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疾病X线表现

合集下载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155页】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155页】
Ⅱ型:为支气管内的实质性肿块,引起呼吸道 症状。纤支镜可以发现支气管内的病变。支气 管的狭窄、阻塞,而致肺段、叶甚至是一侧肺 不张
NHL
NHL
HD
结节硬化型
小B细胞淋巴 瘤
>3cm,边缘光滑 弧形、环形或成层钙化 空洞 周围有卫星病灶
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无钙化 边缘欠清楚/或不清楚 周围胸膜反应明显 抗炎后缩小
CT显示腔内和沿管壁浸润的早癌
不张的肺血供是以粗大的肺动脉分支为 主,造影剂经体循环到右心后立刻进入 肺循环,循环路线短
肺癌的血供是以细小的支气管动脉分支 为主,造影剂要经肺循环入左心到主动 脉后,再入支气管动脉,循环路线较长
在增强早期(峰值前):
不张内可见高密度血管影
在峰值期:
不张肺强化出现早,密度高,内见未强化的 分支状条索影(为正常或略扩张的支气管)
感染途径:
吸入性; 血源性; 直接侵入。
病理发展: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呈弛张 型,胸痛,咯脓臭痰,有时咯血。WBC明显升 高。
慢性期:间歇性发热及持续性咳嗽,咳痰,可 出现杵状指(趾)。
影像表现:
急性肺脓肿 亚急性 慢性肺脓肿:
CT、HRCT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需与肺癌鉴别:>4cm周边癌常见;
肺段、肺叶阴影:
多见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右中叶及左舌 叶;多无支气管狭窄或梗阻。
肺叶、肺段体积缩小,密度多不均;病变内可 见空洞、支扩有助于诊断;肺门多无淋巴结肿 大。
与中央型肺癌或慢性肺炎鉴别
特殊形态的空洞:
机遇性感染(casual infection): 由于疾病或治疗使机体防御功能降 低后出现的肺部感染。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课件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课件
高; 小儿患者以弥漫性肺气肿
为主。
ppt课件.
6.肺脓肿 急性化脓性炎症期: 边界不清的厚壁空洞,边
缘模糊的大片均匀致密影; 慢性肺脓肿: 内外界限清楚的厚壁脓腔,
周围见索条状及斑片状影; 共性 并发脓胸、支气管扩张。 可见胸腔积液、纤维化等。
45
7、肺结核
致病菌
• 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
可见虫蚀样空洞及沿支气管播散的小片 浸润灶。
ppt课件.
70


酪 性 肺 炎 ) X 线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ppt课件.
71
( 干 酪 性浸 肺润 炎型 )肺 X结 线核 表 现
ppt课件.
72
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
X线、CT表现
ppt课件.
73
7、肺结核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X线表现: 锁骨上下区多发纤维厚壁空洞及广泛的纤
ppt课件.
48
7、肺结核
病理转归: 愈合: ①吸收; ②纤维化及结核球; ③钙化; ④空洞瘫痕性愈合; ⑤空洞净化。
ppt课件.
49
7、肺结核
(1)原发型肺结核
X线表现: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炎性反应,结核性淋巴 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三者结合称原发综 合征。
ppt课件.
50
期原 示发 意综 图合
痰。
ppt课件.
8
2、支气管扩张
发病因素: ①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②支气管内分泌物郁积及长期剧烈咳嗽, 引起支气管内压增加;
③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产生的外在 性牵引。
ppt课件.
9
2、支气管扩张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介绍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介绍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介绍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肺炎、哮喘、肺结核等。

在临床诊断中,为了准确诊断呼吸道疾病及评估其病情和治疗效果,医生常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方法来进行辅助诊断。

本文将介绍常用于呼吸道疾病影像学诊断的几种常见影像学方法。

一、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照射X射线束进入人体胸腔,然后通过胶卷或数字探测器接收X射线的传递与吸收情况来显示和诊断胸腔内的病变。

X线胸片主要适用于肺部结构、肺门及纵膈等的病变检测,如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然而,X线胸片对某些病变的敏感性较低,不足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二、胸部CT扫描胸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多层次的X线拍摄和计算机图像重建,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呼吸道病变信息。

胸部CT扫描可以显示肺部的解剖结构、肿块、结节、肺栓塞等病变,对于呼吸道炎症、肿瘤和结节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呼吸道内部情况的方法。

它通过将柔软的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可以观察到支气管黏膜的状况、有无异物或病变等。

