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分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级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分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级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分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河南省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工农业大省之一。自21世纪初以来,该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国土空间功能变化迅速,并逐渐显露出开发时序不尽合理、空间布局不够科学等问题,需通过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来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开发与保护格局。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多源国土信息数据,构建“初始评价+功能修正”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评价模型来研究国土空间功能特点,并引入基于树形结构的两维图论聚类算法进行功能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整体自然条件优越。当前,该省城镇化发展不均衡,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较慢,应明确该省国土空间功能强弱,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的综合时序与分区管理。1.2 数据来源

国土空间基础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679133499.html,)“2018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30 m)”,2018年的GDP空间数据、人口密度分布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也分别获取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中国GDP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数据集”,行政区划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各图件均经裁剪、投影变换统一转为Albers双标准纬线等积投影。

2 研究方法

2.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思路

遵循“微观栅格尺度的功能评价-宏观区域尺度的县级管理”研究思路,进行国土空间功能分区:(1)以现状遥感分类数据为基本数据源,运用功能归并分类法进行国土空间功能的初始评价,然后选取区域功能状态因子进行功能修正,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国土空间功能特征;(2)将各县域国土空间的生产(X1)、生活(X2)和生态(X3)功能均值视作基本分区指标,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679133499.html,)支持下,运用基于树形结构演化而来的两维图论聚类算法进行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并验证分区结果的空间邻接性和区域完整性特点;

(3)以各分区功能复合特点及基本资源状况为调控依据,提出国土空间调控策略(图1)。

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2.2.1 国土空间功能初始评价

本文借鉴李广东等和刘继来等关于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方案以及谢高地等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估算思路,对河南省国土三生空间进行功能初始评价。评价原则如下:以生产功能为例,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它建设用地是区域经济生产的核心用地,在国土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水田和旱地是最重要的粮食生产用地类型,其生产功能虽较建设用地弱,但强于其它用地类型,起着重要生产功能作用;草地是畜牧业的重要载体,但开发利用形式粗放,生产功能处于次要地位;河渠湖泊和沼泽沙地等以生态功能为主,生产功能弱,将其视为无生产功能状态。将以上4种生产功能状态(主导、重要、次要和无生产功能)所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赋值为5分、3分、1分和0分。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评分规则与此类似(表1)。依据此功能赋值原则,对河南省国土初始生产(X'1)、生活(X'2)和生态(X'3)功能进行评价。

2.2.2 国土空间功能修正评价

国土空间功能易受生态环境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状况和区位综合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同一类型用地所提供的国土服务功能存在差异。结合上述基础国土服务功能,并综合考虑区域实际资源特点,对国土“三生”功能进行修正评价:(1)生产功能修正:生产功能与产业结构相关,追求用地的集约和高效产出。

(2)生活功能修正:生活功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人,追求生活的便利与宜居程度。

(3)生态功能修正:生态条件越好,国土空间的生态功能服务能力越强。

2.3 两维图论聚类算法

按照单元或变量在性质上亲疏程度进行分类,以实现“物以类聚”。省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从结果上看也是一种分类的过程,即不仅要考虑各县域单元国土空间功能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还要保持各分区间的邻接性和行政区界的完整性,采用普通数学统计的聚类分析方法很难使分类结果满足要求。

树形结构将GIS的空间分析与树算法相结合,由此而衍生的两维图论聚类算法,可较好地解决上述分区要求。即采用图论最小树算法来求得一个最小生成树,并根据国土空间功能特点选择合适的分割变量集,最终将树状图分割成多个子树集,即为对应的多个子功能分区(图2)。本文分别对栅格形式的“三生”功能修正值进行等间距重分类处理(0~128),并分县域统计各功能均值,将其视作分区因子,在DPS 软件支持下实现河南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城市多为区域经济中心,其国土所能提供的生产服务功能应明显高于非城市区。未进行国土空间功能修正前,以郑州市为主导的中原城市群的生产功能值与周边地区差异较小,生产功能的初始值未能充分体现生产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图3(a))。经功能修正后,河南省的生产功能内部差异性特征更为突出,主要城市区的生产功能值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图3(d));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劳动力输出省份,大量农业人口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自身生活服务功能偏弱的特点,弱化农村生活功能值将更符合该省实际国土利用特点。经过生活功能修正,主要城市区的生活功能值处于较高水平,且农村生活空间的服务特性得到弱化(图3(e));对于生态功能,修正前与后的差别较小(图3(c)和图3(f)),生态功能服务能力与现有生态环境水平处于相适应水平,生态功能值高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因此,较单纯的功能赋值法而言,采用“初始评价+功能修正”的评价模型进行国土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评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实际国土空间功能服务特点。

3.2 国土空间功能因子特征

运用自然裂点分级法对各县域国土生产(X1)、生活(X2)和生态(X3)的功能值进行等级划分,该方法根据自然数值的统计规律来获取特征点,以使各等级之间的不同最大化。最终分为高、中高、中、中低和低5个级别,绘制对应的功能分布图(图4)。

