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必修一: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必修一: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际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施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等,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评、互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激励。
3.探究拓展类作业:
-调查身边人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分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利与弊,形成调查报告。
-针对某一信息技术领域(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撰写一篇拓展阅读报告。
4.合作交流类作业:
-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信息技术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网站、开发一个小程序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操作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能力水平:学生在问题解决、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本章节将通过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信息处理、网络搜索等。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信息必修(一)课题: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课时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情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亲历感官剥夺——你能坚持多久?[游戏]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做实验。

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我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

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并出示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请大家保持安静,看看他能坚持多久?[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坚持几十秒钟,而有的同学坚持的时间稍长?[学生]:因为他耐力不行[学生]:因为被孤立,无法得到信息[总结]: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二、丰富多彩的信息观察下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学生讨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运动员比赛场景;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标;2008年奥运会口号。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必修一: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必修一: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理论依据为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认知结构。
4.课后线上互动: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提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回复,形成线上学习共同体。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作为新课导入。首先,我会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物,并提问:“这些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事物,你们知道它们背后的原理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我会简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信息技术基础。
主要知识点包括: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互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软件系统的分类及作用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1.3 计算机硬件设备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学习硬件设备的选择与维护方法理解硬件设备的技术指标及性能要求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2.1 软件概述理解软件的定义及分类掌握软件的开发与使用方法了解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2.2 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操作系统的配置与管理2.3 应用软件学习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理解软件的兼容性与安全问题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概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拓扑结构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及协议3.2 Internet基础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掌握Internet的接入方法及常用服务学习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及网络安全3.3 局域网技术学习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方法掌握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及网络设备理解局域网的安全与管理第四章:计算机应用技术4.1 文字处理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文档的编辑与排版技巧理解文档的格式化与打印设置4.2 表格处理学习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表格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技巧理解表格的格式化与数据导入4.3 演示文稿制作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幻灯片的制作与排版技巧理解演示文稿的动画与放映设置第五章:计算机编程基础5.1 编程语言概述了解编程语言的定义及分类掌握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理解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及发展趋势5.2 基本编程概念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运算符掌握编程语言的控制结构及函数理解编程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5.3 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习算法的定义及分类掌握算法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理解算法与程序的关系及优化原则第六章:数据库基础6.1 数据库概述理解数据库的定义、发展与作用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学习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方法6.2 关系型数据库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掌握SQL语言的使用方法理解数据库表的设计与操作技巧6.3 数据库应用系统学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掌握数据库的连接与数据操作技术理解数据库的安全与维护原则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7.1 多媒体概述理解多媒体的定义、特点及应用领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与展示方法7.2 图像处理技术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图像的编辑与效果处理技巧理解图像的格式转换与压缩技术7.3 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学习音频与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音频与视频的编辑、剪辑与合成技巧理解音频与视频的格式转换、压缩与播放技术第八章:信息素养与伦理8.1 信息素养理解信息素养的定义及重要性学习信息检索、评估与利用的方法掌握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8.2 信息技术伦理了解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及规范分析信息技术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道德素养8.3 知识产权保护学习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及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软件、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方法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知识产权意识第九章:电子商务基础9.1 电子商务概述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特点及应用领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及运作模式学习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与发展趋势9.2 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了解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及支付方式掌握电子支付系统的使用方法与安全防护理解电子商务交易合同及法律法规9.3 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学习网络营销的基本策略及方法掌握电子商务营销工具的使用技巧理解电子商务营销效果的评估与优化原则第十章:项目实践10.1 项目实践概述理解项目实践的目的与要求学习项目实践的流程与管理方法掌握项目实践的技能与团队合作10.2 项目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项目案例的特点与解决方法学习项目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提高项目实践中的创新与拓展思维掌握项目实践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要求理解项目实践报告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第十一章:计算机编程进阶11.1 高级编程概念学习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编程语言中的类与对象的设计理解继承、多态与封装的概念11.2 数据结构与算法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的使用与算法学习算法分析与设计的方法理解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11.3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与过程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掌握软件开发文档的编写与维护第十二章:移动计算技术12.1 移动设备与操作系统学习移动设备的基本组成与特点掌握不同移动操作系统的使用与开发理解移动应用的发布与分发流程12.2 移动应用开发学习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掌握移动应用的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理解移动应用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12.3 移动计算服务与API学习移动计算服务的使用与集成掌握移动API的开发与调用方法理解移动计算服务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与机器学习13.1 基础理解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学习的基本算法与模型掌握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13.2 机器学习原理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算法理解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的应用13.3 应用案例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学习应用的开发与部署理解伦理与法律问题第十四章:信息处理与办公自动化14.1 信息处理技巧学习文本、数据与图像的处理方法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技巧理解信息处理在办公中的应用场景14.2 电子表格与数据分析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功能学习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工具理解电子表格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14.3 演示文稿与汇报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技巧掌握有效的汇报与演讲方法理解演示文稿在项目沟通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信息时代与未来技术15.1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了解新兴信息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的发展状况学习信息技术对社会的impact 与挑战理解未来信息技术的创新方向15.2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信息安全的概念与威胁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15.3 信息技术教育与职业规划掌握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教育与培训资源学习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技巧理解信息技术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编程基础、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素养与伦理、电子商务基础、项目实践、计算机编程进阶、移动计算技术、与机器学习、信息处理与办公自动化、信息时代与未来技术等十五个章节。