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学大作业(范例)
[VIP专享]化学信息学作业-作图cw
![[VIP专享]化学信息学作业-作图cw](https://img.taocdn.com/s3/m/287c8d65c8d376eeaeaa31e4.png)
1、海葵毒素结构
海葵毒素(Palytoxin)是非多肽类物质中毒性非常大的一个,仅用2.3-31.5µg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海葵毒素最早在1971从夏威夷的软体珊瑚中分离出来,后来在其它海洋生物中也有发现。
海葵毒素是很大的一个天然产物,1981年其结构被解析,分子式C129H223N3O54,分子量2680.14g/mol,含有64个手性中心和7个可异构双键,理论上的立体异构体的数目为2的71次方个。
其全合成在1994年由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Y. Kishi的研究小组完成(JACS, 1994, 116, 11205; JACS, 1989, 111, 7525 & 7530)。
其关键中间体海葵毒素羧酸(即从C1处开始的含有全碳骨架的羧酸)被分割成8个小的片段分别合成,最后用汇聚法连接,这也大大降低的合成的难度。
海葵毒素的全合成是人类目前为止合成的最大个的单分子化合物,被誉为有机合成的珠穆朗玛峰。
2、某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
3、紫杉醇的结构
4、Steglich酯化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工作原理:
羧酸与醇在DCC和少量DMAP的存在下酯化。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三级醇的酯化
反应。
DCC是反应中的失水剂,DMAP则是常用的酯化反应催化剂。
反应机理如
下:
DMAP可以催化反应的原理是:。
化学信息学检索作业第一稿1118
![化学信息学检索作业第一稿1118](https://img.taocdn.com/s3/m/451a22c60c22590102029d25.png)
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终稿:11月30日)学生姓名邹良元 _ _ 学号 2009210469 成绩_____________院(系)__化学学院___ __ _ 专业__化学____检索课题(中英文)_ 卡拉胶与瓜尔胶的共混凝胶carrageenan and guargum blend gel ; (hydrogel)一、全文数据库检索(一)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JFD)进行题目、关键词、摘要检索(主题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键词检索检索条件: (题名或关键词=卡拉胶*年=1989-2011)*(题名或关键词=凝胶)下载打印加入电子书架查询结果:共找到 79条,耗时3.534600秒, 当前页1/4标记数0条标题作者出处1 浒苔凝胶在果冻中的应用研究陈小梅甘纯玑...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3期2 膜法卡拉胶浓缩技术提高食用卡拉胶品质的工业化生产研究郭卫强陈亚民... 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4期3 卡拉胶的复配特性及其在低温火腿中的应用扶庆权周红霞...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年6期4 明胶/卡拉胶复配凝胶的特性研究曹祥薇严海彪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5期5 不同添加物对白鲢鱼丸凝胶特性影响的研究龙虎蔡自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5期6 卡拉胶和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马云董秋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1期7 卡拉胶凝胶特性及其在巧克力牛奶中的应用王志辉李春海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年4期8 κ-卡拉胶寡糖的反相离子对-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高洋陈海敏... 分析化学-2009年11期9 卡拉胶/黄原胶和K+浓度对低脂低盐乳化肠凝胶品质影响的研究钱毅玲赵谋明... 现代食品科技-2009年7期10 卡拉胶复配凝胶特性及其在红葡萄酒果冻中的应用王小英金虹食品工业-2009年3期11 k-卡拉胶凝胶特性的研究王志辉李春海江苏食品与发酵-2008年4期12 仿生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的研究姜燕舰船防化-2008年6期13 不同添加物对鲤鱼鱼糜蛋白凝胶品质改良的研究陈海华薛长湖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10期14 凝胶剂性能与凝胶软糖(1)赵发基食品工业-2008年5期15 卡拉胶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杨玉玲周光宏... 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10期16 鸡肉肌原纤维蛋白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杨玉玲姜攀...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6期17 明胶与卡拉胶共凝胶体的粘弹特性孙哲浩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3期18 明胶与卡拉胶共凝胶体的热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研究孙哲浩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7期19 大豆蛋白组分与κ-卡拉胶混合凝胶的流变学研究王晓园杨晓泉... 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6期20 魔芋-卡拉胶复配凝胶质构特性研究杨书珍史欣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年B11期21 酶解小麦面筋蛋白/k-卡拉胶凝胶热稳定性研究王金水范喜梅...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6期22 高静压与к-卡拉胶对低脂猪肉凝胶保水和质构的影响陈从贵姜绍通... 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10期23 不同分子量降解壳聚糖和降解卡拉胶复合凝胶体系及其流变性质黄春兰方波... 食品科技-2007年4期24 酶解小麦面筋蛋白-卡拉胶复合物的成胶特性刘进玺王金水...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3期25 酶解小麦面筋蛋白/κ-卡拉胶复合物凝胶特性研究刘进玺王金水... 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4期26 结冷胶与卡拉胶/魔芋胶的复配机理研究马彩霞祝根平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年2期27 K-卡拉胶与纳米微晶纤维素凝胶化的研究郭瑞丁恩勇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年2期28 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及卡拉胶共混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郝慧敏陈树兴... 肉类研究-2006年10期29 鲟鱼软骨骨胶与卡拉胶凝胶特性的研究郝淑贤石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6期30 新型医用敷料用海藻酸钙凝胶复水性的研究张香陈立新..产业用纺织品-2006年4期31 肌球蛋白与k-卡拉胶混合胶凝机理的研究杨玉玲周光宏..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1期32 卡拉胶在蒸煮香肠中的最佳凝胶形成条件王炜韩叙... 肉类工业-2006年2期33 卡拉胶在蒸煮香肠中的最佳凝胶形成条件王炜张伟敏肉品卫生-2005年12期34 k-卡拉胶热可逆凝胶的非遍历行为研究蔡丽波左榘... 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10期35 大豆蛋白-卡拉胶复合凝胶机理的研究周家华食品科技-2005年9期36 魔芋胶的复配研究詹永杨勇...