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片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等城市。

这一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大区。

然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本文将就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在广东省甚至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珠三角地区的GDP总量稳步增长,2018年达到10.27万亿元。

在这些城市中,深圳和广州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是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

深圳的GDP总量达到了2.97万亿元,广州的GDP总量为2.28万亿元。

而珠海、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外贸出口上。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虽然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但是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深圳和广州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其他城市则相对滞后。

首先,从GDP总量来看,深圳和广州的GDP总量占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其次,就是人均GDP的差异,深圳和广州的人均GDP达到了20多万,在全国属于高收入城市。

而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的人均GDP则相对较低。

三、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1.地理位置珠三角地区靠近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这些城市的出海口都在这一片海域,方便进出口贸易。

而深圳和广州的地理位置也使他们成为了物流中心。

2.政策优势珠三角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和产业政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

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

3.经济结构深圳和广州的经济结构逐渐得到了升级,从单一的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型。

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

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

长三角
地理位置
经济资源
GDP年均增长16.9%
珠三角
为当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GD P
占全国总量旳19.5%
长三角
2023年后快于珠三角
珠三角旳经济高速增长,由农业社会跨入中档发达国家水平。从老 式农业社会到1979 年改革开放,它充分发挥面临港澳旳区位优势、 信息优势和人文优势,珠三角旳人们敢闯实干,开拓创新, 成就明显 ;从1980—2023年,GDP年均增长16.9%,平均增速高于全国( 9.6%)和 广东(13.8%) ,2023年GDP10648亿元, 财政收入1161亿元 ,占全省比 重:从1980年40.7%和59.9%,增大到2023年旳69.6%和65.8% ,人均 GDP27863元(=3300美元) ,是全国水平旳3.85倍, 全省水平旳2.16倍 ,跨过中档收入国家(平均线2990美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6639.64亿元 ,占全国10.3% (人口占全国1.8%),这为当代化建设奠定 了厚实基础。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
长江三角洲地域与珠江三角洲地域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旳两大区 域.尤 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旳作用.本文对两个 三角洲旳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要点在于比较两个三角洲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旳差别,以及在市场化进程方面旳差别.
从综合实力分析
从产业构造上分析
电子 信息 产品
高新
技术
珠三角
企业
“九五”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总 产值年均增长32% ,高新技术产 品产值2664亿元,占全省93%;高 新技术产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 16%,高于全省旳14.7%;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165亿美元, 占全省96% 。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一、地理优势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上海,与中国内外重要港口遥相呼应,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

长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资源,使得农业、渔业等传统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同时,区域内还聚集了众多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汇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了一大批制造业企业。

这些企业涵盖了钢铁、汽车、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产品品质好、技术先进,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还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信息技术、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领域。

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和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繁荣。

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为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

三、创新驱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系列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该地区落地生根,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了竞争优势。

四、城乡一体化助力农业现代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农业机械化、水利设施建设、种植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和产量,并且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农产品供给。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督,推动了农业与现代市场的对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发展。

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创新驱动和城乡一体化的农业现代化,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长三角与珠三角企业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评价

长三角与珠三角企业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评价

一 . 6 3 3
一. 2 31
6 90 1 1 5 0 6 3 6 7 2 . 58 8 . 0 1 2 . 8 2 9 O 74 3 1 8 0 7 0 8 7 1 . 18 8 . 7 6 7 . 0 4 3 3 4 9 一o 2 2 9 . 4 0 2 .8 11 . 7 5 1 5 5 0 1 39 8 0 4 9 4 0 7 5 2 . 11 . 6 6 . 4 9 7
一. 2 2 4 一 . 0 1 7 . 4 9 5 . 0 8 9 . 6 5 5 . 4 6 4 . 2 1 4 一 . 3 2 6 一 . 5 1 9 一 . 3 2 5
X4 X5 X6 X7 X8 X9
10 0 .0 I0 0 . 0 I0 0 . 0 l0 0 _0 I0 0 . 0 1 0 0 . 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 eId s y n r
2 1 年 第 2 期 01 1
额 , 本 费 用 利 润 率 , 品 销 售 率 , 营 业 务 成 本 , 业 利 润 基 础 实 力 比较 好 , 绍 兴 、 州 、 江 的 企 业 发 展 效 率 比 较 成 产 主 营 但 泰 镇 这 6个 指 标 上 的 载 荷 比 较 大 , 以 定 义 为 企 业 实 力 因 子 。 好 。后 面的排名西欧 哪个 高到 底分 别 为嘉 兴市 、 可 扬州 市、 湖 第 2个 主 因 子 在 总 资 产 贡 献 率 , 动 资 产 周 转 次 数 , 员 劳 州 市 、 门市 惠 州 市 、 州 市 、 山市 、 庆 市 。 实 力 在 长 三 流 全 江 台 中 肇 动 生 产 率 , 产 负 债 率 等 4个 指 标 上 载 荷 比 较 大 , 以 定 义 角 和 珠 三 角 地 区在 工 业 企 业 的 经 济 效 益 综 合 评 价 中 相 对 比 资 可

