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名词解释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模拟训练一一、选择题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B.小麦C.玉米D.大豆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B.缩短C.不变D.缩短或延长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A.生长B.发育C.营养生长D.都不是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B.茎尖C.叶片D.花二、填空题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
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
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1.衰老2.发育3.生长相关性四、简答题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2.何为植物的极性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答案一、填空题二、填空题1.发育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4.长日照、日中性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三、名词解释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四、问答题(要点)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3、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叶绿体线粒体5、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6、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7、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8、胚胚乳种皮9、地球自转 10、角质蒸腾气孔蒸腾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假果:一些被子植物的果实,除子房外,花托、花萼甚至整个花序都参与果实的形成和发育,这种果实称为假果。
2、双受精:由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受精的现象,称为双受精。
3、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4、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节律性变温的反应。
5、田间持水量: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含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6、配方施肥: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提出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的肥料配方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四、问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1)制造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3)净化空气,释放氧气。
2、(1)植物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2)能促进矿物质营养的运输和合理分配,并把矿物质盐类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3)通过叶片蒸腾散失大量的水分,同时带走大量的热。
(4)绝大多数植物,蒸腾作用是以气孔蒸腾为主,因气孔是叶片蒸腾的主要通道,开放的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体,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的原料,所以,蒸腾作用能加速气体交换,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1)有效养分含量高。
(2)肥效迅速。
(3)便于贮运和施用。
(4)有两种酸碱反应。
(5)养分单一,不能养地。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真核细胞原核细胞2、顶端分生居间分生侧生分生3、花芽叶芽混合芽4、叶绿体线粒体5、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6、叶片叶柄叶托7、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 8、粪尿肥厩肥秸秆肥绿肥9、质壁分离 10、砂质土壤质土粘质土 11、大量微量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组织: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也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1综合测试
单元1综合测试一、名词解释根冠比;顶端优势;休眠;光周期现象;春化作用;土壤剖面二、填空题1.植物生长周期性主要包括、昼夜周期、等。
2.植物的生长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成花诱导、、三个阶段。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分为长日照植物、、三类。
5.通常把植物的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6.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有生物、、、、水分、空气等。
7.植物生长的农业生产要素有土地、、、、等。
三、选择题1.茎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
A.生长B.发育C.分化D.生殖生长2.目前,我国可供栽培的植物约( )种。
A.100B.6000~7000C.400000~500000D.10000003.下面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是( )。
A.玉米B.柏树C.水稻D.向日葵4.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5.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黄瓜 B.白菜 C.玉米 D.大豆6.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 B.小麦 C.水稻 D.黄瓜7.玉米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8.一般长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9.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10.白菜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11.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根尖 B.茎尖 C.叶片 D.花12.植物感受光周期的主要器官是()。
A.茎尖B.叶片C.花朵D.根尖13.有实验证明()对植物通过光周期极为重要。
A.连续黑暗的时期B.连续光照的时间C.充足的氧气D.适宜的低温14.( )促使植物根冠比提高。
A.增加水分 B.提高温度 C.增加氮肥 D.增强光照15.将杨树的枝条倒插于土中,则其形态学下端可能会()。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含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主根2.侧根3.完全花4.显性性状5.隐性性状6.表现型7.基因型 8.纯合体 9.杂合体10.杂种优势 11.基因突变 12.多倍体第二章1.生长2.发育3.营养生长4.生殖生长5.顶端优势6.植物生长的大周期7.双受精8.春化作用9.光周期现象10.长日照植物(长日性植物) 11.短日照植物(短日性植物) 12.生态型第三章1.光合作用2.光呼吸3.呼吸作用4.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第四章1.积温2.生物学下限温度3.活动积温4.有效积温5.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第五章1.伤流现象2.吐水现象3.蒸腾4.空气相对湿度第六章1.土壤肥力2.土壤3.田间持水量4.土壤耕性5.土壤质地6.土壤容重7.土壤孔隙度第七章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2.主动吸收3.被动吸收4.营养临界期5.最大效率期6.复合肥料7.肥料利用率8.配方施肥第八章1.季风2.暖带二、填空题第一章1.植物的细胞由( )和( )构成。
