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攻略】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推荐)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怎么做)类型解题技巧和典型题型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怎么做)类型解题技巧和典型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dc98207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8.png)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怎么做)类型解题技巧和典型题型❽题型脚I要怎么办类型题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建议?鲁总结一^三1网解I题I米I・1.审设问:明主体和范围,析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看分值2.审题干(读材料)找线索(圈画关键词)一关联知识点3.组答案,序号化,逻辑化解I题I枝I巧【基本思路】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分角度答题。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生、教育、法律、生态等角度)、社会、个人(理想、观念、学习、行为、生活、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或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建议。
•…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等多角度展开。
(1)国家(政府):①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提供制度/法律保障。
②严厉打生……行为,加大对……的监管力度,依法惩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③加大对……的资金投入,为……提供物质保障。
④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意识;⑤坚持……战略、……基本国发等。
(具体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作答)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文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生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第建设资源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2)社会:①加大对……宣传力度,营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意识。
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类解题方法大全
![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类解题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d549b8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类解题方法大全一、“原因类”主观题解法题型特点:原因类主观题通常考查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事材料,展示以“某一核心观点”为中心的具体现象、具体行动措施,从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论证现象或措施的合理性。
常采用的设问的方式有“为什么”“……的原因”“……的影响”“……的意义”等。
方法总结:“原因”类问题一般要有选择地答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必要性。
应从基本规律、时代要求、现状等入手分析。
如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等。
答题格式一般用:是……的客观要求,只有……才能……,是……的需要。
(2)重要性。
应从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入手。
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
从小到大:对个人、对自己、对他人,而后对企业、对单位、对集体,然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
从近到远:对目前的意义、对长远的意义。
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联想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扩展到多个层次来分析和组织答案。
有时也要指出不这样做的危害。
(3)可能性。
有时还要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是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注意分析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
解答“意义”类设问,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
一般可考虑如下三个切入点:一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
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人大代表、公民等;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二是寻找角度分析意义。
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
如我们可以从财政的作用、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等角度分析意义。
三是确定范围分析意义。
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模板,各大题型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模板,各大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efd1def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2.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模板,各大题型!1、初中政治主观题类型“是什么”型题目只需熟悉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答题就可以。
“认识”型简答题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解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启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回答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评析”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回答这类题目时,首页要判断是对还是错,或者是不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漫画”型题目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图表”型题目“图表”类型的,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比较直观的说明了图表的内容;然后要将图片数据做三个对比,“横向比”、“纵向比”和“综合比”,将三个对比的数据归纳整理,通常就会得出想要说明的问题;最后要看看图表下面的注释,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注释。
“体现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体现了什么?、怎么体现”等等。
回答的时候,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体现这一知识点。
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是: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反映”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回答的时候要对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全面把握,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为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回答这类为什么题目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等等。
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类题型及答题策略
![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类题型及答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a1172708e9951e79b89276d.png)
【高考主观题七类题型及答题策略】现象题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或什么政治现象1.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2.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或政治问题;3.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数据;4.浓缩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用分析启示题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2.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3.答案最好是方法论和材料的统一。
体现题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等。
1.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2.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3.答题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原因题1.为什么这样做2.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1.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2.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措施题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1.从材料中找方法:①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呈现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②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2.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3.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狗党会议提出的重大措施)。
意义题分析××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1.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2.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3.政治意义(略);4.文化意义(略)。
