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景区导游词(学者篇)

合集下载

浙江绍兴市会稽山

浙江绍兴市会稽山
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会诸侯于此,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会稽山从此名震华夏,成为中华文明象征。会稽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也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华夏历史对山脉的崇拜,始于会稽山。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海,丞相李斯立石刻颂秦德,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
会稽山是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陵寝所在地。大禹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祭禹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禹庙前有一个水池,唐时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米甬道直达大禹陵碑亭。亭内有石碑,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三个大字。
炉峰禅寺占地1.5万平方米,有山门、九龙壁、放牛池、钟鼓楼、人工殿、左右两侧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堂)、客堂院等11处建筑,主建筑大雄宝殿9开间,高10余米,建筑雄伟,气势不凡。 会稽山为国家AAAA级景点。
炉峰禅寺占地15万平方米有山门九龙壁放牛池钟鼓楼人工殿左右两侧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堂客堂院等11处建筑主建筑大雄宝殿9开间高10余米建筑雄伟气势不凡
浙江绍兴市会稽山
浙江省 绍兴市地标 会稽山,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以大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为主要景观。会稽山是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五大镇山。

大禹导游词

大禹导游词

大禹导游词篇一:大禹陵导游词大禹陵1.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绍兴会稽山景区,来到会稽山,先来说说这座山的历史吧。

会稽山是古已有之地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曾将会稽山列为九大名山之首。

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

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我国的“四镇”之一。

唐代时,又封霍山为中镇,与五岳并举,称为“五镇”,即:东镇沂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这里就是南镇会稽山。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大禹陵。

这被九条青铜蛟龙环绕着的圆坛名为“九龙坛”,上下是雾状喷泉,四周清水泛流而下。

传说当年九条蛟龙在人间兴风作浪,使华夏大地洪水为患,勇敢的大禹降伏了蛟龙,造福百姓。

“九龙坛”左侧向北延伸的水道称为“无极水道”,它是一条通往南镇庙的“虚拟”水路。

行至神道,乘坐交通工具的游客就必须下车步行了,青铜所制的“龙杠”已在眼前。

按照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

两侧的“拴马桩”则供官员栓马。

眼前的大禹陵牌坊建于1995年,坊额正中的“大禹陵”三个大字,是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大禹陵时亲笔题写的。

穿过牌坊,我们就进入了神道。

神道内原有五对石像牲。

20XX年大禹陵扩建时,增至十二对。

缓步慢行,依次可以看到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豸(xiezhi),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十二对石像牲。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神兽,它们都曾帮组过大禹治水,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神道尽头的巨型广场是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

广场中央矗立着钟亭和鼓亭。

九鼎台浮雕墙则介绍了大禹生平的一些事迹。

禹得天书、涂山娶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等千古称颂的传说都能在这里看到。

浮雕墙上方醒目地摆放着九只大鼎。

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1)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1)

大禹陵景区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会稽山景区,景区包括大禹陵、百鸟乐园和香炉峰三个核心景点,现又新增了恐龙园和花卉展等景观。

会稽山是古已有之的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曾将会稽山列为九大名山之首。

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

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镇山之一。

“五镇”在古书上是与五岳并举的,指可为一方之镇的大山,包括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这里就是南镇会稽山。

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区的核心部分,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着九条青铜蛟龙环绕着的“九龙坛”,云雾缭绕,四周清水泛流而下。

传说当年九条蛟龙在人间兴风作浪,使华夏大地洪水为患,勇敢的大禹降伏了蛟龙,造福百姓。

行至神道,乘坐交通工具的游客就要下车步行了,青铜所制的“龙杠”已在眼前。

按照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

两侧的“拴马桩”则供官员拴马。

这座大禹陵牌坊建于1995年,坊额正中的“大禹陵”三个大字,是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大禹陵后亲笔题写的。

穿过牌坊,缓步于神道上。

可以看到各种神兽,称之为石像牲,共十二对。

依次为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豸(xièzhì)、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神兽,它们都曾帮助过大禹治水,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矗立在神道尽头的是2008年4月建成开放的禹迹馆。

此馆是反映大禹治水足迹的一个专题陈列。

在序厅中,巨大的屏风正面是“大禹治水”浮雕,背面是“禹贡图”,此图选自清代学者胡渭所著的《禹贡锥指》。

穿过屏风,列于展版上的是古代祭禹典礼的六篇祭文,对大禹的光辉业迹作了高度评价。

下面我们将参观《禹迹馆》的主体陈列,陈列内容分两个体系。

一为《大禹在绍兴》陈列,这部分由绍兴禹迹与绍兴禹典两部分构成,以此表现绍兴与禹的特殊关系和历代祭禹概况。

大禹陵讲解词(老年篇)

大禹陵讲解词(老年篇)

