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4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复习课课件(17张)
合集下载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本章整合(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无限次复制特权 内容特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服务特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累积特权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载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无限次复制特权 内容特权 文档格式转换
阅读页去广告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其他特权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发放,全年 பைடு நூலகம்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 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 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 的账号-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A.原子半径:r(W)>r(Z)>r(Y)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Y<Z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X是氧元素,Y是钠元素,Z是铝元素,W是硫元 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A项错误;氧 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元 素的金属性Na>Al,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NaOH>Al(OH)3,C项错误;非金属性O>S,故热稳定性 H2O>H2S,D项正确。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PT完美课件(共71张)
双 基
自
达
主
预 习
性
性逐渐减弱
·
标 随
堂
关 键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检 测
能 力
核
性质 性、还原性
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课
心 突
时
破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分
学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科 素
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层 作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32
·
·
必
备 知 识
(3)Na 、 Mg 、 Al
与
H2O
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为由易到难。
课 时
破
分
( )层
学 科 素 养
(4)HClO、H2SO3、H3PO4、H2SiO3 的酸性依次减弱。 (
作
)业
应 用
[答案] (1)× (2)× (3)√ (4)×
养
返
成
首
页
·
23
·
·
必
备
知 识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6
·
·
必
备
知 识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双 基
自
达
主 预
3~10 号
习
·
标 随
Li Be B C N O F Ne
堂
关
元素
键
检 测
能
力
核 心
原子半径 152 89
82
77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复习 (1)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复习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化学研究的重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并据此改造或创造物质。本章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与变 化规律,建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会用原子结构 的知识解释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能从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律的递变 认知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 实际问题。
(2)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并将周期表、原子的电子 层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才能推 断出相关元素的名称并熟悉它们所形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得出 正确结论。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本章的具体体现: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 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 变化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知识应用的思维 方法模型,如10电子、18电子微粒的识别与判断,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元素“位—构—性”关系的应用、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等。
例4 下列关于微粒半径大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的不同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B.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种价态的离子,价态越低,半径越小
C.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的阴离子半径 D.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相应的阳离子半径
解析 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即同 一元素粒子的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种价态的离子,价 态越低,半径越大。
例5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章末复习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化学研究的重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并据此改造或创造物质。本章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与变 化规律,建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会用原子结构 的知识解释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能从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律的递变 认知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 实际问题。
(2)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并将周期表、原子的电子 层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才能推 断出相关元素的名称并熟悉它们所形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得出 正确结论。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本章的具体体现: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 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 变化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知识应用的思维 方法模型,如10电子、18电子微粒的识别与判断,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元素“位—构—性”关系的应用、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等。
例4 下列关于微粒半径大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的不同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B.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种价态的离子,价态越低,半径越小
C.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的阴离子半径 D.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相应的阳离子半径
解析 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即同 一元素粒子的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种价态的离子,价 态越低,半径越大。
例5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本章总结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B.2Na+F2——→2Na+[∶··F··∶]- C.××Mg+2···F··∶——→Mg2+[∶··F··∶]-2
D. 【答案】D
判断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方法
