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医药荟萃]
后循环缺血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中医西医诊断标准英文回答: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vary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CM, the diagnosis of PCI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Yin and Yang, Qi and Blood, and the theory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The TCM diagnosis of PCI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riteria:1. Tongue diagnosis: In TCM, the tongue is considered a mirror of the body's internal organs. A pale or purplish tongue may indicate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while a red tongue with a yellow coating may suggest heat accumulation.2. Pulse diagnosis: TCM practitioners assess the pulse to determine the state of Qi and Blood flow. A weak or thready pulse may indicate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while a rapid or forceful pulse may suggest heat or excess.3. Symptoms: TCM diagnosis also considers the patient's symptoms, such as dizziness, headache, blurred vision, and numbness or weakness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These symptoms are believed to be caused by a disruption in the flow of Qi and Blood in 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On the other hand, Western medicine follows a mor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iagnose PCI. The diagnosticcriteria for PCI in Western medicine include:1.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A thorough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reflexes, coordination, and sensory function. This helps to identify any abnormalities in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 such as weakness or loss of sensation on one side of the body.2. Imaging tests: Imaging test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are used to visualize the blood vessels and brain structures. These tests can help identify any blockages or abnormalities in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3. Blood tests: Blood tests may be done to check forrisk factors, such as high cholesterol or blood clotting disorders,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CI.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criteria,let's consider a hypothetical case of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dizziness and numbness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In TCM, the practitioner may observe a pale tongue and weak pulse, indicating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They may also consider the patient's overall energy levels and emotional state to make a diagnosis. In Western medicine, the practitioner would conduct a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to assess the patient's reflexes and coordination. They may also order imaging tests to rule out any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or blockages in the blood vessels.中文回答:后循环缺血在中医和西医中的诊断标准有所不同。
后循环缺血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中医西医诊断标准英文回答:Diagnosing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involves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pproaches. In TCM, the diagnosis is based on theprinciples of Yin and Yang, as well as the flow of Qi and blood in the body. The TCM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includes identifying the underlying imbalances in the body that lead to the condition.For example, a TCM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may involve identifying a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in the body, which can lead to poor circulation and oxygen supply to the brain. This deficiency may be due to factors such as excessive stress, poor diet, or a sedentary lifestyle. TCM treatments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may involve acupuncture, herbal medicine, and lifestyle changes to improve Qi and blood flow in the body.In Western medicine, the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is based on medical imaging test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These tests can show any blockages or narrowing of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 which can lead to reduced blood flow and oxygen supply to the brain.For example, a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may involve identifying a blockage in the vertebral or basilar arteries, which are the main blood vessels supplying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 This blockage may be due to atherosclerosis, a condition where plaque builds up in the arteries and restricts blood flow.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may involve medications to reduce clot formation, surgery to remove blockages, or lifestyle changes to reduce risk factors.中文回答: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涉及到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A)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供血不足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得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或体位改变时;
2、头晕、行走不稳有时呈发作性,部分可有头痛、呕吐、短暂晕厥。
3、TCD提示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2、TCD提示椎基底供血不足;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TCD无异常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改变脑循环
3、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4、抗动脉硬化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10-15天
(七)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头晕减轻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发展为脑梗塞,不能出院
