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课程设计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在地理学和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地图的浏览、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管理。
3. 学生能运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GIS软件,进行地图的创建、编辑和展示。
2. 学生能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地理信息分析项目。
3. 学生能结合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基于GIS的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GIS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引导他们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GIS基本概念:介绍GIS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2. GIS软件操作:学习GIS软件的基本界面、工具栏、地图浏览、图层管理、数据采集与编辑等。
3. 空间数据管理:掌握空间数据的概念、数据结构、数据来源及数据质量控制。
4. 空间分析:学习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等,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5. GIS应用案例:分析GIS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GIS基本概念及软件安装、界面认识。
GIS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目录 (1)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2)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任务 (2)二、实验准备 (3)1、数据准备 (3)2、软件准备 (3)三、基于南方CASE7.0的栅格图层矢量化步骤 (4)1、栅格图像的配准 (4)2、栅格图像的纠正 (9)3、栅格图像的矢量化 (11)四、GIS课设总结 (13)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课程设计目的GIS 原理课程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的有效手段。
通过运用CASS7.0的矢量化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练对CASS7.0的操作,能熟练使用CASS软件进行基本的地理信息分析与操作。
2、课程设计任务1、栅格图像的配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上的格网线坐标推算出8个以上特征点地理坐标,然后将图形坐标和地理坐标进行匹配。
2、利用CASS7.0新建矢量图层(等高线、道路、建筑物、水系等图层)。
3、利用CASS7.0的矢量化模块对配准的栅格图像进行分层矢量化。
二、实验准备1、数据准备江西省上饶地区波阳县湾山地形图 1:10000 地形图――1.TIF 2、软件准备南方CASS7.0,AutoCAD2004。
三、基于南方CASE7.0的栅格图层矢量化步骤1、栅格图像的配准1、打开南方cass7.0,改变图形比例尺为1:10000。
图3-12、如图,在栅格影像图上找两点,并根据这两点的实际坐标画两个圆作为匹配辅助圆。
图3-23、插入格式为.tif的光栅图像。
图3-34、将图像上与之前画的圆圆心对应的其中一个点,平移至所画的圆。
图3-45、解算缩放比例。
1)、画线。
图3-52)、点击“工程应用---->查询线长”,查询所画的直线线长。
图3-6图3-73)、调出计算器功能根据所摄取两个圆心之间的实际距离与插入图像的两点间的图上线长之比计算缩放比例。
gis应用模型的课程设计
gis应用模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GIS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作流程;2. 使学生了解GIS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场景;3. 引导学生运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编辑、处理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利用GIS应用模型进行地理现象模拟与预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和GIS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GIS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充分挖掘GIS应用模型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GIS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运用GIS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信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情感态度,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内容1. GIS应用模型基本概念:介绍GIS、应用模型的概念,以及其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GIS原理与应用》第3章内容列举:GIS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应用模型的类型及特点。
2. GIS软件操作流程:学习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地图制作、数据编辑、处理和分析。
教材章节:《GIS软件操作与应用》第4-6章内容列举:地图制作的基本步骤;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处理方法;空间分析功能及应用。
3. GIS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学习GIS空间分析技术,掌握常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章节:《GIS空间分析与应用》第7-9章内容列举:空间查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常用分析方法;案例分析及实际操作。
4. GIS应用模型构建:学习运用GIS软件构建应用模型,进行地理现象模拟与预测。
教材章节:《GIS应用模型构建》第10-11章内容列举:应用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模型构建步骤及方法;模型验证与优化。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实例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实例
地理信息系统(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实例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标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实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GIS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设计题目:校园导览系统
设计目标:
1. 创建一个校园导览系统,帮助用户了解校园的布局、建筑物和设施。
2. 实现地图缩放、平移、旋转和标记等功能。
3. 实现建筑物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建筑物名称或类别进行搜索。
4. 实现路径规划功能,可以根据起点和终点规划出最佳路径。
5. 输出地图和查询结果,方便用户查看和使用。
设计步骤:
1.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校园地图、建筑物信息、设施信息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2. 数据导入与处理:将数据导入GIS软件中,进行坐标系转换、地图配准、数据格式转换等处理。
3. 地图制作与编辑:在GIS软件中创建地图,添加图层、标注、符号等元素,制作出美观、易用的地图。
4. 功能实现:根据设计目标,实现地图缩放、平移、旋转和标记等功能,编写相应的代码和脚本。
5. 建筑物查询功能:根据建筑物名称或类别,查询相应的建筑物信息,编写相应的代码和脚本。
6. 路径规划功能:根据起点和终点,规划出最佳路径,编写相应的代码和脚本。
7. 输出地图和查询结果:将地图和查询结果输出为图片或PDF格式,方便
用户查看和使用。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实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设计和开发。
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GIS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gis课程设计