1.根据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判断 (1)常见的盐中绝大多数都是离子化合物,少数盐是共价化合物。如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2)常见的强碱是离子化合物,弱碱是共价化合物。如KOH是离子 化合物,NH3·H2O是共价化合物。
典练·素养提升
素养解读 通过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认识微观粒 子的世界及其数目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 相似性和递变性,认识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原子半径在元素化 学性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 路,从而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 心素养。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
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
误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H×·∶C··l∶·O·∶ ·· ··
B.S2-的结构示意图:
C.氧 18 的原子符号:188 O
D.CO2 分子的结构式:O==C==O
【答案】A 【解析】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H×··O·×··C·l∶,A 错误。
2NH3+NaClO===N2H4+NaCl+H2O制备。下列有关微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NH3 的电子式为
B.N2H4 的结构式为
C.Na+的结构示意图为 D.质子数为 17、中子数为 18 的氯原子可表示为3157 Cl 【答案】A
下列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A.2Na×+O2-——→Na+[∶·O·∶]2-Na+
B.2Na+F2——→2Na+[∶··F··∶]- C.××Mg+2···F··∶——→Mg2+[∶··F··∶]-2
D. 【答案】D
判断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方法
1.根据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判断 (1)常见的盐中绝大多数都是离子化合物,少数盐是共价化合物。如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2)常见的强碱是离子化合物,弱碱是共价化合物。如KOH是离子 化合物,NH3·H2O是共价化合物。
典练·素养提升
素养解读 通过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认识微观粒 子的世界及其数目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 相似性和递变性,认识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原子半径在元素化 学性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 路,从而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 心素养。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
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
误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H×·∶C··l∶·O·∶ ·· ··
B.S2-的结构示意图:
C.氧 18 的原子符号:188 O
D.CO2 分子的结构式:O==C==O
【答案】A 【解析】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H×··O·×··C·l∶,A 错误。
2NH3+NaClO===N2H4+NaCl+H2O制备。下列有关微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NH3 的电子式为
B.N2H4 的结构式为
C.Na+的结构示意图为 D.质子数为 17、中子数为 18 的氯原子可表示为3157 Cl 【答案】A
下列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A.2Na×+O2-——→Na+[∶·O·∶]2-Na+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4.1.1 原子结构 4.1.2 元素周期表 核素 4.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4.2 元素周期律 4.2.1 元素周期律 4.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3 化学键 4.3.1 离子键 4.3.2 共价键 整理与提升
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的实验报告
(3)原子和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①原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如 N 原子:
。 ②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如
Na+:
。
③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如
S2-:
。
2.电子层
(1)电子的能量 ①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 不同 。 ②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低 ,在离核远的 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高 。
[答案] D
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K 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 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D.N 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18
[解析] 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 高,则 K 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 正确;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层 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高 的电子,B 错误;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C 正确;电子层的次外层最多容纳 18 个电子,所以 N 层为次外 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18,D 正确。
[答案] (1)× (2)× (3)√ (4)× (5)√
2.根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可知,在硅原子的核外电
子层中,电子没有出现的电子层为( )
4.1.1 原子结构 4.1.2 元素周期表 核素 4.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4.2 元素周期律 4.2.1 元素周期律 4.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3 化学键 4.3.1 离子键 4.3.2 共价键 整理与提升
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的实验报告
(3)原子和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①原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如 N 原子:
。 ②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如
Na+:
。
③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如
S2-:
。
2.电子层
(1)电子的能量 ①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 不同 。 ②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低 ,在离核远的 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高 。
[答案] D
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K 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 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D.N 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18
[解析] 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 高,则 K 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 正确;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层 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高 的电子,B 错误;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C 正确;电子层的次外层最多容纳 18 个电子,所以 N 层为次外 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18,D 正确。
[答案] (1)× (2)× (3)√ (4)× (5)√
2.根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可知,在硅原子的核外电
子层中,电子没有出现的电子层为( )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新)
题点呈现
1.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ⅡA族 B.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Ⅶ族 C.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0族 【答案】C
2.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