2、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死临床路径单A。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2014)中国后循环缺血得专家共识作者: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一:后循环缺血得认识、定义与意义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不部分颞叶及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 ischemia,PCI)就是常见得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得20%、1:对后循环缺血得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ischemic at 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得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就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 VBI)得概念。
可见,经典得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就是指后循环得TIA,病因上就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得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随着对脑缺血得基础与临床认识得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与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得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得认识,如将头晕/眩晕与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 得重要原因,更有将VBI得概念泛化,认为它就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得“相对缺血状态”。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与健康服务。
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得提高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得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得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 EMC-PCP)与研究技术得发展,对PCI得临床与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 I得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就是极罕见得情况。
大脑后循环缺血的诊治原则课件
24
•短
暂
性
脑缺TIA
血
发
作
:
脑
动
脉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
性
供
血
不
足
引
起
短
暂
发
PPT学习交流
25
临床表现
• 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对侧单肢 无力或轻偏瘫。特征性症状:眼动脉和 horner证、交叉瘫。可能出现症状:对 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
•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眩晕及 平衡失调。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和短暂 性全面遗忘症。可能出现症状:吞咽困难、 共济失调等。
脉 • BA (basilar artery) 基底动脉 • AICA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小脑
前下动脉 • PICA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小脑
后下动脉 • SCA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小脑上动脉 • PCA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大脑后动脉
PPT学习交流
46
针灸治疗
•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主要以后颅凹排 刺为主,再取天柱、完骨、风驰、翳风, 然后辨证加减,如痰湿加丰隆,足三里; 肝肾阴虚加太溪,照海,三阴交等。
PPT学习交流
47
PPT学习交流
48
估
详细病史(详细询问症状的发生、形式和 持续时间演变过程及可能的诱发原因 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神经和
共济失调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CTA、MRA
DSA) 颅脑彩色多普勒,心点图和心脏彩超是发现 心脏和主动脉原性栓塞的重要检查
后循环缺血课件
后循环缺血与头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内容⏹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后循环组成及血供特点⏹后循环缺血的几点认识⏹后循环缺血的症候⏹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鉴别诊断病例1、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PCI)国际上1987年ICD-9 435 TIA分类颈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990年ICD-10-NSD TIA和相关综合征(G45)椎-基底动脉综合征(G45.0) 1997年修订ICD-9 435 TIA分类椎-基底动脉综合征1、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PCI)国内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的脑血管病分类无VBI诊断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的脑血管病分类增加VBI诊断2000年Caplan LR →后循环缺血(PCI)国外:目前已用PCI取代VBI2、后循环组成及血供特点⏹后循环缺血--PCI概念: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而来,并正取代原来的VBI概念⏹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
⏹后循环缺血:占缺血性卒中的20%。
⏹血供特点:变异较多,侧枝循环较少;供应的神经结构极其重要。
内耳的血液供应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迷路动脉)内听道耳蜗动脉前庭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前庭动脉内听动脉耳蜗动脉3、后循环缺血的几项重要认识PCI的几项重要认识1.PCI定义: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2.颈椎骨质增生不是PCI的主要病因。
颈性眩晕或头晕有证据吗?X片/CT/MRI骨质增生=颈椎病?TCD血流速度快=VBI?缺乏证据的理论假设颈椎病不是VBI的主要病因颈椎检查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价值吗?方法:32例老年的VBI 与32例同年龄(平均年龄77.6岁)同性别对照,比较颈椎放射学表现结果:两组放射学表现未见差异,包括椎间盘间隙狭窄和骨刺的程度结论:没有理由将颈椎X线作为VBI的诊断常规KR Adams, MW Yung, M Lye and GH Whitehouse Age & Ageing, 1986; 15, 57-59颈椎病不是VBI的主要病因转颈能压迫椎动脉吗?能引起头晕或眩晕吗?方法:对1108例有各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进行转颈后TCD检查。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眩晕、头晕、视物旋转、共济失调等。
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以便及时进行治疗和管理。
首先,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症状,医生应当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详细的症状表现,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其次,临床检查也是后循环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表现,进一步确定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后循环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MRI、CT、颅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进一步确定诊断。
最后,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比如内耳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都可能引起眩晕、头晕等症状,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等手段,以便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及时进行诊断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后循环缺血》
.
后循环的概念
后循环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 大脑后动脉组成。
.
后循环示意图
后循环MRA
.
后循环的供血范围
脑干、小脑、丘脑、枕叶等
.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即后循环系统(椎-基底动 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梗 塞,简称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
发病机制
其他发病机制:穿支小动脉病变: 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 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 中脑和丘脑。
.
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 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 性梗死、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 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 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 身免疫性病等。
期(一般是1-2秒) 发作性特点: 数秒-20秒,很少>40秒. 眩晕的疲劳性
.
The Dix-Hallpike Test
.
CRP
.
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 头晕/眩晕并非PCI PCI者可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 硬化 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 的(如BPPV、美尼尔病等)
.
