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压力和温度
中国石油大学油矿地质学第七章温压ppt(共44张PPT)

A点压降: PA = P1 + P2 + P3
2. 油层静止压力的确定
井点处油层静止压力:实测
关井一段时间后,用深井压力计直接测量
•油井测压力恢复曲线,水井测压力降落曲线
3. 油层静止压力等压图的编制与应用
井点处不同时刻油层静止压力的换算
不同时测试
不同时刻的压力值换算为 同一时刻的压力值
约为1 104Pa/m。
4. 地层压力 (孔隙流体压力)
Pf
概念:指作用于岩层孔隙内流体上的压力,
又称孔隙流体压力。
•在含油、气区域内的地层压力 又叫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
地层压力 - 井底压力
生产压差
二、异常地层压力预测
回顾
内容
异常地层压力: 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 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1. 油层折算压力的概念
(1)折算压头
折算基准面
海平面 原始油-水(油-气界面) 或任意水平面
定义:井内静液面距某一折算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l=h+H-L
l----折算压头,m, h----静液柱高度,m;
L----井口至油层顶面(或中部) 的垂直距离,m;
H----井口海拔高度,m。
(静液面在折算面之下,折算压头取负值; 静液面在折算面之上,折算压头取正值;)
r----研究点与井筒轴的距离,m;
rn ----井筒半径,m;
Q----油井产量(地层条件下) m3/s;
---- 地层原油密度,Pa·s;
K---- 油层渗透率,m2 ;
h----油层有效厚度,m。
压力降落
呈对数关系
压降漏斗示意图
第5章 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

ρ—流体密度,。
四、原始地层压力的来源
1. 静水压头:当油层有供水区时,原始地层压力与供水区水压头和 泄水区的高低有关;如果无供水区,则与油层含水部分所具有的 压头有关。
2. 地静压力:上覆岩层或沉积物重量所形成的压力。地静压力对地 层压力的影响大小,将视储层是否封闭的程度而定。
3. 天然气补给:油气藏形成之后,沉积物或岩层中的有机物会继续 转变成烃类或非烃类气体,当油气藏处于被隔绝状态时这些天然 气的聚集会提高地层压力。 4. 构造应力: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应力,会使孔隙缩小压力升高; 也可能因断层和裂缝的产生,为油、气的逸散构成通道,使已有 压力下降。 5. 地温:总的趋势是岩层埋藏深度越大,其温度越高。温度升高, 会使孔隙流体发生体积膨胀,也增高地层压力。
7、8与封闭性没有关系
(2)热力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
• 热力作用:世界钻探经验表明,异常高压地带总是伴随着 异常高温地带出现,温度对压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 一个封闭系统中,温度增加将引起岩石和岩石孔隙中流体 的膨胀,从而使该系统的压力增大。
• 温度增加还可以引起岩石中流体相态的变化,析出二氧化 碳等气相物质。高温能使油页岩中的干酪根热裂解,生成 烃类气体。在封闭的地质环境中,这些气体将大大提高该 系统的压力而促使该系统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
三、折算压力
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为了正确掌握油层压力 大小、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必须消除构造因素(即 油层埋藏深度对油层压力的影响)和流体密度不同 对地层压力的影响,以便于比较同层或不同层压力 的高低,因而提出折算地层压力的概念。
人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地下流体是由地层压力高 的地方流向地层压力低的地方,然而,实际情况是 怎样的呢?现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formation pressure)是指由于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地层中孔隙流体(油、气、水)所承受的压力,又称之孔隙流体压力(pore fluid pressure)或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
正常压实情况下,孔隙流体压力与静水压力一致,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和液柱的垂直高度,凡是偏离静水压力的流体压力即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abnormal pres.sure),简称异常压力。
孔隙流体压力低于静水压力时称为异常低压或欠压,这种现象主要发现于某些致密气层砂岩和遭受较强烈剥蚀的盆地。
孔隙流体压力高于静水压力时称为异常高压或超压,其上限为地层破裂压力(相当于最小水平应力),可接近甚至达到上覆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分类常用的指标是地层压力梯度(单位长度内随深度的地层压力增量,单位为MPa/km)和压力系数(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压力之比)。
本文来自: 博研石油论坛详细出处参考/thread-27166-1-5-1.html压力系数:指实测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压力之比值。
压力系数是衡量地层压力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
压力系数为0.8~1.2为正常压力,大于1.2称高压异常,低于0.8为低压异常。
摘自《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压力梯度:首先理解什么是梯度:假设体系中某处的物理参数(如温度、速度、浓度等)为w,在与其垂直距离的dy处该参数为w+dw,则其变化称为该物理参数的梯度,也即该物理参数的变化率。
