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合集下载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
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悲愤的诗风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广泛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沉郁和顿挫情绪,揭示了他对时代动荡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和不满。

在杜甫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身世之苦的沉郁表达。

杜甫自幼失去父亲,成年后又经历了数次失败的科举考试,生活一直陷入困顿。

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贫困和失落的痛苦感受,如《月夜忆舍弟》中写道:“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些诗句反映了他对逝去的亲人和破碎的家庭的思念之情。

同时,杜甫的诗作还展现了他对时代动荡和社会不义的担忧。

唐朝时期,社会秩序动荡,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困苦。

杜甫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忧虑和愤怒,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中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他用冷冰一般的心来形容自己和他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然而,杜甫的诗歌里也有一些表达他顿挫情绪的作品。

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他的作品却很少被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所推崇,多次考试不中,生活陷入困顿。

在《登高》中,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诗句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困惑。

总之,杜甫的诗作流露出他内心的沉郁和顿挫情绪。

他通过诗歌表达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时代动荡的忧虑,揭示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生的痛苦反思。

他的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呼吁,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顿挫的赏析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顿挫的赏析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顿挫的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内心沉郁顿挫之情的诗歌。

这首诗以登临岳阳楼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痛苦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对读者的启示。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直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然而,在这美景背后,诗人却透露出了自己内心的纠结与郁闷。

接下来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则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无尽追求和对于境遇的不满。

这里的“欲穷千里目”意味着作者欲求取更加宏大的视野,但以有限的人生和有限的机会,无法达到如此远大的目标,内心的沉重和无奈无法避免地显露了出来。

然而,这首诗并没有止步于描绘内心的忧伤,而是通过描绘对岳阳楼的登临,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于境遇的无奈之情。

岳阳楼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们登高远望的地方。

然而对于杜甫来说,这并非只是一次普通的游览。

他将登临岳阳楼视作超越现实的一种方式,试图逃离内心的痛苦和郁闷。

然而,在登临之后,他却发现自己的内心痛苦依然存在,这种沉郁和郁闷难以消退。

这对于作者来说,无疑更加强化了他内心的无望与无奈。

诗歌的主题于是呈现出了对于现实的无能为力和对于命运的无奈,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情感。

这种压抑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沉郁顿挫的特点,使得读者们不禁对于诗人内心的痛苦表达倍感同情。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杜甫并非将这种沉郁放之四海而皆准。

诗人的内心苦闷源于曾经的功名无望和境遇的无奈,但这种负面情感也反映出了杜甫的哲学智慧。

他以自己为例,通过内心的痛苦表达,呼唤着读者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境遇的拷问。

尽管诗人内心的沉郁显而易见,但这首诗并未放弃对于人生的希望和追求。

最后一句诗“更上一层楼”,虽然表达了作者无尽的追求,但也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沉郁顿挫 曲尽其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沉郁顿挫 曲尽其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沉郁顿挫曲尽其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写作背景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子了,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子了,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子了,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的疾苦而著称。

唐诗宋词选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唐诗宋词选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课堂巩固训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 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 都草堂时。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鉴赏艺术手法
• 1、开头四句写景有什么特 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由近及远,远近结合,描绘了一幅 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 画面,创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 寂的江边夜境。寓情于景,乐景写
哀情,用雄浑、阔大的意境,反衬
诗人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悲怆心
境。
• 2、诗歌运用了什么抒情方 式?请加以分析。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 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 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表现为 纡徐(从容缓慢的样子)斗健(峭拔刚健), 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 情有景,相间相融。 • 顿挫,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折有 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 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诗歌题为“旅夜 书怀”,想一想,诗 中那几句写“旅夜”, 那几句“抒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杜甫
写“旅夜”。
(侧重写景)
“抒怀”。

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一种解读

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一种解读

一、沉郁顿挫的内涵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它源于杜甫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 的情感体验。在杜甫的诗歌中,“沉郁”指的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刻 性和复杂性。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这些思考又往 往与他对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理解紧密相连。
而“顿挫”则是指杜甫在表达这些情感和思想时所使用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他的诗歌语言流畅自然,既有明快的节奏,也有沉重的停顿,形成一种独特的韵 律美感。这种韵律美感使得杜甫的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使读者在阅读时更 容易产生共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以国难家恨交织,写出了非常时代的非常感受。首联对起,国破而山 河犹在,言山河似昔而国已不国;城春本应欣欣向荣,而如今唯见荒草深深。寥 寥十字涵括了安史之乱所引起的非常的社会动荡,其深重的悲剧气氛笼罩全诗。 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正是“沉郁顿挫”诗风的体现。
“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可以理解为杜甫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这四 个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二是“顿挫”,指 其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这种诗风的形成,与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 及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这期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国 家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深刻。他的诗 作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反映了他内心的忧虑和痛感。这种深沉的情感, 通过顿挫有力的诗句表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沉郁顿挫”诗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

