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_陈通
我国与国外的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分析比较
我国与国外的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分析比较作者:李瑜生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12期摘要: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乳制品行业以及乳制品的质量,这是个事关国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然后介绍与分析美国、日本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从美、日等国先进的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找到启示,总结出我国生鲜蔬菜冷链物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物流系统蔬菜是城镇居民生活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我国蔬菜物流系统一直处于物流研究领域中一个被忽略的角落。
如何将新鲜蔬菜及时、准确地送达一个最需要的地方便成了一个十分重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传统的蔬菜物流系统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新的思路。
一、蔬菜物流的概念和特点1.蔬菜物流的概念蔬菜物流是指围绕蔬菜进行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特殊物流活动。
2.蔬菜物流的特点(1)保鲜要求和敏捷性要求高。
大部分蔬菜,尤其时令蔬菜,如空心菜、大白菜、茄子、青椒、西红柿等都是非常典型的鲜货易腐品,采摘后如果不经过恰当处理,特别容易腐烂变质。
因此,蔬菜对物流提出了一个极高的保鲜要求和敏捷性要求。
(2)季节性特点突出。
每种蔬菜都有自己的季节性特征。
有些蔬菜是一年四季都有,有些蔬菜只能是在某个季节才有。
因此,蔬菜物流还必须考虑到蔬菜的季节性特点。
(3)地域差异明显。
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偏低,故只适合种植如大白菜等特别耐寒的蔬菜。
因此,这个季节,北方蔬菜市场必须从南方调运大量蔬菜。
(4)成本高,利润薄。
蔬菜物流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蔬菜易腐却便宜,故物流成本高但经济效益低。
因此,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薄利多销,快运快销。
二、我国生鲜蔬菜物流体系现状1.生鲜蔬菜物流链分段现象严重这是由我国目前生鲜蔬菜的物流过程决定的,我国生鲜蔬菜物流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鲜蔬菜的采摘以及简单的整理工作,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农户,他们对采摘的蔬菜进行分拣、清洗等简单的初始物流作业。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对比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对比
滕威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
【年(卷),期】2018(8)11
【摘要】农产品物流模式已成为决定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始终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形成了3种典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其成功的管理模式与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该文主要分析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针对我国当前国情,建议建立起中国式的农产品物流组织.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滕威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6
【相关文献】
1.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综述 [J], 仲昇;舒辉
2.对比分析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模式 [J], 林立
3.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J], 黄丽华
4.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探讨——基于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对比分析 [J], 张京敏;王如晖
5.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综述 [J], 仲昇;舒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作者:熊珲来源:《商情》2012年第01期[摘要]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出发,结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冷链技术、冷链标准、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等几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发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标准及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外比较对策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的要求。
而农产品所特有的鲜活、易腐性决定了农产品对物流时效性、安全性有着严格的标准。
如何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保证生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
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比较1、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1)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逐渐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达到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乳品业企业有1500多家,年产量800万吨,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年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些都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
农产品流通中国与美国的物流体系对比
农产品流通中国与美国的物流体系对比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其物流体系在实现农产品流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产品物流进行比较分析。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产品流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内各地的物流园区和市场逐渐完善,物流网络覆盖面积逐渐扩大。
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其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高的物流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二、物流运输方式1. 道路运输在中国,由于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道路运输是最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
农产品经常通过卡车、货车等运输工具进行长途或区域性的运输。
而在美国,公路系统发达,卡车运输也是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
美国的公路网络覆盖广泛,货车运输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
2. 铁路运输中国的铁路运输在农产品流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大,铁路运输成为农产品快速、安全、低成本运输方式。
而美国的铁路运输不如中国发达,但在农产品流通中,铁路运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跨国运输方面。
3. 水路运输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路运输在农产品流通中起着重要的地位。
河流、湖泊等水域被充分利用,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
美国作为一个拥有广大海域的国家,水路运输在农产品流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沿海港口的发达程度和内陆水运网络的完善程度成为了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物流信息化程度对于农产品流通至关重要。
中国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了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物流订单、追踪、管理等环节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高效快捷。
美国的物流信息化程度更为发达,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农产品的流通在信息化方面更具优势。