如果参数为速度、浓度或温度,则分别称为速度梯度、浓度梯度或温度梯度。
当涉及到压力的变化率时,即为压力梯度。
区别之处就在于,压力系数为衡量地层压力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压力梯度为压力的变化率。
压力系数就是实际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压力之比。
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
地层的压力系数等于从地面算起,地层深度每增加10米时压力的增量。
压力梯度是指地层压力随地层深度的变化率。
储集层的基本特征是具孔隙性和渗透性,其孔隙渗透性的好坏、分布规律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状况、油气储量及产量的主要因素。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油气田开发基础-谢传礼 04级 09 第9章 压力和温度

16
四.折算压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均需判断油层内流体运移方向。
由于构造变形或地形起伏的影响,往往根据绝对地 层压力值并不能判断储集层内流体运动的方向,而必 须把地层压力换算成折算压力,用折算压力才能阐明 流体在层间或层内运移的方向。
(一)概念
折算压力:为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和正确判 断地下流体的运动方向,把所测得的油层真实 压力折算到某一水平基准面上的压力。
基准面可任意选择一水平面,但通常选海平面或油 17 水界面。
(二)折算压力的应用
研究油气层内流体是否流动或其流动方向。 流体总是从折算压力高向折算压力低的方向流动。 ①静水环境
测压面为水平的,取海平面为折算平面(基准面)。
对Ⅰ层而言,1、2号井的测压面至海平面的高度相等,折算压头均为H1,即折算压 力相等,因此1、2井间液体不能流动,即在每个储集层内,流体不发生运移。
Pg Pc PD hg ( w g ) g
式中,hg—C、D点 与气-水界面的海拔 高差; w 、g—地层 条件下水、气的密 度。
15
6)泥质岩类的压欠实作用: 7)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变
粘土矿物的压实成岩演变中,即在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的 过程中,有大量层间水析出,成为粒间水。若排泄不畅,可 形成异常高地层压力。
20
第2节 油气层的温度
一、地下温度及其来源
(一)基本概念:
1.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恒温带)以下,深度 每增加100米地温的增加值。
19
所以,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储集层内的流体沿测 压面倾斜的方向流动,并不决定于层内的绝对地层压 力,而是受折算压力所控制。无论各点的绝对地层压 力如何,水的流动方向总是从折算压力高向折算压力 低的方向流动。
水淹层识别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一、水淹油层的特征在油田开发工程中,由于注水驱油或是边底水推进,油层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淹,引起储集层物性、电性一系列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特征。
1、水淹油层的地质特征储层含油性和油水分布变化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变化孔隙结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岩石的湿润性变化油层水淹后的地层压力与温度变化(1)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入水不断驱替地层中的原油,水淹油层的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剩余油饱和度不断降低,而且它们与水洗程度成比例。
大庆油田根据水驱油岩心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油层弱水淹时含油饱和度下降约10%;油层中等水淹时降低约20%~30%;油层强水淹时下降30%以上。
在水洗作用下,油层的粘土和泥质含量下降,粒度中值相对变大,随之也使束缚水饱和度相应降低。
在注水开发中,随着注入水不断增加,地层中的油水分布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一般来说油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都有程度不同的非均质性。
显然,注入水在非均质严重的油层中并非活塞式的推进,而是沿着孔隙度大、渗透性好的部位推进,直到高渗透性地带中大部分油被水驱走时,中、低渗透部分的孔隙中仍保留着相当多的原油。
物性好的高孔隙、高渗透性部位早水淹,水洗强度大;低孔隙、低渗透性部位晚水淹,水洗强度小,甚至未被水淹。
这样,在高含水期,原来的好油层变成强水淹层;而较差的油层(包括物性差的油层和薄油层),则又可能成为“主力油层”。
因此,尽管某些油井的产水率很高,但低孔隙性、低渗透性油层、薄油层或厚油层中的低孔隙性、低渗透性部分仍有可观的潜在产能,它们将成为高和特高含水期油田挖潜稳产的主要对象。
在高含水期,水淹油层的油、水分布一般都有按沉积旋回水淹的规律。
正韵律油层如河道砂、点砂坝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细变粗,注入水先沿底部粗岩性高渗透部位突进,形成大孔道的水窜,造成底部先被水淹,上部晚水淹;底部强水淹、上部弱水淹或未水淹。
在反韵律沉积的三角洲河口砂坝等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粗变细,注入水先沿顶部突进,但由于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影响,使注入水推进相对稳定,且注入水波及面积、厚度及驱油效率都较高,水洗强度自上而下由强变弱。
气井地层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

