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主要区位分析总结
高中地理-区位类问题、措施类问题、意义类问题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三、城市区位因素
1、地理位置 2、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3、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商业、工业、科技、政治、 旅游、宗教、军事等
四、商业区位
1、市场最优(市中心的商业中心) 2、交通最优(市郊的批发市场)
五、交通区位
1、铁路选线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河流 (2)经济因素:建设成本、运输量、占地 (3)政治因素 (4)技术因素
区位类问题 措施类问题 意义类问题
区位类问题
一、农业区位 二、工业区位 三、城市区位 四、商业区位 五、交通区位 六、经济区位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伸农业产业链。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6、保护耕地资源。
2、节流
(1)调整产业结构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4)开发洁净煤技术 (5)提高节能意识 (6)加强国际合作
八、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地位的措施
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产业链中附 加值最低的加工环节,应采取哪些措 施提升产业地位呢?
1、提高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 2、培育自身品牌,加强市场营销。 3、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4、加强国际技术和营销的交流。
措施类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五、水资源短缺的应对措施 六、保护森林资源的应对措施 七、应对全球变暖、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八、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地位的措施
41.(28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 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1)~(4)题。
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域知识点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地理地域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及世界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
以下是对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中国地理地域知识点1.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
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同时,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盛产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
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园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4. 中南地区中南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份。
该地区地处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
其中,广东作为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5.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该地区地势复杂,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是我国的水电能源重要供给地区。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如锌、铅、锡等。
6.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该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貌多为高原和山脉,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西北地区还拥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青海湖等重要的科研和旅游景点。
二、世界地理地域知识点1. 亚洲地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包括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
亚洲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亚洲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2. 欧洲地区欧洲位于亚洲大陆的西部,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大陆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交通网络。
此外,欧洲也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地区。
3. 非洲地区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大陆,包括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思路分析:
知识点总结:
1.工业的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工业区位
(1)理想区位: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
(2)最优区位:综合考虑多种成本,总成本最低。
3.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
(2)人文因素
①经济效益: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从运输成本、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看)
②环境因素: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多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环境因素往往通过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③社会因素:国家政策、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变化及原因总结如下表所示。
高中地理区位分析
区位试题解题步骤:
1、分析区位类型(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 2、看清区位要求(全面分析,对比分析、主导 因素分析、优势区位分析); 3、回归教材检索区位因素; 4、提取材料(包括图表)有关显、隐性信息;
5、运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
★特别注意教材案所提到的各种区位案例,注意区位因素的 发展变化。
答题阶梯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区位含义
1、空间位置 2、要素联系
两大角度
1、自然区位 2、人文区位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Biblioteka (评价性) 地质地形
自然资源
气候 自 然
自然灾害 水文 因 素
植被
生态环境
土壤
区位分析
人
地理位置
文 因
素
市场 (评价性) 交通 科技 经济 信息 人力 政策 社会
人口 产业 环保 居民点
交通、旅游等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中的各因 素,以寻求最佳区位,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最大化。
(6)抓住主导: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
同,区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如:装 配工业区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力;冶金工业 (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 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主导是廉价土地和水热条件; 花卉业主导是市场和水源。不同的区域,其主导因素也不 一样,如:东北大豆种植、江南丘陵茶叶——土壤;青藏 高原河谷农业——热量;河西走廊粮棉生产——水源;珠 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等。
(2)明确要求:
即要明确试题在问我们什么。区位分析时有不同的 要求,有全面分析(有利和不利)、对比分析(两者的 相同与不同因素)、优势分析(同类中最具优势的因 素)、主导因素分析(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区位因素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一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通、产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一、什么是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在经济、文化、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位置和条件。
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资源、交通、通讯、市场、人口等因素。
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最基础的区位因素,也是其他所有因素的基础。
二、区位因素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1.经济影响区位因素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决定了它的物资交通和物质流通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其次,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也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通信水平、城市化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区位因素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文化影响区位因素对地区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原因,文化也会存在差异。
比如,南方山区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
与此相对的,北方平原地区往往因为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开阔,而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特点。
3.环境影响区位因素还对环境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都必须加以重视。
同时,对于发展工业、制造和服务业等行业,也涉及到了地区的环境因素。
三、区位因素的常见类型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地区的纬度、经度、交通等方面。
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地区最基础的区位因素。
2.地形地形是指一个地区地面特征的总称。
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3.气候气候是两个区域之间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
气候包括温度、降雨量、湿度和风向等。
