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公开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公开课课件2.ppt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公开课课件2.pptx

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指导: 可以在人物后面稍 作停顿。
24 司马光
熟读成诵,试着填一填,背诵课文。
群儿 戏于庭 ,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 。 众 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儿 得活 。
24 司马光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24 司马光
在庭院玩耍的 所有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ຫໍສະໝຸດ 之,水迸,儿得活。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 和跌倒在水瓮里的 孩子之外的其他孩 子们
24 司马光
了解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后,我们再 来借助注释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事。
提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古文学习的过 程中,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数字 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 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24 司马光
生字归类
司庭登跌 众 弃 持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品字形结构
24 司马光
识字方法
加一加:足+失=跌 人+人+人=众
字理识字: 持
会意字。表示用手拿住,本义是握、执。
24 司马光
tínɡ

庭院 法庭
易写错
yán

先观察两个字被圈 起来的部分有什么 不同,再组词。
延长 延安
24 司马光
三、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是复姓?
公孙策 诸葛亮 司马炎
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
先听音频中的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 再将生字填入下面的空格中,读一读, 想一想,司马光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品课件(共128张PPT)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品课件(共128张PPT)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初读感知
司马光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姓司马( 复姓) (1019—1086),名光,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由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 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 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道。
1.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 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 渴寒暑。 2.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孔融让梨 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 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 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 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赏析: 小小少年曹冲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称出大象的重量, 告诉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 脑筋想办法,小孩儿也能办大事。
司马光勤学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 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思考:1.怎样读出语句间的停顿? 2.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光勤奋好学?
记方法:1.对比双方对立、相反或有差异。2.对比是为 了强烈突出其中一方。
用方法:请运用对比的方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 寒风吹过,_只__有__松__树__,__披__着__一__身__翠___绿__的__衣__裳__,__仍__ _然__站__得__笔__直__、__挺__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左右/左中右 结构
跌持
上下/上中下 结构
皆弃
半包/全包围 结构

我会写
字词乐园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司庭 登跌 众
qì chí
弃持
多音字
足跌没(mò)水中。

字词乐园

淹没
méi
没有
少年没(méi)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救 起那个快被河水淹没(mò)的孩子。
多音字
学习思考:
课堂集中营
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多数是现 代文。文言文是用古代的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用现代的语 法写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分: 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短,而现代文刚好相反,文章
篇幅较长。 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几个字就能表达作者的感受。 第三,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戏
【译文】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缸上, 失足掉入缸中淹到水里。
课堂集中营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们纵情游戏、攀爬的样子。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一个小孩失足落水。
课堂集中营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持: 拿。 击: 击打。 迸: 涌出。
【译文】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 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Hale Waihona Puke 实战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群儿戏于庭 庭:___庭__院___。______________
· 2、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___拿__。_________________ ·· 3、众皆弃去 皆: ___全__,__都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7张PPT)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文言文 言简义丰
谈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 学到了什么呢?
拓展阅读
宋人有悯其苗之 不长而揠之者,芒芒 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矣。”其子趋而往视 之,苗则槁矣。
拓展阅读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 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 其舟,曰:“是吾(wú) 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众为什么要放弃他离开他呢?难 道他们不想救他吗?联系生活实际说 说他们都会有哪些表现? 有的......有的......有的........
你想对司马光说点什么?
复述故事
借助注释,发挥想象,用上 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这个故 事讲给同桌听,让他给点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通句子。

司马光
tínɡ
wènɡ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ɡ
之,水迸,儿得活。
mò(淹没)
没 méi(没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人物 /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看图片猜故事
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 上册
复姓

24 司马光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
介绍司马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公开课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公开课PPT课件
“戏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结合插图。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足跌没( mò )水中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1.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水迸,儿得活。
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 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瓮被他砸破,只听
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 文言文文章篇幅短,现代文文章篇幅较长。 ➢ 文言文的概括力强,言简义丰。 ➢ 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
我会写