3.2.1 生产功能因子

河南省国土空间生产功能均值处于0~123.79之间,平均值为94.93,生产功能高值区(X1>110.90)零星分布于河南省北部、东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具体包

括:郑州市辖区、洛阳市辖区、南阳市辖区、安阳市辖区、新乡县、鹿邑县等16个县域;低值区(X1<42.50)共包括7个县域,且多位于河南省北部和中部,该地区工业化程度一般,且自然资源条件差,国土能够提供的生产服务能力较弱,其中林州市、郏县、叶县和濮阳县生产功能值均低于22.00。

3.2.2 生活功能因子

河南省国土空间生活功能均值处于0~106.63之间,平均指为22.17。生活功能高值区(X2>73.41)零星分布于河南省中北部、西南部和东部,包括安阳市辖区、洛阳市辖区、郑州市辖区、鹿邑县、新乡县、方城县等9个县域,与生产功能高值区具有较高的重合性;生活功能的低值区(X2<10.46)主要分布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共包括27个县域,分布范围广,且多位于山地丘陵区,生活设施条件较差,以林州市、汝阳县、郏县、叶县、汝州市和新县最为典型,生活功能值不足2.50。

3.2.3 生态功能因子

河南省国土空间生态功能均值处于26.01~127.92之间,平均值为74.32。生态功能高值区(X3>73.41)主要分布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地区、北部和南部的丘陵区,分布范围较广且集中,包括栾川县、卢氏县、西峡县、新县、嵩县、南召县、洛宁县和灵宝市等17个县域,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生态功能的低值区(X3<45.81)多为城市市区,易受城市建设和人为干扰作用影响,国土生态服务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包括许昌市辖区、新乡市辖区、周口市辖区、安阳市辖区、洛阳市辖区、驻马店市辖区、华龙区和平顶山市辖区共8个县域。

3.3 国土空间功能的两维图论聚类分区

在DPS支持下,运用两维图论聚类算法进行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聚类。根据各县域在图论树中的分布情况(图5),将位于同一主干上的各分支归为同一分区,结合河南省实际国土利用特点,将河南省划分为8个区。依据各分区的地形特征以及国土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分别命名为:黄河滩腹地生产生活重点发展区(Ⅰ区)、伏牛山地生态功能引导区(Ⅱ区)、南阳盘地国土功能综合发展区(Ⅲ区)、桐柏大别山生态重点保护区(Ⅳ区)、平原农业生产核心区(Ⅴ区)、平原工矿生产生活区(Ⅵ区)、南太行山生产生态潜力挖掘区(Ⅶ区)和伏牛山外缘生态功能管控区(Ⅷ区)(图6)。

3.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调控策略

(1)Ⅰ区(中高—中—中低),平均指数为(100.42,25.30,68.86),表现为中高生产、中生活和中低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36个县域,总面积33 170.04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20.03%。该区主要位于黄河滩腹地,为河南省重要的经济生产中心,同时也是都市农业的代表性区域,工矿生产条件突出,以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也位于该区域,区域内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和省级重点开发区,在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未来针对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依托郑州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和洛阳市副中心城市地位,发挥其建设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体系结构合理的国土重点工矿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功能并存的功能区。

(2)Ⅱ区(中高—中—中高),平均指数为(101.49,22.87,91.86),表现为中高生产、中生活和中高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20个县域,区域面积为34 722.49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20.97%。Ⅱ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地区,以林果产业开发和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为主,是重要的生态绿色农业区,生态条件优越,植被、旅游资源丰富,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宜进行传统农业生产,该区在河南省国土绿地生态功能中拥有着重要地位。未来Ⅱ区应重点保持其生态功能,发挥绿色农业生产功能的优势,并以生态功能为导向,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高效利用。

(3)Ⅲ区(中—中—中高),平均指数为(92.88,24.55,82.02),表现为中生产、中生活和中高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12个县域,区域面积为24152.87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14.58%。主要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畜牧养殖业(以奶业为主)较发达,同时功能区内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省级重点开发区、国家级农业重点开发区和生态保护区,为国土功能综合开发利用区。Ⅲ区生态功能值较高,具备绿色生态涵养功能,同时国土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也较好,未来应在保持其生态功能基础上,合理发展该区生产和生活功能。

(4)Ⅳ区(中—低—高),平均指数为(83.54,7.82,99.31),表现为中生产、低生活和高生态功能值特点,共4个县域,区域面积7589.43km2,仅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4.58%。该区毗邻Ⅲ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属桐柏大别山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该区不仅是河南省重要的生态绿色农业区,生猪产业发达,还是河南省重要的高标准林产业基地,国土空间开发以绿地生态为主。Ⅳ区绿色生态功能极高,但生活功能值偏低,区域经济水平差,未来在重点关注绿色生态功能基础上,适度发展生产功能,并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5)Ⅴ区(中高—中—中低),平均指数为(99.09,23.10,64.56),表现为中高生产、中生活和中低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35个县域,区域面积达到42 217.29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25.49%,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Ⅴ区是河南省传统的平原农业区,地形平坦,气候光照资源优越,多个国家级农业重点开发示范区分布于其中,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中拥有着重要地位,同时该区也是河南省重要的肉牛输出基地,国土农业生产服务能力较强,应进一步强化其农业生产功能,并促进生态功能的发展。