举例说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举例说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举例说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杜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杜甫的诗啊,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就好比你走在一条崎岖的小路上,每一步都带着沉甸甸的感觉,这就是他诗里透出的那种沉郁。

你瞧里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哇,这简简单单几个字,不就像一把重锤敲在你心上吗?国家都破败了,可山河还在呢,这是多么无奈又悲哀的景象啊!这不就跟你满心期待一件事,结果却落了空一样,心里堵得慌啊!再看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来是美的,鸟叫声也是悦耳的,可在他笔下,却因为时事而变得让人忧伤,这多妙啊!就好像你本来开开心心吃着蛋糕,突然听到一个坏消息,那蛋糕瞬间也不甜了。

还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强烈的对比,把官吏的凶狠和百姓的凄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就跟恶霸欺负弱小一样让人愤慨吗?杜甫的诗就是这样,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你最深刻的感受。

他的沉郁顿挫,就像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曲子,有高音有低音,有激昂有低沉。

有时候让你心里沉甸甸的,有时候又让你为那其中的悲愤而握拳。

这就是杜甫,用他的笔,书写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让我们这些后人能透过他的诗,看到那个遥远的过去。

我觉得杜甫的沉郁顿挫诗风,是他对生活深刻洞察的体现,也是他
对百姓苦难深切同情的表达。

他的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的记录,情感的寄托,真的太了不起了!。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 老杜衡州诗云:“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 肠。”此语甚悲。昔蒯通读乐毅传而涕泣, 后人亦当味此而泣者也。
• 齐梁间乐府词云:“护昔加穷裤,防闲托守 宫。今日牛羊上邱陇,当时近前面发红。” 老杜作丽人行云:“赐名大国虢与秦。”其 卒曰:“慎勿近前丞相嗔。”虢国秦国何预 国忠事,而近前即嗔耶?东坡言老杜似司马 迁,盖深知之。〔宋.强幼安《唐子西文录》〕
以《登高》为例鉴赏体会沉郁顿挫
• 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 1﹑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 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 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 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 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 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 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 深厚而寄慨深广。
• 诗人赞美诗篇之善,多比珠玑碧玉锦绣花草之 类。至杜子美则肯作此陈腐语邪?寄岑参诗云: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许十一诵 诗云:“精微穿溟幸,飞动摧霹雳”,赠庐琚 诗曰:“藻翰惟牵率,湖山合动摇”,赠郑谏 议诗云:“豪毛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高 适诗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寄 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皆 惊人语也。视余子,其神芝之与腐菌哉?
吟此句不已。此句众口相传,其魅力即在写
出了无数悲剧英雄的心境。来自风格小结:• 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 ,沉郁凭借顿 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登高》这 首七律,将深厚浓郁的“沉郁”之情 寓于跌宕有致的“顿挫”之中,无疑 是窥测杜诗风格的一个重要窗口,具 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沉郁顿挫 的杜甫诗

沉郁顿挫 的杜甫诗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该诗前两联写景,融情于景。颔联境界阔大,
但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和凄怆心情。后两联“书怀”,颈联 为反语,表达诗人愤愤不平之情。尾联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深 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第2步 悟读——诗情画境 细草绵延、微风吹拂的江岸边,夜间停泊着一只高桅孤立 的小船。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辽阔;月影波动,大江无声 汹涌奔流。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天地苍茫,有 谁能。识我江郎才俊?沙鸥飘零,只能空叹息茫茫星空,泣笑 苍天;人似沙鸥,惟有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愁怨„„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 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 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 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诗人的这篇长歌 就是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 难。
这首叙事诗是讽世伤时之作。用行人问答的方式,揭露了 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罪恶,表达了 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 “海水”意指流血之多,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
辞手法;两句一果一因,并形成鲜明对比,把战争灾难写得极 为真切,道破了苦难的根源,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强烈抨击 朝廷意志造成的流血成海的荒谬。
5.在封建社会,人们往往重男轻女,可是本诗为什么说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诗歌之“顿挫” ——《 登高》赏析

杜甫诗歌之“顿挫” ——《 登高》赏析

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登高》赏析">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孙绍振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是经典名篇。

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

这留下了想像的自由,并不说明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反正是“哀”的氛围就是了。

点明了“哀”还不够,下面又点到“悲”。

“万里悲秋常作客。

”这回点明是诗人自己悲秋了。

一提到秋天就强调悲哀,不是落入窠臼了吗?不然。

这是因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博大深厚。

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写个人的悲哀,于杜甫可能太轻巧,至少是不能充分表现其个性。