PCI的病因
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 20%。同前循环(颈动脉系统)TIA及脑梗塞一样,其 病因包括: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 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课前问答:脑血管狭窄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吗?A. 有B. 没有脑血管病的发病有三个基础,包括血管壁、血液状态和血流动力学,血管壁的异常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病变产生了脑动脉狭窄。
因此,脑供血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和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该及早识别和治疗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狭窄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早在1986年Caplan就发现种族对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有影响,黑人与日本人颅内动脉易患动脉粥样硬化,而白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生在颅外血管,特别是椎动脉。
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发现,国人颅内血管狭窄的几率明显高于颅外血管[1]。
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概述:临床医生应该有更强的意识和技术识别颅内血管狭窄的存在。
首先,对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都应该怀疑有脑血管狭窄。
其次,更好的识别出血流动力学异常所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2],因为这组疾病与脑血管狭窄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熟练掌握脑血管狭窄临床检查技术,包括双侧桡动脉触诊、双上肢血压测量、血管听诊(主要是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眼动脉的听诊)。
第四,正确选择辅助检查和诊断流程,识别脑动脉狭窄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波检查(TCD和Duplex)、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第五,更好的寻找脑血管狭窄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最后,熟悉脑血管狭窄的分型方法。
要点提示:TCD可探测到的血管主要有:ICA:颈内动脉颅内段、CS:颈内动脉虹吸部、MCA:大脑中动脉、ACA:大脑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ACOA:前交通动脉PCOA:后交通动脉、OA:眼动脉、V A:椎动脉、BA:基底动脉、PICA:小脑后下动脉。
颅内脑动脉狭窄的合理分型是治疗决策的基础。
从治疗上,所谓的颅内动脉主要是指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3、4]。
目前的分型方法有Mori分型、LMA分型和临床分型,当然临床分型适合临床医生使用,而Mori分型和LMA分型更适合介入医生使用。
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 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当血供障碍而出 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 床表现。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 形式,临床识别较难。
2020/4/20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Dix-Hallpike试验:可诱发出伴有旋转和垂直眼震的眩晕 在Dix-Hallpike试验完成到眩晕及眼震开始之前有一个潜伏
期(一般是1-2秒) 发作性特点: 数秒-20秒,很少>40秒. 眩晕的疲劳性
2020/4/20
• 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心律检测是发现心脏或主动 脉栓塞来源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 非高血压性PCI者重要(除外FA、PFO、左房黏液 瘤)。
•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 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2020/4/20
四.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同前循环 )
2020/4/20
常见的PCI类型
• 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 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 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 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 等)。
2020/4/20
• 证据表明PCI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 者差,如NEMC-PCR(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 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中,407例患者中预 后好者达79%。
2020/4/20
The Dix-Hallpike Test
2020/4/20
2020/4/20
CRP
• 对所有疑为PCI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 查,主要是MRI检查。DWI-MRI对急性病变 最有诊断价值。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是指心脏后部的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需要依据以下标准:
1. 典型症状:胸痛或不适、气促、胸闷等。
2. 典型心电图表现:ST段下移、T波倒置或降低。
心肌梗死的出现则更具有诊断价值。
3. 心血管超声检查: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室壁意味改变、后壁左心室壁运动异常等。
4. 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围。
5. 超声心动图检查:搏出分数降低、左室功能下降、室间隔运动异常等。
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综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风险。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重视生活方式的影响,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治疗后循环缺血的关键。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诊疗标准讲义51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医药荟萃]
有学者基于156例病 人统计结果: 远端 83 (53.2%)
近端 26 (16.7%)
谷风书苑
15
三、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疾病
谷风书苑
16
1、小脑梗死
• 供应小脑的分支动脉闭塞(小脑上、前下或后 下A)