四、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服务水平对于农产品流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陈通;李思聪【摘要】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伴随肉制品、果蔬类等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居民对生鲜食品的高质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国外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在梳理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从软硬件整体供给水平、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进行对比,找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如何推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出对策.%The y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owing market requirements of meat, fruits, vegetable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residential demands for the high-quality fresh food, 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n dire need in China. A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en becoming matur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Japan, etc. ,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was compared with abroad experiences from aspects of overall hardware and software supply level,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policy environment. Through comparison, the deficiencies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pointed out, and thereafter the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2【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比较【作者】陈通;李思聪【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2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使易腐、生鲜食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体系[1]。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作者:王微微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04期冷链物流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之一。
我国农产品在物流环节损失巨大,发展冷链物流是实现产后减损、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借鉴(一)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美国农产品的生产以高度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著称,其产地市场集中,农产品物流以大规模直销和配送为主,平均78.5%的农产品是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批发商销量仅占20%左右。
在利润驱动和竞争压力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美国十分重视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该系统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生产企业,实现了生产者、运营者和销售者的资源与信息共享。
以信息技术、储运技术、冷链技术等为支撑,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实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损耗率。
以蔬菜产业为例,美国的蔬菜物流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蔬菜从田间采摘到进入终端消费者始终处于所需的低温条件,实现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全方位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蔬菜均衡供应的问题,且物流环节的损耗率极低。
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2%。
(二)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作为亚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先驱者,日本交通运输设施发达,农产品保鲜、冷藏、运输、仓储、加工等物流装备和技术先进,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完备,已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为了实现生鲜农产品采后的高效保鲜,提高附加值,日本在全国生鲜农产品主产地建设了高密度、专业化的冷库,采用先进的冷藏、冷冻技术及设备,减少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实现物流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中外果蔬冷链物流比较与借鉴
中外果蔬冷链物流比较与借鉴作者:何劲来源:《经济师》2008年第12期摘要: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已不适应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文章描述了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比较分析了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加快中国果蔬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冷链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建立健全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构建冷链物流政策法规体系,营造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果蔬冷链物流中外比较借鉴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252-03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自20世纪30年代兴起,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历程,迄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果蔬的冷链物流量已占国内销售总量的50%以上,日本果蔬物流中已有98%通过冷链。
而在中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冷链节点松散、技术设备落后、制度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远不适应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如何加快果蔬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切实保证生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模式基本特征的描述和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特点的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加快我国果蔬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模式的基本特征1、建立“从农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实行供应链集成化管理。
果蔬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所组成,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是冷链物流的核心。
欧美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果蔬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农药残留物含量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果蔬进出口也有严格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具有管理的系统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关键技术应用比 较
02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对比
04 四、管理服务比较
目录
05 五、政策法规比较
07 参考内容
06
六、未来发展趋势比 较
一、引言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保 持低温环境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减少损耗和扩大销售范围的过程。随着国内外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次演示将从国内外发展状况、关键技术应用、管理服务、政策法规和未 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比较研究。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对比
1、市场规模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球农产品冷链物流市 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地的冷链物流体系发 展较为成熟,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相比之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 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2020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报告》,中国农 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
四、管理服务比较
1、冷链物流全程管理
国内外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 冷链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例如,美国的 冷链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在全程管理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 体系。
感谢观看
四、客户体验
自营模式下的客户体验通常较好,因为农产品生产者或供应商对物流过程有 更高的控制力,能够更好地保障货物的完好程度和送货效率。
合同模式下的客户体验取决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农产品生产者或 供应商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如果物流公司具备较高的服务质量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则能够提供较好的客户体验。但如果不具备相应能力,则可能影响客户体验。