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5年1期37 k-卡拉胶凝胶的力学行为研究罗亮左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4期38 卵清蛋白对卡拉胶功能特性的影响林冬云刘树滔... 中国食品学报-2005年1期39 不预溶胶型软糖粉的研制胡国华戴黎明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1期40 胶原基纳米磷酸钙凝胶骨修复材料陈垒崔福斋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z1期41 多糖复配技术对凝胶性能的影响林常青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4期42 卡拉胶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刘国琴李琳...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3期43 卡拉胶的流变性能徐志丽吴晖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3期44 卡拉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王敏山东食品科技-2004年2期45 κ-卡拉胶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浊凝胶特性的影响刘珊赵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年11期46 κ-卡拉胶热可逆凝胶化行为研究罗亮左榘... 高分子学报-2003年6期47 κ-卡拉胶研究进展孟凡玲罗亮... 高分子通报-2003年5期48 物理作用力对k—卡拉胶凝胶体质构特性影响的研究胡坤赵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年2期49 凝胶的机械性质孙泽昊明胶科学与技术-2002年3期50 明胶/多糖混合水凝胶的特性 Girod,S 明胶科学与技术-2002年2期51 明胶与卡拉胶相互作用特性的研究周爱梅刘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1期52 氯化钠相转变K—型卡拉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混凝胶的辐射合成及性质研究张艳群哈鸿飞高分子学报-2001年4期53 卡拉胶与魔芋葡甘聚糖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何东保彭学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2期54 明胶与k—卡拉胶交互作用特性及机理的研究—明胶与卡拉胶共凝胶体的力学特性孙哲浩赵谋明... 食品科学-2001年1期55 柑桔碎凝胶砂囊饮料生产技术研究方修贵金合春... 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5期56 凝胶软糖及软糖粉的研制孙晓波蔡云升食品工业-2001年6期57 卡拉胶与琼脂复配特性及其在凉粉中的应用肖红晓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3期58 K—型卡拉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水凝胶的辐射合成翟茂林古井文男高分子学报-2000年6期59 高凝胶性能沙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的研究赵谋明李少霞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5期60 卡拉胶一魔芋粉的协合作用研究王铭和唐湛祥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0年2期61 对卡拉胶及其魔芋复配凝胶强度的测量伍胜食品科学-1999年8期62 酪蛋白—卡拉胶体系凝胶特性的研究叶林赵谋明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4期63 耳突麒麟莱卡拉胶提取的优化选择张其标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期64 卡拉胶的性能及某些新应用陈卫东广东化工-1999年2期65 旋流分离式凝胶珠造粒机的自动控制方案张继民包装与食品机械-1999年3期66 κ—卡拉胶胶凝特性研究刘凌薛毅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1期67 魔芋凝胶性能的研究和果冻粉的制造方法李艳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年11期68 魔芋水晶软糖生产工艺研究张东华汪庆平食品工业-1998年5期69 卡拉胶与槐豆胶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何东保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4期70 卡拉胶及其应用探讨乔世伟王悦秀山西食品工业-1998年3期71 卡拉胶混合凝胶固定化延胡索酸酶生产L—苹果酸胡永红欧阳平凯生物工程学报-1995年4期72 卡拉胶流变性能的研究汤毅珊赵谋明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4年4期73 碱处理对角叉菜卡拉胶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马志强水产科学-1993年11期74 琼脂,卡拉胶凝胶浓度的测定刘惠敏广西轻工业-1992年1期75 卡拉胶的凝胶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严伯奋杭州食品科技-1991年3期76 沙菜(卡拉)胶的研究(Ⅳ):碱处理引起的“SO4^2—含量”变?..范炳基吴周新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4期77 琼脂糖和卡拉胶在凝胶中的相互作用张建新 Rochas,C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4期78 Kappa—卡拉胶和琼脂糖及其混凝胶的性质与温度的关系张建新 Rina.,CR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3期79 琼枝多糖凝胶的结构和性质郑淑贞林慧贞水产学报-1989年4期文献一:卡拉胶复配凝胶特性及其在红葡萄酒果冻中的应用王小英[1,2] 金虹[1]机构:[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上海200235 [2]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37摘要:以卡拉胶为主,选择魔芋胶、刺槐豆胶、CMC等与之进行复配,得出适宜果冻制作的最佳三元复配胶配方为:卡拉胶:魔芋胶:CMC=18:12:5。
武汉大学:化学信息学作业
![武汉大学:化学信息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fd44b0afc4ffe473368abd0.png)
化学信息学作业一、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网站进行学术搜索,搜索“Energy storage”,能搜索到数百万的相关文献,其中大部分文献是关于能源电池的应用,比如《Energy storage for low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s》,《Emissions impacts of using energy storage for power system reserves》,《Comparison of two energy storage options for optimum balancing of wind farm power outputs》等等,还有些是关于能源电池的综述如《Energy Storage》,关于能源电池的发展如《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in China: A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oint of review》,文献涉及了能源电池的各个方面。
二、主题:邻氯对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研究意义:邻氯对硝基苯胺是合成染料、颜料和医药的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银朱R、分散染料红GFL等,用途广泛。
通过对其合成工艺的研究找到工艺简单,污染小,产物收率和纯度高的合成方法。
实验方案:将定量的36%盐酸与等体积的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再加入定量的对硝基苯胺(p- NA),边升温(最高升到65℃)边搅拌至p- NA完全溶解。
然后慢慢降温至- 2~0℃左右,放于冰盐水浴中,开始滴加NaClO溶液。
