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翻译讨论

合集下载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两种中译本评析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两种中译本评析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两种中译本评析作者:张亚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2期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被众多译者所钟爱,译文成百花齐发之态势。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来研究朱生豪,卞之琳两翻译家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译本。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翻译作者简介:张亚平(1989-),女,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21.引言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享誉文坛的戏剧大师。

《哈姆雷特》是其巅峰之作,是最负盛名的悲剧。

该剧创作于1601年左右,这部作品是莎翁艺术风格日臻完美的标志。

剧中主人公哈姆雷是经典人物。

其译本众多,不同译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若一味对译莎翁作品,也未尽能呈现其作品神韵。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解析朱译本和卞译本。

2.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莎剧翻译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学家莱斯和汉斯威密尔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

威密尔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

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

”诺德认为原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在意是否影响了对读者的传达效果,最理想状态是译者能够理解读者背景,并成功用文字将此信息输出。

译本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译者能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并有能力把信息恰切得表达出,成功让目的语接受者识别其意义;其二是原文接受者和目标语接受者两者背景知识和期望吻合,或是译者使之相吻合。

翻译目的论应用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前提是明晰莎翁的戏剧特点以及翻译的目的,依据目的才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莎戏剧特点兼跨诗歌和戏剧类型,所以特点是掺杂戏剧性和散文诗体双重特征,译者在译文时首要关注前提。

《哈姆莱特》中的独白语言

《哈姆莱特》中的独白语言

《哈姆莱特》中的独白语言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其中有很多著名的独白语言。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2.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3. “O, that this too too solid flesh would melt”(啊,但愿这结实的肉体融化了)
4.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5. “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y! In form and moving how express and admirable! In action how like an angel! In 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这些独白语言表达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痛苦、挣扎、愤怒和思考,是这部作品的经典之处。

1。

哈姆雷特王子的经典独白-资料

哈姆雷特王子的经典独白-资料

哈姆雷特王子的经典独白(中文版)其中他最经典的“生存还是毁灭?”那一段独白是中英文对照的版本。

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

以下是这三段独白:哈姆雷特独白(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

去死,去睡,去睡,也许会做梦!唉,这就麻烦了,即使摆脱了这尘世可在这死的睡眠里又会做些什么梦呢?真得想一想,就这点顾虑使人受着终身的折磨,谁甘心忍受那鞭打和嘲弄,受人压迫,受尽侮蔑和轻视,忍受那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衙门的横征暴敛,默默无闻的劳碌却只换来多少凌辱。

但他自己只要用把尖刀就能解脱了。

谁也不甘心,呻吟、流汗拖着这残生,可是对死后又感觉到恐惧,又从来没有任何人从死亡的国土里回来,因此动摇了,宁愿忍受着目前的苦难而不愿投奔向另一种苦难。

顾虑就使我们都变成了懦夫,使得那果断的本色蒙上了一层思虑的惨白的容颜,本来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由于思虑就化为乌有了,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Hamlet: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That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Must give us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Th'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The pangs of despis'd love, the law's delay,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That patient merit of th' unworthy takes,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these fardels bear,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哈姆雷特独白[2]哈姆雷特:念台词要念地跟我一样,很顺当的从舌尖上吐出来。

最新哈姆雷特经典独白文学赏析

最新哈姆雷特经典独白文学赏析

有人说,他是一位孤军奋斗,忧郁跌宕,最后征服一切困难,具有萌芽和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王子。

有人说,他是一个代表先进人们为了把人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热烈的寻求人生的理想和精神枷锁解脱方式,成为解放人类的光荣战斗中的一员杰出战士。

有人说,他还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理想,反抗社会罪恶的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

也有人说,他更是处于精神危机中的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人,甚至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和封建意识。

他是谁?他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丹麦的一位王子,他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他就是哈姆雷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以上的文字是他人对哈姆雷特的解读,而我眼中的哈姆雷特也是别具一格的。

我认为,我们不能静态的去看待哈姆雷特这个形象,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过程。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雷特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