大禹陵景区讲解词(老年篇)大家好!欢迎来到会稽山大禹陵景区游览!会稽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陶醉在美丽风景中的您,也请注意安全。

会稽山不险,但有台阶,行走时请您留神脚下;大禹陵面河,青山绿水,引人向往,但水深数米,请不要下水嬉戏,如果想要体验一下绍兴的水乡风情,坐坐乌篷船是一个好选择。

吸烟的游客们请注意,大禹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有很多的古建筑,所以是禁烟的。

请您在专设的吸烟区吸烟。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留下了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山中的阳明洞天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

唐代这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门户。

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

大禹和绍兴的渊源极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一、宛委得金简,毕功于了溪。

《吴越春秋》中记载,大禹治水七年,未见成效。

他在忧虑思索之中,查考《黄帝中经历》时,知道在宛委山上的石穴中,藏有黄金制作的文书,上面写明了治水的道理和办法,于是,大禹东巡,登宛委山,得到了金简之书,知道了治水的原理和疏通河道的方法。

这或许只是一个神话,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当时宛委山四周,也就是现存绍兴这一带,确实已有丰富而成熟的治水经验,可供模仿和借鉴。

在学习了治水的方法后,大禹又奋斗了六年,终于在今绍兴嵊州了溪完成了治水大业。

二、涂山娶女娇,过家门不入。

关于大禹娶涂山氏,在《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吴越春秋》等史藉中记载的内容基本一致。

大禹三十岁时还未娶妻,巡视到涂山的时候,怕娶妻太晚而违背婚姻惯例,刚巧遇到了当地部落首领的女儿——女娇,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范文(2篇)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范文(2篇)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范文绍兴大禹陵位于绍兴稽山门外,距城____公里。

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

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____余亩,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____公里,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

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东去,使大禹陵更显凝重、壮观。

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

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____余亩,建筑面积两千七百多平方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范文(2)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我国古代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大禹的陵墓,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南郊乌石山,地势险要,环境幽静,是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山葬帝王陵墓。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游览绍兴大禹陵,感受这座古老陵墓的历史风貌。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禹陵的历史背景。

相传大禹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他是伏羲氏的子孙,商朝的开国皇帝。

大禹治水有功,被后人尊为“治水圣王”,他把灾害带给中国人民减少到最低,这使得大禹成为了古代中国的伟大英雄。

在大禹的鼓励下,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地方政治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大禹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功绩,建造了大禹陵。

大禹陵占地面积广阔,共有城门、阶梯、墙壁、屏障等组成。

陵墓由前陵、中陵和后陵组成,整个陵墓呈长方形,从南向北依次排列,宛如一座古老的宫殿。

陵墓背靠群山,面向河流,地势险要,四周环境幽静,是一片风景秀丽的休闲区域。

大禹陵的设计和布局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吉祥和美好生活的心愿。

接下来,让我们先参观中陵。

中陵是大禹陵的主体,也是大禹的葬身之地。

浙江绍兴会稽山,道教第十小洞天

浙江绍兴会稽山,道教第十小洞天

浙江绍兴会稽山,道教第十小洞天提到会稽山,可能一些喜欢喝黄酒的朋友知道是在绍兴。

没错,会稽山位于绍兴北部,跨越上虞区、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新昌县、嵊州市等地,主峰香炉峰在嵊州市西北,距绍兴市区6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

会稽山原名茅山、苗山,亦称亩山、防山、镇山、覆釜山、宛委山。

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南镇),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是中国城市山水园林的发源地之一,道教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十洞天“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元天。

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会稽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自南朝以来这一带旖旎的风光,就让人有口皆碑,众多文人学士泛舟若耶溪,轻步会稽山,留下许多丽词佳句,给人们留下人文和美景相融的记忆。

晋朝顾恺说会稽山水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绍兴。

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

会稽山下的若耶溪,水清如镜,众山倒影,如诗如画。

会稽山中的大禹陵,是整个会稽山景内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禹陵,相传是夏禹的陵墓,夏禹是上古时代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

大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

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内,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通道尽头,内立明人南大吉书“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块。

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

亭南有禹穴辩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

陵左侧有禹祠,为重建,陵右侧有禹庙。

早在东汉末年,道教开始盛行,在越中绍兴地区此时已有道教炼丹活动存在。

三国时丹阳人葛玄曾隐居于会稽若耶溪,在剡县西的白石山炼丹,若耶山升仙,其从孙葛洪也曾于会稽宛委山中炼丹。

气势雄伟的宛委山重峦叠嶂、危岩峥嵘,峰身石阶犹如天梯,会稽山的道教文化多集于此。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2篇)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2篇)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大禹陵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开国圣君——大禹的葬地,位于绍兴市东南郊会稽山景区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我国东南的一大名胜古迹。

