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 比例尺与图形的缩放完整版知识点总结+题型训练+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第2单元第11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练习及解析)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精品】第2单元第11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练习及解析)北京版(2014秋)-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析】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直径之比=2r:2R=2:3周长之比=2πr:2πR=2:3面积之比=πr²:πR²=4:9【答案】2:3 2:3 4:92.如图所示,甲和乙是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甲和乙两幅图中的阴影面积的比是():()。
【解析】要比较阴影部分的面积,应先看阴影的底和高,甲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高都是长方形的宽,底的和是长方形的长;乙图中三角形的底是长方形的宽,高是长方形的长,由此就可以判断其面积大小。
因为甲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高都是长方形的宽,底的和是长方形的长;乙图中三角形的底是长方形的宽,高是长方形的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所以甲和乙两幅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比是1:1。
【答案】1:13.一个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1)按一定比例放大后长是36厘米,宽是18厘米,它是按();( )的比扩大的。
【解析】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几倍即可,图形的形状没变。
36÷12=18÷6=3:1【答案】3:1(2)按一定比例缩小后,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是按():()的比缩小的。
【解析】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6÷12=3÷6=1:2【答案】1:24.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图形按一定的比值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
(括号里填“大”或“小”) 【答案】大 小5.把一个长是3cm ,宽是2cm 的长方形按2:1的比扩大画在纸上,图纸上的长是( )cm ,宽是( )cm 。
【解析】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答案】6 46.如果把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放大前后边长的比是( ):( ),面积比是(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6 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10÷20=0.5(cm)
答:这种零件的实际长度是0.5 cm。
应用提升练
提升点 抓住不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4.一个集成电路元件画在比例尺为200 ∶ 1 的图纸
上的长是4 厘米,如果画在比例尺为500 ∶ 1 的图
纸上,长应是多少厘米?
4÷200=
1 50
(厘米)
500×
1 50
=10(厘米)
答:如果画在比例尺为500 ∶ 1 的图纸上,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第6 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4 比例
基础导学练 知识点1 应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1.笑笑在比例尺是1 ∶ 3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北京 与某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2 cm,北京到该地的实 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法一: 图上距离1 cm 表示实际距离( 30 )km。 ( 30 )×12=(360)(km) 答: 北京到该地的实际距离是(360)km。
应是10 厘米。
思维拓展练
5.在比例尺为1 ∶ 6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南京、阜 阳两地间的距离是6 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南京、 阜阳两地同时相向开出,4 小时后相遇,已知甲、 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 ∶ 4,甲、乙两车每小时分别 行驶多少千米?
6÷
1 6000000
=36000000(厘米)
解法二: 解: 设北京到该地的实际距离是x cm。
12 x
=
1 3000000
x=36000000
36000000 cm=360 km
答: 北京到该地的实际距离是360 km。
知识点2 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2.学校正北方向600 m 处是广场,广场正东方向400 m 处是超市,超市正西方 向1.2 km 处是书店,书 店正南方向800 m 处是 医院。(比例尺 1 ∶ 40000)
六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第二章《比例》第四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解析版)(北师大)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二章《比例》第四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9春•四川月考)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按1:4的比例放大后,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6B .24C .48D .96【解答】解:(34)(24)2⨯⨯⨯÷ 1282=⨯÷48=(平方厘米)答:面积是48平方厘米. 故选:C .2.(2019•东莞市模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后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 ) A .形状相同,大小不变 B .形状不同,大小不变C .形状相同,大小改变D .形状不同,大小改变【解答】解: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后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形状相同,大小改变. 故选:C .3.(2019春•东海县期中)把一个圆的半径按:1n 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圆的面积比是( ) A .:1nB .2:1nC .2:1nD .2:2n 【解答】解:原来圆的半径为1,面积为21ππ=;放大后的半径为n ,面积为:2n π. 所以,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为:22::1n n ππ=.故选:C .4.(2019春•东莞市期中)把一个面积是272cm 的长方形按1:2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 A .218cmB .36 2cmC .72 2cmD .2144cm【解答】解:217218()4cm⨯=答: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18cm.故选:A.5.