当然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有许多的徘徊与后退,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他一有为父报仇想法,就开始为此坚定不移,进行一系列报仇行为,那么我们这个文学上的经典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变得与那些三流小说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的经典就是因为他面对复仇,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生或是死,都是一个问题”,他在积极报仇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些懦弱与退怯,才让这个形象,更加的真实,更加贴近我们读者的内心世界。

并且在某些地方让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与读者产生共鸣。

哈姆雷特的经典形象,在中外的文学研究史上都是无人质疑的事实。

首先,在老国王未死之前,哈姆雷特就像是生活在温室的花朵。

他的社会地位是丹麦的王子,在物质上,他十分富有,不存在任何物质生活上的担忧;在精神方面,他就读的是英国威登堡大学,接受的是人文主义等先进思想的熏陶。

他对世界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他高声称赞:“人是何等的巧妙的.天工,理性何等的高贵,智能何等的广大……行动是多么像天使,悟性是多么像神明,真是世界之美,万物之灵!”在爱情领域也是有着无尽的憧憬。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的态度系统视角分析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的态度系统视角分析
第1 6 卷第 5 期
Vo 1 . 1 6 NO. 5
潍坊学院学报
J o i t y
2 0 1 6年 1 0月
oC t . 2 0 1 6
哈姆雷特经典独 白的态度 系统视角分析
付 姝 婧
《 哈姆雷特》 是莎士 比亚久负盛名的经典剧本 之一 , 同《 麦克 白》 、 《 李尔王》 和《 奥赛罗》 一起组成 莎士 比亚“ 四大悲剧” 。《 哈姆雷特》 主要是讲丹麦 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在整个剧情推进 过程 中 , 主人公有 大量的独 白 , 其 中以“ t o b e o r n o t t o b e ” 最为经典 。 此段独自出现在《 哈姆雷特》 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 哈姆雷特在此独 白中, 思考 并探讨人生 , 不仅反映出他 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 同 时也反映出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本文拟运 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 中的态度系统对该段 独白进行语言学视角的分析 ,以便更好地了解主 人公 独 自过程 中的感情 和思 想变 化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6 — 2 5
来源的语言资源 ,它关注的是言语进行人际或概 念意义 的协商的方式 ;级差系统则涉及语势和聚 焦 两个 系统 , 从 字面 看 即加强 减弱 强度 。 态 度 系统 被进一 步分为情感 ( a f e c t ) 、 裁决 ( j u d g m e n t ) 和鉴 赏( 印p r e c i a t i o n ) 三个 次 子 系统 。态 度 系统 关 注 的 是语 言 使用 者对 描述 对象 的不 同情 感反 应 。它是 介于并衔接另两个系统的中心系统 ,是评价理论 系统 的核心 ,也是到 目前为止研究最为详细和最 为成 熟 的 。 情感 是一 种 内心 的表 达 ,指 情绪 上 的反 应 和 性情 。文本中情感基调主要通过相关情感评价词 汇来 进行 判定 的。这些 情感 评价 词汇 有积 极 和消 极之 分 。积极 词 汇表达 肯定 意义 , 如h a p p y 、 e x c i t — e d , 消极 词 汇 则 表 达 否 定 意 义 , 如 s a d 、 d e p r e s s e d 。 情 感 词 汇一 般 分 为 三组 , 即u n / h a p p i n e s s 、 i n / s e c u — r i t y 、 d i s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 它们依次涉及 到“ 心 的状 态” ( 如喜悦 、 幸福 、 悲伤和爱 ) 、 生活 一社会 状态( 如焦虑 、 平和 、 恐惧 、 信心、 信任等 ) 以及对 目 标 的追求( 如不快 、 好奇 、 尊敬等 ) 。( 胡壮麟 &朱 永 生 & 张德 禄 &李 战子 , 2 0 0 5 ) 。而 王 振 华 在 其 《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 言学 的新发 展》 中则将情感系统分为“ 品质” 、 “ 过程” 和“ 评注” 三个子系统 。“ 品质” 情感是指语言使用者通过使 用表品质的词汇或短语表达 的情感 ,如以 一 l y 副 词为中心词的副词短语 、疑问词 h o w 、 h o w +适当 的副词及修饰名词中心词的品质形容词。“ 过程”