位于(AC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0 族 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位置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③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1)同周期序数差规律 A.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B.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C.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 第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 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 如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第四、五周期的都为11, 第六周期为25。
1
2
符号 K L
离核
远近
能量
345
MNO 由近到远
由低到高
67
PQ
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2n2 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8___个 (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2___个);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1_8__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_3_2__个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 较低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 次排布在能量逐步较高 的电子层。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1)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 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 12C 质量的 12
一个12C原子质量 1
的比值。一种
1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2节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解析:同一周期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 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O4>H2YO4>H3ZO4,则元素的非金属性:X>Y>Z,元素的原 子序数:X>Y>Z。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原 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X<Y<Z,A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 性越强,其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由于元素的 非金属性:X>Y>Z,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 性:X>Y>Z,B项正确。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最 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原子半径等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 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等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构建元素周 期律。
(4)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置 换出B,并且A体现出氧化性,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
(5)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元 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1)试根据同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比较SiH4、 PH3、H2S和HCl的热稳定性。
(2)请从原子结构变化的角度解释,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
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 先产 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Cl3+3NaOH══3NaCl+Al(OH)3↓ , NaOH+Al(OH)3══Na[Al(OH)4]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精品课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②向试管加入
向一支试管中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
2mL1mol/LMgCl2 溶液,然后滴加氨
水,直到不再产生
滴加 2mol/L 盐 清。离子方程式为
酸,边滴加边振 __M__g_(_O__H_)_2+__2_H__+_____
荡
__=_=_=__M__g_2+_+__2_H__2O_____
结论
Si、P、S、Cl 的非金属性逐渐增___强__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_减__弱__,非金属性逐渐 _增__强__。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解析:选 B。A 项,4 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 多,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 r(Al3+)<r(Mg2+)<r(Na+)<r(O2-),故 A 错误;C 项,Na、Mg、Al、S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 C 错 误;D 项,Na、K、Rb、Cs 同属于第ⅠA 族,其原子半径 r(Cs)>r(Rb)>r(K)>r(Na),故 D 错误;B 项,S2-和 Cl-核外电子 数相同,核电荷数 Cl>S,则离子半径 r(S2-)>r(Cl-),Na+和 Al3+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 Al>Na,则离子半径 r(Na+)>r(Al3+),电子层数 Cl->Na+,则离子半径 r(Cl-)> r(Na+),故 B 正确。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二、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
【知识拓展】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一看 电子层 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同主族 如: r(K) > r(Na)
三 看 二看 核电荷数 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同周期、同结构 如: r(Cl-) > r(K+) 三看 电子数 前两个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同元素 如: r(Cl-) > r(Cl)
三、化学键
1. 化学键类型
化学键 成键微粒 相互作用 成键元素 形成过程
离 子 键
活泼金属元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 素与活泼非
金属元素 (通常)
发生电 子得失
共 价 键
原子
共用电 子对
同种或不同 非金属元素 (通常)
形成共用 电子对
举例
H CI
三、化学键
2.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注意】复杂酸根都有共价键
3、根据金属单质与O2反应的剧烈程度或产物的复杂程度。注意:Li与
反应越剧烈、产物越复杂,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O2反应只有 1种产物Li2O
三、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
2. 卤族元素(第VIIA族元素)
(1)相似性:原子最外层为7个e-,易得e-,元素具有非金属性,单质具有氧化性 (2)递变性:
碱金属
原子结构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F Cl Br
原 核电 电子 子 荷数 层数 半
径
核对最 外层电 子的吸
引力
非 金 属 性
单质 氧化
性
对应最 高价含 氧酸的
酸性
单质 单质 颜色 密度
单质 熔沸
点
I 增增增 减 减 减 减 加 增 增
At 加 加 加 弱 弱 弱 弱 深 大 大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4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复习课课件
素养应用提升
1.M.居里和P.居里从沥青铀矿中发现镭之后,瑞典科学家于1907年研究证明,镭 辐射对于发育迅速的细胞有特别强的抑制作用,于是镭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引起 人们极大的兴趣。经过长期研究,大约有200种以上的放射性核素在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主要是通过放射源来实现的。应用范围包括, 医学:癌症放疗、放射性药物显影;工业:产品测厚、材料辐照改性等;生活:火灾 报警;考古和环境:放射性定年、污染来源检测等;航天和深海探测:同位素电池、 同位素热源等。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在宇宙飞船及通讯卫星上实现了成功 应用。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8)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对题目所给7种物质的结构要清楚,要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极性键与非极 性键、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可得出答案:(1)⑥ (2)④ (3)① (4)⑦ (5)⑤ (6)③⑦ (7)② (8)②③ ⑥⑦ (9)④⑤
(5) 4 2
5 6
F
e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多少?