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 2~2℃左右,并要控制好滴加速度(用淀粉KI试纸测试应呈微蓝色),1.5h后NaClO溶液滴加完毕。
保持5℃以下继续搅拌反应6~7h,反应可达终点(终点检测p- NA含量< 0.5%)。
将反应物过滤,滤液(母液)通过低温下分离除去氯化钠后,再加水配成35%的盐酸,进行反应套用;滤饼采用水洗2%碱水洗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黄色针状晶体(成品)。
高中化学信息型方程式的书写练习试题
![高中化学信息型方程式的书写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e3c569580216fc700afdb3.png)
信息型方程式的书写专练1.碱性环境下,Cl2可将水中的CN-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写出离子方程式:。
2. 一定温度下,将1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硫与氯气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①向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NaHCO3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Na2CO3浓溶液中通入氯气时,可产生气体CO2和化合物NaCl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高温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
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①紫红色固体单质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的对立统一。
现有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如下:NO-3+4H++3e-===NO↑+2H2O(1) 下列五种物质中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KMnO4B.Na2CO3 C.Cu2O D.Fe2(SO4)3(2)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012 化学信息学 作业 答案
![2012 化学信息学 作业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dc6513b3567ec102d8ac1.png)
化学信息学作业(2012)作业提交方式:每个班级由学习委员分别收齐纸质版作业和电子版作业,纸质版作业请按学号排序,交到重点实验室楼501办公室,格式如下:化学信息学 作业 2012 (黑体字 四号 居中)姓名学号专业(宋体四号)作业(正文请用宋体、Times New roman, 五号,并写明是第几次作业。
)电子版作业:每个同学请按以下方式命名:学号+姓名+专业+课程名称然后每个同学请把电子版作业交到班级学委那,放在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方式如下:2010 化学信息学作业+专业+班级号第一次作业1. 信息资源的种类有哪些?2. 文献类型如何分类?3. 特种文献包含哪些?4. 检索工具的四要素是哪些?第二次作业1. 常用检索技术包括哪些?2. 布尔逻辑运算有哪些具体的运算法?3. 高级检索技术和特殊检索技术分别包括哪些内容?4. 用哪些指标评价检索结果?第三次作业1. 用CNKI中关键词检索有关“点击化学”的文献(1994-至今);2. 用CNKI中主题检索功能检索“点击化学”的文献(2000-至今);3. 说明这两种检索法的区别。
第四次作业1. 用VIP中关键词检索有关“点击化学”的文献(1994-至今);2. 用VIP中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点击化学”的文献(2000-至今);3. 说明VIP中两种检索法的区别。
4. 比较CNKI和VIP检索库的区别。
第五次作业1. 用SIPO系统检索关于“氮芥”的专利。
2. 用欧洲专利检索系统检索关于“Estradiol”在抗肿瘤方面的专利。
或者另外一种方法:出现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检索的界面第六次作业1. 用 SciFinder Scholar 检索“Estradiol” 的综述资料。
2. 用 SciFinder Scholar 检索“Estradiol” 的抗肿瘤资料。
3. 用SciFinder Scholar 检索一位老师发表文章的情况。
4. 用SciFinder Scholar 检索由水杨酸制备乙酰水杨酸的参考路线。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计算化学及其应用》期末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计算化学及其应用》期末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0b209db28ea81c758f57840.png)
《计算化学及其应用》期末大作业姓名:学号:班级:完成时间:大连理工大学一、(10分)分别举一例说明基于牛顿力学方程和薛定谔方程的计算化学方法及其优缺点。
基于牛顿力学方程的计算化学方法:分子力学方法优点:1.把分子用硬球和弹簧的方式来表示2.相对于初步搭建的分子模型, 可以更好地得到其稳定结构3.可以计算形变的相对能量4.计算成本低缺点:1.需要很多经验参数, 这些参数需要仔细测试和校准2.只能得到稳定几何结构3.无法得到电子相互作用的信息4.无法得到分子性质和反应性能的信息5.不能研究包含成键和断键的反应基于薛定谔方程的计算化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优点:1.使用完全的Schrödinger 方程, 原理上可以得到准确的电子分布2.可以很容易达到很高的精度3.可描述结构, 性质, 能量和反应性能4.可计算较大体系,计算成本中等缺点:1.需要泛函和参数, 体系的适用性必须以实验结果为依据2.对较小体系的试用性有限二、(30分)选择适当的基组和量子化学方法,分别优化一种简单有机阳离子和一种有机阴离子的几何结构。
要求分别给出(1)各输入文件中使用的基组和计算方法;(2)各结构所使用的电荷和自旋多重度;(3)各稳定结构的能量及优化的几何结构(附主要几何参数和各碳原子上的Milliken电荷)。
1.选择阴离子:OCH3—(1)输入文件中使用的基组:Hartree-fock计算方法:6-31G d(2)使用的电荷:-1自旋多重度:Singlet(3)稳定结构 ○1能量:○2优化的几何结构: 频率均为正值,已优化到稳定结构:主要的几何参数: 稳定的几何结构:2.选择阳离子:C6H5CH2+(1)输入文件中使用的基组:Hartree-Fock计算方法:6-31G d(2)使用的电荷:+1自旋多重度:Singlet(3)稳定结构○1能量:○2优化的几何结构:频率均为正值,已优化到稳定结构主要的几何参数:稳定的几何结构:3. (60分)选择适当的理论方法计算你所感兴趣的化学反应的势能面,要求(1)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极小值和过渡态的最小频率值(cm-1) 、零点能矫正后的电子能(a.u.)、及其相对于反应物的能量( kcal/mol );(2)给出优化的几何结构(附主要几何参数);(3)作出反应势能面图。
化学信息学作业
![化学信息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87921c8bb4cf7ec4afed052.png)
