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初中历史部编版1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改 进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商 鞅 变 法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确 立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 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 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 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办室私垄学断,教打育破的了局贵面族;和主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2024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统编版)百家争鸣-1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导入
回忆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引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社会现象。
4分钟
一、老子和道家
1. 了解老子生平
2.依据《道德经》原文选段,了解老子哲学思想、政治主张。
8分钟
二、孔子和儒家
1. 了解孔子生平、地位
1.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2.百家争鸣的含义
3.学生翻开教材40-41页,找一找儒、墨、道、法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各自的思想主张。
提问从这些主张中,你看出各学派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哪些方学生回忆各学派主张,知识再认再现,进一步分析、阐释,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
2.依据《论语》原文选段(问仁),了解孔子核心思想——仁
3.依据“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了解孔子政治思想——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4.依据《论语》原文选段(问仁),了解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依据孔子弟子状况整理表格,了解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5. 简要介绍孔子在文化典籍整理上的贡献
10分钟
三、百家争鸣
5.百家争鸣的影响
2分
小结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升华本课主题,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
学期
上
课题
百家争鸣
教科书
书名:《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的方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
历史课件部编版《百家争鸣》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 争鸣课 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 争鸣课 件 (共23张PPT)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非攻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
——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墨子》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孟子》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归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 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 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墨子》
①主张:“兼爱”、“非攻”
② 提倡:节俭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
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
儒家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百家争鸣1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学派
人物
历史 地位
时期
相关 著作
主要思想
儒
孔子
创 始
人
《论语》 核心思想是“仁”
春秋 《春秋》 主张以德治国,实行德政
后期
主张“有教无类”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孟子
代表 人物
战国 时期
实行“仁政”;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家 荀子
代表 战国 人物 时期
《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
A.孔子 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B.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B.孟子
祸 兮,福 之 所 倚;
C.韩非子 D.墨子 2、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祸 兮,福 之 所 倚;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这句话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尚贤
平等博爱
节用
节葬
孟子 阅读P36第一段,思考
A.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
墨子 廉正、廉洁、自律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以德治国 尊敬师长,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平等博爱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5.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⑴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
A)
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A.庄子 “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历史-上册-[课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时期
春秋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百家争鸣
主要代表
主张
孔子
“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兴办私学,有教无 类,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孟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德治国
——《论语·为政》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
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反对苛政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
上述材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强调做人应不卑不亢,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 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有一个小孩因为家境贫寒偷了邻居家的一只老母鸡,被邻居抓住 送到衙门。如果你是一名官员,运用“百家争鸣”中儒家、墨家、道 家、法家的思想,谈谈你如何处理这位家境贫寒的小偷。
姓李名耳 春秋后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典籍 《老子》(又称《道德经》)
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道经侧重讲哲学, 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
(二)老子的道家思想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哲学:“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哲学:朴素辩证思想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3.政治:“无为而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百家争鸣)课件
2、儒家思想继承者——孟子(亚圣)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1)思想主张
C、伦理思想 (1)性善论:
四端(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2)养浩然之气 人格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价值取向: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4)教育思想
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②重视对文化典籍的整理,创办私学。
主要贡献: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的范 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同时其言论《论语》, 编订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 秋》等。
1、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春秋时期)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礼记•檀弓下》
苛政猛于虎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 (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具有进步性:
①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1、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春秋时期)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3、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亚圣)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 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 荀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 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 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 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 陵(今山东苍山)令。失官后家居 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百家争鸣)教育课件
这样可以避免“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思想家最有可
能属于( C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10.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 出百家争鸣( D )
儒家 墨家 法家
百家争鸣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尚法”,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6.战国末期,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建立中央集
权专制统治的思想家是( C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课后 达成
1.《道德经》全文5 000余字,文辞简短,深富人生哲理,是中华
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一。在这本书中可以读到的思想是( B )
A.“仁者爱人”
随堂 演练
知识点一:老子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
家是( A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2.小明想了解老子的言论,他应该阅读( B )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
知识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3.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漫画说历史 材料一
(1)材料一漫画中的两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一学派?概括材料中反映 的他们各自的主张。
【答案】老子:道家学派,主张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韩非:法家学派,强调以法治国。
电影看历史 材料二 电影《孔子》讲述了东周 末年,诸侯割据,相互征战,孔子为了 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 代抗争,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 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电影《 墨攻》讲述了战国时期十万赵国军队攻 打梁城,墨者革离(虚构人物)孤身救城 的故事。
初中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全文课件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以“礼”治理国家
——《论语·颜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
——《论语》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论语·雍也》
教育方面:
1.推广私学
2.“有教无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儒欲家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法义家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
人 教部编 版七级 历史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
5、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 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 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 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 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 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 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 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 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1张PPT)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 大教育家 。
2
孔子像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和政治主张【阅读P37第二自然段】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并将“仁”作为处
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
2、孔子在政治上推出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 以德治国 ,要求统治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 和 社会变革
温故知新 1 早期国家的产生
温故知新 2 社会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期,同时也是一次社会大 变革的时期。结合所学知 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
在哪些方面?