(6)H2和D2是否互为同位素?
答案:(1)0.05 mol (2)6.02×1023
(3)36 g·mol-1 (4)相同 (5)7
(6)二者不互为同位素
2.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 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在周期 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 物质。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 里金属与非金属接界处的元素,如Ge、Si、Se等;在过渡元素(包括稀土元素)中 寻找各种优良催化剂;在周期表里从ⅢB到ⅥB的过渡元素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 特种合金材料,用于制造坦克、飞机等。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导体材料。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A
B、C、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突破一
突破二
(3)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4)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B、E的非金属性的强
弱:
。
(5)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
(6)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三核10电子的分子为
突破一
突破二
(1)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氧元素,E为硅元素。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依次增强,因C、N、O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其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2O>NH3>CH4。
(3)D为O元素,核电荷数为8,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4)C的非金属性比Si的强,可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结合其最
突破一
突破二
对点训练1-2(2020山东潍坊中学高一阶段检测)A、B、C、D、
E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A原子核内
仅有一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
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的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半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⑤Na2CO3 ⑥NH4Cl (填序号,下同),
只含离子键的是
,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
是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
是
。
(3)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NaHSO4中的 其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第4章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正误判断 (1)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 素。( × ) (2)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 ) (3)0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有8个电子。( × )
应用体验 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 题: (1)标出周期序数和族序数。 (2)用阴影表示出碱金属元素的位置。 (3)将前四周期卤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入表中适当的位置。 (4)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5)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6)写出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处的金属元素符号。
①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
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
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弱的是锂
④碱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Li+
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低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答案:
三、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内容
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 得电子能力 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
同主族(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__依__次__增__加___ 最外层电子数_相__同____
__依__次__增__大___ __依__次__减__弱___ __依__次__增__强___ __依__次__增__强___
应用体验 1.已知: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用字母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种类由___A__B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A___决定; (3)元素的化合价由___D__决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氧化碳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分别是多少(用NA表示,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提示
M(14C16O2)=(14+16×2)
g·mol-1=46
23 g
g·mol-1,n(14C16O2)= 46 g·mol-1
=0.5 mol,1个14C16O2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24个中子、22个电子,故23 g
目录索引
知识点一 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二 核素
素养目标
学习要点
1.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认
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形 三短四长:3个短周期和4个长
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周期
2.建立元素周期表结构模型与核素结构模型, 七八零族:7个主族、8个副族
利用模型能正确描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和1个零族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
名师点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特别提醒
族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如He、Mg最外层电子
数均为2,前者处于0族,后者处于第ⅡA族。
(2)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0族和某些副族,但同主族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3)第ⅠA族并非都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变式设问】
2
14
14 2
(1)改变问题角度:题目中的 1 H 和 6 C 可以组成 6 C1 H4 ,该分子的相对分子
质量是多少?
14
提示 22。6 C12 H4 的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等于所有原子的质量数总和,即
14×1+2×4=22。
14
2021新版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教学课件
)
(4)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
族、Ⅷ族元素或0族元素。(
)
(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答案 (1)× (2)×
(3)×
(4)√ (5)√
)
2.下列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的是(
A.K层
B.最外层
C.次外层
D.L层
)
答案 A
各电子层(由内到外)
序号(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与原子核的距离
由近到远
能量
由低到高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电子
数不能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能超过32。
⑥原子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⑦原子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⑧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⑨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变式训练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下列有关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则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最高正价为+3价
B.其最低负价可能为-1价
C.氢化物易溶于水
D.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答案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写出气体分子(②③)2的结构式。(②③)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写出其与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ⅣA族的碳(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成键特点通常是“4个键”:可以是 四个单键、一个三键和一个单键、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或两个双键。ⅤA族的氮 (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成键特点通常是“3个键”:可以是三个单键、一个 双键和一个单键或一个三键,据此可写出(CN)2的结构式为N≡C—C≡N。 快速准确书写(CN)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善于进行类比迁移,抓住 “(②③)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来推断,(CN)2与H2O或NaOH溶液发生类 似Cl2与H2O或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N)2====NaCN+NaCNO+H2O。
(1)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18O所形成的单质气体。18O是
一种稳定的核素,称为重氧。1.8 g18O形成的单质气体18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0.1 mol重氧水 H218O 所含的中子数约为多少个?