生物矿化1-1、生物矿化材料的形成机制及模拟应用_杜竹玮1-2、生物矿化研究进展_薛中会纳米金1-3、纳米金生物探针及其应用_王楠1-4 、纳米金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_吴维明转氨酶1-5、谷氨酰胺转氨酶研究进展_崔艳华1-6、植物转氨酶_GOT和GPT_活度比色测定方法及其应用_吴良欢聚氨酯1-7、医用聚氨酯材料研究进展_鲍俊杰1-8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应用进展_任伟分子筛1-9 、微孔分子筛合成的研究进展_宋毅1-10、中孔分子筛研究进展_陈逢喜相变材料1-11 、相变材料强化传热研究进展_谢望平1-12 、复合相变材料研究进展_张东.nanocomposite2-1题目:基于氯化钠离子的吸附纳米凝胶和超顺磁性纳米的复合材料关键词: Nanogel -纳米凝胶Superparamagnetic nanocomposite-超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Sodium alginate-海藻酸钠Tetrasodium thiacalix[4]arene -四钠硫杂环芳烃tetrasulfonate -四磺化Sorption -吸附Heavy metal --重金属2-2题目:制备及疏水性层状的硅酸盐-reinforcedUV-固化poly(urethane acrylate) 纳米复合薄膜 forpackaging的属性关键词: Poly(urethane acrylate——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Nanocomposite film -纳米复合膜Barrier properties-阻隔性能Interfacial interaction-界面相互作用azo polymer2-3题目:两亲性偶氮聚合物:分子工程、自组装和光敏性属性关键词: Azo polymers-偶氮聚合物Amphiphilic-两亲Synthesis-合成Self-assembly-自组装Photoresponsive properties-光敏性属性2-4题目:一种新的基于偶氮聚合物接枝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双嗜性聚合物关键词: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mphotropic polymer-双向性聚合物Cellulose nanocrystal-纤维素纳米晶体Azo polymers-偶氮聚合物Liquid-crystalline polymers (LCP)-液晶聚合物(LCP)Ziegler-Natta2-5题目:在 Ziegler–Natta 催化剂形成动力学和结构的活性中心。
初三化学化学信息给予题
![初三化学化学信息给予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84f0880b1c59eef9c7b491.png)
初三化学化学信息给予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三化学化学信息给予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三化学化学信息给予题的全部内容。
初三化学化学信息给予题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信息给予题二. 化学信息题的基本特点信息给予题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题干部分是信息给予部分,问题部分与题干紧密相关.它要求学生能根据试题给出的新知识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基础解决问题。
三。
化学信息题解题的基本思路要做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依据有效信息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例1。
1985年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组成为C60的新物质,关于这种新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单质B. 它是一种化合物C。
它的式量为720 D. 1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解析:C60是一种没有学过的新物质,但从其化学式C60容易领悟出:它是由一种元素—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它不是化合物;C60是由60个碳原子结合而成的1个分子,它的式量为:12×60=720。
因此答案为B。
例2。
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它的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
(1)实验室里,一氧化氮可用法收集,二氧化氮可用法收集。
(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反应。
(3)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这是二氧化氮的性质.解析:此题为信息给予题,其特点是在题干中出现若干新的信息。
初二化学信息分析题练习试题集
![初二化学信息分析题练习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58bef845c77da26924c5b071.png)
初二化学信息分析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请用相应序号正确表示相连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①CO32﹣②2 H2③2Na+(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_______________(3)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答案】②①③【解析】根据数字的不同位置分析。
(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 H2中的前一个“2”表示氢分子的个数为2,故填②;(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中的“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①;(3)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Na+中的“2” 表示氢离子的个数为2,故填③;点睛: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__; (2)4个铝离子________________;(3)硫酸铁__________; (4)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_;(5)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 4 Al3+ Fe2(SO4)3H2【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铜原子表示为:2Cu;(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铝离子可表示为:4Al3+;(3)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SO4)3;(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5)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高中试卷试题复习信息题高考命题专家化学信息题
![高中试卷试题复习信息题高考命题专家化学信息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d2af2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49.png)
号顿市安谧阳光实验学校化学信息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灾时大量使用的融雪剂——“工业食盐”,即廉价、又绿色环保B.奥运火炬燃料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成本,与环保等其它因素无关C.为了防止水污染,我国许多旅游区规定销售使用的洗衣粉中尽量少含或不含磷元素D.即使全球粮食紧张,也要大力提倡使用酿造酒精代替化石燃料以减缓“温室效应”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molCH5+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B.在常压、室温条件下, 48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3 N A C.0.1mol Fe 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11.2 L的NH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 A3.pH=0的某无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Ca2+、NO3-、Cl-B.NO3-、K+、Ba2+、Fe2+C.NH4+、Na+、Cu2+、SO42-D.Na+、Ca2+、SO42-、Cl-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加入适量的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下层颜色比上层深B.将Na2O2加入到少量FeCl2溶液中充分振荡,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C.马口铁(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铁很快被腐蚀D.用稀硫酸和稀硝酸分别溶解铁片时,都会有黄色溶液出现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NaCl 溶液一小会儿后,要恢复到电解前状态,应加人适量的盐酸B.电解CuSO4溶液,阳极反应式:2H2O + O2 + 4e一=4OH一C.Na2SO4溶液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区pH 升高D.电解足量CuCl2溶液时,当阳极上产生2.24 L气体时(状况)阴极增重12.8g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王水配成的稀溶液中:c(H+)=c (Cl-)+c(NO3-)+c (OH-)B.0.l mol/L 的碳酸钠溶液中:c(H+)=c (OH-)+ 2c (CO32-)+c(HCO3-)C.25 ℃,pH = 7的(NH4)2SO4和NH3·H2O混合液中:c(NH4+)=2c(SO42-) D.25 ℃ 时,将1 00 mLb1 mol/L 的CH3COOH 溶液加人到100 mLb2 mol/L 的NaOH溶液中,如果混合溶液的pH=7 ,则b1 > b27.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M。
