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浙江高考历史选修四知识点
浙江高考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浙江高考历史选修四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
下面将为您介绍浙江高考历史选修四的四个知识点。
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始于192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党。
党的成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政治觉醒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
知识点二: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战斗。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大历史事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和军事胜利,同时也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点三: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新中国的成立是1949年,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新时期。
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以及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措施,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点四: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末进行的一场重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结:浙江高考历史选修四的四个知识点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历史使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相关事件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的学业和人生做好准备。
高二历史选修第四课知识点
高二历史选修第四课知识点高二历史选修第四课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下面将介绍该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中原文明与华夏文化的形成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典型的中原文明,包括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等。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深,人们开始形成固定居住的村落,提高农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中原地区形成的华夏文化表现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礼仪制度的成立等方面,为后来中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商代与周代的变革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王通过祭祀活动来维护统治,商代的政治制度主要由王权和贵族共同组成,表现出等级制度的特点。
然而,由于商代王朝的内部腐败和外部侵袭,周公继位后发动了代号“革命”的战争,终于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王朝。
周代采取分封制来控制地方,实行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等各级官职的设立,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与思想纷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失去了实际统治力,天下分崩离析,形成了一百多个小国。
在这个时期,各国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和争斗,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
孔子提出了“仁人之心,仁心之人”的理论,强调君臣义务和家庭伦理;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各国之间的战争;老子则提出了追求“以柔克刚”和“无为而治”的理念。
这些思想家和学派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
四、统一秦时代的政治与文化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时,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的政策,对古代文化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和扼杀,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汉代的政治和文化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达四个多世纪的繁荣时期,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传统。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盛世,推行了多种改革措施,如封建等级制度和选官制度等。
同时,汉代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瑰宝,如《诗经》和《论语》等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复习提纲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家一、 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吞并六国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根本原因)。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嬴政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广罗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谋略正确。
2、吞并六国的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 的混战局面,建立了强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二)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影响措 施 影 响政治 中央: 地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疆域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文化发展; ③促进交通发展。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承认土地私有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灵渠)2、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三)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暴政: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②横征暴敛:③严刑酷法 ④大兴土木: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
2、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
(四)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功:(1)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始皇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他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选修四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选修四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的选修四的标题或主题,我将假设这是一个通用的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并提供一些常见的历史知识点作为总结。
请注意,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以下内容是基于一般的历史教育标准。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重要性,法老制度,金字塔的建造。
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阿卡德帝国、巴比伦帝国,汉谟拉比法典。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城市布局,未解之谜。
4. 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诸子百家。
二、古典时期的帝国与文化交流1. 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军事化社会,希腊哲学与科学。
2.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罗马法,罗马军事,基督教的兴起。
3.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文化与宗教的传播。
4. 古代宗教:多神教与一神教的发展,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
三、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与教会1. 欧洲封建制度: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封建社会的结构。
2. 教会的权威:教皇与国王的关系,十字军东征。
3. 伊斯兰世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
4. 东亚的帝国:中国的唐宋变革,日本的平安时代,朝鲜的高丽时代。
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的起源:意大利城邦,人文主义的兴起。
2. 艺术与科学的革命: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哥白尼与伽利略。
3.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与新教的诞生,加尔文主义。
4. 地理大发现: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新大陆的发现与影响。
五、近现代的革命与改革1. 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的贡献,科学与理性的推崇。
2. 美国独立战争: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宣言,宪法的制定。
3.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的风暴,拿破仑的崛起与帝国。
4. 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业,蒸汽机的发明,城市化与社会变革。
六、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竞争,战争的爆发与后果。
2. 俄国革命与苏联的建立:1917年的十月革命,共产主义的实践。
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
人教版选修四知识整理(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主题】亚洲觉醒指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们的共性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一是反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它们的个性是各国受本国文化传统影响,所选择的革命方式、革命道路和革命思想都体现着一些不同。
特别中国和印度,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这种影响更为强烈。
本单元两个人物,孙中山是中国中华民国国父,建国建制,并为国为制的维护斗争;甘地是印度国父,为印度独立建国做出贡献。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时代背景1.中国:①社会性质: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封建统治,两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②经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
③思想基础之一:孙中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如儒家思想、农民思想特别太平天国运动思想影响。