现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为姒姓,就是禹的后代,如今已传至一百四十四世。

绍兴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

大禹陵景区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组成。

从____亲笔题写的“大禹陵”坊额的牌坊进入神道,两旁陈列着____对神兽,过禹贡桥、青石棂星门,拾级而上,便到达“大禹陵”碑亭,碑上所镌三字为明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笔力遒劲,气势不凡。

陵左侧是禹祠,即姒姓家族的宗庙,祠内有一千年古井——禹井。

陵右侧为禹庙,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自南而北依次是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饮泉等景点,依山傍水,气势恢宏,景色秀丽。

绍兴大禹陵导游词(2)欢迎来到绍兴大禹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禹陵是绍兴的骄傲和象征。

我将为您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让我们一同探索这座古老的陵墓,感受大禹文化的魅力。

大禹陵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下有村,占地面积达330多亩。

这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夏禹治水的地方,也是夏禹的陵墓所在地。

大禹陵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初平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陵墓总体呈南北走向,布局严谨有序,正中是夏禹的陵墓,周围则是大小不同的祭祀用地。

整个陵墓的布局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与“守正”原则,堪称中国陵墓建筑的典范。

大禹陵的建筑风格独特,堪称古代中国建筑的杰作。

陵墓群的主体建筑是“三重奏堂”,包括祭宫、祀登和主陵三部分。

祭宫是祭祀夏禹和其他祖先的场所,呈三间合院式建筑,采用典型的传统古代建筑风格,充满古朴庄重之气。

祀登是供奉神庙的主要场所,是大禹陵群中最高的建筑,顶部有一个巨大的宫殿。

主陵是夏禹的陵墓所在地,建筑呈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的理念。

进入大禹陵,我们首先来到祭宫。

祭宫呈现出典型的古代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气势恢弘。

殿内布置典雅,有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精美的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卓越技艺。

会稽山导游词

会稽山导游词

会稽山导游词篇一:会稽山景区导游词(学者篇)会稽山景区导游词(学者篇)会稽山是古已有之的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曾将会稽山列为九大名山之首。

中国又有五岳四镇之说,会稽山就是“四镇之一”。

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

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我国的“五镇”之一。

“五镇”在古书上是与五岳并举的,指可为一方之镇的大山,包括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这里就是南镇会稽山。

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我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创建者,距今有四千多年历史了。

大禹陵是华夏子孙敬仰、祭奠大禹的唯一圣地,也是学习大禹精神,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殿堂。

1996年,大禹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师范基地。

禹陵:禹陵,即大禹葬地,为大禹陵景区的核心部分。

“禹葬会稽”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和《吕式春秋》。

汉时,司马迁在公元前126年专程上会稽,探禹穴,并记载入《史记》。

另外,《越绝书》、《吴越春秋》对此也有记述。

《汉书.地理志》说:‘山阴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

所指位置沈是今天禹陵的范围。

前方耸立的“大禹陵碑“是明朝嘉靖19年(1540年)绍兴知府南大吉请当时的专家考证陵址后镌刻立碑的。

“大禹陵”三字由南大吉题写,整碑高4.05米,宽1.9米,字体雄健有力,漆以朱红,十分鲜艳夺目。

碑上原覆有一亭,1956年毁于强台风,1979年根据明代原貌重建。

“咸若古亭”,咸若一词语出《尚书皋陶谟》中大禹说的一句话:万物皆应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也就是万物皆因自由、自若的发展。

这也道出了大禹治水的一个方法,在禹之前,人们治水总是用堵的方式,水来土挡。

但是大禹采用的是疏导的方式,顺应水流。

所以我们说的顺其自然最早也是大禹提出的。

会稽山 介绍

会稽山 介绍

南镇会稽山与五岳齐名,古称“南镇”的会稽山,位于绍兴城东南,平地拔起,最高峰香炉峰海拔354.7米。

这一带山岭的岩性为1亿年前侏罗纪火山喷发期的沉积岩——凝灰砾岩所构成,后期垂直节理、水平节理都很发育,经流水侵蚀切割后,形成奇峰怪石的假喀斯特地貌。

会稽山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以香炉峰、宛委山和若耶溪最负盛名。

峻险香炉峰在绍兴城南3公里外,有一座岩峰挺立,巍峨高峻的香炉峰,因峰顶部高耸一座巨岩平台,远看宛如香炉而命名。

山势东、南、北三坡都很陡峻,仅西坡稍为缓和。

目前,经过大规模开发,已把北坡的陡岭辟为登山主要通道。

进入山门,迎面就是宏伟的大雄宝殿,在殿旁循水泥板铺成的便道上行200米就到达四面观音殿。

抬头仰望,只见800多级石阶的北岭蜿蜒在险峻陡坡夹峙的谷间,好似登泰山的十八盘,从山麓直通山脊凉亭。

从山脊凉亭循着新修的石阶磴道上行200米,就见一座绿色琉璃瓦、大红廊柱宫殿式古朴建筑——青翠亭。

亭名既富诗情画意,又名副其实。

站在亭中放眼四望,山坡上绿树蓊郁,青翠欲滴;亭上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真是满目清翠,使游人心旷神怡,暑气顿消。