从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评朱生豪译《哈姆雷特》

从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评朱生豪译《哈姆雷特》

从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评朱生豪译《哈姆雷特》翻译《哈姆雷特》,对于任何译者,都是一种真正的考验。

在迄今已有的众多《哈姆雷特》汉译中,朱生豪的译本出类拔萃,深受众多学者的推崇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彼得·纽马克是当今杰出的翻译理论家。

他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是他对翻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贡献。

其翻译理论与朱生豪的翻译观颇有相通之处。

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两者的定义与朱生豪“保持原作之神韵”,“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和“自拟为读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相呼应。

朱生豪的翻译思想是他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正是在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他的翻译成功地体现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高度结合。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要求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因此,本文将第一次以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从词、台词、独白、节奏、修辞等方面,通过与其他译本的对比,探讨朱译《哈姆雷特》的成功之处,也简略指出其译本的一些不足。

读书心得——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傅光明翻译的《哈姆雷特》为例

读书心得——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傅光明翻译的《哈姆雷特》为例

读书心得——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傅光明翻译的《哈姆雷特》为例“五四”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坛呈现出莎士比亚众多剧目一剧多译的翻译文学纷繁景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则相继出现了曹未风、朱生豪、梁实秋所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而莎剧翻译的增补、重校、再版和重译终未停歇。

在中国翻译史上,《哈姆雷特》是用白话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田汉根据平内逍遥的日文转译为《哈孟雷特》发表在1921年的《少年中国》上,“标志着中国的莎士比亚翻译与研究工作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此后邵挺、卞之琳等人都重译过《哈姆雷特》,在中国剧坛产生了巨大反响。

在当代,傅光明又把此剧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试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新译样子”,认为“若可把译式确定,再着手图远不迟”。

[2]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傅光明正是企望从中国读者熟识度最高的剧目入手,以此奠定新译莎剧的样式。

因而,梳理傅光明所译剧本《哈姆雷特》的翻译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

一译文“流畅性”是傅光明翻译莎剧的语言的特点之一,它较为集中地表现出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

纵观莎剧的翻译,朱生豪和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是对当代中国读者影响较大的两个版本,然而“就中文表达来看”,傅光明通过两个译本的仔细比对指出,“朱译的许多地方过于拗口甚至别扭,时常连英文的倒装语序都不改,当然主要是因他翻译的那个时代汉语表达远不如现在规范;梁译又时有草率,许多地方译文不够漂亮。

”如翻译“If circumstances lead me,I will find Where truth is hid, though it were hid indeed Tithin the centre.”[3]时朱生豪忽略了英语表达中的倒装结构,直译为“只要有线索可寻,我总会找出事实的真相,即使那真相一直藏在地球的中心。

”[4]傅光明则对倒装句式进行了调整,按照汉语表达规范译为“哪怕事实的真相是藏在地球的中心,只要有线索,我也能把它寻出来。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相 关情 境 以及 文化 背景 之 中 ,考 察它 的 意义生 成 。 因而 ,语境 分析 强调 的是 一种 认识 论 上 的整 体 主义 。也
就是说 ,“ 一个命题只有在语言游戏的语境中才能成为一种运动” 。 对 “o e O ntob”独 白段落进行语境分析 ,就是要研究这一独 白段落 的出处、发生 的时间、地 tb , r ot e 点 、参与者 ,并结合前后剧情再现其文学风貌。纵观 《 哈姆雷特》 全剧 ,主人公 的大段独 自有 6次之多 。 “ob , r ot e 独 白是第 五 次独 白,出现 在第 三幕 第一 场 。这 一时 间刚好 是剧 情 发展 的转 折点 。从戏 t e o tob ” n
语 境 分 析
语 境一 词 ,原本 是语 言学 的概 念 ,后来 被引 入文 学批评 和文 化批 评 ,同 时意义发 生 转变 。文 学批评 中
的 “ 境 ” 指 的是 ,意义 产生 的领 域或 范 围。语境 分析 ,就 是要 把一 个 特定 文 本 放置 在产 生 它 的前 后 文 、 语
直众说纷纭 ,莫衷 一是。本文从文本分析 的角度对这 一独 自进行详细 的解析 ,希望可 以找到一条理 解它 的途径 。