• 常表现为头晕,有时候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 步行困难、恶心呕吐等。
• 步态不稳,患者常向病变侧倾倒,病变侧上肢 肌张力低下,意向运动不稳,眼颤。
(1)Parinaud综合征:四叠体、顶盖受损,双眼
协同向上注视麻痹,伴有瞳孔扩大、对光反
射消失、双眼调节反射消失。
(2)Claude综合征(红核-动眼综合征):同侧
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共济失调。
(3)Weber综合征(动眼神经交叉瘫综合征):
大脑脚底受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
枢性面舌瘫及肢体谷瘫风书。苑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 (PCI)及临床诊断标准
谷风书苑
1
PCI与前循环缺血比较
• 共性: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 防和干预
• 特殊性:脑干结构,临床症状, 后循环特点;关注不够
谷风书苑
2
一、后循环概述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后循环缺血常见疾病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 五、后循环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六、后血环缺血的防治原则 七、美国的VBI诊断标准 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
19
4、桥脑外侧综合征
(Millard-Gubler syndrome)
1、病灶侧外展麻痹 2、病灶侧周围性面瘫 3、病灶对侧中枢性舌瘫及偏瘫 4、MRI检查可见桥脑和小脑梗塞的缺血病灶。
谷风书苑
20
5、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 syndrome)
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治及护理
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
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颗叶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l rculat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定义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l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⑴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主要的血管病理表现。
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⑵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10猊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四)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不可调节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域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转头、颈可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 /眩晕。
这种以假设代替证据的模式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
而临床研究则证明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在有或无后循环缺血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连续的椎动脉动态造影仅见个别有因骨引起的动脉受压;进行转颈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有或无后循环症状者间椎动脉颅外段受压比有差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一、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病因和发病机理]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纤维粘附于受损的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
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
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病理]梗塞后的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发生软化和坏死。
病初6小时以内,肉眼尚见不到明显病变:8小时至48小时,病变部位即出现明显的脑肿胀,脑沟变窄,脑回扁平,脑灰白质界线不清;7~14天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达到高峰,并开始液化。
其后软化和坏死组织被吞噬和清除,胶质增生形成疤痕,大的软化灶形成囊腔。
完成此修复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1~2年。
[临床表现](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
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
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
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1.颈内动脉系统(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还需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后循环缺血 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
其诊断标准如下:1.症状: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复视、步态不稳、构音障碍、
吞咽困难、单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2.体征: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感觉减退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 或MRI 检查可发现后循环区域的梗死灶。
4.血管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成
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可发现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5.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
性位置性眩晕等。
以上标准中,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和血管检查可辅助诊断。
对于怀疑为PCI 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新版中医单病种—眩晕(后循环缺血)
眩晕(后循环缺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 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聋和眩晕症状难以明显改善。
谷风书苑
27
10、短暂性全脑性遗忘综合征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syndrome、TGAS)
