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主讲人:孙立友时间:2019年10月10日星期四

1.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今时代学生厌学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受外界的诱惑太多,往往不能专注于学习,只有采用一种他们喜爱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好的吸收知识。如果使用思维导图来“画”笔记,效果让人吃惊。首先,思绪可以任意驰骋,联想的方法扩展到极致,因此很难漏掉任何一个与关键点有关联的要素;其次,可以随时展开想像的翅膀,一边思考一边“涂鸦”,其乐无穷;第三,思维导图所采用的“关键词”方法,迫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关键点;第四,采用色彩及图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

如:总复习一般都需要记笔记,以往我们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课堂上的笔记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不能及时将课堂所讲及时的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用“思维导图”为工具记录笔记,能将老师讲解的知识记录下来,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起来,使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能够迅速帮你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也被形象地记录在图中,以便于课后复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和好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同时还具有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思维特点,思维导图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和动因。用思维导图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就能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智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生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各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很多,也很纷杂,但在本质上是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安排也是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的,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点,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很有必要在课堂上使学生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

法。在每节课的小结部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简单说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然后画成“思维导图”,加上不同的颜色,学生加深了理解,印象也很深刻。学完每一章结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整章知识的“思维导图”;每一个知识模块学完,可以画出这个模块下几章知识的“思维导图”。通过长期训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会整体理解各学科。

(4)有利于开展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大脑的一种技能,就如同木工手艺是一种手的技能一样。木工的技能不是天生的,人的思维技能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的。思维导图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左右脑功能全面开发的训练。

笛卡儿说:用几何图形表达事情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几何图形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思维。如: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把物理学基本原理和图形进行有机结合来解决相关问题,使知识点背后的思维方法渐渐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思维方法凸显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任何创新都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始于灵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维。思维导图训练就是通过思维训练,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就是说通过思维导图训练使学生变得更聪明。针对一些学生基础薄弱,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头脑中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实现了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换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使学生的知识的获得与技能形成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能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与书本知识,而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改变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组合、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1)转变教学观念

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课程的根本理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高中学生的人生历程发展需要,尊重高中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高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思维导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与学生的学习观的改变方面。

①教师与学生的新角色。在思维导图教学中,教师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探索者。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索与交流中进行的,知识的交流是双向的,其方式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②课程实施的新变化。思维导图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其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合作学习与过程的探索,淡化标准性的答案,结论也许是未完成的。

③教育目标的新变化。思维导图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获取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因此,思维导图教学的实施,教师需要完成教育理念的转变,掌握思维导图教学的实质,才不会出现“新瓶装老酒”的情况。

(2)知识结构的变化

学习是不断生成的、从已知向未知探究的学习,它有着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突破学科的界限;有的问题侧重理论,有的问题偏重于实践。问题的提出不拘一格,问题的解决也是“八仙过海”。学习的目标不是预设的,学习的过程是非“格式化”的,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

在思维导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自身要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不同学科的范式来解释新的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速,对教师职业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科学”的时代,教师要解决的不仅是“内存”不够、要“充电”与“增容”的问题,而是要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

①加大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并继续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和对世界、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思维的方式。只有教师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知识,才可能谈得上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②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扩大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掌握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理论与研究范式,能够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上去分析问题。

③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知识,能够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