中考政治十大类型主观题答题技巧
![中考政治十大类型主观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5f83116daef5ef7ba0d3c95.png)
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认识”型简答题设问方式:“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方法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初二学生张某将李某肥胖的脸形十分夸张地画了一幅漫画。
并以“猪头”为名,张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认为张某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权利,李某便理直气壮地对张某大打出手。
请运用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李某行为的认识。
(5分)(1)李某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肯定**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1分)(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未成年人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分)(3)所以我们要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论:必须依法进行自我保护)(2分)二、“启示”型题目设问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阅读下表,并简要回答问题苏州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评析”型题目设问方式: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
解题方法: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先理论后分析);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四、“漫画”型题目解题方法: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的链接点,必须做好“三看”。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5e621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a.png)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高考政治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模板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决定价格)②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③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公民:①树立正确消费观。
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高中政治选择题十不选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政治主观性试题七种设问与解题方法
![政治主观性试题七种设问与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39b41dc281e53a5802ff6c.png)
政治主观性试题七种设问与解题方法1.“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如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1+1)。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
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3.“为什么型”"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地位、……的要求、有何作用、现状、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如为什么要始终重视农业生产就可从农业的地位+作用+现状来回答。
4.“怎么办型”"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解题方法:"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技巧】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解答技巧
![【技巧】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b1134174693daef5ff73da5.png)
【关键字】技巧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解答技巧一、“描述”类设问1、命题特点“描述”类设问往往以“描述”、“反映”、“分析”、“指出”等词为题眼,要求学生描述或指出材料所蕴含的现象、所体现的关系或所反映的问题。
2、解题思路解答“描述”类设问,关键在于把握答题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面把握: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把握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
第二个层次是深入分析: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的根底上,通过比较、鉴别、联系等,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
●例题:注:表中数据均取整。
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
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在我国制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
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保持顺差。
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
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3、解题警示“描述”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一是不全面,对材料信息的把握不全面,造成漏点;二是欠深入,就事论事,找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性问题;三是缺归纳,即简单照搬材料,不对材料进行归纳。
二、“意义”类设问1、命题特点“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
2、解题思路一般可考虑如下五个切入点:一是根据主体谈意义。
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常见的主体有对党、对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对社会、对集体(企业)、对个人(公民、人民、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等);二是寻找角度谈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
2022届政治高考主观题几种题型的答题策略
![2022届政治高考主观题几种题型的答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d52441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a.png)
政治高考主观题几种题型的答题策略一、现象类1.设问形式: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什么政治现象。
2.答题策略:(1)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2)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或政治问题;(3)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数据;(4)浓缩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进行分析二、启示类1.设问形式: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答题策略:(1)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2)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3)答案最好是方法论和材料的统一。
三、体现类1.设问形式: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等。
2.答题策略:(1)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2)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3)答题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四、原因类1.设问形式:(1)为什么这样做?(2)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3)分析说明这样做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2.答题策略:(1)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2)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五、意义类1.设问形式:分析××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2.答题策略:(1)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2)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3)政治意义(略);(4)文化意义(略)。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03a20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9.png)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一、措施类题型措施类题型的设问往往以“怎么办”“措施”“建议”“如何做”“启示”等标志性词语出现。
针对不同的设问,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解答。
1.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建议(措施)当材料中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要求考生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时,考生就可以直接将这些问题一一与教材知识相对应作答,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提炼,还应从教材上找出解决措施。
2.针对材料中具体的做法写启示(如何做到的)当材料中指出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某主体采取的措施时,设问往往要求考生回答该主体是如何做到的或这些做法的启示。
这种情况下,答案一般就在材料中,考生将材料中的做法直接转换为教材语句即可,解答时注意将材料信息和原理相结合。
3.针对主体写措施《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试题一般都给定主体,要求考生分析某一主体应怎样做。
所以,考生必须结合主体去进行分析,尽量结合材料中的问题或做法,以及该主体的相关知识作答。