(6)Ⅵ区(中高—中—中低),平均指数为(109.68,25.44,62.60),表现为中高生产、中生活和中低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6个县域,区域面积8 564.58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5.17%,功能分区面积较小。该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势较为平坦,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工矿业发达,当前该区拥有较高的国土生产功能,国土空间开发以工矿生产为主,境内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与省级开发区并存。未来应在工矿生产功能引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发展转型,并提高该区域的国土生态功能。

(7)Ⅶ区(中—中低—中),平均指数为(77.71,19.87,74.48),表现为中生产、中低生活和中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6个县域,区域面积5 436.10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3.28%。Ⅶ区位于河南省的正北部,属南太行山脉生态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该区毗邻中原城市群,受其城市群服务的辐射影响,生产功能较为发达,并拥有多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为河南省重要的花卉与蔬菜产区,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并存。未来Ⅶ区可考虑发展成为Ⅰ区的部分生产功能替代区,促进生产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并注意提高其生活功能。

(8)Ⅷ区(低—低—中高),平均指数为(39.29,2.64,83.50),表现为中生产、中低生活和中生态功能值的特点,共7个县域,区域面积9 754.26 km2,占河南省国土总面积的5.89%。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的条带区,属伏牛山边缘地带,为Ⅰ区与Ⅱ区的重要缓冲带,以丘陵平原为主,拥有一定的生态涵养功能,该区属生态生产功能综合开发区。在以往诸多国土综合利用分区实践中,多将Ⅱ区与Ⅷ区归并为同一分区,尽管Ⅷ毗邻Ⅱ区,同属伏牛山地生态区,但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值均较低,与Ⅱ区差别较大,这也进一步佐证了两维图论聚类算法在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中的实用性。未来针对Ⅷ区国土空间管理,可重点关注其生产与生活功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1)构建“初始评价+功能修正”的“三生功能”评价模型进行河南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初始评价+功能修正”的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模型较单纯的功能赋值法更能准确反映河南省国土空间功能特点;豫中、豫中北和豫东地区的国土生产和生活功能值偏高,但生态功能明显偏弱,豫西和豫南地区的生态条件较好,生态功能偏高,但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

(2)运用两维图论聚类算法将河南省国土空间划分为8个功能区:Ⅰ区是传统的经济生产中心,Ⅱ区生态条件优越,绿地生态功能突出;Ⅲ区具有多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属性;Ⅳ区毗邻Ⅲ区,适宜绿色发展;Ⅴ区位于中部农业生产带,传统农业发达;Ⅵ区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条件与Ⅴ区类似,工矿生产业发达;Ⅶ区生态与生产功能并存;Ⅷ区处于Ⅰ区与Ⅱ区的缓冲带,生态涵养功能与生产功能并存;

(3)两维图论聚类算法可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特征一致和分区之间存在特征差异前提下,保持了各分区空间的连续性和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特点,在省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新形势下的国土空间治理,遵循着由上至下(国家、省、市、县、乡)和由全域到地块(全域、分区、社区、地块)的传导机制。基于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空间治理,优先考虑了上层管理战略特点,并逐步向下层进行拓展和细化,以有序地进行国土空间管理,避免了管理过程中的“一刀切”,而这正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初衷。现有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实践普遍存在分区数据类型复杂、分区指标不