高中gis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GIS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2)掌握GIS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管理方法;(3)熟悉GI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GIS软件,进行地图的浏览、编辑和分析;(2)能够运用GI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可视化;(3)具备初步的GIS项目设计和实施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GIS的兴趣;(2)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GI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介绍GIS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组成要素及其功能;2.GIS的数据类型和管理:讲解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概念、类型及管理方法;3.GIS的基本操作:演示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地图浏览、编辑、分析等;4.GIS的应用领域:介绍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城市规划、环境管理、资源等;5.GIS项目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了解GIS项目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GIS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GIS在实际应用领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GIS的实际作用;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GIS软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GIS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GIS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GIS知识体系;2.参考书:推荐一些GIS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GIS的应用案例;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GIS软件和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
GIS课程设计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 2周学分数: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实习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为后续GIS软件设计课程及GIS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上机操作,要求学生在MAPGIS或ARCGIS基础软件的基础上掌握GIS的主要输入和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存储、空间分析和输出方法,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1根据题目要求,制定方案;
2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和使用软件帮助;
3 学会编写实习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
数据输入(扫描输入),数据处理(图形编辑、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数据管理(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属性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图形输出,数据转换接口。
四、成绩评定
成绩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成绩,占60%;第二部分是编写报告成绩,占40%。
五、课程设计程序及时间分配(第六学期完成)。
gis课程设计
gis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GIS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熟悉常用的GIS工具。
3. 帮助学生理解GIS数据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可视化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过程中运用GIS技术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GIS项目进行有效讨论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信息观念,认识到GIS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以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为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GIS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GIS技能,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GIS基本概念:介绍GIS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一章。
内容安排:1课时。
2. GIS软件操作:学习GIS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工具栏、菜单栏等。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第二章。
内容安排:2课时。
3. GIS数据结构:介绍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其组织方式。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三章。
内容安排:2课时。
4. GIS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数据采集方法、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第四章。
gis课程设计新
gis课程设计新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GIS进行简单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理解GIS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GIS软件进行地图的打开、查看和基本操作;•能够进行简单的空间数据输入和编辑;•能够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的严谨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能。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GIS的基本概念:•GIS的定义和发展历程;•GIS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GIS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
2.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类型和特点;•空间数据结构和属性数据结构;•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方法。
3.GIS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空间数据分析的技术和工具;•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增强对GIS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GIS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GIS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
4.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GIS软件,掌握GIS的基本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GIS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参考。
关于arcgis的课程设计
关于arcgis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ArcGIS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 学生能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地图的创建、编辑、分析等基本操作。
3. 学生能运用ArcGIS解决实际问题,如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制作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ArcGIS软件,完成地图的绘制和编辑。