(2019•郑州模拟)一个底5cm、高4cm的三角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A.210cm B.230cm C.260cm D.290cm【解答】解:[(53)(43)]2⨯⨯⨯÷15122=⨯÷90=(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故选:D.6.(2019春•河东区期末)把一个底3cm,高2cm的三角形,按3:1放大画在图上,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A.9 B.18 C.27 D.54【解答】解:[(33)(23)]2⨯⨯⨯÷962=⨯÷27=(平方厘米)答: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27平方厘米.故选:C.7.(2019•保定模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不变.A.面积B.体积C.周长D.形状【解答】解: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故选:D.二.填空题8.(2019•岳阳模拟)把长是5dm,宽3d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1352dm.【解答】解:(1)5315()dm⨯=339()dm⨯=2159135()dm⨯=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135dm.故答案为:135.9.(2019•娄底模拟)放大或缩小后跟原图相比,图形的大小改变了,但不变.【解答】解: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故答案为: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10.(2019•杭州模拟)美术老师想将这幅画放大后放在橱窗里展览,他调到200%来复印,将这幅画按1 :复印出来.【解答】解:把复印出的图形的面积看作“200”,则原图形的面积就是“100”=100:2001:2答:将这幅画按1:2复印出来.故答案为:1:2.11.(2019•杭州模拟)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大;图形按一定的比值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括号里填“大”或“小”)【解答】解: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大;图形按一定的比值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小.故答案为:大;小.12.(2019春•射阳县校级期中)把①号三角形按2:的比放大得到②号三角形,①、②号三角形面积的比是:.a a==【解答】解:1:4:22:1⨯÷⨯÷(422):(842)4:16==1:4答:把①号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得到②号三角形,①、②号三角形面积的比是1:4.故答案为:2,1,1,4.13.(2019•天津模拟)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新的图形的面积是1282cm,是原图形的倍.⨯⨯⨯【解答】解:(44)(24)=⨯1682=cm128()÷⨯128(42)=÷1288=16128cm,是原图形的16倍.答:得到的新的图形的面积是2故答案为:128,16.14.(2019春•南海区校级期中)把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厘米)【解答】解:3412⨯=(厘米)24812896⨯=(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面积是9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96平方厘米.三.判断题15.(2018秋•新华区期末)将图形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判断对错)【解答】解:将图形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6.(2019春•平舆县月考)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判断对错)【解答】解:无论什么样的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形状不变,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7.(2019春•南海区校级期中)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对错)【解答】解:无论什么样的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形状不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2019春•兴仁县月考)一个图形按1:2变化后,周长就变为原来的2倍.⨯(判断对错)【解答】解:一个图形按1:2变化后,周长就变为原来的12倍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9.(2019春•长春期中)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判断对错)【解答】解: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后,也就是各边都乘3,它的周长也放大3倍;它的面积将放大23倍,也就是9倍;故答案为:⨯.四.计算题20.(2014春•黄山期中)画出图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C;画出图形B按1:2缩小后的图形D.【解答】解:画出图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C(下图红色部分);画出图形B按1:2缩小后的图形D(下图绿色部分):21.如图是一块钢板按1:100缩小后画在方格纸上的图形(每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请你算出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解答】解:7100700⨯=(厘米)⨯=(厘米)5100500高:4100400⨯=(厘米)+⨯÷(700500)4002=⨯÷12004002=(平方厘米)240000答: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240000平方厘米.五.应用题22.(2019春•龙岗区期中)把一张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卡片按3: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卡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答】解:(73)(53)⨯⨯⨯=⨯2115=(平方厘米)315答:得到的卡片的面积是315平方厘米.23.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门口,有1:50缩小的全仿真坦克,请你算一算几辆这样的仿真坦克相当于真实坦克的大小?【解答】解:把真实坦克的长、宽、高都看作1,它的体积是:1111⨯⨯=; 全仿真坦克的长、宽、高分别是:1115050⨯=,它的体积是:1111505050125000⨯⨯=11125000125000÷=(辆)答:125000辆这样的仿真坦克相当于真实坦克的大小.24.小明在电脑上把一张长方形图片按比例放大后如图,放大后的宽是多少厘米?【解答】解:1836÷= 2612()cm ⨯=答:放大后的宽是12厘米.25.将一个半径是3cm 的圆按3: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圆的周长是原来圆的几倍?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圆的几倍?【解答】解:339⨯=(厘米) (2 3.149)(2 3.143)⨯⨯÷⨯⨯ 93=÷ 3=22(3.149)(3.143)⨯÷÷ 819=÷ 9=答:放大后圆的周长是原来圆的3倍,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圆的9倍.六.操作题(共2小题)26.