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本文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课题“福建省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铁民: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王永龙: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倡导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互为依存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经济活动建立在GDP增长、集约化、结构优化、人口规模、环境意识、环境文化等经济社会指标与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环境质量、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综合分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的行动原则,通过实施一定边界内的有效干预,促进农业经济系统更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所建立起来的整体功能和有序结构,实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换,从而建立整体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可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建设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没有循环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
一、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在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指引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推进福建农业新阶段的进一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农业尽管已进入新增长阶段,但其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目前仍处于从小规模、分散化、粗放型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型农业发展的转型阶段。农业发展的相对优势比较集中,但其发展劣势也相对显著。
我们立足于福建的农业省情,将福建农业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推进循环农业建设。我们认为,这一定位符合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福建循环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的分析,我们主要基于三个层面:一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二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三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基础。
福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福建农业特殊的山海布局,尽管福建山地农业的自然资源相对丰裕,但由于山海区隔,福建农业发展的腹地空间仍相对狭小,无论山地农业还是沿海区农业皆面临特殊的自然-生态基础与资源条件约束:
(一)福建农业发展的农业耕地资源约束。福建现有耕地面积1780万亩,人均耕地0.52亩(2002年),仅为全国人均数的13,沿海省区人均数的12,耕地供求矛盾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业耕地资源呈现显著山海分布,山区农业耕地大
多分布在高位区域,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土地肥力形成和发育受阻,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和机耕率较低;沿海区农业耕地虽灌溉水田占较大比例,保收率和机耕率相对较大,但由于城市化建设、企业用地以及“弃耕”、“抛荒”等多方面原因已实际造成较大幅度的农耕地递减变动,按农业劳动力计算的人均耕地面积呈明显递减趋势;全省耕地密度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耕地的平均地块面积相对较小,细碎化耕地占较大比例。
(二)福建农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福建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农林植物资源和生物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居沿海省区前位;农业生态系统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皆明显高于或接近于全国和沿海省区的平均水平;耕地平均水资源存量、生物和植物资源增殖指数虽低于沿海省区水平,但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植被率居于全国前列,显示了福建农业发展拥有显著生态资源优势(见表2分析)。
但福建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山地农业区由于地势起伏,水流势能大、水蚀能力强,造成福建山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较低,表现出相对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农业污染强度指数、耕作土壤侵蚀指数和生态脆弱指数均高于沿海省区平均水平。较高的生态环境成本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福建农业生态优势的生产率转换效率。这也在另一方面凸显了福建农业新增长阶段的发展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见表3分析。
(三)福建农业发展面临技术低效率的制约。福建农业技术效率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的要素节约效率相对较高,且仍占相当比重,而要素配置效率却十分有限。例如,劳动投入系数1995年为0.138,至2002年下降到0.087,下降了近1.8倍,也就是说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福建农业的劳动投入节约了180%以上。资本要素的节约效率也达到了150%。但同样时期内,福建农业的综合生产率仅提高1.3倍,低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效率。2000-2002年福建农业技术化的若干指标分别是:人均农业劳动力科研经费为49.8元,每公顷农业科研经费平均为25元,农业科研人员占比为1.8%,农业技术创新指数为0.3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为47%。上述指标仅分别居于全国中游水平和沿海发达省区的下游水平。由此可见,技术落后是形成福建农业弱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理论上说,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反馈机制。农业经济系统具有扩张型反馈机制,它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产出,因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资源需求是无限的。农业生态系统则具有稳定型反馈机制,它要求物-能资源在动态供给中保持“量-质-结构”均衡,才能逐步趋向于自身最优化的稳定状态。因此,农业经济系统的物-能资源需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资源供给存在相互对立性的关系机制。在不可持续状态下,这种相互对立性的结果将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稳态结构的破坏,最终导致其自身生产力的衰竭。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就必须建立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机制,形成两者的互惠互利与共生性关系。区域农业生产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量-质-结构”状态将直接决定着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