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设置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节点,交叉口的设计、渠化、配时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对交通出行的快捷性的需求增长,导致机动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突显。交叉口的拥堵是造成道路通行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各大小城市都在开展着对现状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交叉口的改造治理工作,在交叉口改造方案中,导流岛的使用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手段[2][3][4][5],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交叉口延误和交通安全情况都有较大改善。但是通过改造单个交叉口并不能彻底解决整个道路网的拥堵问题,改造方案治标不治本,只有将改造方案的思路应用到新建道路工程中,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3.3、导流岛与横断面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否采用分隔带,分隔带将车行道分隔成几部分,形成了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道路采用何种横断面形式,首先要与道路等级、红线宽度相适应,同时要考虑各条道路的具体因素,包括占地、拆迁情况、两侧用地情况及交通组成情况等。原则上来说,就十字交叉口而言,导流岛的设置与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关系不大,但从“人性化”方面考虑,在提高直行车辆的快速通过性的同时,需要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便捷性。对于单幅路和双幅路,车行道为机、非混行车道,非机动车的过街方式与机动车一致,但当设置了导流岛之后,则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改变为与行人的过街方式一致,如若设置不当,则很容易因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适应通行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抢占直行机动车道的情况,导致安全隐患,所以单、双幅路在设置导流岛时必须安排好非机动车过街。三幅路、四幅路因采用了分隔带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隔开来,在交叉口,导流岛可与分隔带连续设置,容易将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引入行人的行驶轨迹,通过导流岛过街,安全性较好,因此,三、四幅路较适宜设置导流岛。近些年兴起的人非共板断面,虽然路面是单幅路或双幅路,但由于人、非本处在一个平面上,非机动车能够方便的纳入与行人采用相同的过街方式,此类断面较适宜设置导流岛。
3.2、导流岛与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
道路的等级和红线宽度在规划层面已经确定,一般红线宽度与道路等级应相匹配,较高等级的道路分配了较宽的红线宽度。对应于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常设置的机动车道数量为主干路双向6~10车道;次干路双向4~6车道;支路双向2~4车道。对于双向6~10车道的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导流岛能有效分离车流、缩小交叉口面积,缩减行人过街距离,且由于道路红线较宽,能够设置较大的导流岛,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足够的驻足空间,较适宜设置导流岛。对于双向2~4车道的次干路、支路,红线宽度一般≤30m,这类交叉口,由于本身路面较窄,交叉口面积较小,机动车能以较快速度通过,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可以便捷的一次通过,当设置导流岛后,对交叉口的优化效果不明显,却明显增加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过街难度,交叉口面积较小,必然导致设置的导流岛面积较小,不利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驻足,此类交叉口不适宜设置导流岛。
导流岛的设置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导流岛与交叉口类型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类型多样,根据交叉道路的条数、交叉角度、平面形状将其分为下列几种形式:十形交叉、X形交叉、T形交叉、Y形交叉、错位交叉以及多路交叉。由于导流岛能起到规范车辆行驶轨迹、控制车流冲突角度等作用,导流岛的使用对解决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口的交通问题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设计中较多采用[3][9],而对于十形、T形交叉口,因交叉角度较正,各方向交通流向明确,对于常规的交叉道路等级较低,红线较窄、车道数较少的道路平面交叉口,北方使用导流岛的较少,但对于大型路口,导流岛仍多有应用;而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因受当地习惯及道路横断面形式影响,导流岛的应用相对较多。
在导流岛设计方面,我国目前研究较少,只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等书籍中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条件,文献资料较少,郭靖宇先生在“平面交叉口中的交通岛的设计方法初探”中对交通岛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本文就如何在新建道路时即在交叉口的渠化设计中考虑导流岛的应用进行探讨。
导流岛的作用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各种交通流实现各种方向交通转换的枢纽点,这里交通流不仅指机动车辆,同时还包括非机动车流以及人流,交通方向包括直行、左转、右转。长期以来,“以车为本”的设计思想一直贯彻在道路设计中,如何使机动车快速、顺畅、安全、舒适的通过是绝大部分设计师所推崇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对道路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提出[6][7][8],“以人为本”“人性化”成为设计师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平面交叉口中,导流岛将不仅仅规范各方向的车辆行驶轨迹,同时还将为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提供足够的安全驻足空间,在交叉口改造和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导流岛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交通和引导正确的交叉口使用方式,其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规定各向车辆的行驶轨迹,减少交通流在交叉口的冲突面积,减少车辆和行人过街通行发生碰撞的危险性;(2)分离不同方向车流冲突,分散冲突点位置;(3)控制车流冲突角度,减小汇入角,使交通流以最小的角度差进行合流,使汇合车辆可利用最小的车头间距;(4)分离车辆、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空间,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安全驻足空间;(5)缩短行人和非机动车一次过街距离,保障其安全过街,并利于交通信号配时;(6)缩小停止线间距离,便于交叉口直行车快速通过;(7)为交通控制设施提供设置空间。
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设置研究
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设置研究
