

实验诊断学课件-骨髓的细胞学检查

原始浆细胞 胞体:直径14-18μ 胞核:较大,约占细胞2/3,圆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细致、呈 颗粒状,均匀分散或呈细网状。 核仁:2-5个,淡蓝色,不显著。 胞浆:较其它原始细胞为多,深蓝而不透明,近核处着色较浅,无颗粒, 偶可见到空泡。
幼浆细胞:直径12-16μ;核圆或椭圆形,占细胞1/2左右,位于细胞 中央或偏于一侧,染色质较原始阶段粗而密,开始有浓集现象。核 仁1-2个,不清晰。胞浆深蓝色或呈多染性,近核部分常有呈半月状 的淡染区,偶尔可见到有空泡。
缺点
1.造血组织的天然结构已遭破坏,无法 判断红髓、黄髓比例
2.若抽吸过猛,导致血窦血的稀释
3.若遇“干抽”不能分析
1.有核细胞群集,不易区分原、幼细胞的类型 2.难以观察细胞内的微细结构 3.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难以量化
3. 骨髓涂片的显微镜检查
(1)低倍镜检查
1) 观察制片质量(包括取材、制片及染色)好片应符合下列条 件:
血细胞发育形态演变规律要点
胞体: 胞核:
形态 染色质 色 核仁: 胞质: 量 色 颗粒
原始 大 大 圆 疏松细致 淡紫色 可见 少 深蓝 无 非特异性
成熟 小 小
不规则(或消失) 紧密粗糙 深紫色
消失 多
浅蓝或灰(红) 有
特异性
胞体:血细胞随着分化发育其体积逐渐变小
(巨核细胞系除外)
成熟红细胞
早期红细胞
浆细胞:直径8-15μ;核较小,占细胞的1/2以下,多偏于一侧,偶可 见双核;染色质粗密、聚集成堆、常染成紫丁香色、不均匀,在近 核处一边常伸出半月状淡染区;浆中偶见有空泡或有泡沫感。
原始巨核细胞 胞体:15-30μm,圆形或椭圆形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有凹陷,折叠,染色质暗深紫红色,粗大 颗粒,排列紧密 核仁:1-2个 胞浆:量少,深蓝色,无颗粒。

骨髓细胞学检查概述

骨髓细胞学检查概述

★综合临床资料及血、骨髓涂片的见,提出形 态学诊断意见:
(1)确定性诊断: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符合性诊断: 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描述性诊断: 增生性贫血、感染性骨髓象、大致正常骨髓 象。
骨髓细胞学检查概述
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助诊某些感染性疾病 ●助诊某些代谢性疾病 ●助诊转移癌
二、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形态特点 1、血细胞的生成(见彩图) 2、血细胞发育形态变化规律: (1)细胞大小及外形 ●大小:由大逐渐变小(巨核细胞相反)
●外形: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红细胞始终呈圆形)
(5)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小儿可 达40%),单核细胞<4%及浆细胞<3%,以成熟 细胞为主,形态无异常。
(6)巨核细胞7~35个/全片,以产血小板型 为 主。
(7)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8)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二)血涂片检查
低倍、高倍镜下分类计数和观察白细胞、 红细胞、血小板形态。
四、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骨髓涂片及染色 (2)确定骨髓增生程度
骨髓增生程度 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有核细胞%
常见原因
增生极度活跃 1
:1
50%以上 各类型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 10
:1
10%以上 各类型白血症、增生性贫 血、ITP
增生活跃
20
:1
3.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2)粒、红比值正常(2~4:1)。
(3)粒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粒<2%, 早幼粒<5%,中、晚幼粒各<15%,杆状核多于分 叶核,嗜酸粒<5%,嗜碱粒<1%,细胞形态无明 显异常。

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骨髓中的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功能等信息,可以对血液系统的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从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原理入手,介绍其基本流程和临床应用。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骨髓中的各类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这些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等特征可以提供诊断和评估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线索。