2. 学生能够运用ArcGIS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ArcGIS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展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理问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地理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ArcGIS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介绍GIS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2. ArcGIS软件操作:学习ArcGIS软件的界面、工具栏、基本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 ArcGIS软件操作基础3. 地图绘制与编辑:学习地图的绘制、编辑、修改等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图的绘制与编辑4. 空间数据分析:学习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等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间数据分析5. 实际案例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运用ArcGIS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应用实例6. 课程总结与拓展:总结所学知识,探讨GIS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材章节:第六章 课程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科学、系统地安排,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基于gis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基于gis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备一定的GIS软件开发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GIS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GIS软件的开发方法和流程,了解GIS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导入、编辑、查询、分析等操作,具备进行简单的GIS软件编程和二次开发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GIS软件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GIS软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GIS软件工程基本概念:GIS软件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分类。
2.GIS软件工程原理:GIS软件的设计原理、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算法等。
3.GIS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与测试等。
4.GIS软件应用案例:GIS软件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5.GIS软件编程与二次开发:常用GIS软件的编程接口、编程语言和二次开发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GIS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GIS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熟练使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GIS软件工程》及相关参考书籍。
2.多媒体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案例资料等。
3.实验设备:计算机、GIS软件、投影仪等。
4.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官方、在线教程等。
gis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gis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GIS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掌握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分析等操作;具备运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GIS技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GIS基本概念:介绍GIS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GIS数据:讲解GIS数据的类型、采集、处理和存储方法,以及数据质量评价。
3.GIS空间分析:阐述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4.GIS可视化:介绍GIS地图制作、符号系统、视觉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5.GIS应用案例:分析GIS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GIS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GIS技术的具体应用。
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GIS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GIS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一批GIS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GIS原理和应用案例。
4.实验设备:配备高性能的GIS软件和相应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上机实验的需要。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GIS(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熟悉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GIS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GIS软件进行数据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可视化;能够进行简单的GIS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GIS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GIS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GIS基本概念与原理:GIS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GIS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方式;GIS的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
2.GIS软件操作与应用:熟悉主流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可视化;掌握GIS软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GIS系统设计与开发:了解GIS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学习简单的GIS程序设计语言,如Python;能够进行简单的GIS系统原型设计与开发。
4.GIS项目实践:以实际项目为案例,运用所学的GIS知识进行项目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GIS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国内权威、实用的GIS设计与开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gis软件开发课程设计
gis软件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GIS软件的基本原理,掌握GIS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2. 使学生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方法,能独立进行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可视化;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GIS软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拓宽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GIS软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GIS软件操作和简单二次开发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和GIS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分析;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GIS技术在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学习意愿。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GIS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发展历程,以及GIS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对应课本第一章内容。
