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及应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山铜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
中 图分类 号 :T 9 3 D 1
文献 标识 码 :A
Ti e o p rp lmea l e o i i ac p e r p i n l e t n s n b tc p e o y t l cd p st i J aM o p ro eo t a s i sn o t To g ha
cpe o p  ̄mi e e u e o u kfo a in s p r to fc pp ra d l a n ,r - s fb l t t e a a in o o e n e d— zn l t t n p o e s nc n r tri d l o i cfo ai r c s, o Co e ta o n mi 一 201 o lto ,manl e t h ure tmi e d v lpme tTo g ha h i h s pe — i p e r o is c mp ei n 0 i y du o t e c r n n e e o n n s n t e h g e to n — ru p ro e b d e , a t e sg i c n ha e n t a u e o he o e o e d a d zn r e y lw n e o e y v l e o t i, h i n f a tc ng s i he n t r ft r fl a n i c we e v r o a d no r c v r a u ;d h s i mi e a r c s i g ts ft i y s o r sr s a c e n t a e a c n e tae a s yng 2 .3 Cu wa n r lp o e sn e to h s tpe fo e wa e e r h d i he p p  ̄ o c n r t s a i 24 % s o a n dwih 8 .9 Cu r c v r . t r v d sac e b ec ie i nf ra t a r c e tv . bti e t 75 % e o e i p o i e r di l rtro o c u l o r a ie y p Ke ywo ds c a g si r r pe t s T n s a o pe r ; o c nta in e p rme ; e s na e r a e t y tm r : h n e no ep o ri ; o g h n c p ro e c n e r t x e i ntr a o bl e g n se e o s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分析与找矿模型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分析与找矿模型探讨作者:胡永才来源:《硅谷》2014年第23期摘要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属于一个近年来找矿中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的夕卡岩型矿体中铜、银、金、铅、钼、锌储量均达到大型规模以上。
在本文研究中向简要分析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并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及本人多年考察资料整理分析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关键词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因素;找矿模型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175-01青藏高原地区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复杂且岩浆活动频繁,因此造就了本地区丰富的成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多金属成矿地带。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首次发现了大型多金属成矿区——甲玛铜多金属矿,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像,矿找工作一直以来进展缓慢。
在本文研究中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重点针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因素与找矿模型进行分析,旨在为以后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西藏地区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整体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四个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即:班戈(早燕山期陆缘岩浆弧)——措勤(晚燕山期弧后盆地)——念青唐古拉断隆——冈底斯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陆缘岩浆弧)[1]。
本文研究中选取的甲玛铜多金属矿主要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的中段偏北部地区。
相关矿区勘查文献报道,甲玛铜多金属矿中主要的矿体为夕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体以及角岩型的铜钼矿体。
夕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体主要处于出露地层,一般集中在白垩统林布宗组(K1l)砂板岩、角岩以及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灰岩、大理岩底板位置;而角岩型的铜钼矿体则主要位于林布宗组角岩层,而在少量的岗斑岩脉也有铜钼矿化现象。
2 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成矿分析西藏的甲玛铜多金属矿是在多个地质板块相互撞击下形成的伸延结构,在较厚的地壳下部或者上地幔的局部熔融花岗岩浆经不同走向的断裂通道上侵,在这个过程中在花岗岩的岩浆顶部、内外接触地带变形成了一个细脉浸染型的矿化斑岩型矿床,而从岩浆活动的中心地带向外逐渐外延过程中含有矿气液,沿着多底沟组、林步宗组接触地带或者经岩体外接触地带而进入,当和多底沟组中的中厚层灰岩接触之后,便形成了矽卡岩及铜多金属矿床。