经济方面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孟子
5、“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 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面对春秋战国局 势,你认为哪一学派 的主张对当时的统治 者来说最有用?
1994
《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年 山 东 曲 阜 孔
庙
、
孔
林
、
孔
府
入
选
百家争鸣
3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百家争鸣
3
何谓“百家争鸣”?【阅读教材P39倒数第 2 自然段】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部编版百家争鸣PPT标准课件(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孟 子 的 重 义 轻 利 思 想-----义利观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崛起,私商成为商人的 主体。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重义轻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是对君比孔臣子、的民“共克同己遵复礼守”的?东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神秘、决策、御臣) 势:君主的权势、权威。
法、术、势三者结合,势是前提。
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三、 “百家争鸣” 的影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对后世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百家思
文化学 准则(仁与礼、仁政等); 想,共
墨子 年代: 战国 生平 地位:墨家的创始人
国籍: 鲁国 著作:《墨子》
墨 子 的 思 想 学 说
墨子 的影响
“兼爱”或“仁”对比孔子的“仁”?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 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尚力、尚贤 对比孔子的“礼”?
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五)兵家
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 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24张PPT)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 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要 求人民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 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提 出要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 节俭。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提倡 “仁政”治国,提出统 治阶级不要过分盘剥人 民;“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得民心 者得天下”反对一切非 正义的战争。“
历史地位: 老子思想: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人们应顺其自然;世间的 事务都有其对立面,如难 易、长短、前后;对立的 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 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学说记录: 《道德经》
《 难—— 易
道 德
长—— 短
经 》
高—— 矮
书 强—— 弱 影
前—— 后
生—— 死
看图说话
荀
主张
子
“礼治”,明确尊卑等
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战国时期道教的代表 人物是庄子。
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强调治国要顺其自然 和民心。庄子认为人 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 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治国 要靠法令、权术和权威。他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 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 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 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 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 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警示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最近一段时间,我对警示教育活动的有 关材料 进行了 认真的 学习,观 看了任 长霞先 进 事迹和王怀忠走向腐败道路的记录片, 从正反 两方面 受到了 深刻教 育,感到 一批党 的 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丧失了 政治信 仰,把党 和人民 赋予的 权利当 作自己 谋 取私利的工具,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 众的利 益、加 强党的 自身建 设、巩 固 党的执政能力,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在这 个时期 开展警 示教育 活动,的 确是十 分 必要的,符合人民群众的医院和要求。 见贤思 齐,见不 贤而深 自醒, 我对自 身在思 想 和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的查 摆,并针 对存在 的不足 ,明确 了自己 今后努 力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1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争鸣”学术
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D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 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1
老子
2 孔子和儒家学说
3
百家争鸣
学习思考: 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 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 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 想,著有《道德经》。
《老子》书影
孔子问礼图
学习思考: 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 人之一。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 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 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 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 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
2、老子认为,世间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进展,人民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务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见“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孔子核心思想:“仁”。
6、墨家创始人:墨子。
墨子主见:“兼爱”“非攻”。
7、儒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
8、孟子主见:实行“仁政”。
荀子主见:实行“礼治”。
9、道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主见: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10、法家战国时代表人物:韩非子。
韩非子主见: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设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心集权专制统治。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 8 课百家争鸣预习提纲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1.老子⑴学派的创始人,后期楚国人⑵思想观点:①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当;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的,他擅长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③政治上主见“”。
⑶学说著作:2.孔子和儒家学说〔姓孔名丘,字仲尼〕⑴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年鲁国人⑵政治上:①他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
②推崇西周的制度,主见,疼惜民力,体察民意。
⑶教育上:①创办私学,主见“”;②在教学中,孔子留意和文化学问教育,③觉察和总结出很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
⑷学说著作:《》〔由其弟子整理而成〕⑸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进展有格外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的进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社会急剧变化。
2.内容:学派人物著作思想主见儒儒家家孟子《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斗荀子《荀子》“礼治”道家庄子《逍遥游》治国要顺应和墨家墨子《墨子》主见“”“”,提倡节省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权威,建立统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2页)
墨子像
尊为“科圣”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体现了坚守信念, 矢志不渝的精神。
孟子主张不过分 捕捞鱼鳖、要 按时令进山伐树
亚圣孟子
荀子
【跨越时空】
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2 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 相互转化;
3 善于从正 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4 “无为而治” (政治主张)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难—— 易 世
长—— 短
间 的
高—— 矮
事 物
强—— 弱
都 有
前—— 后
其 对
生—— 死 立
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时代背景1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史记》 ——社会大动荡
旧有制度逐步消亡
生
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产 力
——社会大变革
的 提 高
战国时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 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社会大发展
——士的崛起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⑤孟子
《仁政治国》主持人:_孟__子___ 理由___仁__政_____ 《法治时空》主持人:_韩__非___ 理由_提__倡__法__治___ 《军事天地》主持人:_孙__武___ 理由_军__事__思__想___
《爱心世界》主持人:_墨__子___ 理由_兼__爱__非__攻___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课件
讲授新课
影《 道 德 经 》 书
难—— 易 长—— 短 高—— 矮 强—— 弱
前—— 后
生—— 死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二、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 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1.政治主张:
2.教育思想:
3文化成就:
“仁” “爱” 一、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 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1.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 人”和“为政以德”,反对苛 政和任意刑杀 。 2.教育思想:
孟
此威贫富
母
之武贱贵
与
谓不不不
孟 子
︱大 能 能 能
孟 子
丈 夫
屈 。
移 ,
淫 ,
。
释义:富贵了也不能过于奢侈享乐,要
多去帮助别人;在贫困卑贱的生活中也