如全国卷Ⅰ第38题(1):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全国卷Ⅱ第38题(2):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4.针对原理写措施针对原理写措施的试题通常采用最直接的设问,如“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怎样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怎样坚持创新”“怎样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推动文化创新”等,而教材上往往有现成的答案。
二、归因类题型归因类题型的设问往往以原因、意义、依据、为什么等标志性词语出现。
针对不同的设问,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解答。
1. 针对主体写原因当设问为“A为什么要做好某件事”时,考生不仅要考虑主体本身,还要考虑到对象本身。
解答时一般涉及三个要素,即主体的必要性、对象的必要性、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
必要性包括地位、现状,意义则指向重要性或作用,考生可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国内到国际,以“有利于”的回答形式呈现。
政治主观题七种设问的解题方法
![政治主观题七种设问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4c350bcc175527072208c4.png)
政治主观题七种设问的解题方法掌握方法提高技能多拿分数考试成功1. “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带着问题,仔细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把有效信息与教材中知识点一一对应。
答题时,要理论联系实际。
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1、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2、提取信息:带着问题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好记录;3、找准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2.“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如2001年第38题第(3)问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表述。
3.“为什么型”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4.“怎么办型”“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回答的方向。
1)掌握教材中相关问题。
主集中制原则?⑹怎样做到依法治国?⑺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⑻怎样加强党的建设?⑼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⑽怎样贯彻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⑾怎样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等⑴怎样抑制通货膨胀或治理通货紧缩?⑵怎样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怎样促进体制?⑸怎样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⑹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⑺怎样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⑻怎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⑼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⑽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⑾怎样发挥财政和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⑿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⒀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⒁如何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等;主要与方法论有关。
【政治学习】高中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政治学习】高中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702ce25bb4cf7ec4bfed016.png)
【政治学习】高中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
高中政治2023高考主观题解法整理汇总(共十大题型,附主观题答题要求)
![高中政治2023高考主观题解法整理汇总(共十大题型,附主观题答题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6bea8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d.png)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法一、影响类【题型特点】“影响类”试题常以“说明??对??的影响”等进行设问,要求考生分析某种现象或做法给不同主体带来的影响,常见于经济生活试题中。
【方法总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客体分析:即对象所受的影响,如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的影响。
(2)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3)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内容对应分析。
(4)范围分析:国内影响或国际影响、区域影响或整体影响等。
二、启示类【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三、原因类和意义类【题型特点】原因类主观题通常考查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事材料,展示以“某一核心观点”为中心的具体现象、具体行动措施,从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论证现象或措施的合理性。
常采用的设问的方式有“为什么”“……的原因”“……的影响”“……的意义”等。
【方法总结】“原因”类问题一般要有选择地答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必要性。
应从基本规律、时代要求、现状等入手分析。
如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等。
答题格式一般用:是……的客观要求,只有……才能……,是……的需要。
(2)重要性。
应从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入手。
政治:主观性试题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政治:主观性试题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226418c281e53a5802ff7c.png)
政治:主观性试题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按回答问题的指向分为四类、八种设问类型一、【是什么类型】1.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2.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二、【为什么类型】3.“为什么”“必要性”“理由”“依据”“重要性”“正确性”4."意义型"——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对×××的意义”5.“影响”——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三、【怎么办或措施类型】6."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四、【认识类型】7."认识型"——"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8."启示型"——"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解决方法:一、【体现型、反映型】具体的解题思路是:(1)联系: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2)梳理: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3)作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二、【为什么型】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般情况下要回答(1)“这一事件”是什么;(2)它发生的理论依据、原因(根本原因、现实原因)、影响(重要性、积极意义、积极影响或负面影响)、可能性、必要性等;(3)如果材料有负面结果还要回答这样做的危害性(4)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在解答中,一般应由直接意义到间接意义、由小到大,或由大及小的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6dcc41ad02de80d4d8403d.png)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一、解题思路与策略1.审范围。
2.审主客体。
3.审题型。
4.审分值。
5.审联系。
(二)阅读关1.分层阅读法2.抓关键词法(三)答案关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二、七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一)原因类试题1.题型特点:此题型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或依据”等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1)依据(理论和现实)+意义(连接词通常为有利于、促进、……)(2)必要性(或重要性、可能性)+危害性(连接词通常为不利于、违背、割裂、妨碍等……)(3)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3.常见错误:(1)只有理论依据(2)只有现实依据(3)缺乏意义作用(4)混同意义类题4.高考真题:2009年文综卷40题第(2)问。
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阐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理。
2009年文综卷41题第(1)问。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
2010年文综卷40题第(1)问。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普遍认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作出分析。
2012年文综卷40题第(1)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2012年文综卷41题第(2)问。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阐述工信部出台《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二)体现类试题1.题型特点:此类题型设问中一般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2.解题技巧:(1)答题一般模式:材料+观点;或观点+材料(2)调用答题所需知识要点(3)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4)确定材料与知识对接点3.常见错误:(1)罗列教材中知识点(2)简单抄写所给材料(3)材料与知识对接错误(4)与措施类等试题混为一谈4.高考真题:2009年文综卷41题第(2)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观点(注:如果材料给予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请运用两点论)对材料进行哲学剖析,力求对每段材料和全部材料之间的内在含义及其指示性方向有正确的把握。