方面 ,从整体 的角度 出发 ,将其放置在 生成 独 自的整体语境 之 中进 行分析 ;另一方 面 ,从文本 本身 出发 ,对
其进 行结构分 析,找出各层 次之间的结构 关联 性和互动意涵。
第 l 4卷
第 3期
Vo . 1 No 3 1 4 .
பைடு நூலகம்【 语言 ・ 文学】
哈姆雷特经典独 自分析
高 黎
706 ) 10 8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公共管理教学部 ,陕西 西安

《哈姆莱特》经典独白解读

《哈姆莱特》经典独白解读
中的合 理性 和 不可或 缺性 。
[ 关键词】经典 独 白; 哈姆 莱特 ; 格 ; 性 情节 ; 社会
[ 中图分类号]10 . 16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6 4—6 0 ( 0 9 0 0 4 0 2 1 2 0 )4— 0 0— 4
[ 收稿 日期 ]2 0 0 9—1 O一1 0
顾虑 。人们 甘 心 久 困 于 患难 之 中你 的祈 祷之 中, 不要 忘记替
我忏悔我的罪孽。 … ” 这是哈姆莱特在第 三幕第一场中的关于生死 问题 的经典独 自。这段 “ 经典独 自” 与复仇行动 的发 展状 况 有着 密 切关 系 , 更 深刻 地 展 现 了哈 也 姆 莱特 的人 物性 格 和戏剧 的 内涵 。这段 看似对 复
仇计 划有 所延 迟 的“ 典 独 白” 在此 处 , 经 放 同时 也
留下了是否具备合理性等质疑 , 以及 艺术上进行
更 深层 次探讨 与思索 的空 间 。
个缘 故 。谁 愿 意忍 受 人世 的鞭 挞 和 讥 嘲 、 迫 压
者的 凌 辱 、 慢 者的 冷 眼、 轻 蔑的 爱情 的 惨 痛 、 傲 被 法律 的迁延 、 官吏 的横 暴 和 俊 杰 大 才 费尽 辛 勤所 换 来 的得 势 小人 的鄙 视 , 是他 只要 用一 柄 小小 要 的刀 子 , 可 以 清算 他 自己的 一 生? 谁 愿 意 负着 就 这样 的重担 , 烦 劳的生命 的压 迫 下呻吟 流 汗 , 在 倘
的死亡 , 们 宁 愿 忍受 日前 的折 磨 。就是 因 为 这 人 些顾 虑 , 使得 伟 大 的行 动也 要 停 滞 。这 又 与 他还 没 有实 施复 仇计 划行 动 相联 系 。 凡 是研 究 《 哈姆 莱 特》 一 剧 本 的人 , 自然 这 都

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莱特独白

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莱特独白

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莱特独白To be, or not to be的理解蓝仁哲(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重庆400031)提要: 从语境与语篇的角度, 对哈姆莱特的著名独白/ To be, or not to be 重新解读, 辨析它是一段有关生死的哲理思辨, 而非有关自杀利弊的权衡; 分析其语篇形式和内容特征, 并对独白首行的几种汉译的理解与表达作了评论。

关键词: 哈姆莱特; 著名独白; 解读; 语篇分析; 首行理解与表达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2001)06- 0075- 04Context and discourse: New explication of / To be, or not to be作者简介:蓝仁哲( 1940- ) , 男, 四川资阳人, 四川外语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英语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

语境透视: 独白的真正意蕴语篇是一个有伸缩性的概念:哈姆莱特可以视为一个语篇, 其语境可指莎士比亚的全部剧作; 独白名段/ To be, or not to be也可以视为一个语篇, 其语境可指哈姆莱特全剧。

语境通常包括语言语境( linguistic context)、文化语境( cu- ltural context)和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

对这段独白的理解, 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误解和明显的分歧: 这是一段对人生的哲理思辨呢, 还是在权衡自杀的利弊? 英国的权威莎评家布雷德利指出: 在这段独白中, 哈姆莱特想的根本不是自负的重任。

