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

合集下载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是通过食物和水等食源途径传播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寄生虫性食物中毒以及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对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发病人数、发病率、病原菌分布等信息。

2.监测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测,包括食品中毒事件、食品中毒原因、食品中毒病例分布等信息。

3.监测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对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进行监测,包括季节性变化、地区性变化等信息。

二、监测内容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原菌的监测:对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进行监测,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诺如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以及蛔虫、绦虫等寄生虫等。

2.疫情的监测:对食源性疾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包括发病人数、发病率、疫情等级等信息。

3.食品的监测:对食品中的病原菌、毒素等进行监测,包括生鲜食品、加工食品、水产品等。

4.环境的监测:对食源性疾病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水源、农田、畜禽养殖场等。

三、监测方法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技术对食品样品、临床样品等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和鉴定。

2.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食品中毒事件等信息。

3.数据统计:通过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统计。

四、监测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可以由多个机构参与,包括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1.卫生部门负责对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包括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和预警等工作。

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包括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和抽检等工作。

食源性疾病检测报告工作制度和报告工作程序

食源性疾病检测报告工作制度和报告工作程序

食源性疾病检测报告工作制度和报告工作程序食源性疾病监测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高食源性疾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报告工作制度和报告工作程序。

一、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1.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范围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

1.2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主体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

1.3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时间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应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并上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专管人员在2个工作日内将病例信息表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上报。

1.4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流程(1)首诊医师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应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2)上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上报预防保健科。

(3)预防保健科专管人员在2个工作日内将病例信息表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上报。

1.5 奖惩制度对及时上报且上报信息填写完整的临床医师进行奖励,对迟报、漏报、上报卡填写缺项严重的临床医师进行相应处罚,奖罚情况报分管领导,每月统计一次。

二、食源性疾病检测报告工作程序2.1 样品采集对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医疗机构应采集相关样品,包括粪便、呕吐物、血液等,并将其保存于冰袋中,尽快送检。

2.2 样品检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病原体检测、毒素检测、重金属检测等。

2.3 检测结果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填写《食源性疾病检测结果报告表》,并在2个工作日内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4 结果反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结果反馈,并提出防控建议。

2.5 食源性疾病调查与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检测结果,组织开展食源性疾病调查与控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病例追踪、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

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

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

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一、引言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的有害物质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机构作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病例监测、报告、诊断和治疗等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工作流程至关重要。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1. 病例识别和报告(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病例识别和报告制度,明确病例识别和报告的流程、责任人和相关要求。

(2)医疗机构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疑似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及时识别,并根据病例的特征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报告。

(3)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并按照要求提供病例相关信息。

2. 流行病学调查(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后,应当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食物暴露史、可疑食品来源等信息。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组织专家对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会诊,明确病例的诊断和病因,并对病例进行分类管理。

(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将调查结果报告给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实验室检测(1)医疗机构应当对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常规、粪便常规、病原体检测等。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对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和食物样本检测,以确定病因和可疑食品。

(3)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当及时报告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4. 治疗和预防(1)医疗机构应当对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及时治疗,并根据病例的病因和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医疗机构应当对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医疗机构应当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工作。

三、工作流程的实施与监督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____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或饮用水传播的疾病。

由于食物的来源多样化和分布广泛,食源性疾病对公共卫生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及时监测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并严格执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总则1.1 目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1.3 主管机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二、监测对象2.1 监测对象范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包括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环节的监测,以及餐饮服务场所和食品经营单位的监测。

2.2 监测内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内容包括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指标、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三、监测要求3.1 监测计划每年制定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食品种类、监测点位、监测频率等要求。

3.2 监测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由专门的监测人员开展,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食品安全知识,并定期接受培训。

3.3 监测样品监测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采样时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通行的规范,确保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5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要及时上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监测流程4.1 监测计划制定根据每年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的食品种类、监测点位、监测频率等要求。

4.2 监测准备准备监测设备和材料,培训监测人员,并确定监测样品的采集和运输方法。

4.3 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和方案,开展监测工作,采集样品,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标识、封存和运输。

4.4 样品检测将采集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5 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生成监测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向公众发布。