气井地层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X薛 军,陈 广,谷 建(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四川达州 636156) 摘 要:在气田开发过程中,为掌握气层流体的性能及规律,需要得到准确的气层的温度和压力数值,在同一地区,气层温度与气层的埋藏深度有关,埋藏愈深,温度愈高。
地层压力越高,地层能量也越大,在气藏含气面积、储集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地层压力越高,储量越大。
这里分别介绍了一种气层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气层温度;气层压力 中图分类号:T E 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9—0044—01 气层的温度和压力是气井开采、开发及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参数,也是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的主要依据。
在气田开发过程中,为掌握气层流体的性能及规律,就需要得到准确的气层的温度和压力数值,这里就介绍一种气层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
1 气层的温度气层温度是气井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量,是气层中部流体的温度。
在同一地区,气层温度与气层的埋藏深度有关,埋藏愈深,温度愈高。
气层温度的计算公式为:t l =t 0+L-L 0M ≈t 0+LM T L =t 0+L-L 0M +273.15≈t 0+LM+273.15式中:L ——从地面到气层中部气井深度,m;L 0——从地面到地层恒温层的深度,m ;M ——地温级率(地温增温率)m/℃;t L 、T ——从地面到井内L 处的温度,℃和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K ;t 0——恒温层的温度,(该井井口常年平均温度)℃。
恒温层的深度L 0:距离地面某一深度开始,不受大气温度的影响,这一深度称为恒温层的深度。
一般L 0仅为几米,当井深L 远远大于L 0时,L 0可忽略不计。
地温级率M :地层温度每增加1℃要向下加深的距离(m)即:M=L-L 0t -t 0≈L t -t 0式中符号同前。
由于地球热力场的不均,因而地温级率M 在不同的地区是不相同的,对于某一地区而言,M 是-个常数。
井控问答题

答:风险评估、设计把关、主动防控、有序应对、保护油气。
2、什么是溢流答:当井侵发生后,(1)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比泵入的钻井液量多;(2)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之为溢流。
3、井喷失控的危害有哪些答:(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2)井喷失控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井场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影响农田、渔场、牧场、林场环境;(3)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4)造成机毁人亡和油气井报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5)涉及面广,在国际、国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4、什么是静液压力答:所谓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流体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
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和垂直高度,与液柱的横向尺寸及形状无关。
5、什么是地层压力答: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的压力,也称孔隙压力6、什么是井底压力答:井底压力就是指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
7、溢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答:(1)起钻时井内未灌满钻井液;(2)井眼漏失;(3)钻井液密度低;(4)抽汲;(5)地层压力异常。
8、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的直接显示有哪些答:(1)出口管线内钻井液流速增加,返出量增加;(2)停泵后井口钻井液外溢;(3)钻井液罐液面上升。
9、起下钻时发生溢流的直接显示有哪些答:(1)起钻时,当灌入钻井液量小于起出钻具的排替量时,则说明发生了溢流;(2)下钻时,当钻井液返出量大于下入钻具排替量时,则说明井内发生了溢流。
10、发现溢流为什么要迅速关井(2)制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内;(3)保持井内有较多的钻井液,减小关井和压井时的套压值;(4)可准确计算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11、发生溢流时软关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答:(1)优点:避免产生“水击效应”。
(2)缺点:关井时间长,在关井过程中地层流体仍要进入井内,关井套压相对较高。
12、硬关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答:(1)优点:关井时间短,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小,关井套管压力相对较低。
(2)缺点:关井时井控装置受到“水击效应”的作用对井口装置不利。
地层压力与温度

③ 判断水动力系统--对制定开发方案、分析开发动态十分重要。
水动力系统--在油气层内流体具有连续性流动的范围。
◆ 同一水动力系统内,原始地层压力等值线分布连续; ◆ 不同水动力系统,原始地层压力等值线分布不连续:
折算压头 l 为: l h L h (L H )
折算压头换算示意图