统一、分区方法较复杂等问题,影响了功能分区方法的推广。本文在国土空间功能修正评价基础上,引入了两维图论聚类算法进行国土空间功能分区,能够解决传统分区难以保证空间邻接性和行政完整性问题,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战略支持,同时提出的分区因子明确、分区方法简洁清晰,易被推广。但由于两维图论聚类算法中图论树的分支划定多结合区域实际资源利用特点进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后续可尝试结合突变理论进行分支的突变划定,以进一步提高分区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农地整理研究进展 摘要:利用CNKI数据库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1997年-2010年学术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检索关键词为农地整理(Land Consolidation)、农地整理(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从检索结果中提取比较重要的文献,并对文献分国内外、 研究内容进行归类,撰写综述,并对所获检索文献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地整理文献研究评述 农地整理的研究和实践,最早起源于德国的以合并地块为主的农地整理活动,而后世界各国都采取类似于德国的农地整理活动和理论研究。研究者从各个层面、角度、方法就农地整理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而对最近十年农地整理领域国外、国内研究进行总结具有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1999年-2010年学术论文, 检索关键词为农地整理等。检索到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4篇(2003-2009);博士学位论文11篇(1999-2009);硕士学位论文138篇(1999-2009);检索到外文期刊(SSCI来源刊)学术论文26篇(1997-2010)。从检索结果中提取相对比较重要的文献,并对文献分国内外、研究内容进行归类,撰写综述,并对综述用到的文献作简要评述。 1 国外农地整理研究进展 国外的农用地整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较早。例如德国土地整理起源最早,在1250年巴伐利亚州进行以地块合并为主的农地整理活动。德国农地整理的目标随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零碎地块归并、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向追求生态、社会与环境效益转变。俄国的农地整理起于18世纪,并设计专门学校研究农地整理的技术和理论,已形成完整的农地整理工程技术体系。澳大利亚的土地整理发端于矿山复垦,侧重于土地生态重建研究。西欧国家的农地整理重视对农地整理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影响评估,以及整理决策中公众参与等内容。本文将国外关于农地整理的文献按研究内容来划分,比如关于农地整理的作用、农地整理的生态风险、农地整理的目标和方法论、农地整理的公众参与等方面作综述。 1.1 关于农地整理的作用 农地整理是改进土地耕作效益和支持农村发展的一个工具(Petr Sklenicka,2006)。【1】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碎化,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乔森51070803030 资环院城区系人文地理学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布局,一般多采用土地利用分区和用地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我国幅员辽阔,规划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即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密切结合区域特点,提供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开发土地,必须以区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根据地域分异规律,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利用方式、利用方向和管理措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规划区内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为土地利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土地利用分区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客观发展的规律性,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 1.土地利用分区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合理、科学、导向性地开发利用土地,即在查清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归纳共性,区别差异,科学地综合研究,揭示区域性差异的客观规律。 2.通过土地利用分区,阐明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优势,土地利用属性、结构、现状、特点、经验及问题,土地开发利用方向、潜力、途径和措施。 3.完成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全国及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宏观决策,同时为制定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土地资源区划、综合农业区划和大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土地利用分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进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分区原则是划区的基本准绳,也是在分区过程中处理矛盾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在分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保护耕地体现的是以公益性目标为主的社会效益。土地用途分区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调控手段,应以公益目标为主,突出对耕地资源,尤其是对优质耕地资源的保护,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调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纠正土地利用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促进土地的持续利用。为体现这一原则,在划区过程中,把质量最好的高效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予以特别保护。 2.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的大事。保护生态环境是土地合理利用,体现公众利益的一个重要方略。发达国家近年来编制土地规划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越来越强调生态建设。用途分区作为土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体现保护生态的思想。我国在土地利用中,目前仍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土地盐碱化、草场退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引发出的沙尘暴天气、旱灾、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损坏了公众的身体健康,给人类带来了长期的难以消除的危害。为避免这些灾害的蔓延,创造优美、舒适、和谐的人类居住环境,

利用Arcgis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图步骤

一、总体规划图包含文件及属性: 工程文件名:XX乡规划图 YX(晕线面) DLTB(地类图斑面) YTFQ(用途分区面):在原地类图斑属性的后面加TDYTQLX(土地用途区类型)字符串20,TDYTQLXDM(土地用途区类型代码)字符串3,GZQLX(管制区类型)字符串20,GZQLXDM(管制区类型代码)字符串20。 DLW(道路网面) YTJJSQ(有条件建设区面)与上面一样。 TMSC(透明输出面) DLJX(地类界线) XZQJX(行政区界线) XZDW(现状地物) JBNTBJ(基本农田边界):加BJLX字符串20 GZQBJ(管制区边界):BJLX字符串20 ZJ(注记) TK(图框点) TK(图框线) TK(图框面) 二、按乡镇Arcgis在检查重区 导入,修复,打散,检查拓扑错误,检查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 1转成shape格式,放入建好的文件夹中。 2打开Catalog,在上面建好的文件家中,点右键,New个人数据库,New数据集导入是高斯克里格的文件,,3导入上面转好的文件,输入名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OK。 4打开Arcinfor,添加上面数据库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5修复:在DMT中,Feature,Repaire中,不打钩,OK。 6打散:编辑,全选,打散。 7核对面积:在属性表中,右击面积Sta看总面积记下来,再看Shape-area总面8积,要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就合Mapgis核对检查原因。(如果很特别的掉去就去Mapgis中切割那块,在导入复制进去,其他不用动) 9修改拓扑错误:若跳区,按住shift点跳去周围的面,在编辑中选自动生成面,在跳区出点3下要移动点,若属性相同就Merge,保存。若前面的做不了,就去Mapgis中,把原来那块多切割几次,把整块变成多块后转成shape后,复制进去。核对面积一样就可以了。 10检查重区:在Catalog数据集中New拓扑关系,重区,是。 11导入Arcgis中,让拓扑关系处于编辑状态,查看有多少错误,修改。 12Generalization-------Dissolve 并区,打钩的表示要留下的属性,基农全删;Editor-----more advanced Tools 打散,再核一次面积,每操作一次最好都要去核面积。 13把工作底图的属性判上去:打开Analysis Tools---overlap---Identity基本农田、工作底图、NO FID、、不打勾。打开基本农田属性表,可看到属性已附上去了 14在Dissolve-Identity的基本农田中加入字段:TDYTQLX 20;TDYTQLXDM 3;GZQLX 20;GZQLXDM 3。右键,添加字段“基本农田保护区”“010”;“限制建设用地区”“030”保存 15在基本农田identity的属性表 再打开属性表,有很多小于1平方米的面,则要把这些删掉 在基本农田里选中小于100平方米,在Generalition-------Eliminate-----input feature基本农田identity,打勾OK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解读与研究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解读与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时间表(资讯来源:中国城市规划)本文从发展历程、规划体系和管理体系将日本、德国、英国、荷兰和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做了横向比较,发现国外空间规划优点,对比我国规划体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法律法规上,缺乏国家层面上统一、完整、权威的上位法,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滞后。 ●规划管理上,部门分割自成体系,当然新的机构改革从管理体系上已经逐步厘清,但是如何弥合割裂的体系,除了部门整合,更要以来配套法律法规出台和内部管理体系整合。 ●规划编制上,规划目标存在矛盾、规划要素存在差异,源自于原有各部门利益出发点差异导致的规划指标、规划内容、规划基期、编制年限、配套技术标准等规划要求的差异。 ●在规划运行上,缺乏统筹,操作适应性不强,存在“就土地谈土地”、“就城市谈城市”的矛盾问题。 本文依据上述问题提出来建议,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目标应该从单一目标的经济增长向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注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协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统筹考虑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明确空间开发的限制性和适宜性,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聚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推进公众参与协商机制,让基层利益相关者了解并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提交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山水林田湖草相关规划接受横向与纵向两个纬度的行政管理。从横向来看,住建、国土、海洋、林业等多个部门,通过多种类型的法律法规和空间类规划实行要素管控;从纵向来看,国家、省、市、区县、乡镇多级部门,通过规划上报审批、任务督办落实等手段实施层级管理。由于同一空间要素的多层多头管理,造成横向规划内容打架和纵向编审重点不清这两个核心问题。 十九大以来,国家通过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基本上解决了横向多头管理的问题。但各层级政府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报什么”、“批什么”尚未明确,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重点也就无据可依。本文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从事权划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基准(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鲁国土资发[2014]34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日期】2014.06.27 【实施日期】2014.09.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通知 (鲁国土资发〔2014〕34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确保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国土资源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省政府令第269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省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以下简称《裁量基准》),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重要意义

