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解剖

合集下载

鸟类耳的解剖特征汇总

鸟类耳的解剖特征汇总

二、中耳
• 中耳由鼓室、咽鼓管和听小骨组成。 • 听小骨只有1块,称耳柱骨,其外侧以2~3条软 骨突连于鼓膜,另一端膨大呈舟状,称脚板,嵌
于内耳卵圆窗。
• 中耳腔有一些小孔,通颅骨内的气腔。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三、内耳
• 内耳分为上、两部。椭圆囊和半规管位于上部 管很发达。耳蜗是略弯的短管,不形成
螺旋状。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鸟类耳的解剖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鸟类耳的解剖特征
鸟类的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一、外耳
• 外耳无耳廓。 • 外耳周缘有摺,外耳门遮盖有小的耳羽,以防止 异物的侵入和减少气流涡流的阻力。 • 外耳道很短而宽。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实验九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实验九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小肠很长,是消化食物和吸引养料的主 要器官。
直肠很短, 粪便可以随时排 出体外,有利于 减轻体重。
嗉囊

消化肝脏呈红褐色,有左右两叶。 胰腺呈淡红色,是形状不规则的腺体,夹在U形的十二指肠中间。
2、呼吸系统 外鼻孔 内鼻孔 喉 气管 肺 气囊
颈部前方有气管,气管分出两个支气管与肺相连。肺与多个气囊相通。
-End-
四、实验内容
鸟纲: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恒温、卵生和会飞翔的高等脊椎动物。就其身体结构 而言,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似,但又具有一系列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飞翔需要较轻的体重,同时消耗极大的能量,故鸟类的很多特征都与它的生 活习性相适应:
流线型的外形(减少飞行阻力) 羽毛(飞行、保温、防水等) 轻而坚固的骨骼(充气的腔隙、骨块愈合等) 高效的呼吸系统(气囊) 发达的视觉(飞行中迅速聚焦、良好的视力) 随季节明显变化的生殖系统(在平时生殖系统不发达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
实验九 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一、目的要求
熟悉家鸽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从而了解鸟类适应于 飞翔的一 般特征
二、用具和药品
家鸽、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镊子
三、材料及其处理
将活家鸽一只,一手握住其双翼并紧压腋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 指压住蜡膜,中指托住其颌部,使鼻孔与口均闭塞,1—2分钟后, 鸽子因窒息而死,待鸽体冷后,即可解剖。
3、突胸总目(信天翁、鹈鹕、白鹭、天鹅、隼、老鹰、褐马鸡、丹顶鹤、斑鸠、 鹦鹉、杜鹃、猫头鹰、雨燕、蜂鸟、喜鹊)
解剖
(一)解剖步骤
将已经麻醉或处死的家鸽腹面向上地放在解剖盘中,用水打湿胸部和颈部的 羽毛,然后拔掉这些羽毛。
在拔颈部的羽毛时要特别小心,每次不要超过3根,并且应顺着羽毛生长的 方向拔。拔毛时要用手按住颈部的皮肤,以免将皮肤撕破。

鸵鸟解剖及生理学

鸵鸟解剖及生理学

鸵鸟解剖及生理学2-1 皮肤缺少汗腺,体温之调节靠呼吸作用,体温界于39-40o C。

因神经分布少,故手术缝合时可不用麻醉剂。

在胸部及耻骨、脚各有增厚的皮肤是保护作用,让体重达100多公斤的鸵鸟蹲坐时有保护作用。

2-2 鼻孔和鼻窦鼻孔无羽毛覆盖。

鼻窦相当的大。

鼻腺是鸵鸟鼻腔特有的腺体,具有维持及调节体内水份功能,即当饮水不足、失水、食盐摄取过多时,分泌出来润湿喉咙。

2-3 气管与肺脏气管稍呈现扁平状,具有相当好的弹性,口径易撑大。

肺脏与一般鸟类一样,埋在背部肋间,没有横隔膜,但呼吸作用依赖胸郭之扩张作用。

一般而言,腹部气囊较小不发达,呼吸作用是当新鲜空气先进入气囊,而原先在气囊的空气则进入肺部行空气交换,由于新鲜空气之直接进入气囊,让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容易感染气囊,即所谓大肠杆菌感染的气囊炎。