青翠亭旁建有30米高的思远塔,登塔向北远眺,绍兴古城和水乡风光尽收眼底。

如遇能见度大的晴朗天气,还能看到钱塘江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

登高而思远,令人体会到塔名的深刻思想内涵。

再上行百余米就抵达香炉峰第一险境——天桥。

天桥是一段宽仅1米、长过100米的峭岩石壁,岩脊两侧都是悬崖陡壁。

人行其上,好像爬在黄山天都峰鲤鱼背一样,未免有心惊胆战之感。

过天桥,就到达长20余米,高5米的摩崖石刻,在黑黝黝的岩壁上刻着红漆复描的“般若波罗密心经”全文,每字一尺见方,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摩崖石刻也是一处惊险的去处,摩崖面临深不可测的陡壁,只有一条从岩壁下凿出的稍微倾斜的小道顶托在左侧峭岩之上,游人只有一手紧贴右面摩崖石壁,才敢在狭窄的石径上缓步行走。

过摩崖石刻就到达香炉峰最险奇之处——飞来石。

绍兴导游词

绍兴导游词

绍兴导游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绍兴导游词绍兴优秀导游词(集锦4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绍兴优秀导游词(集锦4篇)供大家阅读。

大禹陵导游词

大禹陵导游词

大禹陵导游词讲解路线图:概况——祭禹广场——棂星门——禹鼎——大禹陵碑亭——享殿——禹祠——咸若古亭——碑廊——岣嵝碑——午门拜厅——大殿——窆石亭——出口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会稽山脚下的大禹陵了,那说起这个会稽山,和治水英雄大禹是有着很深的渊源了,它是大禹娶妻、封禅、陵寝的所在地。

我们说呢,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大禹曾在此召集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治结盟称之为“宗庙会同”,那也正是由于这件事,会稽山得以成名。

中国呢,素有五岳四镇之说,那在《周礼·夏官·职方式》中呢,是把会稽山列为了中国古代的九大名山之首,在隋代的时候被列为了四镇中的南镇,直到了唐代,四镇中又加了一镇,之后,这个五镇就与五岳齐名了,那足以见得呢,会稽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绝非一般的。

现在呢,大家看到的就是九龙坛了,它呢,是被九条青铜蛟龙围绕着的一个圆坛,上下都是雾状的喷泉,那传说啊,当年呢,是九条蛟龙在人间兴风作浪,华夏大地洪水为患,那大禹是降伏了蛟龙,造福了百姓,从此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条路呢,称之为神道,它是通往大禹陵景区的必经之路了,那大家眼前的这块大禹陵牌坊是1995年建的,高12米,宽14米,上方的三个大字“大禹陵”呢,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视察大禹陵的时候亲笔题写的。

那大家可以注意下这个横着摆放的东西,它叫做龙杠,是用青铜制成的,按照古代的帝王的陵寝制度啊,文武百官如要进去祭拜陵寝,文官要在此下轿、武官是在此下马,要步行进入神道祭拜。

那两边竖着的这个叫拴马桩,是供官员拴马用的了。

那穿过这个牌坊啊,我们就进入神道了,大家可以注意看神道两侧都有一些石像,它们都是一些神兽,整条神道上有12对,分别是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

绍兴的导游词(通用5篇)

绍兴的导游词(通用5篇)

绍兴的导游词(通用5篇)绍兴的导游词(通用5篇)作为一名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

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绍兴的导游词(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绍兴的导游词1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词: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

这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酒乡、桥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绍兴。

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

气候特征该市处于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湿润温和。

“三大盆地”气候各具特色,局地性小气候资源丰富,但洪涝、干旱和低温冷害等常有出现。

常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10.1℃,≥10℃的活动积温在5200℃以上,80%保证率为4800℃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现在4月上旬中期。

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后期,终霜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前期,无霜期年平均为238天。

常年降水量平均为1438.9mm,且分布不均,降水年变化呈双峰型且年际变化较大,即3-6月和9月为两个多雨季,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为两个少雨季,最多年降水与最少年相差达895.2mm;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56.2天。

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9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2.5%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7.06万(2008年),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

居民大部分属江浙一部,使用吴语太湖片方言,通行吴语上海话。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

浙江古迹导游词(精选3篇)

浙江古迹导游词(精选3篇)

浙江古迹导游词(精选3篇)浙江古迹篇1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内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