正确实施国土资源行政处罚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依法保护国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群众权益的必然要求。《裁量基准》是对各类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事项的细化和量化,对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行政处罚的随意性,约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案件查处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推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执行《裁量基准》规定,不断提高国土资源执法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要加强组织领导,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纳入本部门依法行政考核体系;要建立健全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监督机制,通过执法监察、案卷评查、评议考核等方式,加强对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监督检查。 二、严格遵循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原则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必须具备明确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且只能在法定权限、种类和幅度范围内行使。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阶次的划分,不得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非常设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 1、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副组长:张庆坤副厅长 王玉志副厅长 成员:李建平科技外事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平安玉测管处处长 吴玉海人事处处长 李勇普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张永驻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省厅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与外事处,负责国家安全的具体工作。李建平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2、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副组长:王玉志副厅长 成员:王桂鹏执法监察局局长 乔恩光总工程师 刘继宝总规划师 曲荣鹏总经济师 王少瑾政策法规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宁廷河规划处处长 朱茂林财务处调研员 宫志强耕保处处长 房杰地籍处处长 刘祥元土地利用处处长 潘光明征地管理处处长 李克强矿产开发处处长 孔庆友矿产资源处处长 曲延波地质环境处处长 王桂松地质勘查处处长 平安玉测绘管理处处长 李建平科技外事处处长 吴玉海人事处处长 董长利离退休干部处处长 李勇普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张永驻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具体承担日常工作,王少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3、山东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徐景颜厅长 副主任:邵清纯副厅长 柏贵生副厅长 成员:乔恩光总工程师 李克强矿产开发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王少瑾政策法规处处长 宁廷河规划处处长 朱茂林财务处调研员 孔庆友矿产资源处处长 曲延波地质环境处处长 王桂松地质勘查处处长 张永驻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黄世才执法监察局副局长 李克强同志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工作人员:刘洪磊方宝明袁振林胡智勇高善坤刘传连张婧赵培培程勇4、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副组长:邵清纯副厅长 张庆坤副厅长 成员:刘祥元土地利用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宫志强耕保处处长 李克强矿产开发处处长 曲延波地质环境处处长 王中良厅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利用处,由刘祥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5、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成员:周莲英巡视员 邵清纯副厅长 柏贵生副厅长 张庆坤副厅长 王玉志副厅长 徐家林驻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 宇向东副巡视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邵清纯(兼) 副主任:吴玉海 成员:黄兴友王少瑾朱茂林 李勇普张永陈胜利

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整理工程 第一章绪论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2 土地整理的内容 ●农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复垦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区域性综合整治 A.农用地整理 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代表工程有: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浙江省“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B.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治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臵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对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工矿等进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 C.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D.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对宜农未利用地采取整治措施,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E.区域性综合整理 区域性综合整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以村、镇为基本整治区域,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目标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区域综合性、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的特点。 3.土地整理的概念发展 第一阶段(1998年以前):以“土地整理”概念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7年):以“土地开发整理”概念为标志。 国土资源部构建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基本政策制度体系: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 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日期】2009.08.03 【实施日期】2009.08.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 按照国家“决战年”的部署要求,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体上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当前城镇土地调查、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和地方调查成果复核上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克服和改进,根据哈尔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等关键业务培训班”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做好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工作 查清基本农田和耕地的状况,是衡量二次调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凡没按要求完成基本农田上图的地区,二次调查成果不予验收,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不予批准。做好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好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上图。用规程上要求的几种方法,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确定的基本农田和合法调