每分钟呼吸次数约8-12次。

2-4 骨骼系统脚指骨两个,一长一短。

腿与脚间缺膝盖骨。

胸骨呈平坦,左右两边愈合在一起,没有龙骨突起,所以附着肌肉很少。

颈椎18个,肋骨5或6对。

2-5 消化系统1. 食道:在颈部的右侧,具有相当的弹性,缺嗉囊构造。

2. 腺胃:位于胸部内,是一个比鸡的嗉囊更大比例、具腺体构造、壁薄的胃,很容易撑开的袋子也造成容易食滞的疾病。

3. 肌胃:肌肉层厚亦有角质层构造,胃内有大小不一的石头是正常的。

与其他鸟类或禽类最大不同是解剖位置位于腺胃之前。

4. 肠:小肠位于肌胃之右边,即位于腹部中线之左边,盲肠发达具有与反刍类相同的发酵功能,大肠与盲肠亦发达。

5. 没有胆囊2-6 生殖系统卵巢及输卵管只有左边,其右边者已退化,精巢成对,一样大小,公鸟阴胫是平胸鸟类中最粗大者,有精液沟引导精液射出体外。

2-7 血液学成鸟血液及血液生化值如表2-1, 表2-2表2-1 成鸟平均血液值表2-2 鸵鸟正常血清生化值。

解剖麻雀的思政案例

解剖麻雀的思政案例

解剖麻雀的思政案例一、引言在生物学中,解剖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生物体进行解剖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而对于麻雀的解剖,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鸟类的生理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本文将以解剖麻雀的思政案例为题,详细介绍麻雀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的思政意义。

二、麻雀的外部特征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身体一般呈棕灰色,体形较小。

它们有短而粗的喙,适于食物的捕食和消化。

麻雀的翅膀发达,可以轻巧地飞行,适应于各种环境。

它们的脚部有爪,可以用于站立和抓握树枝。

三、麻雀的内部结构1.消化系统:麻雀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肠道等组成。

它们的嘴巴较小,适合于吃小型的昆虫和种子。

食道连接胃部,胃部具有特殊的蠕动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肠道则负责进一步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2.呼吸系统:麻雀的呼吸系统由喉部、气管和肺部组成。

它们的喉部具有特殊的喉包,可以发出特殊的声音,用于交流和警戒。

麻雀的气管较细长,连接着肺部,可以有效地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3.循环系统:麻雀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们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由四个腔室组成,可以有效地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液则负责携带氧气和养分,同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4.神经系统:麻雀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它们的大脑相对较小,但功能发达,可以控制麻雀的行为和感知能力。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使麻雀的各个部分能够协调工作。

5.生殖系统:麻雀的生殖系统由雄性和雌性器官组成。

雄性麻雀具有两个睾丸,产生精子。

雌性麻雀则具有两个卵巢,产生卵子。

它们通过交配和孵化的方式繁殖后代。

四、麻雀解剖的思政意义1.生命的尊严:通过解剖麻雀,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宝贵。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2.生物多样性: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解剖麻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07节 鹌鹑的解剖

第07节 鹌鹑的解剖
胸大肌和胸小肌观察
① 沿龙骨突的两侧及叉骨边缘切开肌肉(胸大肌),留下肱骨上端肌肉的 支点;
② 同样方法切开胸大肌下的肌肉(胸小肌); ③ 拉动胸大肌和胸小肌; ④ 用解剖针沿着龙骨突纵行剖开皮肤至颈部。胸腹部两块最大的肌肉是胸
大肌。用解剖刀沿紧贴龙骨突起中线的一侧将胸部肌肉切开约1cm即可 见到。
气管 锁间气囊
后胸气囊
颈部气囊 前胸气囊
腹气囊 毛细气管及气囊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循环系统
心脏:
① 2房2室,静脉窦消失; ② 心脏容积大; ③ 线条频率快; ④ 动脉血压高; ⑤ 右房室瓣肌质。
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循环系统
动脉和静脉: ① 左体动脉弓消失; ② 肾门静脉更加退化; ③ 具尾肠系膜静脉。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脊椎动物学实验课程
一、目的要求
1.认识鸟类各个系统的基本结构; 2.总结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3.学习鸟类常规解剖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内容
1.鸟类常见处死方法; 2.鸟类的外部形态观察; 3.鸟类解剖和器官系统观察
三、实验材料:鹌鹑或者家鸽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外形观察:
整体纺锤形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羽毛、角质鳞、角质喙、蜡膜 鼻孔、眼(眼睑、瞬膜)、外耳孔 飞羽(初级、次级、尾羽) 尾脂腺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羽轴 羽支 羽小支 羽支
羽轴 羽根
羽支 羽小支
羽小钩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小翼羽
覆羽
三级飞羽
初级飞羽
次级飞羽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红细胞具核。

