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你了解它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面对称-你了解它吗
镜面对称,你了解它吗
摘要:镜面对称是一种物理现象,在新课改中,它出现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上。镜面对称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讲起来比较困难,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建议教师讲授镜面对称时要把难度降低,并且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关键词:小学数学镜面对称
镜面对称是一种物理现象,在新课改中,它出现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上。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依据教学参考书中的一句话:“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而进行引导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现象。课本中所出示的均是人照镜子的图,但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是一些实物照镜子,这时教学出现问题。试问我们教师只是本着教学参考而教吗?这样的教学是否肤浅?学生,教师是否对镜面对称的认识是混沌不清呢?答案好似不言而喻了。笔者就自己的粗浅认识来与大家交流对这一部分的研究。
一、什么是镜面对称
我们的教学参考中对镜面对称有一定的阐述;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湖面的倒影,人在
镜子里可以成像,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比较方便。其中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
但笔者认为要想清楚的认识镜面对称,那就要先明白对称的意义。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一点、直线或平面,在形状、大小、长短和排列等方面都相等或相当,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镜面对称是物体,图形的某一个面或某一点以法线为对称轴一一对应。(此概念源于高一课本B版必修)
二、镜面对称的几种情况
照镜子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照镜子。但镜面对称有几种不同情况,这可能是许多人没有留意到的吧。
1、具有生命的人或动物照镜子
当具有生命的人或动物照镜子时,镜面对称具有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的特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无论照镜子的人,还是旁观者的人都是以镜子前实像的视觉点为出发点去观察去判断。
2、不具有生命的物品照镜子
当我们拿一个不具有生命的物品去照镜子,此时我们会发现镜外的实物与镜子中的镜像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发
生左右位置相反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很简单因为我们观察的视觉出发点是我们(旁观者)
3、不具有生命的特殊物品照镜子
不具有生命的特殊物品的镜面对称现象是报纸上的字、钟表上的数字、书上的字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数字、字它们在照镜子的时候后面有背景,这样的镜面对称就具有左右位置相反的变化。
三、镜面对称与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尽管也有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但一般安排在高年级出现,并局限于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现在则加强了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及画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教材还增加了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内容,使对称现象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显得更加丰富、充实。
在第一阶段,为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从而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研究图形,体验它们的对称美。教材一般都会给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从对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平时经常看到的物体。然后再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引出轴对称图形。这里,教材由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但不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有关内容)。
教师应提供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物体、一些图形、一些交通标志,以及英语字母,或者一些国家的国旗,
让学生观察、判断。提供这些素材的意图,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多样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只要注意观察,经常能看到;二是通过一些交通标志或一些国家的国旗,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三是体会对称美,体会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对称物体、对称图案,培养对数学的情感。显然,从一开始就落实教材的这些编写意图,不但能使图形变换内容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数学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
镜面对称同样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儿童生活里(如照镜子),在童话故事里(如猴子捞月亮),在大自然里(如湖面的倒影),甚至在语文课文里(如水平如镜),都不乏这种现象的实例。这方面的很多实例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此,在第一学段就引入镜面对称,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改变图形的方向,如左右互换。区别在于镜面对称严格地说是一种物体或图形关于某个平面的对称,而不是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上面提到的照镜子,是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对称;水面倒影是相对于水平面的对称,这是两种特殊的也是最常见的镜面对称。如果在纸上画一个图形,旁边竖一面镜子,则随着镜子摆放位置、角度的变化,图形(镜面对称的“像”)的变化非常多样,对学生来说可谓变幻莫测。所以,一般只是让学生在照镜子的活
动中,通过比较镜子内外人与像的位置关系,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至于“镜面对称”、“平面对称”等名词以及镜面对称的性质,教材都不会涉及。
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第二阶段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一是从折纸或观察入手,找到并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二是借助方格纸观察并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如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进而根据这个特征,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也就是先根据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确定图形另一半的顶点,再把轴对称图形画完整。显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关键,在于掌握对应点的规律。
镜面对称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讲起来比较困难,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建议教师讲授镜面对称时要把难度降低,一方面要查阅一些有关资料,借鉴一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