组词:司马光 司机
造句:司马光是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tínɡ

组词:家庭 庭院 造句:爷爷家有一个很大的庭院。
dēnɡ

组词:登山 登上
造句:我们很快就登上了这座山峰。
diē

组词:跌落 跌倒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zhònɡ

组词:众人 观众 造句:众人都感到这件事太奇怪了。

24 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司马光
姓名
你们还知 道哪些复姓?
上官 诸葛 欧阳
小朋友,你们 听过“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吗?
➢看图猜一猜:司马光是哪一个孩子呢?
司马光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 儿 戏 于 庭,
一群 儿童 游戏 (孩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4[1]教学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4[1]教学课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 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 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 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 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 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说一说:
假山 别的 水 缸 吓哭 叫喊
yí kuài shǐ jìn zá pò dé jiù
一块 使劲 砸破 得救
第一关:词语关
假山 别的 水缸 吓哭 叫喊 一块 使劲 砸破 得救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024/11/72024/11/7Thursday, November 07, 2024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2024/11/72024/11/72024/11/711/7/2024 11:51:23 PM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024/11/72024/11/72024/11/7Nov-247-Nov-24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2024/11/72024/11/72024/11/7Thursday, November 07, 2024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4/11/72024/11/72024/11/72024/11/711/7/2024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2024/11/72024/11/72024/11/7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4年11月2024/11/72024/11/72024/11/711/7/2024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4/11/72024/11/7November 7, 2024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2024/11/72024/11/72024/11/72024/11/7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学课件 (39张)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学课件  (39张)

“于”就是在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
“庭”指庭院
“戏”就是做游戏、玩耍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的意思就是 一群小孩在庭院玩耍、嬉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2.理解语句 方法拓展
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语,如“戏”“庭”等, 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游戏”“庭院”来代 替。运用这一方法,可以把下文的“没”“众”“石” 等字组成“淹没”“众人”“石头”等词语来理解。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
司马光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 司马光的童年事迹
伟大的人物总是在童年时就显现 出他的与众不同来。这节课我们一起 走进《司马光》这篇课文,看看小时 候的司马光的事迹。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2.理解语句
“足”通常我们说的是“脚”,脚跌落 了,也就是“失足跌落”的意思。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登”是爬的意思,这么大,孩 子这么小,难怪要用“登”。
“没”是淹没、沉下去的意思。 小孩儿失足掉进了瓮里,他一掉 进去就沉没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小组内互相抽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你也曾有过帮助别人或被人帮助的经历吗?请选择一 个你印象最深的写一写。 要求: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公开课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公开课精品课件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一群 ) 戏(嬉戏 ) 庭(庭院 )
他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生了什么呢?
跌倒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你知道“瓮”和“缸”有什么区别吗?
瓮:收口
缸:敞口
如果掉进去, 就更不容易
出来了。
突然发生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做
小朋友们有的 吓哭了,有的 回家叫父母帮忙,有 的 跑去求救路人 。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 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司马光是一个 沉着冷静 、 机智勇敢 的孩子。
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课后第二题)
温馨提示: (1)补充想象的内容。 (2)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故事更生动。 (3)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
面对落水小孩 众小孩
众皆弃去
吓跑
司马光沉 着冷静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对比
救人
想一想:平时有人掉水里,人们怎么去救?司
马光是怎么又救小伙伴的?
拉落水者
砸瓮
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
瓮口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大,小朋友掉进去 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运用:如课文第一句话,调整为:群儿于庭戏,(庭 中有瓮)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品读释疑
默读全文,用圆圈圈出文中提 到的“儿”,用方框圈出“众”。 小组讨论:这几个“儿”分别指谁? 文中的“众”又指谁?
在庭院玩耍的所有 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

