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梳理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方向。
2.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血管模型和观察任务。
-各小组观察血管模型,讨论并记录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互动: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血管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撰写一篇关于血管健康的科普文章,内容需包括血管的分类、功能、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等。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传播科普知识。
6.收集与血管相关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并简要阐述其与血管知识的联系。通过这一作业,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作用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每组选择一种血管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制作成PPT或手抄报,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设计一个关于血管的实验方案,以探究血管的特点或功能。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指导: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PPT课件
标 本 采 集
标本采集是指采集患者体内的 一小部分血液、体液、排泄物、 分泌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 检验,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 象和病理改变。
标 本 采 集
标本检验的结果与其它临床 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对观察病情、明确诊断、 制定治疗措施起着重要的 作用。
标 本 采 集
标本采集
表18-5 常用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名 称 甲 醛 浓盐酸 作 用 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 腐
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 腐
用 法 24h尿液中加40% 甲醛1~2ml 24h尿液中加5~ 10ml
举
例
爱迪计数 17-酮类固醇 17-羟类固醇 尿蛋白定量、尿 糖定量、钠、钾、 氯、肌酐、肌酸 的定量检查
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标本采集
粪便标本采集技术
常规标本 隐血标本 寄生虫及虫卵标本 培养标本
操作要点
排便于清洁便盆内: · 排便于清洁便盆内→用竹 排便于消毒便器内: · 寄生虫卵检查,不同部位取带血 签取异常粪便 5g(蚕豆大小) · 用无菌长棉签或竹签取带脓 及粘液粪便5~10g 放入蜡纸盒内 血或粘液粪便 2~5g,放入 按潜血试验饮食要求病人 · 服驱虫剂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 · 腹泻者取粘液部分,水样 取全部粪便 无菌培养管或蜡纸盒中 采集方法同常规标本 便取 15~30ml放入容器内 · 查阿米巴原虫,采集前将容器用 · 病人无便意时,用长棉签蘸 热水加温,便后同容器即送检 无菌等渗盐水,插入肛门 · 查蛲虫,晚间睡觉或清晨未起前, 6 ~7cm,沿一方向边旋转边 将透明胶带粘贴在肛周,取下胶 退出棉签,放入无菌培养管 带,粘贴在玻璃片上或将胶带对 中 合
尿常规标本 尿12h或24h标本 尿培养标本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4章 第2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结构
血流速度
类型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分布位置
主要功能
动脉
管壁厚, 管腔较大
弹性大
血流速
度快
有些分布较深,
也有些分布 将血液送
较浅
出心脏
管壁较薄,
静脉
管腔大
弹性较小
血流较慢
有些分布较 深,也有些 分布较浅
将血液送 回心脏
允许红
毛细 血管
管壁非常 薄
细胞单
行通过
血流速 遍布全身各 度最慢 处组织中
与组织细 胞进行物 质交换
9.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 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
表明( D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流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瓣膜
10.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处 理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箭头表示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筋”和医生“号脉”的脉分别是( B )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毛细血管、动脉
D.毛细血管、静脉
6.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大致方向是( D )
A.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7.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结构特征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管壁最薄 C.能防止血液倒流
B.全身均有分布 D.将血液送出心脏
4.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病人手腕部,
这时会发现捆扎处近心端的血管变化是: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
扁。请判断血管①、②分别是( A )
A.动脉、静脉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心脏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 射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 充盈过程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01
02
If的离子电导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
90mV
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
IK的离子电导 If递增 IK递减
①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
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
一个起搏电流。
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
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PART ONE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出量: 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快,动脉血压升高 舒张期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阻力: 外周阻力↑ 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A硬化,顺应性小→使收缩压过高, 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少,动脉血压↓
(2) 复极化过程: 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 Ca2+内流和K+ 外流,处于平衡。
3期:0mV→-90mV,
Ca2+通道关闭,K+外流。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 。
Na+-K+交换; Ca2+-Na+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血管的类型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
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
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
结合自制的不同类型血管的模型,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
发现自制模型与实际血管情况的不同,了解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留下待解的难题。
列表归纳比较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
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演示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不同类型血管及内部血流情况。
结合不同血管的横切面图,引导认识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
协助完善教学过程师: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题(带答案) (2)
只看本七年级上册学期生物实验题一、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型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的硬纸版(可以补充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法和步骤:1.先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鼠妇放在中央处。