(2019秋•雅安期末)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1)把正方形的边长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2)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解答】解:(1)把正方形的边长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2)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如图所示:27.(2018秋•玉田县期末)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1)把下面梯形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2)把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解答】解:(1)把下面梯形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2)把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 2.如图所示:七.解答题28.(2019春•兴化市月考)按1:3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再按2:1的比(半径比)画出圆扩大后的图形,并和原来的圆组成一个圆环.【解答】解:如图所示:29.(2019•北京模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1)把图中圆的直径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这个圆.(2)在放大后的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3)最后画出这个组合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解答】解:(1)把图中圆的直径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这个圆(图中红色部分):(2)在放大后的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图中绿色部分):(3)最后画出这个组合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图中蓝色部分):30.(2017春•端州区校级期中)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解答】解:(1)原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2个格,扩大后的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是326⨯=个格、224⨯=个格,据此画出两条长6个格、4个格相交垂线段,然后连线画出三角形;(2)原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2、3、2个格,扩大后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224⨯=个格、326⨯=个格、224⨯=个格,据此画梯形;(2)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2个格,扩大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26⨯=个格、224⨯=个格,据此画平行四边形;画图如下:31.(2017秋•纳雍县月考)把左边的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图形,求未知数x 的值.=【解答】解:(1)20:5012:xx=⨯201250x=30答:未知数的是30.=(2)4.8:3 6.4:xx=⨯4.83 6.4x=4.819.2x=4答:未知数的是4.。
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非常详细知识点总结+题型训练+课后练习,所有习题带答案

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正⽐例与反⽐例⾮常详细知识点总结+题型训练+课后练习,所有习题带答案考点三、正⽐例系的必须是两个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两个量,不能是具体的数字。
4、⽣活中正⽐例的例⼦:(1)正⽅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例关系。
(2)如果汽车⾏驶速度⼀定,路程与时间成正⽐例关系。
(3)平⾏四边形的⾼⼀定,⾯积和底成正⽐例关系。
【练习三】⼀、判断(1)如果3x=8y ,那么y 与x 成正⽐例。
()(2)黄⾖的出油率⼀定,榨出⾖油的重量和所需要的黄⾖的重量成正⽐例()(3)装订每个练习本所⽤纸的页数⼀定,装订的本数和所需要的纸的总张数成正⽐例。
()(4)如果14x =20y ,那么y 与x 成正⽐例。
()(5)⼀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个加数成正⽐例。
()(6)⼩明的⾝⾼和体重。
()(7)长⽅形的周长⼀定,长和宽。
()(8)收⼊⼀定,⽀出和结余。
⼆、判断下⾯语句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例关系,是打√,不是打×(1)平⾏四边形的⾼⼀定,它的⾯积和底()(2)被减数⼀定,减数和差。
()(3)单价⼀定,总价和数量。
()(4)分母⼀定,分⼦和数值。
()(5)少先队员每⼈做好事的件数⼀定,做好事的总件数和做好事的少先队员的⼈数。
()三、填空题1、《中古少年报》的总份数和总价是两种像关联的量,总份数扩⼤,总价也随着(),如果总份数缩⼩,总价也随着(),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定,也就是()⼀定,《中国少年报》的总价和总份数成()关系。
2、已知a ÷b=5,(a 和b 均不为0),则a 和b 是成()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关系。
3、每台电视机的价格⼀定,购买电视机的台数和钱数成()⽐例。
4、甲数的34相当于⼄数的23。
甲数与⼄数的⽐是()。
5、5X =4Y,X 与Y 成()⽐例。
6、全班⼈数⼀定,出勤⼈数和出勤率成()⽐例。
7、已知圆的半径是r ,直径是d ,周婵是C ,⾯积是S ,⽤字母表⽰数量关系 d=( ),C=(),S=()这四个量中,哪两个量成正⽐例关系,请你写出⼀个来。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知识点总结及教学案

2.(重点题)“万达”修路队修筑一条公路。
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
结果12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
3.(易混题)学校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5㎡需要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再铺32㎡,一共需要用这种方砖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
4.(易错题)发电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用30吨,12天用完,实际每天节约5吨煤,实际比计划多用了多少天?(用比例知识解答)
5.(考试题)装修一间客厅,用边长5 d㎡的方砖铺地,需要80块,用边长4dm 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答)
⑶一间教室,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75块,如果用面积是0.25平方米的
方砖铺地,需要方砖多少块?(用比例解)
⑷某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
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
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5)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徒的工作效率之比是4:3,师傅单独加工要用8天,徒弟单独加工要用多少天?
(6)用同样的砖铺地,铺36平方米的房间要用120块砖。
那么铺48平方米的房间需要多少块砖?