2019年高三化学信息卷二【word版】.doc
![2019年高三化学信息卷二【word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b68174647d27284b73519f.png)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化学(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废铁屑制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B.操作a是萃取C.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可减少固休的溶解D.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L 0.1mol·L−1 NaHSO3溶液中含S原子的粒子个数为0.1N AB.1mol N2与足量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12L NH3,转移的电子数为0.15N A C.28g N4(如图所示)含N一N键数目为2N AD.1L 0.5mol·L−1 pH=7的CH3COONH4溶液中NH+4数目为0.5N A9.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Z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B.Y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C.可用FeCl3溶液鉴别Y和ZD.X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10.图中所示的装置图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A所示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B.用图B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C.用图C所示实验,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D.用图D加热熔融NaOH固体11.双极膜电渗析一步法盐制酸碱的技术进入到了工业化阶段,某科研小组研究采用BMED膜堆(如图所示),模拟以精制浓海水为原料直接制备酸和碱。
化学信息给予题
![化学信息给予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a583d950e2524de5187ebb.png)
信息综合题的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由于所给材料冗长、陌生,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雾里前看后忘。
先看问题再读题对于这种题目,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每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
全力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扩大成果,针对题目可能会给出的或平行或阶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联系。
一、掌握必要知识点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而且该考的知识点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
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1 0电子;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要求巧解;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1 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11)离子共存;12)溶液的p H及其计算;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15)有机物燃烧规律;16)十大反应类型——有机合成;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反馈及简单计算;18)实验仪器的洗涤;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20)药品的存放;2 1)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23)混合物的计算;24)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初中化学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专项练习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专项练习带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6fc078bb4cf7ec4bfed01c.png)
初中化学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专项练习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多项选择(共1题)评卷人得分1.已知 CaO、CuO、SO2、CO 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B.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C.硫酸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D.在NaH 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答案】【答案】 C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干给出的信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氢化物”。
从给出的例子可看出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A、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由它们的组成特点可知,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故B说法正确;C、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错误;D、在 NaH 中,钠元素显+1,氢元素显﹣1价,故D说法错误。
故选CD。
考点:信息给予题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选择题(共3题)1.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A、S+O2 SO2B、CO2+H2O=H2CO3C、HCl+NaOH=NaCl+H2OD、CH4+2O2CO2+2H2O【答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lB.“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答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其中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即石墨烯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A错误;由“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可知“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B正确;石墨烯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有还原性,C正确;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石墨烯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D正确。
