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让孩子插上智慧的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让孩子插上智慧的翅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是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能够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让孩子插上智慧的翅膀,有时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下面介绍我们在化学探究学习中的一则案例,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选择内容
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第12页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对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通常都是这样来进行探究的:实验1、取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实验2、取一个内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二、发现问题
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实验1,都看到了在干燥的烧杯里有水珠出现,据此回答说: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这是教材设计实验时,要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得出的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的目的。
同学们探究试验2时,问题出现了,当同学们取一个内壁蘸有少
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并没有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就不能得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结论。
三、猜想与假设
教师:“同学们,针对以上问题,能不能查找一下原因是什么呢?”各小组同学纷纷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看法,提出了几种假设:
1、可能是烧杯小,距离蜡烛火焰近,再加上烧杯内壁上蘸有的澄清石灰水少,澄清石灰水没等变浑浊就被蒸干了;
2、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了;
3、可能是蜡烛中不含碳元素,蜡烛燃烧不会有二氧化碳生成;
4、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探究时烧杯口向下,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了。
四、制定计划
我适时的给同学们以鼓励:“大家的猜测都有道理,能不能针对你的假设,在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呢?”
“能!”
“那就按照你认同的猜测自由结组,然后分析讨论,设计出验证你的猜测的实验方案。”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积极讨论,分别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1、换一个大一点的烧杯,多蘸些澄清石灰水再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2、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许此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其中吹气,看能不能使其变浑浊或者是重新配置澄清石灰水;
3、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白色瓷盘,看瓷盘底部能不能出现炭黑;
4、将蜡烛粘在小木板上点燃,用广口瓶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等蜡烛熄灭后,翻转,向广口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震荡。
五、进行实验
各小组同学分别从仪器室找来自己所需的用品,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一步探究。
六、收集证据
教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进一步探究,已经验证了你的猜测,那么你的猜测是真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1、“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按照我们的进一步探究,还是没有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我们通过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能够变浑浊,说明我们此前用的澄清谁会水并没有变质。”
3、“我们的猜测也是错的,蜡烛火焰上方的瓷盘底部出现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4、“我们成功了,通过我们的改进,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哇……”同学们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七、表达与交流
教师:“好,既然你们的方案成功了,就在给大家展示一下,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小组代表:“好的”
小组代表:“我们先前探究的实验2现象不明显;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我们在探究时烧杯口是向下的,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大部分可能从烧杯中逸出,由于此时烧杯内部的二氧化碳很少,不足以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看不到明显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小组做如下改进。”
小组代表:“为了让大家理解的更直观一点,我先把图给大家画到黑板上。”
小组代表:“我们改进以后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1、将燃着的蜡烛用蜡油粘在小木板上,用干燥的广口瓶将其扣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将会因氧气耗尽而熄灭。
2、待蜡烛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后,原来干燥的广口瓶内壁上会有无色夜珠出现(如图1),经证明是水,则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3、将此装置翻转(如图2),向广口瓶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如图3),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八、反思与评价
教师:“这一片掌声就说明你们小组的猜测和探究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你们小组的方案使得此探究实验现象明显,百分之百成功,使同学们不再对此实验产生疑惑。效果很好!同学们,我们今天有了重大的收获,我们的方案是对教材实验设计方案的改进,一个很成功的改进!”
又是一片掌声……
教师:“同学们,科学必须要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必须一丝不苟,不能存在模糊认识。对于出现的疑虑必须要弄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