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强权暴力的压迫也
不能改变自己的立场。
讲授新课
《荀子》书影
战国末期赵国(今山 西南部)人
主张实行“礼制”,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持 社会秩序。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
思想学派
孔子
儒家
古代对老师或者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
墨家
孟子
墨子
道家
法家
韩非子
荀子
第8课百家争鸣七年级历史精品课件部编版
第8课百家争鸣七年级历史精品课件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第四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第八课“百家争鸣”。
详细内容包括:诸子百家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背景,掌握各主要学派的基本思想。
2. 分析比较各学派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认识到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各学派的主要思想,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重点: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争的地图,引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2. 讲解: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进行观点辩论。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百家争鸣的选择题、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相关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第八课百家争鸣2. 主要内容: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3. 重点: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4. 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
(2)分析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2. 答案:(1)儒家:仁、礼、孝、忠;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法家:法治、权谋、尚同。
(2)百家争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中国的政治、哲学、伦理、科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百家争鸣的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孔子讲学图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因材施教
要经常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要说谦虚乎,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三实人实行的学,习必态有度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派是( C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9.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A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 D.有教无类
10.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曾
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他
思想的是( B )
正义战争 荀子主张:“礼治”明确尊卑。
孟子
道家 代表人物: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
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荀子
庄子
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 主张:实行法
治,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翻译: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
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 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 。
C.孔子
D.荀子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反对空谈仁义
A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4.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
B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5.“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 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 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提示: (1)百家争鸣基本上形成了中国 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 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2)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 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3)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 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 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 “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 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 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 点。”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 学方法?
提示:因材施教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是指一百家?
百家 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史称“诸子百家”。
3.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 体现出孔子倡导并践行了他的哪一思想( )
A.“仁”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 术局面。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 A.“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轻徭薄赋 D.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 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 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 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 当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 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 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
孔子
儒家学派 第一任掌
门
孔子的思想
思想 家
教育 家
(1)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 范。 (2)推行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 (3)反对苛政。
(1)“有教无类”。 (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 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 方法。 (3)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他 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第8课
老子
道家学派 第一任掌
门
老子档案
年代 1
春秋后期 楚国人
主要思想 2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 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
学说记录 3
《道德经》
动脑筋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 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 (1)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2)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案: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我认为有用。他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 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 的人格
“兼爱”“非攻”
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孟子》 《荀子》 《道德经》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百家争鸣》初中历史部编版1
随堂练习
1.中国古代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 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2.位于福建泉州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道教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 久的道教石雕造像,素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美誉。与老子相关的书籍是( ) A.《春秋》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初中历史部编版1
《百家争鸣》初中历史部编版1
本课小结
派别 人物 时期
主要思想
相关著作
孔子
春秋
以德治国,“仁”的学说,实行德政;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论语》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反对一切非正 义的战争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道 家
庄子名片
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发展 了老子的思想
主张: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 立的人格。
法 家
韩非名片
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主张: 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 势,以使臣民慑服; 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专制统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对稳定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当今社会实施以德 治国方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提示: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即做人要顶天立地,刚正不阿表人物聚众讲学研 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 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 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 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 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墨子名片
墨 家
墨家 学派创始人 主张:
➢“兼爱”“非攻”;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儒 家
孟 荀子名片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主张: 主张: 实行“仁政”; 提➢ 出实“行民“为礼贵治,”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 思明想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