长三角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轴之一的长三角地区,其经济发展对整个华东地区以及全国经济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更加强劲的态势。

那么,长三角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协同长三角地区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组成,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三省市之间的产业关系比较单一,往往出现相同产业在不同的城市内重复建设的现象。

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实质上就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三省市之间的经济协同,避免重复建设,在实现三省市的共同发展的同时,破解三省市之间发展中的“短板”问题。

以上海为例,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上海在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等产业领域与江苏、浙江等周边省份形成了合作机制,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接,实现产业的协同创新。

不仅提高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且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地区的经济绩效。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实现三省市之间的区域互联互通,形成合理的交通网络,更好的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人口资源配置。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还包括物流系统、电子商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

在这方面,长三角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上海已经建设起了全球最大的港口集聚区——洋山港区和全球最大的人工岛——浦东新区,提高了上海港口和航空的运输能力;江苏、浙江也在积极建设高铁、地铁等城市交通系统,改善地区交通状况,加快区域互联互通速度。

三、拓宽有效市场,实现市场化机制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长三角地区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消费市场,而且还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好的地理优势。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提要:三角洲与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类。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长江三角洲潜力巨大,三角洲成为大陆经济的增长极。

对外开放的意义,不仅是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了产业结构,而且引进市场经济理念、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质,更重要的是为体制改革提供了参照系。

实践证明,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方能相得益彰。

但因行政体制等与经济不相适应,三角洲的“扩散”效应不明显,更制约自身的进一步增长。

未来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突破现存的制度性壁垒,以加快三角洲和流域资源的整合;取决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以充分利用境外和境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将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基础上。

关键词:增长/三角洲经历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在21世纪上半叶,其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陆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任何经济体的成长都会受到内生因素的制约和外部条件的局限,因内生因素和外部条件的不同,简单的类比通常并不恰当。

本文仅通过对内因与外件的比较,试图较客观地描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研判两地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地缘经济条件与整合前景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属区域经济,但尚无统一认定的区域范围,本文取两经济圈内各自较普遍使用的口径,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15个省辖市以上城市「1」,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则是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2」。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2、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 之称。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 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上 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 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060多公里, 滩涂面积715.51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 利。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 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 的低山。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1776毫米。但夏 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⑤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
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 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近年来,广东省获得的专利技术占全国专利总 数的50%左右,其中80%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 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始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20多年这个区域 已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全面转变成工业社会,成为我国著名的4大工业 基地之一,该区区人口占全国6%,而出口占全国1/3,与长江三角洲并称 中国经济两大发动机。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 内涵式、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工 业向现代化工业、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 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三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 业群。此外,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咨询、高科技、旅游、文化和对 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

长三角VS珠三角

长三角VS珠三角

长三角VS珠三角赵海菲苏州科技学院经管学院改革开放30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也是经济最富朝气和活力的地区。

目前,两个地区初步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了各自具有时代、地缘和文化特色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产业结构特点,我们将从地理差异、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总量、对外贸易结构、发展模式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和分析两者。

一.地理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东临太平洋,虽然它们只占整个中国面积的1.5 % ,但生产总值超过了1/ 3 ,进出口贸易额超过60 % ,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个区域发展条件、特色优势各不相同,互补性很强。

珠三角毗邻香港和澳门,具有较强的对外开放优势,可以接受港澳经济辐射,承接港澳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外向型经济发达,是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珠三角尽管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对国际市场比较倚重,对国内的扩散作用则相对较弱。

图1:珠三角地区长三角背靠广阔的内地市场,内源型经济发展速,可通过长江进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又可通过发达的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及航空运输与全国进行经济合作。

长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扩散作用强于集聚作用,因而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大范围的空间扩散特征。

图2:长三角地区二、产业结构:长三角与珠三角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比较优势等不同因素,在产业结构上形成并发展了不同特点的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特点。