整的基本农田位置落实在二次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二是抓好分析检查报告编写。通过相关部门共同核实确认,与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基本农田变化的原因,编写分析检查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三是抓好基本农田补划工作。根据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需要补划数量,由规划部门牵头,以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不低于原保护面积和质量为原则,并依据新一轮规划修编及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的要求,制定补划方案。补划的基本农田位置要与新修编规划中基本农田划定区位一致。要将补划的基本农田地块用红色标注到二次调查形成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四是抓好成果的检查和验收。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组织规划、耕保、地籍等部门工作人员,对基本农田上图的图件、数据库、分析报告及补划方案等成果进行检查和验收,要形成基本农田上图市级检查、审核和验收文字报告,做到图件、数据库、实地相一致。基本农田上图成果于8月30日前以市为单位上报

惠东县土地利用分区

惠东县土地利用分区 黄大基林幸青陈海平杨素悦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0) 提要:根据惠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自然资源特点、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主要用地需求量预测、各类用地调整指标、部门用地布局规划等资料,在综合分析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区位优势、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惠东县的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和空间管制分区,并提出土地管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惠东县;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策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结合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而编制的合理分配土地和调整各类土地的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战略构想和设计方案。土地规划的本质,是以理性的预测和周密的谋划,来克服市场的不足和人类行为的盲目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空间规划,核心内容是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而土地利用分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较为有效的手段。以用地指标与土地利用分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较好的规划模式[1]。 ⒈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概况 惠东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和惠州市东部,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界于北纬22°30ˊ至23°23ˊ、东经114°33ˊ至115°26ˊ之间,东连汕尾市海丰县,北靠河源市紫金县,西接惠阳区和惠城区,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全县土地总面积3535.17 km2。惠东县下辖13个镇、1个街道办和2个管委会。2005年全县常住人口8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4万人,暂住人口7万人。 1.1自然资源条件 ⑴地形地貌。惠东县属沿海山地丘陵县,地形多样。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四大类,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陆地东西宽、南北窄的狭长形状,延伸至沿海海岸。乌禽嶂支脉莲花山脉分布在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其间东江支流西枝江自东北向西南横贯中部。北部、东北部山区有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共27座,其中最高的莲花山主峰海拔1337.3m,这是惠东的主要林区;中部是沿江盆地河谷和丘陵区,地势较平缓,土质肥沃,是惠东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南部是稔平半岛,属沿海低丘陵区,是惠东的渔业生产基地。 ⑵气候资源。惠东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年均气温 21.7℃,年均降雨量1859.7mm,年均无霜期日数大于300天。东北部山区霜多且重,中部沿江丘陵区次之,南部沿海低丘区轻霜无冰。年内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90.5%。年平均日照时数2075.7小时,日照率47%。台风的主要月份为6~10月。 ⑶水资源。惠东县境的河流,分属东江和粤东沿海两个水系,以东江水系占主要地位。属西枝江流域的二级支流有:集雨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8条(杨梅水、宝溪水、小沥河、安墩河、 作者简介:黄大基(1959-),男,广东省河源市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和规划工作, (E-mail)huangdaji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679133499.html,。

利用Arcgis完成土地的利用规划图步骤

卢真珍 一、总体规划图包含文件及属性: 工程文件名:XX乡规划图 YX(晕线面) DLTB(地类图斑面) YTFQ(用途分区面):在原地类图斑属性的后面加TDYTQLX(土地用途区类型)字符串20,TDYTQLXDM(土地用途区类型代码)字符串3,GZQLX(管制区类型)字符串20,GZQLXDM(管制区类型代码)字符串20。 DLW(道路网面) YTJJSQ(有条件建设区面)与上面一样。 TMSC(透明输出面) DLJX(地类界线) XZQJX(行政区界线) XZDW(现状地物) JBNTBJ(基本农田边界):加BJLX字符串20 GZQBJ(管制区边界):BJLX字符串20 ZJ(注记) TK(图框点) TK(图框线) TK(图框面) 二、按乡镇Arcgis在检查重区

导入,修复,打散,检查拓扑错误,检查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 1转成shape格式,放入建好的文件夹中。 2打开Catalog,在上面建好的文件家中,点右键,New个人数据库,New数据集导入是高斯克里格的文件,0.0001,3导入上面转好的文件,输入名为基本农田保护区,OK。 4打开Arcinfor,添加上面数据库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5修复:在DMT中,Feature,Repaire中,不打钩,OK。 6打散:编辑,全选,打散。 7核对面积:在属性表中,右击面积Sta看总面积记下来,再看Shape-area总面8积,要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就合Mapgis核对检查原因。(如果很特别的掉去就去Mapgis中切割那块,在导入复制进去,其他不用动) 9修改拓扑错误:若跳区,按住shift点跳去周围的面,在编辑中选自动生成面,在跳区出点3下要移动点,若属性相同就Merge,保存。若前面的做不了,就去Mapgis中,把原来那块多切割几次,把整块变成多块后转成shape后,复制进去。核对面积一样就可以了。 10检查重区:在Catalog数据集中New拓扑关系,重区,是。 11导入Arcgis中,让拓扑关系处于编辑状态,查看有多少错误,修改。 12Generalization-------Dissolve 并区,打钩的表示要留下的属性,基农全删;Editor-----more advanced Tools 打散,再核一次面积,每操作一次最好都要