摘要: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如何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成为设计师们必须正视的问题。道路交叉口导流岛的设置能有效改善交叉路口交通不畅的情况,在一些城市大型路口改造中得到有效应用。本文就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的设置的适用性及导流岛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节点,交叉口的设计、渠化、配时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对交通出行的快捷性的需求增长,导致机动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突显。交叉口的拥堵是造成道路通行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各大小城市都在开展着对现状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交叉口的改造治理工作,在交叉口改造方案中,导流岛的使用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手段[2][3][4][5],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交叉口延误和交通安全情况都有较大改善。但是通过改造单个交叉口并不能彻底解决整个道路网的拥堵问题,改造方案治标不治本,只有将改造方案的思路应用到新建道路工程中,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3.3、导流岛与横断面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否采用分隔带,分隔带将车行道分隔成几部分,形成了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道路采用何种横断面形式,首先要与道路等级、红线宽度相适应,同时要考虑各条道路的具体因素,包括占地、拆迁情况、两侧用地情况及交通组成情况等。原则上来说,就十字交叉口而言,导流岛的设置与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关系不大,但从“人性化”方面考虑,在提高直行车辆的快速通过性的同时,需要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便捷性。对于单幅路和双幅路,车行道为机、非混行车道,非机动车的过街方式与机动车一致,但当设置了导流岛之后,则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改变为与行人的过街方式一致,如若设置不当,则很容易因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适应通行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抢占直行机动车道的情况,导致安全隐患,所以单、双幅路在设置导流岛时必须安排好非机动车过街。三幅路、四幅路因采用了分隔带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隔开来,在交叉口,导流岛可与分隔带连续设置,容易将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引入行人的行驶轨迹,通过导流岛过街,安全性较好,因此,三、四幅路较适宜设置导流岛。近些年兴起的人非共板断面,虽然路面是单幅路或双幅路,但由于人、非本处在一个平面上,非机动车能够方便的纳入与行人采用相同的过街方式,此类断面较适宜设置导流岛。
3.2、导流岛与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
道路的等级和红线宽度在规划层面已经确定,一般红线宽度与道路等级应相匹配,较高等级的道路分配了较宽的红线宽度。对应于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常设置的机动车道数量为主干路双向6~10车道;次干路双向4~6车道;支路双向2~4车道。对于双向6~10车道的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导流岛能有效分离车流、缩小交叉口面积,缩减行人过街距离,且由于道路红线较宽,能够设置较大的导流岛,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足够的驻足空间,较适宜设置导流岛。对于双向2~4车道的次干路、支路,红线宽度一般≤30m,这类交叉口,由于本身路面较窄,交叉口面积较小,机动车能以较快速度通过,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可以便捷的一次通过,当设置导流岛后,对交叉口的优化效果不明显,却明显增加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过街难度,交叉口面积较小,必然导致设置的导流岛面积较小,不利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驻足,此类交叉口不适宜设置导流岛。
导流岛的设置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导流岛与交叉口类型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类型多样,根据交叉道路的条数、交叉角度、平面形状将其分为下列几种形式:十形交叉、X形交叉、T形交叉、Y形交叉、错位交叉以及多路交叉。由于导流岛能起到规范车辆行驶轨迹、控制车流冲突角度等作用,导流岛的使用对解决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口的交通问题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设计中较多采用[3][9],而对于十形、T形交叉口,因交叉角度较正,各方向交通流向明确,对于常规的交叉道路等级较低,红线较窄、车道数较少的道路平面交叉口,北方使用导流岛的较少,但对于大型路口,导流岛仍多有应用;而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因受当地习惯及道路横断面形式影响,导流岛的应用相对较多。
在导流岛设计方面,我国目前研究较少,只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等书籍中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条件,文献资料较少,郭靖宇先生在“平面交叉口中的交通岛的设计方法初探”中对交通岛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本文就如何在新建道路时即在交叉口的渠化设计中考虑导流岛的应用进行探讨。
导流岛的作用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各种交通流实现各种方向交通转换的枢纽点,这里交通流不仅指机动车辆,同时还包括非机动车流以及人流,交通方向包括直行、左转、右转。长期以来,“以车为本”的设计思想一直贯彻在道路设计中,如何使机动车快速、顺畅、安全、舒适的通过是绝大部分设计师所推崇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对道路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提出[6][7][8],“以人为本”“人性化”成为设计师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平面交叉口中,导流岛将不仅仅规范各方向的车辆行驶轨迹,同时还将为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提供足够的安全驻足空间,在交叉口改造和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导流岛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交通和引导正确的交叉口使用方式,其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规定各向车辆的行驶轨迹,减少交通流在交叉口的冲突面积,减少车辆和行人过街通行发生碰撞的危险性;(2)分离不同方向车流冲突,分散冲突点位置;(3)控制车流冲突角度,减小汇入角,使交通流以最小的角度差进行合流,使汇合车辆可利用最小的车头间距;(4)分离车辆、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空间,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安全驻足空间;(5)缩短行人和非机动车一次过街距离,保障其安全过街,并利于交通信号配时;(6)缩小停止线间距离,便于交叉口直行车快速通过;(7)为交通控制设施提供设置空间。
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设置研究
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设置研究
摘要: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如何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成为设计师们必须正视的问题。道路交叉口导流岛的设置能有效改善交叉路口交通不畅的情况,在一些城市大型路口改造中得到有效应用。本文就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导流岛的设置的适用性及导流岛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