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知识资料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知识资料

最优估计理论的内容
参数估计法;(最小方差、最小二乘法) 状态估计法(卡尔曼滤波)
§ 1.3 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差异
庞特里亚金 L.S.Pontryagin
4. 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欧文斯(D.H.Owens) 和麦克法仑(G.J.MacFarlane)研究了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 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 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 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赫尔维茨(Hurwitz)
3.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军事 工业需要控制系统具有准确 跟踪与补偿能力,1932年奈 奎斯特(H.Nyquist)提出 了复数域内研究系统的频率 响应法,为具有高质量动态 品质和静态准确度的军用控 制系统提供了急需的分析工 具。
奈奎斯特
4.1948年伊文思(W.R.Ewans)提出了用图解方式研 究系统的根轨迹法。
1.五十年代后期,贝尔曼(Bellman)等人提出了状态空间法; 在1957年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最优控制理论。
2.1959年匈牙利数学家卡尔曼(Kalman) 和布西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 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状态 空间法,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 新概念。
卡尔曼
3. 1961年庞特里亚金(俄国人)提出 了极小(大)值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Modern Control Theory
绪论
§ 1.1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1.2 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 § 1.3 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差异 § 1.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 1.1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 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

现代控制理论的概念、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的概念、方法
统安全监测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和优化控制,注重系统的全局性、 最优性和鲁棒性。
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工业自动化
现代控制理论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 术支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航天与航空
在航天和航空领域,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对于飞 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能源与环境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现代控制理论有助于实现能 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通过最小化系统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 代价函数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这种方 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预测控制
总结词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和滚动优化的 控制方法。
详细描述
预测控制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对未来 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滚动优化控制策略 以减小预测误差。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智 能控制等领域。
现代控制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现代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而 逐步完善。
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鲁棒控 制、自适应控制等,为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更广泛和深入的理论基础。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建模
总结词
系统建模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它通过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详细描述
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和鲁棒性 等。稳定性表示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准确性表示系统输出与理想输出之 间的误差大小;快速性表示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鲁棒性表示系统在存在不确

1.2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系统理论 鲁棒性分析与鲁棒控制
分布参数控制
离散事件控制 智能控制
线性系统理论(1/2)
1.2.1 线性系统理论
线性系统是一类最为常见系统,也是控制理论中讨论得最为深 刻的系统。 该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 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以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 行为和性能间的确定的和定量的关系。 通常,研究系统运动规律的问题称为分析问题,研究改变运 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的问题则为综合问题。
粗略地说,系统的鲁棒性是指所关注的系统性能指标对系 统的不确定性(如系统的未建模动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 扰动等)的不敏感性。 目前该领域主要讨论稳定性的鲁棒性问题,涉及其他 性能指标的鲁棒性的不多。
鲁棒性分析与鲁棒控制(2/4)
鲁棒性分析讨论控制系统对所讨论的性能指标的鲁棒性, 给出系统能保持该性能指标的最大容许建模误差和内外 部扰动的上确界。 目前该问题中较受重视的问题是多项式簇的稳定性 问题。 在多项式簇问题中,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士的北京大学黄琳教授给出了著名的棱边定理。
非线性系统理论(4/4)
微分几何方法目前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结构性理论,主 要成果: 能控能观性; 基于非线性变换(同胚变换)的线性化; 状态反馈线性化;
解耦;
结构性分解; 反馈镇定等。
鲁棒性分析与鲁棒控制(1/4)
1.2.7 鲁棒性分析与鲁棒控制
系统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着参数或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而我们设计的控制律大多都是基于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保证 实际系统对外界干扰、系统的不确定性等有尽可能小的敏感 性,导致了研究系统鲁棒控制问题。
鲁棒性分析与鲁棒控制(3/4)

现代控制理论完整版

现代控制理论完整版

现代控制理论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什么是对偶系统,从传递函数矩阵,特征多项式和能控、能观性说明互为对偶的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答:定义:如果两个系统满足A2=A1T,B2=C1T,C2=B1T,则称这两个系统互为对偶函数。