2.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由( )、( )及( )组成。
3.染色体是( )的载体,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必须是( )的,否则便会影响到生物体的发育。
4.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的,同一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称为( );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形态结构不同,则互称为( )。
5.性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 ),通常以( )和( )分别表示体细胞和性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6.细胞通过( )分裂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通过( )分裂能使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地减少一半,( )就是通过这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7.植物的组织依其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 )和( )两大类。
8.( )根系的主根发达,与侧根有明显区别。
9.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的分枝叫( ),它是( )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
10.一个完整的叶包括( )、( )和( )三个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叫( ) 。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1、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2、13时,日出之前;3、7,8;4、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5、致死温度;6、糖类,蛋白质;7、-10℃,25--35℃,35--45℃;8、有氧呼吸,无氧呼吸;9、减小,增大;10、细胞质二、名词解释1、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下限温度三者的合称。
2、有效积温: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
3、原初反应: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而引起的最初发生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起点。
4、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光照度称为光饱和点。
5、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干重或鲜重所放出的CO质量2质量或所吸收的O2三、选择题四、判断题1、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5℃——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植物生长期。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15℃——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
一般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1)光合作用:①利用简单的无机物(CO2与H2O)合成有机物,吸收CO2;②是贮能的过程(把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有机物中);③只在绿色细胞中进行,进行的细胞器为叶绿体;④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⑤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释放的 O2也可供呼吸利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呼吸作用共用。
(2)呼吸作用:①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表现为吸收O2,放出CO2;②是放能的过程(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ATP及部分热能);③在所有生活细胞中进行,进行的部位除细胞质外,主要的细胞器为线粒体;④有光、无光下均可进行;⑤为所有细胞包括绿色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释放的CO2也可供光合作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光合作用共用。
《植物生产与环境》习题集
第一章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细胞、组织部分一、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纹孔:5.胞间连丝:6.细胞质:7.细胞器:8.染色质:9.无丝分裂:10.有丝分裂:11.减数分裂:12.组织:13.分生组织:14.成熟组织:15.细胞分化:16.机械组组:17.输导组织:18.分泌组织:19.复合组织:20.维管束:21.木质部:22.韧皮部:二、填空题1.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和三类。
2.农业生产是由生产、生产和生产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3.农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生产是的生产,是进行其他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4. 细胞是植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和两大类型,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后者可分为、和三部分。
5.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
在细胞分裂中期浓缩成棒状体,其主要成分是,简称。
6. 与细胞需水量有关,并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产物。
的成分主要是糖类、水、有机酸、单宁、生物碱等,所以细胞具有酸、甜、涩、苦等味道。
7.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和。
8.植物细胞器中属于显微结构的是、和,属亚显微结构的是、、、、、和,具双层膜的有和,单层膜的有、、、、和。
9.细胞核由、和构成,核膜是 ___层膜,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
10.质体主要由和组成,层膜。
按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质体中最小的一种。
11. 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由生物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有运输代谢产物的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由和组成,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并参与细胞壁的合成,的功能是消化作用。
12.成熟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和三层,其中次生壁可发生、、和。
13.细胞繁殖的方式有、和。
其中是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为叙述方便,人为地把它分为五个时期,即、、、、。
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14.在细胞的无丝分裂中开始部位是,有丝分裂的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6 习题一
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土壤热容量2.土壤导热率3.最高受害、致死温度4.积温5.逆温6.植物的感温性二、填空1.温度日、年变化的特征常用和来描述。
是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刻。
2.土壤容积热容量是指单位的土壤,温度每升高1℃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单位。