他是在权衡自杀的利弊。

前苏联莎评家莫罗佐夫认为, 在这里哈姆莱特又再次萌发了自杀的念头。

我国的莎评家孙家也认为,在活还是不活的独白中, 他还是想着自杀的出路或结局。

翻译家梁实秋指出, 这段独白是讲哈姆莱特蓄意自杀, 于第一幕第二景之独白中已有表示。

笔者认为, 以上自杀论是由于脱离了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而产生的误解。

论哈姆雷特的独白

论哈姆雷特的独白

论哈姆雷特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摘要:莎士比亚剧本《哈姆雷特》里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还是毁灭)”是400 年来我们所关心并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本文反映了当时的欧洲文艺复兴社会背景下理想与现实背后的隐患。

哈姆雷特具有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是他的理想是抽象的,在冷酷的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他的矛盾性格及其变化导致他的悲剧结局,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和致命的弱点。

关键词:哈姆雷特;生存;毁灭;矛盾性格;人文主义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剧本里,哈姆雷特王子有三段著名的独白,其中“生存还是毁灭”最为著名,这个独白的中文大意取自朱生豪的译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在这个著名的独白里,提出的“在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中而死,和挺身反抗无涯的苦难并且扫清这些苦难这两种行为里,哪一种更加高贵呢?”令人深思。

《哈姆雷特》独白To be ,or not to be译文对比分析

《哈姆雷特》独白To be ,or not to be译文对比分析

品位·经典4文学评论Wen Xue Ping Lun[作者简介] 尹青,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

魏德蛟,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和莎士比亚作品。

《哈姆雷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译文对比分析○魏徳蛟 尹 青(昭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摘 要] 通过对《哈姆雷特》中,To…be,or…not…to…be这段经典独白的几个译本分析,在对各个译本的译文分析之后,给出笔者认为相对较好的译文,并给出翻译英文诗歌的方法——以原文意义为准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和先译意,再成诗的译诗步骤。

[关键词] 哈姆雷特;……独白;……意译;……直译对于《哈姆雷特》To be,or not to be这段独白的翻译,现已有不少版本,这篇文章将挑选其中经典的四个译本进行分析,在评析各个译本的得失后,将给出笔者认为比较恰当的译本,以供大家品评和分析。

在翻译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独白的前后背景知识,这样有利于我们翻好这段节选,《哈姆雷特》这部剧作讲述的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蒂斯毒死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

哈姆雷特回国以后,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去的原因,哈姆雷特一开始还在怀疑鬼魂的话是不是真的,他利用一个剧团到宫廷演戏的机会,让戏团上演杀兄娶嫂的剧目,克劳蒂斯在看了此剧目之后,以为自己的阴谋败露,独自去忏悔,哈姆雷特看到此景象,证实了父亲鬼魂所说的话,于是决定为父亲报仇。

同时,国王也开始怀疑哈姆雷特,在大臣博洛涅斯的建议下,利用大臣自己的女儿——哈姆雷特的爱人奥菲利亚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去试探他,都被哈姆雷特识破。

哈姆雷特说服了母亲疏远国王,并把偷听他与他母亲说话的博洛涅斯错当国王杀死。

国王派哈姆雷特和两个同学赍诏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发现是阴谋,中途折回丹麦。

从目的论看哈姆雷特独白的翻译-文档资料

从目的论看哈姆雷特独白的翻译-文档资料

从目的论看哈姆雷特独白的翻译一、目的论简述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学者维米尔和诺德等提出来的,该理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

目的论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翻译技巧。

目的论的翻译即意味着“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Nord,2001:12)。

因此,在翻译中,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随之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译本。

所以,翻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衡量译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原文背景和艺术特色在哈姆雷特的这段独白中,莎士比亚的剧词原文主要用素体诗,每行轻重格或者称抑扬格五音步,不押脚韵,但是也常常出格或者轻重倒置。

这段独白共有三十五行,六个长句,五至六行一句,这段独白相当于六节。

该段独白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拟人、夸张、设问、比喻、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梁实秋独巨匠心的散文体翻译在哈姆雷特独白的翻译中,梁实秋独巨匠心,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这段抑扬格五音步的独白译成了优美的散文体。

梁实秋的译文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思想,传达了原文的内容,特别的是在形式上打破了原文抑扬格五音步的束缚,将其翻译成了优美的散文体。