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1.2 计算机硬件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掌握中央处理器(CPU)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理解存储器的作用和分类1.3 计算机软件理解软件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操作系统的作用及常见操作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和应用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操作系统概述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熟悉常见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应用2.2 Windows操作系统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启动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掌握文件管理、系统设置和常用软件的使用2.3 Linux操作系统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特点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启动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概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3.2 网络通信协议学习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掌握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其他常见网络协议的特点和应用3.3 互联网应用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类型及特点学习浏览器的使用及搜索引擎的技巧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4.1 文字处理概述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及基本操作熟悉文档的创建、编辑和保存方法4.2 Microsoft Word学习Microsoft Word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掌握文档编辑、格式设置和排版技巧熟悉表格制作、插入图片和引用引用文献的方法4.3 其他文字处理软件了解其他常见文字处理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学习如何在不同软件间进行文档的转换和共享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5.1 电子表格概述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和功能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及基本操作熟悉工作表的创建、编辑和保存方法5.2 Microsoft Excel学习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掌握单元格编辑、数据格式设置和公式运用技巧熟悉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方法5.3 其他电子表格软件了解其他常见电子表格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学习如何在不同软件间进行表格的转换和共享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6.1 演示文稿概述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作用和功能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界面及基本操作熟悉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和保存方法6.2 Microsoft PowerPoint学习Microsoft PowerPoint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掌握幻灯片编辑、动画效果设置和切换技巧熟悉演示文稿的播放和放映方法6.3 其他演示文稿软件了解其他常见演示文稿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学习如何在不同软件间进行文稿的转换和共享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概述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功能掌握数据库的分类及特点熟悉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7.2 数据库管理系统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及应用了解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7.3 数据库应用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创建方法学习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和维护技巧熟悉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解决方案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程序设计概述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程序设计的应用和发展8.2 编程语言及工具学习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掌握编程语言的编译和调试工具了解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8.3 算法与数据结构理解算法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常见算法的实现和分析方法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应用第九章:信息处理与办公自动化9.1 信息处理概述理解信息处理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熟悉信息处理的工具和软件9.2 办公自动化概述理解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熟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和解决方案9.3 信息处理与办公自动化实例学习信息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掌握办公自动化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应用实例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0.1 信息技术概述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趋势熟悉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改变和挑战10.2 信息安全学习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和技术了解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3 信息技术与伦理理解信息技术伦理的概念和原则学习信息技术伦理的规范和法规掌握信息技术伦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第十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1 多媒体概述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熟悉多媒体元素(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编辑和处理11.2 多媒体软件与工具学习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及其功能掌握多媒体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多媒体制作流程和技巧11.3 多媒体编程理解多媒体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习多媒体编程语言和API的使用掌握多媒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方法第十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理解CAD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熟悉CAD图纸的创建和编辑方法12.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学习CAM的概念和作用掌握CAM系统的特点和应用了解CAM与CAD的集成技术12.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理解PLM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PLM软件的工具和功能熟悉PLM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三章:网络编程与分布式计算13.1 网络编程基础理解网络编程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网络编程的基本技术和协议掌握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和技巧13.2 分布式计算概述理解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和算法熟悉分布式计算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13.3 云计算与大数据学习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架构掌握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和应用了解云计算和大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发展第十四章:与机器学习14.1 概述理解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的应用领域和挑战熟悉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4.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和应用了解在未来技术发展中的角色14.3 编程实践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习编程语言和框架的使用掌握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方法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创新15.1 信息技术的创新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掌握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的应用熟悉信息技术在未来创新中的角色15.2 信息技术与创业学习信息技术在创业领域的应用掌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和商业模式的设计了解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融资技巧15.3 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解信息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学习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处理与办公自动化、信息技术与社会、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网络编程与分布式计算、与机器学习、信息技术与创新等十五个章节。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阶段、应用领域。