互为对偶系统传递函数矩阵互为转置特征多项式相同,一个函数的能控性等价于另一个函数的能观性。

2、什么是状态观测器?简述构造状态观测器的原则。

答:系统的状态不易检测,以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输入量构造,一动态系统,使其输出渐近于原系统状态,此动态系统为原系统的状态观测器。

原则:(1)观测器应以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输入量;(2)原系统完全能观或不能观于系统是渐近稳定的;(3)观测器的输出状态应以足够快速度超近于原系统状态;(4)有尽可能低的维数,以便于物理实现。

3、说明应用李氏第二法判断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基本思想和方法步骤和局限性。

答:基本思想:从能量观点分析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1)如果系统受扰后,其运动总是伴随能量的减少,当达到平衡状态时,能量达到最小值,则此平衡状态渐近稳定:(2)如果系统不断从外界吸收能量,储能越来越大,那么这个平衡状态就是不稳定的:(3)如果系统的储能既不增加也不消耗,那么这个平衡状态时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

方法步骤:定义一个正定的标量函数V(x)作为虚构的广义能量函数,然后根据V(x)=dV(x)/dt的符号特征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局限性:李雅普诺夫函数V(x)的选取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4、举例说明系统状态稳定和输出稳定的关系。

答:关系:(1)状态稳定一定输出稳定,但输出稳定不一定状态稳定;(2)系统状态完全能观且能控=状态稳定与输出稳定等价。

举例:A的特征值 =-1 =1 所以状态不是渐进稳点的,W(s)的极点S=-1,所以输出稳点。

5、什么是实现问题什么是最小实现说明实现存在的条件。

(完整版)现代控制理论

(完整版)现代控制理论

第一章线性离散系统第一节概述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采样系统和数字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常把采样系统,数字控制系统统称为离散系统。

一、举例自动测温,控温系统图;加热气体图解:1. 当炉温h变化时,测温电阻R变化→R∆,电桥失去平衡状态,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其偏转角度为)e;(t2. 检流计是个高灵敏度的元件,为防磨损不允许有摩擦力。

当凸轮转动使指针),接触时间为τ秒;与电位器相接触(凸轮每转的时间为T3. 当炉温h 连续变化时,电位器的输出是一串宽度为τ的脉冲信号e *τ(t);4.e *τ(t)为常值。

加热气体控制阀门角度调速器电动机放大器h →→→→→→ϕ 二、相关定义说明(通过上例来说明) 1. 信号采样偏差)(t e 是连续信号,电位器的输出的e *τ(t)是脉冲信号。

连续信号转变为脉冲信号的过程,成为采样或采样过程。

实现采样的装置成为采样器。

To —采样周期,f s =--To1采样频率,W s =2πf s —采样角频率 2.信号复现因接触时间很小,τo T 〈〈τ,故可把采样器的输出信号)(t e *近似看成是一串强度等于矩形脉冲面积的理想脉冲,为了去除采样本身带来的高额分量,需要把离散信号)(t e *恢复到原信号)(t e 。

实现方法:是在采样器之后串联一个保持器,及信号复现滤波器。

作用:是把)(t e *脉冲信号变成阶梯信号e h (t)3.采样系统结构图r(t),e(t),c(t),y(t)为连续信号,)(t e *为离散信号)(s G h ,)(s G p ,)(s H 分别为保持器,被控对象和反馈环节的传递函数。