这与梁实秋主张的“译文应该通顺流畅,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翻译思想是一致的,梁实秋的译本很好地实践了其翻译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种翻译风格没有传达出原文诗剧体的味道,在形式上没有准确再现原作。

但是从译文的整体来看,梁实秋的译本在词语选择、修辞运用等方面也是做了精心的考虑,其译文在表现哈姆雷特独白的思想内容上,可谓淋漓尽致。

首先是译文的选词,可以看出梁实秋是精心推敲的。

比如译文中梁实秋将a sea of troubles 译成“滔天的恨事”,而没有翻译成普通的“烦恼,苦恼”等,将thousand natural shocks 译成“万千惊扰”,以及后文的“捐弃尘世”、“呻吟喘汗”、“敢作敢为”、“思前想后”、“惊天动地”等,都体现了译者选词的精湛,将哈姆雷特当时特殊的心理状态准确的传达出来,充分反映出了哈姆雷特当时心理的极大痛苦,并将哈姆雷特的形象清晰地呈现给了读者。

读书心得——《哈姆雷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译文对比分析

读书心得——《哈姆雷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译文对比分析

读书心得——《哈姆雷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译文对比分析对于《哈姆雷特》To be,or not to be这段独白的翻译,现已有不少版本,这篇文章将挑选其中经典的四个译本进行分析,在评析各个译本的得失后,将给出笔者认为比较恰当的译本,以供大家品评和分析。

在翻译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独白的前后背景知识,这样有利于我们翻好这段节选,《哈姆雷特》这部剧作讲述的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蒂斯毒死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

哈姆雷特回国以后,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去的原因,哈姆雷特一开始还在怀疑鬼魂的话是不是真的,他利用一个剧团到宫廷演戏的机会,让戏团上演杀兄娶嫂的剧目,克劳蒂斯在看了此剧目之后,以为自己的阴谋败露,独自去忏悔,哈姆雷特看到此景象,证实了父亲鬼魂所说的话,于是决定为父亲报仇。

同时,国王也开始怀疑哈姆雷特,在大臣博洛涅斯的建议下,利用大臣自己的女儿——哈姆雷特的爱人奥菲利亚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去试探他,都被哈姆雷特识破。

哈姆雷特说服了母亲疏远国王,并把偷听他与他母亲说话的博洛涅斯错当国王杀死。

国王派哈姆雷特和两个同学赍诏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发现是阴谋,中途折回丹麦。

这时奥菲利亚因为父亲被爱人杀死,疯癫投水自尽。

国王乘机挑拨博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法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

在最后一场比剑中,哈姆雷特、国王、王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

这段独白,是哈姆雷特在听到父亲鬼魂的话后,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替父亲报仇,如果复仇吧,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有可能杀不了叔父,反而被其所杀。

自己是要逃避,选择自杀呢,还是奋起反抗,为父亲报仇,种种思想在哈姆雷特的心中反复地较量,使其内心特别痛苦,对自己到底是生还是死,哈姆雷特反复地权衡着,反复地思考着,因而有了这段独白。

本文将采取一个句群一个句群的分析方法,对这篇文分成七个小句群,然后将这些句群逐一列表呈现,以便读者阅读和比较。

《哈姆雷特》著名独白两种译本浅析

《哈姆雷特》著名独白两种译本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哈姆雷特》著名独白的两种翻译形式,即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和卞之琳的诗体翻译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哈姆雷特》这一著名独白的内容,形式和思想含义。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对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和卞之琳的诗体翻译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各自特点。

最后指出两个译本有着不同的目的,针对不同的读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关键词】《哈姆雷特》散文体翻译诗体翻译一.《哈姆雷特》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Must give us pause.《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来的伟大史诗。

以上选段出现在《哈姆雷特》一剧的第三幕第一场,甚称是流芳百世,世人为之倾倒的独白。

哈姆雷特在这段独白中,思考并探讨人生。

这段独白实际上是莎士比亚对生与死,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哈姆雷特内心那种特有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

这段独白运用排比短句勾勒了世间的风刀霜剑,效果强烈,容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

其结构是素体无韵诗(blankverse),特点是每行十个音节,分为五个音步(five feet),每个音步由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构成,属于抑扬格(iamb),行与行之间不押韵,但素体无韵诗又不同于自由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