202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详细版

202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详细版

202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详细版)目录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2)(一)监测主体 (2)(二)监测内容 (2)(三)监测结果报告及要求 (2)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4)(一)监测主体 (4)(二)监测内容 (4)(三)监测结果报告及要求 (4)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四条,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对医疗机构发现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为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

(一)监测主体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监测内容食源性疾病病例基本信息、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诊断结论等。

(S)监测结果报告及要求1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时,应当及时通过“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病例信息,最迟不超过2个工作日。

开展生物标本中致病因子检验且结果为阳性的,应当在检验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补录检验结果和疾病名称。

2.医疗机构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时,应当在2个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注意留存相关病例的生物标本。

积极协助疾控中心开展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并提供门诊登记簿(表)和病历等相应诊疗记录。

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可能构成需启动应急预案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在核实后2个小时内报告。

3.医疗机构在全年接诊过程中对发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登记和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三级综合医院、其他三级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其他二级医院年度报告病例数分别不少于700例、600例、500例、400例,一级哨点不少于240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病例数计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

4.县级疾控中心应当每个工作日审核、汇总、分析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信息,对聚集性病例进行核实,经核实认为可能与食品生产经营有关的,应在核实结束后2个小时内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品中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源性疾病监测内容包括食物中毒,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疾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等,与食物有关的过敏性疾病,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等;监测对象为医院所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监测对象为14周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是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和儿科的就诊者;通过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爆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爆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的能力;。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4篇)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4篇)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品或饮用水传播的由各种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人体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危害性,因此建立监测、报告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监测体系的建立(一)监测项目的确定: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确定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种类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寄生虫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同时对于每种食源性疾病,制定具体的监测内容和指标。

(二)监测网络的建立: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包括监测单位、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等。

监测单位可以包括卫生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农业部门等。

监测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掌握监测方法和技术。

监测设备包括实验室设备、检测仪器等。

(三)监测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制定统一的监测数据采集表和相关记录表,监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归档。

监测数据应包括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疫情分析、原因分析等。

(四)监测报告的制作和发布: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制作可视化的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监测报告可以包括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疫情趋势分析、风险评估等内容。

二、报告管理制度的建立(一)报告流程的规范: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明确报告的环节和责任人。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

(二)报告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报告信息应包括疫情的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病例信息、疫情扩散情况等。

同时,报告信息需要准确、真实、完整,不得隐瞒或虚报相关情况。

(三)报告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相关部门应对接收到的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掌握食源性疾病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并根据报告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和政策。

(四)报告结果的反馈和应对措施:根据报告数据和分析结果,向上级部门反馈疫情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

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目的对医疗机构发现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为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和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

(二)监测主体本区所有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三)监测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要求,医疗机构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疑似病例、食源性疾病确诊病例和食源性聚集性病例进行监测报告。

监测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诊断结论等。

(四)监测结果报告1医疗机构应当在病例诊断后2个工作日内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病例监测信息。

开展生物标本中致病因子检验且结果为阳性的,应当在检验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补录检验结果和疾病名称。

医疗机构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的,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可能构成需启动应急预案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在核实后2个小时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在每个工作日审核、汇总分析辖区内病例信息,完成上报工作。

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时,应当及时进行核实,经核实认为可能与食品生产经营有关的,应在核实结束后24小时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可能构成需启动应急预案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在核实后2个小时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目的对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信息进行收集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技术依据。

(二)监测主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监测内容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认后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一、引言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病原体或毒素所引起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建立健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公众和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报告意识。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1. 病例识别食源性疾病的早期识别是监测报告流程的关键一步。

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的个案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识别。

疑似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等通过食物摄入病原体或毒素所引起的疾病。

2. 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医疗机构一旦识别出疑似食源性疾病个案或事件,应立即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和处置。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报告系统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完成食源性疾病事件处置完毕后一周内,由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完成事件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暴露食物等信息。

4. 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如有需要,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对事件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核实。

5.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监测分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每日登录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查看各地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通过监测分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定期发布全国食源性疾病分析报告,并向卫生部提交。

6. 信息反馈和利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反馈信息,提高报告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数据的利用,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研究,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论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流程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范本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范本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背景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物受到病原微生物、毒素或化学物质污染而引起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障医院患者和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本监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监测制度适用于所有医院食堂、病房和相关食品供应单位。