(7)一个旅行团购买了23张植物园的门票,花了1380元,如果再买10张同样的门票,还需要多少元?。
【基础+提升】2.4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比例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小芳把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A.6厘米B.18平方厘米C.36平方厘米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按2:1的比例放大,发现()A.放大后的图形只有直角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B.放大后图形的三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C.放大后图形的三个角的度数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D.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如果把它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100B.200C.400D.100004.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倍.A.3B.6C.9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的长方形按4:1缩小,所得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是()A.4:1B.1:4C.1:16D.16:16.把右面长方形按1:4缩小,所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比是()A .1:4B .4:1C .16:1D .1:16二.填空题7.一个零件长是6.13毫米,放大100倍后画在图纸上,长是 厘米.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0dm ,宽是25dm ,按1:5将这个长方形缩小后,周长是 dm ,面积是 2dm .9.圆O 的直径是4cm ,把它按2:1放大后得到圆1O .圆O 与圆1O 的周长之比是 : ,面积之比是 : .10.将一个周长是12cm 的正方形变换成面积是236cm 的正方形,实际是按 的比放大的. 1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6cm ,把它按1:4缩小后,边长是 cm ,面积是 2cm ;把它按5:1放大后,边长是 m ,面积是 2m . 12.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三.判断题13.把一个长方形按4: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 .(判断对错)14.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相同. .(判断对错) 15.如图中,三角形A 是三角形B 放大后的图形. .(判断对错)【拓展运用】16.把左边的长方形按比放大后得到右边的长方形,请写出比例,并求出x 的值.(单位:)cm17.将直径为4厘米的圆按3:1放大,新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与原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各是多少?18.画出下面图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19.按1:2画出如图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参考答案1.C .2.B .3.C .4.C .5.C .6.D . 7.61.3. 8.22;30. 9.1,2;1,4. 10.2:1.11.4,16,0.8,0.64. 12.大小;形状. 13.√.14.√.15.⨯. 16.解:25:12:18x = 122518x =⨯ 1212251812x ÷=⨯÷ 37.5x = 答:x 的值是37.5.17.解:直径为4厘米的圆按3:1放大, 放大后的圆的直径为:4312⨯=(厘米) 所以新图形的半径为:1226÷=(厘米) 所以新图形的周长为:12π(厘米) 原图形的直径为4厘米,半径为:2厘米 所以原图形的周长为:4π(厘米)所以新图形的周长:原图形的周长(12):(4)3:1ππ== 新图形的面积为:6636ππ⨯⨯=(平方厘米) 原图形的面积为:224ππ⨯=(平方厘米)所以新图形的面积:原图形的面积(36):(4)9:1ππ==. 答:放大前后,两个图形周长的比是3:1,面积比是9:1. 五.操作题 18.解:如图:19.解:如图:。
(完整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六年级下册第四章 4.3.2 图形的放大与减小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15 小题)1.一个长方形按 3: 1放大后,获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 .周长扩大 9 倍B.周长减小9 倍C .面积扩大 9 倍D.面积减小9 倍答案:C解答:解: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周长是(4+3)×2=14(厘米),则扩大后长是4×3=12(厘米),宽是 3×3=9 (厘米),周长是( 12+9)×2,=21×2,=42(厘米);42÷14=3,即周长扩大了 3 倍;扩大前面积是3×4=12(平方厘米),扩大后边积是:12×9=108 (平方厘米),108÷12=9,即面积扩大了9 倍,因此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设这个长方形的长4×3=12 厘米,宽是4cm、宽 3cm 的长方形按3: 1 放大,因此获得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3×3=9 厘米,由此利用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分别求出放大前后的周长和面积,即可解答问题。
应选:C2.一个长方形按4: 1 放大后,获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周长扩大16 倍B .周长减小16 倍C.面积扩大16 倍 D .面积减小16 倍答案:C解答:解:一个长方形按4:1 放大后,获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面积扩大16 倍;剖析:长方形按4:1 放大,则其长和宽分别扩大四倍,即其面积扩大4×4=16 倍,据此解答即可。
应选:C3.一个长4cm,宽 2cm 的长方形按4:1 放大,获得的图形的面积是()cm2.A. 32B. 72C. 128答案:C解答:解:放大后的长:4×4=16(厘米);放大后的宽: 2×4=8 (厘米);面积: 16×8=128 (平方厘米);剖析:先依据按4:1 放大,放大后长和宽是本来的 4 倍,求出放大后的长和宽,再求出头积。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7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附答案

第7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将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倍。
A.1B.2C.4D.8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如果按照2:1放大,放大后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200B.400C.10003.下列四幅图中,第()幅图是由左图按比例缩小的.(单位:厘米)A.B.C.D.4.把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按照1:4的比例缩小,则缩小后的面积是原面积的()A.4B.16C.14D.116 5.把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在图纸上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90B.42C.14D.10 6.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不变.A.面积B.体积C.周长D.形状7.下面的第二、三个图形都是把第一个图形按一定比例缩小的,那么x的值是()。
