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教学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学课例
《圆的认识》教学课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屏幕上的几幅生活中利用圆设计的天坛、广场、园林等建筑与相关实物。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圆形吗?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呃!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2、那么,同学们圆和我们以往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你真聪明,观察的非常仔细。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画圆、识圆,完美体验1、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几何图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画一个?来,这位同学,给你一支粉笔你到黑板上尝试画一个圆。
他画得怎么样?嗯,不够圆。
看来只用一支粉笔,是不太容易把圆画好的。
2、想画好一个圆就得借助工具。
那你们准备借助什么工具画圆?请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平时都是怎样画一个飘亮的圆的?好,请你来说说看。
嗯,我们可以用不同工具来画圆,但最常用的工具是圆规。
那么到底如何用圆规来画圆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首先要确定长度、然后固定一点,最后旋转一周,就大功告成啦。
3、请同学们试着画一个圆,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成功经验。
(老师巡视找出不成功的作品)这位同学刚才在画圆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嗯,我们在画图时要注意以下要点:圆规的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上,不能移动;两脚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必须旋转一周。
4、刚才大家画的圆、大小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来画一个一样大的圆好吗?我们在用圆规时,让两脚分开大小相等,具体的长度用尺来量、定好固定的长2.5厘米。
请大家在尝试一下。
刚才那位同学现在你画的是不是好多了。
嗯,请大家自学课本94页的例二,然后在你2.5厘米的圆内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老师巡视找出成功的作品)请大家看投影,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好,为自己的成功鼓鼓掌。
5、好!同学们,现在要是有人问你这是多大的圆,我们该怎么说呀?(这是半径2.5厘米的圆)真棒,你用到了半径这个词来描述这个圆。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对圆的特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圆。
然后,利用圆规和直尺现场画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验证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圆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圆桌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圆的特点和优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直径等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直径,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探索圆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定义、特点等。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巩固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
4.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玩具等。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圆的性质。
3.准备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如圆心、半径等。
同时,教师讲解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纸片,让学生亲自测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执教人:纪金妹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 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案重、难点:1、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2、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
教学准备:圆规、直尺、表面是圆形的物体(如:硬币、瓶盖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猜运动器材。
师做运动的动作,生猜运动器材。
(跳绳、呼啦圈)2、揭示课题①师出示呼啦圈的课件,提问:它的上面有什么图形呢?(生:圆形)②引入:对,这就是一个圆!圆是一个平面图形。
③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出示课件)师介绍圆的构造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联系生活,充分感知(一)感知生活中的圆1、师:同学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生:说不完!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2、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大屏幕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在这里你找到圆了吗?这些图片美吗?生:很美。
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几何图形。
难怪2000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完大量的平面图形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只有圆最美。
2000多年过去了,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家乃至普通大众的认可,那么圆究竟美在哪里?更进一步说,究竟是什么内在的原因,让圆成为所有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深入的研究圆,圆的美光看是不够的,咱们还是动手来画一个圆吧?(二)动手实践,加强认识1、借助实物画圆师:师:现在就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利用手中的工具来画圆,看谁的方法最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圆的认识 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圆的认识苏教版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圆的形状特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
2. 让学生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能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形状特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它们的含义。
2. 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圆形的实物,如硬币、瓶盖等。
2. 直尺、圆规、铅笔、橡皮等。
3.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圆形物体,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圆的特征,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15分钟)1.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用两根绳子分别拉成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观察并记录圆和正方形的特征。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3. 教师讲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含义,并板书。
三、画圆(10分钟)1. 教师演示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讲解画圆的步骤。
2. 学生分组实践,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画圆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圆的认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圆形的花园、计算圆形的面积等。
2.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板书设计:1. 圆的形状特征2.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3. 画圆的步骤作业设计:1. 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观察周围的圆形物体,记录它们的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知道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特征和性质。
2.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引入圆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发现圆的性质。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卡片等。
2.准备圆规、直尺、绳子等画圆和测量工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
同时,教师讲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尝试画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等。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魏
第3页共8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多条半径,同意的请举手。
半径。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不过,为什么呢?
师:回过头来看看,同样是很多条半径,经过我们的深入思索,
生:刚刚我只画了一条,但假如我们继续画下去,永久也画不完, 大家感觉怎么样?