三、监测内容1.食品样品采集(1)每月对医院食堂的主要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包括肉类制品、蔬菜、水果、奶制品等。

(2)每天对病房提供的饮食样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2.病例报告和调查(1)对医院内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和报告,包括患病人数、症状和就诊情况等。

(2)对每起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调查,包括病因追溯和相关环境因素分析等。

3.食品加工和储存环境检查(1)对医院食堂的加工设备、厨房环境和食品储存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对食品供应商的加工车间、储存条件和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4.食品供应商监管(1)建立食品供应商名录,对进货的食品供应商进行认证和审查。

(2)食品供应商每季度提供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关证明文件。

5.培训和宣传(1)定期对医院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包括食品卫生和操作规程等。

(2)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医院内部和外部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监测程序1.食品样品采集和检测程序(1)确定抽样点位和抽样数量。

(2)采集样品,并按照相关规定标注样品信息。

(3)将样品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4)获取检测结果,并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

2.病例报告和调查程序(1)定期收集食源性疾病患者的就诊信息和病例报告。

(2)建立食源性疾病病例的调查报告表,并按照规定进行填写。

(3)对每起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调查,追溯病因和相关环境因素。

3.食品加工和储存环境检查程序(1)确定检查时间和检查点位。

(2)对食堂的加工设备和厨房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

(3)对食品储存条件进行检查,包括温度和卫生状况等。

(4)记录检查结果,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一、引言食源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本课件旨在为监测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提高监测水平,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食源性疾病概述1.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而引起的疾病。

2.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毒素等。

3.传播途径: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

4.临床表现:食源性疾病症状多样,轻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5.暴露人群:食源性疾病暴露人群广泛,包括儿童、老年人、免疫抑制者等。

三、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要性1.早期发现:食源性疾病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2.病原体识别:食源性疾病监测可明确病原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风险评估: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可用于评估食品安全风险,指导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4.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监测有助于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推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四、食源性疾病监测内容1.监测系统: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包括病例报告、病原体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

2.监测病例: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3.病原体检测:开展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检测,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食品样品检测:对可疑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查找病原体来源。

5.流行病学调查: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分布、传播途径等。

6.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食源性疾病风险。

五、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要求1.知识储备:掌握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

2.技能培训:熟悉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法,掌握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技能。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减少疾 病的发生和传播。
促进食品安全
通过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管理,可以促进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 环节的安全,提高食品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历史与现状
历史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开始对可能导致食品 安全问题的疾病进行监测和报告。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 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完善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
加强部门间协作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确保食源性 疾病监测数据的及时传递和有效利用。
建立信息平台
搭建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各 地区的监测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外先进的监测理念和技术手段。
提高社会认知与参与度
公众认知度低
社会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社会参与度低
社会力量在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的参与程 度较低,缺乏社会监督和公共参与。
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的缺失
法律法规不健全
针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强制性措施。
政策保障不足
政府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的投入不足,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不完善,制约了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鼓励公众举报
建立公众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发现和报告食源性疾病相关线索,提 高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加强学校教育
将食源性疾病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健康饮食 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如下: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给人体的疾病,是卫生监测的重点之一。

为了及时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国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具体内容:一、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1. 统筹规划:制定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规划,统筹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资源,建立协同联动的监测机制。

2.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完善现有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城乡、涵盖各类食品和疾病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提升监测技术水平,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二、加强监测工作1. 提高监测频率:增加监测频次,确保对食品、环境、人群等潜在风险源的监测覆盖率和及时性。

2. 完善监测指标:根据国情和时事发展,不断完善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3.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递和交流,提升信息共享效率。

三、强化应急响应1.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确定监测数据异常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协同机制,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2. 加强危险源管控: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源,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

3. 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持续改进监测工作1. 开展评估监测效果: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监测方案,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各国专家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水平。

3. 推动科研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开发监测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推动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应用。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目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掌握疾病负担,以利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

二、监测内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共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二是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三是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四是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溯源。

(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死亡病例和流行线索。

1.监测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

2.监测对象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等,重点关注婴幼儿、中小学生、孕产妇等病例,由定型包装食品引起的病例,以及发生在餐饮服务单位的病例。

(一)感染性病例:出现腹泻,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病例,也包括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症状的病例。

