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应用指引解读 财务报告

合集下载

内控应用指引解读14财务报告

内控应用指引解读14财务报告

内控应用指引解读14财务报告内控应用指引解读14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安然、世通、银广夏、琼民源等财务丑闻事件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健全所致。

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内控指引”),就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风险。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参与财务分析会议的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

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

财务报告内控方面分析(3篇)

财务报告内控方面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本文将从财务报告内控方面的分析入手,探讨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二、财务报告内控概述1. 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执行和监督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

2. 财务报告内控目的(1)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3)降低企业风险;(4)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三、财务报告内控分析1. 财务报告编制流程(1)预算编制与执行;(2)凭证填制与审核;(3)账务处理与核算;(4)财务报告编制与审核;(5)财务报告披露与公告。

2. 财务报告内控要点(1)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和监督等环节。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2)凭证填制与审核凭证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

企业应规范凭证填制,确保凭证的真实、完整和合法。

同时,加强对凭证的审核,防止虚假凭证的出现。

(3)账务处理与核算账务处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建立健全账务处理制度,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合规性。

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4)财务报告编制与审核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在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应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防止虚假报告的出现。

(5)财务报告披露与公告财务报告披露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ppt课件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ppt课件
1.财务报告概述 2.编制、提供财务报告应关注的风险 3.财务报告控制的目标 4.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 5.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控制要点 6.案例选讲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
2
1.财务报告概述
财务报告是指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
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应当在财务报告中
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必须保持与聘请承担 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董事会、监事会沟通,随时处 理具体问题,保证财务报告按预定时间披露。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
9
5.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控制要点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时,至少要关
注以下关键方面与关键环节,将其作为控制关键点:
(企业5内)部控预制配防套指和引二查十讲明14财各务报种告 舞弊,减少损失。
6
4.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
(1)岗位分工与责任制
必须明确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岗位分工,明确
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确保财务报告编制的
前期准备工作基础扎实、分工合理,确保编制、披
露与审核等职务分离、制约,并由全体董事、监事、
报表与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本期数字与上期数字的
勾稽关系。确保表中数据经得起检验,按规定送董事
会及审计委员会审查。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
8
(4)报送与披露控制
企业应建立财务报告报送审查与披露管理制度。明 确报送审查的时间、流程;负有对外规范披露的公司, 还应规定具体披露程序与时间,保证相关信息没有漏项。 需要聘请有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要事先 订立契约,按时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由董事会或股东 大会决定公开披露时间。

内控指引之制度——财务报告

内控指引之制度——财务报告
2.交易标的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3.交易标的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净利润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
4.交易的成交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4.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
5.影响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主要原因。
6.报表调整事项和需要说明的事项。
7.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3章 会计报表的编制
第7条 财务部负责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在编制之前,财务部门人员根据《财务报告编制准备管理制度》布置、落实编制工作。
第10条 财务部会计人员通过人工分析或计算机信息系统检查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重点校验以下项目。
1.会计报表内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
2.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数字的衔接关系。
3.会计报表与附表之间平衡及勾稽关系。
第11条 公司发生合并、分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做出恰当的
第3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子(分)公司的所有员工。
第2章 财务舞弊和造假内容及方式
第4条 利用伪造与虚构进行财务舞弊
1. 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隐匿或套改凭证,如发票造假、伪造单据、虚开和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2. 虚构业务、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第5条 利用计算机舞弊
盗用公司计算机密码进行隐蔽的程序修改或暗藏程序,扰乱计算机程序,使其达到不法目的。
第15条 财务部的会计核算及合并报表执行
1.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权益性资本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并以此编制个别会计报表,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提供基础数据。

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分析(3篇)

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分析,探讨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引言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资产安全,防范经营风险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内部控制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分析1. 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内容内部控制财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领导层素质等。

(2)风险评估:包括对企业内外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3)控制活动:包括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控制措施,如审批、授权、核对等。

(4)信息与沟通:包括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外部信息收集和沟通渠道。

(5)监督: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评估和改进。

2. 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1)定量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定性分析: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方面的描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1. 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2. 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 防范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经营风险,降低企业损失。

