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必修三高二开学导言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必修三高二开学导言课
4、每节课之前必须通读导学案,以 保证对教材的熟悉度。
学习历史必修三的基本要求
• 抓住课堂主战场——动脑动口动手 • 充分利用课后的第二战场——预习和复习 • 学习文科每人要有三本——错题收集本、笔记本、作
业本 • 真正用好自习时间——课间自习、一晚、二晚、三晚 • 一定要跟着老师走
• 狭义:仅指精神领域,包括人们的精神 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故称精 神文化,即哲学、伦理、道德、宗教、 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意识 领域。
二、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3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3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3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3
必修3开学第一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导言课
写在开学之前的话:各位同学,在结 束了愉快的暑假生活后,我们又回到 了可爱的校园,开始为理想而拼搏, 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新的篇章。在这即 将开始的新学期里,我们又要进行新 必修模块的学习——历史必修三思想 文化史的学习。
一、文化的含义
• 广义: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 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通常情况下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和物质文化。
(四)、现代史观
也称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 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一场全方位的社 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第六部分 必修三的学习方法
1、认真熟悉教材,掌握基本的概念, 尤其是弄清楚每个概念的内容和来龙 去脉;
高中历史导言课
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 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 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 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 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 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我不愿为 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 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 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 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了解过去,才能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
• 3、历史充满智慧,读史可以明智
4、历史要会考、高考。
你主要从哪里 了解历史知识?
你觉得从这些途径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可靠吗?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三国演义》
• 曹操有一次去打袁术,军中缺粮,曹操下令 让管粮官把大槲换成小槲,有些士兵饿得去 吃玉米。 • 其实玉米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才被引进中国, 三国的时候中国哪儿有玉米。 • 电视剧中蜀汉军队打出的旗子上写的是一个 “蜀”字。 • 蜀汉的国号本来是“汉”,“蜀”是当时魏、 吴两国对刘备政权的一种带有歧视性的叫法, 而“蜀汉”则是后世史家的称呼。旗子上应 该写“汉”字 。
一千年前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 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 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 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 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 个什么概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 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 时占当时世界的80%。” 一千年后,竟然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震惊地说:“这怎 么可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导言课
“打倒孔家店”
政治需要进行曲解 社会需要进行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
“孔子热”及“国学热” 社会需要进行复兴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专制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春秋笔法(主观唯心) 客观唯心主义
能力要求 学习内容
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识记”“理解” “认识”“探讨” (记忆式历史)(分析式历史)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三、怎样学习历史
1.转变观念
2.落实 “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环节学习法 (1)会预习—寻找和提出问题; (2)会听讲——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学习“五到”:
上课一要“耳到”;二要“眼到” ;三要“手到”, 历史课主要是记笔记;记提纲、要点、问题、提示 。 四要“口到”;五要“心到”; (3)会复习——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4)检验学习效果—作业 (5)见多识广—课外活动(阅读、讲座、参观访问、写 作等)
其实三种方法要综合起来。有规律的优先用 逻辑记忆,没有规律的先试着编成口诀记忆,口 诀太多时,记得好乱,试着画出概念图来,因为 概念图中既有形象,又有逻辑,这样三种方法综 合,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What Why how
When Where Who
学史方法
充实课外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参观博 物馆、纪念馆、考古遗址公园等,去领略历史的独 特魅力
史学常识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开学导言课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第二篇 为何学历史? 第三篇 如何学历史?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对过去的事
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甲
历:甲骨文: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
骨
林。《说文》:历,过(空间)也,
文
传(时间)也 。
篆 书