所以应当有很多条。
生:我觉得更清晰了。
师:多富有想象力呀!半径可以不断地细下去,直到无穷无尽。这
1.学生在观看、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觉圆的有关特征,
见到过圆形呢?
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学生举例〕
2.学生经受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
2.多媒体课件演示:
的学习阅历,增添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索。
滴水泛起的圈圈涟漪,均匀的光盘,精致的挂钟外表,转动的车
师:正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到处相等,才使得圆看起来
是圆心,找出圆心后,半径就能量出来了。我手中的圆半径是 5 厘米。
如此光滑、饱满、均匀。圆的美,其内在缘由也正在于此。
生:其实不用展开,直接量出这条边的长,就是半径的长。我们
5、找一找
组的圆半径正好是 4 厘米。
魏
第7页共8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4页共8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半径,我们已有了哪些结论?
师:没错。 (板书: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生:半径有很多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那么,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
说一说直径:
(教师有意将直尺摆放在偏离圆心的位置,提笔欲画。)
师:其实,关子圆,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国古代宏大的思想家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页~9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圆的大小;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圆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对于圆,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
想一想生活中你哪里见到过圆呢?看来,圆无处不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
(出示图片)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学生欣赏。
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板书:圆)【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第一次尝试画圆谈话:同学们都认识圆,那你能画一个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试着画一个圆吧。
(学生可能用瓶盖、两个半圆、线绳、圆规画圆)请学生上来展示画出的圆和画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画出了圆,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种?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圆规画的圆。
小结:看来用这些工具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圆规来得方便,这正像我们俗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就是说没有圆规就画不出一个既大小合适又比较规范的圆。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第一次自己尝试画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体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圆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二)(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圆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二)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三、识圆。
师:我们在研究图形时总是要给图形各部分起名称,圆也不例外。
有同学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吗?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得出三个概念:半径、直径、圆心。
(板书)(1)圆心。
师:知道什么是圆心吗?生:圆中心的一点。
(可以用字母O表示,生1上黑板标出。
)师:你能在你画的圆中找到圆心吗?怎样找?生:中间一个小洞。
(针尖固定的一点)师:没有那个点呢?怎么办?(出示圆形纸片。
)生:说方法,演示折。
(2)半径。
师:还知道半径?出示:知道这里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呢?生:指出,说理由。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了吗?生:说说。
师:半径也可以用字母r表示。
(标出)师:会画一条半径了吗?你是怎么画的呢?生:画一画,在开始画的圆里画半径。
(一生上黑板画)师:在生画半径的过程中,随意问几个学生:你画了几条半径?你呢?还能画一条半径吗?再画一条呢?再画呢?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可以画无数条半径。
师: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
这无数条半径有怎样的关系呢?生:相等。
师:你有方法说明吗?生:说证明相等的方法。
生:量一量,折一折,再比一比。
(师提供圆纸片,生证明。
)(提醒:找圆心时大家用了折的方法,这儿是不是也能用呢?)(3)直径。
师:还知道直径了吗?出示:知道这里哪条线段是圆的直径呢?师:会画直径了吗?也请你在圆里画一画。
(一生上黑板画)生:通过判断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直径。
(直径也可用字母d 表示。
)(标出)猜想:直径你能画几条呢?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直径的长度是怎样的呢?生:相等。
师:这个还需要证明吗?(4)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师:在大家的合作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
假如有个圆,它的直径是4厘米。
(板书:d=4厘米)你想像一下这个圆有多大,动手画画,确认它到底有多大。
生:动手画d=4厘米的圆。
师:有两位同学已经画好了,给大家看看。
(选取一大一小两个圆)(切换)请大家评判一下,谁画得对呢?生:上前评判,可以用尺量。
6.1《圆的认识》(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
6.1《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半径、直径,掌握圆的画法,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半径、直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圆的探索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 学会画圆的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圆规、直尺、量角器、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圆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圆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2)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观察圆的特征,总结圆的半径、直径的定义。
(3)分组讨论: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圆?每组派代表分享方法。
(4)教师演示画圆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巩固画圆技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圆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2. 圆的半径、直径3. 圆的画法4.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标出圆的直径。
2.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观察其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和画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对于《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来说,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圆的半径和直径关系的理解以及画圆方法的掌握上。
这两个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圆的整体认识和应用,因此需要教师特别关注,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初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主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的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玩具、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圆形、中心点、半径等。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教学案例《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第93、94、95页。
教材简析: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圆的基础上探究画圆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例1通过说圆、画圆、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例2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例3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体验圆的特征。
按排基础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及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感觉到“圆规”这一画圆工具的好处,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欣赏优美的有关圆的图片,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铅笔、可以折叠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生活中圆。
1.故事“猴王分桃”桃子成熟了,猴王对小猴们说;“你们想吃桃子吗?它们都被臧在你们熟悉的一个平面图形下面,这个图形不同于其它几个图形,你们猜一猜,会是谁呢?师小结: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只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没有角,【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形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认识圆的特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生活中的圆形(1)生寻找并列举生活中的圆形。
(2)师出示生活中的圆(多媒体出示)【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学身边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