(t)r4.采样系统工作过程⇒由保持器5. 采样控制方式采样周期To ⎪⎩⎪⎨⎧=≠=⇒相位不同步采样常数常数6. 采样系统的研究方法(或称使用的数字工具)因运算过程中出现s 的超越函数,故不用拉式变换法,二采用z 变换方法,状态空间法。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一 概述1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已成功地运用到: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 军事、生物医学和人类生活等领域。
洗衣机 (中、强、弱), 电冰箱 , 水 箱 , 导弹
一 概述
1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b 三个阶段: 经典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 智能控制理论
一 概述
1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 经典控制理论(古典)阶段 形成于上世纪(20)30~50年代,主要解决
一 概述
1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 智能控制理论(高级阶段) 概念:能够模仿人类智能(学习、推理、
判断),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处理多种 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能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进 行规划、产生和执行控制作用,获得全局最优 的性能指标的非传统的控制方法。
采用的理论方法特点是多学科性,即交叉 性很强。
up

yq
二 状态空间描述
1 基本概念
状态:控制系统的状态是指系统过去、现在和 将来的状况,即能完全描述系统时域行为的一 个最小变量组。
状态变量:是指能完全表征系统运动状态的最 小变量组中的每个变量
二 状态空间描述
1 基本概念 状态向量是指若一个系统有N个彼此独立
的状态变量x1(t),x2(t),…,xn(t),用它们作 为分量所构成的向量x(t),这就构成了状 态向量。 状态空间以状态变量x1(t),x2(t),…,xn(t)为 坐标轴构成的n维空间。
一 概述
1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 现代控制理论 罗森布罗可(1975)、沃罗维奇、麦克法轮 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 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的传递函数矩阵 的概念引入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 矩阵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 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ppt

现代控制理论ppt

求解方法
通过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或Riccati方程,求 解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得到最优控制输入

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策略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将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单 阶段问题,通过求解单阶段问题得到多 阶段的最优解。
பைடு நூலகம்
VS
最优控制策略的确定
根据动态规划的递推关系,逐步求解每个 阶段的优化问题,最终得到最优控制策略 。
总结词
稳定性分析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重要方法,主要关注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 复到原始状态或稳定状态。
详细描述
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判断系统是否具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对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 非线性特性等因素。
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方法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线性系统是指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系统,即 系统的输出量可以用输入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线性系统 的性质包括叠加性、均匀性和时不变性等。叠加性是指多 个输入信号的响应等于各自输入信号响应的总和;均匀性 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是一样的;时不变性是指 系统对时间的变化不敏感,即系统在不同时刻的响应是一 样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输出方程描述了输出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总结词: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 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 详细描述: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如果一个系统受到 扰动后能够自我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稳定的。线性系 统的稳定性分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常用的方法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是 一种基于系统极点的判据,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是否都在复平面的左半 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一种基于频率域的判据, 通过判断系统的频率响应是否在复平面的右半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是指以数学和理论为基础的系统控制方法和技术,它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使得工程系统能够以最佳方式运行。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广泛,可以涵盖从自动化工程到航空航天工程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一、现代控制理论基本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控制系统原理、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自适应和鲁棒控制等。

在控制系统原理中,主要研究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等。

线性控制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线性控制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方法,其中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非线性控制理论则是用于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它考虑了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

自适应和鲁棒控制则是用于处理控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环境的方法。

二、现代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1. 自动化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在自动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引入现代控制理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自适应和鲁棒控制方法可以应对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使得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

另外,在自动化系统中,控制器的设计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利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可以设计出更优秀的控制器,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2. 电力工程在电力工程中,现代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中。

例如,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中,线性控制理论可以用于建立电力系统的传输方程,从而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在电力系统的控制中,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控制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3. 交通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现代控制理论可以用于对交通流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在不同的交通状况下,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的控制策略,使得交通流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

另外,在交通系统中,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交通系统的控制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现代控制理论pdf

现代控制理论pdf

现代控制理论pdf
1 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种控制策略,主要针对复杂系统而设计。

它将
传统的算法和最新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旨在实现平衡及对系统即时控制、自行调节。

简而言之,现代控制理论是一种使复杂系统更稳定更
健壮的以自适应为主的控制理论系统,该理论以创新的参数估计和变
化条件的识别而着称。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系统的全局预测,通过分析所有可能
的变化,对系统作出及时的反应和控制,以达到系统的最佳性能。