4.水文水文是一个地区水资源与供应系统的总称。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学问点——疆域及行政区划●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A 我国位于哪个的半球?北半球、东半球B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C 你能说出我国及俄罗斯、蒙古相比,地理位置的优势各是什么?地处中低纬度,海陆兼备1.我国的海疆图(临4海,1洋)•渤海及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及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及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疆2.中国的疆域•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我国的疆域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北53°31′N临俄罗斯;南4°15′N临马来西亚;(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西73°40′E临哈萨克斯坦;东:135°05′E;(东西跨60多度,长5200多千米)•三、我国面临的海洋1、海疆宽阔,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2、岛屿众多:E.g 崇明岛,台湾岛,海南岛……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四、陆界和邻国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国2、有6个国家及我国隔海相望●及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县、乡三级建制:⏹——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我国的现行的行政区划概况●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可以划分为省、县、镇三级●且可以依据须要设立特殊行政区●我国现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殊行政区。
高中地理关于地形知识点
高中地理关于地形知识点1、地形概况(1)陆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界线: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盆地。
海拔lOOO米~2000米。
界线:第三级阶梯——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海拔500米以下。
海上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弧形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4.43米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参见书本90页5、地震、火山、泥石流1.地震a.位于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b.我国主要地震带: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2.火山a.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
b.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休眠火山。
c.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活火山,3.泥石流a.形成条件: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疏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b.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
高中地理地质知识点☆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1、农业区位因素具体分析-高中地理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 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 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 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 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 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 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 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 国粮食单产高
水稻种植 太湖平原、 业 珠江三角洲 内蒙古草原 (四大草 场:内蒙古 、青海、新 疆、西藏) 西欧、美国 东北部、新 西兰等地区 和国家
பைடு நூலகம்
畜牧业
乳畜业
热量充足,雨热同 期;三角洲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河网 密布, 水源充足 草场面积广阔;无大 型食肉动物;东部地 区夏季降水相对多+牧 草生长(降水从东向 西递减) 气候温和湿润,不利 于种植业成熟,有利 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草场面积广阔;地形 平坦,平原面积广 (新西兰除外)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 自然因素:气候温 低;距离海港近;交 和,草类茂盛;草场 通条件改善,冷藏技 面积大 术的进步 地中海气候+光热充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 墨累-达令盆 足;有河流及地下水 水源不足需调 特点: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 混合农业 低;交通便利,市场 地 水 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提供水源;地势低 广阔 平;土壤肥沃 市场消费量大;交通 方便;发展花卉、蔬 热量充足,雨热同 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 上海市郊区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 郊区农业 期;地形平坦,土壤 的价值高,可获得更 农业 态旅游 肥沃;水源充足 高的经济利益;土地 面积小,有利于集约 化生产 市场、交通、科技、 气候、地形、土壤、 花卉种植 生产经验、劳动力、 水源 政策 气候、光照、土壤、 茶叶种植 地形(排水) 大牧场放 阿根廷的潘 牧业 帕斯草原
高中地理知识点:河流与城市区位
高中地理知识点:河流与城市区位
河流与城市区位: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城市是沿河道、沿江、沿湖建设起来的,沿河设城有两大优势——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河流为城市提供了①水源、②交通运输、③在古代还有军事防卫作用。
(1)沿江湖河道设城
1水运优势:河流水运起点、终点,货物在此集散。
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人流物流集散。
过河点位置,陆上交通线过河处。
河口位置,在河口海岸建沿海城市。
2水源优势:供应城市工业用水、用水。
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一是城市用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水,二是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面临严重缺水,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生活用水——每人每天的较低用水量时0.05吨,较高用水量时0.5吨。
水量可用来衡量人的生活水平,若按人均150升/天~300升/天计算,1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需水量则为0。
5亿吨~1亿吨。
工业用水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工业用水至少需要1。
5亿吨。
郊区农业(菜地)用水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至少需要用水3亿吨。
(2)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建城;在河流小岛
上建城。
河流可作为防御的屏障,有利于安全保卫。
例如: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
高中地理---区位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区位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设问形式包括:影响区位的因素(包括主导、主要或限制性因素等)、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因素的变化三个方面。
1.农业区位因素【常考角度】某一作物(或生物)生存的条件分析。
答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材料,掌握该作物(或生物)的生活习性,然后据此结合图示逐一分析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即可。
(1)自然因素(由气候的水热条件决定能否种植某种作物)①气候(光、热、水、温、风)a.光照、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产量及有机质和糖分的积累。
b.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生长时间、上市时间及产量。
c.降水影响农作物的类型。
d.风对一些植株高大且易倒伏的农作物影响较大。
②地形:沿海平原、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盆地、河谷等地的地势平坦,耕作条件好;高大山地、高原等地的地势起伏较大,耕作条件不好。
③水源: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可提供灌溉水源。
光热条件好,但气候较干旱的地区,水源(指天然降水)既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又是主导性因素。
④土壤: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透气性和酸碱性。
⑤生物因素:病虫害。
(2)社会经济因素(尤其对商品农业影响较大)①市场:距离市场的远近及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河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等)。
③技术: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灌溉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自给农业则一般不考虑)④劳动力:数量、素质、种植经验等。
一般来说,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粮食作物的种植。
种植水稻比小麦、玉米的劳动力需求大。
⑤国家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等。
⑥其他:如耕作经验、饮食习惯等。
2.工业区位因素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同的,燃料、原料对传统工业影响较大,对新兴工业影响较小,市场、交通、政策、环境等是它们共同的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在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中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
读图分析:株洲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读图分析: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武汉不仅是水运中心,还是铁路枢纽
读图:通过武汉的交通线路
京
广
线
扬州的变迁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 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 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 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到了清代,扬州城市 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阿伯丁、伯明翰、 曼切斯特发展的 原因 是什么?