三、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是复姓?
公孙策 诸葛亮 司马炎
第二课时
先听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再将生 字填入下面的空格中,读一读,想一想, 司马光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登 庭跌众 持 弃
群儿戏于( ),一儿( )瓮,足 ( )没水中。( )皆( )去,光( )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互动课堂
学完本课后,你总结了哪些学 习文言文的方法?
1.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 2.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 3.给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 一篇文言文,说说你有什么背诵 文言文的好方法。(课后第三题)
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 )得活。
你知道“瓮”和“缸”有什么区别吗?
瓮:收口
如果掉进 瓮里,就 更不容易 出来了。
缸:敞口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考考你:你知 道 哪些带有“ 皆” 字的四字 词语?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词语积累(带“皆”的成语)
皆大欢喜 人尽皆知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全民皆兵 举世皆知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文言文,通过翻 译文言文了解了儿时救其他孩子的经过。
司 庭 登跌 众弃 持
课堂演练 一、根据句子意思,给加点字组词。
群儿戏于庭
群(一群) 戏(嬉戏) 庭(庭院)
二、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2 )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 1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4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6 )掉进水瓮的小朋友得救了。 ( 5 )司马光举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 3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24《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24《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总结:通过重点 字词的解释,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内容,提 高语文学习效果。
段落结构划分
第一段:介绍司马光砸缸 的背景
第二段:叙述司马光砸缸 的过程
第三段:叙述司马光砸缸 的结果
第四段:介绍司马光的其 他成就
04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方法探讨
情景教学法应用
情景教学法的定 义和特点
情景教学法在 《司马光》中的 应用
预习指导:布置预习任务,指导 学习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拓展延伸:引入相关内容,扩大 知识面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进行针对性教学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添加 标题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在同伴遇到危险时,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在平时生活中,要 养成遵守纪律、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03
课文内容解析
故事情节概述
故事背景:介 绍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和
人物
故事情节:简 要描述故事的 主要情节,包 括起因、经过
和结果
人物形象:简 要介绍故事中 的人物形象, 包括主要人物
音频播放:播放 课文录音,帮助 学生练习发音和 语调。
互动式白板教学: 通过互动式白板 教学,增强师生 之间的互动,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提问与回答 分组讨论 课堂小测验 学生自我展示
05
德育教育渗透
勇敢品质培养
司马光砸缸:不畏艰险,敢于创新和行动 课本剧表演:在表演中体验勇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小组讨论:探讨司马光的勇敢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 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培养勇敢品质,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 《司马光》(精美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 《司马光》(精美课件)

课文中的句子都很短。
本课中三个“儿”字,第1、第2个泛 指儿童,第3个特指落水的儿童,前后意思 不一样,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它”。
语序不太一样。“群儿戏于庭”,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顺序应该是 “群儿于庭戏”。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需要借助文 言文知识理解文意,其他课文是白话 文,容易理解。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全,都。 指司马光。 敲打。 使瓮破碎。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 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石头把瓮砸破。
“众皆弃去”,想象一下这群孩子们当时 的表情、心理、动作,描述一下当时的场面。
示例:一看到有人落水了, 孩子们的脸都吓白了,不知道该 怎么办才好,有人哇哇大哭,有 人慌慌张张地跑去找大人。
孔曹融冲让称梨象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
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1.足跌没( mò )水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没( méi )有
·
沉没( mò )
·
二、先解释加色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__全__,__都_____。 迸:_____涌__出______。 句意:_其__他_的__小__孩__都__吓__跑__了_,__只__有__司__马__光__拿__着__ 石__头__把__瓮__砸__破_,__水__从__瓮__中__流__出_,__小__孩__子__得__以__活_命___。
从司马光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越是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越不能慌张甚 至放弃,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在危险关头, 我们只有冷静下来,分析现实情况,积极思 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7张PPT)

chí
bènɡ
持 石 /击 瓮/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活。
文言文: 本课这种语言情势叫作文言,是中国
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跌持
➢你能根据形旁并结合图片猜一猜 “跌”和“持”的意思吗? ➢表演“跌”和“持”的动作。
群儿戏于庭
游戏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 里做游戏。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文言文学习方法
• 看注释 • 组词 • 联系生活实际 • 看插图 • 联系上下文
半包围结构,第三笔 是竖撇,稍长,最后 一笔捺要舒展。
拓展延伸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 负。以椎(chuí)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 夺己也,遽(jù)掩其耳。
• 译文:
•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想趁机偷一口钟。本想背着它逃跑,但是,这 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 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 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课文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上的对 照,表现了司马光什么样的品质?
遇事冷静冷静 肯动脑筋
说一说。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 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 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谨慎,掉 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 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 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 救了。
24 司马光
复姓
你对司马 光有什么 了解吗?
司马光,北宋时期,陕西 人,7岁能熟练背诵《左 传》,长大后成了著名的 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著有《资治通鉴》。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课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课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演示课件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比比皆是)(草木皆兵)
弃 (放 弃 ) (自暴自弃)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 孔子二十世孙也。 庭 (庭 院)(大庭广众) 司 (司 马)(司空见惯)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 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 (司 马)(司空见惯)
司 (司 马)(司空见惯) 登 (登 山)(登峰造极)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登 (登 山)(登峰造极)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课
司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
司 (司 马)(司空见惯)
马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
小者。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凡事应该遵 守公序良俗。
尊敬兄长, 懂得谦让。
尚 , 钜 鹿 太 守 。 父 宙 , 泰 山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 孔子二十世孙也。
都 尉 。 融 别 传 曰 : 融 四 岁 ,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品课件(共66张PPT)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品课件(共66张PPT)