1.2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内容: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的作用。

1.3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内容: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软件的获取与安装。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基础2.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常见操作系统。

2.2 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教学内容:启动与关闭计算机、桌面与窗口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2.3 Office办公软件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

教学内容:Word文档编辑、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演示制作。

第三章:网络与通信3.1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作用、常见网络设备。

3.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教学内容:网页浏览、搜索引擎使用、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

3.3 网络通信工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掌握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即时通讯工具(如QQ、)、社交媒体(如微博、抖音)的使用。

第四章:计算机编程基础4.1 编程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语言的选择和作用。

教学内容:编程的定义、编程语言的分类和选择、编程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性,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特性,信息技术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历史资料分析、预测未来。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机的结构,外设的种类。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讲解、小组讨论。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类型。

教学内容:软件的定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软件的获取和安装。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三章: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常见的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3.2 窗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学会窗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管理、应用程序的使用。

教学内容:窗口操作系统的启动、退出,桌面环境的使用,文件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练习。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基础4.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拓扑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学会使用互联网,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使用方法,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练习。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3.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步骤:1.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演示;3.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练习与作业:1. 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复习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加深理解;3. 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提高熟练度。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 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 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

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2. 引导学生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如桌面布局、窗口操作等;3. 介绍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如文本编辑器、网页浏览器等。

练习与作业:1. 复习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总结自己的理解;2. 练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提高操作熟练度;3. 尝试使用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第三章:网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3. 学会网络安全和保护。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3. 网络安全和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合实例进行说明;2. 引导学生学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浏览器使用、信息搜索等;3. 介绍网络安全和保护措施,如密码设置、防火墙使用等。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基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工具,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熟悉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 能够使用办公软件完成文档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

- 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共享。

- 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 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介绍- 外部设备的连接与使用3.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Word 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 Excel 表格的基本使用和公式计算- 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展示技巧4. 互联网与信息检索- 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常见网络工具和应用介绍- 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技巧- 网络资源的优质利用和信息分享5. 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实践操作法:利用计算机实验室等现实场景,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日常作业:布置小作业或练习题,通过检查作业情况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等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示范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3.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4. 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5.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

四、教学过程设计1.温故知新(5分钟)通过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的作用,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兴趣。

3.知识讲解(30分钟)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例如CPU、内存、硬盘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4.操作演示(30分钟)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例如开机、关机、文件的创建和保存,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跟随老师一起完成。

5.学生实践(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办公软件,例如Word或Excel,让他们自学如何使用该软件,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建一个简单的文档或表格。

6.展示和分享(15分钟)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文档或表格,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精选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精选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目录1.1 信息及其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

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8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

2.1 搜索引擎........... 10...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2.2 搜索技巧............... 13...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3.1 文件及其类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

3。

2多途径下载文件19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3。

3下载效率的提高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

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1 信息加工概述27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

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1。

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 36...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

1.2 字处理软件.......... 39...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

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42...文档交流仅供参考...4.2.1表格数据的处理4ﻩ5...文档交流仅供参考...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48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51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

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5.1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2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58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3。