鸟类进化过程中的解剖生理学改变

鸟类进化过程中的解剖生理学改变

鸟类进化过程中的解剖生理学改变鸟类是地球上最为多样化的脊椎动物之一,它们具有很多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存策略。

在长达1.5亿年的进化历程中,鸟类通过适应于不同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多解剖生理学上的改变。

这些改变使得鸟类能够在充分利用不同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鸟类独特的消化系统鸟类拥有特殊的消化系统,是它们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一。

鸟类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咽喉、食道、胃、小肠、盲肠和肠道。

其中,胃分为两个部分,即前胃和后胃。

前胃被称为贮食肿大,它可以适应于鸟类食量的波动,同时也能够在鸟类掠食或吃干食时充当磨牙齿的作用。

后胃被分为腺胃和肌胃,腺胃可以产生酸性液体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而肌胃则可以将食物磨成更小的颗粒。

与人类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鸟类的小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

其中,空肠起着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十二指肠则是产生胆汁和胰液的地方,回肠是最后一部分,接收小肠内物质的残渣。

鸟类独特的呼吸器官鸟类的呼吸器官是它们成功进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与哺乳动物不同的是,鸟类具有输尿管和气管直接相连的特殊结构,被称为气囊。

气囊可以和骨骼相互作用,使得鸟类可以实现高度的控制和稳定的飞行。

气囊可分为气囊和副气囊两种,其中气囊与肺部呼吸密切相关,副气囊则与一些小型的骨骼相连,包括颈骨、肋骨和脊骨。

此外,鸟类的肺部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结构。

鸟类的肺部没有肺泡囊,而是由许多小型的气囊组成。

这些气囊可以扩张和收缩,使得鸟类可以在飞行和其他强烈运动中维持呼吸。

鸟类独特的循环系统鸟类的循环系统也发生了相对较大的改变,使得鸟类可以拥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体温控制效能。

鸟类的心脏非常密集,而且具有强烈的收缩能力。

心房和心室的数量都比哺乳动物多,使得鸟类的心脏可以以更高的速率注入血液到循环系统中。

在鸟类体内,血液含氧的水平大大高于哺乳动物,这是由于鸟类独特的呼吸系统造成的。

鸽子的解剖PPT课件

鸽子的解剖PPT课件

02
领地行为
在繁殖期,鸽子会占据一定的领地,并与其他鸟类进行竞争,以保护巢
穴和雏鸟的安全。
03
通讯方式
鸽子之间通过声音、姿态和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通讯,传递信息,协调
群体活动。
04
鸽子的疾病和防治
常见疾病及症状
呼吸道疾病
鸽子出现咳嗽、呼吸困 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可能是感染了呼吸道疾
病。
消化系统疾病
饮水
保证清洁的饮水供应,定期更换 水槽中的水,以防止细菌滋生。
繁育技术
种鸽选择
选择健康、繁殖力强的种鸽,注重品种和遗 传特性。
繁殖期管理
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包括安静、干燥、隐 蔽的巢穴,以及营养丰富的饲料。
孵化与育雏
掌握正确的孵化技术和育雏方法,提高雏鸽 的成活率。
THANKS FOR WATCHING
呼吸过程
鸽子通过鼻腔吸入空气,经过喉和气管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特点
高效、适应飞翔,能够在高强度飞翔时快速呼吸。
循环系统
循环器官构成
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循环过程
鸽子的心脏将血液泵入全身各部位,通过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特点
高效、适应飞翔,能够为飞翔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氧气。
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构成
鸽子的解剖ppt课件
目 录
• 鸽子的外部解剖 • 鸽子的内部解剖 • 鸽子的生理特征和行为 • 鸽子的疾病和防治 • 鸽子的饲养和繁育
01
鸽子的外部解剖
头部
01
02
03
04
头部概述
头部是鸽子的感觉器官集中区 域,包括眼睛、嘴巴、耳朵等

