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86c4202f60ddccda38a0de.png)
生产
波 音 生产 不生产 -5,-5 0,100 空 生产 波 音 生产 不生产 -5,20 0,125
国政 企府 业可 获以 得采 战取 略措 性施 优帮 势助 本
总结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据 –绝对成本说 –重商主义 –比较成本说 –保护贸易学说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 –超保护贸易学说 –新要素贸易学说 –新保护贸易学说 –产业内贸易学说 –战略贸易理论
作为被收购方,汇源老总朱新礼曾表示,自 己并不是葬送民族品牌,“品牌没有国界, 没必要打上民族的烙印”,而卖掉汇源也不 是不负责的行为,只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使然, “企业当猪卖100年都没错”。
那么,要不要保护幼稚的民族企 业 ???
“名牌”背后的外资身影
外资在中国的食用油产业中已占优势地位,众多消费者所 熟知的品牌都有外资背景。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场上流行的“金龙鱼”、“胡 姬花”、“鲤鱼”等食用油品牌同属一个公司———新加 坡益海嘉里集团。益海嘉里集团是由国内最大的大豆压榨 企业集团———益海粮油公司与最大的精炼和小包装油生 产销售集团———嘉里粮油公司合并而成,而益海粮油和 嘉里粮油同属同属新加坡丰益国际控制,丰益国际则受新 加坡郭氏(郭鹤年)家族控制。 而除了“金龙鱼”、“胡姬花”等品牌之外,“福临门” 虽为中粮集团控股,但其背后有美国ADM的影子,“鲁 花”的股权结构中亦有25%为益海嘉里集团所持有。
引 致 消 费
Y=bY+(X-M)
边际消费倾向 × 收入
Y-bY=(X-M)
1 1-b (X-M)
令
1
Y= =k,有Y=k(X-M)
1-b
要增加Y,就要扩大(X-M),即增加出口,减少进 口。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使Y成k倍增加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中文PPT 第七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中文PPT 第七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848ba65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1.png)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7.3.1 干预的政治理由
❖ 政府干预的政治理由很多,包括:
▪ 保护就业 ▪ 保护对国家安全重要的产业 ▪ 报复外国不公平的竞争 ▪ 保护消费者免遭“危险”产品的危害 ▪ 推动对外政策目标 ▪ 保护出口国公民的人权
❖反倾销政策(antidumping policies)旨在惩罚 从事倾销的外国企业,其根本目标是保护国内企 业摆脱不公平的外国竞争,虽然不同国家的反倾 销政策有所不同,但大体与美国使用的政策相似。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7.3 政府干预的情况
❖ 政府干预有两种理由——政治的和经济的。 ❖ 干预的政治理由是保护一国国内特定群体(通常
关税与配额的结合
希尔国7际.商2务.(3第9版进) 口配额和自愿出口 限制
❖ 与实行关税和补贴一样,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 限制通过限制进口竞争有利于国内生产商。与 所有限制贸易的措施一样,配额对消费者不利。
❖ 进口配额或自愿出口限制总是提高进口商品的 国内价格。
❖ 当通过进口配额或自愿出口限制把进口数量限 制在市场份额的一个很低的比例时,价格将由 于有限的外国供给而被哄抬。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 种商品数量的直接限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 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 实行的。
❖ 关税和配额的结合产生了关税配额。在关税配 额(tariff rate quota)下,向超过配额的进口 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国际贸易政策与WTO规则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WTO规则 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244ef489cc22bcd126ff0caf.png)
3、保护期限
商标的首次注册及各次续展注册
的保护期,均不得少于7年,商标的续 展注册次数没有限制,如果该商标连续 3年没有使用,则撤销商标注册。
案例:西门子德国抢注Hisense
海信早在2000年就发现商标在德国被 博世-西门子公司抢注,西门子注册的商 标HiSenSe与海信的商标Hisense只在S的 大小写上有所差别。
[复习题]
7-1、何谓知识产权?TRIPS界定的知识产 权包括哪些内容? 7-2、何谓版权? 7-3、何谓商标?商标的种类有哪些? 7-4、何谓地理标识? 7-5、何谓工业品外观设计? 7-6、发明专利包括哪几种? 7-7、未披露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地理标识与商标不同
商标可以转让,有时效性; 地理标识不得转让,永久性。
2、TRIPS的规范
各成员应对地理标识提供保护,包 括对含有虚假地理标识的商标拒绝注册, 防止公众对商品的真正来源产生误解或 出现不公平竞争。 TRIPS对葡萄酒和烈酒地理标识提 供了更为严格的保护。
(四)工业品外观设计 1、概念
3、强制许可
在特殊情况下,允许未经专利持有 人授权即可使用某项专利,即强制许可 或非自愿许可。
4、保护期限
专利保护期应不少于20年。
案例:专利霸权笼罩中国DVD
1999年6月,日立、松下、三菱电机、 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技术开发商结 成联盟(6C),向全球发表关于“DVD专 利联合许可”的联合声明:6C拥有DVD核 心技术的专利所有权,世界上所有从事 生产DVD专利产品的厂商,必须向6C购买 专利许可才能从事生产。
当今美国文坛炙手可热的青年作家
无独有偶,我国天才少年作家郭敬明 比维斯瓦纳坦情形更糟,2006年5月他被北 京市一中院判定剽窃了庄羽的《圈里圈外》, 法院判令郭敬明和其出版社立即停止《梦里 花落知多少》一书的出版发行,共同赔偿原 告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在报纸上公开向原 告庄羽赔礼道歉,某图书大厦停止销售《梦 里花落知多少》一书。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c103c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75.png)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率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A.英国B.德国C.美国D.日本2.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出现了()。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3.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抬头。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保护的是()A.幼稚工业B.成熟工业C.国内高度发展的工业D.夕阳工业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与自由贸易学说相对立的是以()为代表的保护贸易学说。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7.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A.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B.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C.获得贸易利益D.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8.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的产品。