沉醉自己的悲哀之中,也不能绝对说就写不出高远的精神境界来。

杜甫的悲哀有什么特点呢?杜甫不习惯把自己的情怀局限在狭小的自然空间中,这里就显示出他的悲哀相当深厚博大。

这种博大,首先就表现在空间视野上。

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

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

这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

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

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

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像性、虚拟性。

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

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

简述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简述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简述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

沉郁顿挫是指杜甫的诗歌在表达上悲慨壮大、深沉缓慢,有着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的特点。

杜甫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切和担忧,情感真挚、深沉,富有感染力。

杜甫的诗歌作品《登高》、《春望》、《北征》等体现了他的沉郁顿挫风格。

在这些作品中,杜甫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例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在《春望》中,杜甫则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现象,表达了他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切和担忧,其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词精湛、贴切,体现了杜甫的文学才华。

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天才和不懈的追求有关。

杜甫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动荡,他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此外,杜甫在诗歌创作上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这些特点也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奠定了基础。

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体现了他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切和担忧,情感真挚、深沉,富有感染力。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而且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杜甫《蜀相》赏析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杜甫《蜀相》赏析

沉郁顿挫统体浑成——杜甫《蜀相》赏析沉郁顿挫统体浑成——杜甫《蜀相》赏析《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

“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

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首联描绘了 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用蓬草编成的 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颔联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 景,引出“客至”,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 “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 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因为住偏僻,距街市较远,所以 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 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人肯不肯与邻家的老翁相对而饮?如果肯的话,我就隔着篱 笆,招唤他过来,一起喝尽这最后的几杯。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 表现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和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写款待之 事。上句易“宾”为“客”,说:你这位“佳客”, 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 相饷,也算尽礼了。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 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在自谦 中实含自伤之意。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特致歉意, 兼邀贵客重来。“供给”指酒肴。“药栏”,花药 之栏,“看药栏”,即看花。诗人说:如果不嫌 “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 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 可见了。 此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 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从强调 “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 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 虽始终以宾主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 负神态。“岂有文章惊海内”,“ 百年粗粝腐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赏析: 《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 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在新 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另一方面,在人 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诗 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 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 情的发展变化,丝毫没有给读者勉强和抽象之感,而显得非常 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能让读者深受感 染。
“沉郁顿挫” 的杜甫诗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奔波衣食,但仍 意志坚定,矢志不渝,这些磨砺了杜甫,也 成就了杜甫。
一、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之前) 对前途有着美好的憧憬,代表作《望岳》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赏析 诗用第一人称,让主人公直接出面,对读者诉说他 的所见、所遇、所感,因而不仅通过人物的主观抒情表 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通过环境描写也反映了人物 的思想感情。几年前被官府抓去当兵的“我”死里逃生 ,好容易回到故乡,满以为可以和骨肉邻里相聚了;然 而事与愿违,看见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 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目凄凉,百 感交集!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日”无所谓肥 瘦,由于自己心情悲凉,因而看见日光黯淡,景象凄惨 。正因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结合,所以能 在短短的篇幅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 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 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举例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举例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举例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

出自杜甫《进<雕赋>表》:“倘使执先祖之故事,……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杨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杜甫始终忧国忧民,他遭际丰富,个性鲜明,历经安史之乱,看到了自己所处社会的矛盾,遂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和顿挫分别是指杜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的特色,具体如下:(1)“沉郁”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沉挚。

杜诗中爱国忧民的诗作如《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咏怀抒情的诗作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写景咏物的诗作如《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等;思乡怀友的诗作如《月夜》、《月夜忆舍弟》等;咏史怀古的诗作如《咏怀古迹》五首等;题画论诗的诗作如《戏为六绝句》等。

在这些题材广泛的诗歌中,“沉郁”表现为复杂的心理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例如《垂老别》中,老翁既愤恨残酷的兵役制度,但又没因此忘记自己捍卫国家的责任;既毅然报效国家,却又难忍夫妻垂老离别;既伤心夫妻垂老离别,却又没削弱上阵杀敌的斗志。

复杂矛盾的心情展现了这一系列的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复杂矛盾的诗歌内容,而正是这一系列的复杂矛盾突出了杜诗“沉郁”的风格特征,深刻的反映了复杂矛盾的“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

(2)“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诗歌结构的起伏转折。

如《兵车行》开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形象描写,表现出被征召上战场的兵士与家人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给人以撕心裂肺之感。

之后诗人才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写出统治者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使人民身陷水深火热的境地,揭示出开篇所发生军旅出征的深层原因。