3.将玻璃盖在左侧处,将纸版盖在右侧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多数鼠妇跑到右侧侧。
5.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在实验结束后,应该这样处理鼠妇:放归大自然7.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的不同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影响。
8.本实验为什么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防止有偶然事情发生9.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1)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黑暗和光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
(4)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水份,需要给鼠妇提供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
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3 2 1 6 4 5 8 7 .①对光②装镜头③放置④升镜筒⑤降镜筒⑥低倍镜观察⑦细准焦螺旋⑧寻找物像(2)对光时,应首先转动图中的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图中的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低倍。
对光时使用的物镜是低倍。
(5)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00 倍。
(6)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相反,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像。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二)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二)(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46.00)A.窦房结 B.心房肌C.房室结 D.希氏束E.浦氏纤维(1).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B.C. √D.E.(2).传导速度最快的是A.B.C.D.E. √房室结的传导速度最慢,浦氏纤维的传导速度最快。
A.0期去极快、幅度高 B.4期电位不稳定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 √B.C.D.(2).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B.C. √D.心室肌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高,没有4期自动去极化;而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期与心室肌类似,且4期有自动去极,与心室肌纤维不同。
A.动脉血压上升 B.中心静脉压降低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1).血量增加可引起A. √B.C.D.(2).心脏射血能力增强时A.B.C. √D.血量增加回心血量也增加,可引起动脉血压升高,血量增加也引起静脉回流增加,也可使中心静脉压增加;而心脏射血能力增强时,心排血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但中心静脉压不但不高,而且降低,这是因为心脏射血能力强,能及时将回流到心的血液射至动脉的缘故。
1.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半月瓣开放 B.主动脉瓣关闭C.肺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E.房室瓣关闭A.B.C.D.E. √第一心音产生是由于房室瓣关闭,标志心脏开始收缩;第二心音产生由于动脉瓣关闭,标志心脏开始舒张。
A.动脉血压降低 B.心排血量减少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1).电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A.B.C. √D.(2).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可引起A.B.C.D. √电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心率明显减慢,心排血量降低,血压降低;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反射性心功能加强和动脉血压升高。
央闭两侧颈动脉还引起脑缺血,这一结果也将导致反射性心功能加强和动脉血压升高。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归纳升华】 快速辨别三种血管的方法
(1)从管壁特点区分:管壁最厚的是动脉;管壁较薄的是静脉;管壁最薄,只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的是毛细血管。 (2)从血流快慢区分: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血流速度较慢的是静脉;血流速度最 慢的是毛细血管。 (3)从血流方向区分(如图):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的是毛细血管。
10.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动脉
C.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D.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脉
11.内表面常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的血管是 ( C )
A.大动脉
B.小动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关键能力练】 12.(2019·广东学业考)a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 示意图,b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有的较深,有的较浅
2.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生活微思考】 输液治疗,为什么选择静脉注射? 提示:静脉管腔较大,管壁较薄,血流速度较慢,有些静脉分布较浅,这些都有利于 针头的刺入。另外,静脉中血液流向心脏,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 血。 【记忆口诀】
毛细血管的特点 数量最多,分布广;管壁最薄,管径小; 红细胞单行能通过;血流最慢,易交换。
13.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课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示意图
氧和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O
2
C O2
红细胞
血管壁
O
O
2
2
组织 细胞
C O2
C
二氧化碳
O2 废物
C O2 O 氧气
2 营养物质
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1)数量最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2)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4)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
目的要求: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方法步骤:
1.包裹小鱼 用浸湿的棉絮将 小鱼的鳃盖和躯 干包裹起来,露 出口和尾部
2.安放小鱼 将小鱼平放在培养 皿中,尾鳍平贴在 培养皿底面(鱼头 朝正前方)
3.观察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 用低倍镜观察观察血液 的流动情况和血液在不 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目标导学二: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 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 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
血管分为三种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①分布较深;
特点 ②管壁厚、弹性大;
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静
脉
把脉
动脉
例如:主动脉、肺动脉
漫画速记
毛细血管
一次只能 过去一个
四肢静脉瓣的作用:
肌肉收缩,压挤静脉, (静脉壁很薄,易被压挤,)这 时,两个静脉瓣之间的血液被 分成两部分,上部的血液冲开 静脉瓣继续往上流,下部的血 液由于重力下降时,静脉瓣关 闭,而停留在血管内;
《病理学》第三章修复(肉芽组织、瘢痕组织、骨折愈合))
2.二期愈合:见于组 口不能以一期愈 织缺损较大、创 合修复,只能以 缘不整、无法整 大量肉芽组织修 齐对合,或伴有 复,称为二期愈 感染的伤口。伤 合。
3.痂下愈合:见于较表浅而出血的皮肤损伤。组织损伤后,伤 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凝固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硬痂。
伤口在痂下进行愈合过程。
组织缺损 感染 创缘
二、干细胞在再生和修复中作用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的再生: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
向缺损中心迁移而填补。 (2)腺上皮的再生:腺体结构(基底膜)是否破坏→完全再生
&不完全再生 2.血管的再生
(1)毛细血管再生 (2)大血管的修复 3.神经组织的再生(拓展)
损伤
➢ 再生性修复 ➢ 瘢痕性修复
➢ 死亡
修复
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 黏液样变性 病理性色素沉着 病理性钙化
坏死
凋亡
病例:患者某某,15岁,全身烧伤,经抢救治疗后挽回生命, 但面目全非,颈项强直,手指挛缩。
问题:患者怎样变得如此面目全非?
