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解决办法

通信102 王长余 2010081351

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健康食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和曝光,也引发了民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高度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为国家公共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2005 年,“苏丹红”亨氏辣椒酱事件。另有在卵磷脂胶囊中被查出含有“苏丹红” ,双鹤药业加工的“济世慈航绿源蜂胶胶囊”被查出含有违禁药物,据报道,这些“涉红” 事件的保健胶囊,均为代加工产品,且无标签和商标。而发生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则是,可以进行随意购买服用的保健品中普遍存在着代加工,却没有相关法规进行监督。2006 年 6 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瘦肉精”易引起急性中毒,心悸,面颊、四肢肌肉颤动。这次事件同样也暴露出一定的监管漏洞,因为引发食物中毒的猪肉有产地颁发的检疫证明和道口检查章,却在终端市场发生了安全事故。11 月,又发生“苏丹红”咸鸭蛋事件。 2007 年,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乐事薯片等 23 种进口食品抽查不合格,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 2008 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可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三聚氰胺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不会区分这种伪蛋白,而那些不法商贩便利用了这个漏洞,导致 1000 多名婴儿忍受结石之痛。2009 年,“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导致鸡蛋价格出现下跌。 2010 年 3 月,爆出地沟油回流餐桌事件;7 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又“卷土重来”。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资源、新材料、新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广泛应用,食源性的病原体及人类疾病也会增加,地球环境和生态的变化,更多环境污染物、有害微生物和生物的不断出现,食品危害的因素越来越复杂,这些都令全世界

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可以预见,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工作定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2、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家禽养殖周期由过去的200天缩短到40天,一些老百姓误以为是使用激素促成的。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有限性,给不安全食品的市场需求带来机会;同时,一旦出现不客观的舆论宣传,就会加剧人们对食品不安全的恐慌.降低食品不安全风险的对策为恢复国内外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信心,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之间形成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水平,全面控制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打击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假冒伪劣行为,规范食品流通经营秩序。-要增强食品不安全风险意识。必须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尤其要加强对一些高风险的食品消费进行评估。高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摊经营的食品等应成为评估的重点。 -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传;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坚决杜绝消费高风险食品,科学对待食品不安全的恶性事件。 -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应在分段监管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监管职能,做到统一协调、权责明晰-要引入市场机制,让食品安全的风险状况成为影响食品需求及其价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具有隐蔽性。为引起食品生产者重视食品安全性,需要加强认证工作,建立可追溯制度,做好日常监测,及时公示信息,发挥品牌效应,便于消费者辨别。当消费者把安全性作为食品需求的优先决策因素时,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就形成了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国家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群众反映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保障食品安全:

1.强化对食品安全检测监督结果的定期公开制度。对于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灵活选择适用区域和人群,通过公开的渠道向大众公布。例如,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1976年11月创办了一本面向大众的杂志《选择》,该杂志不接受任何商业广告,内容主要是专业的检测报告,所有的检测结果均为工作人员从市场上自购的商品,不允许由企业提供获得,企业在测试完成之前绝对不会得到产品即将进行测试的通知,如果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向所测试产品的企业泄露了相关资料或者接受馈赠,将触犯相关法律,并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在各部门综合协调监管的基础上推进监管的专业化。2010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初步建立了由国务院、地方政府、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新闻媒体等组成的复合型、立体型监管体系。这个监管框架与美国由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多部门具体负责的综合性监管体系比较类似,不同的是,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事实上是独立的监管主体,农业部负责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署负责监测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各部门之间使用备忘录作为协调机制。相比之下,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涉及了质监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管理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应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的适度专业化,并完善地方政府综合协调机制。

3.强化执法检查,提倡制度刚性化。对于执法部门的监督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保证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安全,应逐步建立食品追踪识别标志制度,对食品安全的自检、抽检记录都有据可查。我国在《食品安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