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交通状况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交通状况的调查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定位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服务性产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交通战略优先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系统认真践行“坚持以富民兴渝为目标、坚持以服务出行为根本、坚持以公众满意为追求”的“三个坚持”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全市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预计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约占全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1/4,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内外通道网络逐步完善。“十二五”以来,相继建成渝利铁路、南涪铁路等7个项目,新增里程402公里,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774公里,路网密度2.1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兴隆场站、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等先后建成投用,形成了“一枢纽六干线二支线”网络格局。开通“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和重庆至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货运五定班列,实现铁海联运、国际直达。成渝客专、渝黔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在建里程约1000公里,重庆西站、北站、沙坪坝站等枢纽工程建设顺利。
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4小时重庆”全面实现。在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先后启动实施了新千公里和第四个千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并采取“BOT+EPC”模式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投资超过700亿元,沿江高速、九龙坡至永川等20余个项目、1200公里顺利开工,其中已建成530公里。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41公里,路网密度2.9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第一,对外出口通道12个,通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地方干线公路通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双百”目标顺利实现。新改建区县联网公路3000多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5300公里,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二级公路全部取消收费。大规模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到11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达率达100%。全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民生实事,在西部率先启动撤并村通达工程建设,全市2606个未通公路的撤并村中,已有1510个实现公路连通。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雏形,水运竞争优势有效增强。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4451公里,船舶总运力620万载重吨,平均吨位居全国内河第一。全国最大的内河港—果园港投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7亿吨、集装箱370万标箱。成立内河首个航运交易所,水运影响力和辐射聚集度不断提升,周边地区货
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达到43%,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实现历史跨越。
民航提速发展,区域性航空枢纽基本形成。“一大两小”机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江北机场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建设加快,航线网络不断优化,现有国内航线19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4条,2014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926万人次、在全国十大机场中排名第八,同比增长15.8%、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之首;货邮吞吐量30万吨、在全国排第12位,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8.4万吨、居西部第一。
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群众出行便捷高效。邮政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市邮政共完成业务总量48.25亿元、同比增长23.4%。轨道交通实现主城九区全覆盖,运营里程达到202公里,位列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四,日均载客量达到180万人次,在城市交通中的骨干功能日益突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绕城高速以内近3000辆班线客车全部退出市场、实现公交全覆盖。出租车市场健康发展,年均新投放运力1000辆以上,主城出租车总量达到1.46万辆,万人拥有量超过20辆,高峰时段“打的难”问题得到较大缓解。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所有乡镇和符合条件的行政村100%通了客车。
重庆市区交通十分发达,有数十路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在市区和近郊运营,每天在5:30至晚间21:00之间,可以方便地乘坐上公共汽车。近年来,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和旅游者观光,还开通了小公共汽车、空调车和环线观光车以及高峰车等,形成了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
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兼备。川黔铁路、210国道纵贯南北,与三(江)南(川)铁路、川湘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铁路总长135公里,有火车站16个,二级编组站1个;公路通车里程2400多公里。正在动工兴建的川黔高等级公路、即将动工兴建的川湘高级公路,将进一步改善綦江的交通状况,增强綦江的区位优势,使綦江成为紧连重庆的卫星城。县内较长河流8条,綦河开发已被交通部列为重点开发项目,水路可以从贵州桐梓直达长江。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运、空运、陆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一
带一路”:在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中,重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
渝新欧铁路:渝新欧铁路大通道开辟新丝绸之路,重庆经新疆阿拉山口到德国杜伊斯堡仅需14天,并有望进一步缩短到13天。
重庆空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2014年年客运吞吐量2926.4万人
次,是“世界百强机场”之一。到2015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4500万人次,2035年将建成超过7000万人次客运吞吐量的枢纽机场。2014年,机场全年完成货邮量30.2万吨,列全国机场第八名,增长7.9%。2010年已建成两条跑道,远期规划四条跑道,目前正新建3800米第三跑道及50万平方米东航站区,增开到欧美
等地的航线。目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至新加坡、曼谷、吴哥、首尔、东京、达卡等城市定期国际航线,列日、莫斯科、卢森堡、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和台北、香港等国际(地区)定期货运及货运包机航线。
铁路:铁路运输四通八达,在2015年底形成兰渝、湘渝、郑渝、渝利、渝怀、渝黔、渝昆、成渝、遂渝九条铁路汇聚重庆,共计达到2300公里的路网。
重庆高铁:“12345678规划”,即1小时成都、2小时贵阳、3小时昆明、3小西安、3小时长沙、4小时武汉、5小时兰州、6小时广州、7小时北京、8小时上海。
高速公路:已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二环八射”高速公路,未来规划“三环十射”(内环79公里,二环170公里,三环500公里)。
轨道交通:2014年,建成1、2、3、6号线,至2020年,建成“六线一环”,2020年后,建成“九线一环”。
水运: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有西部最大内河港口。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达到350万标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货运量达到1.5
亿吨。快轮5天即可到达上海。
立足当下剖析形势,着眼未来以求发展。
在全市交通工作恳谈会上,滕宏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交通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就是加快建成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现中央和市委交办给交通的目标任务。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明晰思路,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准备
规划是龙头,也是生产力。全市“十三五”规划是铁路、民航职能划转到市交委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交通规划。滕宏伟指出,各区县要根据交通发展形势要求的新变化,结合各自区县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交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一批重大课题调研和前期研究论证工作,认真思考和谋划“十三五”发展思路;及早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提前做好规划编制各项准备,做到早动员、早谋划、早部署。
同时,各区县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思维模式,切实站在“综合交通”的角度,统筹谋划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要主动与市交委相关部门衔接,确保各自发展规划和市里的总体规划衔接紧密,具体项目也要纳入全市“总盘子”。
适应“五大功能区”战略,因地制宜谋发展
今年5月,依据五大功能区战略要求,市交委发布了《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交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滕宏伟要求,各区县要按照《规划》确定的交通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推动好、落实好《规划》。
都市功能核心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城市拥堵。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提高轨道交通载客率,加强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增强公交、轨道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功能,增强群众选择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都市功能拓展区:提升进出城道路通行能力,构建一体化换乘枢纽和物流枢纽体系。重点推进主城西边的通道扩能建设,在该区域建设一批综合换乘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高效换乘,承接菜园坝等长途汽车站迁移,并在绕城高速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