眼睛
鸽子的眼睛位于头部两侧,呈 圆形,具有较好的视力范围。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PPT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PPT
注意:解剖器使用安全; 尸体倒厕所。
整体纺锤形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羽毛、角质鳞、角质喙、蜡膜 鼻孔、眼(眼睑、瞬膜)、外耳孔 飞羽(初级、次级、尾羽) 尾脂腺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羽轴 羽支 羽小支 羽支
羽轴 羽根
羽支 羽小支
羽小钩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小翼羽
覆羽
三级飞羽
初级飞羽
次级飞羽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气囊的原位观察
1. 沿胸骨与肋骨相连的地方用骨剪剪断肋骨,将乌喙骨与叉骨联结处剪 断,将胸骨与乌喙骨等一同揭去。
2. 使用充气球连接吸管,插入气管,向内充气,观察鸟类的气囊分布。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气囊的原位观察
沿龙骨突起的一侧剪开胸 骨,为了防止气囊破裂, 所以剪开胸部时不要开口 过大。然后在气管上剪开 一个T形小口进行插管吹 气,会发现胸腹部胀起, 侧视可观察到气囊的大致 位置。然后将腹壁向左右 剪开,注意不要伤到气囊 ,直至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气囊为止,再沿龙骨突基 部两侧剪掉胸骨的后部约 1/4。充气后就可以清楚 地看到后胸气囊及腹气囊 。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处死
① 窒息法:A.用手捏住鹌鹑的咽喉使之窒息; B.将鹌鹑头部置于水中窒息;
② 割断鹌鹑颈部血管、气管和食管; ③ 用手倒提鹌鹑的两后肢,使其头部猛烈撞击硬物昏迷致死;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解剖
沿腹面中央龙骨突起切开皮肤,前至嘴基、后至泄殖腔,用手或解剖刀钝端分离皮肤。
实验七 、鸟类的解剖
外形观察:
羽区和裸区的观察 ,用水打湿腹侧羽 毛并拔掉
分布: Pteryla(羽区) Apterium(裸区)
颈部裸区

第六节 鸟类解剖

第六节 鸟类解剖
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 ---辩证的观点看待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长骨(中空)
5.骨骼
骨骼中最发达的一块:胸骨
鸟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 的骨都是中空的,说明生物体的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
将胸骨特点与骨上附着的肌肉联系推测? 胸骨上高耸的部分叫龙骨突,
作用:附着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动作。
7
资料2: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心脏 人 鸽 金丝雀 蜂鸟
占体重的百分比/% 0.42 1.71 1.68 2.37
心搏次数/min 72
135——244 514 615
2、分析资料2,总结鸟类的血液循环系统特
点:鸟类的心脏肌肉_发__达__,工作能力_强__。 循环系统结构_完__善__。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 的功能强___,释放的能量_多_,保证鸟类飞行 时_高__能__量__的__消__耗__。 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
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
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
掉800—1000克的肉。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鸟类无膀胱,不储存尿液。
直 粪便和尿液一起随时排出体外
---能减轻体重

小肠
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很快形 成粪便排出。 ---为飞行提供足够的能 量;身体相对较轻,减轻 体重。 (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
家鸽的心脏分四腔,心脏所占的比重大,心跳频率快,静脉血和动脉血完全分开,
血液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类体温 因是:
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原

鸟类眼的解剖特征汇总

鸟类眼的解剖特征汇总

肌构成,它除调节晶状体外,还能 调节角膜的曲度。 • 视网膜较厚,没有血管分布。在视 神经入口处形成特殊的眼梳膜,含
有丰富的血管,伸入玻璃体内,与
视网膜的营养代谢有关。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二、辅助器官
包括眼睑、眼肌和眶腺等。
• (一)眼睑:有上眼睑、下眼睑和第三眼睑(瞬膜)。
眼睑无腺体,也无睫毛。下眼睑活动性较大; 瞬膜发达,为半透明薄膜,由瞬膜方肌和瞬膜锥状肌控 制,受外展神经支配。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鸟类眼的解剖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一、眼球结构特点
• 眼球较大,家禽等白昼鸟的较扁。 • 虹膜呈黄色,较坚硬,后部含有 软骨板,前部有一圈小骨片形成 巩膜骨环。
• 角膜较凸,面积相对较小。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 巩膜内的瞳பைடு நூலகம்开大肌和括约肌均为
横纹肌。睫状体的睫状肌也由横纹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 (二)眼肌:眼球无退缩肌,只有两块斜肌和四块直肌,
而且都不发达。
• (三)眶腺:包括鼻腺(盐腺)、泪腺和副鼻腺。 泪腺较小,位于下眼睑的后部的内侧。 副鼻腺:即瞬膜腺又称harder氏腺,较发达。鸡为淡红至 褐红色,位于眼球腹侧和内侧,分泌粘液样物质,有清洁和 润湿角膜以及便于瞬膜活动的作用。

鸽子解剖

鸽子解剖

实验18 家鸽得外形与解剖一、实验目得1.学习鸟类得解剖方法。

2.通过家鸽得外形观察与解剖及其骨骼系统得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得基本结构及其适应飞翔生活得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活家鸽、家鸽解剖示范标本、家鸽骨骼系统标本、家鸽神经系统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解剖盘、粗剪刀、骨钳、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各种镊子、吸管、棉线或尼龙线、棉花、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外形观察家鸽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羽,具流线型得外廓。