A.20B.18C.16D.15 8.一个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基础知识达标A.面积扩大到16倍B.周长扩大到16倍C.周长缩小到◆课后能力提升9.一张正方形图片,边长是5cm,将其按()的比放大后,边长变成30cm。
A.1:5B.5:1C.1:6D.6:1 10.把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画在纸上,()与原图形相似.A.长4厘米,宽1厘米B.长2厘米,宽2厘米C.长8厘米,宽4厘米11.将一个周长12cm的正方形变换成周长为36cm的正方形。
实际是按()的比放大的。
A.1:3B.2:1C.3:1D.4:1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2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平角B.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C.用放大4倍放大镜看25°的角,看到的角是100°D.钝角比直角大,但比平角小13.如图,把三角形A按1∶2缩小后,得到三角形B.三角形B三条边的长分别是()A.14cm、10cm、8cm B.3.5cm、2.5cm、4cm C.3.5cm、2.5cm、2cm14.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按16:1的比例放大后,长与宽的比()。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如果按照2∶1放大,放大后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200B .400C .10002.一个长4.8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按2∶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2.88B .11.52C .23.04D .46.08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句。
∶把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新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6∶1。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墨水瓶包装盒上的“净含量60mL”指的是墨水瓶的体积。
∶下图中一共有7个平行四边形。
A .0B .1C .2D .34.把一个图形先按2:1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3缩小,最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原图形的( )。
A .94B .49C .14D .235.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 .1∶60B .1∶120C .1∶180D .1∶20000006.如果1118和12m相等,则m 等于( )。
A .223B .323C .173D .3337.一个长4.4厘米、宽2.2厘米的长方形按1∶2缩小,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²。
A .2.42B .9.68C .38.72D .4.848.若a b c d >>>,(a ,b ,c ,0)d ≠并且四个数能组成比例,那么下面四个比例中正确的是( )。
A .a c b d =∶∶B .a ad c= C .b a c d =∶∶ D .a b d c =∶∶9.下图中,( )图形是∶号长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图形是∶号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
A .A ,CB .B ,AC .C ,BD .D ,B10.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要点及习题解答

4-6比例尺的应用要点及习题解答
【知识点】
1.应用比例尺无非就是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不管求什么?
(1)首先明确比例尺是按比例将实际事物放大或缩小。
比值>1,将实际的放大,比值<1,将实际的缩小。
(2)明确前项与后项的意义,前项是图上距离,后项是实际距离。
1
如★比例尺1:2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2000厘米,图上是实际的
2000(这句话一定要理解并记牢,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3)至于计算方法,可以列式、列表、列方程。
【习题解答】
1.A 图上1cm,实际3000000cm,那么图上4cm,实际是4×3000000=12000000cm
12000000cm=120000m(去两个0)=120km(去三个0)
或列方程
1:3000000=4:x
2.B 图上1cm,实际60000cm,那么实际30km=30000m(添三个0)=3000000cm (添两个0),图上是3000000÷60000=50cm。
计算时同时去掉四个0,再计算
或列方程
1:60000=x:3000000
3.C 图上1cm,实际2000000cm,那么图上2cm,实际是
2×2000000=4000000cm=40000m=40km
或列方程
1:2000000=2:x。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练习题含答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练习题含答案
一.按要求画一画
1.一个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按1:3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2.一个直角三角形底是2厘米,高是1厘米,画出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二.填一填
1.一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6厘米
(1)按一定比例放大后长是45厘米,宽18厘米,它是按( )的比扩大的。
(2)按一定的比缩小后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它是按( )的比缩小的。
2.如果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放大前后边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三.判断
1.一个长方形按4: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
( )
2.一个正方形按1:3缩小后,边长和面积都缩小到原来的3
1。
( ) 3.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 )
4.一个直角三角形按2:1放大,图形的面积将扩大到原来的2倍。
( )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练习题答案一.按要求画一画
图略
二.填一填
1.(1)3:1 (2)1:3
2. 1:3 1:9
三.判断题
1.√
2.X
3.√
4.X。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尺的应用,放大与缩小(含答案)人教版

5、某市居民自来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4吨以下,每吨1.8元(晗4吨);当超过4吨时,超过部分每吨3元。9月份,甲、乙两户共缴水费26.4元,用水量之比是5:3.甲、乙两户各缴费多少元?