l --折算压头/m; h --静液柱高度/m; H--井口海拔高度/m
L --井口至油层顶面(或中部)的垂直距离,m
⑵ 折算压力:指测点相对 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数值上 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 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指 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 1号井底原始地层压力(静水压力)= 5.88MPa
供水区
测压面
天然气
原油
水
原始油层压力分布示意图
油水界面原始地层压力=1井原始地层压力+1井底至油水
界面水柱产生压力 =7.84MPa
油气界面原始地层压力=油水界面压力-300m油柱产生
压力 =5.34MPa
测压面
测压面
油水界面
天然气
原油
水
原始油层压力分布示意图
低压区
高压区
低压区
高压区
油藏折算压力等压图 油藏中流体流动方向:从南、北两翼向轴部及东、西两端
★ 油层折算压力等压图的作用:
A)更直观、准确地反映油藏的开采动态及地下流体的 流动状况--由折算压力高处向折算压力低处流动;
B)判断水动力系统--静水条件下,若油藏各井原始油层 压力的折算压头或折算压力相等,则该油藏为一个统 一的水动力系统;反之,则为多个水动力系统。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D
Pw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一、流体压力
压力梯度Gw:单位深度的压力变化值
Pair P
D
Pw
因此,流体压力也可以写成: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二、骨架应力
在某一地层深度处,由岩石固体骨架物质的 重量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骨架应力Ps,也称颗粒 压力,或固相压力,或基质压力,计算公式为: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五、压力系数
<20
低压地层
地层压力状态分类
=20~40 中等压力地层
(MPa)
=40~60 高压地层
>60
超高压地层
压力系数α定义为实测地层压力与相同深度处的静 水压力的比值,它衡量地层压力偏离静水压力的程 度,计算公式为: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五、压力系数
H
深层地层产生异常高压的原因,
D
大多数都与油气聚集有关。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五、压力系数
D
深层正常压力地层 深层异常高压力地层
封闭地层异常高压 封闭地层异常低压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六、油气藏压力
反映油井自喷能力的大小
余压 P0
油藏压力测点分布
油藏压深关系曲线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油藏压力方程的作用
•1 判断流体类型
•2 计算原始地层压力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油藏压力方程的作用
•3 判断压力系统
P
D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油藏压力方程的作用
•4 判断出油层位
油藏工程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N
地层压力基本知识

line.
Effective stress(有效应力) is the amount of overburden stress
一、孔隙压力术语
Typical trend curves for resistivity, sonic velocity, and density. Blue curves denote normal compaction trends. Arrows indicate deviations
一、孔隙压力术语
流体
气体(气态*) 气体(液态)
油 水
正常密度范围 (g/cm3) 0.007~0.30 0.200~0.40 0.400~1.12 1.000~003~1.130 0.090~0.174 0.174~0.486 0.433~0.500
*气体=84.3%C1+14.4%C2+0.5%CO2+0.8%N2
a pressure versus
depth curve.
➢The most basic
pressure gradient
that we use is
equivalent mud
weight (EMW).
Pressure profile for hypothetical reservoir unit
Cross-section of hypothetical reservoir unit. In the absence of fluid flow, the difference in pore pressure between points A and B is simply the weight of the fluid in the vertical reservoir column.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已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其含气性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二、页岩气的形成条件1. 地质条件页岩气的形成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首先,需要具备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系,这是页岩气生成的基础。
其次,需要有适宜的埋藏深度和地温条件,以保证页岩气在地下能够充分生成和保存。
此外,页岩层的封闭性也是形成页岩气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逸散。
2. 生物化学条件页岩气的生成过程是生物化学过程,需要适宜的生物化学条件。
在缺氧环境下,有机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热解和催化作用,逐渐转化为页岩气。