2.世界: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传播,启蒙思想等不断东传。
②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加紧对世界的瓜分,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③孙中山一方面受西方资本主义学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
二、孙中山的经历(一)早期改良1.1866年出生在广东农民家庭:广东受资本主义影响早,使其更早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出生于农民家庭,使其对农民阶级等民生问题更有感触。
2.曾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3.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求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眼界大开。
4.行医期间,认识到医国比医人重要,开始寻找救国道路,从事政治活动。
5.甲午战争前夕,上述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
表明此时他的政治思想属于改良,且以经济为主。
(二)领导辛亥革命1.创立政党: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①背景:A、孙中山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制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这标志他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秦国为什么能顺当统一六国?(统一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供应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心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确定听从中心(通过郡县制)③皇帝干脆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军事上: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见课本疆域范围)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上:①统一度量衡制度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沟通和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暴政主要表现:(1)“焚书坑儒”:①目的②焚书范围③后果—摧残文化,钳制思想【课本】(2)严刑酷法:(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2、影响:激化了阶级冲突,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公元前207年,被农夫起义推翻)四、评价【模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
①统一中国……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
选修四历史知识点
选修四历史知识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历史选修四的学习内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选修四历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选修四历史知识点:认识历史人物的立体形象“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主要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
如秦始皇: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拓展疆域、实行暴政;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民族关系上: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骚扰;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东西方的先哲”主要从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和其它贡献等方面进行归纳。
如孔子:哲学思想:仁、礼、中庸;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成人”和成为“君子”、因材施教;其它: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欧美资产阶级时代的杰出人物”主要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如华盛顿:对内:领导独立战争,建立美国;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担任首任总统治理美国;保留黑人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对外:主张不要感情用事地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该主张成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
“亚洲觉醒的先驱”主要从革命理论、革命实践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归纳。
如孙中山: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义。
革命实践: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制订《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共和;召开国民党一大,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如列宁:理论研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专政革命纲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获得胜利、《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处理民族问题原则等。
革命实践:建立革命政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杰出的科学家”主要从科学理论与实践成果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高中历史选修4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4知识点历史知识点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下面是本人整理的高中历史选修4知识点,以供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选修4知识点:圣雄甘地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⒈运动背景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④英国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印度人民主权,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终止;⑤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⑥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⒉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① 准备: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具有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青年骨干。
②起因:a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权利,激起全印度的激烈抵抗;b、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③斗争 a方式(内容):印度人民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等实行普遍的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纺车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争取印度民族自治;b目标:实现印度民族自治;c手段:“非暴力不合作”;d过程:全国性的抗英斗争——英经济损失惨重;e结果:1922年,出现暴力冲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运动;随后,甘地被捕入狱,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④影响:积极: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消极:发动了广泛群众,但非暴力又限制运动的深入发展;赢得敬意——“圣雄”⑵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 背景:a.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b.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为转嫁危机,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损害印度人民利益。
② 运动: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③ 结果: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
历史选修四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功绩(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⑴统一六国:①背景:A.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统一是大势所趋。
B.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的基本条件。
C.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统一是民心所向。
D.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统一的社会基础。
②过程:韩、赵、魏、楚、燕、齐。
③结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⑵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南方四郡管辖。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④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渠道。
2、作用和意义: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①焚书坑儒:A.接受了法家(李斯)的思想; B.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C.评价: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4、评价:“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①功: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他的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功绩:(知人善任、开明开放)(1)出现“贞观之治”局面Ⅰ原因①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民本思想)②用人策略:选贤任能,虚怀纳谏;用人不避亲仇;用人扬长避短。
(魏、房、杜)③经济措施:强调“存百姓”的思想,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④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原则。
历史选修4必背知识点
历史选修4必背知识点(一)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4、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5、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
(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以上措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
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迷信法家,刑法严酷,滥用民力,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
正是由于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唐太宗: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法律上:慎用刑法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我评价“功大过小”。