土地利用分区与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土地利用分区与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2008-12-03 | 作者: |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 【大中小】【打印】【关闭】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 为什么要分区 《纲要》根据各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差异,在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政策分区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状况与利用特点,进一步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土地利用区,包括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东北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明确了各区域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区域的土地利用和调控。划分土地利用区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我国各地区间的区域差异显著,客观上要求划分不同的区域,因地制宜指导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我国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各地区间在资源共享、市场互通、设施互联、环境共保等方面的相互关联密切,如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利用深刻地影响着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特别是生态环境状况深刻地影响中、东部地区,省区内不同地区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客观上要求围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等目标,划分土地利用区,统筹协调各区域的土地利用。 划分土地利用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投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央赋予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新职能,土地和信贷成为这一轮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国家针对各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许多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政策。土地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必然要求制定与之配套的区域土地利用战略和政策,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 划分土地利用区是协调解决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特别是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同时,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土地需求十分强烈。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利用问题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和特点。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跳出局部地域空间,从全局出发,着力解决区域性问题,促进区域经济、产业、人口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 划分土地利用区是防止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的有效途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各地为了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都在不断地建设和

土地整治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文献综述 摘要:土地整治已经成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从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相关技术4个方面总结了现在的研究进展,继而提出了土地整治的研究展望。关键词:土地整治、研究综述、研究展望 literature review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Abstract: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has become the gripper and platform that promot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realiz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y, from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mod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planning,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planning,and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literature reviews literature prospect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储备[1-2]。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需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日益加剧。在新形势下,土地整治不仅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适时开展土地整治现状研究,关注土地整治国内外研究进展,不断拓展土地整治的内涵外延,使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 土地整治是借助一系列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土地整理、开发及复垦的统称,具体内容包括农用地整治、城镇工矿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逐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1.1 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国外开展土地整治实践的历史比较悠久,相关的模式研究也比较成熟,主要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应诉和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应诉和征地补偿协调裁决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发文字号】鲁国土资发[2008]151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日期】2008.08.15 【实施日期】2008.08.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应诉和征地补偿协调裁决 工作的通知 (鲁国土资发[2008]151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 近年来,我省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明显增加,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案件也呈递增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和征地补偿协调裁决工作,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化解行政争议,构建和谐社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规范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以执政为民为宗旨,以依法行政

为准绳,切实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健全行政争议源头预防机制。严格依法实施土地、矿产、测绘行政管理,严格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强化和优化社会服务,注重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行政水平和行政效能。 在审批征收、征用土地,颁发、注销、变更、撤销或吊销土地、矿产以及测绘相关权利证书,查办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实施行政处罚和办理国土资源信访案件等工作中,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要畅通法定救济途径,切实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确认权以及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在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作出不利的决定之前,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在作出各种行政决定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以确保行政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把引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二、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诉讼的监督功能和救济功能,积极化解行政争议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切实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行使法律救济的权利,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和自我纠错功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内部纠错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调处纠纷,及时化解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机关,要进一步规范复议程序,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依法受理;认为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认真作出书面解释,告知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一推了之