支气管镜检查可用于检测呼吸道肿瘤、感染性疾病和结构异常等,并可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尽管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呼吸道疾病中的价值重大,但它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需要受训医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合作患者的配合。

四、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频率来生成高清晰度的图像,对于非辐射性的呼吸道疾病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清晰的解剖详情,帮助医生发现和评估呼吸道病变,如肺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等。

此外,MRI还可以结合功能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等,更好地评估病变的生物学特性。

五、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呼吸道疾病。

它可以检测肺部囊肿、积液、肿块等病变,并能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囊性或实质性),如囊肿性病变的壁厚度、实质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肺脓肿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X线检查可见脓腔及气液平,一般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引流手术。

3.支气管扩张:患者常有慢性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尤其在运动或气候变化时更为明显。

听诊可听到哮鸣音或湿啰音。

CT检查可明确诊断。

4.肺气肿:患者常有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肺部透亮度增加,肺容积增大。

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包括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和肺功能康复训练。

患者常有长期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X线胸片及CT检查可见肺部肿块及支气管壁增厚。

活检是确诊的关键。

5.肺结节:多为偶然发现,无明显症状。

胸部CT检查可见小于3cm 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随访观察或行活检明确诊断。

6.支气管扩张:患者多有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X线胸片及CT检查可见支气管腔扩大,壁薄。

支气管造影是诊断的关键。

7.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有干咳、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胸部X线及CT检查可见肺部纤维化改变。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8.肺水肿:患者常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等症状。

X线胸片及CT检查可见肺部水肿和肺血管充血。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患者可能有心脏病史,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息,常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可发现心脏病变,哮喘的治疗无效。

2.药物性哮喘:患者可能有药物过敏史,哮喘发作与药物使用相关,停用药物后症状可缓解,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阴性。

3.喉痉挛:患者可能有喉部疾病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和喉部紧缩感,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阴性。

4.支气管炎:患者可能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哮喘的治疗无效,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阴性。

5.支气管肺癌:患者可能有吸烟史或家族肺癌史,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胸部X线片和CT可发现病变,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至肺活检,可有助于确诊。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表现
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可分为炎症、肿瘤、 阻塞、肺气肿等多种类型。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 能伴有咳痰或干咳。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不畅,严重时可 能出现窒息感。
胸痛
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时,可出 现胸痛。
发热
炎症性病变常伴有发热,表现 为体温升高。
诊断方法简介
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患侧肋膈角消失或胸腔透亮区增大,可伴有纵隔 向患侧偏移。
胸膜肿瘤
胸膜肿瘤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胸膜肿块或胸膜不规则增厚,可伴有胸腔积液或肋 骨破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时,X线表现为患侧肋膈 角变钝或消失,积液量多时可见 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时,X线表现为患侧肋膈 角变钝或消失,有时可见胸膜钙 化影。
03
X线检查在呼吸系统基本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X线检查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X线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无痛、 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对呼吸系统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常用诊断方法之 一,通过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有助于发现病变 部位和性质。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 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肿瘤等病变。
CT检查
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诊断 病变,尤其对于肿瘤、肺气肿等病变的诊断具有 重要意义。
局限性
X线检查 功能等生理功能的评估有限。

呼吸系统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影像学表现

三、气管、支气管系统
气管和支气管为树枝状的管道系统,段 及以上的气管和支气管为管腔较大,段以 下的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管腔较小。
(一)X线胸片 1、气管 正位胸片上位于上纵隔正中,呈
管状透明带,上缘平颈6、7椎体,下端平胸5、 6椎体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2、气管分叉 气管分叉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一)X线胸片表现
肺的各解剖结构投影在X线片上表现为肺 野、肺门和肺纹理。
1.肺野
定义: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 显示的透明区域。
肺野的分区-----肺野的内、中、外三带 和上、中、下三野。
2.肺叶、肺段、肺小叶 (1)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
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 (2)肺段:肺段呈锥形,尖指向肺门; 右肺10个肺段,左肺8个肺段。 (3)肺小叶:由3-5个呼吸小叶(腺泡)组成, 是肺组织的基本单位(解剖和功能单位), 在X线胸片上不能显示。
(3)囊状支气管扩张:一组或多发性含气的囊腔。 若囊内充满液体呈现一串葡萄状,囊内出现气液平面 是囊状支气管扩张最具特异性的征象。
【诊断与鉴别诊断】 HRCT显示支气管管径柱状、静
脉曲张状或囊状扩张,管壁增厚,结 合临床病史,基本可以做出明确支气 管扩张。 【影像学方法比较】
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主要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一)摄片 (1)正位:后前位(站立位),前胸靠片,距
离2米,双臂内旋(使肩胛骨旋出肺野) (2)侧位:患侧靠片,双手抱头 (3)仰卧位:用于体质衰弱,不能站立的患者 (4)前弓位:观察肺尖部与锁骨、肋骨重叠的
病变。
Chest-X-Ray Postero-Anterior View
X-ray beam