骨髓细胞学检查一般包括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制备两个步骤。

首先进行骨髓穿刺,通常选择骨盆骨或胸骨作为穿刺部位。

穿刺时需注意避开大血管和神经,以免引起并发症。

穿刺后,从穿刺部位抽取骨髓液,一般使用注射器和细针进行。

骨髓液的采集量通常为1-2毫升。

骨髓涂片制备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关键步骤。

将骨髓液滴于玻片上,利用涂片技术将骨髓细胞均匀地分布在玻片上。

然后用染色剂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Wright染色、Giemsa染色和戈姆萨染色等。

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和计数。

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造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情况,发现异常细胞和幼稚细胞的存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骨髓细胞学检查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如红细胞呈现圆形和中央淡染的特点,白细胞具有核形状多样性和胞浆颗粒的存在,血小板呈现碎片状或椭圆形。

通过观察这些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胞的类型和状态。

骨髓细胞学检查还可以通过计数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来评估造血功能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骨髓中各类细胞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若某一类细胞数量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变化。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通过观察和分析骨髓中的细胞形态、数量和比例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骨髓细胞学检查(3)

骨髓细胞学检查(3)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 ①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在 30%~<80%; ②各阶段单核细胞>20%; ③当嗜酸性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5%时,则叫作M4E0; ④较少见。
成熟 小
大多圆、椭圆、卵 圆形,巨核不规则
核小质多 分叶 消失
粗糙(块状) 粉色、多
㈢、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1、红细胞系统 erythrocytes
原红(normoblast) 早幼红(basophilic normoblast) 中幼红(polychromatic normoblast) 晚幼红(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
各型白血病免疫学鉴别
类型
B- 淋 T- 淋 急非淋
CD10 CD19 CD22 TdT HLA-DR CD3 CD7 CD13 CD33 MP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血病常见的染色体和基因特异改变
类型
染色体改变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
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核小而浓染,胞浆嗜碱,呈“浆幼核老” 现象。
铁染色
细胞内铁:储存于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 铁粒幼红细胞:I 型(1~2) II (3~5) III(6~10) 环形铁粒幼细胞 ( >6, 绕核半圈以上)
细胞外铁:储存于幼红细胞外骨髓基质中的铁
一般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
杆状核>分叶核
骨髓涂片的显微镜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

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

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背景骨髓细胞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髓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

骨髓细胞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和诊断多种疾病,特别是涉及造血系统的病变。

本次报告主要针对患者进行的骨髓细胞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分析1.血细胞比例:–粒细胞比例:正常人的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在40%至75%之间。

如果粒细胞比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反应,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骨髓功能抑制或骨髓疾病有关。

2.红细胞比例:–红细胞比例正常范围在40%至50%之间。

如果红细胞比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的存在,而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骨髓异常增殖性疾病有关。

3.血小板比例:–血小板比例正常范围在150×109/L至450×109/L之间。

如果血小板比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小板减少症或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而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骨髓增殖性疾病有关。

4.骨髓形态及异常情况:–骨髓细胞学检验还包括对骨髓内细胞的形态学观察,以便发现细胞的异常形态和其他可疑的病理改变。

根据细胞形态学的特点,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髓异常增生、恶性转化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结果根据本次骨髓细胞学检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血细胞比例:–粒细胞比例:患者的粒细胞比例为60%,处于正常范围内,暂无异常发现。

2.红细胞比例:–红细胞比例为45%,处于正常范围内,暂无异常发现。

3.血小板比例:–血小板比例为180×10^9/L,处于正常范围内,暂无异常发现。

4.骨髓形态及异常情况:–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骨髓细胞形态正常,未发现异常细胞形态或其他可疑病理改变。

建议根据本次骨髓细胞学检验结果,目前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然而,骨髓细胞学检验结果需要综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建议患者继续进行定期的骨髓细胞学检验,以及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