2. GIS软件操作与使用:讲解主流GIS软件(如ArcGIS、SuperMap等)的基本操作、地图制作、空间分析等功能,对应课本第二章内容。
3. GIS二次开发技术:学习GIS软件的二次开发方法,包括WebGIS开发、桌面应用开发等,对应课本第三章内容。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我国GIS软件在地理信息产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与项目实践: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GIS软件,完成地图制作、空间分析等任务。
同时,组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gis软件课程设计
gis软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GIS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包括地图浏览、数据查询、图层管理等功能;2. 了解GIS软件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如空间数据分析、地形分析等;3. 学习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结构,理解其表示方法和存储方式。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与编辑,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设计与输出;2. 学会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GIS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信息技术素养;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GIS软件概述- GIS的定义、功能与应用领域- 常用GIS软件介绍2. GIS软件的基本操作- 软件安装与启动- 地图窗口操作、地图浏览与缩放- 图层管理、符号与标注设置3. 地理信息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类型与结构- 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 数据导入与导出4. 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查询与分析方法- 空间插值与叠加分析- 地形分析与应用5. 地图设计与输出- 地图设计原则与布局- 地图元素添加与调整- 地图打印与输出设置6.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基于GIS软件的地图制作- 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实例- 团队协作与成果展示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涵盖GIS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地图制作等环节。
gis学校最佳路径课程设计
gis学校最佳路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GIS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掌握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图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的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路径分析的相关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GIS软件,进行基础地图的创建和编辑。
2. 学生能够运用GIS工具进行空间数据的搜索、分析,并生成最佳路径。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实践性课程,结合GIS理论与实际应用,通过项目式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地理知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独立进行GIS路径分析及相关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内容1. GIS基本概念与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GIS的主要功能与应用领域2. GIS软件操作基础- GIS软件的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 地图数据的导入、导出与简单编辑3. 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数据的搜索与查询- 路径分析原理与操作方法4. 最佳路径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介绍与问题分析- 利用GIS软件进行最佳路径的生成与优化5. 项目实践- 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案例研究- 完成GIS路径分析报告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GIS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二课时:GIS软件操作基础第三课时:空间数据分析第四课时:最佳路径案例分析第五课时:项目实践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GIS的应用分析章节紧密相关,通过选取与路径分析相关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GIS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gis课程设计报告
GIS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篇报告旨在介绍一个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思路,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GIS课程设计并如何逐步实施。
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
2. 课程设计步骤2.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在进行GIS课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GIS技能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学习目标则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例如学生能够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2.2 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GIS基础知识、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常用GIS软件的使用等。
学习资源可以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在线教程和实际案例等。
2.3 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讲座、实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2.4 实施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思路,逐步实施课程设计。
可以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3. GIS课程设计的重要性GIS课程设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GIS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地理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空间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GIS课程设计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结论通过本篇报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进行GIS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思路。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实施课程设计,是进行GIS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GIS课程设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gis软件工程课课程设计
gis软件工程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GIS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3.理解GIS软件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流程。
