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写景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写景手法
运用多 种感觉
写景
早春寻李校书
比喻
[唐]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动静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结合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远景
近景1.本诗写景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
相结其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至少写出三种。
合
拟人
1.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 江水像琼花,三个比喻从形态和色彩两方面比喻本喻, 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前三联写景,动景与静景交 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景,柳枝、梅、芦笋 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③用多种感觉 写景,全面而精确地写出了早春风物。云白、柳绿、 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写的是嗅觉,“莺啼尚小” 写的是听觉。④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 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 镜头,画面有层次感。⑤拟人。一个“弄”字,赋予 了“江”以人的情态,生动活泼。
视听 结合
题西溪无相院
以声
张先
衬静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 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 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 “静”字。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赏析首句中“破”字的妙处。(5分)
“破”字化静为动,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 逐渐萌发、撑破芽膜的状态,使本来不动的柔桑有了动感,让 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诗词写景手法
1.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视觉、听觉、嗅觉) 。 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 3.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4.点面结合。 5.虚实结合,想象。 6.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 7.以声衬静。
反思
1.用来让学生了解并记忆手法的诗词,都要是 学生已经学过的诗词。
2.只讲手法,用处不大。只有结合着诗词来记 忆才是最好的方法。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 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 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 子步履。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 作简要赏析。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粘泥,则是点 的刻画。点面结合,相互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景起情,丰富了 词作情感内涵。
虚实结合 想象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2.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 作简要赏析。(6分)
①“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②“虚”是诗人想象 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 ③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 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 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 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2. 这一、首二元两曲句写有长怎江样万里的,写远景山重顺重序,?写的是大处、
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 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 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化动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为静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2.赏析颈联中“分”和“挂”的妙处。(6 分)“挂”字化动为静,把白色的飞泉比作挂于碧峰的白
练,一方面写出视距之远,一方面以白泉与碧峰相 映衬,两个字生动形象,突出了道士居所之景的奇 丽壮观。
3.要把所学诗词进行归纳、分类,使它们在解 题思路和手法上都系统起来。
运用多 种感觉
写景
早春寻李校书
比喻
[唐]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动静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结合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远景
近景1.本诗写景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
相结其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至少写出三种。
合
拟人
1.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 江水像琼花,三个比喻从形态和色彩两方面比喻本喻, 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前三联写景,动景与静景交 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景,柳枝、梅、芦笋 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③用多种感觉 写景,全面而精确地写出了早春风物。云白、柳绿、 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写的是嗅觉,“莺啼尚小” 写的是听觉。④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 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 镜头,画面有层次感。⑤拟人。一个“弄”字,赋予 了“江”以人的情态,生动活泼。
视听 结合
题西溪无相院
以声
张先
衬静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 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 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 “静”字。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赏析首句中“破”字的妙处。(5分)
“破”字化静为动,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 逐渐萌发、撑破芽膜的状态,使本来不动的柔桑有了动感,让 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诗词写景手法
1.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视觉、听觉、嗅觉) 。 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 3.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4.点面结合。 5.虚实结合,想象。 6.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 7.以声衬静。
反思
1.用来让学生了解并记忆手法的诗词,都要是 学生已经学过的诗词。
2.只讲手法,用处不大。只有结合着诗词来记 忆才是最好的方法。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 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 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 子步履。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 作简要赏析。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粘泥,则是点 的刻画。点面结合,相互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景起情,丰富了 词作情感内涵。
虚实结合 想象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2.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 作简要赏析。(6分)
①“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②“虚”是诗人想象 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 ③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 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 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 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2. 这一、首二元两曲句写有长怎江样万里的,写远景山重顺重序,?写的是大处、
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 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 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化动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为静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2.赏析颈联中“分”和“挂”的妙处。(6 分)“挂”字化动为静,把白色的飞泉比作挂于碧峰的白
练,一方面写出视距之远,一方面以白泉与碧峰相 映衬,两个字生动形象,突出了道士居所之景的奇 丽壮观。
3.要把所学诗词进行归纳、分类,使它们在解 题思路和手法上都系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