练习1:有一种手机零件非常精密,长0.75cm,把它画在图纸上画了7.5cm,你能求出图纸的比例尺吗?
知识点三:图形的放大到原来的( )倍
练习1: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3倍,斜边()倍
A.不变 B.放大到原来的3倍 C.缩小到原来的
练习2:把一个长为2cm,宽为1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后,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把一个图形按4:1放大后,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7、把一个长12cm,宽8cm的长方形按1:4缩小,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B巩固提升
1、家住甲城的小明乘火车以每小时160km的速度去乙城参加剪纸艺术节,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5cm,他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乙城?
(3)比例尺的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比例尺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用分数或数字比例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就是数值比例尺,如:1:1000000或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它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这样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 .
按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分,比例尺可以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例题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的平面上量得一块空地长3厘米,宽2厘米,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练习1: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cm。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km的速度从甲地到丙地,需要行驶几小时?
(完整版)六年级比例尺知识点+对应练习

(完整版)六年级⽐例尺知识点+对应练习知识点⼀:⽐例尺的意义例1:⼀张地图上2厘⽶的距离表⽰实际距离1000⽶。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过关精炼:1)⽤图上距离5厘⽶,表⽰实际距离200⽶,这幅图的⽐例尺是()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50km=1cm:( )cm=1:( ) 3)在⼀幅地图上,⽤3厘⽶的线段表⽰18千⽶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例尺是()。
4)⼀幢教学⼤楼平⾯图的⽐例尺是1/200,表⽰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知识总结:前项是“1”的⽐例尺,称为缩⼩⽐例尺例2:⼀个cpu零件的长为3厘⽶,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求这幅图的⽐例尺。
过关精炼:长4毫⽶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这幅图的⽐例尺是()知识总结:像4:1、6:1这样后项为“1”的⽐例尺称为放⼤⽐例尺。
点击突破1: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例尺越⼤,表⽰的范围越,表⽰的内容越;反之,⽐例尺越⼩,表⽰的范围越,表⽰的内容越。
知识点⼆:⽐例尺的形式线段式:数值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例尺或如:1:4000000或14000000⽂字式:图上1厘⽶代表实地距离40千⽶观察“⽐例尺1:100000000”,讨论以下问题:说⼀说:这个是⽐例尺,⽐例尺中的“1:100000000”表⽰图上厘⽶相当于实际厘⽶等于千⽶。
观察“⽐例尺: ”。
⽤尺⼦量⼀量,⽐例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是等于厘⽶这个线段⽐例尺改成数值⽐例尺是:温馨提⽰:1.求⽐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定要化成同级单位.2.⽐例尺的前项,⼀般应化简成“1”.例3:(1)说⼀说下⾯两幅图中⽐例尺所代表的含义。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例尺 0 50千(2)下⾯⽐例尺表⽰什么含义?你能将它改写成数值⽐例尺吗?过关精炼1:AB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150千⽶,在地图上只有5厘⽶,该地图的⽐例尺是多少?⽤三种表⽰⽅法来表⽰。
2:较下列⽐例尺的⼤⼩1/500000 五万分之⼀图上1厘⽶等于实地距离30千⽶3:地图上的线段⽐例尺是************千⽶,它表⽰的数值⽐例尺是()。
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含知识点、练习与答案)

4.4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小考复习精编专项练习)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复习系列:第四章比和比例(含知识点、练习与答案)一、比例尺比例尺是测量距离或者测量制作零件部件数据的一种实用工具。
比例尺分为缩小比例尺、扩大比例尺两种。
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计算比例尺时单位要统一,然后代入数据即可解决问题。
二、正比例的意义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的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这种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通常用字母x和y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则正比=k(一定)。
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yx三、反比例的意义1、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的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这种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通常用字母x和y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四、如何辨别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1、成正比例的量:(1)x与y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跟着扩大或缩小。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k不变(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1)x与y 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
(2)相对应的两个数xy的乘积k不变(一定)。
3、判断方法:主要是观察两种相关量中的两个数:(1)如果两个数是商一定,就成正比例;(2)如果两个数是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例如:xy=4就是反比例; y÷x=5就是正比例1、A地和B地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一辆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成()比例。
【解题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A地和B地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是一定的,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可得出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解答】反2、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代表90千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1 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3)一个圆柱形精密零件,半径是1.5 毫米,把它按 ( 20 ∶ 1 )的比( 放大 )(填“放大”或“缩小”)后, 直径是6 厘米。
(4)下图中( ③ )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 按( 3 ∶ 1 )的比放大的,( ④ )号图形是②号图形缩 小后的图形,它是按( 1 ∶ 2 )的比缩小的。
知识点2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2.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
把图形①按2∶1 的比放大,把图形②按1∶2的比缩小。