因此,生物化学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氧气含量、适宜的温压条件和充足的有机质供应。
三、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1. 岩石类型与结构页岩的岩石类型和结构对含气性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和结构的页岩,其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从而影响页岩气的储存和运移。
一般来说,富含有机质、孔隙度大、渗透率高的页岩含气性较好。
2. 埋藏深度与地温埋藏深度和地温是影响页岩气含气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地温升高,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和保存。
同时,埋藏深度也会影响页岩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从而影响含气性。
3. 地质构造与封闭性地质构造和封闭性对页岩气的含气性具有重要影响。
地质构造活动可能导致页岩层的变形、断裂等,从而影响其封闭性和含气性。
而封闭性好的地区,能够有效地阻止页岩气的逸散,使含气性得以保持。
四、结论通过对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页岩气的形成需要具备特定的地质条件和生物化学条件,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促使页岩中的有机质转化为页岩气。
2. 岩石类型与结构、埋藏深度与地温、地质构造与封闭性等因素都会对页岩气的含气性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页岩气的储存和运移能力。
eaton法预测地层压力公式

eaton法预测地层压力公式摘要:一、引言二、Eaton 法的基本原理1.Eaton 法简介2.地层压力的概念3.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的基本公式三、影响Eaton 法预测结果的因素1.地层深度2.地层温度3.地层岩性4.其他因素四、Eaton 法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2.缺点五、应用案例1.案例简介2.应用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3.结果分析六、总结正文:地层压力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对于了解储层性质、确定钻井方案、优化生产工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Eaton 法是一种常用的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Eaton 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二、Eaton 法的基本原理1.Eaton 法简介Eaton 法是由美国石油工程师C.Eaton 于1955 年提出的一种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也被称为Eaton 压力方程。
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地层岩石的等效弹性模量、地层深度以及地层温度等因素来预测地层压力。
2.地层压力的概念地层压力是指地层岩石在地下受到的来自上覆地层和周围地层的压力。
地层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地层深度、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地温等地质条件。
3.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的基本公式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的基本公式为:P = 0.5 * (Eo + Po) * Δz其中,P 为地层压力,Eo 为地层岩石的等效弹性模量,Po 为地层岩石的泊松比,Δz 为地层深度。
三、影响Eaton 法预测结果的因素1.地层深度地层深度对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具有较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地层压力也会相应增大。
地层温度对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也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层温度升高,地层压力也会相应增大。
3.地层岩性地层岩性对Eaton 法预测地层压力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岩性的地层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等效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这些因素将影响Eaton 法的预测结果。
地层温度与压力

⑵ 主要开发原因
① 开发方式,即选择消耗性开发方式(天然能量),还是 选择注水、注气、干气回注等哪一种补充能量方式;
② 布井方式,即采用何种布井方式和井网密度旳大小;
边沿注水--水井位于油水边界附近; 面积注水--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布
置于整个开发区--四点、五点……等面积注水。 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为若干区(独立开发)
热流传导具各向异性:顺层面比垂直层面更易传播。 背斜使热流聚敛,向斜使热流分散。
地温和地温梯度由背斜两翼向其轴部或核部增高: --背斜顶部地温梯度大,翼部地温梯度小。 --两翼倾角越陡,背斜顶部与两翼旳温差就更大。
平行于层理方向较 垂直层面方向旳导热 性好,热量轻易向岩 层上倾方向集中。
背斜与向斜区热流分布示意图
⑹ 烃类汇集--油气分布
烃类汇集(油气田)上方往往存在地温高异常(地温梯度高); 而且,气田区高于油田区。 ▲ 地温异常很薄弱,一般为0.2~4.5℃左右; ▲ 相当普遍地分布在油气田上方旳浅部和地面。