4. 提高企业合规性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合规性。

四、改进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

3.财务报告控制的目标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目标应该与企业目标 一致,最终都是实现企业目标。但其具体应 达到的控制目标是: (1)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及时、合规; (2)保证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发挥,保护 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3)保证管理层制定的管理制度得到实 施,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4)压缩成本费用,节支增收; (5)预防和查明各种舞弊,减少损失。
5.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控制要点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时,至少要关 注以下关键方面与关键环节,将其作为控制关键点: (1)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 企业的财会部门是财务报告的归口管理部门,必须 明确财会部门的职责包括: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 项,负责会计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制定年度财务报 告编制方案;编制年度、中期、月份财务报告。 财会部门必须在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下实行 岗位责任制,明确权利与责任,明确业务流程与信息 传递流程。保证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保证信息真实、 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及时披露。最后董事会、监事及 高级管理者对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所使用的会计政策,没有文字的附注,会计信息使用者 就很难读懂。而当今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 使用者恰恰需要这些数据说明,需要审计鉴证这些数据 与说明。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控制以下几个关 键环节: 第一,管理层必须首先对外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因为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是管理者的职责,也同时告诉 投资者与社会各界该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程度、公司的 长期生存能力与成长性。 第二,报表的附注与文字说明。 这是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报表中的信息,必须简 明易懂,准确无误。会计报表附注一定按顺序排列,
2.编制、提供财务报告应关注的风险
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 告,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 1)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 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 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 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3)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 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 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须密切关注 财务报告方面的风险,万万不可忽视。

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呈现,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与商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不仅能够降低舞弊风险,还能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共同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确保财务报表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它涉及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态度和责任。

从企业战略层面出发,管理层的承诺和支持是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的首要条件。

企业文化越是重视风险管理与合规性,其内部控制效果就越显著,进而提升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风险评估是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而通过对这些风险的评估,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潜在问题,从而合理设置控制措施。

例如,当企业发觉某项业务存在潜在的财务舞弊风险时,可以增强相关岗位的监督与审查力度,对该环节的控制活动进行调整,以减少错误和欺诈的发生概率。

控制活动则是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完整的重要环节。

包括授权、审核、分工等一系列措施。

比如,企业可以设置不相容职务的分工,对重要的财务交易进行多层次审批和监控。

定期的财务审计也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确保其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信息与沟通是保证财务信息流畅和有效的重要因素。

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应该畅通无阻,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这一过程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和传递财务数据,以确保管理层能够依据准确的信息做出有效决策。

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也必不可少,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够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感。

监督环节则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综合评估与监测。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财务报告

2011-8-20
35
(三)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的范围 ■合同订立前的尽职调查 ■合同文本的选择、审核和签署 ■合同印章管理 ■合同保密管理
2011-8-20
36
(三)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的范围:
企业对外发生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均 应订立书面合同。(例外情况的处理,如小额零 应订立书面合同。(例外情况的处理,如小额零 星交易、受条件限制未及时订立合同等情形)
2011-8-20 17
2.上市公司和国企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核 全社会 董事会、 董事会、监事会审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占主导地位的企业,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 当至少于每年末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 财务报告
2011-8-20
18
3.对外提供的基本要求
2011-8-20
31
(二)合同管理概述
适用范围
——以书面合同为主,口头合同参照 ——以书面合同为主,口头合同参照 ——劳动合同不适用本指引(人力资源指引) ——劳动合同不适用本指引(人力资源指引)
2011-8-20
32
口头合同也叫口头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以谈话、电话等 口头形式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协议,无任何书面的或其 他有形载体来表现合同内容。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形式中一 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 条关于“ 条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 形式” 形式”的规定,人们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 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或协议。 口头合同,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定;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 益;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没有损害社会公共 利益;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 保护。

【实务操作】手把手教你内控评价—财务报告篇

【实务操作】手把手教你内控评价—财务报告篇

【实务操作】手把手教你内控评价—财务报告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评价业务层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因此,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有利于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从而有效控制财务报告风险。

评价目标及评价依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就是保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使企业预防和控制财务报告风险。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是国家关于财务报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及《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中有关财务报告部分的内容。

具体依据因评价单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界定了财务报告的定义、描述了财务报告中重点应当关注的风险,提出了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财务报告关键控制点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是企业构建与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最直接的依据。

企业应认真学习领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等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和原则要求,并以此为起点构建和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评价单位层面的评价依据包括《财务报告管理制度》、《财务报告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财务报告的岗位责任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中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矩阵》既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最为直接的依据。