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我国白话文的形式历来有两种,一种是散文体翻译,一种是诗体翻译。

二.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用散文体译莎剧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实秋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翻译讨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6 年是文化巨匠莎士比亚逝世400 周年。

全球140 多个国家纷纷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民重读莎士比亚的热潮。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其深刻的悲剧意义和复杂的人物感情代表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因此《哈姆雷特》被翻译成各种不同语言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迄今为止,单中译本已将近四十余种,其中以朱生豪所译版本接受程度高且影响较大。

在研究方面,经笔者知网查询显示,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哈姆雷特》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而定量分析多是与语料库结合进行的分析研究且数量较少,如胡开宝,朱一凡在《外语研究》发表的名为《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等。

本文选取《哈姆雷特》剧本中的第三幕第一场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结合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其原文和朱生豪译文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求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中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复杂的感情纠葛以及译者翻译所使用的评价策略以及其所追求的翻译原则。

一、评价理论及其运用评价理论是马丁和怀特( Martin ,White) 等人在韩礼德语言三大纯理功能之一人际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新韩礼德学派马丁( Martin) 和洛斯( Rose) 的《对话语进行分析》( 2003) 一书中,他们认为评价理论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这些评价方式包括语篇中的各种态度、各类情感强度,价值方式与读者的联系等。

“评价理论讨论的是语篇或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

评价理论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介入系统( engagement) 、级差系统( graduation)和态度系统( attitude) 。

马丁认为,态度系统( Attitude) 是评价理论系统( the Appraisal System) 中最复杂的部分,它由情感系统( Affect) ,判断系统( Judgment) 和鉴赏( Appreciation)系统构成。

态度系统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不同情感反应。

它是介于并衔接另两个系统的中心系统,是评价理论系统的核心,也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最为详细和成熟的系统。

情感是内心的表达,指情绪上的反应和性情。

文本中情感基调主要通过相关情感评价资源来进行判定的而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词汇表达肯定意义,如happy,excited。

消极词汇则表达否定意义,如sad,depressed。

情感词汇一般分为三组,即un /happiness,in /security,dissatisfaction /satisfac-__ tion,它们依次涉及到‘心的状态’( 如喜悦、幸福、悲伤和爱) 、生活——社会状态( 如焦虑、平和、恐惧、信心、信任等) 以及对目标的追求( 如不快、好奇、尊敬等) 。

”裁决系统属伦理范畴,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对人的性格和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评价标准往往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社会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以及正常不正常等。

目前,White( 1998) ,Iedema( 1994) 等主要利用裁决系统研究新闻语言。

“裁决系统分为社会评判( socialesteem) 和社会约束( social sanction) 。

社会评判主要是指行为规范( normality) 、做事才干( capacity)、坚忍不拔( tenacity) 等相关内容。

社会约束主要是指是否真实可靠( veracity ) 、行为是否正当( propriety) 等相关方面。

”鉴赏系统属于美学范畴,我们通常用鉴赏子系统来对事物状态进行相应的美学评价,或者用于评价或描述自然物品以及具体社会现象,比如,对产品、过程、或政策等进行评价。

近年来,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与态度理论结合的研究最为普遍。

如张先刚( 2007)将语篇翻译与态度理论结合,探讨了评价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启示; 钱宏( 2007) 以广告翻译为研究个案,用评价理论解释了”不忠实”的研究现象;刘晓琳( 2010) 运用评价理论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 刘世铸( 2012) 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的识别和传达从而构建评价意义的翻译的过程模型。

陈梅,文军( 2013) 将态度理论与白居易的诗歌英译进行了研究; 徐珺( 2011) 将评价理论运用到了英汉商务语篇当中以及胡美馨,黄银菊( 2014) 将其与新闻资源的结合。

在国外,2012 年,Munday 研究了评价理论与翻译的联系,并用评价理论实证分析译者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做出最终翻译决策,其研究对象涉及政治演讲、科技翻译、文学翻译( 主要是小说翻译) 等,但基本没有涉及剧本翻译。