3.热容量大,则土温变化;热容量小,则土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土壤各组分中容积热容量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5.土壤导热率指土层厚度 cm,两端温度相差℃时,单位内通过单位土壤断面的热量。
6.土壤导温率越,则土温变化越迅速;反之,土温变化慢。
7.在正常条件下,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
8.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的年变化、土壤的自然覆盖、土壤、地形、天气等。
9.三基点温度指植物生长的、、。
10.在范围内,植物生命活动最强,生长发育最快。
三、选择题1.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为:A. 沙土>壤土>黏土B. 壤土>沙土>黏土C. 黏土>沙土>壤土D. 黏土>壤土>沙土2.冬季从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却的大陆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容易产生。
A.辐射逆温B.平流逆温C. 湍流逆温D. 下沉逆温3.逆温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不正确的是。
A.清晨熏烟防霜冻B.清晨喷农药C.寒冷季节将农副产品晾晒在地面上D.果树嫁接部位高4.球内有一玻璃针,深入毛细管,使球部和毛细管之间形成一窄道,这支温度表是。
A. 最低温度表高B. 最高温度表C. 地面温度表D. 曲管温度表5.水稻的感温性最强的是。
A. 中稻B. 早稻C. 晚稻6.播种最低温度常以温度为标准。
A.空气 B.水体 C.10cm土壤 D.土表温度7. 主要有增温、稳温和提墒。
A.耕翻松土B.镇压C.垄作D.灌溉8. 作用主要有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土松通气。
A.耕翻松土B.镇压C.垄作D.灌溉9.气温的日较差土壤温度的日较差,并且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气温日较差逐渐,位相也在不断落后。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2 习题5
习题五一、名词解释细胞有丝分裂输导组织节间复叶单性花植物生长调节剂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植物的细胞和结构属于何种组织:腺毛_____________;树脂道_____________;形成层细胞_____________;石细胞_____________;导管_____________;表皮_____________;3.纺锤体由构成。
4.周皮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
5.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前者可以形成和,使根茎不断增粗。
6.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_________次,细胞核分裂____________次,分裂结果形成________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8.种子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9.小麦种子的胚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相比较, 它具有如下特点: 胚根具有________; 胚芽具有________; 胚轴的一侧为子叶, 有________片, 子叶又称为________; 在胚轴的另一侧与子相对处, 还有一片薄膜状突起, 称为________。
10.植物的主根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 而主茎则主要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
11.双子叶植物有根的内皮层有__________加厚,中柱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构成。
12.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进行细胞分裂,向内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本质部的__________方,向外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__________方。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
粮食作物生产
01
通过种植谷物、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满足人类对食物的基
本需求。
经济作物生产
02
种植油料、纤维、香料等经济作物,提供工业原料和特殊资源。
药用植物生产
03
栽培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用于医疗保健和药品制造。
植物生产在园林中的应用
城市绿化
通过种植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和 审美空间。
下一步学习建议
学生应该深入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如何适应不 同的环境条件,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环 境来提高植物生产效率。
学生还应该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 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在植物生产过 程中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庭院绿化
利用植物进行庭院、公园、街道等绿化,创造宜人的居住和工作 场所。
风景名胜区绿化
保护和恢复自然景观,营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植物生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
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空气净化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能够 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噪声和污染控制
传统技术成本较低,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现代技 术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成本较高。
选择依据
根据种植目的、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 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生产方法。
3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技术在设施农业、无 土栽培和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0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植物生产在农业中的应用
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 现在种子萌发、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等方面。
植物生产环境-植物生长与生产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植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劳动的产物,现在栽培的农作物均起源于自然野生植物。
目前世界上栽培的植物近1200种(不包括花卉),而栽培的大田作物90余种,我国常见的农作物有50多种。
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从东到西地形变化复杂,从南到北气候变化多样,这样的自然条件为不同的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植物生长(一)植物生长与发育1.含义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如根、茎、叶的生长等。
是长大的过程。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发生的质变过程。
是新细胞、新组织、新器官的出现,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生长和发育的关系(1)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中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中的质变过程。
植物的某一器官的生长是指该器官长、宽、厚、重的变化过程;而植物某一器官的发育则指该器官的细胞、组织的分化形成过程。