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与四肢等部分。

1.头部喙上下颌向前极度延伸,前端覆有角质膜。

蜡膜为上嘴基部隆起得软膜。

外鼻孔1对,位于蜡膜下面两侧,呈裂缝状。

眼大而圆,有可活动得眼睑与半透明得瞬膜。

耳位于眼得后下方,外观为一椭圆形得孔,称耳孔。

鼓膜内陷形成图18-1 鸟翼上得各种羽毛(自郑作新)浅短得外耳道,耳孔外覆以羽毛,称耳羽。

2.颈细长,灵活。

3.躯干略呈卵圆形,紧密坚实,不能弯曲。

泄殖孔位于躯干得后端腹面,尾得下面。

4.翼(或称翅)前肢特化而成,其上着生各种羽毛,分上臂、下臂及手,弯曲成Z形,飞翔时能伸展,为飞行器官。

飞羽构成翼得主要部分,可分为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与三级飞羽(图18-1)。

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骨与指骨上,为最长得1列飞羽,9-10枚。

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上,较初级飞羽短。

三级飞羽亦着生于尺骨上,为最内侧得次级飞羽,但其羽色与羽形常与其余得次级飞羽有所不同。

5.脚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股或大腿为脚得最上部,与躯干相接,被羽。

胫或小腿在股得下面,跗跖得上面。

鸽得胫部裸出。

跗跖在胫得下面,趾得上面,为脚部最显著得部分,其上着生角质鳞片。

趾4个,3趾向前、1趾在后,先端具爪,为常态足。

6.尾缩短成小得肉质突起。

尾羽生长在尾部得大型正羽。

这些尾羽能展开成扇形,在飞翔中起舵得作用。

尾脂腺尾基部背面得1图18-2 鸟类得羽区与裸区(自丁汉波)对油腺,呈乳头状突起,能分泌油脂。

7.羽毛家鸽体表被羽,有羽区与裸区之分(图18-2)。

调研报告解剖麻雀

调研报告解剖麻雀

调研报告解剖麻雀
经过调研研究,本报告将对麻雀进行解剖分析,并陈述调研结果。

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常见于世界各地,尤其在城市和乡村地区广泛分布。

麻雀体形较小,身长约15-17厘米,一般呈灰褐色,头部有黑色的喉部和白色的腰部。

它们以昆虫、种子和谷物为食,善于飞行和挖掘洞穴。

在解剖麻雀过程中,发现麻雀的头部有独特的构造。

麻雀的眼睛较大,适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觅食。

嘴巴细长而尖,适合夹住昆虫和种子。

麻雀的翅膀与身体比例适中,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快速飞行和灵活转向。

尾巴较短,有助于保持平衡。

进一步解剖麻雀的内部结构,我们发现它们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

麻雀的食道非常短,与口腔相连接,食物经由食道进入胃中进行消化。

麻雀的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储存食物,第二部分则是实际进行消化吸收的地方。

麻雀的肠道较长,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

此外,麻雀的呼吸系统也具有独特的特征。

麻雀的气管分为两管,可供氧气进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麻雀的肺部较小,但能够高效地进行气体交换。

总结来看,麻雀的解剖结构表明了它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并能够进行高效的繁衍和生存。

对于鸟类研究者和爱鸟人士来
说,对麻雀解剖的了解对于更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态和行为习性非常重要。

鸟类解剖

鸟类解剖
13
家鸽的肝脏分 几叶?有无胆囊? 胆管有几支?
胰脏位于十 二指肠弯曲的肠 系膜上,有胰管 通入十二指肠。
14
5.2 循环系统--完全双循环
(1)心脏: 心脏大,分为四腔
鸟类心脏的相对大小
占脊椎动物中的首位,约
为体重的0.4~1.5%,是同 肌瓣
等 体 重 哺 乳 类 心 脏 的 1.4-2
倍。
3
三、操作步骤
1. 外形观察。外形上适于飞翔的特征? 躯体纺锤形; 体区划分; 羽毛; 喙与蜡膜; 外鼻孔与外耳孔; 眼睑与瞬膜。
羽毛:裸区、羽区; 飞羽、绒羽、纤4 羽。
2. 处死: 将左右翅交叉抓住翅根,从背面抓紧将其胸廓
固定,气体交换停止而窒息死亡。
5
3. 观察胸肌:
沿龙骨突剪开皮 肤至嘴缘,拨开皮肤 沿龙骨突两侧和叉骨 的边缘切开胸大肌, 用镊子牵动胸大肌和 胸小肌,看翅膀的反 应。
鸟类有 无膀胱?
17
横褶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4 泄殖系统
(2)生殖系统 :由生殖腺、生殖导管组成。
♂:精巢成对、白色,经输精管开口于泄殖腔的 泄殖道;
♀:右卵巢 退化,输卵 管发达开口 于泄殖腔。
19
5.5 骨 骼 系 统
示 范
20
5.6 神经系统(示范)
大脑纹状体高度发达,成为鸟类的智慧中枢,使鸟类 具有复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能力;
小脑发达; 视叶发达、嗅叶退化。
21
四、思考作业题
鸟类适应飞翔的形态结构特征? 鸟类怎样减轻体重? 绘鸟类的肩带图
22
嗉囊:是食管基部的膨大,贮存和软化食物,嗉囊壁分泌 鸽乳;
腺胃:内壁富有消化腺; 肌胃:壁厚、内壁有角质膜,研磨食物;十二指肠:U形,