珠三角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的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以产业聚集为特色,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中部都市区、珠江东岸、珠江西岸都市区为基础的产业地理布局。

以广州为核心的中部都市区,是全区政治、科教、文化及金融中心,也是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基地。

珠三角不如长三角?看完这6大原因,你就明白了

珠三角不如长三角?看完这6大原因,你就明白了

珠三角不如长三角?看完这6大原因,你就明白了关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曾有这样的形容:一个发展成了市,一个则成了省。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讨论都很热闹,二者之间的“比拼”也从未停止过——那么双方之间有何差异?或许可以看看以下的因素。

地理位置:多为平原地区的长三角辐射面更广尽管珠三角、长三角都是河流的入海口,但长三角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便利,以及长三角多为平原地区,辐射面广,更容易将整个城市群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上海、杭州,近年来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的发展势头也比较强劲,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贡献也不断加码。

而珠三角地区多山区,辐射范围容易受到限制,比较容易导致城市发展的断层,除了广深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东莞佛山,其他城市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小。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偏好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越多,说明城市越有竞争力。

截止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前30强当中,长三角有10个城市上榜,珠三角上榜城市为6个。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100个主要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25.89%,占比最高。

产业结构:高端制造业众多长三角依托产业门类齐全、教育科研实力雄厚,产业格局由传统制造业向具有“重、智、上游”特色的高科技业逐步转型。

目前长三角是我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一个工业区,包括轻工业、重工业,以及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此外不少高端产业也位于长三角地区,比如芯片,飞机制造等。

而相对于长三角来说,珠三角的产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产业门类也没有长三角那么齐全,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方面。

科教和创新研发能力:长三角各大名校明显较多从高校分布来看,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长三角占了17%,全国双一流的高校学校约137所,长三角占了25.5%,珠三角加上港澳地区,大学的总量占全国高校5.7%,双一流的高校占3.6%,约相当于5所;从人力资本的存量角度来看,有研究指出研究生的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而珠三角研究生的人数,相比长三角的人数将近要少40倍。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拥有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市。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存在着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差异。

本文将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各个城市的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间发展差异:长三角地区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等多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但是这些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着差异。

比如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总量远远大于周边的城市和地区。

2. 城乡发展不均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相当明显。

在城市的发达地区,一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较低。

3. 产业结构差异: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和地区主要依托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主要以传统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二、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分析长三角地区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政策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当地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

比如上海市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政府对于上海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2. 地理位置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不同城市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

比如靠近海岸的城市在对外贸易和外资引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 人才资源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不同城市和地区在人才资源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城市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做的相对好一些,这也直接影响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1. 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均衡,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2. 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非均衡发展加剧了城乡、区域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了一些地区和人群的生活水平较低。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土地面积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70.55万人。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南海和番禺等十二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土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

2002年两地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8%,实现出口占全国的63%,完成投资占全国的23.9%,实现消费占全国的26.7%。

经济总量:长三角比珠三角对全国贡献率高9.4个百分点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41.62亿元,比2001年净增2160.6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比2001年提高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36.18亿元,比2001年净增101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3%,比2001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总量上,长三角地区是珠三角的整整2倍,对全国的贡献长三角地区也比珠三角地区高了9.4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上,两个地区2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可比价增速达到了两位数,长三角地区15城市的可比价增速差距不大,最快的是苏州市为14.5%,最慢的是上海为10.9%,高低落差仅为3.6个百分点,应该说发展比较均衡。

而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则差异较大,最快的是东莞市为18.4%,最慢的是江门和肇庆两市,均为10.3%,高低落差达8.1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大了4.5个百分点,从发展均衡度来讲,要差于长三角地区。

投资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双超1000亿元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6%,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3%,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珠三角与长三角未来发展趋势比较

珠三角与长三角未来发展趋势比较

珠三角与长三角未来发展趋势比较引言中国的两个经济发展引擎——珠三角和长三角,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比较。

珠三角的发展趋势珠三角地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被誉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

在过去几十年里,珠三角地区以其廉价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投资。

然而,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未来,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可能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例如,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正逐渐从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

另外,珠海市正在加大力度发展高端制造业,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

此外,广州等城市也正在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此外,珠三角地区还有着世界级的港口和物流体系,这为地区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珠三角地区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长三角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是中国最为发达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人才和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这使得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例如,上海市近年来不仅积极发展金融业、科技创新等服务业,还着力培育高端制造业。