评价内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总体来说就是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具体评价范围包括财务报告的编制、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等主要财务报告活动。

具体评价内容因评价单位开展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和被评价单位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

(一)设计有效性评价。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评价包括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两个层面。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结果有效性的前提是设计过程要有效,因此,要重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过程有效性的评价,不能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结果有效性进行。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政部会计司最近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该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解读和指导,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首先,该指引明确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原则。

指引指出,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和可理解的财务信息。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内部控制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规模来设计,确保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适度。

其次,指引明确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指引列出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会计估计和计算方法、重大会计处理和决策、审计调整和财务报表披露。

企业需要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建立适当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再次,指引提出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

指引指出,企业需要针对财务报告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风险评估应考虑财务报告的重要性、风险影响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等因素。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等方式,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指引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提出了建议。

指引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包括内部审计、独立董事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等。

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并委派专业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同时,企业还应及时披露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企业应根据指引要求,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财务报告过程中,企业还应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制定,并建立监督和评价制度。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和可理解的财务信息,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财务报告分析内部控制(3篇)

财务报告分析内部控制(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文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程序。

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期为企业的财务报告提供参考。

二、财务报告分析1. 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2)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状况。

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3)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状况。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和资金运用能力。

2. 财务比率分析(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3)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企业运用资产和资金的能力,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三、内部控制分析1.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1)财务报告编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制度,明确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财务核算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规范财务核算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2. 内部控制执行(1)财务报告编制执行企业应严格执行财务报告编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财务核算执行企业应严格执行财务核算制度,规范财务核算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评价执行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3. 内部控制监督(1)内部审计监督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财务报告

Your site here
供未遵循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导致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
未能及时对外报送财务 报告导致财务报告信息 使用价值低同时也违反 有关法律法规
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编 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 原则和方法不一致,影响 各方对企业情况的判断和
风 经济决策的作出
Your site here
LOGO
Contents
管控 措施
核对账证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制度 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
检查需要调整的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 应在当期事项处理完毕后审核签字实施关账结账 若关账后需重新打开,应填写申请表经审批通过
Your site here
LOGO
❖ 财务报告 通用流程 图
Your site here
LOGO
三、财务报告编制阶段的主要风险点 及管控措施
风险点
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
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编报前应完成对账、调账、差错更改等业务, 再实施关账操作 编制个别财务报告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 制度规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
LOGO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14号 财务报告
小组成员:曹晓静 魏灿 指导老师:杜建菊
Your site here
LOGO
❖ 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 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 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 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 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 应用指引第14号—— —财务报告》
企业应建立完备的信息沟通渠道 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应根据财务报告的报送要求安排相关工作进度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78·综合 2011 来自第 5 期(上)技术探索 TECHNICAL PR OBE
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第三个步骤是分析 利用阶段,产生的原因的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导致的风险是 “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 风险失控”。《财务报告指引》对三种风险的概括不仅精炼,而且层 次清晰,便于理解、记忆和执行。
技术探索 TECHNICAL PR OBE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4 号— ——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晋晓琴
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 的是能够真实、完整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给信息使用者展现企业真实的情况。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接关 系到广大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 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减少商业欺诈,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 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 引和1项评价指引、1项审计指引构成,其中一项应用指引引人注目, 它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 报告指引》),本文主要对其主要内容予以几点思考。
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1)企业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 报告分析工作,然后在制度上做出保证— ——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 议,把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次把财务分 析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2)采用财务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 力指标、营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具体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结构 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3)为了保证财务报告分析不流于形式,要 求把财务分析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并且构成企业内部报告的组 成部分;(4)为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分析报告的结果要及时 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为企业进行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 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 财务报告
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022/12/6
7
目录 1 基本介绍 2 业务流程简述
CONTENTS
3 监管文件
4 风险点控制
财务报告主要流程
总则
报告的编制
报告的对外提供
报告的分析利用
第一条~第四条 第五条~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第二十条
财务报告业务流程 制订财务报告编制方案
3 监管文件
4 风险点控制
财务报告舞弊三角理论
风险控制点
基会 础计
核 算
会计政策建议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估计的明确 会计估计的变更 财务系统管理
管财 理务
报 告
期末结账管理 报表编制 报表审核 财务报告审计 财务分析管理
2022/12/6
税务政策管理