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我们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过程。
⒊运用“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构建答案点。
⒋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组织答案。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二、解题程序:⒈阅读设问看清要求、抓关键:⑴看清试题要求:①看范围要求。
要明确试题是要求用政治、经济、或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还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或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些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②看分值要求。
如果分值较高,则提示我们要认真对待,详细回答,若分值较低,则没有必要在上面过多地费时费力。
⑵读设问抓关键:这是个关键性步骤。
因为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种种限定均在其中。
①一定抓住关键词语,辨明命题意向。
(主体、范围性语句)②是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
如果说抓题眼(即关键性词语)定意向,是盖房搭房架的话,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便是细工了。
(设问词、问题短语)⒉审读材料全文要审好题,必须做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
这就要求考生要像分析语文试题一样,认真阅读材料全文(若是图表题,则需要看表头、标题,要与图表内容进行纵横比较,要重视注释等等)。
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
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
⑶理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
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
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⒊合理组织答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⑴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⑵答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
详略得当,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⑶恰当运用政治术语。
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
克服以下毛病:①事理分开:答题分原理段、材料分析段、结论段。
②逻辑性差:东拉西扯、词句重复或用词不当。
③不分段没有条理;或分段过多,序号杂乱。
纵观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的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一、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2003年第39题第(1)问: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
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2004年第38题第(3)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2004年第39题第(6)问: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方针。
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
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下面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1)问为例加以说明。
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点。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①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结局。
②联系所学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即: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维护独立和主权,促进和平与发展是基本目标;和平共处是基本准则;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基本立足点;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基本国策)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二、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如2001年第38题第(3)问: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002年第38题第(1)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
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下面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3)问为例加以说明。
38、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三大产业结构。
二联系:①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②联系所学知识:三大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三疏理、作答:三、为什么型: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如:2001年第39题第(1)问: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001年和39题第(2)问: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2002年第39题第(5)问: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青春。
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
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2004年第39题第(5)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下面以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9题第(2)问为例加以说明。
2001年和39题第(2)问: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依据: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3分意义(重要性):加强思想建设,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3分)加强组织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3分)加强作风建设,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的传统。
(3分)加强廉政建设,才能搞好现代化建设。
(3分)(本题实际上还可以回答: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可以保持党的性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意义。
以及当前在党风方面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等必要性。
)再如:2002年第39题第(5)问: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青春。
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
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依据: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逢勃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可能性: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必要性: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
重要性: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怎么办型:“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如:2002年第38题第(2)问: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2003年第41题第(4)问: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2004年第39题第(5)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解题方法:“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下面以2003年第41题第(4)问为例加以说明。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二联系:(1)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全国人大――立法机关;“国务院及地方政府”――行政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先后查处.....”――司法机关。
(2)联系所学的知识:按照教材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⑤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这样便不难整理出答案。
五、意义型: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2)问:试分析加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5分2003年第41题第(3)问: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重大意义。
9分解题方法:“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是经济政治意义。
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下面以2003年第41题第(3)问为例:1990年到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
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
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重大意义。
思路:明确判断:此题要求回答的是经济意义。
结合知识、材料、最新精神作答:①结合教材知识作答:“三农”问题等。
(可答: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