初三化学信息分析题练习试题集
![初三化学信息分析题练习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bdb808eb6c175f0e7dd1372a.png)
初三化学信息分析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7分)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氧气的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作反应物。
(2)X的化学式为;若反应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生成X的化学式为。
(3)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Y+5O2点燃3CO2+4H2O,Y的化学式为。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做反应④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过氧化氢溶液(2)CO CO2(3)C3H8(4)4P + 5O2点燃 2P2O5(5)少量水或细沙【解析】(1)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两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过氧化氢溶液作反应物,因为该反应不要加热,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C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生成物是CO,故X是CO;若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则生成CO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化学方程式Y+5O2点燃3CO2+4H2O可知,Y是C3H8。
(4)氧气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点燃 2P2O5.(5)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或者铺一层细沙,防止反应时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C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铁丝燃烧的实验操作。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在推断化学式时的应用。
2.(2011年福建龙岩,15题)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选其中一种盐即可)。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例题解析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80bcafa26925c52dc5bf17.png)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例题解析所谓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信息题、化学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要求考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有限)的临场阅读(自学)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特点是:构思别致、题材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潜在性和创造性。
它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初中三年级既是化学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升学年级,也就是说初中学生对化学刚刚入门,一方面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很灵活,遇此类陌生题型时容易造成失分;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抓住信息特点,在教学中务必要授“渔”于授“鱼”中。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信息给予题的思维技巧。
例1.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
他对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下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你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要求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中归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字词,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等,归纳金属钠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熔点等。
答案:略例2.分析反应:Zn+CuCl2=ZnCl2+Cu;Cu+2AgNO3=Cu(NO3)2+2Ag;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C12+2NaBr=2NaCl+Br2和Br2+2KI=2KBr+I2中,可判断:Br2、I2、C12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信息型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与专练
![信息型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与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46aac313ba1aa8114431d99a.png)
信息型方程式书写练习说明:练习一、二为必做,练习三、四为课后练习一、写出下列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1、煤层中夹杂黄铁矿(FeS2),在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铁锈和强酸,形成煤矿采空区腐蚀性黑水。
2、NO2尾气可用Na2S2O4溶液吸收,形成一种强酸性溶液和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是大气中一种主要成分。
3、用H2O2和H2SO4混合溶液可以溶出印刷电路板中铜,在提纯溶液中加入NaCl和Na2SO3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4、足量Na2O2的投入FeCl2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且无气体产生5、MnBr2的硝酸溶液中,加入PbO2,反应后溶液变为紫色,并有溴单质生成。