A.两优取重、两劣取轻B.两优取轻、两劣取重C.具有优势条件工业所生产D.具有劣势条件工业所生产l A 2 A 3 A 4 C 5 A 6 C 7 D 8 A二、多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A.对外贸易总政策B.进出口商品政策C.国别对外贸易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2.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是()A.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率B.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遍优惠制D.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缔结《洛美协定》 E.发达国家放宽进口数量限度,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3.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A.对外贸易总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进出口商品政策D.保护贸易政策4.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体表现在()A.保护本国的市场B.扩大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D.积累资本或资金 E.维护本国的对外政治关系5.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A.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B.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非关税壁垒转向关税壁垒C.加强了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行为D.管理贸易日益合法化、系统化E.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鼓励出口转向限制进口,促进商品输出6.为实现进口替代的目标,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保护和鼓励政策,包括()A.执行贸易保护政策B.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C.执行自由贸易政策D.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7.进口替代贸易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A.改善国际收支的困难B.使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C.促进经济结构的构造D.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立程度8.进口替代贸易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A.未能促进经济结构的改造B.加剧了国内的两极分化C.忽视了对基础工业,尤其是农业的建设D.未能改善国际收支的困难9.实行出口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国家主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有()A.在外贸政策上,主要是放松贸易保护,大力鼓励出口B.在外汇和汇率政策上,许多国家实行本币对外升值的办法C.在投资政策上,对出口导向的企业提供优惠D.在外资政策上,一些国家实施鼓励外国投资和自由化的政策10.出口导向贸易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A.对外贸易增长加快B.增加资金积累C.不易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冲击D.制造业的比重显著上升11.出口导向贸易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存的问题是()A.容易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冲击B建立的工业自主性性C.债务负担加重D.对外贸易增长不快1ABC 2 ABCDE 3 BD 4 ABCDE 5 ACD 6 ABD 7 BCD 8 BCD9 ACD 10 ABD 11 ABC三、判断题1.汉密尔顿认为,新的工业在早期发展中效率不高,不能和经验丰富的外国生产商进行竞争,因而需要用关税壁垒进行保护。
国际贸易政策 (2)
![国际贸易政策 (2)](https://img.taocdn.com/s3/m/d8d51d96f18583d04864596f.png)
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为: △Y=【△I+(△X一△M)】·K
其中: △Y——国民收入的增加额 △I——投资的增加额 △X——出口的增加额 △M——进口增加额 K——乘数
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 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
新贸易保护主义(70年代中期以后)
他主张关税水平应随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而变化,他 认为"凡是在专门技术与机器制造方面还没有获得高度 发展的国家,对于一切复杂机器的输入应当免征或征 收极轻的进口税,直到机器生产能与最先进国家并驾 齐驱为止"。"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工业是工业的工 业,对国外机器的输入征收关税,实际上就是限制国 内工业的发展"。
口的贸易政策。
在产业政策下,企业的补贴来自政府,政府
有权控制和调节,政府为减少开支会促进企业提
高效率。
在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下,
企业的收益来自市场,来自无数个不知 名的消费者,对此企业自然无所顾忌, 没有提高效率的压力。
对保护手段的选择还涉及到政府的
利益,选错手段常常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情
超保护贸易政策
27
(二)自由贸易的动态利益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竞争效应 规模经济 顺差与国民收入 文化思想的影响
28
保护贸易的理论依据
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 改善国际收支论 改善贸易条件论 增加政府收入论 民族自尊论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保护就业论 外贸乘数理论 保护公平竞争论 社会公平论 国家安全论 战略性贸易保护论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即: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 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7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
![7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57f6d0c60c22590102029df9.png)
7.2 间接限制措施
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量化标准 假设存在一个100%的市场经济标准,市场 化程度达到69%,就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已经 建立. 60%则为一个临界水平.一般将80%-100%视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区间.
7.2 间接限制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20年前为5%,10年前为35%。 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专家作出如下 三种预测方案: 高位预测:2010年将超过80%,中国将成为标 准的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中位预测:2010年将达到70-75%,中国将成 为相对成熟的或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 低位预测:2010年将达到65%,中国将成为准 市场经济国家或接近于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7.2 间接限制措施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标准