1、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均可患病。
脑的缺血性病灶。
谷风书苑
21
延髓被外侧 (Wallenberg) 综合征
谷风书苑
22
6、闭锁综合征
(Locked-in syndrome)
• 基底动脉梗死导致桥脑腹侧损害,也可见 于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 患者意识清楚,缄默无语,仅可用睁闭眼 来表达“是”或“否”;双侧眼球水平运 动受限;双侧中枢性面瘫、软腭及舌肌麻 痹;四肢软瘫
谷风书苑
23
7、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约占PCI的27%, 死亡率70%
谷风书苑
24
8、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 锁骨下动脉近端和椎动脉开口之间的一段锁骨下动 脉狭窄或闭塞。当上肢用力时,血流从椎基底动脉向 上肢引流,导致椎动脉逆流。
• 此时,内耳和前庭就会缺血,导致发作性眩晕、听力 丧失和耳鸣。
• MRI:脑干和半球存在缺血性病灶。有时患者诉上 肢麻木或者其他孤立性神经症状。
谷风书苑
25
谷风书苑
26
9、缺血性迷路卒中
1、短暂性卒中:突发听力减退、眩晕,发作持续
数分钟或数小时,24小时之内完全缓解
2、进展性卒中:症状在数小时或数日内达到高
峰,合并有轻度的听力减退和患侧半规管麻痹
3、完全性卒中:症状迅速达高峰,经对症治疗,
(1)Parinaud综合征:四叠体、顶盖受损,双眼
协同向上注视麻痹,伴有瞳孔扩大、对光反
射消失、双眼调节反射消失。
(2)Claude综合征(红核-动眼综合征):同侧
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共济失调。
(3)Weber综合征(动眼神经交叉瘫综合征):
大脑脚底受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
枢性面舌瘫及肢体谷瘫风书。苑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 (PCI)及临床诊断标准
谷风书苑
1
PCI与前循环缺血比较
• 共性: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 防和干预
• 特殊性:脑干结构,临床症状, 后循环特点;关注不够
谷风书苑
2
一、后循环概述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后循环缺血常见疾病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 五、后循环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六、后血环缺血的防治原则 七、美国的VBI诊断标准 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
脑下半部皮质和深部结构。 4、脊髓后动脉:供应延髓和颈段脊髓 5、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全长双侧灰质
的前半部结构
谷风书苑
8
5、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
1、大脑后动脉:供应中脑、丘脑、颞叶和枕叶。
2、小脑上动脉:供应中脑被盖外侧、脑桥上
部、小脑上脚、小脑半球上部和深部核团;
3、脑桥支:供应脑桥的深穿支
4、内听动脉:供应耳蜗、半规管、椭圆囊 和球囊
19
4、桥脑外侧综合征
(Millard-Gubler syndrome)
1、病灶侧外展麻痹 2、病灶侧周围性面瘫 3、病灶对侧中枢性舌瘫及偏瘫 4、MRI检查可见桥脑和小脑梗塞的缺血病灶。
谷风书苑
20
5、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 syndrome)
1、病灶侧Horner综合征 2、病灶侧颜面痛温觉减退 3、病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4、眩晕、恶心、呕吐伴眼球震颤 5、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6、病灶侧小脑共济失调 7、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检查可发现延髓或小
谷风书苑
13
3、穿支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 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
4、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偏头痛;动脉夹层、动脉瘤、锁骨下盗 血;血管发育不良;凝血异常;转颈或 颈外伤;遗传疾病;颅内感染、巨细胞动 脉炎、自身免疫性病等。
谷风书苑
14
5、后循环血管狭窄的常发生的部位
5、小脑前下动脉:供应延髓上部、脑桥被盖外侧、
小脑半球前部、小脑中、下脚
谷风书苑
9
谷风书苑
10
6、后循环血供特点
1、供应小脑的分支为终末动脉
2、发自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内听
动脉为最细和最长的分支
3、供应脑干的血液来自深穿支,
分为旁正中、短旋和长旋动脉
4、发生缺血时仅大脑后动脉与颈
内动脉系统有侧枝循环形成
谷风书苑
17
2、大脑后动脉梗死
• 一侧大脑后A动梗死,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有时伴偏身感觉障碍。左侧大脑后动脉大 面积梗死,还出现阅读和颜色命名困难。
• 右侧大脑后A梗死将出现左侧视野偏盲忽 视,空间定向障碍。
• 双侧大脑后A梗死将出现双侧视野缺损,甚
至皮质盲,可伴有记忆力丧失。
谷风书苑
18
3、中脑损害综合征
谷风书苑
11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 因及发病机制
谷风书苑
12
1、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 现,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
、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 2、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 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常见的栓塞部位是 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谷风书苑
3
一、后循环概述
谷风书苑
4
1、后循环缺血的定义
• 系指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短 暂性缺血发作(TIA) 和梗死——PCI。 同义词: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VBI)、 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 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后循环缺血(PCI)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谷风书苑
有学者基于156例病 人统计结果: 远端 83 (53.2%)
近端 26 (16.7%)
谷风书苑
15
三、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疾病
谷风书苑
16
1、小脑梗死
• 供应小脑的分支动脉闭塞(小脑上、前下或后 下A)
• 常表现为头晕,有时候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 步行困难、恶心呕吐等。
• 步态不稳,患者常向病变侧倾倒,病变侧上肢 肌张力低下,意向运动不稳,眼颤。
5
2、后组动脉解剖特点
• 构成:椎动脉、 基底动脉和大脑 后动脉
• 主要供血范围: 脑干、小脑、丘 脑、枕叶、部分 颞叶、内耳前庭 及上段脊髓。
谷风书苑
6
3、椎动脉解剖特点
椎动脉直径
3~5mm 左侧优势50% 右侧优势25% 双侧对称25%
谷风书苑
7
4、椎动脉的主要分支
1、脑膜支:供应后颅窝硬脑膜 2、延髓动脉:供应延髓旁正中结构 3、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延髓背外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