史: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职 位的人。《说文》:史,记事者也 (手在记事),从又持中。中,正也 。
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
利具,整理一切可逢 识,有选择的记录。
着的史料。史学便是史料
——葛剑雄
学。——傅斯年
第一层面是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真实发生过的
事情,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
史学就是研究和阐述 发展的历史。第二层面是用文字或其他方
(2)按学术价值分类 ①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指原 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 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 直接反映当时情况。 ②二手史料:是指后人的记录、转 述或研究成果,间接反映当时情 况。史料价值:一般而言,一手 史料比较客观、真实,史料价值 较高,二手史料主观色彩较强, 史料价值偏低。(注意:不是绝 对,需要甄别)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
要素。(5分)
答案: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
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通史
高中历史教材
专题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史:人对过往事物的理性认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讲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③教学讲义(教师用)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分析与思考】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汉代儒学成为了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即程朱理学及其代表人物。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
1、发展: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①早期儒学: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孟子、荀子是战国时期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②正统地位开始确立: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一^出百家、独尊儒术二③H旬挑战: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流传。
④新儒学: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进一步巩固和凸显儒学主体地位。
⑤早期启蒙思想:明清时期,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追求个性解放,开创了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2、评价:①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或文化瑰宝;②应持正确态度:去其糟粕、汲其精华;即批判地继承或扬弃。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前导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把握三点1、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关系上,壬”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①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
②代表:老子、孔孟、墨子、韩非子等。
3、影响:①奠定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把握三点1、孔子:①核心仁”的思想:认为仁”就是爱人”,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②教育上,提出了有教无类” 的著名主张。
2、孟子:①继承仁”,并发展为仁政”思想。
②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
3、荀子:①主张仁义”和主道”;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③提出入之性恶”的思想。
三、道家和法家”把握三点1、道家老子:①朴素辩证法思想。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导言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言课教学设计赵元虎阴菊霞教学内容与立意教师一般会在开学后第一节课上导言课,目的是使学生对教科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课程及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师设想,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
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每册都有导言,但内容相差较大,与教学实际还有相当距离。
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的风格有异,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
高中历史必修三主要内容是文化史,如何通过导言课教学使学生对文化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有基本了解,易懂而不生硬,既提高学生的认识,又符合学生和课程实际,并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本文将自己的尝试呈现于此,与同行商榷。
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文化的内涵有人进行过统计,国内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大约在一万种以上,其中名家的定义有一百多种,可见文化内涵之丰富。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是高频词,高中生对其并不陌生,但要对其丰富内涵有比较深人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引人文化的概念,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化的内涵的理解。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可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文化?”可以让学生讨论,允许学生用手机上网搜索。
可能有学生回答:“我们上学就是学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
”( 可能是学生在岳麓版教科书导言中找到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可能是通过网络搜索到的……)针对学生这样的回答。
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不是上过学就有文化,没上过学就改文化的“既然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高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那么这世界上基本就没有什么不是文化的?““如果‘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