(二)呼吸系统影像诊断-(1)

(二)呼吸系统影像诊断-(1)
X线能明确积液存在, 难以区分液体性质。
胸腔积液
大量
中量
少量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九)气胸及液气胸
(pneumothorax and hydropneumothorax)
(十)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pleuralthickening, 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肿块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五)空洞与空腔阴影(cavity and air containing space) 1. 空洞: 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 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1)厚壁空洞: 壁厚>3mm X线表现: 空洞形态不规则, 周围有密度高
的 实变区,内有液平(急性肺脓肿);空洞内 壁凸
肺 脓 肿
肺 脓 肿
常见疾病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 一种慢性传染病。
临床分类: 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制 定结核病分类法,分五型: ①原发型(Ⅰ 型);②血液播散型(Ⅱ型)③浸润型
(Ⅲ型)④慢性纤维空洞型(Ⅳ型); ⑤胸膜炎型(Ⅴ型)。1998年制定了新5 型,即原发型(Ⅰ型)、血型播散型
气胸
液气胸
胸膜肥厚
胸膜肥厚钙化
四、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
1 .支气管扩张
多继发于支气管和肺部炎症、肺不张、 肺纤维化,少数为先天性。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症 状是咳嗽、咳血、咯大量脓痰,反复发 热,呼吸道感染,可有杵状指。
分类: 柱状 囊状 混合型
平片X线表现 ① 肺纹理增粗, 模糊, 柱状支气管扩张可
肺门血管
气管分支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X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X表现

2,X线表现 , 线表现 (1)胸壁与被压缩的肺组织 ) 之间无肺纹理的透亮区. 之间无肺纹理的透亮区. (2)纵隔向对侧移位 ) (3)患侧膈肌下降肋间隙增 ) 宽. 气胸量的判断 1/4 35% 1/3 50% 1/2 75% 5) ) 诊断要注意 (1)少量气体时 ) (2)大量的气体 )
二,液气胸 胸腔内存在气体和液体称液气胸. 胸腔内存在气体和液体称液气胸. 常见外伤,手术,胸腔穿刺,支气管胸膜漏等. 常见外伤,手术,胸腔穿刺,支气管胸膜漏等. X线表现 线表现 1,横贯胸腔的液面 ,
1,少量积液 , 1,300ML以下 线检查难 , 以下X线检查难 以下 以发现 2,液体首先集聚在后肋膈角 , 3,正位片显示肋膈角变钝 , 4,透视下液体可随呼吸 , 及体位改变而移动. 及体位改变而移动.
2,中等量积液 X线表现 , 线表现
(1)外高内低的弧形影. )外高内低的弧形影. 胸腔内的负压 液体的重力 肺组织的弹性 液体的表面张力等因素 (2)纵隔向对侧移位 )
(二)肺叶不张X线表现 肺叶不张 线表现 1,右上肺叶肺不张 线表现 ,右上肺叶肺不张X线表现 (1)右上肺野纵隔旁呈三角形密 ) 度升高 (2)水平裂上移 ) (3)气管向右侧移位 ) (4)肺门上半部消失和上 ) (5)膈肌上移 ) (6)下肺野代偿性肺气肿 ) (7)侧位片相当于右肺上叶尖端 ) 朝向肺门的扇 形致密影
4,左上肺叶肺不张X线 ,左上肺叶肺不张 线 表现
1)左上肺野大片状影,上 )左上肺野大片状影, 部密度高, 部密度高,下部密度较 2)气管向左侧移位 ) 4)肺门上半部消失和上移 ) 5)膈肌上移 ) 6)下肺野代偿性肺气肿 ) 7)侧位片左上肺叶尖端朝 ) 向肺门扇形影
5,一侧性肺不张X线表现 ,一侧性肺不张 线表现 1)患侧肺野密度升高 ) 2)纵隔性患侧移位 ) 3)膈肌上移 ) 4)肋间隙变窄 ) 5)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