(2)联系在植物的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第一,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
种子的萌发、叶片的长大、茎秆的伸长等为发育准备了物质条件,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后,或生长到一定的大小后,才可进行相应的发育;第二,发育又是生长的前提,只有在新器官、新组织分化出现后,才能继续进行生长。
(二)植物生长大周期1.概念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后再逐渐减慢,以至生长逐渐停止的过程。
2.表现在植物或个别器官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
植物生长大周期(三)植物生长发育规律1.植物的生活周期和生产周期植物的生活周期就是植物的自然生命周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绪论1、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①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②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③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④农业的基础产业⑤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2、植物生产的特点:①系统的复杂性②技术的实用性③生产的连续性④植物生长的个体生命周期性⑤明显的季节性⑥严格的地域性3、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①光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②温度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③水分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④土壤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⑤肥料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外侧与细胞壁紧密相接的一层薄膜称为细胞膜,又称质膜。
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统称为细胞质。
5、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单位,称为细胞器。
6、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无丝分裂过程比较简单,消耗能量少,分裂速度快。
由于分裂过程中午纺锤丝出现,故称无丝分裂。
7、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也称间接分裂,是植物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称比较复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由于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8、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9、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10、生物灾害:11、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12、13、14、精品。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及答案单元6 综合测试
单元6 综合测试一、名词解释土壤热容量;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农业界限温度;三基点温度;活动温度;有效积温二、选择题1.1时土壤温度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称为型。
A.吸热型B.受热型C.清晨转变型D.傍晚转变型2.13时土壤温度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称为型。
A.辐射型B.日射型C.清晨转变型D.傍晚转变型3.下面的温度日较差最大。
A.沙土B.低层空气C.水面D. 壤土4.对农业生产有指标和临界意义的温度称为。
A.最适温度 B.农业界限温度 C. 三基点温度 D. 有效温度5.水稻的感温性顺序为:A.晚稻>早稻>中稻B.晚稻>早稻>中稻 C.晚稻>中稻>早稻D.晚稻>早稻>中稻6.地面三支温度表由北向南的排列顺序为。
A.最低、最高、地面温度表 B. 最高、最低、地面温度表C. 地面、最低、最高温度表D. 最低、最高、地面温度表7.曲管地温表从东到西,依次为5cm、10cm、15cm、20cm温度表,各表之间相距 cm。
A.10B.15C.20D.58.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温带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A.昼夜高温B.昼夜低温C.昼高温夜低温D.昼夜恒温9.马铃薯以地温在℃最适于块茎形成。
A.30-32B.15.6-22.9C.18-28D.12-1510. 的地区植物生长发育好,瓜果含糖量高。
A. 沙壤地B.壤黏地C. 黏土地D.盐碱地11.气温一般指距离地面 cm处的空气温度。
A.10B.50C.150D.20012.夜间由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等辐射冷却形成的逆温称为。
A.平流逆温B.辐射逆温C.湍流逆温D.下沉逆温13.冬季人们常将农产品晾晒到一定高度以上以防冻坏,这主要因为空气夜间常出现现象。
A.冷害B.霜冻C.逆温D.平流14. 我国西北地区的瓜果含糖量高、品质好与有密切关系。
A. 气温日较差小B. 气温日较差大C.空气质量好D.土地肥沃15.可以疏松土壤、通气增温、调节水气、保肥保墒的耕作措施为。
《植物生产与环境》书本之名词解释系列资料
《植物生产与环境》书本之名词解释系列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原核细胞:有细胞结构,但没有典型的细胞核。
3.真核细胞:具有被膜包围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4.原核生物:支原体、细菌、放线菌和蓝藻均由原核细胞构成,是原核生物。
5.真核生物:动、植物体均由真核细胞组成,属于真核生物。
6.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7.原生质体: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总称为原生质体。
(旧版注:是细胞内一切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8.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旧版注:细胞壁包在原生质体外面,成为细胞的骨架;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是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固体结构,包围在细胞的最外层,它使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并保护着原生质体。
)9.细胞后含物(旧版注):随着细胞的生长发育,细胞内出现的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称为细胞后含物。
细胞在生命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还产生代谢中间产物、贮藏物质和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细胞后含物。
10.胞间层:是相邻两个细胞初生壁之间所共有的一层,也是细胞壁最外的一层。
11.初生壁: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原生质体分泌纤维素和少量的果胶质加在胞间层上,构成初生壁。
12.次生壁:植物体中有一部分细胞,当其体积不再增大时,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和其他物质,加在初生壁的内侧,就形成了次生壁。
13.纹孔:细胞壁上形成了许多较薄的区域,这种区域称为纹孔。
14胞间连丝: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通道称为胞间连丝。
15细胞膜(质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外侧与细胞壁紧密相接的一层薄膜称为细胞膜,又称质膜。
16.生物膜:除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内膜,如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这些膜的基本结构相同,通称为生物膜。
17.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统称为细胞质。
18.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单位,称为细胞器。