经知网“评价理论”和“哈姆雷特”关键词搜索显示,用评价理论分析哈姆雷特的研究较少。

而且现有的对比分析也多是将中文原著与英文译作进行对比分析,而很少将英文原著与中文译作进行对比分析,很少对剧本翻译进行分析。

本文借助于王振华对态度子系统的分类及概念界定对《哈姆雷特》原文和朱生豪版译文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比较研究。

二、哈姆雷特经典独白态度系统的量化统计“to be or not to be”这一段独白全文共有258 个单词。

其中,态度资源即能传达语言使用者态度的词汇或短语共计51 处,约占总词量的%。

这些态度词汇大多为形容词、副词、动词和名词,例如:devoutly、long、wrong 、suffer、calamity、scorns 和insolence。

根据评价理论子系统的相关概念界定,独白51 处态度词汇,19 处属于评价系统的情感子系统,约占态度资源的%; 裁决子系统有21 处,占总资源的%; 剩下的11 个属于鉴赏子系统,所占比例为%。

三、哈姆雷特经典独白朱生豪译作态度系统评价策略对比分析上文对原文和译文的态度资源使用数量以及所占比例进行了量化分析,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原文与译文的态度系统下各个子系统变化以及原因。

态度系统评价理论通过分析语言资源,重点研究语言本身的感情色彩,可以让语言使用者看清语言对象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反映相关人物的立场或观点。

在剧本翻译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态度系统评价理论,可以深入理解译者将语言资源和态度评价的结合过程,从而建造译者和读者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真正实现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心灵沟通。

运用态度系统将朱生豪译文与莎士比亚的经典独白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朱生豪在翻译中所使用的评价策略有如下特点:第一,朱生豪译作的态度资源与原著总数大体相同。

原文的态度资源总共为51 个,而朱生豪版译文增加到52 个。

这一数据反映出中文译者为了保持英文原著的情感色彩,基本使用了和原文数量相当的态度资源,这也是中文译者为了适应当代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需求而通常采取的一种手段。

第二,从情感方面看,与原文相比,译作的情感资源数量和所占比例均有所减少。

原文的情感资源数量为19 个,而朱生豪译作减少到15 个。

在“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them. To die: to sleep”中,question 意为问题、困惑,suffer 有遭难、忍受之意,slings 指投石器,troubles是指苦难,arrows 则指的是箭,这五个用词均反映出了主人公当时的困惑、无助与纠结,是主人公对当时处境的情感反应,是原文的情感资源。

而朱生豪与之相对应的翻译则是: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

”译者没有将question 一词要表达的纠结、困惑表达出来,但增加了裁决资源“值得考虑的”; 将slings and arrows 译成“暴虐的毒箭”,译者在其译文减少了原文的情感色彩。

这一段独白中,原文中五个情感态度词语,译者仅用了“默然”一个情感资源词汇。

译者减少情感资源的主要原因是中文译作形式表达上连贯的需要,但同时也降低了译文的感情色彩,不利于充分表达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译文中将原文的情感资源译成裁决资源,则是因为英语表达比较直接,使得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时需要适当地改变其使用资源的构成来达到中英文意思的平衡。

第三,从裁决方面看,裁决子系统资源在原文和译文当中所占比例较大,且与原文相比,译文当中裁决资源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

原文的裁决资源数量为21 个,而朱生豪中译本增加到27 个,占比也从%增加到%。

如原文中“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是一个选择疑问句,表达出了主人公的纠结之情,译者则译为“值得考虑的问题”,通过增加一个裁决资源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困惑。

裁决子系统是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

原文和译文中裁决资源所占比例最高,这主要是由剧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决定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烦恼痛苦统统都来自于自己身边至亲的人: 被谋杀的父亲、作为凶手的叔叔、冷漠的母亲、被利用的爱人和出卖了自己的朋友。

如文中: “For who would bear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The oppressor’s wrong,the proud man ‘ s contumely,The pangs of despis ‘ dlove,the law’s delay,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spurns。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

”原文中接连使用whips,scorns,wrong,contumely,proud 和despis’d,insolence,这几个词意思相近,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暴虐、无礼和蛮横。

despis’d 意思为轻蔑的,被用来形容爱情。

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和官吏的蛮横,这是主人公对身边人的裁决和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