此外,现代控制理论更注重对系统的实时调节和迭代,以达到更高精度
的控制。

在系统变更和失效时,可以使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快速调节,以快速恢复系统性能。

数字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大部分应用于实践中的主要形式。

这种系统使用算法来跟踪系统状态,并使系统按照计划行动;同时,
它也允许实时调节以保持系统的预期性能。

实践中,该系统被广泛应
用于汽车、机器人和工业控制系统中。

另外,现代控制理论还使用多种优化算法,如模拟退火、遗传算
法等,以确定系统参数,使系统更自动化和准确。

现代控制理论也会
联合智能控制方法,有利于实现更复杂的控制效果,尽可能减少失常,从而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综上所述,现代控制理论充分利用最新技术和自适应元素,为系统提供更可靠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控制理论之一。

天津市考研控制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天津市考研控制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天津市考研控制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现代控制理论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考研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学生需要对现代控制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其核心知识。

本文将对天津市考研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复习资料进行概述,重点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常用技术等内容。

一、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现代控制理论是指利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运行控制的理论体系。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行为,并设计控制策略来实现系统的预期性能。

现代控制理论包括了许多基本概念,如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算法等。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和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现代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从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转变,标志着控制理论由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分析,从而实现了对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和鲁棒控制理论。

每个阶段都在控制理论的某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现代控制理论的常用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技术方法,其中一些常用技术对于理解和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至关重要。

例如,状态空间方法是描述和分析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工具。

频域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最优控制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最优的控制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应对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这些技术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天津市考研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复习资料中,现代控制理论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常用技术,对于学生们的考试复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对现代控制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复习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介绍现代控制理论是控制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控制的方法和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并且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在控制理论中,系统指的是需要被控制或调节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物理系统、一个工艺流程或是一个经济系统等。

系统可以被描述为由输入和输出组成的黑箱模型,通过对输入信号的调节,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控制。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控制算法组成的一系列组件的集合。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调节,使得系统的输出达到预期的目标。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然后通过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输出的实时反馈信息进行测量和分析,然后根据反馈误差调节输入信号,使得输出信号逼近预期目标。

反馈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且对系统参数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

常用的控制方法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它根据误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部分来计算控制信号。

比例部分根据当前误差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来计算控制信号,积分部分根据误差的累积值来计算控制信号,微分部分根据误差变化的速率来计算控制信号。

PID控制具有简单易实现、鲁棒性好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线性二次调节(LQR)LQR是一种优化控制方法,它通过最小化系统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二次代价函数来设计控制器。

LQR控制器的设计需要事先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将负反馈控制信号与系统状态进行线性组合。

LQR控制具有精确、快速、稳定的特点,在许多复杂系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知识点归纳

现代控制理论知识点归纳

现代控制理论知识点归纳现代控制理论是指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控制理论,其主要特点是运用数学、电子和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解决实际控制问题,在控制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将对现代控制理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指通过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系统,由输入信号、控制器、被控对象和输出信号组成。

其中输入信号指控制器对被控对象的输入,包括指令信号、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通常使用反馈控制器、前馈控制器和组合控制器等;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对象,包括机械系统、电力系统、化学系统等;输出信号是被控对象的响应信号,可分析其稳定性、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等。

2. 系统建模和分析。

将实际控制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系统建模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基于经验的建模和基于统计学的建模等。

针对特定的控制问题可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

系统的分析包括稳定性分析、动态性能分析和鲁棒性分析等。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通过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可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振荡。

动态性能是指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包括动态误差、响应时间、超调量等性能指标。

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或外界干扰的鲁棒性,越强的控制系统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适应能力越强。

3. 控制器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的目的是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控制器,设计控制器的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传统方法是指使用PID控制器、状态反馈控制器、最优控制器等传统方法设计控制器。

现代方法是指使用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滑动模式控制等现代方法设计控制器。

设计控制器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等因素。

4. 联合控制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还涉及联合控制系统的研究,即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方面因素融合在一起,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任务。