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63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6。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3.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4. 演示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5.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3.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功能。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部分。

3. 讲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计算机的操作过程。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必修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

3.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2.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信息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信息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原理(30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图表和实例解释。

3.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30分钟)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并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4.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4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并进行展示。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今后要多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2.示范法: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的作品。

3.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

六、教学资源:1.教学用的PPT或投影仪。

2.练习题和作业。

3.实践环节所需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注意事项:1.在讲解概念和原理时,要注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避免过于复杂和晦涩的术语。

2.在组织实践环节时,要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结果,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3.鼓励学生多多尝试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一份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的大致框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动。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案教科版全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案教科版全

1.1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一、信息技术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提高信息素养。

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对社会的影响。

(3)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操作,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4. 教学过程(1)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介绍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熟悉常用软件。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完成计算机操作任务。

三、网络与通信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掌握基本的网络通信技能。

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和作用,网络通信协议,常用网络通信工具。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过程(1)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介绍网络通信协议及常用网络通信工具。

(3)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网络,进行网络通信实践。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网络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信息安全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和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威胁、防护措施和法律法规。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过程(1)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

(2)介绍防护措施和法律法规。

(3)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目录1.1 信息及其特征 (1)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4)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8)2.2.1 搜索引擎 (10)2.2.2 搜索技巧 (13)2.3.1 文件及其类型 (16)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 (19)2.3.3下载效率的提高 (22)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3.1 信息加工概述 (27)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36)4.1.2 字处理软件 (39)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42)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45)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48)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51)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5)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8)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61)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63)6.1 信息集成(1) (66)6.1 信息集成(2) (69)6.2 信息发布 (71)6.3 信息交流 (74)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76)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79)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81)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持特征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探究【教学过程】导入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设计:3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设计:3
3.引出编程加工信息的重要性:编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介绍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原理:解释编程语言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以及编程语言的作用。
2.讲解Python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语法:以Python为例,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具体问题。
2.提出讨论主题:如“如何用编程实现成绩排序”、“如何筛选出总分前三名的班级”等。
3.小组内部分工合作:组内成员共同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
4.交流与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5.教师点评与指导: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作业评价:
1.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2.鼓励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作业成绩将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1.学生对编程语言有初步的认识,但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对编程有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2.学生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编程思维的培养仍需加强。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对编程学习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勇于尝试、善于探索。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服务。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在当今信息时代,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已成为高中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本文将提供一个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案范本,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教案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以及网络的基础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文本编辑器、表格处理工具以及演示软件等。

在制定教案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件。

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

3. 学习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及互联网的使用。

4. 练习使用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信息呈现。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的安排。

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历史、类型和发展趋势,重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中央处理器和主板。

此外,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模块二:操作系统应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

本模块将介绍Windows和macOS两种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并通过实例教学文件管理、系统设置和常用快捷键等操作技巧。

模块三:网络与互联网基础网络技术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模块将向学生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以及常见的网络设备。

同时,教授如何安全地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和管理个人隐私。

模块四:办公软件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

包括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制作幻灯片等实用技能。

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

每个模块后都设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特性,信息技术的种类及应用。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信息素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内涵,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信息伦理与法律。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发展,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2 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教学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操作系统的比较。

2.3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掌握硬件设备的选择与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种类与性能,硬件选购与维护技巧。

第三章:网络与通信3.1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掌握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网络协议。

3.2 互联网应用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包括浏览、搜索、交流等。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应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3.3 计算机通信技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通信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础,通信设备的种类与性能,通信设备的选购与维护。

第四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4.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分析等。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目录1.1 信息及其特征 (1)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4)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8)2.2.1 搜索引擎 (10)2.2.2 搜索技巧 (13)2.3.1 文件及其类型 (16)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 (19)2.3.3下载效率的提高 (22)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3.1 信息加工概述 (27)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36)4.1.2 字处理软件 (39)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42)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45)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48)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51)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5)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8)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61)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63)6.1 信息集成(1) (66)6.1 信息集成(2) (69)6.2 信息发布 (71)6.3 信息交流 (74)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76)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79)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81)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持特征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探究【教学过程】导入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①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②小组合作,提取生活中的“信息”实例。