4.能够熟练操作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和管理;5.能够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提取有用信息;6.能够利用GIS软件进行结果的可视化展示和报告撰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空间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视,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数据处理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GIS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GIS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2.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讲解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数据输入、编辑、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
3.GIS软件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流程:介绍GIS软件工程的设计原理,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评价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施流程。
4.GIS软件工程的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GIS软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对GIS软件工程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GIS软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对GIS软件工程的认识。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GIS软件,使学生掌握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gis软件课程设计
gis软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分析等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GIS软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独立操作GIS软件,制作地图和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这些学习成果将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GIS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GIS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功能。
然后,教授GIS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管理、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分析等。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亲手操作GIS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GIS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两章内容;第二部分是GIS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四章内容;第三部分是实际案例操作,包括两章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GIS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然后,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亲手操作GIS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教材和参考书,以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
教材包括《GIS软件应用教程》等,参考书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同时,我们准备了多媒体资料,如教学PPT和视频,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实验设备,如计算机和GIS软件,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合理的评估方式。
GIS课程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GIS概述 GIS课程设计内容 GIS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GIS课程设计目标 GIS课程设计步骤
01
GIS概述
GIS定义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GIS可以处理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如地图、遥感图像、地形数据等。 GIS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 GIS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为决策提供支持。
空间数据可 视化:将处 理后的数据 以图形或图 表的形式展 示出来
空间数据分 析:对可视 化后的数据 进行分析, 如空间分布、 空间关联等
空间数据应 用:将分析 结果应用于 实际业务中, 如城市规划、 交通规划等
GIS可视化表达
地图制作:使用GIS软件制作地图,包括地形图、交通图等 数据可视化:将地理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如热力图、散点图等 空间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地图设计:设计地图的样式、颜色、字体等,以提高地图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GIS基本组成
数据源:包括地图、遥感影像、 地形图等
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处 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软件
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交 通管理、环境监测等
发展趋势:智能化、网络化、 移动化、服务化等
02
GIS课程设计目标
掌握GIS基本原理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GIS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 培养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提高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成果展示:通过成果展示,提高 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二是在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处理,结合数据的类型、数量与质量,建立空间数据库。
2.掌握GIS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的方法,运用GIS软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与操作步骤,并运用GIS软件输出设计成果。
3.掌握GIS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专题图制作方法,运用GIS软件设计一幅专题地图,并进行排版输出。
4.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运用GIS软件实现三维景观图的制作。
与专题图的制作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5.任选任务进行GIS设计,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提交电子版成果资料。
二、课程设计任务(一).专题图制作1.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2.详细设计: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3.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完整,图表清晰、编号一致,心得体会较深。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1.分析问题,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设计解决方案;2.收集必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编辑与重分类;3.