解剖鸽子实验报告(3篇)

解剖鸽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鸽子的过程,了解家鸽的内部结构,包括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此外,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剖技能,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通过对动物或人体的解剖,可以直观地了解其内部构造。

家鸽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解剖结构相对简单,适合用于解剖教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年家鸽一只。

2. 实验仪器:解剖刀、解剖剪、解剖剪、解剖镊子、解剖板、解剖针、生理盐水、纱布、解剖图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家鸽放置在解剖台上,用绳子将其四肢固定,确保鸽子处于稳定状态。

- 清洗鸽子表面毛发,用生理盐水浸泡,以便于解剖操作。

2. 皮肤切开:- 用解剖刀从胸部中央开始切开皮肤,注意刀口要尽量直,以便于后续操作。

- 将皮肤向两侧撑开,暴露出胸部肌肉。

3. 肌肉分离:- 用解剖剪剪断肌肉与皮肤的连接,将肌肉与皮肤分离。

- 注意保护肌肉内的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

4. 内脏器官暴露:- 将肌肉继续向两侧分离,直至暴露出内脏器官。

- 注意观察心脏、肺、肝脏、脾脏、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颜色。

5. 骨骼解剖:- 用解剖刀和剪子剪断肌肉与骨骼的连接,将肌肉从骨骼上剥离。

- 观察骨骼的结构,包括头骨、脊柱、肋骨、骨盆等。

6. 肌肉解剖:- 用解剖剪剪断肌肉与骨骼的连接,将肌肉从骨骼上剥离。

- 观察肌肉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7. 内脏器官解剖:- 分别对心脏、肺、肝脏、脾脏、胃、小肠、大肠等器官进行解剖。

- 观察器官的形态、颜色、质地和功能。

8. 记录与绘图:- 对解剖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

- 根据解剖图谱,绘制鸽子解剖图,标注器官名称和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系统:- 鸽子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脊柱、肋骨、骨盆等组成,结构简单,有利于飞行。

2. 肌肉系统:- 鸽子的肌肉系统主要由胸肌和腿部肌肉组成,胸肌发达,有利于飞行;腿部肌肉有力,有助于跳跃。

鸽子解剖

鸽子解剖

实验18 家鸽得外形与解剖一、实验目得1.学习鸟类得解剖方法。

2.通过家鸽得外形观察与解剖及其骨骼系统得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得基本结构及其适应飞翔生活得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活家鸽、家鸽解剖示范标本、家鸽骨骼系统标本、家鸽神经系统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解剖盘、粗剪刀、骨钳、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各种镊子、吸管、棉线或尼龙线、棉花、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外形观察家鸽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羽,具流线型得外廓。