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分析作者:周路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01期农产品冷链物流,指肉禽蛋、水产和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或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下,最大程度保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和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国外有三种典型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模式、荷兰与德国的欧洲模式与日、韩亚洲模式。
加拿大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耕地6800万公顷,人口仅3200万,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及靠近美国边境的各大城市中,一般原材料产地距离加工业中心较远,物流业产值占GDP比重12%,并提供10%左右的就业机会,其农产品冷链物流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冷藏运输率达90%,冷链物流损耗5%,物流成本不足30%,从田间到餐桌,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萌芽于19世纪末,历经百余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海运、铁路、公路、航空和河运等一体化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在硬件设施、软件管理、市场化程度、法规政策和人材培养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套成熟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特点(一)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即全程温控和实时监控。
从田间到餐桌,在整个冷链运输流程中,都采用世界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
预冷阶段:预冷是贮运前的降温处理,采用真空预冷或冰温预冷技术,如加拿大花椰菜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让果蔬迅速冷却到设定温度,消除田间热,降低呼吸强度,有效延长保鲜期。
贮藏阶段: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自动存储、电子数据交换和仓库管理系统等,将保鲜期延长2至3倍,并以当今最先进的气调贮藏技术,通过减少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和氮气浓度,从而抑制呼吸作用,减少乙烯生成,延缓老熟过程。
运输和配送阶段:全程使用冷藏车或冷藏箱运输,设冷却、加温、测温和通风等装置。
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 ,除具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冷藏设施外,还拥有最先进的强制供电器驱动、自动控温记录、卫星监控“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可同时运送三种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
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业对物流需求的增加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保证供应链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物流的冷链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两大关键国家,中国与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值得关注。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及意义冷链物流,是指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的物流服务,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生物技术等领域。
冷链物流在食品及制药行业尤为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可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增加经济效益。
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问题在中国,农产品的运输主要以公路和水运为主。
虽然目前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与互联网、快递等行业相比,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现状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服务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资金、技术和设施等支持。
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走向一体化发展尚未到来。
此外,农产品品质控制、服务质量稳定性等问题也需要加强。
2.问题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统一标准,多数企业标准不统一,导致行业管理混乱;•农产品运输中缺乏科学配送、监控等技术手段,物流水平较低;•农产品品质控制不够完整,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冷链物流保鲜效果不佳。
三、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优势相较于中国,加拿大的冷链物流发展较为成熟,行业标准完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都较高。
1.现状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国家标准规范,专业化服务供应商多且质量稳定,具有一定的综合竞争力。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到大量的农产品出口,需要保证运输质量和安全性。
2.优势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业务涵盖了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如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等。
冷链物流为加拿大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加拿大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已经具备国际化的物流运作经验和专业能力,使其在农产品出口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四、结论与展望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差异,但两国都是农业大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从中外对比中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冷”与“热”
从中外对比中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冷”与“热”作者:仲颖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12期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也叫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
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和美国冷链物流占国民人口数比重80%以上,而中国只占10%左右。
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将近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才能实现冷链运输。
其中果蔬产品和肉禽冷链物流运输率仅为5%和15%,发达国家则高达95%和100%。
我国冷库容量人均0.1立方,而世界冷库容量人均0.18立方。
我国每年果品腐烂达1200万吨,蔬菜1.3亿吨,从数据推测,我国每年因为缺少冷链物流而浪费的农产品占到一亿亩耕地,占我国总耕地的5%左右,可供1.5亿人一年的口粮或20亿人一年的水果。
如果温控系统建立并合理充分应用的话,全国每年可以节约160亿美元。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既说明我国冷链物流业空白空间巨大,也说明发展冷链物流迫在眉睫。
一、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值得借鉴(一)美国蔬菜冷链物流以信息化、规模化见长美国农产品物流以信息化和规模化著称。
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生产企业,提供了针对供应链上的生产者、运营者和销售者的信息资源共享。
美国率先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龙头、以储运技术、冷链技术等为支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中冷链物流的佼佼者。
尤其是美国的蔬菜物流,作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由于实现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冷链服务,蔬菜从田间采摘到进入终端消费者始终处于低温条件,不仅降低了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而且解决了蔬菜供需均衡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通常控制在5%以下,而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2%。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一、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说到农产品冷链物流,这可真是一个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热门话题。
咱们先看看国内的情况,再看看国外的发展状况,对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国内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电商物流的迅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日渐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比如冷库、冷藏车等都在逐年增加。