为什么一提到古埃及文化人们就想到金字塔?”面对老师的诘问,学生可能感到困惑。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和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有关片段并思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怎样展现中国文化的? 闭幕式伦敦八分钟是怎样体现英国文化的? 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巴西文化怎样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诗歌、书法、绘画、文字、音乐、歌舞和戏曲等,通过这些来展现中国文化的。
高二历史开学导言课:选择性必修学习指导 课件
在此处输入你的徽标或姓名
8
三、选择性必修学习的难处与突破方法
3、面对高二“主题式”专题史学习感到 迷茫:高二选择性必修知识内容特点是时 空跨度大,知识庞杂,同一主题下的知识 横跨远古至当代,学生一时难以掌握。 4、难以适应新情境试题:进入高二后, 考试的试题情境更新,针对的不再是过关 性考试而是针对高考,学生难以适应,分 数下滑,出现信心不足现象。
综上所述,专题史是一种以特定主题或领域为中心的历史叙述方式,它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 该认识到专题史的优势,同时也应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克服它的缺点,以实现通史和专题史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此处输入你的徽标或姓名
6
《课程标准》对高一通史学习和高二专题探究的表述
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 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采取专题 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
在此处输入你的徽标或姓名
9
三、选择性必修学习的难处与突破方法
(二)如何应对(突破方法) 1、首先要逐步构建高中历史知识的时空框架和知识体系框架。老师要安排学生在学 新知识点的同时回顾高一所学历史知识,逐步构建时空框架和知识框架。基本的方法 就是指导同学划时间轴和思维导图。这样就能逐渐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空把握, 理解该事件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这样可以 逐步缓解课堂上的“梦游”状态。例如:
在此处输入你的徽标或姓名 13
四、选必一学习探讨
1、了解单元章节设置架构
国家制度 基本框架
国家制度 重要部分
选必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关注的 焦点问题
权力分配 机构设置 机构运行
人事管理
法律 外交 财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说课稿全套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一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历程,而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情况,在本单元中具有引领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首先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史实,如…………,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从而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追求创新、敢于坚持的品质。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只有理解和掌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学生这方面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建立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兴趣,他们乐观、积极、自信,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讨论法、提问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法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和设计,接下来我说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教学过程,来践行我以上的设计。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历史导言课.ppt
三、高中历史新课程介绍
(1)教材 (2)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编写特
点 (3)怎样学好历史新课程
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专题 导入
什么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
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 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 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4)怎样学习历史新课程:
1.明确课标要求(这是每节课的重点以及思维的方向)
2.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预习提纲,按照历史学习的 四层次要求记忆史实、理解概念、梳理线索、探索规律)
3.保证听课效果(参与课堂、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探求 方法、提高情趣)
4.完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积极思考、思维碰撞、合作 学习、共同进步)
秦 清朝
五、历史小故事
(1)昭君出塞 (2)曹操割发代首
(2)名人眼里的历史
1、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2、“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台湾通 史》自序
3、读史可以智。 —弗兰西斯•培根
4、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初中社会是一门融合了历史、地 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 .内容 比较宽泛,涉及基本的历史地理 常识,引导学生了解社会.
(2)高中历史学习内容和特点
①内容:复杂的人类历史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
②特点:A史料多、注重阅读、分析能力, 培养历史意识
B难度大,内容之间前后跳跃性
C重视理性思考
1.必修课程: 历史 (Ⅰ):政治文明历程 历史 (Ⅱ):经济成长历程 历史 (Ⅲ):文化发展历程 高一
2.选修课程: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精品PPT
“历史事实一旦如此就永远如此而无可更改, 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诠释却必然不断地在更新。 一旦我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原来的史料就被转化 为新史料并被给予新的诠释而获得新的意义”。
——何兆武《对历史教学的若干反思》
历史知识,主要是历史史实 ,而不是历史结论。
历史史实基本上是相对稳定 的,而历史结论的变化则相当 大。角度不同,结论有多种。 所以,对教科书的结论不必 “苦心维护”。
(4)期中期末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
纪 1. 上课前黑板、多媒体整洁,桌上地面不...乱。 律 2. 我要看到你的脸!要坐直。
3. 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如睡觉、趴着、自言自语、闲聊、传纸条、发呆、 吃东西、听音乐、看课外书、照镜子、化妆、窜位 置、画画、随意离开位置拿东西等等等。 不要频繁去厕所。 4. 按要求做课前3分钟准备。
——北师大杨宁一
为什么学历史?