猜一猜, 其他小孩子遇 到这种情况会 怎样做?
众皆弃去
【皆】全;都。 【去】离开。 大家全部都离开了。
司马光是怎 么做的呢?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指司马光。 【持石】拿着石头。 【破】使……破。 【之】代词,指瓮。 【迸】(水)涌出。
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瓮。 水瓮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因此得救。
参考课文注释和对《司马光砸缸》故事 的理解,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起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
故事经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故事结果: 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 单音节词
代替法
做游戏。 庭院。 双音节词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序调整。
想象说话:古人的庭院里花草鱼虫都 有,最适合孩子们玩儿了。想想看他们在 玩什么呢?
课文用“光”来称 呼“司马光”,这在其 他课文中比较少见。
课文中的句子都很短。
本课中三个“儿”字,第1、 第2个泛指儿童,第3个特指落水 的儿童,前后意思不一样,类似 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它”。
语序不太一样。“群儿戏于 庭”,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顺序应该是“群儿于庭戏”。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需要借助 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其他课文是 白话文,容易理解。
课文赏析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 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戏】游戏;玩耍。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足跌】失足。 【没】沉没。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 耍,一个小孩儿攀爬瓮。 一不小心跌进了瓮里。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 砸瓮救人的故事,赞扬 了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 时沉着、勇敢、果断的 好品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市级一等奖)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市级一等奖)公开课课件
部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曹冲称象
凿壁借光
孔融让梨
司马光砸缸
wèng
【瓮】
口小肚大的陶器
注释: ①本文选自司马光传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光】指司马光 ⑥【迸】涌出
阅读小帮手: ①【登】爬上 ②【跌】掉进 ③【没】淹没 ④【弃】丢下 ⑤【去】跑 ⑥【持】拿着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儿得活
学习文言文小妙招:
借助拼音读通顺 巧借注释读明白 熟读成诵记心中
《宋史·司马光传》
lǐn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
《左氏春秋》,爱/之,退/w为èi /家人讲,
liǎozhǐFra bibliotek即/了其/大旨。自是/ 手不释书,至/不
jī kě
知/饥渴/寒暑。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 写了《资治通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朋友们有的 吓哭了,有的 回家叫父母帮忙 , 有的 跑去求救路人 。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 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司马光是一个 沉着冷静 、 机智勇敢 的孩子。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 一讲这个故事。(课后第二题)
提示: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
记住人物,回忆人物内容
群 儿 ( 戏于庭 ) , 一 儿 ( 登瓮 ) , ( 足跌没水中 ) 。 众 ( 皆弃去 ) , 光 ( 持石击瓮破之 ) , ( 水迸 ) , 儿 ( 得活 )。
结构梳理
群儿戏于庭
司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马 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冷 静 机 智
儿得活
主题概括
这篇文言文通过写 司马光砸瓮救人 的故事, 刻画了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的形象和 爱护同伴 的美好品质。
优质教育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 | 上册
三年级上册 · 课文
精品教学课件
本课时编写:
村居
池上
[草 拂清长柳 动长堤片首]白踪古活,,枝莺杨高古,人的迹莲飞柳鼎条黄似农诗想今用作二醉,回一同变莺乎历一,天小月春他品学在来个绿在都二想用上娃天烟。们们水。小变天 陶月撑自,,。课[今自发面可孩小唐软空 醉,己这前天己现的是撑艇]回了中 在青的两咱白我的了,。浮他着飞 这,草居张话们偷们写没萍却小易来 美在已图说先采也作?上不船飞 丽薄经片说来白要方这留知,莲描这去 的雾欣渐学式两下道偷述两赏景中。渐习描首了怎偷两的首发色随岸一写古一么地张是诗芽中边风篇儿诗条采掩图哪里生杨。摆古都童船了藏是人生
感谢聆听
学写字
先读一读,再观察 字形,给它们分类。
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司庭 登跌 众弃 持
生字归类
司庭登跌 众 弃 持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品字形结构
识字方法
加一加:足+失=跌 人+人+人=众
字理识字: 持 会意字。表示用手拿住,本义是握、执。
tínɡ