但不得不说,我们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有时候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保鲜期短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看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他们注重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温控管理,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严格的管理规范,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像是某些国家已经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农产品的温度、湿度等信息,确保农产品的品质。
二、综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我国而言,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还是市场管理方面,我国还有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这个课题,来一场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深度游”。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国外的冷链物流起步早,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体系。
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技术的运用,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
农产品的运输、储存、配送等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确保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同时国外在冷链物流方面也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再来看国内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需求推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等。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比较研究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比较研究作者:马歆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7期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比较研究马歆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摘要: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居民对高质量的生鲜食品的需求,有效加快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是紧要课题。
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相比,我国的发展模式仍处于初期阶段。
本文通过将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建设中的不足,最终提出有效发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比较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02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使易腐、生鲜食品从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体系①。
近年来,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了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鲜和安全食品的需求,我国也在不断完善农产品运输体系。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国内外现阶段农产品冷链运输体系,从中整理发达国家的优势以及自身劣势,最终结合国内发展大环境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本文结合现阶段国内的生鲜产品配送模式,以批发市场运营商、连锁超市和加工企业为不同主导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析②。
(一)以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如图1所示,在以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物流运输模式中,批发市场通过与基地、农产品经销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将生鲜产品从农户手中进行收购和售卖。
在这种模式中,批发市场运营商需要同时考虑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售卖农产品后获得利润,在贸易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与供应链中的各经济主体进行共同的物流链管理,从而共同承担风险。
(二)以连锁超市为主导如图2所示,在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物流运输模式中,超市结合自身配送中心,结合上游的基地与经销公司完成生鲜产品的供货。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研究
项 目5 10
从冷链物流流通环节来看,我们国家的农产品 走上市民餐桌,流通环节往往大于或等于5个, 每一个环节至少加价5%~10%,最终农产品冷链 物流的成本大大增长
从农产品预冷保鲜环节来说,国外先进国家
项 目1 10
通常到达了80%以上,而我们国家不到30% Nhomakorabea*
从冷藏运输的设备上来看,中国当前冷藏保
三、发达国家先进经历体验的启示
A
发达国家构成了一套自己的冷链物
流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能有效保
障农产品在整个冷链运输中的质量
安全
B
而我们国家则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
去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的运作,不同
的冷链物流企业基础设备建设无章
可循,大大延缓了相关冷链物流企
业的快速发展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加拿大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形式,既有产地冷链加工企业形式, 也有批发市场与冷链配送中心形式,还有第三方冷链物流形式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形式重要批发市场为主,以"直买所"等形式为辅的冷链 物流形式,使得流通成本增长
P二A、RT国2内外农产品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比较
2
二、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比较
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项 目4 10
项 目2 10
温车辆约7 万辆,这些冷藏保温车的人均占
领率严重不足
从冷链物流企业建设来看,发达国家果蔬冷
项
链流通率达95% 以上,而我国冷链流通率仅
目3 10
为5%
铁路运输方面,由于铁路资源的限制,无法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
四、管理服务比较
1、冷链物流全程管理
1、冷链物流全程管理
国内外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 冷链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例如,美国的 冷链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在全程管理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 体系。
2、整体趋势和现有优势、劣势
然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存在一些劣势,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管 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
三、关键技术应用比较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都有应用,但应用程度和方式略有 不同。在发达国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加成熟,如美国和欧洲的农产品冷链物 流企业广泛应用RFID和温湿度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 管理。而在中国,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 集中在温度监控和车辆定位等方面。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将新鲜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过程中,通过保 持低温环境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减少损耗和污染的物流过程。在农产品冷链物流 中,常见的模式包括自营模式、合同模式、委托模式等。本次演示将从不同方面 对这几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一、模式种类
一、模式种类
三、关键问题
三、关键问题
1.冷链物流技术目前,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冷链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冷藏设备、信息技术和追溯系统等,使得农产品在 储运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而中国在此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 冷链物流技术的水平。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国与美国的发展对比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国与美国的发展对比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重要。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拥有巨大农业市场的国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和策略。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 市场需求与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带来机遇。
2. 挑战与问题然而,在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冷链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投资回报周期长。
其次,冷链物流网络的覆盖率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配送网络。