植物生产与环境
2012年09职高第六次模拟考试试题(卷)农林专业 《植物生产与环境》分值:100分 用时:5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器官2.春化作用3.空气的相对湿度4.士壤肥力二、填空题(共17空,每小题1分,共17分)1.山谷风形成时,白天一般吹 风,夜晚一般吹 风。
2.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证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5.农业生产上“热性士”是指____________,“冷性士”是指____________。
6.C 3途径中CO 2的接受体是________;C 4途径中,CO 2的接受体是_________。
7.士壤中氮素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是士壤中的主要的形态。
8. 士壤中有效水的上限是___________;有效水的下限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
A 、质体B 、叶绿体C 、有色体 D、白色体 2.大豆属于__________。
A 、双子叶无胚乳种子B 、双子叶有胚乳种子C 、单子叶无胚乳种子D 、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3.草霉的茎属于___________。
A 、直立茎B 、攀缘茎C 、缠绕茎D 、葡萄茎 4.珠被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
A 、种子B 、种皮C 、果皮D 、胚乳5.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称为_________。
A 、蒸腾系数 B 、光合强度 C 、经济系数 D 、蒸腾强度6.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
植物生产与环境复习资料
植物复习题1.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
3.原生质主要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
4.组成原生质的物质可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5.无机物(水、溶于水的气体、无机盐);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及微量的生理活性物质)6.(蛋白质)是原生质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7.核酸基本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一个戊糖、一个碱基)组成。
8.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
9.RNA所含的碱基主要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四种。
10.DNA所含的碱基主要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11.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12.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
14.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15.磷脂分子的结构具有一个突出特点(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的疏水基团。
16.植物体内重要物质(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17.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18.己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是细胞代谢活动中提供能量的主要基质。
19.(蔗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20.(淀粉)是主要的贮藏物质。
21.原生质胶体的特性:○1带电性○2吸附性○3粘性和弹性○4凝胶化作用○5凝聚作用。
1.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可分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
2.(液泡)与细胞吸水有关,是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液)中溶有糖类、有机酸、单宁、色素等,使细胞具有酸、甜、苦、涩等味道。
3.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细胞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构成,核膜是(双层膜),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核孔)。
5.质体主要由(蛋白质和类脂)组成,据含色素和生理功能不同可分为(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 三种,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质体可(转化)。
《植物生产与环境》重点名词解释
《植物生产与环境》重点名词解释1.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纹孔: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所形成的许多较薄区域。
3.胞间连丝:连接两个纹孔的丝状细胞质。
4.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功能的小单位。
5.减数分裂:是指植物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6.细胞分化:是指由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伸长生长,时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逐渐变为成熟组织的过程。
7.组织:是指在植物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8.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开区分的部分。
9.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和栓化增厚,形成带状的现象。
10.合轴分枝:枝条比较弯曲,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由近的腋芽代替生长,并依次发展的分枝方式。
11.分蘖:是指禾本科植物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生不定根的特殊分枝方式。
12.年轮:在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能够看到一圈圈的同心圆环,把这些同心圆环称之为。
13.叶序:是指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
14.气孔:是指由两个肾形或半月形(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核它们之间裂生的细胞间隙。
15.器官变态:是指由于长期适应环境使器官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并成为遗传特性的现象。
16.花:是指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
17.心皮:是指组成雌蕊一个或几个变态的叶。
18.无限花序:花轴在开花期能继续延长,花由下向上开或由边缘向中央开的花序。
19.花粉败育:花粉粒并未经过正常的发育,不具务生殖功能的现象。
20.植物开花:当花粉粒和胚囊成熟后或其中之一成熟,花被展开,雌雄蕊暴露出来的现象。
21.传粉:植物开花后,花药破裂,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过程。
22.受精作用:是指雌雄配子(精卵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
23.双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管的顶端膨大破裂,管内的精子和内容物散出。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及答案2018年最新三校生冲刺“对口高考”强化训练(8)《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植物细胞:2、春化作用:3、土壤肥力:4、呼吸作用: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8分)1、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有、、。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3、土壤气体交换的方式有、。