高中地理《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文字素材1(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城乡规划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相关素材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土地的经济状态,是土地利用分类的地域单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是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而可重复出现,同一类型必然具有相似的特点;③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或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呈动态变化;④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反映土地利用方式、性质、特点及其分布的基本地域单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通过研究和划分土地利用类型,一可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地区分布,评价土地的质量和发展潜力;二可阐明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揭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依据。 建设项目选址许可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许可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地址进行确认或选择,保证各项建设服从城市规划安排,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行政管理工作。 一、依据、原则和目的 l、依据 (1)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城市绿化条例》;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非常设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 1、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副组长:张庆坤副厅长 王玉志副厅长 成员:李建平科技外事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平安玉测管处处长 吴玉海人事处处长 李勇普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张永驻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省厅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与外事处,负责国家安全的具体工作。李建平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2、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副组长:王玉志副厅长 成员:王桂鹏执法监察局局长 乔恩光总工程师 刘继宝总规划师 曲荣鹏总经济师 王少瑾政策法规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宁廷河规划处处长 朱茂林财务处调研员 宫志强耕保处处长 房杰地籍处处长 刘祥元土地利用处处长 潘光明征地管理处处长 李克强矿产开发处处长 孔庆友矿产资源处处长 曲延波地质环境处处长 王桂松地质勘查处处长 平安玉测绘管理处处长 李建平科技外事处处长 吴玉海人事处处长 董长利离退休干部处处长 李勇普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张永驻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具体承担日常工作,王少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3、山东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徐景颜厅长 副主任:邵清纯副厅长 柏贵生副厅长 成员:乔恩光总工程师 李克强矿产开发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王少瑾政策法规处处长 宁廷河规划处处长 朱茂林财务处调研员 孔庆友矿产资源处处长 曲延波地质环境处处长 王桂松地质勘查处处长 张永驻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黄世才执法监察局副局长 李克强同志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工作人员:刘洪磊方宝明袁振林胡智勇高善坤刘传连张婧赵培培程勇4、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副组长:邵清纯副厅长 张庆坤副厅长 成员:刘祥元土地利用处处长 黄兴友办公室主任 宫志强耕保处处长 李克强矿产开发处处长 曲延波地质环境处处长 王中良厅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利用处,由刘祥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5、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徐景颜厅长 成员:周莲英巡视员 邵清纯副厅长 柏贵生副厅长 张庆坤副厅长 王玉志副厅长 徐家林驻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 宇向东副巡视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邵清纯(兼) 副主任:吴玉海 成员:黄兴友王少瑾朱茂林 李勇普张永陈胜利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0T14:32:38.0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韩志乐 [导读] 土地整治亟需立足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针对土地整治出现的突出问题,分析土地整治本质和功能的根本认知,进而开展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天水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近年来,在我社会经济形势发生巨大改变的大背景下,国内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外需向内需转化期的“四期叠加”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形势下,土地整治亟需立足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针对土地整治出现的突出问题,分析土地整治本质和功能的根本认知,进而开展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关键词: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 引言:新常态下的土地整治促进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人物”并进,体现乡风文明;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土地整治加强污染治理,拓展承载能力,促进景观建设,提升环境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土地整治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公众参与,促进节约集约,提升利用效率,树立国际理念,促进区域统筹。 1土地整治研究创新和实践探索相辅相成 1.1土地整治的内涵和外延逐步扩大 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初期,鹿心社就指出土地整理是解决中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并将中国土地整理初步划分为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2种类型,提出了规划、政策、资金、组织、权属、示范6个关键环节,树立了中国土地整治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整治工作推进,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大量学者开始关注、研究土地整治。樊闽认为“十五”时期的土地整治以补充耕地数量为主要目标,在“以建促保”的理念下开展了基本农田建设,开始注重质量建设。土地整治在内涵上不断深化,由数量管理到质量管理再到生态管护,外延上由单纯补充耕地数量拓展为综合性的改造治理利用不足、利用不当和利用过度的各类土地。 1.2土地整治的工程、政策体系在实践探索中完善 回顾中国现代土地整治实践历程,以1997年上海市开展“三集中”土地整理为代表,即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土地整治就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但是,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再加上当时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的耕地面积逐渐上升,在耕地数量、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土地整治作为补充耕地的唯一途径,开始偏向于耕地保护尤其是补充耕地数量。 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颁布实施,首次提出“全域”土地整治概念,整治范围涵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实施手段扩充为土地整治分区、重点区域、土地整治工程、示范省和示范县建设和探索试点等,更加重视工程和政策相结合的土地整治措施,并对土地生态整治进行了初步安排。 2中国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2.1落实国家要求,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提高基本农田整治比例,建设生态良田加快良田建设、促进农业转型是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全国已经建成超过4亿亩高标准农田,“十三五”时期应继续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比例,实现建设、管护、利用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形成“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心”五良互动的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新格局。 2.2实施建设用地节地战略,完善建设用地整治政策机制 扩大整治规模,满足发展用地空间和转变用地方式,双重需要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旧工矿改造,通过建设用地整治和流量控制,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全面优化城乡、产业和居民点等用地布局,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机制。推进农村闲置低效土地整治,挖掘农村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潜力,为改善农民生活、美化农村面貌拓展用地空间。完善“增减挂钩”,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促进城乡土地资源、资产、资本有序合理流动、互补互助,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推进新农村建设。 2.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山水林田湖”土地综合整治 大城市群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整治,要探索都市型多功能土地整治,加强城乡生态防护和建设,实施农田和绿道绿网建设,联接城乡绿色空间,美化城乡景观。山地丘陵地区,要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针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和土地生态衰退严重的区域,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治理水土流失,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遏制土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2.4加强土地整治示范区、示范县和生态良田示范省建设 继续实施粮食主产区、西部生态建设区、煤炭基地、土地复垦、7918沿线土地复垦、南水北调沿线土地复垦、城乡统筹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战略后备区集中补充耕地、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传统村落保护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等11个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示范县和生态良田示范县建设,继续引领土地整治方向。 2.5完善土地整治政策,依法推进依法整治 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共治机制,树立土地整治法治意识,推动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合理区分政府与市场在土地整治中的职能定位,提倡由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区域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制定并实施规划,具体实施的方式、途径交由市场处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总结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模式(PPP模式)、科学界定政府、公众、企业关系,提升规划对各方主体的服务能力。 结语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转型需求和逐步深入的全面改革预期将为土地整治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