易错点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改变了原图形的形状 3.把下面的图形按2 ∶ 1 的比放大,画在方格纸上。
应用提升练
提升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应用 4.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画出把图形①按3 ∶ 1 的比放大后的图形A。
如图所示。
(2)画出把图形②按1 ∶ 2 的比缩小后的图形B。图形 ②的周长是图形B周长的( 2 )倍,图形②与图形B 的面Hale Waihona Puke 之比是( 4 ∶ 1 )。 如图所示。
思维拓展练
5.一幅长方形字画的长是28 厘米,宽是21 厘米,将 其按4 ∶ 1 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8×4=112(厘米) 21×4=84(厘米) (112+84)×2=392(厘米) 112×84=9408(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的周长是392 厘米,面积是9408 平方厘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第1 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4 比例
基础导学练 知识点1 认识放大与缩小 1.填空。 (1)放大镜可以把字( 放大 ),用照相机给楼房拍照是把
楼房( 缩小 )了。( 填“放大”或“缩小”) (2)一张长方形图片的长是16 分米,宽是6分米,把它
按1 ∶ 4 的比缩小后,长是( 4 )分米,宽是( 1.5 )分 米。这张图片的( 形状 )不变,( 大小 )变了。
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比例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习题课件北师大版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 cm,下底是12 cm,高是 9 cm,先按4∶1放大,再按1∶3缩小,求缩小后 的梯形的面积。 上底:6×4÷3=8(cm) 下底:12×4÷3=16(cm) 高:9×4÷3=12(cm) 面积:(8+16)×12÷2=144(cm2) 答:缩小后的梯形的面积是144 cm2。
(2)(易错题)画出三角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
点拨:将图形按将 1∶2 缩小,就是将直角三角形 ABC 各 边长度缩小到原来的12,即可得到缩小后的图形。
提 升 点 2 图形的连续放大与缩小
4.(易错题)先将图形甲按2∶1放大,再将放大后的 图形按1∶4缩小。
点拨:先将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 2 倍, 再将放大后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缩小到原来的14。
点放大。
(4)图中( ⑤ )号三角形是①号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它是按( 5 )∶( 2 )放大的;图中( ③ )号三角 形是①号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 1 )∶ ( 2 )缩小的;图中④号 三角形是( ② )号三角形 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 2 )∶( 1 )放大的。
点拨:根据题意,先将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乘4, 接着再分别除以3,求出变化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最后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出梯 形的面积。
知 识 点 2 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2.按要求画一画。 (1)把平行四边形按2∶1的比放大。 (2)把正方形按1∶3的比缩小。
点拨:(1)将平行四边形的每条边扩大到原来的 2 倍,画出 图形即可。(2)将正方形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13,画出图 形即可。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均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第二单元 比例 第4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五、比例尺【基础知识回顾】1、比例尺的定义:1、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或者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2、比例尺的分类(1)数值比例尺:如一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写成1000000001(2)线段比例尺:比如,一副背景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的,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在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3)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的方法:如:将这样的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手机距离=1厘米:50千米=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3、注意的点:(1)为了计算方便,我们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者后项为1的形式(2)比例尺不仅有缩小比例尺,还有放大比例尺,如在制作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如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表示实际距离的1厘米图上距离就2厘米,把零件放大了画在图上。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知二求一(1)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练习五】一、填空题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与()的比。
2、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可以分为()和()两种。
根据图上距离是将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比例尺又可以分为( )和( )两种。
3、A 城到B 城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图纸上,应该画( )厘米。
4、在一幅地图上面,10cm 的线段表示5000km 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5、在比例尺为5:1的图纸上,某零件的图上长度是2cm,那么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为( )mm.6、一种精密零件放大后绘制在图纸上,比例尺看不清了,王师傅只记得这幅图纸的比例尺不是1:20,就是20:1,这幅图纸的比例尺应该是( )7、一种精密零件实际长2mm ,画在图纸上长4cm ,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8、在比例尺是140000001的地图上量得长江全长是45厘米,长江实际上全长大约是( )千米?9、武汉有轨电车T1线是华中地区首条现代化的有轨电车,从得胜港站开往车轮广场,线路全长16.8千米,如果把运营路线画在比例尺上是1:6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 )厘米。
10、下面是一幅线段比例尺:将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二、判断1、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 )2、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成正比例。
( )3、比例尺的前项一定小于后项。
( )4、一个精密的零件,长7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8:1.( )。
5、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0米。
( )6、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是4.5厘米,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9000000千米。