修复
致 病 因 素 引 起 局 部细胞和组织的 损伤,机体对受 损组织进行修补 恢复的过程
创面对合 愈合时间
疤痕
一期愈合 小 无 整齐 严密 短 小
二期愈合 大 有 不齐 开放 长 大
(三)影响因素
1.全身因素
尤其含硫氨基酸
蛋白质缺乏 肉质,维生素;
羟化酶活性低
维生素C缺乏
影响胶原形成
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
2.局部因素
锌缺乏
影响氧化酶活性
1.第一节 再生:再生的概念、根据再生情况细胞分类、血管的再生 2.第二节 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调控:抑素与接触抑制 3.第三节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构成、作用、结局 4.第四节 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类型、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阶段)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认知水平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需要具体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具来辅助理解;学习兴趣上,他们更倾向于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需要引导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的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等。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血液循环和物质运输的概念较为陌生,缺乏直观的感受。
2.对血液、淋巴液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3.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不深,难以理解血液循环的具体过程。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知识点包括:
1.物质运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血液、淋巴液的组成及其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问题导入:提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为什么运动后心跳会加快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展示实物或模型:在课堂上展示血液循环模型或心脏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血液循环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段关于血液循环的科普视频,通过生动的图像和动画,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生理学课件 循环2 (2)
-60mV
②4期自动去极化离子基础: 内向电流: 随时间递增If (Na+) 外向电流:逐渐递减IK (K+)
③ If通道复极至-60mV时激活,-100mV完全激活 电压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If电流是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去极主要成分, 可被Cs2+(铯)阻断。
④ Ik通道去极-40mV时开放,复极至 -50mV开始 关闭,对4期自动去极化作用较小.
易产生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
3. 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1)心肌细胞的结构因素 ① 细胞直径大小:
细胞直径大,电阻小,局部电流大,传导 速度快;
②)生理因素:主要因素 ① 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大→局部电流形成 快,强度大→传导快; 浦肯野细胞传导速度最快
η为血液粘滞度 blood viscosity
微动脉是主要的阻力血管。
(三)血压 blood pressure(BP) 1.定义: 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 力(压强) 单位:Pa(牛顿/米2,N/m2); mmHg 1mmHg =133Pa =0.133kPa
心房: P波反映两个心房去极化
心室: QRS波反映两个心室去极化 T波反映两个心室复极化 ST段对应于心室平台期;
动作电位记录的是单细胞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心电图记录的整个心脏的生物电变化,是心肌
细胞膜外电位在体表的综合反映。
第三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vessel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根据生理功能分类: 1.弹性储器血管
1.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2)阈电位水平 (3)0期去极化离子通道性状: 静息、激活、失活
七年级生物下册 专题4.4.2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测)(含
专题4.4.2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一、选择题1.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野,图中标出细胞处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A.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D.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快【答案】A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2.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血液是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是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3.下面是四个同学讨论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话题。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哪位同学说得对()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B.心脏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答案】C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4.下列有关毛细血管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管内血流速度最慢B、管内血(红)细胞呈单行通过C、管内径小,只有8~10微米D、管壁较薄,只由3~5层上皮细胞构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5.下图中属于动脉的是()A、AB、BC、C【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6.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
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控制血流的位置分别是A.动脉 a处B.静脉 a处C.动脉 b处D.静脉 b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流出的血液呈鲜红色,并喷射而出,由此可以判断手上血管是动脉血管,动脉血管的血流方向是由心脏流向四肢,因此,要在近心端即b出控制血流。
糖尿病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第一 二滴血与静脉血糖的对照研究
糖尿病 患者 毛细血管血糖第一 二滴血 与静脉血糖的对 照研究
魏 秀聪
目前 ,检查 血糖常 用的两个 方法是 毛细血管 血糖 (指尖 血糖 )和静 脉血糖 。指尖血糖监测方便 ,但准确性以静脉血更 佳 。指尖血糖 中第 一滴血与第二滴血哪个更准确存在 争议 , 本实验 旨在对这 3个 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对护士工作和 临床 指导提 出参考 ,报告如下 。
4206—4209.