(二)中毒性病例: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

(三)异常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3.监测程序(1)病例信息采集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发现其接诊病人属于监测对象时,应询问饮食暴露史,包括可疑食品名称、进食场所、购买地点等,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2)病例信息报送①医疗机构应在确诊后2个工作日内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病例信息。

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每个工作日内对辖区内病例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审核,每级审核并向上一级疾控中心上报信息的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

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每个工作日内汇总、分析辖区内病例信息。

并进行聚集性识别,发现有共同食品暴露史的聚集性病例或食品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进行信息核实,核实后2个工作日内向本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
2024年的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可能会更加完善和严格,以确保医院食品安全。

以下是可能的措施和规定:
1. 强化监测和检测:医院将加强对食品源头、生产环节和供应链的监测和检测。

包括对食品原材料的质量、供应商的信誉和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严格筛查。

2.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医院将制定更加严格和细化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所有食品都符合卫生、安全和营养要求。

这包括食材选择、食品加工、储存条件、食品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3. 加强员工培训:医院将加强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员工将接受关于食品储存、处理、烹饪和服务的培训,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4. 定期食品检查和抽样:医院将定期抽样并送检食品,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这将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5. 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医院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包括餐厅和食堂的卫生条件、食品处理和储存区域的清洁、员工的个人卫生等。

同时,建立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和溯源。

6.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医院将加强对患者、员工和访客的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通过宣传及时传达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2024年的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度将更加注重细节和全面性,旨在保障患者和员工的食品安全,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这将通过加强监测和检测、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培训员工、定期检查和抽样、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食源性疾病监测ppt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ppt课件
评估。
预警指标设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相应的 预警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
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食源性疾病预警机制,及时 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
数据共享与交流合作
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交流合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地区、部门、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食源性疾病 监测工作。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01
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法律
保障。
02
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食品生产经
营提供明确指引。
03
加强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宣传贯彻
加大法规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公众的知晓率和
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03
常见食源性疾病及案例分析
Chapter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病
由沙门氏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 死亡。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如呕吐、腹痛、腹 泻等。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症状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腹泻等。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内容总结回顾
食源性疾病定义与分类
详细阐述了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分类及危害程度。
监测方法与技术应用
介绍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实践经验和应对策略。
食源性疾病监测挑战与机遇

《食源性疾病监测》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食源性疾病监测概述 • 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食源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食源性疾病监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 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 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 疾病。
VS
详细描述
病毒性和毒素性食源性疾病通常由食品中 的病毒或毒素引起,如甲型肝炎病毒、轮 状病毒等。这些病毒和毒素可能通过食品 传播给人类,导致食物中毒和其他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 卫生监管、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等 。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04
数据收集不全
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破坏国际声誉
食源性疾病爆发可能对国 家形象和国际声誉造成不 良影响,影响国际贸易和 旅游产业。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爆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 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监测结果可反映食品安全状况,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依据,促 进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针对食源性疾病的应急预案,明 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应急处置实施
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迅速启动 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 展。
04
食源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总结词
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
详细描述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或饮用水传播的疾病,是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本手册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指导和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一、食源性疾病监测概述。

1.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或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和化学性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包括沙门氏菌病、霍乱、痢疾、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2.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意义。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对于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为食品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

1. 监测指标的确定。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指标包括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情况等。

监测指标的确定应结合当地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监测内容和方法。

2. 监测样本的采集。

监测样本的采集是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关键环节。

采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采样方法的规范性,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

监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录入和整理,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趋势变化。

4. 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应对措施。

监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报告,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三、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1.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监测工作的覆盖范围和监测效率。

2. 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监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四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四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___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背景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污染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而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我们医院制定了____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1. 监测范围:涉及医院内各个食堂、餐饮区域以及与食物相关的医疗服务区域。

2. 监测对象:所有提供给患者、医务人员及访客食用的食物、饮品等。

三、监测内容1. 采样方案:a. 每周随机选择不同食堂、餐饮区域进行采样;b. 选取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以保证全天候、全时段的监测;c. 采样时充分代表食物种类和供餐量,在合适的取样量下进行采样。

2. 检测指标:a. 细菌总数: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细菌总数来评估其卫生状况;b. 大肠菌群:以大肠杆菌群为代表,检测其数量来评估食物是否受到粪污污染;c. 食物中毒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检测食物中是否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菌种。