6、Fe(NO3)2与过量的HI7、NCl3与NaClO2按1:6物质的量比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8、燃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2-,,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9、O2-离子存在于人体中,能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存在下很快转化为H2O2、O2等物质,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2011·广东卷]32 (4)镀铝电解池中,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3、【1999全国卷】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阳极反应式:4、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的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的反应方程式5、电解NH4Cl和HCl混合溶液制备NCl3阳极反应式6、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右图是该方法处理污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中,污水的pH始终保持在5.0~6.0 之间。
高中化学信息给予题集锦
![高中化学信息给予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e380733f111f18583d05a80.png)
高中化学信息给予题集锦1、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盐,同时生成可供己呼吸的气体,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生成的正盐的水溶液与Ca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一种气体单质,并测得所得溶液PH>7。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氧化剂,燃烧后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产物中的气体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但活泼金属镁在其中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海天源化工厂以食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获得最轻的气体,与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及一种气体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把硫酸镁与炭黑在高温下反应可以制得氧化镁,同时得到两种常温下均为气体的酸性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工业上可用氨水来吸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浅绿色的硫酸盐溶液和烧碱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遇空气中供己呼吸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及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物质迅速反应,最后生成红褐物质,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煤气中混有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使人很容易发觉煤气的渗漏,乙硫醇在煤气的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A,写出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当乙硫醇燃烧不充分时生成物中也有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无氧酸气体B,当气体A与气体B相遇时可生成黄色固体D和水,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将某可溶性的碳酸盐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在加入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后,生成绿色的难溶性的碱式盐、钠盐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金属铝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正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蒸镀法提取并四苯、并戊苯微晶及对其单线态裂分现象的研究(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摘要能将单重态激子分裂为两个三重态激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敏化剂,较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能力.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激子分裂的基本要点和发展状况,并对研究这一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分裂机制等进行了讨论.文章还对如何选择这类敏化剂分子及选择并四苯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在实验方法部分,叙述了如何制备微晶.此外,还对激子的偶合、能级间的能量关系,以及环境效应等作了简单介绍.关键词单线态分裂光敏化太阳能电池并戊苯并四苯真空蒸镀法Vacuum Evaporation Method to Extract Tetracene and Pentacene Microcrystalline and the Research of Its SingletExciton Fission Phenomenon(Taishan College of Shandong University)Abstract The singlet fission compound can be used as a new type of sensitizer for solar cell tonincrease the photo-electro conversion efficiency tremendously. In this paper, the fundamental point of this phenomenon and its development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reviewed briefly, includ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mechanism about the fission process. What’s more, the method to choose sensitizer and the reasons to choose tetracene wer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In the part of experiments, the method of how to make microcrystalline was described. Simultaneously, the exciton coupling; the energy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environment effect we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 singlet exciton fission photo-sensitized solar cell pentacene tetracene vacuum evaporation method目录:1.背景2. 单线态裂分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3. 选取并四苯的原因及其工作机制3.1 敏化剂的选择条件3.2选取并四苯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4.制备微晶的方法4.1 水热法4.2 溶胶-凝胶法4.3 化学沉淀法4.4 真空蒸镀法5.展望1.背景当前世界存在着双重的压力,地球的变暖和化石燃料的逐步枯竭,迫使社会必须寻找新的能源.一个最有希望的途径是开发由太阳能转换而得到的能量[1],而这一途径,通常就是由光子经光生伏打电池而获得的. 太阳能虽说可以提供友好环境,并几乎能无限地为地球提供能量,但其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效率大大地妨碍了它的广泛发展.为降低光-生伏打电池材料的成本,当前最受关注的目标,是采用有机半导体材料来代替通用的硅材料.