[6] Daverio M,Fino G,Luca B,et a1.Failure mode and effective
analysis ameliorate awareness of medical errors:a 4-yea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 l study in cr itically ill children[J].Pae— diatr Anaesth,2015,25(12):1227—1234. [7] Werdan K,Hettwer S,Bubel S,et a 1.Proactive Risk Assessment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年 4月第 18卷第 4期 Chinese Remedies&Clinics,April 2018,Vo1.18,No.4 高生活质量 。原因在于 ,FMEA模式 的护理干预实 施 过程 中 ,9名组内成员均结合 自身专业知识 、工作经验参与 护理 ,围绕影 响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的相关 因素进行深入 分 析 ,寻 找潜 在失 效模 式 、原因 ,制定 、落实护理干预 ,确保声 带 息 肉术 后患者得 到有效 、安 全护理服 务 ,预防影 响生活质 量 及护 理满意度 的高危 因素发生 ,进而 缩短住 院时间 ,节约 医疗成本 。同时 FMEA模式 的护理干预还从饮食 、并 发症 、心 理 等方 面施 行护理 ,通 过帮助 患者采取合 适体位 、监测 生命 体 征 、指导漱 口等方式 ,降低 吸入性肺 炎 、肺部感 染 、声 带水 肿 等并发症发生率 :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有利 于帮助患者养 成 良好生 活方式 ,且对 修复声带 、改善发声功 能具有重 要作 用 ;而心理护理有 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消除负性情绪 ,将 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 ,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治疗与 护理 。研 究 指出 ,情绪 可通 过脑 垂体 、下 丘脑 、植物神经 系统 引起 身体 各 器官改 变 ,使 机体 内部出现一 系列生理 改变 ,并指 出愉悦 情绪在调节机体内分泌 、提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临床意义_10_。 此 外 ,有研究 报道 ,常规护理 易忽 略声 带息 肉术后患者 嗓音 修 复 ,进而造成多数患者发声 功能障碍 I1】]。因此 ,FMEA模式 的护理 干预还通过多方面施行护理 ,其 中嗓音发声训 练不仅 能控制 均匀呼吸能力 ,协调气息与发声 ,且能完全松弛喉肌 , 减 少 以往 发 声 时 喉 部 紧 张 现 象 。同 时 FMEA模 式 的 护 理 干 预 通 过规范护 理人员行 为 ,减少护理 行为 随意 性 ,确保每个 患 者 均能获取 优质护理 服务 ,建立 良好 护患关 系 ,提高护理 满 意度 。本研究也提示 FMEA模式 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 术后患者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二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2)舒血管神经
① 交感舒血管神经: 支配骨骼肌的微动脉,兴奋时释放ACh→骨骼 肌血管平滑肌的M受体→骨骼肌血管舒张→骨骼 肌的血流量增加。 平时无紧张性活动,激动或准备作剧烈运动时 才兴奋,使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 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但以收 缩压的升高更明显→脉搏压增大; 搏出量减少→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但以收 缩压的降低更明显→脉搏压缩小。 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3.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平均动脉压(MAP):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 的平均值,等于舒张压与1/3脉压之和。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 收缩压:100~120mmHg(13.3~16.0kPa) 舒张压:60~80mmHg(8.0~10.6kPa) 脉(搏)压:30~40mmHg(4.0~5.3kPa) 平均动脉压(MAP):100mmHg(13.3kPa) 动脉血压有个体、年龄和性别差异,随着年龄 的增长,动脉血压逐渐升高。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二)重力对静脉(动脉)血压的影响
静脉有较大的可扩张性。人站立时,心脏以下 的静脉扩张,多容纳400~600ml的血量→回心血 量减少→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称为体位 性低血压。
机体通过收缩阻力血管和加快心率,可使动脉 血压很快回升到正常水平。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① 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 ② 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 ③ 心房肌收缩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常考点 (2)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常考点单选题1、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针刺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A.捆扎部位的远心端静脉B.捆扎部位的近心端静脉C.捆扎部位的远心端动脉D.捆扎部位的近心端动脉答案:A分析: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
因此在抽血和输液(俗称打吊针)时,医生把针刺入静脉血管。
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因此要远心端止血。
所以,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针刺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
故选A。
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A.表皮B.角质层C.生发层D.真皮答案:D分析: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
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
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
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所以,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真皮。
故选D。
3、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B.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C.④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答案:B分析: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喉,④是气管。
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A.①是鼻,鼻黏膜内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A正确。
B.③是喉,②才是咽,②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B错误。
C.④气管,气管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对空气具有清洁的功能,C正确。
D.⑥是肺,肺是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正确。
故选B。