美国标准: 一是货币的可兑换程度; 二是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 三是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 四是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 五是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 制程度,要求该产业的产品数量和价格决策没有政 府介入,所有重要的产品投入都是以市场价格支付 的; 六是商务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
7.2 间接限制措施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成员国使用补贴 确立了比较严格的标准,将补贴分为禁止的补贴、 可申诉的补贴和不可申诉的补贴。其中禁止的补贴 包括进口替代补贴。 征收反补贴税必须证明补贴的存在及这种补贴与损 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出口国对某种出口产品实 施补贴的行为对进口国国内某项已建的工业造成重 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严重阻碍国内某一工业 的新建时,进口国可以对该种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反补贴税税额一般按奖金或补贴的数额征收,不得 超过该产品接受补贴的净额,且征税期限不得超过5 年。 对于接受补贴的倾销商品,不能既征反倾销税,同 时又征反补贴税。反补贴税是一种进口附加税。
国际贸易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748b9b37fd5360cbb1adbae.png)
20
管理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1.各发达国家加强了贸易立法,使贸易 保护主义向合法化和制度化发展。
▪ 2.双边、区域多边贸易协调日益加强,并 与国际多边贸易协调体制相交织。
▪ 3.跨国公司逐渐成为管理贸易的主体。
可编辑ppt
21
管理贸易政策的八种类型
▪ 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安排下,通过商品综合 方案和各种长、短期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处于劣势,其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就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以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更大损失。
可编辑ppt
6
▪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得 到成长的国家,为保护传统工业免遭国外 同类行业先进力量的冲击,促进幼稚工业 的发展,往往会推行保护贸易政策。
因此,政府领导人的经济贸易思想也是影 响一国贸易政策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编辑ppt
11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一般情况下,一国往往对那些政治外交 关系友好、经济上不与自身构成威胁的国 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的出口, 而对那些政治上或经济上的敌对国家,则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外贸政策,将主 要取决于本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
▪ 西方发达国家进出口可管编辑制pp下t 的贸易;
22
7.3 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政策
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本国经济。
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来看,严重缺乏竞
争力,为了巩固政权与发展经济,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发展工业的道路,并 且配以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 贸易政策形成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上,故带有十分 强烈的“战略”色彩。
国际经济学试题
![国际经济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da2a6051e79b89690226a0.png)
第一章绪论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B、汇率决定C、国际收支平衡D、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
重商主义B。
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
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企业B.个人 C。
政府 D.国家 4、生产者剩余是指()A.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B.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A.企业 B。
个人 C。
政府D.国家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在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 ) A、不变 B、递增 C、为零 D、递减2、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 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 3、下列哪个理论不是建立在比较利益的思想基础之上的()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的新贸易理论 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A、亚当?斯密B、赫克歇尔和俄林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 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 ) A。
国际比价线 B.提供曲线 C。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6e058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c.png)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按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打点的原那么、方针和办法手段的总称。
包罗以下几个因素: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当局。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尺度、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打点办法。
(二)目的1.市场目标:庇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物的出口市场;2.财产目标:庇护国内财产的开展,促进本国财产布局的改善;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堆集成本或资金;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三)贸易政策的构成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方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庇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鼎新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庇护贸易政策;比方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2.商品和效劳贸易政策:按照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布局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效劳别离制定政策。
3.国别、地域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按照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域政策。