经过九龙坛,游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

上镌“大禹陵”三字,系-同志于1995年5月15日视察大禹陵后所写。

通向禹陵的是一条长350多米的步行神道,尽头是祭禹广场。

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

禹庙前有一个水池,唐时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

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

进入禹庙西辕门南侧的棂星门,沿石板铺就顺山势逐级升高的百米甬道直达大禹陵碑亭。

亭内有石碑,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三个大字。

1939年,-曾来祭祀大禹陵,并在此碑前留影。

大禹陵碑南侧为禹祠,祠外北侧有“禹穴”碑。

祠内有“禹穴辩”碑,碑文为考证大禹葬地的文章。

祠内有前殿、后殿、放生池、曲廊和禹井亭等建筑,为大禹后裔宗族祭祀的场所。

从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

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为我国江南少有的大型古建筑群。

从大禹陵下,进东辕门,自南而北的建筑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

出禹王殿东门向上,可探“窆石亭”。

亭内置有一石,名为“窆石”,“窆”为下葬之意,相传此石是大禹下葬所用的工具。

形若秤砣,顶有穿孔,是禹庙的镇庙之宝,已被妥善保护。

浙江古迹导游词篇2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碑约50米,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约208公里。

主体瀑布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瀑布总宽208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

游德天景区,首数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界碑约50米。

清澈的归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边境的国界河,德天瀑布则是它流经浦汤岛时的杰作。

浙江绍兴导游词参考必备(2篇)

浙江绍兴导游词参考必备(2篇)

浙江绍兴导游词参考必备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昌县西南,距县城和大佛寺风景名胜区____公里,景区面积____平方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台头山、倒脱靴诸景区和镜岭古镇组成。

穿岩十九峰景区属天台山余脉的江南古陆浙东丘陵区,以峰峰相连的十九峰而著称,诸山峰海拔一般在____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 6℃。

整个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绵亘的山脉、台地和蜿蜒回旋的江溪构成了风景区的骨架,以山光水色取胜的自然空间中分布有____多处的景观、景物,其中人文景观____处。

主要的自然景观特征有奇峰、嶂岩、幽谷、洞穴、绿荫、飞瀑、流泉、小溪、碧潭等各种类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点,其特色为“雅、幽、奇、险”。

“穿岩之岩高苍苍,峰峦十九摩天光……”最早把穿岩十九峰引入诗歌的是南宋大学士左丞相王棱,他独具匠心地将每一座山峰的峰名组织到诗句中,为此十九座山峰的峰名皆因形似而代代相传,自北往南依次为香炉、缆船、马鞍、一新妇、棋盘、卓剑、覆钟、望海、阳釉、笔架、馨、泅洲、噗头、蒸饼、文殊、普贤、摆旗、狮子、鹅鼻。

请大家注意看最左边的山峰-一一“香炉峰”,那凸起的部位与旁边“缆船峰,夕相连接白勺凹处即为香炉的炉底,那株株青松大家看像不像供奉的香?而两边山岩突出的地方即为西只炉耳。

大家再来看旁边的小亮点,这是“缆船洞”,据说此洞是当年大禹治水为缆船所凿。

相传古时大禹治水,在此缆船看地形、察水情,故称“缆船峰”。

剡录有这样的记载:“其日了溪者,推禹功也……”所谓了溪,在新昌剡溪下游嵘州市,位于该市东北____公里,相传是大禹治水宣告成功的地方。

据《新昌县志》记载,在狮子峰一带的百郎殿,传为禹治水神将百员聚合处。

现在我们看到那最高的山峰即为“望海峰”,它的海拔是____米。

大家再看那如旗帜迎风招展的山峰,那便是“摆旗峰”:而最南端的是“鹅鼻峰”。

现在我们看到道旁的这株古木为乌储树,它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此树因受雷击而只剩树杆,当地村民确认它已死。

大禹导游词_0

大禹导游词_0

大禹导游词大禹导游词大禹陵1.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绍兴会稽山景区,来到会稽山,先来说说这座山的历史吧。

会稽山是古已有之地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曾将会稽山列为九大名山之首。

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

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我国的“四镇”之一。

唐代时,又封霍山为中镇,与五岳并举,称为“五镇”,即:东镇沂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这里就是南镇会稽山。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大禹陵。

这被九条青铜蛟龙环绕着的圆坛名为“九龙坛”,上下是雾状喷泉,四周清水泛流而下。

传说当年九条蛟龙在人间兴风作浪,使华夏大地洪水为患,勇敢的大禹降伏了蛟龙,造福百姓。

“九龙坛”左侧向北延伸的水道称为“无极水道”,它是一条通往南镇庙的“虚拟”水路。

行至神道,乘坐交通工具的游客就必须下车步行了,青铜所制的“龙杠”已在眼前。

按照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

两侧的“拴马桩”则供官员栓马。

眼前的大禹陵牌坊建于1995年,坊额正中的“大禹陵”三个大字,是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大禹陵时亲笔题写的。