100m深处温 度曲线在油藏 正上方显示出 升高趋势。
前苏联旳什罗卡盆地内油田上地温剖面图
★ 造成烃类汇集上方地温异常旳主要原因:
⑴ 主要地质原因
① 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类型不同,所能到达旳最终 采收率会有很大差别。
② 油气藏储层性质:即储层旳构造特征、润湿性、
连通性、非均质程度,及φ、K、So大小。
③ 油气藏旳天然能量类型:如有无边水、底水、气顶,
以及能量旳大小和可利用程度等。
④ 原油和天然气旳性质:如构成成份、原油粘度,气油 比;气田旳天然气中含其他气体水化物情况等。
四川隆昌某气田构造剖面及地温剖面
4、影响地温场分布旳主要原因
地层压力组成

地层压力组成
地层压力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静液压力:由地层中静止的流体产生的压力,它与地层深度和流体密度有关。
孔隙压力:由于地层中的孔隙和裂缝中的流体产生的压力,它与孔隙和裂缝的大小、形状以及流体的性质有关。
弹性压力:由于地层岩石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压力,它与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地层岩石的变形情况有关。
在实际的地层压力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三部分压力的影响。
除了以上三部分地层压力,地层压力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层中的化学物质、温度和压力梯度等。
地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地层压力,因为它们可能会与地下流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流体的性质和压力。
例如,地下流体中的气体可以与岩石中的某些矿物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并改变流体的压力。
温度和压力梯度也可以影响地层压力。
随着地下流体温度的升高,其体积会膨胀,从而增加地层压力。
此外,地层压力梯度也会影响地层压力,因为流体在向井筒流动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存在,会使得流体在地层中产生额外的压力。
综上所述,地层压力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的地层压力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以得到准确的地层压力预测和评估。
【油田开发地质学】第十章地层压力和温度

原始油层压力在背斜构造油藏上的分布特点:
A.原始油层压力随油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B.流体性质对原始油层压力的分布有着极为 重要的影响。 井底海拔高度相同的各井: 流体性质相同→P相同; 流体性质各异→密度大→P小; 密度小→P大。
2)折算压力
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四、油层折算压力
3)折算压力等压图的编制
五、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一)概念 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
压力系数αp 压力梯度Gp
αp =1,正常地层压力 αp ≠1,异常地层压力 αp ﹥1,高异常地层压力
αp ﹤1,低异常地层压力
(二)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分析 1.成岩作用
驱动能量
天然驱动能量 人工驱动能量(注采,热采,生物采油)
1.油层岩石和其中流体的弹性能 (弹性能驱动) 条件:地层压力 大于 饱和压力
2.含水区的弹性能和露头水柱压能
Pr= H·ρr·g=H·[ρf·Ф+(1-Ф) ρma]·g
3.压力梯度 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GH (㎩/m)
4.地层压力 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又称孔隙流体 压力,用Pf表示。
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
5.压力系数
实测的地层压力( pf )与同一地层深度静水压力( pH )的比值 。
二、地温场的研究
一)地温测量
关井实测、外推法
二)地温场的分布特征
地温梯度纵向变化——地温梯度图
系统测温
测温井段
井
m
N
Ed-Es3
平均地温梯度 ℃/100m
Es4-Ek
Ma(J)
地层压力与地层温度

第七章地层压力与地层温度主要内容一、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二、异常地层压力研究三、油层压力研究四、地层温度研究五、油气藏驱动类型地层压力与地层温度是开发油气田的能量,也是油气田开发中重要的基础参数。
油气藏地层压力和温度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油气等流体的性质,还决定着油气田开发的方式、油气开采的技术特点与经济成本,以及最终的采收率。
因此,对一个油气田来说,在勘探阶段以至整个开发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地层压力和温度这两个基础参数的获取。
第一节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压力的单位是帕,符号是Pa。
1Pa是指1m2面积上受到1N的力时形成的压力。
即:1Pa= 1N/m21MPa=103KPa=106Pa1MPa=10.194kgf/cm2或 1kgf/cm2=98.067kPa粗略计算时,可认为1kgf/cm2=100kPa=0.1MPa,其误差约为2%。
1、上覆岩层压力(地静压力)上覆岩石骨架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量所引起的压力。
其值的大小与上覆岩层的厚度、骨架密度和孔隙流体密度有关。
单位为MPa 。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单位岩柱高的压力。