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物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表达。
我国过去首先开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方国外对中国的兵器出口的限制等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底子类型国际贸易开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庇护贸易政策交替开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彼此对立又彼此依存和彼此转化。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庇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庇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7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
![7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a6b36344b7360b4c2e3f64a7.png)
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7.1 数量(直接)限制措施
二﹑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即对商品进口的绝对 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关税配 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 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 (surtax)。关税配额实现关税与配额的直接结合。
7.2 间接限制措施
三﹑倾销与反倾销
(一)倾销
定义: 倾销(dumping)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
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 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判定标准:确定出口商是否倾销的标准:该产品是 否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倾 销商品。
7.2 间接限制措施
7.2 间接限制措施
一﹑汇率政策
–汇价高估:政府故意高估本币汇率可以使出口品以外币 表示的价格上升,而进口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下跌,从 而达到打击出口、鼓励进口的目的
–汇价低估:政府故意低估本币汇率可以使出口品以外币 表示的价格下跌,而进口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上升,从 而达到鼓励出口,抑制进口的目的
–市场均衡汇率:是由外汇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的价格, 在经济学上称为影子汇率。
反倾销的一般做法是征收反倾销税。 非市场经济国家与替代国制度
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调查商品 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 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成本 等数据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确定倾销幅度,施以 对应的征税措施.
7.2 间接限制措施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标准
技术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
7.1 数量(直接)限制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3de40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7.png)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一、单选题1、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A.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B.为资产阶级服务C.为世界各国服务D.为少数团体服务资本主义2、自由竞争时期美国和德国先后推行:(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新贸易保护政策D.超贸易保护政策3、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开始转向实行: (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新贸易保护政策D.超贸易保护政策4、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于: ( )5.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5、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倡导( )A.贸易自由化B.保护贸易C.进口替代D.贸易区域化6、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
A.新贸易保护主义B.超保护贸易主义C.贸易保护主义D.贸易自由化7、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
A.贸易差额论B.货币差额论C.比较成本论D.保护幼稚工业理论8、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倾向是()。
A.自由贸易B.贸易自由化C.贸易保护主义D.超保护贸易主义9、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西欧国家普遍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是()。
A.自由贸易政策B.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C.超保护贸易政策D.新保护贸易政策10、保护贸易政策,简而言之,即_________政策。
()A.奖出限入 B奖入限出 C奖励出口 D 限制进口11、只有金银才是真正的财富,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财富的唯一源泉。
这是()的观点。
A.自由贸易主义B.重商主义C.超保护贸易主义D. 保护贸易主义12、欧盟通过()政策保护农产品。
A差价税B 流转税 C 固定税D 滑动税13、当今欧盟和美国()三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实力最雄厚的集团和国家。
A日本 B 德国 C 英国D瑞士14、通过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完全转变为以()的现代经济结构。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2957d376a20029bd642dac.png)
二是国别配额 。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 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进口配额实施的原因: 1.与关税相比,配额的实施由于其是限制 商 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因此在实施上和对进 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 2.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只要进口的数量是确 定的,贸易就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
25
26
第二节
一、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配额
定义: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 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 金额加以限制。 进口配额的分配 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全球配额。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 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 商品进 口。主管机关按本国进口商的申请次序批给 一定的允许进口的数量或金额,直至发放完规定的全 部限额为止。