税费计算与审核

税费申报与缴纳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
2022/12/6
6
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基本介绍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财务报 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 任制,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
财务总监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

税务档案管理
管会 理计
档 案
会计档案的归档与保管 会计档案的销毁
13
研发费加计扣除
1. 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 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 2. 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内控指引之制度——财务报告

内控指引之制度——财务报告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6.企业合并、分立。
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4.向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部门提供的外部会计报表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5条 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方交易舞弊
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不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
第7条 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不当的合并政策、折旧方法、收入费用确认方法及选用不当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等。
第8条 掩饰交易或事实舞弊
公司相关人员通过利用会计报表项目掩饰交易或事实真相,或者在报表附注中不完全披露交易真相。
第8条 本办法自年月日起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4
制度名称
会计报表编制管理办法
编号
受控状态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科学、有序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完整、准确、及时地为公司外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为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的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2.交易标的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3.交易标的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净利润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11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概述
3、建立日常信息核对制度
企业应当从会计记录的源头做起,建立起日常信息定期核对制度,
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防范出于主观故意的编造虚假交易, 虚构收入、费用的风险,以及由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会计 记录与实际业务发生的金额、内容不符的风险。
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中应及时进行对账,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 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发现差异及时查 明原因予以解决,并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 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记录的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依 据充分、期间适当。
企业负责人
总会计师或分管 工作的负责人
对财务报告的 真实性和完整 性承担责任
负责组织领导财 务报告编制和分 析利用工作。
企收业集财汇会总部有门 关会 计信息;制 定年 度财务报编 制方 案;编制年 度, 半年度、 季度、 月度财务报 告等
参与部门
及时向财会 部门提供编 制财务报告 所需信息, 参与财务分 析会议的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8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概述
(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控制流程 岗位职责
职责分工
授权批准 制度
定期核对
日常信息 核对制度
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 总体要求
系统更新维护
各环节审批
会计 信息技术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9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概述
1、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
至此,和其他一些海南上市公司一样,琼民源作为一个“壳”资
源,在被重组之后,也被动的完成了一次令人唏嘘的“北飞”。

指引解读——财务报告

指引解读——财务报告

封面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使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安然、世通、银广夏、琼民源等财务丑闻事件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健全所致。

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使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内控指引”),就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风险。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参与财务分析会议的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

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摘要】《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之一,它是差不多规范的具体化,是贯彻《会计法》的重要措施,是对《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有效补充,具有专门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内部操纵;财务报告应用指引;财务报告分析;差不多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公布了《企业内部操纵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18年7月公布的《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以下简称《差不多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操纵规范体系。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和1项评判指引、1项审计指引构成,应用指引在整个内部操纵规范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应用指引中,《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指引》)具有专门重要的意义,本文要紧对其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指引》的重要意义(一)是完成内部操纵目标的重要保证《差不多规范》定位了内部操纵的五个目标,其中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纵观财务操纵的整个进展历史,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操纵的一项要紧目标。

企业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完整、不偏不倚地披露企业的经营成果,给信息使用者(专门是投资者)展现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截了当关系到宽敞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截了当阻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进展。

而《财务报告指引》对财务报告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操纵做出了全面的、具体的规范,是对财务报告的全过程的操纵,是完成内部操纵目标的重要配套措施。

(二)是贯彻落实《会计法》的重要举措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只是提出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而《财务报告指引》补偿了其缺陷,对财务报告从编制、对外提供以及分析利用做出了详细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安然、世通、银广夏、琼民源等财务丑闻事件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健全所致。

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内控指引”),就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风险。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参与财务分析会议的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 (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

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

任何越权操作行为,必须另行授权审批后方能进行,且授权审批文件应妥善归档。

? (三)建立日常信息核对制度企业应当从会计记录的源头做起,建立起日常信息定期核对制度,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防范出于主观故意的编造虚假交易,虚构收入、费用的风险,以及由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会计记录与实际业务发生的金额、内容不符的风险。

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中应及时进行对账,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发现差异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并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记录的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依据充分、期间适当。

? (四)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技术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或避免编制差错和人为调整因素。