( )三、解决问题1、从武汉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全长是1068.8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条铁路线长是16.7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在一幅零件图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4m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3、下面是一幅线段比例尺,请将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4、在一幅比例尺为10:1的零件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60千米,那么乙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6、在比例尺为4001得平面图上量得一个操场的长是12厘米,宽是8.5厘米,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比例尺为1:5000的一幅图中,现在改用20001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4.8cm 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8、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画得两地间的距离为10cm ,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为11:9,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9、在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10、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如果在另一份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
如果把南京到北京的距离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少厘米?12、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500千米。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69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1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沈阳和重庆两地相距6厘米。
如果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
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14、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烟台的距离是3.6厘米。
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9时整从济南出发,走完这段路程到达烟台时是什么时刻?【比例尺作业】一、填空(1)9000厘米=()米5千米=()厘米(2)():()=比例尺(3)这是一幅()比例尺,它表示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1:100表示()(4)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大约有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之间得距离是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5)设计一座厂房,图纸上用10厘米得距离表示底面上1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6)一个精密零件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实际长度只有5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7)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为的地图上距离是()厘米。
(8)一所大学的一座教学楼长150米,宽90米,在一张平面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教学楼的长,该图的比例尺是(),在图上的宽应该画()。
二、解决问题1、从武汉到背景的高速铁路全长是20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条铁路线长是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在一幅零件图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16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4m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3、下面是一幅线段比例尺,请将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4、在一幅比例尺为10:1的零件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5、在比例尺为1:500的土之上测得一块长方形土地长5厘米,宽4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长春到吉林的铁路长124千米,如果用1:400000的比例尺画在一幅地图上,需要画多长的线段?7、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为8厘米,如果在1:800000的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多少?8、要把一座长110米,宽40米的楼房设计图画在一张长80厘米,宽60厘米的图纸上,选择多大的比例尺比较合适?9、在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为6.5厘米,若火车每小时行50千米,北京到天津火车需要多少小时?10、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沈阳和重庆两地相距6厘米。
如果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
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练习五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放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3、124、1:500000005、46、20:17、20:18、63009、2810、1:4000000二、判断×√×√××三、解决问题1、1:6400000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6.7:(1068.8×100000)=1:64000002、15:1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60:4=15:13、1:3000000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30000004、6毫米解析:实际长度=图上长度÷比例尺=6÷10=0.6厘米=6毫米5、乙丙240千米比例尺1:2000000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8:16000000=1:2000000乙丙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2×2000000=24000000(厘米)=240千米6、1632平方米解析:实际长=12÷4001=4800(厘米)=48米 实际宽=8.5÷4001=3400(厘米)=34米 实际面积=48×34=1632(平方米) 7、12厘米解析:实际距离:5000×4.8=24000(厘米)图上距离:24000×20001=12(厘米) 8、330千米解析:实际距离:60000000×10=60000000厘米=600(千米)速度和:600÷6=100(千米/时)甲速度:100÷(11+9)×11=55(千米/时)甲路程:55×6=330(千米)9、1.8小时解析:实际距离:3000000×3.6=108(千米)时间:108÷60=1.8(小时)10、1:4000000解析:实际距离:2000000×20=40000000(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40000000=1:400000011、18厘米解析:实际距离:15×6000000=90000000(厘米)图上距离:90000000÷5000000=18(厘米)12、2.3厘米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150000000=1:30000000AB 实际距离:3.5×30000000=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公路图上距离:69000000÷30000000=2.3(厘米)13、3小时解析:实际距离:5000000×6=30000000厘米=300(千米)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300÷(48+52)=3(小时)14、11时24分解析:实际距离:2000000×3.6=7200000(厘米)=72千米时间:72÷30=2.4(小时)=2小时24分9时+2小时24分=11时24分【比例尺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90 500000(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线段150米1:15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4)1:2000000(5)1:100(6)10:1(7)12(8)1:5000 1.8厘米二、解决问题1、1:200000002、40:13、1:30000004、12毫米5、500平方米6、31厘米7、2厘米8、1:2009、6.5小时10、3小时考点六、图形的缩放【基础知识巩固】1、保持图像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缩小;2、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