此外,江苏和浙江等省份也在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

另外,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未来长三角地区的消费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长,这将推动地区的服务业和零售业的发展。

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但在发展趋势上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珠三角地区在制造业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但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2024年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现状

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组成。

该地区具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全球一流的港口、金融和科技中心。

在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将对长三角经济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可比性分析长三角经济区市场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模、产业结构和竞争环境。

2.1 规模分析根据统计数据,长三角经济区市场的总体规模庞大。

2019年,该区域的人口总数超过2000万,GDP总量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上海市以其卓越的经济实力成为长三角经济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2.2 产业结构分析长三角经济区市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且具有互补性。

制造业是该区域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包括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

与此同时,该区域的现代服务业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金融、科技和物流领域。

2.3 竞争环境分析长三角经济区市场的竞争环境相对激烈。

该区域汇聚了大量的企业,竞争压力较大。

同时,该区域的交通和物流发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营销环境。

3. 市场细分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细分。

3.1 地理细分根据地理位置,长三角经济区可以分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三个主要市场。

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存在差异。

3.2 产业细分根据产业的不同,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可以细分为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多个子市场。

这些市场在规模、竞争程度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4. 发展趋势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在未来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4.1 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市场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将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4.2 创新驱动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将注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这将推动市场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4.3 服务业升级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将进一步升级服务业水平,提供更多丰富、多样化的服务。

这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珠三角与长三角范文

珠三角与长三角范文

珠三角与长三角范文
引言:
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珠三角地区。

本文将分析珠三角经济落后于长三角的原因,并探讨其影响,最后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分析珠三角经济落后的原因。

首先,政策方面,珠三角地区的开放政策相对滞后,尚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次,市场方面,珠三角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发展不够成熟。

此外,珠三角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缺乏优秀的人才和企业家精神。

这些因素导致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结珠三角经济落后于长三角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珠三角地区落后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内的城市间协同发展、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深化开放等。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珠三角经济落后于长三角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需要加强区域内的城市间协同发展、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深化开放等,以更好地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三大经济圈: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

中国三大经济圈: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

中国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主要是京津冀都市圈,而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

本期专题为您比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经济圈的发展情况。

中国三大经济圈基本情况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

行政区类别:地区、都市圈、城市群所属地区:中国华南面积:5.6万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汕头。

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方言:粤语、客家语、福佬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行政区类别:经济区所属地区:华东地区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圈:是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下的30个城市。

地位: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方言:吴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闽南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环渤海经济圈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环绕着渤海全部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行政区类别:经济合作区域所属地区:中国华北,环渤海地区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地位: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方言: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珠三角VS长三角VS京津冀一、产业结构【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长三角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珠三角 为6331元,是全国的1.9倍。长三角的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与珠三角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正在缩小;而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的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开始超越珠三角,并且差距有进
一步扩张的趋势
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发 展过程中,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所 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 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崔功豪等 区 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对于区域 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国际国内通 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评价 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等。
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 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江三角洲现状
主要现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 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 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 。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 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 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 GDP现状: 2012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4.2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达到18.7%,超过一季度1个百分点。同时,其GDP 增速实现回升,均值达9.4%,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与 2011年的GDP增速持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件 1.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
毗邻,靠近东南亚 。 2.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 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
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
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 2、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 时代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升级受限 4、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3、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 、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 年底, 公里, 年底 公路通车里程达29029公里, 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 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公里/平方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 公里 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一)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一 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二)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珠江三角洲偏居南方一 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 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它的起飞, 它的起飞,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会产生强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处在东亚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能够很方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有对外开放的有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业制作也很发达。

珠三角是轻工业生产模式,以服装等轻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

比较研究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

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和与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与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

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

【一】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指标的比较1.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两地GDP约占全国的2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两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到1995年两地GDP总量达到13076.5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9216.0亿元,珠江三角洲为3860.5亿元。

长江三角洲GDP总量为珠江三角洲GDP总量的2.4倍。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本文所指长江三角洲指江苏省、浙江省与上海市,土地面积2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2%;人口1.38亿人,占全国10.6%;2000年本区GDP1.92万亿元,占全国21.7%。

本地区位于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和我国两大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东陇海线、京沪线、沪杭线、浙赣线等铁路干线和宁沪、沪杭甬及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拟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构成区内陆地运输的干线网络。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横贯东西,以江海相连的优势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水上通道,成为我国重要的水陆集疏运枢纽。

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仍然发挥着水上通道的作用。

浦东、沪西、南京、杭州与宁波机场,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等沿海港口以及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沟通了本区与国内外的联系。