同时,企业也应当注意防范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特有风险,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定期更新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确保取数、计算公式以及数据勾稽关系准确无误;第二,建立访问安全制度,操作权限、信息使用、信息管理应当有明确规定,确保财务报告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的非法修改和删除;第三,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级和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时,企业应有规范的审批流程,并采取替代性措施确保财务报告数据的连续性;第四,做好数据源的管理,保证原始数据从录入环节的真实、准确、完整,满足财务分析的需要;第五,制定业务操作规范,保证系统各项技术和业务配置维护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和内部管理规定,月结和年结流程规范、及时,等等;第六,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定期备份,做好防消磁、防火、防潮和防尘等工作;对于存储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定期检查,防止由于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 二、财务报告业务流程财务报告流程由财务报告编制流程、财务报告对外提供流程、财务报告分析利用流程三个阶段组成。

其通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构建和优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

三、财务报告编制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 (一)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企业财会部门应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并由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

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应明确财务报告编制方法(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合并方法、范围与原则等)、财务报告编制程序、职责分工(包括牵头部门与相关配合部门的分工与责任等)、编报时间安排等相关内容。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会计政策未能有效更新,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未经审批,导致会计政策使用不当;会计政策未能有效贯彻、执行;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清,导致数据传递出现差错、遗漏、格式不一致等;各步骤时间安排不明确,导致整体编制进度延后,违反相关报送要求。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会计政策应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和最新监管要求的规定。

企业应按照国家最新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企业统一的会计政策。

企业应有专人关注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变化及监管机构的最新规定等,并及时对企业的内部会计规章制度和财务报告流程等做出相应更改。

第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调整,无论是强制还是自愿,均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三,企业的内部会计规章制度至少要经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生效,财务报告流程、年报编制方案应当经公司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核准后签发。

第四,企业应建立完备的信息沟通渠道,将内部会计规章制度和财务流程、会计科目表和相关文件及时有效地传达至相关人员,使其了解相关职责要求、掌握适当的会计知识、会计政策并加以执行。

企业还应通过内部审计等方式,定期进行测试,保证会计政策有效执行,且在不同业务部门、不同期间内保持一致性。

第五,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六,应根据财务报告的报送要求,倒排工时,为各步骤设置关键时间点,并由财会部门负责督促和考核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及时进行提醒,对未能及时完成的进行相关处罚。

(二)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在编制财务报告前,企业应当确认对当期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事项,并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重大事项,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的计量、收购兼并、资产减值等的会计处理不合理,会导致会计信息扭曲,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对重大事项的予以关注,通常包括以前年度审计调整以及相关事项对当期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度的变化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新增业务和其他新发生的事项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年度内合并(汇总)报告范围的变化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等。

企业应建立重大事项的处理流程,报适当管理层审批后,予以执行。

第二,及时沟通需要专业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并确定相应会计处理。

企业应规定下属各部门、各单位人员及时将重大事项信息报告至同级财会部门。

财会部门应定期研究、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组织沟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逐级报请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审批后下达各相关单位执行。

特别是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计量等涉及重大判断和估计时,财会部门应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 (三)清查资产核实债务企业应在编制财务报告前,组织财务和相关部门进行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工作。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资产、负债账实不符,虚增或虚减资产、负债;资产计价方法随意变更;提前、推迟甚至不确认资产、负债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确定具体可行的资产清查、负债核实计划,安排合理的时间和工作进度,配备足够的人员、确定实物资产盘点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同时做好业务准备工作。

第二,做好各项资产、负债的清查、核实工作,包括:与银行核对对账单、盘点库存现金、核对票据;核查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核查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核查账面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核查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清查土地、房屋的权属证明,确定资产归属;核查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等。

第三,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差异,应当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取得合法证据和按照规定权限经审批,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 (四)结账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在日常定期核对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等业务,然后实施关账操作。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账务处理存在错误,导致账证、账账不符;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结账的时间、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关账后又随意打开已关闭的会计期间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第二,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企业制定的核算方法。

第三,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

例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坏账准备等;各项待摊费用按规定摊配并分别计入本期有关科目;属于本期的应计收益应确认计入本期收入等。

第四,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对于调整项目,需取得和保留审批文件,以保证调整有据可依。

第五,不得为了赶编财务报告而提前结账,或把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延至下期登帐,也不得先编财务报告后结账,应在当期所有交易或事项处理完毕并经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

第六,如果在关账之后需要重新打开已关闭的会计期间,须填写相应的申请表,经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审批后进行。

(五)编制个别财务报告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任意进行取舍。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报表数据不完整、不准确;报表种类不完整;附注内容不完整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