穿过牌坊,我们就进入了神道。

神道内原有五对石像牲。

20XX年大禹陵扩建时,增至十二对。

缓步慢行,依次可以看到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豸(xiezhi),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十二对石像牲。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神兽,它们都曾帮组过大禹治水,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神道尽头的巨型广场是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

广场中央矗立着钟亭和鼓亭。

九鼎台浮雕墙则介绍了大禹生平的一些事迹。

禹得天书、涂山娶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等千古称颂的传说都能在这里看到。

浮雕墙上方醒目地摆放着九只大鼎。

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

从此鼎成为了王权的象征,显示国家统一,政令统一。

华夏南镇——会稽山

华夏南镇——会稽山

自然保护浙江林业ZIRANBAOHU●供稿/绍. All Rights Reserved.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保护会稽山位于绍兴城东南,因大禹治水在此会诸侯,计功行赏而得名。

为古代中华九大名山之首、华夏“五镇”之先的南镇,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地。

会稽因会稽山得名,作为绍兴地形骨架的脊梁,会稽山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35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主峰东白山海拔1194.6米。

会稽山之美,美在秀丽的山水风光。

登临高处,可见群山连绵,千山一碧,山明水秀,宛若仙境。

晋朝顾恺之说会稽山水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绍兴;南朝诗人王籍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

会稽山之美,美在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里孕育了古老的於越部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

秦汉时期,始皇帝上会稽、探禹穴,留下会稽山刻石。

一代儒学大师王阳明筑室于会稽山的阳明洞,“阳明”之号由此得名。

如今,连绵起伏的会稽山中,镶嵌着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有全球遗产古香榧群和桔槔井灌2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禹陵、兰亭、小黄山遗址、宋六陵等10多处,拥有会稽山、兰亭、诸暨香榧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舜江源、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

其中大禹陵、兰亭和古香榧群是最耀眼的明珠。

大禹陵,是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夏朝开国圣君——大禹的葬地,是大禹文化最主要的传承地。

祭禹典礼历经4000多年,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2007年,“公祭大禹陵”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形成“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祭祖文化格局。

2019年,绍兴市投资20亿元,启动大禹陵景区(公祭典礼)提升工程。

提升后的大禹陵景区将成为融文、商、旅元素于一体,具备文博、食宿、体验、养生、研学等综合性功能的大型景区。

山水会稽山

山水会稽山

山水会稽山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上千年来,因为王羲之和众多文人墨客的光顾,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旅游胜地。

会稽山,原名茅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名镇之一,也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会稽山脚下的若叶溪清澈如镜,山的倒影如诗如画。

许多文人雅士在若月溪上泛舟,轻步至会稽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词句,给人们留下了人文与美的融合的回忆。

悠久的历史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于霞文化、古越文化、石碌文化在旅游度假区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岳重有很多景点,比如阳明洞、龙瑞宫和若叶溪。

大禹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大禹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度假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大禹陵景区,有可登高览景、夜游祈福的炉峰禅寺,有王阳明筑室修身、悟道“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洞天福地,以及风景秀丽的宛委山樱花林、若耶溪、洄涌湖等。

丰富的景观和人文资源、功能完善的度假设施和丰富的度假产品是会稽山服务游客的三大支撑。

近年来,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不断完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从大禹墓、香炉峰、阳明洞、龙瑞宫、若月溪等岳重景区的保护利用,到兰亭安陆酒店、会稽山阳明酒店、大禹开元观堂酒店等度假酒店的开发推广对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点进行总体布局,绘制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手绘地图,并编制旅游景点地图。

未来,当地将把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打造成长三角后花园、浙东唐诗路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稽山景区导游词(学者篇)会稽山是古已有之的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曾将会稽山列为九大名山之首。

中国又有五岳四镇之说,会稽山就是“四镇之一”。

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

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我国的“五镇"之一。

“五镇"在古书上是与五岳并举的,指可为一方之镇的大山,包括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这里就是南镇会稽山。

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我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创建者,距今有四千多年历史了。

大禹陵是华夏子孙敬仰、祭奠大禹的唯一圣地,也是学习大禹精神,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殿堂。

1996年,大禹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师范基地。

禹陵:禹陵,即大禹葬地,为大禹陵景区的核心部分。

“禹葬会稽”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和《吕式春秋》。

汉时,司马迁在公元前126年专程上会稽,探禹穴,并记载入《史记》。

另外,《越绝书》、《吴越春秋》对此也有记述。

《汉书.地理志》说:‘山阴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

所指位置沈是今天禹陵的范围。

前方耸立的“大禹陵碑“是明朝嘉靖19年(1540年)绍兴知府南大吉请当时的专家考证陵址后镌刻立碑的。

“大禹陵”三字由南大吉题写,整碑高4.05米,宽1.9米,字体雄健有力,漆以朱红,十分鲜艳夺目。

碑上原覆有一亭,1956年毁于强台风,1979年根据明代原貌重建。

“咸若古亭”,咸若一词语出《尚书皋陶谟》中大禹说的一句话:万物皆应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也就是万物皆因自由、自若的发展。