3. 检测方法:a.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比如平板计数法;b. 食物中毒菌的检测可采用PCR方法,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菌种;c. 若初步检测结果存在异样或阳性反应,需进一步进行鉴定或确认。

四、监测执行1. 专人负责:a. 设立监测小组,由专门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人员组成;b. 监测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培训及资质,能熟练操作检测设备。

2. 采样流程:a. 由专业负责人员进行现场采样,保证采样操作规范;b. 采样前,采样器具应经过严格消毒,并使用无菌器具进行采样。

3. 检测流程:a. 采样后的食物样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b. 检测过程中,保证实验室的操作环境无菌,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五、监测结果处理1. 结果分析:a.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食物中毒菌种的数量和比例;b. 对不同餐饮区域和时间段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存在较高风险的区域和时间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源性疾病监测
总体目标
•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 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 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 和应急处置能力; 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以临床征候群为基础、以医疗救治和 建立以临床征候群为基础、 建立以临床征候群为基础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整合我国现有 的食物中毒事故信息网络报告管理系统资 源,逐步建立完善的全国食源性疾病网络 报告管理信息平台。 报告管理信息平台。
可疑病因: 可多选) ( 可疑病因: 可多选) □ 不详 □ 职业 □ 与食品有关 □ 辐射 □ 与饮用水有关 □ 其他 □ 与环境污染有关
上报原因: 可多选) ( 上报原因: 可多选) □ 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用现有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无法解释 □ 病情/健康损害严重,临床少见且原因不明 □ 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类似的病人数增多,超出既往水平
异常病例/ 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报告卡编号: 报告卡编号: 姓名: 姓名: 证件类型: 证件类型: 类型 住址: 住址: 省 市 年 性别: 性别: 证件号码: 证件号码: 区/县 月 日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患者就诊时间: 患者就诊时间: 年 月 日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患者发病时间: 患者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症状: (请参见报告卡背面选项并将患者的症状以√划出,未列出的请在下面写出) 1、 4、 体征: 1、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结果: 2、 3、 2、 5、 3、 6、
主要诊断(ICD) : 主要诊断(ICD) 1、 2、 救治方案: 救治方案:
实施方案
一、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 异常病例/
工作任务 建立异常疾病或健康事件的临床报告和预警机制, 及时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早期发现 具有潜在公共卫生意义的食源性疾病,为及时开展调 查并尽早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内容
(1)确定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定义、报 告标准和报告内容; (2)确定报告方式、报告流程、数据分析流程、 预警和反应阈值; (3)创建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数据 分析网络支持平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 食源性疾病( 毒)报告系统
1、工作内容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食源性疾病( (1)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 中毒)的监测框架。 中毒)的监测框架。 调整现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2)调整现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聚集性 发病的报告标准,加强对聚集性食源性疾病( 发病的报告标准,加强对聚集性食源性疾病(包括 食物中毒)识别和报告标准的研究。 食物中毒)识别和报告标准的研究。 建立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3)建立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暴发事件上 报的长效机制。 报的长效机制。 2、实施方案 是基层CDC对已明确诊断的食源性疾病( 是基层CDC对已明确诊断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 CDC对已明确诊断的食源性疾病 中毒) 中毒)通过网络逐级上报的系统
2010年工作目标 2010年工作目标
到201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201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年底 1.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 1.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 在全国31个省 兵团中有代表性地选择省、地市、 兵团中有代表性地选择省、地市、县医院作为试 点医院,初步构建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 点医院,初步构建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 报告、预警网络,验证异常病例/ 报告、预警网络,验证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 告系统的有效性。 告系统的有效性。 2.进一步完善现有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2.进一步完善现有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进一步完善现有国家食源性疾病 报告体系。 报告体系。
□寒战 □面色潮红
□乏力 □脱水
□面色苍白 □脱浮肿
□黄疸
□腹泻
□恶心
□呕吐
□便秘
□晕眩 □言语困难 □视力模糊 □末梢感觉障碍
□昏迷 □吞咽困难 □眼睑下垂 □针刺感
□抽搐 □呼吸困难 □瘫痪
□惊厥
□背部/肾区疼痛
□尿中带血
报告流程
(1)首诊医生发现符合报告标准的病例,填报异常病 首诊医生发现符合报告标准的病例, 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2)由医院指定部门(医务处、预防科或病案室)每 由医院指定部门(医务处、预防科或病案室) 日汇总各科室填报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日汇总各科室填报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并组织院内会诊,确认的异常病例报当地CDC; 并组织院内会诊,确认的异常病例报当地CDC; CDC (3)CDC通过数据接口,每日定时将异常病例/事件报 CDC通过数据接口,每日定时将异常病例/ 通过数据接口 告数据自动传至国家异常病例/ 告数据自动传至国家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 系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示是否启动相应的现场核查; 系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示是否启动相应的现场核查;
