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7-17T10:48:39.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卢宝员

[导读]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将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质量,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重视。卢宝员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43001)

【摘要】职业倦怠又称过度疲劳综合症。各行各业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椐调查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程度较为严重。因此,本人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压力原因、表现和干预措施方面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了综述,为管理者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和今后的护士职业倦怠实证性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350-03 近年来,职业倦怠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所表现,已引起医疗卫生[1]领域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也逐渐引起了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2],masiach等人将职业倦怠看作一种综合征,它包括情感枯竭、冷漠以及个人职业效能减退[3]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广为引用。笔者就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1 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

1.1精神科护士整体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

精神科护士整体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4]。精神科护士与其他科室的相比,在冷漠维度上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异[5]。张冬青[6]研究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情绪倦怠得分24.65±10.27,工作冷淡得分6.17±5.58,均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得分为31.31±9.51,属于高度倦怠;心理状况结果显示,抑郁、焦虑与正常人相比有极显著差异,躯体化、人际关系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精神科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下降[7]。有关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攻击率为98.47%[8],工作辛苦,风险大、节律快、不善于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对病人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造成心理压力大,产生职些倦怠的概率高[9]。

1.2精神科男护士职业倦怠高于女护士

精神科男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枯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上及工作压力源均高于女护士,在生活满意度评定、社会支持度评定、均低于女护士[10]。而男护在工作承受能力、工作时间上优于女护士,且控制决策能力、思维能力和患者沟通能力都强于女护士。因此消除职业倦怠对于发挥精神科男护士的独特优势,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11]。

1.3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高于综合科护士

梁正英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173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程度中等,职业效能敏感度较高,与综合科护士没有较大差距,但在冷漠维度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精神科护士冷漠程度高[12]。

2 医疗工作中造成职业压力的原因

2.1护士编制不足,超负荷的工作状态。1987年卫生部颁布护理人员的编制为病床与护士之比为1:0.4。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平均床护比为1:0.5~0.6较为适宜[13]。而现实临床上,1:0.4的配比都不能保证。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而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不足8万人,医务人员相当匮乏,护士编制严重不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4]。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辅以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的角度得到全面康复,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15],需要精神科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2.2待遇不公平,社会地位低。在中国,护士的地位较低[16]。社会舆论与偏见中精神病人总是与脏、乱、社会危害等密切相关,精神科护士服务于这些处于社会较低层的人群,工作难度与高度危险性使人望而生畏,年轻护士寻找配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上社会少数人把护士工作视同于佣人和保姆,不尊重她们的人格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17]。众多的女护士面对没有自知力和自制力的男性精神病人,她们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戒备与恐惧中,时常还要无法避免地遭受意外攻击[18]、骚扰,其心理承受的压力不言自明。

2.3工作风险大,责任性强。精神科护理工作是高风险、责任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在130多种压力较大职业中,精神科护理工作名列榜首。我国精神科目前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病人面对封闭的大门和铁窗,将封闭式医院自喻成“监狱”,把住院比作“坐牢”,心理产生厌恶和反感;由于自由受到限制,他们对护理人员很容易产生敌意情绪,经常攻击、骚扰护理人员;常出现逃跑或自杀的行为。而护理模式的转变、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使护理工作风险越来越大,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责任心与学习应用新技术的心理压力。

2.4睡眠紊乱,影响生活规律。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实行的是8小时倒班制,人员少,频繁上夜班,生活无规律,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体能消耗大。大量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及治疗,都由护士来完成。特别是夜班护士,要独立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危重病情变化等情况,易产生紧张、恐惧、害怕心理,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会影响护士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在精神科护理队伍中,有不少是20多岁的年轻女护士,她们正处于恋爱、婚姻、生育阶段,容易为琐碎的生活问题而困扰。频繁的夜班工作,影响其对家人的照顾,使她们觉得与恋人、伴侣、孩子、父母相处时间少,易引起情绪波动、突增怨恨。加之交接班准时,易造成护理人员睡眠不实,引起生物钟紊乱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19],使工作效率下降。

2.5社会舆论因素,精神科护士为病人付出辛勤劳动而得不应有的尊重与承认。特别是媒体亦真亦假的炒作,常给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挫伤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加上护理行业对精神科护士个体要求高,知识面广,除了要掌握广泛的医疗知识、专业知识、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抢救程序、各种岗位和各班的工作职责,还要掌握应急预案、规章制度、人际沟通技巧、危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技能等知识。每年与绩效挂钩的考核形成常规化,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护士的价值却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所作的贡献的不到社会完全认可。

2.6持续的工作压力,引发心理暴力。由于精神科所收治的特殊病种,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之封闭旳环境条件和管理模式,护理工作风险、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包括精神病人口头的辱骂、威胁、攻击和折磨,发生心理暴力的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家属、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酗酒或药物的滥用者、候诊时间过长、诊疗费用过高、自认病情无好转、精神障碍者肇事肇祸、病人死亡,持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