呼吸系统X线诊断

呼吸系统X线诊断

X线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X线与CT
X线和CT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但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 三维成像能力,对于某些呼吸系
统疾病的诊断更加敏感。
X线与MRI
MRI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 肺部肿瘤、炎症等疾病的诊断有 一定优势,但X线检查操作简便、
费用较低。
X线与超声
超声检查无辐射、实时动态,对 于某些肺部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 助,但X线在显示肺部结构方面
吸气后摄影
观察肺部气体充盈状态,有助 于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
X线造影检查
02
01
03
支气管造影
通过向支气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支气管形态和病变 。
血管造影
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血管形态和病变。
胃肠道造影
通过口服或灌入造影剂,观察胃肠道形态和病变。
X线CT检查
螺旋CT
通过连续旋转扫描,获 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目的
通过X线影像观察呼吸系统的结构,发现异常病变,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依据。
X线诊断的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辐射,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被记录在 胶片或数字成像设备上。
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导致在胶片或数字 成像设备上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像。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影像,医生可以判断呼吸系统 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数字化技术
AI辅助诊断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X线诊断将 更加精确和高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降低辐射剂量。
人工智能技术在X线诊断中的应用将 逐渐普及,通过AI辅助分析X线图像, 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
未来X线诊断将与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结合使用,形成多 模态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
陈金宝
•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现将呼吸系统常见病X 线表现简单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助。
CR简介
• CR系统:即计算机X线摄像系统。是由模 拟成像通过IP板转换成数字成像的过程。 • 优点:1、模拟成像 数字成像。 • 2、图像可永久保存及远程传输。 • 3、图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传统X线 明显提高。 • DR系统:直接数字化成像。

空洞型肺结核

双肺结核
结核球
• 原因:干酷性病变被纤维 组织包绕 • X线表现: • 多在上肺野 • 类圆形,密度均匀、轮 廓光滑 • 可有钙化 • CT上可呈环状强化 • 卫生灶—结核球周围散 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

右上肺中心型肺癌并肺不张
右上肺中心型肺癌并肺炎

肺癌

双肺转移性肺癌
气(液)胸
周围型肺癌
双肺转移癌
空洞与空腔
• 空洞:定义: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 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 壁组成:坏死、肉芽、纤维、肿瘤组织和 薄层肺不长 • 分类:厚壁: • 壁>3mm,片状、肺段、肺叶阴影或 肿块内的透光区 • 干酷性肺炎、肺脓肿、癌性空洞、结 核球 • 薄壁:壁<3mm,境界清晰,内缘光滑的透 明区 • 肺结核慢性阶段