此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和标准体系也尚未健全。
3. 解决方案与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加大对冷链设施的投资补贴、推动冷链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以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
此外,一些企业也积极探索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创新模式,如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物流效率。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在美国的发展状况1. 高度发达的冷链物流体系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成熟,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冷链物流体系。
美国的冷链设施网络覆盖广泛,各个环节的配送网络密布,能够迅速将新鲜农产品送达终端市场。
2. 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在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积极借助科技创新提升效率和品质。
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冷链物流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此外,美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质量来获取市场份额。
3. 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美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
使用环保材料和能源,减少浪费和碳排放是冷链物流企业的重要目标。
此外,通过精确的温控和物流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对比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对比研究作者:谢奇洁石兆来源:《商情》2017年第17期【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一直稳步增长,人们日常农产品需求基本可以满足,但随着国民对生鲜食品、冷鲜食品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良好的发展机遇随之给了农产品冷链物流。
国外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本文旨在梳理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拟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外发达经验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3.6万亿元,增长3.1%。
另一方面,201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虽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但明显低于社会物流总额、GDP增速。
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但农产品物流方面,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仍十分落后,本研究拟通过对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成熟和先进的经验,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建设提供些许启示。
一、国外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特点美国己经建立了以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市场主体的先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冷链物流包括预冷在内的各环节实现了无缝衔接,一体化程度高。
美国的农产品大多由大农场主规模化生产,收获后的产品可以经过冷藏技术保存后直接卖给批发商或者自己销售,然后农产品再经过冷藏车等运输配送到各个销售末端,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一体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物流的费用。
加拿大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既有产地冷链加工企业模式:以国家铁路公司(CCM和最大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为主体;也有批发市场与冷链配送中心模式:由北美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OFTB与最大配送中心Sobeys组成;还有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如Thomson Group独立运作等。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展望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展望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当前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现更加有效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成本降低。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研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1.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境都在发生改变,国内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农产品的交易贸易活动也有所增加,但相比国际贸易,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是一个较封闭的体系,其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往往是以传统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普遍存在技术过时、控制效率低以及物流流通效率低等问题,冷链管理水平要远低于国际标准。
2.际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贸易已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存在技术缺陷、温控方面的不足及物流服务和管理水平等问题。
目前,大多数国家采取的领先科技手段,主要是建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物流系统,通过多层次的完善来改善物流运输流程及控制手段,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率,同时实现物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1.内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开放格局的不断改变,以及网上购物、O2O、跨境电商等技术交叉应用,国内农业物流呈现出空间和时间上之前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
国内多个研究机构正在尝试着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构建互联网冷链物流服务平台等。
2.际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以其节约成本和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际上的研究机构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将物流设备、技术、管理方法和其他信息技术等综合起来应用于农产品物流领域,以解决农产品物流的有效性和可控性的问题,研究内容涵盖智能化物流管理、物流路径优化、物流网络设计等不同内容。
中西方国家农产品流通比较
中西方国家农产品流通比较
陈淑祥
【期刊名称】《西部论坛》
【年(卷),期】2006(016)004
【摘要】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是通过批发市场,多以公开拍卖的现代化销售方式进行;流通组织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社十分发达;政府的流通管理归口划一,行业协会发挥作用较大.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支持政策也较多.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产品流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陈淑祥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重庆,400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何去何从“新网工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专题报道: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物流信息和体系功能 [J], 程国强
2.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比较与启示 [J], 张德化;汪上
3.中外农产品流通比较及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对策 [J], 杜芸
4.典型发达国家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与借鉴 [J], 姚斯琴;郭玉冰;许冰
5.国家发改委:建立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2期2013年4月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Vol.28,No.2Apr.,2013 收稿日期:2013-01-31;网络出版时间:2013-03-26 10:3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0YGA630014) 作者简介:陈通(1956-),男,广东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资源管理,企业理论与实务,Tel:13612030690,E-mail:ct88@tju.edu.cn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陈 通,李思聪(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摘 要: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
伴随肉制品、果蔬类等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居民对生鲜食品的高质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国外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已经趋于成熟。