单位为MPa/m 。
据统计,第三纪岩层的平均压力梯度为0. 0231MPa/m (密度测井);碎屑岩岩层的最大压力梯度为0.031MPa/m ;浅层的岩层压力梯度一般小于0.031MPa/m 。
2、静水压力(流体静压力)液柱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其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柱的高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静水压力梯度:单位液柱高度的压力值。
由于水的密度一般为1×103kg/m 3 ,所以,静水压力梯度约为 0.01MPa/m 。
3.地层压力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又称为孔隙流体压力。
常用Pf 表示。
含油、气区内的地层压力称为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
地层压力全部由流体本身所承担。
油气层未被钻开之前,油层内各处的地层压力保持相对平衡状态。
一旦油气层被钻开并投入开采,油气层压力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在油气层压力与井底压力之间产生的压差作用下,油气层内的流体就会流向井筒,有时甚至喷出到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具有统一水动力系统的油气藏, 其压力梯度值是一个常数,即地层压 力随油气层埋藏深度而呈直线增加。 当实测得到具不同海拔高度的原始地 层压力时,作压力随海拔高度变化的 关系曲线。对新井,只要准确测得其 深度,便可得该井的原始地层压力。
(一)原始油层压力
2、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方法 (3)计算法
压力(PH)的比值。
p
fH
1 p
正常地层压力 >1: 高压异常
1 p 异常地层压力 <1:低压异常
二、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一)异常地层压力的概念 ② 压力梯度法:
用压力梯度GP来表示异常地层压力的大小。 GP = 0.01MPa/m: 正常地层压力 GP > 0.01MPa/m: 高异常地层压力 GP < 0.01MPa/m: 低异常地层压力
井底流动压力(井底流压):油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压 力称为井底流压。它代表井口剩余压力与井筒内液柱重 量对井底产生的回压。用Pb表示。
油井生产时,井底流压Pb小于油层静止压力Ps,油层 中的流体正是在该压差的作用下流入到井筒。
(二)目前油层压力 1、目前油层压力及其分布 (1)单井生产时油层静止压力的分布
(二)目前油层压力
2、油层静止压力等压图的编制与应用 1)编制:
为了准确地绘制油层静止压力 等压图,需定期测得油井和水井 的油层静止压力。比较好的办法 是在油井中定期测压力恢复曲线, 而在水井中测压力降落曲线。
绘制某一时刻的等压图,不同 时期的压力值应该换算为同一作 图时期的压力值。换算时多采用 油藏平均压力递减曲线法。
(二)目前油层压力
1、目前油层压力及其分布
(2)多井生产时油层静止压力的分布
多井生产时,会产生干扰, 原有的渗流场发生变化而产 生一个新的渗流场。此时, 任意一点处的压力就是油层 上各井在该处所引起的压力 叠加。
由于油藏中油层地质结构 复杂且非均质,实际的油层 静止压力分布是复杂的。有 效方法是编制油藏某一开采 时期的油层静止压力等压图。
二、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一)异常地层压力的概念
正常条件下,地层压力即为静水柱压力,但由于 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层压力很少等于静水柱压力。 通常把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为异 常地层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常用压力系数或压力梯度表示异常地层压力大小。
① 压力系数法:
P / P 压力系数指实测地层压力(Pf)与同一深度静水
2、钻井资料分析法
2)d指数:
正常情况下,d指数或dc指数随井深增加而增大, 当钻遇高异常压力过渡带时, d指数或dc指数将向 着减小的方向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线。绘制d指数与 深度关系曲线,可用来预测过渡带顶部位置和压力。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方法
2、钻井资料分析法
3)返出钻井液温度:
异常高压带常伴随异常高温带 出现。钻遇到异常地层压力带, 地层温度随深度升高的速度远远 超过了正常情况,因此返出的钻 井液温度有突然增高的现象,据 此判断可能钻遇了高异常地层压 力过渡带。
2、钻井资料分析法
1)钻井速度:
钻入高压异常过渡带,钻速立即增大,有时可超 过正常压实页岩钻速的两倍。据钻速突然加大的情 况,可判断地下可能存在高异常压力过渡带。
2)d指数:
是用来标定钻井速度的。为准确反映钻速与高异 常压力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消除其它因素对钻速的 影响。即用d指数来代替钻速: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方法
3、地球物理测井法:
1)电阻率测井
借助页岩电阻率与深度关系曲线计算 相邻储集层地层压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 页岩电阻率比值—压力梯度关系曲 线法:
据已钻井资料,绘制研究区页岩电阻 率比值与储层压力梯度关系曲线,作为 预测异常压力的图版。然后在研究井的 页岩电阻率曲线上,确定该井储层的外 推正常趋势值Rn与外推偏离正常趋势 的Rob,求出二者比值。在图版上,用 研究井已确定出的Rn/Rob值求出相应 流体压力梯度Gp值。用储层井深乘以 流体压力梯度值,即得储层预测压力值。
对新探区或新开发的油气藏,如钻井的海拔高度和 深度已知,准确测定了原油、地层水、天然气密度, 便可应用上述计算静水压力公式计算。
(4)试井分析法 用P.248公式计算
(一)原始油层压力
3、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的编制与应用
用来描述原始油层压力在油藏构造上的分布情况。