4、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面蒸腾分为和两种。
5、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酵解在中进行,三磷酸循环在内进行。
6、土壤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三种途径是、、。
其中和是主要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可使小麦和水稻拔节、抽穗的分生组织是()A、顶端分生组织B、居间分生组织C、分泌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2、杏的食用部分是()A、种皮B、内果皮C、中果皮D、外果皮3、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4、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的种子是()A、大豆、茄子B、瓜类、葡萄C、花生、油菜D、番茄、辣椒5、下列激素具有极性传导的是()A、乙烯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生长素6、东北的大豆引种河南、生育期()A、缩短B、延长C、不变D、死亡7、“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质地是()A、黏土B、壤土C、沙土D、都不对8、出产上常施用菌肥养地培肥土壤,使用了()A、物理吸收B、化学吸收C、生物吸收D、离子交流吸收9、在乡村人们常用细土垫圈氨臭味就会削减,这是使用了土壤的()吸收方式。
A、物理吸收B、化学吸收C、生物吸收D、离子交流吸收10、在土壤水分中,最有效的水是()A、束缚水B、毛管水C、重力水D、吸湿水11、日较差为零的土层深度是()cmA、50-60 B80—90C80—100D90—普通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满意发育要求的温度范围是()A、――2010――35℃B、5――40℃10――25℃C、5――XXX――35℃D、10――20℃20――40℃13、能进行光合感化的细胞器是()A、质体B、叶绿体C、线粒体D、有色体14.下列属植物根系吸水主要动力的是()A蒸腾拉力B伤流C吐水D根压15、下列不宜做种肥的钾肥是()A、草木灰B、硫酸钾C氯化钾D、碳酸钾16、植物各个生育期对氧分需求的普通规律为()A、初期多、盛期多、后期少B、初期少、盛期多、后期少C、初期少、盛期少、后期多D、初期少、盛期多、后期多17、下列激素中,具有防止植物器官早衰作用的是()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脱落酸18.异面型叶最本质的特征为()A.叶上、下表皮色泽不同B.叶上、下表皮气孔分布不同C.叶上、下表皮分别为单层和多层细胞D.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4、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1、显微镜各部分零件可以在显微镜之间互相调换使用,()2、雌蕊是由一个或几个变态叶组成,()3、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标志,()4、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与生长素有密切关系,()5、“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等反映的是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之间的协条关系,()6、一般土壤越肥沃,养分含量越多,微生物数量越多,()7、在温度相同时,水汽压较大的空气,露点温度低,()8、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较差大,瓜果含糖量较多,()9、植物的根,叶发生萎蔫时,呼吸作用减小,()10、光照度低于光补偿点,植物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1、尿素为中性肥料,吸湿性小,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用做基肥,追肥和根追肥,()12、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属于渗透吸水,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显微镜的使用分为几个步骤?2、根尖有哪几个分区?各分区有何特点?3、简述种子与果实形成过程?4、禾本科植物的茎结构有何特点?5、什么是光合感化?它有何生理意义?6、如何合理使用氮肥?六、计算题(6分)某地打算每667㎡农田产小麦500公斤,不施肥区每667㎡产量为150公斤,若施有机肥和化肥各半,需厩肥(含N0.5﹪、使用率为20﹪)和碳铵(含N17﹪、使用率为35﹪)多少公斤?(形成100公斤小麦需纯氮3公斤)《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答案1、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一、引言植物生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材料,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因素影响着植物生产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因此,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二、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温度、光照和降水等要素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和产量。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气候的需求各异,因此,气候因素是植物分布和生产的基础条件。
2.土壤因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对植物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类型、肥力和湿度等条件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根系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
适宜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物生产,而过酸、过碱、贫瘠或过于湿润的土壤则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同伴植物竞争、病原体和害虫、传粉与种子传播等。
植物生长过程中,生物因素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植物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方面,而病原体和害虫则可能导致植物病害和产量降低。
传粉与种子传播对植物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粉者数量和种子散布方式也会影响植物生产。
三、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使植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例如,沙漠植物通过缩短叶片减少水分蒸发,高山植物具有耐寒性和低温条件下生长快的特点。
2.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土壤改良、水源涵养和生态系统服务等作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然而,过度开发和种植导致的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等问题,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1.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恢复与重建是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生态恢复。
2.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植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措施,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关键物种。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PPT课件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5) 光周期现象 ① 概念:指许多植物在开花之前有一段时期,要求每天有相对长度的昼夜交
替影响才能开花的现象。 ②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