空洞与空腔
• 空腔: • 定义:肺部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所形成 的含气囊腔 • 表现:类似薄壁空洞,但壁更薄、一般腔 内无液平 • 疾病:肺大泡、肺气囊、肺囊肿、囊性支 扩
肺大泡
胸腔积液
• 少量积液:首先积聚于后肋膈角,立位检 查难以发现,液体量达300ml以上时,肋膈 角变钝,可达第4前肋下缘水平。 • 少于300ml的胸腔积液,胸片是不显示的。 • 中等量积液:第2前肋下缘—第4前肋下缘 水平。 • 大量积液:超过第2前肋下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X线检查和CT检查等资料为依据。其中
X线检查及CT检查在发现病变、鉴别诊断
及动态观察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35
一、病 理
当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后,在肺内的 演变一般取决于结核菌的数量、毒力、机 体的抵抗力和对结核菌的过敏反应。
按肺内基本病变的性质可分为:
(一)渗出性病变 系由炎性细胞和渗出液充盈肺泡和细
21
(四)X线表现
1.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2.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3.沿肺纹理分布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的
斑片状模糊致密影 4.小儿患者常见肺门影增大模糊 5.常伴有局限性肺气肿
22
23
24
第三节 肺 脓 肿
由化脓菌引起的坏死性炎性病变 (一)感染途径 1.吸入性: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血源性: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脓毒血症,病变为多发性 3.附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
40
3.继发性肺结核 (Ⅲ型)
为主要类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 干酪为主型和空洞为主型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 (Ⅳ型)
为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 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 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
41
5.其他肺外结核 (V型)
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结核、 肾结核、肠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等。
两肺弥漫性粟粒影,直径约1-3mm “三均匀”
分布均匀 密度均匀 大小均匀
52
53
54
2.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为较少量的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血 液循环所造成。播散的来源大多为泌尿生殖器 官或骨关节等处的结核病灶侵入静脉而引起。
55
X线表现:“三不均”
分布不均,多分布于两肺上、中野 密度不均,可有软组织、钙化 大小不均
42
四、影像学表现
(一)原发性肺结核 I型 1.原发综合征:肺部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管炎和
所属淋巴结炎 2.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病灶吸收后,只见肺门、
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常坏死、液化或钙化。
43
1.原发综合征
1)原发病灶:为云絮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 模糊
2)淋巴管炎:为自原发病灶引向肺门的一条 或数条较模糊的条索状致密影
支气管所造成。
36
(二)增殖性病变:
渗出性病灶如早期不吸收,很快产生结 核结节,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成为增 殖性病灶。
增殖性病灶则须经纤维化才能愈合。
37
(三)变质性病变:
渗出性病灶如迅速发展或相互融合而干 பைடு நூலகம்化即形成肺段或肺叶范围内的干酪性 肺炎。
干酪性改变易产生液化,形成空洞,并 沿支气管播散,干酪性病灶大都须经钙 化才能愈合。
呼吸系统
常见疾病X线表现
1
支气管扩张
是指支气管内径的异常增宽。多继发于支 气管、肺部的化脓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纤 维化等疾病,也可见于先天性。本病多发 于儿童及青壮年。
2
1.先天性支气管扩张 2.后天性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管腔的阻塞 支气管本身的化脓性炎症引起支气管壁弹性 组织的破坏 外力(如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
25
(二)临床表现
发病急剧,有高烧、寒战、胸痛、 咳嗽、咳大量脓性痰,有腥臭味。慢性 期可有间歇性发热及持续性咳嗽,咳痰。
26
(三)X线表现
急性期: 1.大片均匀致密影,边缘模糊,可累及一 个肺段或肺叶大部 2.出现厚壁空洞,内壁不规则,其中有明 显的液平面
27
慢性期: 1.出现密度不均匀、排列紊乱的索条状
壁产生外在性的牵拉
3
三、X线表现
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呈网状、蜂 窝状
在增多紊乱的肺纹理中可见片状、大 片状模糊影
4
5
四、CT表现
柱状支气管扩张 囊状支气管扩张 混合型支气管扩张
6
柱状支气管扩张
7
囊状支气管扩张
8
混合型支气管扩张
9
肺部炎症
一、大叶性肺炎 (一)致病菌: 多为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 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 好发于冬春季,以青壮年多见
38
二、临床表现
与肺内病变的性质、范围以及者的体质等 因素有关。
常见症状有:
1.全身毒性症状:低热、盗汗、消瘦等 2.咳嗽、咯血、胸痛等病灶引起的症状
39
三、肺结核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 (I型)初次感染结核 原发综合征 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Ⅱ型)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肺门淋巴结肿大 :突出于正常组织的肿 块影,边缘清晰
44
45
2.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1)炎症型:主要变化为肿大淋巴结周围 的肺组织内出现炎性浸润。 2)结节型:淋巴结周围的炎症吸收后, 使肿大的淋巴结比较清楚地显示出来。
46
47
48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Ⅱ型 当结核菌进入到血液循环,则可引起血
及斑片状阴影 2.伴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空洞,
洞壁较厚,内外壁边缘较清楚,可有 或无液平面 3.并发胸膜肥厚时,则肋膈角消失,肋 间隙变窄
28
29
30
31
32
33
34
第四节 肺 结 核

是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在肺内所
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肺
结核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痰检、胸
行播散型肺结核 根据结核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数量、
次数和机体的反应,可分为急性血行播 散型肺结核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49
1.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为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液 循环所引起,多见于儿童及原发性肺结核。
X线表现: 早期:肺纹理增强和肺野呈毛玻璃样
50
51
典型X线表现
11
(三)病 理
1.典型病理变化分为四期: 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 肝样 变期、消散期 2.X线病理分型: 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
12
(四)X线表现
急性期:大片状均匀致密影,下缘清晰 吸收消散期:呈斑片状、条索状 一般两周完全吸收 临床体征的消失较X线表现的吸收早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小叶性肺炎
(一)致病菌 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二)病理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
性浸润以及肺小叶渗出和实变的混合病变。 病变范围常是小叶性的,但可融合成大片。
20
(三)临床表现
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或极度衰弱者。 可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泡沫黏液 脓性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