(1)绘制方法
与构造图相同。在目的层构造等高线图基础上编制。 原始油层压力的分布主要受构造因素影响,因此,在 油层厚度均匀的情况下,压力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构 造等高线。
PH hwg
(一)原始油层压力
1、原始油层压力及其分布
原始油层压力在背斜构造油藏 分布具如下特点:
① 原始油层压力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
② 流体性质对原始油层压力分布有极重要的影响: 井底海拔相同的井,流体性质相同,则原始油层压力 相等;流体性质不同,则流体密度大的,其原始油层 压力小,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原始油层压力大。
地层压力和温度
地层压力和温度:是开发油气田的能量,也是油气 田开发中重要的基础参数。
地层压力和温度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油气等流体的 性质,还决定着油气田的开发方式、开采的特点与 经济成本及油气的最终采收率。同时也是油气的生 成、运移、聚集及储量的大小密切相关。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异常地层压力及其预测方法、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方法
3、地球物理测井法:
广泛采用的是电阻率、声波、 体积密度测井。
1)电阻率测井
影响地层电阻率的因素有岩石 性质、孔隙度、孔隙中所含流体 矿化度、地层温度等。对纯页岩 而言,电阻率主要受孔隙度的影 响。钻遇高异常压力井段,由于 孔隙度增加,所含地层水数量增 加,页岩电阻率必然朝着电阻率 降低的方向偏离正常趋势线。偏 离正常趋势线的位置即为高压异 常过渡带顶部位置。
1、目前油层压力及其分布
指油藏投入开发后某一时期的地层压力。因油水井生 产和油层中发生的每一点变化都会改变油层压力,因而 油层压力的分析就成为地下动态分析的中心工作之一。
油层静止压力:油田投入生产后,关闭油井,待压力恢 复到稳定状态后测得的井底压力。这一压力在油层的各 个地方和同一地方不同时期都不一样,因此,又称为动 地层压力(Ps)。
油层压力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一、地层压力的几个概念
1、上覆岩层压力:
指上覆岩层骨架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量所引起
的压均密度
r f (1)ma
岩层孔隙中流 体的平均密度
岩层平均 孔隙度
岩石骨架的 平均密度
可见,上覆岩层压力随岩石骨架的增厚而加大, 也与岩层及孔隙空间流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方法
2、钻井资料分析法
4)页岩岩屑密度
异常高压过渡带由于页岩欠压 实,页岩岩屑的密度将急剧变小 而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线。
该方法具有方便、及时、准确 的优点。但如页岩中含有大量的 碳酸盐矿物和重矿物时,会影响 解释精度。需进行校正。
另外,钻井过程中的井喷、井 涌等现象也是钻遇异常高压的显 示。
(一)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 自学)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方法
预测异常地层压力的任务是确定异常地层压力带 的层位和顶部深度,计算出异常地层压力值大小。
高压或超高压油气层周围的泥、页岩,处于正常 压力和异常压力的过渡带,具欠压实特征,密度小, 孔隙度较大。
地球物理特性:电阻率低、声波时差大
钻井特征:可能产生井喷、井漏、井涌及钻井参数
(三)油层折算压力
习惯认为:地下流体从地层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压力低 的地方。而实际是从压头高的地方流向压头低的地方。
为了正确掌握油层压力大小、分布及变化规律,需消 除构造因素,即油层埋藏深度对油层压力的影响。由此 提出油层折算压力。
(三)油层折算压力
1、油层折算压力的概念
(1)折算压头
指井内静液面距某一折算基准面的垂 直高度。折算基准面可以是海平面,或 任意水平面。
(一)原始油层压力
3、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的编制与应用
(2)用途: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
A、预测新井的原始油层压力
B、计算油藏的平均原始油层压力:
油藏原始油藏压力平均值是油藏天然能量大小的尺 度。
C、判断水动力系统:
水动力系统是指油气层内流体具有连续性流动的范围。
同一水动力系统内,流体压力可以相互传递,因而, 其压力等值线的分布是连续的。若油层被分割成几个 互相独立的水动力系统,则原始油层压力等值线的分 布的连续性受到破坏。
3、地球物理测井法: 1)电阻率测井 ② 等效深度法:
等效深度指具有相同孔隙度值, 或者相同有效应力值的两点的深度。
B点:
A点:
由于影响电阻率的因素较多,实际工作中不宜单 独使用电阻率测井法,最好与其它测井法配合。
3、地球物理测井法:
2)声波测井
声波测井所记录的纵向传播 速度主要是岩性和孔隙度的函 数。对泥、页岩而言,声波测 井曲线基本为一条反映孔隙度 变化的曲线。声波传播时间将 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如 遇高异常地层压力过渡带,声 波传播时间将朝着增加的方向 偏离正常趋势线。据此可确定 高异常地层压力过渡带的顶部 深度与计算储层压力。声波测 井不受井眼大小、地层温度和 地层水含盐量变化影响。故精 度较高、效果较好。
(一)原始油层压力
3、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的编制与应用
(2)用途: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
D、计算油藏的弹性能量
弹性能量指油层弹性膨胀能排出的流体量。
若要了解油藏弹性能量的大小,只需将该油藏 的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与饱和压力等压图重叠, 即可求出油藏不同部位的弹性压差,进而计算出 相应的弹性能量。
(二)目前油层压力
折算压头:l = 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