过程。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6. 植物的成花过程及影响因素 (1) 植物的成花过程 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成花诱导、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三个阶段。 (2) 影响植物成花诱导最敏感的因素 低温(春化作用)和适宜的光周期(光周期现象)。 (3) 控制植物成花的因素 花的状态、低温和适宜的光周期。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7. 植物生产 (1)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第一是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第二是促
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2) 植物生产的特点:复杂性、季节性、地域性。 (3) 植物生产的作用:是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是农
业的基础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现已知植物的总数达30余万种,我国有高等植物4万余种,可供栽培的植物有
7000种左右,如银杏、水杉、鹅掌楸、珙桐等为世界罕见的植物种类。 1. 植物的生长 (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是植物体生殖生长开始的
标志。
知识准备
量元素有铁、硼、锰、铜、锌、钼、氯。
知识准备
二、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1. 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 (7) 土壤:在植物生长中具有营养库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支撑作用、稳
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2. 植物生长的农业生产要素 (1) 土地:人类生息、发展和进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2) 劳动力: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3) 资本: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要素。 (4)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5) 管理:能够整合农业各要素,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产与环境名词解释1.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的细胞结构。
3.减数分裂:是指植物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4.组织:是形态、结构、功能和来源相同的细胞群。
5.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开区分的部分。
6.纹孔: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所形成的许多较薄区域。
7.胞间连丝:连接两个纹孔的丝状细胞质。
8.维管束:由纤维、导管、管胞、筛管或伴胞及薄壁细胞聚集在一起而构成的束状结构。
9.主根:由种子里的胚根生长发育而成的根。
10. 侧根:是由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枝。
11. 不定根:根的产生没有固定的位置,除定根以外,从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长出来的根。
12. 须根系:主根早期停止生长或死亡,在茎基部产生很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13. 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分明显,主根发达,垂直向地生长,主根上生出的各级侧根细小的根系。
14. 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和栓化增厚,形成带状的现象。
15. 髓:根维管柱中央的薄壁细胞。
16. 周皮:是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形成层的合称。
17. 单轴分枝:主茎和枝条比较直立,顶芽生长始终占优势的分枝方式。
18. 合轴分枝:枝条比较弯曲,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由邻近的腋芽代替生长,并依次发展的分枝方式。
19. 叶痕:木本植物的枝条,其叶脱落后,在节上留有一定形状的疤痕。
20. 叶迹:是指木本植物的枝条上,叶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的痕迹。
21. 年轮:在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能够看到一圈圈的同心圆环,把这些同心圆环称之为。
22. 皮孔:枝条的外表可以看到的一些突起。
23.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具全的叶。
24. 平行脉:叶片中间有一条中脉,中脉两侧的叶脉大都互相平行的叶脉。
25. 栅栏组织:是指位于植物叶子表皮下方排列整齐的一层或多层柱状细胞。
含叶绿体多。
26. 海绵组织:是指位于叶子下表皮处与栅栏组织间由疏松而不规则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的细胞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27. 运动细胞:是指叶片上表皮中的一种大型的细胞,细胞壁较薄,有较大液泡,认为它与叶片的卷曲和开张有关,也称泡状细胞。
28. 气孔:是指植物茎叶表皮层中由成对保卫细胞围成的开口。
系植物与环境交换气体的通道。
29. 完全花:通常是指具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花。
30. 雌蕊:是指位于花的中央部分,由 1 至多个具繁殖功能的变态叶——心皮卷合而成。
31. 花序:植物的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花轴上。
32. 无限花序:花轴在开花期能继续延长,花由下向上开或由边缘向中央开的花序。
33. 两性花:一朵花中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
34. 花粉败育:花粉粒并未经过正常的发育,不具务生殖功能的现象。
35. 开花期:一株植物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放所经历的时间。
36. 传粉:植物开花后,花药破裂,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过程。
37. 双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管的顶端膨大破裂,管内的精子和内容物散出。
其中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以后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结合,以后发育成胚乳的现象。
38. 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相互融合的过程。
39. 无融合生殖: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结合也能形成胚的现象。
40. 真果:单纯由子房生长发育而来的果实。
41. 假果:除子房以外花的其他部分也能生长发育成果实的一部分。
42. 分蘖:禾本科植物,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基部产生不定根的特殊分枝方式。
43.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浓缩成较大的棒状体。
44. 心皮:组成雌蕊一个或几个变态的叶。
45. 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体重上的增加,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
46. 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质变化过程,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成来体现的。
47. 生殖生长:是指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
48. 种子发芽:是指植物种子萌动后,胚根生长扎入土中形成根,胚轴伸长生长将胚芽推出地面,当根与种子等长,胚芽等于种子一半时的过程。
49. 种子休眠:是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50. 发芽率:是指植物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51. 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
52. 植物生长大周期: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会,又逐渐减慢,以致完全停止,形成“慢—快—慢”的规律。