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与四肢等部分。

1.头部喙上下颌向前极度延伸,前端覆有角质膜。

蜡膜为上嘴基部隆起得软膜。

外鼻孔1对,位于蜡膜下面两侧,呈裂缝状。

眼大而圆,有可活动得眼睑与半透明得瞬膜。

耳位于眼得后下方,外观为一椭圆形得孔,称耳孔。

鼓膜内陷形成图18-1 鸟翼上得各种羽毛(自郑作新)浅短得外耳道,耳孔外覆以羽毛,称耳羽。

2.颈细长,灵活。

3.躯干略呈卵圆形,紧密坚实,不能弯曲。

泄殖孔位于躯干得后端腹面,尾得下面。

4.翼(或称翅)前肢特化而成,其上着生各种羽毛,分上臂、下臂及手,弯曲成Z形,飞翔时能伸展,为飞行器官。

飞羽构成翼得主要部分,可分为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与三级飞羽(图18-1)。

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骨与指骨上,为最长得1列飞羽,9-10枚。

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上,较初级飞羽短。

三级飞羽亦着生于尺骨上,为最内侧得次级飞羽,但其羽色与羽形常与其余得次级飞羽有所不同。

5.脚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股或大腿为脚得最上部,与躯干相接,被羽。

胫或小腿在股得下面,跗跖得上面。

鸽得胫部裸出。

跗跖在胫得下面,趾得上面,为脚部最显著得部分,其上着生角质鳞片。

趾4个,3趾向前、1趾在后,先端具爪,为常态足。

6.尾缩短成小得肉质突起。

尾羽生长在尾部得大型正羽。

这些尾羽能展开成扇形,在飞翔中起舵得作用。

尾脂腺尾基部背面得1图18-2 鸟类得羽区与裸区(自丁汉波)对油腺,呈乳头状突起,能分泌油脂。

7.羽毛家鸽体表被羽,有羽区与裸区之分(图18-2)。

鹦鹉颚的名词解释

鹦鹉颚的名词解释

鹦鹉颚的名词解释鹦鹉颚,又称为“牙舌骨”,是鸟类中独特的解剖结构。

它位于鸟类嘴部内部,是鸟类独特的研磨和咀嚼食物的器官。

鸟类的嘴巴和颚部可以说是它们的一种拿手好戏,而鹦鹉颚这个特殊的结构更是让人们对鸟类的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鹦鹉颚的结构是由齿冠和口腔骨组成的,是一种非常坚硬且灵活的器官。

齿冠是由骨质组成的弧状结构,其形状犹如一张弹簧,可以与口腔骨相互咬合,形成一种研磨和咀嚼食物的机制。

这种结构的特殊之处在于,鹦鹉颚的齿冠并不是真正的牙齿,而是将骨质结构演化发育成具有牙齿功能的器官。

鹦鹉颚这一独特结构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磨食物,另一方面是用于产生特殊的声音。

在研磨食物方面,鸟类通常以种子、坚果和水果为主要食物来源,这些食物的外壳通常比较坚硬,需要经过研磨才能消化。

鹦鹉颚的特殊结构可以使得鸟类能够通过上下颚的咬合运动将食物研磨成小颗粒,以便于消化和吸收。

这种研磨食物的能力在鹦鹉等种类的鸟类中尤为突出,它们可以迅速将坚硬的食物破碎,以便于消化和摄取营养。

另一方面,鹦鹉颚还是鸟类产生特殊声音的重要工具。

鸟类在求偶、警戒和交流中经常使用鸣叫声,而鹦鹉颚则可以增强鸟类的声音产生和发射能力。

这主要是因为鹦鹉颚的结构让鸟类的舌头可以产生快速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与齿冠和口腔骨摩擦产生声音。

鹦鹉等鸟类通常可以模仿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声音,这也得益于它们特殊的鹦鹉颚结构。

这种能力在鹦鹉等鸟类中尤为突出,使得它们成为了备受人们喜爱的宠物或表演动物。

鹦鹉颚作为鸟类独特的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首先,它反映了鸟类自然选择的适应性。

鹦鹉颚的结构使得鸟类能够更高效地摄取食物和产生声音,提高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竞争力。

其次,鹦鹉颚的独特性为人们研究鸟类的行为、进化和声音沟通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基础。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鹦鹉颚的结构和功能,深入探索鸟类的生态角色和进化机制。