联合控制系统的研究需要考虑各种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和交互作用,同时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现代控制理论是指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对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的理论体系。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各个领域,对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控制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现代控制理论简介现代控制理论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研究控制系统动态行为和优化控制问题的理论。

它以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描述,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系统的特性,从而达到对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和优化控制的目的。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系统响应特性研究等内容。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控制器,如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微分控制器等,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1. 工业生产领域在工业生产中,现代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和优化。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2. 交通运输领域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交通灯控制、交通流量管理等问题,也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范畴。

通过建立交通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控制理论中的方法和算法,可以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和交通流量的优化。

3. 航空航天领域现代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要。

在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中,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的航向、高度、速度等参数的稳定控制,提升飞行安全性。

4. 电力系统领域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配电以及电力负荷调度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控制和管理,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和电能的高效利用。

三、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现代控制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几个趋势:1. 多元化控制方法:传统的PID控制器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系统的控制需求,因此需要开发出更多新颖有效的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A:最优控制B:非线性系统理论C:线性系统D:系统辨识答案:最优控制;非线性系统理论;线性系统;系统辨识2.现代控制理论运用哪些数学工具()A:微分方程B:线性代数C:几何学D:数理统计答案:微分方程;线性代数3.控制论是谁发表的()A:奈奎斯特B:劳伦斯C:维纳D:钱学森答案:维纳4.大系统和与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有哪些()A:鲁棒控制B:最优估计C:最优控制D:系统辨识答案:鲁棒控制;最优估计;最优控制;系统辨识5.下面哪个不是大系统的特点()A:规模庞大B:信息复杂且多C:运用人力多D:结构复杂答案:运用人力多6.哪个不是20世纪三大科技()A:进化论B:智能控制理论C:空间技术D:原子能技术答案:进化论7.经典控制理论形成的目的是采用各种自动调节装置来解决生产和军事中的简单控制问题。

()A:错 B:对答案:对8.自适应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寻求最优控制律,自适应控制所依据的数学模型由于先验知识缺少,需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去提取有关模型的信息,使模型逐渐完善。

()A:错 B:对答案:对9.非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些规律的可能性与实施方法,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行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A:错 B:对答案:对10.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下面关于建模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何种系统,其模型均可用来提示规律或者因果关系。

B:为设计控制器为目的建立只需要简练就可以了。

C:工程系统模型建模有两种途径,一是机理建模,而是系统辨识。

D:建模实际上是通过数据,图表,数学表达式,程序,逻辑关系或者各种方式的组合表示状态变量,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参数之间的关系。

答案:无论是何种系统,其模型均可用来提示规律或者因果关系。

;工程系统模型建模有两种途径,一是机理建模,而是系统辨识。

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

3.智能控制理论 (60年代末至今)
❖ 1970——1980 大系统理论 控制管理综合 ❖ 1980——1990 智能控制理论 智能自动化 ❖ 1990——21c 集成控制理论 网络控制自动化
(1) 教授系统;(2)模糊控制,人工智能 (3) 神经网络,人脑模型;(4)遗传算法 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
当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
绪论
❖ 学习当代控制理论旳意义: 1.是所学专业旳理论基础 2.是硕士阶段提升理论水平旳主要环节。 3. 是许多专业考博士旳必考课。
一、控制旳基本问题
❖ 控制问题:对于受控系统(广义系统)S, 谋求控制规律μ(t),使得闭环系统满足给 定旳性能指标要求。
当代控制理论发展旳主要标志 (1)卡尔曼:状态空间法; (2)卡尔曼:能控性与能观性; (3)庞特里雅金:极大值原理;
当代控制理论旳主要特点
❖ 研究对象: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多 变量系统、连续与离散系统
❖ 数学上:状态空间法
❖ 措施上:研究系统输入/输出特征和内部性能
❖ 内容上:线性系统理论、系统辩识、最优控制、自 适应控制等
பைடு நூலகம்
4、控制理论发展趋势
❖ 企业:资源共享、因特网、信息集成、 信息技术+控制技术 (集成控制技术)
❖ 网络控制技术
❖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工厂自动化)
三、当代控制理论与古典控制理论旳对比
❖ 共同 对象-系统 主要内容 分析:研究系统旳原理和性能 设计:变化系统旳可能性(综合性能)
古典 ❖ 区别
描述建模,发明了许多经验模式。 分析法 状态空间 基于数字旳精确分析。 几何法