53. 极性: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即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54. 植物再生现象:是指当植物失去某一部分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逐渐恢复所失去的部分,再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的现象。
55. 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
56. 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低温诱导,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的现象。
57. 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在开花之前的一段时期,要求每天要有一定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的现象。
58. 春化的解除:是指若把春化作用未解除的植物放回 30℃以上的温度下,可使春化作用处理的效果解除的现象。
59. 春化效果的积累:是指若植物中途停止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低温处理时不必从头开始的现象。
60. 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61.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62. 土壤质地:又叫土壤沙黏程度,是指土壤中各种粒级的组合比例。
63. 土壤有机质:是指来源于生物且经过土壤改造的有机化合物。
64. 田间持水量:是指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66. 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具有吸收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体的能力,即吸收养分、保蓄养分的特性。
67. 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具有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性能。
68. 土壤密度:又叫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土壤空隙在内)的干土质量。
69. 土壤孔隙度:是指土壤空隙总量及大小空隙的分布。
70.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中相互团聚成形状、大小、数量和稳定程度都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等团聚体。
71. 土壤耕性:是指耕作时土壤所表现的性质以及在耕作以后土壤的生产性能。
72. 肥力四要素:是指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的水、肥、气、热四要素。
73. 肥料三要素:是指在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植物对 N、P、K 的需量对多,而土壤中含量一般都低,常通过施肥来补充才能满足植物营养的需要。
74. 反硝化作用:是指通过反硝化细菌作用,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75. 渗透作用:是指植物细胞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
76. 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在高渗液环境中,液泡内水分外渗出质膜,原生质体收缩,部分质膜与细胞壁脱离的现象。
77. 质壁分离复原:是指去除高渗溶液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回复原状的现象。
78. 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79. 吐水:是指植物通过水孔、吐水组织、排水毛等以水滴的形式排出水分的现象。
80. 伤流:又称为溢泌,指早春根系开始活动后 (一般根标地温达 6—9℃),即树液开始流动至萌芽前后这段时间,树液从枝蔓上的新鲜剪口或折伤口、碰伤口大量流出的现象。
81.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82. 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83. 蒸腾系数:是指植物每制造 1g 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84.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段内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
85. 绝对降水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86. 降水保证率:是指降水量高于或低于某一界限降水量的频率的总和。
87. 水汽压:是指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
88.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89. 饱和差:是指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之差。
90. 露点温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气压不变时,气温降到空气饱和时的温度。
91. 径流:是指降雨超过土壤入渗量时产生的地表水流。
92. 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容积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93. 土壤导热率:是指在单位厚度( 1cm)土层,温差为 1℃时,每秒单位断面( 1cm3)通过的热量。
94. 土壤温度年较差 :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
95. 气温:是空气温度的简称,一般指距地面 1.5m 高的空气温度。
96. 三基点温度: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三个温度基本点。
97. 农业界限温度: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着某些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
98. 有效温度:是指活动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99. 有效积温:是指植物生育期内有效积温积累的总和。
100. 保护地:是指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用来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环境。
101. 活动温度 : 是指高于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102. 活动积温: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活动温度的总和。
103. 积温:是指植物的各生育期或全生育期需要的温度总和。
104. 长日照植物:是指在长日照(每天连续黑暗的时数短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
105. 短日照植物:是指在短日照(每天连续黑暗的时数大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
106. 植物的环境:是指植物体周围的生存空间,包括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及其他生物有机体。
107. 生存条件:是指植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08. 耐性范围:109. 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
111. 蹲苗:是指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
112. 原初反应:是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而引起的最初发生的反应。
113. 同化力:是指由于 ATP 和 NADPH 用于碳反应中的 CO2 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成为同化力。
114.CO 2 的同化:是指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 NADPH 2和 ATP 将 CO2 转化为稳定的糖类的过程。
115. 光合磷酸化作用:是指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一部分高能电子的能量被释放,其中一些能量推动 ADP 转化为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