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
高三历史选修四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选修四必背知识点一、明清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特点明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农业、稳定社会秩序、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教育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明代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兴起。
明朝时期,农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粮食产量显著增加,使得人口快速增长,同时农民阶层也有了较多的积累。
商品经济的兴起主要表现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此外,明代还实行了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限,但国内贸易得到了促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整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清朝初期,康雍乾时期,政治秩序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
然而,在18世纪末,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剥削日益加剧,给清朝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内外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驱逐外族、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共和国。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封建传统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文化的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初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最先组成的先锋队组织,是中国工人阶级领导的最高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初期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此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如毛泽东领导的农村革命、红军长征、武装抗日等,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四、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解放战争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的一系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一、拿破仑崛起的原因①时势:法国大革命爆发,逐渐达到高潮.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国外:英国及欧陆封建王朝联合干涉法国革命;③国内:督政府软弱无能, 无力来维护革命成果。
→大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④主观: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与条件二、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的作用及性质①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及法制等方面,对法国社会进行全方面改造,尤其以颁布的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影响最深远②作用: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法国社会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三、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与作用前期:①1796年远征意大利; 1798年远征埃及; 1805年三皇会战②目的:反对干涉,防止复辟,捍卫成果和国家主权③性质:革命.正义战争④作用:捍卫了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唤醒了民族意识.后期:①1812年进攻俄国;1813年莱比锡会战; 1815年滑铁卢战役②目的:扩大统治范围,扩张领土③性质:非正义侵略战争④作用:奴役侵略他国,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四、拿破仑失败的原因①法国:政治上的军事独裁引起不满;长期战争使法国经济困难,人民厌战;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②外因: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和反法同盟的打击③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相对弱小,欧洲封建势力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五、评价拿破仑:①功:内政: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战争: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②过:内政: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战争: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③总体:其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对法国及欧洲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⒈大事记: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 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⒉认识:①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②革命指导思想形成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⒈大事记: 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③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 ④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 《中外历史⼈物评说:历史选修》是普通⾼中历史课程的选修内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选修四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康熙帝 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统⼀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1、巩固国家统⼀:平定三藩之乱、统⼀台湾(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册封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3、缓和民族⽭盾:尊重各民族⽂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恢复开科取⼠、延揽汉族⽂⼠,与内外蒙古⾸领会盟,册封四⼤活佛;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盾,⼜加快了满族⽂化的发展;加强了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4、但在他统治时期加强君主专制(设南书房),⼤兴⽂字狱,实⾏闭关政策,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阻碍社会进步。
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的多民族国家,他⼀⽣的⽂治武功,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孙中⼭ 孙中⼭:中国近代伟⼤的资产阶级⾰命家中国民主⾰命的先⾏者亚洲觉醒的先驱 (⼀)四次转变: 1、从"医⼈"到"医国" (原因:民族危机;西式教育影响;⽣活求学经历) 2、从"改良"到"⾰命" (原因:民族危机进⼀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 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原因:失败中反思,⼗⽉⾰命的启迪,中共的帮助) 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失败中反思,⾰命的探索,中共的帮助) (⼆)投⾝⾰命,鞠躬尽瘁 1、1894年创办兴中会(第⼀个资产阶级⾰命团体),开始⾛上⾰命道路的标志。
2、1905年创办同盟会(第⼀个资产阶级⾰命政党),提出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极⼤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命运动进⼊⼀个新阶段(⽃争由各地团体各⾃为政⾛向统⼀领导,统⼀纲领,统⼀旗帜)。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正式隶属于中央管辖。
促进台湾开发,巩固海防。
③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④三征噶尔丹,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功绩:①机智果敢。
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秩序。
②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统一。
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派兵攻入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组织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签定《尼不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③学识渊博,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
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
④重视农业发展。
实行更名田制度和摊丁入亩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⑤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注意问题: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创立儒学的条件:(1)时代因素: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①经济: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
③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2)历史传统:“儒”地位的变化春秋以前,儒是主持礼仪的巫、史、祝、卜一类的文化人;春秋时期,儒以相礼为业,或为人师。
(3)个人作用:崇拜周公,精通礼乐,充满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主要思想:①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
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②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办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地位和影响: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②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③儒家文化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高二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内容
高二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内容历史选修四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选修四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介绍高二历史选修四的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学科。