依据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各项空间分析,包括数据查询与分类、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分级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GIS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专业:测绘工程设计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单元:湖北省班级:设计者:学号: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6年 6 月 28 日重庆交通大学《GIS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评分表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任务及内容 (3)三、课程设计使用数据说明 (4)1、地图数据 (4)2、专题数据 (4)四、课程设计思路及技术流程 (4)1、设计思路 (4)2、技术流程 (5)2.1 行政区划、河流和人口 (5)2.2 流域分割和三维建模 (6)五、课程设计实现的详细步骤 (7)1、地图矢量化 (7)1.1 湖北省裁剪 (7)1.2 湖北区县裁剪 (7)1.3 湖北行政区划图制作(四色法) (8)2、人口统计地图 (9)2.1 数据准备 (9)2.2 属性表对照 (10)2.3 表格连接 (10)2.4 符号化 (10)2.5 专题地图的制作 (10)3、湖北省河流统计 (11)3.1 裁剪 (11)3.2 汇总统计数据表 (12)3.3 频数 (12)3.4 连接河流统计表 (13)3.5 开始编辑符号化 (13)4、湖北省道路分析 (16)4.1 创建网络数据集 (16)4.2 最短路径分析实现 (17)5、A RCSENCE的三维制作 (18)5.1 数据准备 (18)5.2 栅格镶嵌 (19)5.3 按掩模提取 (20)5.4 利用ArcSence制作3D模型 (20)6、流域分割 (22)5.1 数据准备 (22)5.2 处理步骤 (22)六、成果展示 (28)七、课程设计体会 (34)《GIS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利用现有GIS软件及资料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2、运用课间实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并应用已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相关知识,锻炼实践技能,为后续学习3S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4、独立完成一幅地形图整个处理流程相关工作。
5、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6、通过ARCGIS软件的使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空间信息数据进入计算机开始,到最后出图为止。
并且掌握怎样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
7、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扫描矢量化、数据编辑、地图投影、拓扑关系建立、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等,通过实践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8、学习和了解空间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及其重要性。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内容1、所有数据均转换为ArcGIS软件能接受的数据格式,并建立文件数据库;2、地理空间数据采用地理坐标系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3、栅格数据要求与矢量数据具有相同的空间坐标系;4、专题数据要求入库;5、地名、河流、道路等名称注记与属性的形式在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标注出来;6、所有提交的数据均具有元数据。
三、课程设计使用数据说明1、地图数据① 1:1000万中国行政区划图(省界),栅格数据,文件名中国.jpg;② 1:500万中国行政区划图(区县界),矢量数据,文件名bount500.e00;③ 1:500万中国水系数据,矢量形式;④ 1:1000万中国水系数据,矢量形式;⑤ 1:500万中国道路网络图,矢量数据;⑥中国格网DEM数据,在该网站下载对应区域的数据;/SELECTION/inputCoord.asp2、专题数据①人口统计数据,按照省份和年代(1991-1998)的统计数据,水资源统计数据;②人口统计数据,按照区县统计的1992,1995年的基本数据,在/index.asp上下载;四、课程设计思路及技术流程1、设计思路1、制作行政区划图,采用四色着色法来区别相邻区域,能正确反映政区单元的各级行政区划(县级),明确标注首府驻地,具有完备的专题地图要素;2、人口密度图:反映各个行政单元(县级)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密度差异、反映性别构成、反映人口变化情况;3、统计各个行政单元(县级)内的河流情况(包括长度、河流数量、等级),并将统计结果以地图的形式表示出来;4、地图上实现最短路径分析功能;5、将行政区划、水系和道路等信息融合,结合高程信息制作三维分析模型,实现三维漫游。
2、技术流程2.1 行政区划、河流和人口2.2 流域分割和三维建模五、课程设计实现的详细步骤1、地图矢量化1.1 湖北省裁剪导入实习数据中的省界文件,将其显示在左侧内容列表中,将所需要省份中国地图中裁剪下来,以湖北省为例,打开属性表,根据属性选择,输入“NAME=湖北”,然后将你提出来的湖北区域导出数据如图1所示:图1.裁剪1.2 湖北区县裁剪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将湖北的所有区县放进上面裁剪好的湖北地区里,打开中国区县划分图,然后根据提取出来的湖北区域进行裁剪(工具箱—分析工具—提取分析—裁剪),将湖北区县划分裁剪下来。
如图2所示:图2.湖北区县划分裁剪1.3 湖北行政区划图制作(四色法)在裁剪下来的湖北区县划分的数据上进行四色法,使得相邻区域颜色不重叠,首先我们在湖北区县划分的属性表里新建一个字段,命名为“区县划分”,然后按照1、2、3、4依次进行编号,然后在属性—符号系统—类别里面进行操作,将1、2、3、4四个值添加进去,最后在地图上得到四种颜色,但是这时候他们还是相邻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相邻区域且颜色相同的属性里面的数字改掉就行了,这样就可以实现四色法了。
完成了四色法之后,我们就需要将湖北区县的名称表示出来,以及将其首府驻地特别表示出来。
同样的我们需要将湖北地区的区县中心点也裁剪下来,方法和以前一样。
然后点击右键,选择标注—设置属性里面将标注字段设置为“NAME”,得到下面的四色图。
图3.湖北行政区划图然后将其制作成专题地图的形式:2、人口统计地图2.1 数据准备首先按区县统计的1992、1995年的基本数据,在/index.asp网站上面搜索自己的省份的区县进行下载,1995年总人口数据和男女比例在“人口基本情况二”一表中,1995年的总人口数据在“人口基本情况一”中,数据下载好后存放在一个Excel表格当中,把编号那一栏改为城市代码,这样方便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图4.属性表2.2 属性表对照将实验一中做好的地图图层拖入本实验图层中,打开属性表,找到每个面属性的city_code属性,对照其中的名字,注意Excel表格中区县的编号对应的省市名称对齐。
2.3 表格连接表格连接后就可以方便地将Excel表格中的内容添加到属性表中。
如图5、6所示:图5.表格连接方法图6.选择连接基于的字段2.4 符号化表格连接后就可以依照目的分别修改每个图层属性的符号系统,例如95年人口密度可以选择数量中的分级色彩,人口变化可以选择图表中的柱状图,男女比例可以选择图表中的饼图,等等。
如图7、8所示:图7.柱状图表示人口密度图8.饼状图表示男女比例2.5 专题地图的制作点击插入,选择其中的比例尺、图例、标题、指北针、图框等要素,图例选择中选择你想表达出来的要素,然后设置图例属性,最后完成专题地图的制作,如图9所示:图9.人口统计专题地图3、湖北省河流统计3.1 裁剪将实验数据中的一级河流、三级以上河流、四级河流、五级河流按区域裁剪下来(记得投影变换),如图13所示图13.河流裁剪点击ArcTOOlbox工具箱,选择提取工具——叠加分析——标识,分析工具——统计分析——然后设置好属性,输出路径自选。
分别将上面的4个级别的河流表弄出来,如图14所示:图14.汇总统计数据表3.3 频数点击ArcTOOlbox工具箱,选择分析工具——统计分析——频数,然后设置好属性,输出路径自选,如图15所示。
分别将上面的4个级别的河流表弄出来。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统计出各个区县每个级别河流长度统计出来,如图16所示:图15.区县各级河流长度点击湖北省面要素,选择连接和关联选项,点击连接,将河流统计表连接至相应属性列表中,最后得到以下结果(包含每个区县各级河流条数、各级河流长度、区县河流总条数、区县河流总长度)如图17所示:图16.连接河流统计表3.5 开始编辑符号化点击湖北省面要素选择属性—符号系统,将对河流相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同理,将河流长度和河流条数等级进行统计,这里我们使用柱状图表示每个区县各级河流总条数和等级情况,用分级符号表示区县河流总长度的分布情况,如图18所示:图18.河流统计符号化最后制作成专题地图的模样,如图19所示:图19.河流统计图4、湖北省道路分析4.1 创建网络数据集(1)我拿到的道路数据里面不存在拓扑错误,所以就没有做拓扑检查,直接新建网络数据集,和可见实验一样,因为网络数据集需要建立在要素数据集下,所以我新建了一个要素数据集—湖北最短路径分析,然后将湖北道路要素导入进去,建立网络数据集,如图11所示。
图10.建立网络数据集(2)根据课间实验做过的经验,在“设置转弯模型”、“是否利用高程模型”、“是否构建方向”,全部选择否。
在连通性处选择任意节点连通,在赋值器处将length改为shape_length。
然后建立网络数据集。
如图11所示:图11.网络数据集最后结果4.2 最短路径分析实现(1)先在菜单栏自定义中选择扩展模块,勾选Network Analyst,然后在菜单栏空白处右键选择Network Analyst选项,在出现的工具框中点击Network Analyst下拉菜单,选择新建路径。
(3)在Network Analyst选项中选择键,创建网络位置工具,然后在图上选取两个点,然后点击键,求解最短路径,此时在图上出现的路径即为最短路径,如图12所示:图12.最短路径分析5、Arcsence的三维制作5.1 数据准备进入/SELECTION/inputCoord.asp网站里面下载数据。
(1)进入网站,将“Data selection method”里选中“Input Coordinates”,然后下一列选中“Degrees:Minutes:Seconds”,如图20所示图20.填经纬度(2)你可以有两种方法进行下载,第一种就是网上百度你所做区域的经纬度,输入到网站的要求的位置,然后点击“Click here to Begin Search”;或者是你自己大概估算你所做的区域,然后在图上去选择大致的方块区域,然后点击“Click here to Begin Search”,如图21所示:图21.区域显示(3)下载数据,就在上图的下方有一个“Data Download(HTTP)”,即可下载。
5.2 栅格镶嵌如果数据不止一个,就需要镶嵌。
点击ArcToolbox工具箱—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