3.报告流程 3.报告流程
(1)医疗卫生机构接诊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病人后, 医疗卫生机构接诊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病人后, 通过电话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通过电话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对事件及相关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 信息进行核实,并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 信息进行核实,并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对与 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品进 行实验室检验,同时加强与农业、工商、 行实验室检验,同时加强与农业、工商、质检等多部门的 沟通与合作,以提高对中毒原因食品的调查追溯能力; 沟通与合作,以提高对中毒原因食品的调查追溯能力; (3)调查完毕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登陆国家食源性疾 调查完毕后, 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平台, 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平台,根据提示逐一直接通过网 络填报,逐级确认审核后上传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络填报,逐级确认审核后上传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若某一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发生多例类似病例达到 现场核查标准( 现场核查标准(表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 织相关专家讨论,根据异常病例/ 织相关专家讨论,根据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 管理系统的提示,以短信、电话、传真、 管理系统的提示,以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 形式通知事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启动中央、 形式通知事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启动中央、 省、地市、县的现场核查工作。现场核查标准在系统 地市、县的现场核查工作。 试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 试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 (5)各级现场核查机构将核查结果通过“异常病例/异 各级现场核查机构将核查结果通过“异常病例/ 常健康事件” 常健康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医疗机构名称: 医疗机构名称:
填报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填报日期:
【主要临床症状参考字典】 主要临床症状参考字典】 参考字典 全身性症状: 全身性症状: □发热 □发绀 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 □里急后重 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 □谵妄 □复视 □肢体麻木 □精神失常 泌尿系统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系统症状 □尿量减少 呼吸系统症状 心脏及血管系统(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皮肤和皮下组织
建设原则
整合资源, 1. 整合资源,逐步完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 以点带面, 2. 以点带面,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 标准先行, 3. 标准先行,全面推进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建设 多级预警, 4. 多级预警,达到相关事件的早期发现 结合实际, 5. 结合实际,推进卫生机构的信息建设 加强培训,培养各级医疗、 6. 加强培训,培养各级医疗、防控人才队伍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 异常病例 异常事件”报告流程 异常事件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 ----中国CDC营食所 中国CDC ----中国CDC营食所
开发“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开发“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并 与“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采集平台形成数据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 接口, 接口,每日定时将所有当天上报的数据接受到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中。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中。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将根据 异常病例/异常事件” 拟定的“现场核查启动标准” 进行分析,将符合 拟定的“现场核查启动标准” 进行分析, “现场核查启动标准”个案信息筛出,并根据具 现场核查启动标准”个案信息筛出, 体情况启动中央、 体情况启动中央、省、市、县的现场核查工作。 县的现场核查工作。
(1)完善现有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构建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 )完善现有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构建国家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报告平台。 食物中毒)报告平台。 地市、县疾控中心网络硬件平台建设。 (2)加强国家、省、地市、县疾控中心网络硬件平台建设。逐 )加强国家、 步完善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网络信息平台, 步完善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网络信息平台,从目前的 省、市两级报告体系逐步扩展为省、地市、县三级报告体系; 市两级报告体系逐步扩展为省、地市、县三级报告体系; 同时扩大报告覆盖面,逐步实现全国 个省 自治区、 个省、 同时扩大报告覆盖面,逐步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面网络直报 (3)实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网络直报。使一些常见 )实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网络直报。 和重要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发病、死亡, 和重要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发病、死亡,能够 通过现有的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得到更加规范、及时、 通过现有的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得到更加规范、及时、有效的 报告。 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