如果出现任何新的症状或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进一步评估和治疗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型
骨髓增生程度不一,多为增生减低。 粒红两系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相对 增多。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等 非造血细胞增多,但比急性型为少。 如果穿刺部位为代偿性造血灶,则可 为增生活跃甚至明显活跃。此时粒细 胞百分率可能正常或减低,幼红细胞 百分率常增高,但有细胞成熟受阻现 象,表现为晚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且 胞核固缩呈碳核样,浆细胞及网状细 胞亦增多,但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 如。
Megaloblastic anemia
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明显减低。 红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百分比常 >40%,以早及中幼红细胞为主。出现 >40%,以早及中幼红细胞为主。出现 各阶段巨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与相 应阶段的正常红细胞相比,胞体及胞 核均增大,核染色质纤细、疏松,着 色浅淡。胞浆量丰富,呈核浆发育不 平衡,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成 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均,呈高色素性。 易见巨红细胞、异形红细胞、Howell易见巨红细胞、异形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及点彩红细胞等。 Jolly小体及点彩红细胞等。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可见各阶段巨粒 细胞,以晚幼粒、杆状核细胞最多见, 其特点是胞体增大,胞核肿胀,核染 色质疏松。成熟粒细胞有核分叶过多 现象。 巨核细胞数目大致正常,但亦可见巨 型变,部分巨核细胞呈分叶状。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30%(NEC),可高达 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30%(NEC),可高达 50~90%,伴有形态异常。成熟淋巴细胞较少见。 50~90%,伴有形态异常。成熟淋巴细胞较少见。 (NEC,non(NEC,non-erythroid count,即非红细胞计数,指除 count,即非红细胞计数,指除 去幼红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 胞外的有核细胞百分比) 胞外的有核细胞百分比) 粒细胞系统增生受抑制,粒细胞减少,甚至少见。 红细胞系统增生也受抑制,幼红细胞少见或不见。 巨核细胞系多数显著减少或不见,血小板减少。 退化细胞明显增多,蓝细胞(涂抹细胞)多见,这是 急淋的特征之一。
实验内容
1. 2. 3. 4.
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 贫血骨髓象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 慢性白血病骨髓象
1.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 1.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
General cyto-chemical stain cyto将形态学与化学或生物 化学相结合的技术。 利用具有较高特异性的 化学反应对血细胞内的 各种化学成分、代谢产 物等在细胞原位作定性 及半定量检测。 对血细胞类型鉴别,血 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意义。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特异性酯酶染色(SE) 特异性酯酶染色(SE)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染色(NAP) 染色(NAP) 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 过碘酸-雪夫反应(PAS), 过碘酸-雪夫反应(PAS), 糖原染色 铁染色(Iron 铁染色(Iron stain)
临床意义
用于急性白血病的鉴 别诊断。 急粒时,强阳性反应。 急单时,弱阳性或阴 性反应。 急淋时,阴性反应。 对急粒与急淋的鉴别 最有价值。
特异性酯酶染色(SE) 特异性酯酶染色(SE)
Specific esterase stain 原理
又称粒细胞酯酶( 又称粒细胞酯酶(粒细胞特 异酶) 异酶),它能将基质液中的 氯醋酸萘酚AS氯醋酸萘酚AS-D水解,产 生萘酚AS生萘酚AS-D,后者与重氮 盐偶联生成有色沉淀,定位 于细胞浆中。 晚期的原粒细胞呈弱阳性反 应,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反 应,此后随细胞发育成熟而 酶活性逐渐减弱。 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
其他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类白血病和慢粒反应的鉴别 再障和PNH的鉴别。 再障和PNH的鉴别。 化脓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 别。
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糖原染色 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糖原染色
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 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Gaucher细胞与NiemannGaucher细胞与NiemannPick的鉴别。 Pick的鉴别。 铁染色(Iron 铁染色(Iron stain) 确证或排除缺铁性贫血 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NSE能将基质液中的α NSE能将基质液中的α-醋酸萘 酚水解,产生萘酚,萘酚再与 重氮染料偶联生成不溶性的有 色沉淀。 NSE是单核细胞的标记酶。单 NSE是单核细胞的标记酶。单 核系细胞一般呈强阳性反应。 粒系细胞一般为阴性或弱阳性 反应。 淋巴系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急单时,染色呈强 阳性,但酶活性能 被氟化钠抑制。 急粒时,呈阴性或 弱阳性反应,但酶 活性不被氟化钠抑 制。 主要用于鉴别急单 与急粒。
骨髓细胞学检查(2) 骨髓细胞学检查(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one Marrow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实验目的
进一步学习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熟悉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及意义。 掌握常见血液疾病的骨髓象特点。
Hemolytic anemia