庭院 法庭
易写错
yán

先观察两个字被圈 起来的部分有什么 不同,再组词。
延长 延安
dēnɡ

上宽下窄,上 部左低右高, 撇捺要舒展。
砸瓮救人
识字游戏
跌倒 登山 主持 比比皆是
课堂演练 一、根据句子意思,给加点字组词。
群儿戏于庭
群(一群) 戏(嬉戏 ) 庭(庭院)
二、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我们先来读读司马光的名字,看看谁能 读对司马光的姓和名字。

名字 司马不仅是复姓,在
司马光
古代还是官职的名称呢! 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白居易
就做过江州的司马!
复姓
初读课文,圈圈画画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 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圈画出你觉得 难读的字音或词句,读不通顺的地方 借助注释反复多读几遍。
熟读成诵,试着填一填,背诵课文。
群儿 戏于庭 ,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 。 众 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儿 得活 。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背诵本课,需要首先理解文言文的文意, 然后反复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看教材, 试着背诵,注意背诵时也要和跟读时一样, 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最后,我们一起来记住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会写字!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文言文
认识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 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 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 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 文。所以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 的文章。
互动课堂
默读全文,用圆圈圈出文中提 到的“儿”,用方框圈出“众”。 小组讨论:这几个“儿”分别指谁? 文中的“众”又指谁?
涌出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的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出来 了的样子。
了解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后,我们 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停顿规律。(课后第一题)
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指导: 可以在人物后面稍 作停顿。
学完本课后,你总结了哪些学 习文言文的方法?
1.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 2.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 3.给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 一篇文言文,说说你有什么背诵 文言文的好方法。(课后第三题)
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群儿 )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 儿 )得活。
第二课时
先听音频中的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 再将生字填入下面的空格中,读一读, 想一想,司马光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登 庭跌众 持 弃
群儿戏于( ),一儿( )瓮,足 ( )没水中。( )皆( )去,光( )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互动课堂
说一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 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 感受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 来。
学认字
一起来读准这些难读的字吧!

diē
司马光 足跌没水中
jiē qì
ch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多音字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méi
没有

隐在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ěi 这个工程得一个月才能做完。
可以
Hale Waihona Puke de必须出得门来
表示动作已完成。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 同?和同学交流。(课后第三题)
课堂演练
一、先解释红字的意思,再解释句子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 戏: 游戏 于: 在 庭:庭院 。 译文: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光:司马光 迸: 涌出 。
译文: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连哭带喊, 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 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 “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涌出来,被 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二、司马光用什么办法救了小伙伴?用 原文回答。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光持石击瓮破之
示例:我学到了遇到危急情况要沉着 冷静,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在危险面前不要慌,我们都是“司马光”。
假如你在广场看到有人持刀行凶,你要这样做: 首先要沉着,要大声向旁人寻求帮助,拨打
110报警;不要激怒歹徒,注意寻找掩体躲避,同 时大声呼叫,以提醒更多的人及时避险。
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 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 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 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 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 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 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 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 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面对落水小孩 众小孩
众皆弃去
吓跑
司马光沉 着冷静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对比
救人
想一想:平时有人掉水里,人们怎么去救? 司马光是怎么又救小伙伴的?
拉落水者
砸瓮
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
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 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 危险。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儿村童的儿讲里散儿述划学的童司过归孩生不来的马子活解早痕光们是藏,迹小踪什放。时迹么了候,样学故浮的急事萍。忙一的道跑课回文家——,趁
着东风放风筝。
忙趁东风放纸鸢。
开。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你听说过司马光吗?知道他是谁吗?
司马光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 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
众( 众人)
众皆弃去 弃( 抛弃)
全,都 去(离去)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考考你:你知道 哪些带有“皆” 字的四字词语?
词语积累(带“皆”的成语)
皆大欢喜 人尽皆知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全民皆兵 举世皆知
“众人皆去”后发生了什么呢?
光持石击瓮破之
拿砸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故事好惊险啊!最后怎么样了呢? 水迸,儿得活。
( 2 )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 1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4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6 )掉进水瓮的小朋友得救了。 ( 5 )司马光举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 3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
三、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是复姓?
公孙策
诸葛亮
司马炎
字词听写
在庭院玩耍的 所有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 和跌倒在水瓮里的 孩子之外的其他孩 子们
了解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后,我们再 来借助注释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事。
提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古文学习的过 程中,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数字 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 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 (一群 ) 戏 (嬉戏 ) 庭 (庭院 )
他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生了什么呢?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