这种逆笔倒挽的手法,显得极有气势又富于变化。

杜甫《登高》之沉郁顿挫

杜甫《登高》之沉郁顿挫

杜甫《登高》之沉郁顿挫《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

杜甫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沦落潦倒的一生,“苦难”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词,但杜甫并没有沉陷于个人的不幸,而是以儒者的良知和勇气,始终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以满含血泪的动地歌吟,传达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

首联、颔联侧重于写景;颈联、尾联侧重于抒情,集中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首联六个物象,而用急、高、哀、清、白、飞来形容,把秋天景物的凄凉气氛铺陈得十分浓郁。

把眼前的秋景写得更具体、更凄凉。

“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

人生之艰难。

让诗句的种种意象顿时有了浓烈的伤感色彩。

颔联则从更大处落笔,侧重写诗人眼前恍如所见的、耳边仿佛听到的整体景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无边”二字展开了“落木萧萧下”的画面,以“不尽”二字展开了“长江滚滚来”的画面,把秋景描写得既肃穆肃杀又空旷深远。

这从以景抒情的角度来看,是为后两联抒发感情作铺垫。

前两联写景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两联诗句一气贯注,全诗开头“风急”二字最紧要,因为“风急”而“猿啸哀”“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二是两联诗句抑扬顿挫,首联写近景,颔联则写远景,而“无边”一句为仰视,“不尽”一句为俯视,这样一远一近、一上一下,层次分明,起伏“顿挫”。

后两联以前两联描写的秋景为背景,着重抒发忧愤深广的情感。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显示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范例。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将颈联悲秋之情的容量增大了,也更深沉、其中“艰难”二字,指出时世艰难,社会动荡;“苦恨”二字,形容诗人百感交加,恨到极点,“艰难苦恨”兼指社会和个人,在诗人摇落悲秋的情感巾溶人了广阔的社会内容。

而“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将杜甫的“艰难苦恨”之情写得更加具体,一个多愁多病、忧愤深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张的修辞手法
• 动作细节:“走”,表明心情万 分急切,却又无奈。“牵衣”而 泣,写出了亲人之间不忍离去却 又不得不离去的不舍和无奈。 “顿足”而呼,“拦道而哭”这 些动作描写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 其凄惨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彻心 入骨的绝望悲怆和对无休止的开 边战争的强烈怨愤。
课文欣赏: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 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 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 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 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 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 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 发。
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
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 “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 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 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 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 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 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 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 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
沉郁顿挫
沉郁:低沉郁闷 。 顿挫:(语调、韵律等)停顿转折。 沉郁顿挫:深沉蕴藉,抑扬有致。
下列哪些诗能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望岳》(736年) 《春望》(756年) 《石壕吏》(759年) 《春夜喜雨》(761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年) 《绝句》(762年) 《登高》(767年)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兵 车 行
杜甫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品读体会诗歌语句的
深刻思想内容。 三、理清全诗的思路层次。 四、赏析全诗的艺术特色。
时代背景: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
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 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 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 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 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声振野。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 六) 。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 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 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 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 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 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 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 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 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 何等悲愤!“牵农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 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 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 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 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 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 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请听范读
整体感知:
把握文意和全文抒情基调: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概括各层的大意
课文赏析 1、重墨铺染:悲怆震撼的出征图
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思考(从表达技巧出发):
作者如何将“惨别”的场面描写 得撼人心魄?
场景描写
• 视听结合:“辚辚”“萧萧” 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 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 “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 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 令下就要出发。
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是集中概括了他诗歌
的主要特征的。具体地说,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
涵义:
一、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厚,生活体
验的丰富真切,感情的饱满有力;
二、
它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酝酿、消化、触发的过
程;
三、它
以深厚完整的意境、锤炼精确的语言、铿锵浏亮
的音调、顿挫变化的节奏表现出来。
杜诗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 (一)内容上厚实深刻。 (二)情感上隐显缓急。 (三)表达上迂折含蓄。
解题: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
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 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 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 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 的苦难生活。
听读、诵读点拨: (1) 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
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 受其害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
(2) 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 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 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 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 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 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 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 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 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 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 慨。……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 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澜起伏、 反复低回。
杜甫诗歌的风格多种多样,最 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 并为历来评论家所公认的,是“沉 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表现 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 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 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 任情奔放。
2.体读“车辚辚,马萧萧……哭声直上干云霄”: 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 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扣 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 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 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 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 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 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 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露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 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 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一个普通的“走”字寄 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
杜诗语言形式的“顿挫”表现于: (一)章法上开合变化。 (二)结构上回环照应。 (三)音节上铿锵浏亮。 (四)词句上精练警策。
合作探究: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原 因
(一)个人秉承的艺术精神
(二)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
(三)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 (四)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
“沉郁顿挫”是一种 特定的时代, 特定的 境遇, 体现在特定的 人物身上的特定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