要求至例举四条,组长提交实例,集体评论。

③什么是信息?学生举手回答。

师: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也就是说,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称为信息。

教学活动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情景描述:因计算机房维护无法使用,老师想请你通知班上同学,下周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室里上课,你会怎么做?(口头通知、黑板上写通知、贴纸条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2、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中,“知己知彼”是什么意思?“百战不殆”能说明什么?(价值性)(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2)信息可以增值;(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3、分组探讨:信息还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填写下表。

教学活动三:实践完成教材P4 实践活动(1)填写下表:填写完后,进行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

课后练习:教材P4 实践活动(2)【教学反思】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应用难点: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探究、辩论【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2、阅读资料: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

游船随时可能沉没,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

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

经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

讨论:如果这事发生在古代,这些乘客能获救吗?这说明了什么?引出本节课主题: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一:信息技术的历史1、学生阅读教材P6,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2)了解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列表方式展示历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使用从猿到人的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创造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的发明知识积累和传播的可靠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通讯传播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化信息时代教学活动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分别“CMD”命令及“我的电脑”演示查找文件操作,对比DOS、windows系统。

学生尝试使用dir、type命令查找、打开指定txt文件。

师:同学们都有同样的一个感受,DOS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而Windows 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简单,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使用更便捷。

①拟现实技术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②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应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阅读P9资料1-3,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网络搜索信息,体验产品功能设计的个性化。

分组探究,集体点评。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出示P10表1-3(补充最近的产品)教学活动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师:我们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那么,它带来影响是好还是坏呢?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问:解释以下三种观点(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年份 CPU 主频 硬盘 内存 显示器 价格 1992 16MHz 40MB 1M 12寸单显 8000元左右 1998 200MHz 4.3GB 32M 14寸彩显 6000元左右 2007 2000MHz 160GB 1024M 19寸液晶 5000元左右 2011 2.5GHz 双核 520GB 2G 20寸液晶 4000元左右 20163.0GHz 四核2T8G23寸液晶3800元左右(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教师小结:实践:模拟购买5000元以内个人电脑,要求列出电脑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品牌电脑,也可以是组装电脑。

【教学反思】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合作,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难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信息技术五次革命;信息技术发展趋势2、故事导入提问:这则故事中,杨叔子是怎样获得“猪吃什么”这个信息的?教学活动一: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学生阅读教材P14资料,小组合作,分析、归纳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并使用结构图、流程图等方式列出过程。

教师展示各组所列过程。

小结:教学活动二: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网络搜集资料,就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分组进行讨论、整理,形成报告。

2、小结:①定位信息需求:信息的时间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内容范围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②选择信息来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④评价信息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

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实践活动: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信息需求,填写教材表2-3。

【教学反思】2.2.1 搜索引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功能,认识百度、谷歌等常用搜索引擎。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应用等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

【重点难点】重点: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等搜索引擎使用难点:高效搜索【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比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2、引入:提出问题:1)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请同学们列举一二)2)如何在网络中高效快捷的获得需要的信息?(互联网上提供的搜索引擎)实践: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如果摄入过多,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

这种毒素是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查找答案,看谁最先获得正确答案。

教学活动一:搜索引擎讲解:1、什么是搜索引擎?所谓搜索引擎,就是在Internet上执行信息搜索的专门站点,它们可以对主页进行分类与搜索。

如果输入一个特定的搜索词,搜索引擎就会自动进入索引清单,将所有与搜索词相匹配的内容找出,并显示一个指向存放这些信息的连接清单。

2、搜索引擎的历史最早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出现于1994年7月。

当时Michael Mauldin创建了大家现在熟知的Lycos。

同年4月,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Gerry Yang)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

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互联网上有名有姓的搜索引擎已达数百家,其检索的信息量也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

比如最近风头正劲的Google,其数据库中存放的网页已达30亿之巨。

3、搜索引擎分类1)全文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其使用方法被称为“关键词查询”。

使用方法:确定信息主题内容→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单击“搜索”按钮代表网站:百度、谷歌、天网等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常被称为“分类搜索”,通过收取各个网站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