19
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政府关税收入:c+e 净福利效应: e -(b+d)
20
(六)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___关税的综合福利效应可以分大国/小国两种情形:
1. 小国情形: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关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
府财政收入
33
(2)固定的受惠制
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
一年度在进口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
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 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但其问题是(I)政府不再有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
证的收入;(ii)这种方式带有某种垄断性,它意
味着,新增的企 业难以获得此种商品进口的特权。
因此这种分配方式不利于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
8
国际经济学及习题答案3
![国际经济学及习题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d9c37401866fb84ae45c8dc8.png)
征收关税后 ,
七、论述题
1.答案提示:
(1)小国:
关税消费效应:由关税带来的国内消费的减少,即:D1-D2;
关税生产效应:由关税导致的国内生产的增加,即:S2-S1;
关税贸易效应:由关税导致的进口的减少,即:M1-M2;
关税收入效应:由关税所导致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即:c。
10.有效保护率
11.最优关税
五、简答题
1.请简要分析小国和大国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
2.简述有效保护率的高低对于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六、计算题 Βιβλιοθήκη 1.假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本国汽车售价为15万元人民币,投入成本(即中间产品)为5万元人民币,即中间产品的价值在总产品中的比重约为33.3%。而在保护贸易条件下,本国对汽车征收50%的关税,而对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征收25%的关税,请计算有效关税保护率,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关税导致小国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关税导致小国生产者剩余增加:a;
关税导致小国福利净损失:b+d
(2)大国:
关税消费效应:D1-D2;
关税生产效应:S2-S1;
关税贸易效应:M1-M2;
关税收入效应:c+e。
关税导致大国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D.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2.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 )
A. 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B. 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C. 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D. 小于零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9267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5.png)
国际贸易政策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贸易、保护主义和市场准入。
自由贸易是指各国不设限制地进行贸易活动,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市场的自由开放。
保护主义是指各国通过关税、配额和其他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市场准入是指各国在贸易谈判中为国内产业争取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在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方面,主要包括贸易谈判、关税政策、贸易补贴、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解决等。
贸易谈判是各国在国际组织或双边谈判中就贸易政策进行协商和沟通,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准入。
关税政策是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和税则,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贸易补贴是各国对出口商品的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贸易壁垒是指各国通过法规、标准和检验等手段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和管控,以保护国内产业。
贸易争端解决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争端时,通过国际组织或双边协商解决纠纷。
国际贸易政策对各国经济和产业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增加贸易额和贸易活动,实现经济的全球化。
保护主义政策则会减少国际贸易规模,限制贸易活动和市场准入,对国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也影响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
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全球分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产业的扩展。
保护主义政策则会导致产业结构僵化,影响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
再次,国际贸易政策也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
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和创造更多贸易机会。
保护主义政策则会导致国内产业的保守和僵化,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状况。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际贸易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首先,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化。
国际经济学07 最佳关税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学07 最佳关税与战略性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dad2274b73f242336c5fb2.png)
曹吉云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总的来说,当一国政府要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国外 生产者和国内消费者承担关税与否以及承担关税的程度,决定 于被征税厂商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曹吉云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3