显赫的交通枢纽地位,丰厚的人文精神淀积和悠久的民族工业历史使本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80年代初,我国外向型经济发端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异军突起,一度取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初,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京等6个沿江港口城市,尤其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以及昆山、吴江等地的台资工业园区的先后崛起,使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后期,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致使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从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转移。

2000年,长江三角洲进出口商品额达到725.7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07%;外商投资企业年未登记数为4.4万户,比1992年增长276.7%;外资企业投资额达到2028.5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倍多;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FDI)达112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5倍。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摘要: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

本文对这两个区域城市群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比较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两大城市群。

比较研究它们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特征,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不仅可以为进一步推进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对加快形成我国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大城市群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珠江和长江两个三角洲都位于西太平洋边缘的中纬度地带,其发育和形成有许多共同性,但毕竟两河所处的流域面积等自然地理要素是不同的,这又造成两个三角洲发育特征上的差异。

对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比较,有助于进一步对两个三角洲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

珠江和长江入海后,水面比降迅速减小,在径流、波浪、潮汐和流场系统等相互作用下,大量泥沙在河口区有规律堆积,形成了相对不同的三角洲。

两个三角洲都有着相似的发育过程,都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水资源、基本构造和气候上也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由于地形地貌不同、发育程度不同而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珠江三角洲的地貌形态不规则,发育程度也相对较低;在气候和生态方面,两个三角洲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两个三角洲在入海口的地形地貌有明显不同,珠江三角洲以基岩海岸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已多是淤泥海岸了,这使得建港条件发生差异。

从自然地理条件看,虽然两个三角洲都是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但是两个三角洲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却是不同的,珠三角偏居南方一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处于广东省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而长三角则地扼大陆的中东部,是由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它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容易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 R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fice,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Email: ranli@ Received: Oct. 27th, 2011; revised: Nov. 14th, 2011; accepted: Nov. 29th, 2011.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冉 丽
暨南大学信息管理办公室,广州 Email: ranli@ 收稿日期:2011 年 10 月 27 日;修回日期:2011 年 11 月 14 日;录用日期:2011 年 11 月 29 日