】3.揭示课题师:生活中的圆有许多,有了圆,生活丰富多彩,有了圆,不再轮轮角角。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了解圆的奥秘。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设计意图:抓住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这一特征,用优美的语言揭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语言美,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特性,包括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概念,并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圆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圆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概念时,仍需通过实物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圆特征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以便能熟练地画出圆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圆的相关概念,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难点:学生对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的理解以及圆规和直尺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圆规、直尺、铅笔等画图工具。
2.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圆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的吗?”让学生思考圆的特性。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圆的定义、直径、半径等概念,并用动画展示圆的周长计算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画圆。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尝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圆心得和测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圆的特点和画圆方法。
《圆的认识》教案、评价量表、实录、反思
《圆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感受圆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大家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大家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2、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纸片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图片《美丽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工业生产中的圆、科技中的圆。
一、直观感受-----体会生活中的圆1、谈话:今天这节课丁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
2、课前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图片《美妙的圆》,现在你能说说哪些地方看到了圆?全班交流。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片,球的一个切面是一个圆形。
3、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圆是由曲线组成的平面图形。
曲线图形还有吗?二、动手操作----画圆中感受圆1、想办法画一个圆,在小组里交流。
说说是怎样画的。
归两类:一类借用物体的圆面描画,一类用圆规来画,你觉得哪种更好些?2、介绍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
3、用钉绳画圆。
师生比赛,学生用的绳是有弹力的。
思考:要画好一个圆,关键是什么?强调:绳的长度不能改变。
那用圆规画圆呢?关键是什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4、思考:我们用圆规画圆,用钉绳画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调画圆时要定点、定长。
介绍圆心(o )、半径( r)、直径(d )。
指出:这固定的一点,绳子不变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门的名称呢。
揭示:固定的一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问: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就是什么?出示定义:圆心: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指出这条绳子的长就是半径,我们可以用线段把它画下来。
用圆规画圆时半径在哪里?出示定义: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你还能找一条半径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他对不对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直径。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如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自己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利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草坪的面积,或者设计一个圆形的活动场地等。
1.圆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圆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圆的认识》,选自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课程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性质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2.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作用。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圆的结构。
3.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1. 圆的认识2. 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3. 性质:圆心、半径、直径等。
4. 应用:生活中的实例。
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 观察生活中的圆,思考其作用和重要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圆的概念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2.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详解教学难点之一是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圆的定义涉及到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定义,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直观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饼干、圆桌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校公开课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校公开课资料)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的初步知识,包括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还需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特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和操作的材料。
3.圆的相关图片和生活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太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入对圆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课题: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2、师:你能只摸一下就摸出圆形吗?有什么窍门?引导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充分感知。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请学生回答。
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说清楚圆在物体的哪个部位;二是条件允许,让学生指一指所看到的圆。
三是学生如果说到球,师要说明,球是一个立体图形,但也能找到圆。
3、师: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大屏幕出示:你知道吗?图片)圆真的是太美了,正如一位古希腊的数学家所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三、动手操作、认识各部分名称。
1、组织、引导学生猜圆的画方法并用圆规画圆。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圆,猜猜看老师用什么方法画的?引出用圆规画圆是最基本的方法。
师:现在就请你动手试一试,用圆规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
师:画完了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画圆的?师:重点让用圆规画圆的同学介绍画圆的注意点,结合学生介绍归纳。
师:结合用圆规画圆时的注意点,强调画圆的基本步骤,让学生再次画圆。
2、观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①认识圆的圆心。
师:观察自己画的每个圆,他们的位置为什么不一样?(引出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点不一样,所画的圆的位置也不一样)师:对呀,这个点叫做圆的圆心,用大写字母O表示。
(点出自己画得圆的圆心,并写上字母O。
)师:由此可知圆心的作用是什么?(圆心决定圆的位置)那么,为什么有的圆大有的圆小呢?所以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呢(圆规两只脚叉开的大小决定了圆的大小)②认识圆的半径。
师:你能用一条线段在圆中表示出圆规两只脚间的距离吗?在圆中试一试怎样表示?(学生尝试画圆的半径)师:谁愿意告诉大家怎样表示?(多指名说说)师: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并在圆中示范画,现在你们明白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了吗?(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③认识圆的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与感受圆的基本特征,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感受圆的基本特征。
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联系。
教学难点: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能和你们一起学习,我很高兴,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一)课件出示一个圆
师:你们认识他吗?(板书圆)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呢?