二 、最佳关税 最佳关税(The optimum tariff)是指,使本国福利 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 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 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最佳关税不会是禁止性关税 。因为在禁止性关税下 ,进口国不能进口该产品,因而也就无从获利。最佳 关税也不能是零关税,零关税不能使进口国获得比自 由贸易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最佳关税是在零关税 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寻找某一最佳点,在这一点,因 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的收益恰好抵消了因征收关 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
t*=40/3
曹吉云
Max(R-L)=100/3
6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三、最佳关税的来源与抽取垄断租金 最佳关税的核心问题是通过确定适当的关税水平, 从外国厂商那里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最佳关税来源于出口国厂商被迫承担的关税。它可 以来源于在进口国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外国厂商在 进口国市场的一部分垄断利润。 假定出口国厂商是进口国市场某种产品(如摄象机 )的唯一供应者。
曹吉云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20
若一家公司比如波音公司抢先进入市场,会获得丰 厚的垄断利润,此时空中客车公司的最优策略是不生 曹吉云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15 产。
此时不论波音公司生产还是不生产,空中客车公 司都会生产并进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波音公司会 选择退出市场。空中客车获得1.25亿美元的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1.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重商主义 具体措施包括:
• • • • • 限制外国制成品的进口(高进口关税) 鼓励本国制成品的出口(减免出口税,出口退税) 限制本国原材料的出口,鼓励对外国原材料的进口 推行殖民扩张和垄断外贸政策(东印度公司) 促进本国产业发展
私人生产者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反应,会在每一个国家一直扩
张生产直到整个世界达到最优; 私人消费者出于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反应,会持续购买产品直 到整个世界的福利达到最优。
4
次优的现实世界
在一个经济体内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导致了扭曲: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使市场无法达到
经济的最优。
18
美国汉密尔顿 -保护关税的思想
政策主张:奖出限入
(1)进口产品:高关税,以保护国内新兴工业
(2)原材料、机器设备:进口低或免关税,出口则限制 (3)国内工业: 政府信贷;津贴、奖励金
(4)联邦质量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质量
该学说的意义:反映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 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 通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 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基本形成。
21
李斯特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背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仍以农业为主,远远落后于 英法等工业国家 理论主张 (1841年《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代表德 国资产阶级利益)
1)以国民经济学代替世界主义经济学 2)以生产力经济学代替财富经济学
3)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根本上又是一致的
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政府政策:会扭曲经济上有效率的市场。
表10-1提供了六种情况的扭曲,包括四个市场 失灵引起的扭曲和两个政府政策导致的扭曲。
5
表101
状态 边际的激励
激励的扭曲及其效应
效应
最优世界:
激励的扭曲: 外部成本
P=MR=MC= SMB=SMC
SMC>P(= MR =MC= SMR ) SMR >P(= MR =MC= SMR) P>SMC P<SMR 含税的P>SMC 含补贴的P< SMC
①
②
对外贸易总政策
对外贸易具体政策
进出口商品政策、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
10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二、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指政府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和限制,也不
自由贸易政策 和输入,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的一
种政策。
给予补贴和优惠,允许货物和服务自由输出
保护贸易政策
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 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 竞争。同时,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 实行补贴和各种优待,以鼓励出口。 实质是奖出限入。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
几个世纪的争论: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支持自由贸易-理由?
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支持保护贸易-理由?
限制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 鼓励出口-出口补贴
2
最优的理想世界
自由贸易理论:假设一个任何私人激励都完 全与整个社会收益与成本相联系的理想世界。
7
庇古的税收或补贴法-治理现实扭曲:
1.
如果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私人成本和市场价格(SMC> MC=P=MB=SMB),如污染,可让政府征收数量为 (SMC- MC)的税收,通过增加成本使私人成本=社 会边际成本。
2.
如果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收益(SMB> MB=P=MC=SMC),如企业培训,便可让政府支付 其数量为(SMB-MB)的补贴,使市场中的决策者得 到全部的收益。
4.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 二战中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新贸易保护主义 -战略出口补贴政策
14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幼稚产业理论infant industry 观点:暂时性关税是有其合理性的。
与最优关税理论不同:它从长期来看关税 保护,不仅对本国而且对世界也是有利的。 与其他关税理论不同:它具有明显的动态 性,认为保护只是暂时的而非永久存在。
原因:自由贸易关于要素在国内能自由流动前提 不成立,淘汰这些产业会带来失业等社会问题。
在最优世界里,任何需求或供给曲线都具有 两种功能,即同时代表私人和社会的收益或成本。
表10-1中第一行总结了经济学家所谓的“最 优”世界。市场价格(P)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发 挥着信号作用。
3
在最优世界里, 5个边际价值是相等的:
价格(P) = 购买者私人的边际收益MR= 社会边际收益SMR = 销售者私人的边际成本MC=社会边际成本SMC 在最优世界里,自由贸易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自由贸 易使得市场竞争中“看不见的手”在全球发挥作用:
生产力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更重要!