在梳理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从软硬件整体供给水平、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进行对比,找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如何推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出对策。
关 键 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比较中图分类号:F252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156.S.20130326.1033.009.html文章编号:1002-3186(2013)02-0073-0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2-3186.2013.019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abroad cold chain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CHEN Tong,LI Sicong(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Abstract:The y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growing market requirementsof meat,fruits,vegetable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residential demands for the high-qualityfresh food,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n dire need in China.As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en becoming matur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States,Canada and Japan,etc.,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was compared with abroad experiences from aspects of overall hard-ware and software supply level,marketization degre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policy environment.Through comparison,thedeficiencies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pointed out,and thereafter the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comparative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使易腐、生鲜食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体系[1]。
目前,冷链物流已成为保障农产品高质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及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新鲜度与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农产品冷链运输需求也大幅增加。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速成鸡事件的曝光使食品安全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把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升到政策层面。
规划提出到2015年分别将果蔬、肉类冷链流通率提高到20%,30%以上,冷藏运输率提高到30%,50%左右。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促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带来更大的挑战。
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已趋于成熟,以完善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为基础,信息化平台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辅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扶持作用,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中国的冷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
本研究从软硬件整体供给水平、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进行对比,并借鉴国外成熟的模式和先进的经验,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农产品冷链物流软硬件供给比较1.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冷藏保鲜车和冷库。
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中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易腐、不易保鲜的特有属性决定冷链物流对温度的高要求,使其对基础设施设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近年中国冷链基础设施的规模正在迅速增长,但现有运输设备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0%~30%。
中国每年易腐农产品损耗量的25%~30%都源于冷藏运输环节薄弱,这不仅导致农产品损耗严重,同时提高物流成本。
中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达6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0%左右[2]。
表1中给出2010—2011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对比。
可以看出,相比于美国、日本等74 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第28卷发达国家,中国的冷藏设施在设施数量、冷藏运输率以及冷藏运输完好率上存在明显差距。
考虑到中国人口远超美国和日本,在人均冷藏车保有量和人均保有冷库容量方面更是远远落后。
从制冷技术以及运营方式来看,中国现有冷库很大比例使用年限较长,设备陈旧,温控区间小,分布不均衡,虽然近几年来逐步建设专业化的冷库,但新型的装配式立体化冷库不足20%,自动控制水平普遍较低,无法为农产品流通系统提供低温保障,造成中国每年果蔬等农产品的巨大损失。
表1 中国、美国、日本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in China,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国家country中国China美国the United States日本Japan冷藏车保有量Quantity of refriger-ator car/million vehicles/万辆3~4.8>20>12冷库容量Cold storage capacity/million tons/万t900 2 200 1 660易腐冷藏运输率Perishable refrig-erated transport rate/%30 100 90冷藏运输完好率Refrigeratedtransport intact rate/%70 95 90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1)》Note:Data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hina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Report(2011)”1.2 信息化建设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强调冷链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高效的信息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效物流运作的保障,可以确保物流的可视化和一体化,是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农产品供需和地域的不一致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既有助于冷链物流市场信息实时交换与共享,也支撑完整的冷链物流和温控管理体系。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能有效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
同时,中国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RFID智能监测技术、条形码技术、冷藏车载GPS、GIS等物联网技术等在中国还未普及[3]。
通过公共网络平台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将上下游企业衔接起来,实现无缝对接,全程监控货物、共享交换信息资源,提高冷链物流整体运输效率[4]。
美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冷链物流运作信息化建设。
美国的AGNET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覆盖美国、加拿大和除此以外的7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州农业署、大学和农产品生产企业。
生产商、运营商和销售者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荷兰的电子化农产品交易市场是涵盖联运物流中心和农产品集成保鲜中心、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业务已拓展至全球广大客户及消费者。
1.3 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技术是鲜活农产品高质运输的保证,技术的发展也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与突破的前提。
除信息化建设中冷链运输质量监控、货物追溯等方面技术落后,鲜活农产品的产后真空预冷技术、低温环境下分等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在中国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控技术较为落后,在环境温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广泛运用自动温度检测及温控设备,实时监督冷藏箱内的温度变化。
加拿大第三方物流公司Thomson Group拥有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具有强制供电驱动、自动控温与记录、卫星监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