生:硬币,篮球筐,圆桌面,纽扣……
师: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说,并纠正学生的不合理表述。
生:篮球是圆。
生:不是。
师生:篮球是个球体。
(二)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师:这个钟面也有圆。
(课件展示钟面的边沿)
师: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板书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师: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丽而神奇,今就让我带着你们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走进圆的世界)
(三)播放动物运动会的动画片
师:小牛的车轮是方形的,小兔的车轮是椭圆的,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请你们猜一猜,谁会得第一呢?
生:小狗。
师:为什么呢?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会找到答案的。
二、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片,从不同方向多次对折,对折后展开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折痕都相交在圆的中心。
师:请同学们用笔点出这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就是这个圆的圆心。
圆心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生:在自己的圆片上也表示出来。
师:请同学们在圆上任意点一点,这点与圆心连接,画出线段。
师:课件出示直尺测量这条线段。
生:2厘米。
师:是不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都相等呢?
师生:通过测量我们发现都相等。
师:谁知道这条线段叫这个圆的什么?
生:圆的半径。
师: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r)
课件出示圆的一条直径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条线段叫圆的什么?
生:圆的直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圆的直径?
师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师: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
(板书直径d)
(二)播放练习图
判断图中那条是半径?那条是直径?为什么?
生:OC 、OD半径。
生:OB是半径。
生:OB不是。
师:OB为什么不是呢?
生:OB另一端不在圆上。
生:CD是圆的直径。
师:为什么?
生:因为C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
(三)探索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师:圆除了以上的知识,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探索,下面我们来探讨半径与直径的联系。
1.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组长拿出老师发给的信封,每个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信封里的问题。
把学习结果写在纸上。
生:自主合作学习。
师:巡视。
2.投影仪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展示一: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师:为什么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呢?
生: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
(掌声送给他)
播放课件进一步证明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学习成果展示二: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
师:同意这个成果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
那相等的两个圆呢?
生:也都相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的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相等的两个圆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
师生:掌声。
学习成果展示三:d=2r r=d÷2
师:这两个式子表示什么呢?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这样的说法老师不满意,是不是所有的圆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生:在同一个圆里,才有这样的关系。
师生:必须是在同一个圆里。
播放直观课件从新展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成果三的关系式。
师:那么,在同一个圆里,只要知道半径,就可以求直径,或知道直径也可以求半径,对吗?(对)接下来,我们来玩个对答的游戏。
3.对答游戏。
①师说生答。
②同桌相互对答。
4.回放动物运动会的动画片。
师:现在想一想,为什么小狗会得第一?
生:因为正方形车轮有角,开得不稳,颠婆颠婆的。
生: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开得又快又稳。
师: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圆心用O表示,直径用d表示,半径用r表示……
师:一节课我们想真正走进圆的世界是不可能的,这节课我们只是走近了圆。
板书:
走近走进圆的世界
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心(O)
半径(r)无数条
直径(d)无数条
在同一个圆里或等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