多金属矿资源利用研究——以甲玛铜多金属矿为例子
— —
以 甲玛铜 多金属矿 为例子
李 明 俭
( 双鸭 山新时代矿业有限公 司, 黑龙江 双鸭 山 1 5 5 1 0 0 )
摘 要: 西藏 甲玛铜 多金属矿赋存 着 c u 、 Mo 、 P b 、 z n 、 A u 、 Ag等多种金属组分 , 同时 , 伴 生石榴石 资源和硅灰石 。这两种伴 生矿 石的 储 量是 十分丰富的 ,其 中石榴 石是 以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 为主的。但是在我 国的矿产开采和利 用技 术发展过程 中这 些资源尚未综合利 用。 这就造成 了很 大的 经济损失和污染环境。本文就矽卡岩型矿床 下的石榴石和硅灰石的地质特征 , 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 市场需求等方 面进行初 步探 讨 , 并提 出综合利用方 面的建议 。 关键 词 : 多金 属 矿 资源 ; 甲 玛铜 ; 利 用
矿产资源是 人 类生存和 发展的 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 矿中用手挑出直径大于 2 e m 的围岩、 夹石及其他杂贡混 ^ 物, 使矿石达 过程中能够利用的有用组分有限的, 所以在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 到 人工富集的目的。 然后是 帅选分离, 可以根据破碎成度所留下的细碑 l 勿 挥矿产资源的效用, 得到最大的利益。甲玛铜多金属矿是—个 c u为主 , 来进行筛选。浮选分离是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 根据浓度来进行分 共生 Mo和 P b ,伴生 Z n 、 A u 、 A g等有用组分的多金属和非金属的矿床 析。硅灰石针状粉超细粉淬力 Ⅱ 工没备主要有冲击式杉 } 礴 . 、 气流磨 、 搅拌 组合系列 ,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 、 斑铜矿 、 方铅矿 、 闪锌矿 、 黄铁矿 、 磁黄 磨、 振动磨。目前超细粉碎的方法主要是机械粉碎, 该法生产的超细颗粒 铁矿、 辉钼矿等 , 非金属矿物主要包括石榴子石 、 透辉石 、 钙质斜长石 、 硅 产量大 、 成本低、 工艺简单。经过这四个流程可以更进一步的对硅灰石进 灰石等。 行回收利用。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来看硅灰石的开发利用, 由于硅灰石具 有针状、 纤维状晶体形态和白度高等一系列优异特陛, 可广泛应用在陶 1 甲玛铜 多金属矿 中石榴 石和硅 灰石的特 征 1 . 1 石榴石的基本特征 瓷、 化工、 冶金 、 建筑、 机械 、 电子、 造纸、 汽车、 农业等部门。 应用领域、 主要 陶瓷工业釉面砖、 卫生瓷、 日 用瓷 、 美术瓷 、 电力瓷 、 高频低损耗无 石榴石产于块状矽卡岩的下部 , 是 以单矿脉的形式存在于大理岩中 用途有 : 的, 它的形状主要呈针状 、 丝状、 鳞片状或纤维状产出 , 其所组成的集合体 线电瓷 、 化工陶瓷 、 釉料 、 色料等; 化工工业油漆 、 涂料 、 颜料、 橡胶 、 塑料的 常成致密块状。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超大型矿床 , 而作为矿体夹石的主要非 充填料等。 3综合利 用下所带 来的效 益分析 金属矿物石榴石的睹量也十分巨大 , 在很多的矿体中都能够勘探到石榴 石 的存在。另外 , 石榴石矿石结构构造多呈 自形、 半 自形粒状 , 粒径多数 3 . 1 综合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矽卡岩型矿石中,石榴石和硅灰石作为主要的脉 1 ~2 0 m m之间。石榴石是甲玛矿床中主要的矽卡岩矿物, 可见石榴石矽 —部分在采矿过程中作为废石排放至废石场中, 其余大 卡岩 , 颜色变化多 , 以绿色和黄绿色为主, 成分以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为 石矿物组分之一 , 部分在选铜过程中与其他脉石矿物堆放一起 , 作为尾砂被排放至尾矿库 主。 中。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未进行综合回收, 每年损失石榴石 1 2硅灰石的基本特征 同样的对于超大新矿床的甲玛铜多金属矿中的硅灰石的成分也是 和硅灰石的储量各自大约 1 0 万吨。由于综合利用工作滞后, 造成企业经 很高的, 储量巨大。 硅灰石矿体夹石 , 在多数的钻孔中可见到 , 厚度变化较 济利益的巨大损失, 在世界石榴石和硅灰石需求量不断增长的今天, 这是 进行二次利用 , 大, 4 . 2 1 4 8 .7 m, 大音 . 夹石厚都在 4 ~ 6 m之间 , 平均厚约 1 1 . 7 m 。 硅灰 十分 瞄的。所 以经过了综合利用将可以节省很多资源, 石与石榴石是类似的分布状况, 它们分不在同一范围内, 产于块状矽卡岩 带来更I 大的经济效益。 3 2综合利用带来的环境效益 的下部 , 并 以单矿脉的形式存在于大理岩中。硅灰石的矿石构造有两种 : 作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石榴石和硅灰石作为废石或者尾砂被堆放在尾 块状和条带状。硅灰石矽卡岩 中有矽卡岩条带 , 主要由石榴石、 透辉石等 大大增加了尾矿库的负担 , 当堆放量超过尾矿库的承受压力时, 组成 , 为矿石中主要构造形式。硅灰石是甲玛矿床中主要的矽卡岩矿物 , 矿库 中, 易发生泥石流, 形成巨大的地质灾害, 危害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 可见硅灰石矽卡岩, 含量>9 0 % 以上 , 这 也是与石榴石相 同的, 它与石 外尾矿库中有大量的有害元素 , 一 旦尾矿库溃坝, 这些有害元素就会伴随 榴子石、 透辉石等共生。 泥石流而下 ,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表水、 地下水和周围农 田、 土地 , 2综合利用的方法 并进步污染了农作物, 经挥发也污染空气。相反, 如果j 物得到合理 2 1对于石榴石综合利用的方法分析 不但能够变废为宝, 提高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还能 甲玛石榴石呈大小不等的结晶颗粒, 具有硬度适中、 熔点高 、 化学稳 的综合利用,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西藏甲玛斑岩矿床是我国西藏自治区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床,其含铜量较高,因此备受矿业企业的关注。
近年来,该矿床的勘探工作已经逐渐深入,并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地质学研究。
其中,对其裂隙系统进行初步的研究对矿床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前的研究表明,甲玛斑岩矿床的主要成因是岩浆热液作用,铜矿物主要呈带状分布。