““奉本天宫承”运只皇有帝一昭宫曰之”主这才句能话使,用只。有比明如清孝两端代皇才
使后公用、公,孝只且庄是断皇句对后应年、为长太“且子奉地(天位东承最宫运之高皇主太帝)监,,的昭不尊曰是称”所,。有 妃不子是都所能有自太称监本都宫能。叫公公。
《新水浒传》宋江和公孙胜初次见面是在 清玉朝 米不 地同里时,期但发 宋型 朝不 还同 没, 有只 玉有 米清 ,朝玉末米年是才明有 尔代才康这 引种进中发型国。 的。
【为什么学历史】
1.个人:修养、气质;明智、做人等 2.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力、地位等 3.国家:借鉴、资政、教化、前途等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 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 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3)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提问: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学生: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由此导入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课件
总结词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文化革命,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主张科学和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详细描述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新青年》杂志上大力宣传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道德观念。同时,他们也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最后一次高潮。
VS
总结词:伦理学
详细描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就是实现人的本性和完善人性。他认为美德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美德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他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认为过度和不及都会导致错误,只有适中才是正确的选择。
总结词:万民法
详细描述:罗马法中的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所有自由民,它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强调公平、公正和合理地保护所有自由民的权益。万民法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
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源自总结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他们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旨在摆脱中世纪的宗教束缚,重新发掘和弘扬古典文化价值。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导言课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历史小论文:请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运用所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结合史料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如如何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如何进行历史推理等。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提升。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探究性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
-通过个性化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学习优势,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的教学导入中,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以一段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纪录片作为开场,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时空隧道。通过观看纪录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随后,提出问题:“古代文明是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让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制作历史时间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一个关于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的时间轴。时间轴应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并配以简要介绍。通过制作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提高历史知识体系构建能力。
3.观看历史纪录片或电影:请学生选择一部与所学历史内容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进行观看,并撰写观后感。观后感应包括对影片内容的概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人教版高中历史导言课
①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了解过往,传承文化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民族自豪、文化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
——(唐)李世民
②借鉴作用: 历史经验、教训、知识、规律……
以史为鉴
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碎片已经遗失的拼图。
③在—一—定(的美)历阿史尔观伯指特导·下克对雷格史《料哈的佛研极究简和中阐国史释》 (历史学)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
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无休止的对话。
——(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
二、学历史学有什么用?
慰安妇:日本军队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征招的随军妓 女和被强迫为日军提供性 服务的性奴。
Q、安倍晋三真的不懂这段历史吗?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终将无 争存于世之力量。 ——钱穆《国史大纲》
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 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 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钱穆《国史大纲》
竹简书
帛书
中国文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 结绳记事——龟甲兽骨——金属器皿(青铜器)——竹木丝帛——纸
发生的“过去”,写出来的才是“历史”。
——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
②对过去发生事物的记录(史料)
2、历史学
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具体的和多样性的过去之学科,以解释人类社会 具体的现在和未来远景作为宗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导言课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设置评价机制,让学生对彼此的成果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创设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让学生扮演唐朝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与朗诵,体验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讲述四大发明时,可以提问:“四大发明为何能在古代中国产生?”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背景结合导言课的特点,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既符合教学实际,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本章节教学案例亮点突出,情境创设生动有趣,问题导向具有启发性,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反思与评价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这些亮点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2.采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
3.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同理心,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4.设计实践性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导言课(精品)
高中历史导言课
1、什么是历史?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 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 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
一是曾经发生的过去,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客观的、不以 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没有变动的; 二是人们对过去的事情的记载或解释,比如,《史纪》、 《资治通鉴》等等,这些史书都是对历史的记录,但是不能 说它们本身就是历史。
三是人们记忆和想象中的历史,如今人想像中的孔子不同 于汉唐时期人们想象中的孔子,也异于明清时期人们想象 中的孔子。就二三而言,历史又是主观的,是时时变动的。 四是指一门学科或是专业(不在讨论之列)。
“历史事实一旦如此就永远如此而无可更改,但历史学(即对历史事实
的理解和诠释)却必然不断地在更新。
——何
学习历史的意义 1.个人:修养、气质;明智、做人等
2.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力、地位等
3.国家:借鉴、资政、教化、前途等 4.学业:学考、高考基本要求
3、高中历史学 习哪些内容?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高中历史体系
必 特 修 点: 1
专 题 史 中 外 合 编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三)占有资料的不同
对于商朝的王陵,史书上缺乏具体的记载,很多方 面前人一无所知,但是随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发 掘,对商朝王陵、墓葬制度和有关情况,都有了实 物可考,新资料的战有,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献 资料的空白。
(四)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政治及文化解读
从政治上 康有为是要减少变法的阻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从文化上 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文化上衔接东西、贯通古今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 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