(3)18O2气体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4)
与 45
26Leabharlann Fe56 26Fe
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5) 45 26
Fe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多少?
(6)H2和D2是否互为同位素?
答案:(1)0.05 mol (2)6.02×1023
(3)36 g·mol-1 (4)相同 (5)7
(6)二者不互为同位素
2.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 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在周期 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 物质。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 里金属与非金属接界处的元素,如Ge、Si、Se等;在过渡元素(包括稀土元素)中 寻找各种优良催化剂;在周期表里从ⅢB到ⅥB的过渡元素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 特种合金材料,用于制造坦克、飞机等。
(1)写出氮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
类型?
提示:Na3N+3H2O====3NaOH +NH3↑,复分解反应。 (2)氮化钠中含有什么化学键?请写出其电子式。
提示:氮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其电子式为
。
(3)请预测氮化钠加入盐酸中的产物。
提示:氮化钠遇水会产生NH3和NaOH,故其在盐酸中最终生成NaCl、NH4Cl。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8)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对题目所给7种物质的结构要清楚,要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极性键与非极 性键、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可得出答案:(1)⑥ (2)④ (3)① (4)⑦ (5)⑤ (6)③⑦ (7)② (8)②③ ⑥⑦ (9)④⑤
(1) 下面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族和每一周期,但 它的列数和行数都多于元素周期表。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 表第一至第六周期的轮廓,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和第Ⅷ族的轮廓。
(2)①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 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_________。 ②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m和n 的关系为__________。 (3)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若将A、C相连后投入稀硫酸中,发现C表面 有明显气泡产生。写出这三种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应用提升
1.M.居里和P.居里从沥青铀矿中发现镭之后,瑞典科学家于1907年研究证明,镭 辐射对于发育迅速的细胞有特别强的抑制作用,于是镭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引起 人们极大的兴趣。经过长期研究,大约有200种以上的放射性核素在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主要是通过放射源来实现的。应用范围包括, 医学:癌症放疗、放射性药物显影;工业:产品测厚、材料辐照改性等;生活:火灾 报警;考古和环境:放射性定年、污染来源检测等;航天和深海探测:同位素电池、 同位素热源等。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在宇宙飞船及通讯卫星上实现了成功 应用。
3.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元素符号。 提示: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C,③是N,④是O,⑤是Na, ⑥是Mg,⑦是Al,⑧是S。 (2)写出在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提示:依据元素周期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3)写出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 提示: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分别是O2-、Na+、Mg2+,当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 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故O2->Na+>Mg2+。
阶段复习课 第四章
思维脉图构建
【整合提升】 1.微粒的构成 写出符号 提示:
的a、b、c、d、e的含义。
2.化学键 现有下列物质:①Cl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2 ⑥MgF2 ⑦NH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①x+2、x+8、x+18、x+32 ②n=m+5、n=m+15、n=m+29 (3)B>A>C (4)①难 两 ②有 不 酸 大于 不
3.氮化钠是一种非常不稳定化合物,它是不可能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制备的。2002 年,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Dieter Fischer及Martin Jansen用钠及氮的原子束在 液态氮冷却的低温蓝宝石上沉积出氮化钠。 按性质分类,氮化钠属于碱金属氮化物,又称离子型氮化物,它的热稳定性较低。 氮化钠遇水会产生NH3和NaOH。 请完成下列问题:
(4)根据第ⅡA族、第ⅦA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①Be(OH)2的溶解性:__________溶于水,属于__________性氢氧化物。 ②砹(At)属于__________色固体,HAt具有__________稳定,水溶液呈__________ 性,其酸性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HBr的酸性;AgAt__________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