总的来说,鹦鹉颚是鸟类独特的解剖结构,具有研磨食物和产生特殊声音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鸟类的外形与解剖
洪明生
课程目的
通过对家鸡(家鸽)的解剖观察, 1、认识鸟类内脏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 2、及其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内 容
1:鸟类的外形
2: 家禽呼吸系统特点 3: 家禽消化系统特点 4: 家禽循环系统的特点 5: 家禽泌尿生殖系统的特点
1、外形
• 分头、颈、躯干、尾、四肢。
d、其前方为后胸气囊,再往前为前胸气囊,这些气囊包着内脏。
3、循环系统
心脏分为四室,在左 房室孔间有2片膜质的 瓣膜,叫二尖瓣,借 肌腱连于心室壁;右 房室孔间有一片肉质 瓣;防止血液倒流
循环系统
a、心脏:位于胸腹腔前部,外被心包。心脏前方薄壁的部 分是左右心房,后方壁厚的部分是左右心室。左房室口有 二尖瓣,右房室口有肌肉瓣。 b、动脉:管壁厚有弹性,略呈白色。观察之前用镊子小心 除去动脉外的脂肪组织。由左心室发出主动脉,主动脉离 开心室不远即向右弯曲,形成右体动脉弓,其基部分出两 条无名动脉,每条无名动脉又向前分出内外颈动脉,向左 右两侧分出锁骨下动脉和胸动脉。右体动脉弓绕过右支气 管向后弯曲,沿脊柱腹面向后行,成为背大动脉,背大动 脉发出许多血管到内部器官。由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分两支 入肺。 c、静脉:静脉管壁薄,暗红色。心脏背面有一条从后面来 的粗大的后腔静脉,前面有两条前腔静脉,它们均与右心 房相连。
2、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 家鸡的外鼻孔1对,向内 通鼻腔,鼻腔通过裂缝 状的内鼻孔与咽相通。 咽部的底壁为喉门,喉 门下接气管。气管末端 分为两个支气管进入肺, 在气管与支气管相连的 地方有一扩大的鸣管, 为发声器官。肺呈海绵 状,位于体腔背壁的肋 骨上。
气囊的观察
a、分离颈部的皮肤肌肉时,注意在气管的两侧有成对透明的颈气囊; b、将嗉囊轻轻拉开,可见锁骨之间的锁骨间气囊; c、在泄殖腔孔稍前方提起腹壁剪一切口,沿腹腔中线剪至胸骨后缘,然后用 骨剪剪开整个胸骨,小心提起胸骨将两侧的肋骨自后向前剪断,把胸骨和 肋骨提起,自后向前观察,可见腹腔的两侧有大的腹气囊;
• 体表羽毛,体流线形,减少飞行阻力;具角质喙; 颈长而灵活;尾短具尾羽;躯干结实,后肢强壮; 眼大,具眼睑和瞬膜;前肢变为翼,后肢4趾,鸟 足的形态变化多端。
• 家禽属于鸟纲动物,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 温、泌尿、神经、内分泌、淋巴和生殖等方面有独 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 差异。 • 了解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对认识鸟类内脏器官系 统的基本结构及其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征具 有鸟喙(捕食),无齿,有唾液 腺。 2、食管较长,下端有嗉囊(贮存、 软化食物)。 3、胃为分两部分: (1)腺胃(前胃)——分泌消化液 (2)肌胃(砂囊)——外壁:强大 肌肉;内壁:角质层(“内金”)(在 砂粒配合下研磨食物)。 4、小肠、肝脏和胰脏发达。 5、直肠短,不储存粪便(减轻体重), 且具吸水作用(减少失水)。 7、消化力强、消化快速。
c、解剖时用解剖刀沿龙骨突起切开皮 肤,切口从颈部相后一直延伸到泄殖孔, 将皮肤与肌肉分离(分离颈部皮肤肌肉 时要小心,不要损坏颈部的嗉囊、血管 和壁薄而透明的气囊)。先观察胸部的 肌肉。
d、胸部龙骨突起的两侧有胸大肌和胸 小肌,都是飞翔肌。胸大肌位于浅层, 起于龙骨突起,止于肱骨的腹面,收缩 时收翼;胸小肌位于深层,起于龙骨突 起,止于肱骨的背面,收缩时展翼。
鸡的内脏器官
鸡的内脏器官
a、溺水处死并去羽毛 家鸡处死的方法有很 多,常见的有:乙醚麻醉; 静脉注射空气;溺水闷死。 溺水闷死这种处死方法简 单易操作。 将溺水致死的家鸡 (家鸽)放入沸水中浸泡 几分钟,很容易去除羽毛。
b、将去除羽毛的家鸡(家鸽)仰置于解剖盘 内,注意观察羽区与裸区。观察完毕后,用剪 刀剪开颈部前段的皮肤,暴露皮下的气管。将 气管前段剪断,把一根滴定管插入气管中,然 后吹气,当腹腔和颈部被吹胀时,停止吹气, 用棉线结扎。
消化系统
消化腺:肝脏分两叶, 有胆囊(家鸽无胆囊)。 胰脏位于十二指肠处。 十二指肠的肠系膜上有 一紫色小球,为脾脏, 属淋巴器官。
5、泌尿生殖系统
a、泌尿器官:肾脏1对,位于 盆腔后壁脊柱两旁,分3-4叶。左 右肾的腹面各分出一细的输尿管 通入泄殖腔,无膀胱。 b、生殖器官:雄性精巢1对, 位于肾前叶腹侧,形似豆状,浅 黄色,成年鸡较大。每一精巢的 内侧有卷曲的附睾,下面为白色 的输精管,输精管开口于泄殖腔。 雌鸡仅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育。 卵巢位于肾前叶腹面,呈葡萄状, 输卵管末端开口于泄殖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