而这些铜矿物通常出现在特殊的环境中,如裂隙和节理等地方。
因此,对矿床的裂隙系统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铜矿物分布的规律,进而优化矿床的勘探和开采方案,提高矿床的开发效率。
基于这样的目的,研究者们采用了地质勘探、岩石学、岩浆热液成矿学等多种方法对甲玛斑岩矿床的裂隙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裂隙主要分布在矿体上、下边界、断层及变质带中。
这些裂隙往往呈现出多型性、多方向性、多尺度性等特征,控制了不同储集层与不同类型岩石之间的互作用过程。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裂隙与铜矿物的空间关系。
一般情况下,铜矿物往往出现在裂隙的夹层带中,尤其是在断层与改造矿体相交的位置,还有些铜矿物则表现为以圆形的晶体形式沿裂隙出现,形成小型的脉状矿体。
这些铜矿物的特殊分布形式,进一步确认了裂隙对于矿体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甲玛斑岩矿床的裂隙系统是该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研究其成矿规律和优化勘探开发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应该深入探讨矿床的裂隙系统形成机制、裂隙与铜矿物分布规律等问题,并针对矿床勘探开发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提高矿床勘探开发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基于目前对甲玛斑岩矿床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相关数据中进一步分析该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机制。
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及其分析:1. 含铜量较高甲玛斑岩矿床是一个多金属矿床,主要以铜矿物为主,其中含铜量较高。
根据勘探数据,该矿床的平均含铜量在0.5%-1.5%之间,最高可达到5%。
西藏自治区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简析
西藏自治区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简析本文主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勘探工作成果,对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进行简要分析。
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控制,同时在矿床形成后对矿床起到了改造作用。
标签:西藏甲玛构造特征控矿构造1矿床地质特征甲玛矿区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亦称拉萨微型陆块,南北分别为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两条缝合带围限,更北为羌塘-三江地体,更南为印度板块。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被动陆缘期的碎屑-碳酸盐岩系,包括上侏罗统多底沟组,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以及少量第四系。
矿区的矽卡岩型矿化发生于岩体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接触带附近,以及和岩浆热液导通的多底沟组和林布宗组界线的层间破碎带,角岩型矿化主要发生在下白垩统林布宗组受岩浆热液影响而发生角岩化的部位。
2控矿构造简析2.1大地构造环境根据矿区内花岗岩采样及化学分析结果,在构造判别图解SiO2-TFeO/(TFeO+MgO)中,甲玛花岗斑岩投点于后碰撞造山环境区域,从野外地质产状来看,甲玛花岗斑岩的产出受区域挤压构造运动的控制,主要表现在:(1)花岗斑岩单个岩体沿NNW 向构造展布,明显主要受控于近NNW向的拉张走滑构造控制;(2)甲玛花岗斑岩分布整体呈近东西向,平行于雅江缝合带,整体受控于亚洲-印度大陆碰撞运动,是后碰撞造山期的产物。
2.2推覆构造2.2.1 红-塔背斜该背斜是本矿区的主褶皱,轴迹呈北西向,位于一号矿带的南西侧,从红旗岭-东风垭纵贯整个矿区。
红-塔背斜北东翼岩层倾向北东,倾角30°~45°,南西翼靠近核部地层倾向南西,下部转为北东,倾角为50°~70°,轴面倾向北东,该背斜的两翼地层内部褶曲发育,为一同斜倒转的复式背斜。
矿体主要生长在红-塔背斜的北翼,分布于次级的牛马塘背斜和夏工普向斜部位。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中国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近年来,针对这些矿床的勘查与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一、勘查技术不断创新钻探阶段是铜多金属矿床勘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钻探技术仅仅通过观察钻孔岩心来推断矿床隐伏位置与规模,但会存在误差。
近年来,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如地球物理勘测、遥感技术、多普勒雷达技术、地震勘查、卫星遥感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和成果。
二、矿体成因机制得到深度探讨近年来,通过对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矿体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矿化作用与地壳演化和构造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数理化模拟等手段,得以更加深度地探究矿体成因。
同时,也在以往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矿体演化规律、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机制、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及资源评价等问题。
三、环境保护抓得更紧在勘查与研究的同时,环境保护建设也是关键之一。
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所在区域属于西藏高原自然保护区,根据相关政策,矿业勘查和开采必须遵守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确保该项工作健康、安全的进行。