但一般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所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效率比无机材料低,且工作寿命也尚待进一步提高.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1.寻找新型的材料,2.寻找新颖的从光子到“电子-空穴对”转换过程的战略途径.2.单线态裂分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本文所介绍的单重态激子分裂[2-3]可使一个光子形成的激子(激发态),在特定的条件下,分裂为两个三重态激子,进而获得两个电子,就是属于上述战略途径的一种努力.其过程如下式及图1:S0+hν→S1*→S1→2T1图1 激子的分裂Fig.1 The fission of exciton上图列出的是联并四苯化合物在吸收一个光子后,所形成的单重态激子分裂为两个三重态激子的示意图.如上述体系中存在着适当的电子受体,则三重态激子就有可能与受体间发生电子转移,进而实现电荷分离,构成电池工作的基本模式.最近英国Cam-bridge大学的Friend[4]等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工作.图2分裂的三重态激子在电子受体存在下的电荷分离图中并戊苯晶体为激子分裂型吸光物种,碳-60为电子受体.碳-60中的●代表电子,而并戊苯中的○代表空穴.图上端所示为并戊苯S1与T1的能级高度Fig.2 In the presence of electron acceptor (Carbon-60), the electron transfer occurred from the pentacenetriplet exciton to acceptor图2列出的是以激子分裂型化合物为电子给体,碳-60为受体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模式的图示,可以看出:并戊苯的S1与T1能级的高度分别为:1.83 eV与0.86 eV,显然,它在能量上可满足E(S1)>2E(T1)的要求.如果光照激发的并戊苯晶体可有效地通过激子分裂而得到两倍数量的三重态激子,则该电池的效率将可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瞬态光吸收的实验已经发现:这一器件有着反常高的量子产率,可在辐照后约2—10 ns就有电荷产生,这一结果支持了上图的模型,即经过单重态激子分裂而得的三重态激子,通过扩散,到达异质结后而产生电荷,并表明所得的三重态激子是在光照后早期约<200 fs时出现的.此外,工作还阐明了在该体系中的激子与电荷生成的动态学,并说明通过有机分子能级的调节,可使单重态的分裂更加突出,从而使未来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有更高的效率.人们也考虑应用于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DSSC),或所谓的Gratzel 电池中,用以代替原有常规的敏化剂,如下图所示[5]:图3 一种以单线态分裂型化合物C1和常规敏化剂C2二者合用的Gratzel 电池Fig.3 The exciton fission type sensitizer and the regular sensitizer both used in the Gratzel solar cell从图3可清楚地看出:利用这类新的单线态分裂型敏化剂,可将一个光子所形成的单重态激子分裂为两个三重态,而只要所选用的受体合适,通过三重态激子与受体间的电子转移,就有可能得到双份的分离电子与空穴,从而使一个光子的吸收产生出两个可用的电子.使Gratzel 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有大幅度的提高.显然,这是一种新颖的可提高电池工作效率的战略性途径,值得加以认真注意.单重态激子的分裂现象,最早是在1965年由Siebrand 及Schneider 等[6]在蒽的晶体中观察到的.接着很快地,通过对并四苯[7]和并戊苯晶体的研究,使这一现象得到无可怀疑的确认.对这些早期的工作已经有过评述,重点是结合有关磁场效应[8]的影响而进行的.近年来,还发现一些具有π-共扼体系的聚合物和齐聚物,也存在单重激发态的单线态分裂的特征.另外,在具有电荷转移特征的有机络合物晶体中,如TCNQ 中也观察到这种单线态分裂现象.3.选取并四苯的原因及其工作机制3.1敏化剂的选择条件对这类化合物的选择和寻找,首先要考虑的是有关化合物在发生单线态分裂时应予满足的能量条件,按照Paci [9]等的意见,所用的敏化剂应满足如下两方面的能量要求:一是将单线态分裂看作为一个过程,为使过程能顺利进行,总希望过程是放热而不是吸热的;另一个考虑是所得两个三重态能量E(T1)之和,应小于单重激发态的能量E(S1).即:E(S1)≥2E(T1).3.2 选取并四苯的原因在单线态分裂问题的研究中,选用并四苯为分裂型敏化剂的原因,首先是从其晶体有着反常低的荧光发射而开始的.为了搞清其原因,曾有过大量的工作,从而使并四苯晶体在研究的初期就成为被广泛关注的单线态分裂体系.为了搞清并四苯二聚体与并四苯晶体在激子分裂速度上的巨大差别,一些科学家曾对并四苯多晶薄膜中的激发态的动态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皮秒荧光测定证实了在晶体薄膜中存在着离域的超发射的J-型激子(superradiant exciton ),它可在100 ps 时间尺度内,与相应于T-T 重合而产生延迟荧光的长寿命组分一起进行衰变.延迟荧光的寿命可反映三重态的衰变过程,结果表明,在多晶薄膜中激发态的衰变要比在单晶中的快得多,这可从图4中看出.图4 在并四苯的单晶及多晶薄膜中的荧光衰变,可以看到:单晶中三重态有着较长的寿命. Fig.4 Fluorescence decay in polycrystalline film and single crystal, showing that triplet lifetime is muchlonger in the single crystal.另外,在并四苯溶液和多晶薄膜中,单体的飞秒瞬态吸收实验还揭示出:它们存在着更多、衰变速度更快(在约10 ps时间尺度上)的离域激子,如图5所示.图5 多晶并四苯的瞬态吸收数据。
表明由于起始激发超辐射激子衰变所得的受激发光的快速衰变Fig.5 Transient absorption data for polycrystalline tetracene, showing rapid decay of stimulated emission due to decay of initially excited superradiant exciton因此,可以认为,只有在并四苯的晶体中,由于存在着有利于单线态分裂的并四苯分子间强烈的电子偶合作用,方能使并四苯激子的分裂成为激发态衰变的主要途径.这在单线态分裂材料结构的设计中,应成为需认真加以考虑的因素.3.3 并四苯单线态裂分的工作机制对于上述双发色团化合物(二聚体)的单线态分裂,可看作这类体系中最为简单的情形.可用其中一个发色团的最低激发单重态的势能面对体系的分裂过程加以描述.当在振动弛豫的情况下,激发分子可与邻近偶合的分子间在最低单重激发态面内形成起始的类-激基缔合物的极小值,然后,在同一个面内,再跃迁到可描述为两个偶合三重激发态的极小值(S0T1,T1S0).一般情况下,这分开的两个极小值间应存在着一个势垒.如通过上述跃迁最终所形成的两个极小值是处于平衡的T1条件时,则其间的相互作用应当是最小的.因此,对单重态激子的有效分裂条件应是当它们处在低于,或至多是稍稍高于开始所形成的类-激基缔合物(“Excimer-like”)的极小处.而一个能将两个极小分开的能垒,可能会随S1和T1平衡几何状态差别的减小而不断减小.这可能成为单重态激子分裂用发色团计算设计中的准则之一.另一种说法是从激发态电子转.移的角度加以理解.如图6所示:图的左侧为分子的激发单重态,它可通过双分子间直接的两个电子转移(图的中间部分),或间接两步的两个电子的转移(图的上下部分),而形成图右侧处于单重态面内的两个三重态.在最低单重态面内,可由两个具弱相互作用三重激发态的“一半”组成具有单重态特征的“双-三重态“.实际上,这个“态”可能接近于两个附加态的简并,其中一个是单重态,而另一个则为五重态,它们可能是由三重激发态的偶合而成.图6 单重激发态1(S1S0)经电子转移直接形成1(TT),和通过两步的电子转移间接形成1(TT),图中C为阳离子,A为阴离子Fig.6 The formation of triplet1(TT) from singlet excited state1(S1S0)via direct and indirect passes最后这两个仅有弱偶合的局域三重激发态,可通过一个小的“扰动”,如质子磁场,或其他存在于体系中的磁核的扰动等,经快速“去相”(dephasing)作用从起始的单重态面进入到真正的三重态,完成整个分裂的过程.对于单重态激子分裂的机制问题迄今尚无一致的认识,上述的看法显然是在一定的实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假设.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验,积累更多的证据不断地加以完善.4.制备微晶的方法4.1 水热法Cu 2O 具有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三角三八面体等多种单形, 其形貌特征因不同的制备方法而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