4、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根据所学请判断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古猿B.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C.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D.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答案:B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毛细血管(二)
毛细血管(二)毛细血管(capillary)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
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图8-8)。
各器官和组织内毛细血管网的疏密程度差别很大,代谢旺盛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心肌、肺、肾和许多腺体,毛细血管网很密;代高血压较低的组织如骨、肌腱和韧带等,毛细血管网则较稀疏。
图8-8 人胃粘膜血管铸型扫描电镜像示毛细血管网(一)毛细血管的结构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6~8μm,血窦较大,直径右达40μm。
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
细的毛细血管横切面由一个内皮细胞围成,较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内皮细胞围成。
内皮细胞基膜外有少许结缔组织。
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细胞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称为周细胞(pericyte)(图8-9,8-10)。
周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们主要起机械性支持作用;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未分化的细胞,在血管生长或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图8-9 毛细血管扫描电镜像示周细胞P 周细胞胞体 1、2周细胞突起图8-10 毛细血管电镜像左图连续毛细血管,中图有孔毛细血管,右图毛细血管扫描电镜像示内皮孔E 内皮细胞,P周细胞,↑内皮细胞孔(二)毛细血管的分类光镜下观察,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毛细血管结构相似,但在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可以将毛细血管分为三型。
1.连续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的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
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甚薄,含吞饮小泡较少(图8-10)。
2.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的特点是,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图8-10)。
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血管(二)
毛细血管(capillary)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
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图8-8)。
各器官和组织内毛细血管网的疏密程度差别很大,代谢旺盛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心肌、肺、肾和许多腺体,毛细血管网很密;代高血压较低的组织如骨、肌腱和韧带等,毛细血管网则较稀疏。
图8-8 人胃粘膜血管铸型扫描电镜像示毛细血管网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
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6~8μm,血窦较大,直径右达40μm。
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
细的毛细血管横切面由一个内皮细胞围成,较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内皮细胞围成。
内皮细胞基膜外有少许结缔组织。
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细胞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称为周细胞(pericyte)(图8-9,8-10)。
周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们主要起机械性支持作用;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未分化的细胞,在血管生长或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图8-9 毛细血管扫描电镜像示周细胞
P 周细胞胞体 1、2周细胞突起
图8-10 毛细血管电镜像
左图连续毛细血管,中图有孔毛细血管,右图毛细血管扫描电镜像示内皮孔
E 内皮细胞,P周细胞,↑内皮细胞孔
(二)毛细血管的分类
光镜下观察,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毛细血管结构相似,但在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可以将毛细血管分为三型。
1.连续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的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
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甚薄,含吞饮小泡较少(图8-10)。
2.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的特点是,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图8-10)。
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
内皮细胞基底面有连续的基板。
此型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肾血管球的内皮细胞的孔没有隔膜。
3.血窦血窦(sinusoid)或称窦状毛细血管(sinusoid capillary),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
血窦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故又称不连续毛细血管(discontinuous capillary)。
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常有较大差别,某些内分泌腺的血窦,内皮细胞有孔,有连续的基板;有些器官如肝的血窦,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隙较宽,基板不连续或不存在。
脾血窦又不同于一般血窦,其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的间隙也较大。
(三)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
毛细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很大,体重60kg的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m2。
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并与周围的细胞相距很近,这些特点是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利条件。
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能力称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
毛细血管结构与通透性关系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的孔能透过液体和大分子物质,吞饮小泡能输送液体,细胞间隙则因间隙宽度和细胞连接紧密程度的差别,其通透性有所不同。
基板能透过较小的分子,但能阻挡一些大分子物质。
另外一些物质,如O2、CO2和脂溶性物质等,可直接透过内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