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导向”到“解决导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很多人向我提过这种类型的问题:

“老师我觉得自己的毛病特别多,我总是非常的敏感,和朋友交往很容易被他们伤害,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向他们表达出来;

我最近也特别的抑郁,心境特别低落,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也不想做,每天上班

都很痛苦,总是一边痛苦一边拖延,但是我又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但就是还不愿意去工作,

我也知道自己该多出去多和朋友聊聊或许会好一些,但是我就是不想出去,只想自己一个人

呆着。

所以现在我每天都特别的焦虑,老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然后我通常会对他们的问题做一个简短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议。

对方通常会说:老师你说的太对了!我的确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我和我的一个朋友/前几

天等等等,然后再举两三个问题进一步来证明自己的问题。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了,只能够对对方表示一定的同情和安慰。

但是呢,重点在于接下来对方一定还会再问我一个问题:“老师那我该怎么办呢?”

注意,我的意思是:在我已经明确的给对方提了精准的建议之后,对方还是会再次问我,他

应该怎么办。

而且多数时候,上面的那种对话模式是要重复好几次的,就是不管我给他的建议重复了几次,对方会一直像没听到一样,他们只会关注我对他们“问题”的分析,并继续谈出更多的“问题”;却对那些如果“解决”问题的建议十分的不敏感,以至于他们会在我重复了很多次建议之后依

旧问我:我该怎么办?

这样一种情况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许多人的思考模式都是“问题导向”的,而非“解决

导向”的。

什么叫做“问题导向”呢?

也就是说,你的关注点会一直持续在困扰你的问题上,那些限制你的阻碍上。

而“解决导向”思维的人,他们的关注点则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迅速集中在:这个问题要

怎么解决?我要通过哪些方法和步骤来达成目的?我要开始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样是“我很痛苦,我该怎么办?”这样的一个疑问,“问题导向”思维的人,他们始终只关注

在“我很痛苦”这前半句上,而“解决导向”思维的人,他们的关注点则更多的是在“我该怎么办”这后半句上。

表面来看,一个“问题导向”思维的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他也很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问题在于,他其实并不想“解决”自己的问题。

“解决”的意思,是我们针对问题,付出有效的努力,来一点一点的将问题给克服。

我们是实实在在的面对这个问题,并且付出实际的行动去直接的接触这个问题。

而“问题导向”思维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希望这些问题、这些痛苦能够“没有”了。他们想要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问题自己“消失”的方法。

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比如说你因为没有钱而很焦虑,“解决导向”思维的人,他们想要的是怎样让自己去赚到钱,而“问题导向”思维的人,却希望的自己能够“不焦虑”。

而且这种“不焦虑”的涵义是:我不用付出任何的努力,我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别人告诉我一个很简单很神奇的方法,一下子就能把我的焦虑给“拿掉”、让焦虑感直接“消失”。

这是很多人在给出了“解决方案”之后,依旧还是在不停的问“我该怎么办”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从最根本的层面上就没想要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希望让问题直接消失,而自己又不用付出太多。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心态呢?

那是因为,许多人把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没有动力、我很焦虑、我没有自信等等,当成了他们不去“解决”问题的「理由」,于是问题就始终无法被解决了。

这样一种情况的逻辑,就好比你要减肥,但你觉得自己太胖了减肥会很累,所以就不减肥了是一样的。

“问题”本来就是需要你去“解决”的,但你又把“问题”当成了不去付诸行动的一个理由、一个阻碍。

那么我们要怎样从“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成“解决导向”的思维呢?

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破除“希望问题直接消失”的这种幻想。

我们必须深刻的意识到:问题只会在我们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之后才能被解决。就像你面前摆了一个瓶子,想让它倒下,你得伸出手拨它一下。

如果你永远不愿意抬一下手,这个瓶子可不会自行倒下。

同理,如果你不愿意付诸行动,问题也不会自行消失。

但是这种“希望问题直接消失”的幻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其实完全缺乏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多数人在生活中从来没有非常强烈的主动争取过什么,遇到了重大的事件或问题,也没有拥

有过明确的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

他们很多时候都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任由生活自由的发展,任由自己被外界推动着走。

因此在一开始,他们其实就是完全缺乏这种实际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因此,“解决问题”实际上对他们来说,这缺乏一种“实在感”和“落地感”。

他们会一直浮在问题的表面,而始终不愿意沉下来坚持去做些事情。

这种“浮在表面”的感觉,其实就是对问题的一种逃避。因为不愿意沉下来付诸行动,所以就

让自己一直绕着问题打转,幻想着不用去直接面对问题、而在某一天问题就自行消失了,自

己也就不用再承受痛苦了。

这种对问题的逃避,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建立“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负责”这种意识。

实际上他并不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是只想要去“享受”。他只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享受更多,尽可能的让别人为他去应对问题,尽可能的付出的越少、得到的越多越好。

“自己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存在于他们的“幻想”之中的东西。而不是基于当下的、

当前的自己实实在在所拥有的这些、所经历的这些。

他们当然也会去设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但那未来的一切在他们的设想之中,都是很“轻松”的

就得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玄幻小说、言情小说能够吸引那么多人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小说满足了

他们内心最深处的这种幻想,即——不用付出什么努力,只需要依靠奇遇就能速成神功,只

需要强迫就能获得美女对自己的忠诚,只需要依靠坑蒙拐骗、就能迅速发家。

包括那些7天学会XXX、一小时掌握XXX的网络课程,也是满足了人们这种“付出很少、得到很多”的心理。

当然了,如果课程内容过关的话,也许7天你真的就能学会XXX。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把这理解为:我只需要去“听”完7天的课就能学会了。我不需要在课上记笔记,不需要整理这个

课程的思维导图,不需要反复复习那些重点知识,不需要花费时间去思考课程的内容以达成

理解,更不需要学了之后去实践。

总而言之,他们只希望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最多的利益。

那么因此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他们会活的很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