要: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出 2004~2008 年珠三角与长三角 25 市经济发展超效率值,对比分析长
2. DEA 方法的超效率模型概述
在经济管理活动的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对一段 时间序列内的具有相同类型的部门、企业或同一单位 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中,这些部门、企业或时 期成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称 DMU)。 DEA 是一种处理多投入多产出问题的效率评价方法, 在 1978 年由运筹学家 A. Charnes 和 W. W. Cooper 等 人提出。评价的依据是根据决策单元的一组投入指标 数据和一组产出指标数据,使用相应的评价模型得出 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值。 DEA 方法有多个模型[1],常用的有 C2R 模型和 BCC 模型。 BCC 的有效性只证明了技术有效, 而 C2R 的有效性即包括技术有效,也包括规模有效。也就是 反之则不然, 所以选择了使 C2R 有效必定 BCC 有效, 用最为广泛的是 C2R 模型, 并算出决策单元的超效率 以方便排序。 评价第 k 个决策单元 DMUk 的超效率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 min eT s e T s
——煤来发电的情况下,本模型更突出了对能源及环
境的考虑。DEA 对数据的量纲没有限制,所以对于这 些数据无需进行进一步处理。数据取自 2005~2009 年 的《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和 《广东统计年鉴》 。 本文采用软件 EMS 计算超效率, 得出表 1 的双三角各市超效率值。 由表 1 可见,5 年来两个三角洲的超效率平均值 都超过 100%,这印证了这两个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 展最强的地区这个事实。在本研究中,珠三角经济发 展超效率略高于长三角,一部分原因在于本文采用了 全社会用电量作为投入指标,长三角的重工业比珠三 角发达,长三角的工业用电量要高出珠三角许多。由 此也可看出,在保持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同时,长 三角应该注重节能减排。珠三角作为能源短缺地区, 能源主要靠省外流入,同时也是耗能大省,所以也应 注意节约能源。由于珠三角在改革开放前期发展迅 速,基础较好,意识形态比较开放,紧邻港澳台,形 成了先发优势,与长三角相比具备本地区独特优势。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2, 2, 19-23 doi:10.4236/mm.2012.21004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2 (/journal/mm)
Eval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 River Delta*
n
其中, e T 1, ,1 Em , e T = 1, ,1 Es 。
20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Table 1. Super-efficiency ratios (in %) of 25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s from 2004 to 2008 表 1.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 25 市 2004~2008 超效率值(单位:%)
年份 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南通 扬州 泰州 杭州 宁波 嘉兴 湖州 绍兴 舟山 台州 地区平均值 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江门 东莞 中山 惠州 肇庆 地区平均值 两地区平均值 2004 189.82 99.07 114.14 114.40 101.08 104.54 97.82 98.61 88.29 115.78 84.90 101.78 92.44 115.86 285.78 139.60 121.49 130.77 186.28 105.08 113.83 143.28 181.72 108.33 106.15 85.16 128.96 124.18 2005 222.76 98.47 126.75 115.81 96.90 103.55 105.98 101.12 86.66 112.68 88.33 94.77 91.73 105.78 203.85 125.56 117.54 117.04 179.28 109.25 118.06 100.13 166.82 103.80 101.46 85.30 120.13 118.47 2006 218.99 98.14 119.97 110.07 94.75 105.05 103.01 102.00 85.74 113.28 89.04 93.51 87.33 104.49 177.41 127.23 114.38 113.09 199.03 95.23 122.80 98.33 132.03 108.19 92.37 76.11 115.24 114.69 2007 221.71 96.98 115.26 109.48 89.72 98.81 99.52 101.46 84.14 111.49 86.71 89.99 87.09 106.12 149.24 149.52 112.33 114.35 205.20 100.64 123.50 94.69 143.17 98.30 87.11 73.63 115.62 113.51 2008 182.86 98.52 115.53 106.67 92.53 92.01 94.80 98.11 82.07 107.54 91.30 90.86 82.77 107.92 119.40 266.79 114.36 114.38 203.86 95.62 127.62 89.71 147.47 100.87 85.63 68.99 114.91 114.55 五年均值 207.23 98.24 118.33 111.29 95.00 100.79 100.23 100.26 85.38 112.15 88.06 94.18 88.27 108.03 187.14 161.74 116.02 117.93 194.73 101.16 121.16 105.23 154.24 103.90 94.54 77.84 118.97 117.08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 三角洲(简称珠三角)一直是我国大陆地区经济最为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071070,广东省科技厅项目 2009B0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00002,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2009B 010800021,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工业攻关项目 2011B080701046。
3. 长江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效率值计算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结合当前关注的社 会热点,按照“希望变量值越小越好的变量作为投入 指标,而希望变量值越大越好的变量作为产出指标” 的原则,选择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 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和全社会用电量为投 入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出口贸易总值、地方财政收 入为产出指标。这些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城市经 济发展效率方面的情况。之所以引入全社会用电量作 为投入指标之一,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能源的 耗费,特别在我国使用的大部分是用不可再生资源
19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江苏 8 市和浙江 7 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 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和肇庆。 需要指出的是,严格意义上只有惠州市和肇庆市的部 分区域(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瑞州区、 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划入珠三角经济圈,考虑到 数据的易获得性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所取数据均 指惠州和肇庆全市。 目前,关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各方面的研究不少, 但无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比研究长三角和珠 三角的经济发展超效率。本文就从此处入手,对比分 析 2004~2008 年五年两个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情况,并 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异同点,然后运用数学模型变形,使用 SPSS 对影响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 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劳动力素质、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度、财政支出比重、第三产业发展程度 对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程度,并解释了回归结果。最后,为双三角(特别是珠三角)经济高效健康 地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珠三角;数据包络分析(DEA);超效率模型;影响因素
模型中, 是效率指数, 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 j 为权重, X j 为第 j 个决策单元的投入指标向量 ( 已
Y j 为第 j 个决策单元的产出指标向量(已知), s 、 知), s 为松弛变量, X k , Yk 为被评价单元的投入产出向
量(已知), n 为决策单元数。使用超效率模型求得最 优解 、 s 、 s ,具体结果为:当 1 时, DMUk 为非 DEA 有效; 当 1, 且 s 0 或 s 0 时, DMUk 为弱 DEA 有效;当 1 , 且 s 0 ,s 0 , 或 1 时,DMUk 为 DEA 有效,且 越大则有效性越高。根 据 值大小可以将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全排序。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super efficiency valu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in 2004-2008 by DEA,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made regression analysis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by SPSS, obtained and explained the result that how they impact on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by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and the third industry development degree. Finally, put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double-delta (especially the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tly and healthy. 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Super Efficiency Model; Influence Fact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