知识点一:欧洲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是一场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人们重新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文化和哲学,对艺术追求自由和个性表达。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包括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
知识点二: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对罗马天主教会进行了批判和改革。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反对教会的教义和不公正的行为,主张信仰的个人自由和直接联系上帝。
宗教改革导致了新教的形成,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科学革命17世纪,科学革命兴起,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开始。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科学理论和发现,如地心说的否定、万有引力定律等。
科学革命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宗教信仰转向了理性思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点四: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强调理性、自由和人权。
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提倡人人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启蒙运动为后来的民主和人权思想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高二历史选修四的四个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发展轨迹,还能深入思考这些事件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为自己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选修四是历史选修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系列重要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重点解释其中的核心概念和事件。
第一部分:世界近代史一、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它在18世纪末起源于英国,随后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
这些变革包括: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力市场的改变以及新的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成为先进国家崛起的基础。
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扩张帝国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殖民地扩张的运动。
其背后的动力主要是为了获取资源、市场和殖民地势力的扩张。
帝国主义导致了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化,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例如,英国在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俄罗斯在东亚的扩张以及比利时在刚果的殖民统治。
三、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是一场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引发的全球性战争。
它对世界政治格局、战争技术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它涉及到全球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并导致了数千万人的死亡。
这场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时代,分裂了世界格局,并催生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19世纪中叶中国爆发的一场重要的农民起义。
它由洪秀全领导,旨在推翻清朝并建立一个平等的乌托邦社会。
太平天国军队在南方迅速发展壮大,但最终被清朝军队击败。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它发生在1919年,由一系列学生和知识分子的示威抗议活动引发。
高中历史:知识点表格总结人教版选修4
3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基础
4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影响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主要功绩
评价
李时珍
编写《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立,立宪,捍卫民主政治
稳定秩序,
颁布法典,
反对外来干涉
局限
入侵爱尔兰,
屠杀反对派
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
妥协,保留黑人
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
实行独裁统治
,后期对外侵略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时代
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
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
清初——封建社会后期
主要贡献
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制度调整、善于用人,统治开明,贞观之治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平定叛乱,收复台湾,抵抗沙俄
局限
暴政
晚年骄奢
文字狱闭关锁国
根源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
(权力高度集中缺乏制约)
第二单元东西方先哲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则了解这一人物作出了什么贡献,起到什么作用。
下面是本人整理的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以供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儒家文化创始人一、孔子的生平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二、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①“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②核心:仁。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③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②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④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最基本教材。
四、评价孔子⑴对中国: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②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⑵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⑶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1)哲学上主张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的称呼法:统一六国前:秦国统一六国后:秦朝
2、隋(隋朝时已存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条件/背景:
①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②国力基础:商鞅变法使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③个人条件:秦始皇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④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
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经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④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3、秦始皇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原因:
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
★4、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
☆5、评价秦始皇:
①积极: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消极:A、制定残酷的刑法促使秦朝灭亡;B、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1、唐朝初年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①治国思想上: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②用人策略上:唐太宗任人唯贤,虚心纳谏;③经济: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④文化:完善科举制,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⑤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
⑥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
⑦外交:采取开放的政策,对外来文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民族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③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④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3、表现:(格式:领域——内容——作用)
政治:Ⅰ、虚心纳谏:魏征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Ⅱ、善于用人: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Ⅲ、重视制度建设:完善三省六部制
Ⅳ、减轻刑罚
经济:Ⅰ、轻徭薄赋生产恢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Ⅱ、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文化:Ⅰ、发展科举文化繁荣
Ⅱ、大兴文治
民族(宽容和解Ⅰ、对突厥:先军事打击后“全其部落”民族和睦
关系:恩威并重)Ⅱ、对吐番: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对外(开放Ⅰ、与日本:遣唐使扩大影响、提高声威
关系:政策)Ⅱ、与印度:玄奘西游
★4、评价唐太宗:
Ⅰ、杰出的军事家:①随父起兵,建立大唐②平定割据,统一天下③灭突厥,开辟疆土
Ⅱ、杰出的政治家:①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②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权③文化上:完备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④对外关系上:对外兼收并蓄⑤民族关系上:开明的民族政策
Ⅲ、著名的皇帝:知人善任、善于纳谏、自我反省(楷模)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①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③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④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2、康熙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的贡献:
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清除积
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
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
发,巩固了海防。
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
E、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
文化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