阿伯丁——石油
伯明翰、曼切斯 特——煤
英国
六、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与城市区位
煤矿城市——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 美国的匹兹堡、中国的大同、 鹤岗、抚顺、开滦等
石油城市——英国的阿伯丁(北海油田)、 美国的休斯顿(墨西哥湾沿岸)
中国的大庆、东营(胜利油田)、克拉玛依、 玉门
重庆位置示意图
• 过河点
过河点
防卫功能
曲流处
河心岛 半岛上
巴黎城市的变化
猜猜连线
•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巴黎 • 开罗 • 开封 • 西安 • 伦敦 • 巴格达 • 武汉 • 杭州 • 新奥尔良
• 黄浦江 • 黄河 • 塞纳河 • 底格里斯河 • 渭河 • 密西西比河 • 富春江 • 永定河 • 泰晤士河 • 尼罗河 • 长江 • 嘉陵江 • 汉江 • 钱塘江
。
C城市位于 河口三角洲 地貌上。
⑷D城市适于发展 钢铁
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
要有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
高中人文地理必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中学人文地理必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暖和潮湿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确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途、沿高速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改变,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输河通航时—兴,运输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缘由: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快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峻(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削减、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削减。
2、爱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2城市区位因素补充资料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1)地形与城市区位(3)河流与城市区位原因: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沿河城市区位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世界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中国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六盘水、平顶山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5)社会与经济因素:①交通与城市区位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
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通过,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是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②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较大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兴建宗教:麦加、麦利那、梵蒂冈、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军事、宗教因素减弱,资源、交通一直重要;科学、旅游成为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因科技而形成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因旅游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如张家界、黄山市等。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美洲P30页主要城市用地的的分布特点:(1)商业用地。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农业区位因素一、农业相关概念及分类1.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2)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投入少,单纯扩大生产面积密集农业:投入多,劳动力、化肥、农药、科技(3)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发展中国家商品农业:发达国家3.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4.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对关系(3)主导区位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二、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①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期、熟制;②光照:影响农作物的类型、品质;③降水:降水量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④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2)水源: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3)地形:地势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便捷的交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扩大销售范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生产方式。
(4)技术: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冷藏保险等,技术可以提高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销售范围。
(5)政策法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以及农产品的价格。
3.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区位因素(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2)热量、光照、土壤肥力水源等不足,酸碱度偏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位分析总结
农业区位因素
(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区位评价,了解其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
例如,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分析与评价:
⑴东北平原:优势在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适合春小麦,而不适合冬小麦生长)。
⑵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品质好;制约因素主要是海拔高,温度低,热量不足。
⑶西北地区灌溉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制约因素是干旱,水源不足。
⑷华北平原:优势在于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制约因素主要是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⑸南方平原地区:优势在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制约因素主要是水旱灾害频繁。
3.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善于抓住其主导因素)
例如,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搭配:古巴的甘蔗──炎热的气候;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黑龙江省的大豆、江南丘陵的茶树──土壤;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人们可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答题要点
区位优选的核心是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说明主体区位需求的满足程度。
(1)在小比例尺平面图上——从农产品生产特点、质量要求和营销的特殊需求条件来分析。
如: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区。
(2)大比例尺内平面图上的区位选择。
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①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②地价——距城镇走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超高。
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③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④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3)认识区位分析的主体对区位分析特别重要性,主体对区位的需求主要包含两方面:主体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主体对社会环境的需求。
如:乳畜业一为对市场的需求,二为对多汁牧草的需求。
茶叶生产一为对多云雾的需求,二为对酸性土壤的需求。
旅游休闲业一为对环境的需求,二为对市场信息的需求。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渔场的区位因素
1.大陆架宽、浅;温带海域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盐场的区位因素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盐场建设
降水、日照、多风:降水少、晴天多、多风的气候;利于水汽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