(完整版)现代控制理论

(完整版)现代控制理论

第一章线性离散系统第一节概述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采样系统和数字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常把采样系统,数字控制系统统称为离散系统。

一、举例自动测温,控温系统图;加热气体图解:1. 当炉温h变化时,测温电阻R变化→R∆,电桥失去平衡状态,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其偏转角度为)e;(t2. 检流计是个高灵敏度的元件,为防磨损不允许有摩擦力。

当凸轮转动使指针),接触时间为τ秒;与电位器相接触(凸轮每转的时间为T3. 当炉温h 连续变化时,电位器的输出是一串宽度为τ的脉冲信号e *τ(t);4.e *τ(t)为常值。

加热气体控制阀门角度调速器电动机放大器h →→→→→→ϕ 二、相关定义说明(通过上例来说明) 1. 信号采样偏差)(t e 是连续信号,电位器的输出的e *τ(t)是脉冲信号。

连续信号转变为脉冲信号的过程,成为采样或采样过程。

实现采样的装置成为采样器。

To —采样周期,f s =--To1采样频率,W s =2πf s —采样角频率 2.信号复现因接触时间很小,τo T 〈〈τ,故可把采样器的输出信号)(t e *近似看成是一串强度等于矩形脉冲面积的理想脉冲,为了去除采样本身带来的高额分量,需要把离散信号)(t e *恢复到原信号)(t e 。

实现方法:是在采样器之后串联一个保持器,及信号复现滤波器。

作用:是把)(t e *脉冲信号变成阶梯信号e h (t)3.采样系统结构图r(t),e(t),c(t),y(t)为连续信号,)(t e *为离散信号)(s G h ,)(s G p ,)(s H 分别为保持器,被控对象和反馈环节的传递函数。

(t)r4.采样系统工作过程⇒由保持器5. 采样控制方式采样周期To ⎪⎩⎪⎨⎧=≠=⇒相位不同步采样常数常数6. 采样系统的研究方法(或称使用的数字工具)因运算过程中出现s 的超越函数,故不用拉式变换法,二采用z 变换方法,状态空间法。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案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案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传递函数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

3. 熟悉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最优控制、鲁棒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4. 学会运用现代控制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稳定性、稳态误差、性能指标等。

2.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状态空间方程。

3. 状态空间分析: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稳定性和性能分析。

4. 传递函数分析:劳斯-赫尔维茨准则、奈奎斯特准则、频率响应分析。

5. 最优控制:线性二次调节器、庞特里亚金最小原理、动态规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互动:提问、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练习:课后作业、小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4. 项目:分组完成控制系统设计项目,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控制理论》,作者:宋志坚。

2. 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3. 辅助软件:MATLAB,用于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30%)。

2. 项目成绩:分组完成的项目(30%)。

3. 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总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3. 授课进度安排: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2课时)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3课时)状态空间分析(5课时)传递函数分析(4课时)最优控制(5课时)鲁棒控制与自适应控制(5课时)控制系统应用案例分析(2课时)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温度控制系统描述:某实验室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空调降温;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启动暖气升温。