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值明显减低或倒置。 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幼红细 胞百分比常>50%,以中幼 胞百分比常>50%,以中幼 红细胞为主,其他阶段的幼 红细胞亦相应增多,易见核 分裂象。成熟红细胞中易见 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 及Howell-Jolly小体。 Howell-Jolly小体。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各阶段 比例及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
ANLLANLL-M2b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均 减低。 粒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原始 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以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 ≥30%(NEC)。 30%(NEC)。 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形态明 显异常,核浆发育显著不平衡, 核染色质细致、疏松,有1 核染色质细致、疏松,有1~ 2个大而清楚的核仁,与原粒 细胞的核结构相似,但胞浆中 已有较多细小而分布较密集的 特异性中性粒细胞,胞体较大, 核可不规则,胞浆丰富,易见 空泡。
良性和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 疾病的鉴别。 红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幼稚 红细胞增生的性质。
2.贫血 2.贫血
Anemia
Iron deficiency anemia:因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 anemia:因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 蛋白合成不足,主要特征是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改变。 Megaloblastic anemia: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 anemia: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 乏致使DNA合成障碍,特征是出现巨幼红细胞,其他 乏致使DNA合成障碍,特征是出现巨幼红细胞,其他 系统的血细胞也有改变。 Hemolytic anemia: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anemia: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能力所引起的一组贫血,特 征是红细胞系明显的代偿性增生。 Aplastic anemia: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 anemia: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 竭,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症。
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ANLLANLL-M2a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原始细胞占30~89%(NEC),并 原始细胞占30~89%(NEC),并 可见到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可见到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和成熟粒细胞>10%, 和成熟粒细胞>10%, 约50%病例白血病细胞内可见 50%病例白血病细胞内可见 Auer小体,核分裂细胞较多见。 Auer小体,核分裂细胞较多见。 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淋巴细胞也减少。 特征:是形态变异及 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 平衡,表现为细胞大小异常,形 平衡,表现为细胞大小异常,形 态多变,胞体畸形有瘤状突起, 核形畸变,如凹陷、折叠、扭曲、 肾形、分叶等,也可表现为核发 育迟缓,胞质出现少数嗜苯胺蓝 颗粒。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值减低。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稚红 细胞百分比常>30%,以中、 细胞百分比常>30%,以中、 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 体积小,边缘不规整,胞核 小而致密,胞浆量少,因血 红蛋白合成不足而着色偏碱。 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淡 染区扩大,严重时可呈环状 红细胞。易见嗜多色性红细 胞。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 段比例及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系正常。
奥尔(Auer)氏体 奥尔(Auer)氏体
是含于胞浆内的一种被 染成红色的棍棒状小体。 一般认为它是嗜天青颗 粒融合而成,过氧化物 酶和PAS反应都呈阳性。 酶和PAS反应都呈阳性。 正常细胞中见不到,多 见于急性白血病时原始、 早幼粒细胞和幼稚单核 细胞胞浆中,但决不会 出现于淋巴和红细胞中, 故对白血病的鉴别有一 定价值。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Peroxidase stain
原理
血细胞中的POX能分解试剂中的底 血细胞中的POX能分解试剂中的底 物H2O2,释出新生态氧,使联苯胺 氧化为联苯胺蓝,后者与亚硝基铁 氰化钠结合形成暗蓝色的颗粒,定 位于细胞浆中。 POX存在于粒系细胞中,在晚期原 POX存在于粒系细胞中,在晚期原 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以及各阶 段嗜酸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细 胞越成熟,反应越强。 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单核系细胞自幼单核细胞起,呈弱 阳性反应。 淋巴细胞系任何阶段均呈阴性反应。
Aplastic anemia(AA)
急性型
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粒红两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达 80%以上。 80%以上。 粒细胞中以成熟粒细胞最多 见,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红细胞系中以晚幼红细胞最 多见,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 显异常。 巨核细胞系明显减少,除个 别病例外多不见巨核细胞。 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 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