这也道出了大禹治水的一个方法,在禹之前,人们治水总是用堵的方式,水来土挡。

但是大禹采用的是疏导的方式,顺应水流。

所以我们说的顺其自然最早也是大禹提出的。

咸若古亭也叫古乐亭是以前人们祭祀大禹时奏乐的一个地方,建造此亭也是为了纪念大禹一个教化之德。

(四)、禹祠走过短短一段鹅卵石小径就来到了禹祠。

拒史料记载,禹祠是禹的第六代子孙无余所建。

后来作为供奉、祭祀大禹及其后代的宗祠。

几经兴废,现存的禹祠是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前进左右置“大禹治水”、“记功封赏”砖雕两块。

后进,我们所见的大禹像是根据山东武梁祠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上的大禹形象而塑造的,是大禹治水时的形象。

两边陈列着与大禹治水传说相关的文物图片、历史资料及绍兴姒氏宗谱。

据传无余守墓时在绍兴繁衍下了子孙,均为姒姓,现在已经传至l44—146代。

(五)碑廊大禹陵历史悠久,古碑众多,约有60余方。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近年建了一个碑廊,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碑安放于此。

如《会稽刻石》、《往生碑》、《水利碑》等等。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块碑是1995年公祭大禹时树的一块《捐资碑》。

95年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公祭大禹,以后每5年一次公祭,明年一次民祭。

第二块碑是1935年国民党政府来祭祀大禹时所建的说明碑。

35年是国民党最后一次来祭祀大禹,所以说,从35年到95年这整整六十年当中,对于公祭大禹这项活动,一直是中断的。

旁边这块碑叫《往生碑》始刻于唐朝,原存于禹陵旁的大禹寺内,大禹寺为一佛教寺院,据此推断,此碑与佛事相关,确切资料至今未得。

整个碑廊里面,最高的这块碑叫做《会稽刻石》碑又称《李斯》碑。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及至他去世的十一年中,曾五次出巡。

所到之处无不立碑刻字,宣扬徳政,伸张秦法。

公园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南下,来到会稽山,祭祀大禹。

当他登上秦望山眺望东南沿海(今杭州湾一带)时,俯瞰着脚下被征服的群山,英雄气概跃然于胸,遂命他的宰相李斯撰文,刻下一方石碑,故又称《李斯碑》。

全碑共289个字,用来宣扬秦皇的德政,及制定法规来约束当地一些百姓。

碑上所用的字体是秦国统一六国以后在全国颁行的工整、流畅的秦小篆。

这种篆书字体圆润、清秀,字距行距匀适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字体是呈长方形,长宽比列为3:2,符合黄金分割率,是最富美感,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体态。

李斯所创造的这种篆书风貌在清代中叶以前约两千年的历史上竟无人能突破,足见其艺术魅力。

《会稽刻时碑》原碑是竖于绍兴秦望山上,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灭。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绍兴知府李亨特根据早期的拓本命高手摩刻上石的。

最后介绍的这块是明朝成化年间的《戴琥水利碑》。

戴琥是成化年间的绍兴知府,他守越十年,政绩斐然,而最大的建树,则莫过于大量的实地调查,悉心研究绍兴府所属的八个县区的水利形势,对整治绍兴地区的河道、湖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离任前夕,他将自己十年治水的方法经验,写成专文,连同绍兴山川水系的详细地图,一并刻制成碑,遂成《戴琥水利碑》。

此碑既是对绍兴水利的历史总结,也是至今仍具有现实价值的水利学术思想论著。

在我国历史上,这种地图与论文并刻的水利碑实属罕见。

(六)、禹庙禹庙是祭祀大禹的庙堂。

现存禹庙,始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梁代。

禹庙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午门、拜厅、大殿,顺山势逐渐升高,气势宏伟,甚为壮观。

进东辕门,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岣嵝碑”亭。

“岣嵝碑”原碑在湖南衡山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

这块碑是明嘉靖20年绍兴知府张明道根据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拓片翻刻而成的。

因其字体鉴于金文和甲骨文之间,十分独特,形似“蝌蚪”,所以后人称它为“蝌蚪文”。

在看其中内容:现在原文下已有现代文字翻译,这是明代学者杨慎考译的,杨慎认为碑文由77个字组成大致记述了大禹治水的过程。

全文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后人推测为大禹治水的叙事碑,因此,这碑也叫“禹王碑”。