教学目的: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2. 案例二:无人驾驶汽车控制系统描述: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实现路径跟踪、速度控制和避障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自校正自适应控制 (Self-Turning Adaptive Control)
(4)系统辨识 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 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试验数据,从一类给定的模型 中确定一个被研究系统本质特征等价的模型,并确定 其模型的结构和参数。
(5)最佳滤波理论(最佳估计器) 当系统中存在随机干扰和环境噪声时,其综合必须应 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即:已知系统数学模型,通 过输入输出数据的测量,利用统计方法对系统状态估 计。
1945年,美国Bode在《网络分析和反馈放大 器设计》中提出频率响应分析法-Bode图。
1948年,美国Wiener在《控制论-关于在动 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中系统地论 述了控制理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标志控制学科的诞生
控制论: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 控制和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2)如何克服系统结构的不确定性及干扰带来 的影响?
(3)如何实现满足要求的控制策略?
(1)线性系统理论 研究线性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状态运动过程 规律,揭示系统的结构性质、动态行为之 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状态空间描述、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 状态反馈、状态观测器设计等。
(2)最优控制 在给定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下,寻找使系统性 能指标最佳的控制规律。
Kalman滤波器
1954年,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在美国出 版。 ---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基础
(1)经典控制理论 a.特点
研究对象: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解决方法:频率法、根轨迹法、传递函数。 非线性系统: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分析。 数学工具:拉氏变换、常微分方程。
b.局限性 难以应用于时变系统、多变量系统。 难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
第八章 现代控制理论初步
一、 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二、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三、 现代控制理论基本内容
一、 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控制论:1948年 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 1940——1950 经典控制理论 单机自动化 1960——1970 现代控制理论 机组自动化 1970——1980 大系统理论 控制管理综 合 1980——1990 智能控制理论 智能自动化 1990——21c 集成控制理论 网络控制自 动化
主要方法: 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等
极大值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
即: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小或最大)
某一性能指标最优:
如时间最短或燃料消耗最小等。
(3)自适应控制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能自动适应内外部参数、 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作用,使系统达 到一定意义下的最优。
a.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二、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研究对象: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 多变量系统、连续与离散系统
数学上:状态空间法
方法上:研究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和内部性能
内容上:线性系统理论、系统辨识、最优控制、 自适应控制等
三、 现代控制理论基本内容 控制理论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1)系统能否被控制?可控性有多大?
主要内容: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专家控制、遗传算法
(5) 控制理论发展趋势 企业:资源共享、因特网、信息集成 信息技术+控制技术 集成控制技术
网络控制 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工厂自动化)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应用:生物控制、经济控制、社会控制等
1788年,英国Wate利用反馈原理发明蒸汽机 用的离心调速机。
1875年,1895年,英国Routh和德国Hurwitz 先后提出判别系统稳定性的代数方法。
1892年,俄国李雅普诺夫在《论运动稳定性 的一般问题》中建立了动力学系统的一般稳 定性理论。
1932年,Nyquist提出了据频率响应判断系 统稳定性的准则。
大系统结构分为三类: 多级(递阶)控制 多层控制(按任务) 多段控制(如导弹轨迹控制)
决策、协调、 计划、组织、 管理
公司
协调控制级
计算机实现生产 调度,过程控制 的最优化
调节装置
工厂 车间
递阶控制级 局部控制级
(4)智能控制 是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 系统,如智能机器人。
利用知识进行学习、推理与联想,对环境干 扰与不确定因素具有鲁棒性。
(2)现代控制理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 起来的。
a.特点 研究对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线性、定常或时 变、离散系统。 解决方法: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 数学工具:线性代数、微分方程。
b.主要标志 1965年,R.Bellman提出了寻求最优控制的动态规 划方法。
1958年,R.E.Kalman采用状态空间法分析系 统,提出能控性、能观性、Kalman滤波概念 1961年,庞特里亚金证明了最优控制中的极 大值原理。
(3)大系统理论 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的信息 与控制系统,如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生物 工程、社会经济和空间技术等复杂系统。
复杂系统的特点:
(1)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 (2)测量信息的粗糙性和不完整性 (3)动态行为或扰动的随机性 (4)离散层次和连续层次的混杂性 (5) 系统动力学的高度复杂性 (6)状态变量的高维性和分布性 (7)各系统间的强耦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