22
李斯特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国民经济发展的5个时期: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业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业时期
——自由贸易政策:
摆脱落后和未开化状态
—— 保护贸易政策
—— 自由贸易政策:
工商业已发达
根据李斯特观察:当时英国实现工业化并处于世界垄断地位, 主张贸易自由化是正常情况。德国,正处于工业建立阶段, 还不具备自由竞争的能力。
28
3、幼稚产业保护是否有效性?
关于幼稚产业保护有效性的结论:
(1)存在某种政府鼓励的情形。 (2)关税可能起到作用,也可能没有作用。 (3)其他方式,比关税更有助于幼稚产业发展。 (4)幼稚产业的选择,很难操作。
幼稚产业保护,是政府冒风险的一种投资。 案例:P200《一个高效和一个低效的汽车发展战略》
外部收益
垄断力量 买方垄断力量 (要素市场) 导致扭曲的税收
导致扭曲的补贴
6
面向外部性的政府政策
1.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所建立的税收
或补贴的方法。(乐观主义派) 2.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 科斯(Ronald Coase),产权制度方法,通过建立新的私人产 权制度比税收或补贴更为可取。 但贸易政策的争论点:关税和补贴。 本章研究: 1. 贸易政策(关税和补贴)如何能纠正外部性扭曲, 给一国带来收益。 2. 对这种贸易政策在实践中有效性提出疑问。
17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1755~1804)
美国汉密尔顿 -保护关税的思想
背景-1781年独立后美国经济重建中的南北争论: 当时美国经济凋敝,工业落后,北方的工业资产 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南方的种植园主反对。
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提出保护关 税思想。
理论基础:1791年《关于制造业的报告》,系统 阅述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பைடு நூலகம்
贡献: 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贸易保护理论
24
2、幼稚产业经济理论分析 米尔-巴斯塔布尔标准
A.当前的国内市场
P Sdn •自由贸易下,没有生产 •关税下,20单位的生产 •关税损失:b+d
4000 3000
b
d
含税价格 t=33% 世界价格(初期)
Dd
O
20
60
85
Q(千辆)
25
2、幼稚产业经济理论分析
29
二、衰落产业理论-保护就业论
自由贸易下,进口会威胁本国进口竞争 厂商和行业利益甚至生存。 对于这些产业,政府面对选择:
淘汰 or 保护?
30
二、衰落产业理论-保护就业论
理论上:淘汰 重要假定:衰落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工人,资本, 土地和经理人),可以自由流动,顺利转向优势 部门。 实践上:保护 衰落产业的工人和其他资源没能顺利转向优势部 门,劳动力有的失业,有的转向收入低的行业。
15
一、 幼稚产业理论infant industry
1、代表人及其思想
美国:汉密尔顿 -保护关税的思想 德国:李斯特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财富与财富的生产力,哪个更重要?
发展物质财富生产力的长远利益,比单纯获 得近期消费廉价物质财富的利益更重要。
16
美国汉密尔顿 -保护关税的思想
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 岛的孤儿,一跃成为 乔治•华盛顿最信任的 左膀右臂。 他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之一,也是宪法的起 草人之一,他是财经 专家,是美国的第一 任财政部长。
19
§高关税与美国的崛起之路
遗憾的是,当时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未
得到推行,1789年的关税法案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 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制造业。
1807年的《禁运法案》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816年通过了第一个保 护性关税法案。 南北战争后,汉的思想得到了采纳,美国从此走上了高关税保护工 业的道路(直至二战)。1890年《麦金利关税法》将整体关税率从 38%提高到49.5%。 高关税有力地保护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内战以前,美国还是个农业 国,农产品占全部商品生产的一半以上。但到1900年时,美国工业 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12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2.18世纪中-19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英国:强调自由贸易政策
• 减少应税商品,降低关税率 • 取消了经营外贸的特权 • 废除了《谷物法》和《航海条例》
美国、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
保护幼稚工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