全文内容丰富,大致讲述了三层意思:一、大禹受命于舜而去治水;二、废寝忘食,历尽艰辛,一心一意,平定水土;三、大禹治水成功后,水患已除,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当然这只是杨慎的一家之言,供参考而已。

岣嵝碑上所建的亭子,建于清朝咸丰四年,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碑而建。

在“岣嵝碑”亭后,有一面墙壁,取名叫“贪兽顾日”。

饰兽的四肢上已经拿满了金银珠宝,但还希望把红日占为己有,最后,掉进河里,淹死了。

虽然,只是个神话传说,但也暗含告诫世人要知足长乐,不能贪心妄德。

壁上的饰兽为龙首、马颈、鱼身、牛足、狐尾等多种动物的综合。

据神话传说资料记载,这些动物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与大禹密切相关。

午门为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木结构建筑,有三人门。

中间那扇门的门槛特别高,两边门槛略低。

据说,中间的门是皇帝的专用通道,两边门是文武百官通行的。

它与门上的七行七颗门钉一样,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标志。

门两边有一对门档,与之呼应称为户对,俗语“门当户对”,出与此。

走上白步禁阶,我们所处的地方叫拜厅,也称祭厅,是帝王及文武百官祭祀大禹的场所。

门上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由著名书法家钱君淘所书。

对联形象的突出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尚品德,八年在外,终于治理了黄河、长江、淮河、汉河等水系。

我们仔细看这个拜厅的建筑会发现,他的屋顶上方有一些像双龙戏珠、龙尾插剑等造型,在古代,龙分两种,一种叫真龙,即为皇帝的象征,因此有真龙天子的说法;一种叫孽龙,古代据说孽龙经常兴风作浪,导致大地洪水泛滥,而这龙尾插剑则是代表大禹降伏了蛟龙,使得大地洪水平定,百姓安居乐业。

两边陈列着1995年、2000年、2004年公祭大禹陵时的文字图片资料及部分中央、省、市领导莅临大禹陵时留下的珍贵照片。

大殿是整座禹庙的最高建筑物。

殿高、宽均为24米,进深22米,屋顶“地平天成”四个字为清康熙皇帝题写,意为治平大地水患,造福百姓。

原殿已在民国18年(1929)年倒塌,现存大殿是民国(22年)1933年重建的,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仍保持了明清的格局。

进入大殿,我们可以看到禹王像,禹王像高6米,他头戴冕球,身穿朱雀双龙华鲧,手捧玉圭,眼视前方,心中含有把大地洪水治平的心愿。

因为大禹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创始人,所以祭祀大禹,我们都是以帝王礼仪供奉。

原塑像在文革时期被毁,现在这座高6米的塑像是根据章太严先生的考证,在1979年由浙江美院美工师塑造的。

像后以九斧作为背景,端庄严肃,寓意深刻。

各位从正面看,只能看到其中六把,因为还有三把被大禹像给挡住了。

九把斧子作为背景,在这有三层意思:一是象征大禹治水成功划定九洲;二是象征大禹治水所用的工具——钺;三是象征皇权,因为“9”是古代数字中最高的一个。

殿中四副对联,都是赞扬大禹的丰功伟绩以及他的高尚品德。

最前面的一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是康熙皇帝1689年来祭大禹时所撰,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补书。

“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是乾隆皇帝1751年下江南祭大禹时所撰,由当代书法家王蘧常补书。

“乃圣乃神,疏九河人免为鱼,万世永赖;不矜不伐,拜嘉言贤无遗野,四海攸同。

”这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撰写。

“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衣冠拜冕旒”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集联书写的。

“窆石亭",因窆石而得名。

“窆”字是葬的意思。

“窆石"相传是下葬的工具。

据说远古时期的下葬,先在地上挖一个深穴,用四块这样的石头分别放在墓穴的两边,再用绳索通过窆石上的圆孔,一头栓在棺木上,另一头由人拉着缓缓地把棺木放入深穴,然后推倒其中的三块,只留一块窆石在上面,以起到墓碑的作用。

这块窆石上有后人题刻多处,最早的为东汉永建元年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

鲁迅先生也曾对窆石上的字作过一番考证,写了一篇《会稽禹庙窆石考》。

窆石是大禹陵景区最古老的一件文物。

窆石亭为为明天顺五年(1461年)重建。

“窆石亭”旁还有两块石碑,“石纽"和“禹穴"碑。

分指大禹的出生地和葬地。

石纽是大禹出生的地方,在今四川省北川县。

禹穴在这里是指大禹的葬地。

此外,大禹的生地以及大禹治水发现金简玉书的地方,也称禹穴,这两块碑是清光绪年间依照大禹出生地的拓片复制在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