综上所述,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在技术创新、矿体成因机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其勘查与开发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矿床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首先是矿床规模,据统计,甲玛矿床的铜金属储量为8.28百万吨,其中含铜量达到了0.50%,同时还有近2吨的黄金储量,同时还有显著的银、铅、锌、钼等多种金属。
可以看出,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具有非常丰富的多金属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次是矿床勘探技术,如遥感技术、地震勘查等,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在甲玛等矿区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勘探公司有效地提高矿化带的勘查效率,减少盲目投掷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对矿区的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地区的超大型矿床,其丰富的钼矿产于矽卡岩型和角岩型矿,以及斑岩型矿石中。
笔者通过对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的简介,主要地质构造及元素分布分析,找矿分布及多种找矿模型的探讨,供该行业参考。
标签: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找矿模型1引言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一直是西藏找矿勘查的主要项目,作为中国超大型的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具有极大的开采及研究价值,并且在不同矿型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2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及地质概述2.1金属矿床总况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处于特提斯区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的中南方向,属于超大型矿床。
矿区及其邻近区域地层主要属于被动陆缘火山沉积岩,如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 3m,中下侏罗统叶巴组J1-2y,上侏罗统却桑温泉组J3q以及多底沟组J 3d。
前期岩基主要通过地壳的增厚、壳源的岩浆活动、同碰撞剪切以及逆冲推覆为特征的碰撞汇聚和挤压增生环境而形成的,在后期,岩基凭借壳慢物质的流动、慢源或是壳慢混源岩浆活动、大规模的断裂和剪切为特征的陆内俯冲及构造转换环境形成,如图1为矿床外景。
2.2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金属矿矿体在水平方向上呈北西西走向,倾向北北东,在走向上矿体长三千四百米,倾向方向延伸则超过两千米,总体成隐伏和半隐伏。
按照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一般可分为九个矿体,大部分以似层状在多底沟组与林布宗组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发现,少部分以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在多底沟组顶部或是林布宗组底部发现,其余的矿体多产于顶板角岩中和底板大理岩等中的热液型矿区。
2.3找矿分类及其元素分布找矿主要根据矿石的构造分类,一般矿区的矿石类型有浸染状矿石以及细脉浸染状矿石[1],几乎占到总体储量的总体,其他类型主要为稠密的浸染状矿石及块状矿石。
可以通过矿区的主要有用矿物组合来进行矿石的分类,其主要类型有黄铜矿系矿石、辉钼矿系矿石、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系矿石、黄铜矿-辉钼矿系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系矿石等六类,其他类型是黄铜矿-黄铁矿系矿石等等。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夕卡岩型矿体变化性研究(黎枫佶,唐菊兴,李志军,郑文宝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B01A01);中国黄金集团项目;青藏专项(编号1212010818089)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夕卡岩型矿体变化性研究黎枫佶1,唐菊兴2,李志军1,郑文宝1,唐晓倩1,秦志鹏1(1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甲玛斑岩-夕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目前已经完成了矿床勘探工作,矿石品质好,成矿元素多,探明的资源量已经达到超大型规模。
其中夕卡岩型铜-钼-铅锌-(金-银-钨)矿体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少见的夕卡岩型铜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在建立矿床三维立体模型、矿床品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矿体样品品位的统计分析、组合样品品位统计分析、组合样的品位数据的变异函数分析,确定矿体的变化性。
在此基础上,实现矿床勘查模型的数字化和资源储量估算(唐菊兴等,2009a ,b)。
1 矿床地质概况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矿体赋存于该盆地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的层间构造带内,矿床的含矿岩石为夕卡岩,矿体受区域性推覆构造、矿区滑覆构造及其所产生的次级褶皱控制。
矿体走向北西西,倾向北北东,整个夕卡岩型矿体走向方向长约3000m,倾向方向延伸大于2000m,呈层状、厚板状、似层状、透镜状,整体形态呈上陡下缓。
主矿体位于47-0-56线之间,为甲玛矿区夕卡岩型矿体的核心部位。
2008年施工150个钻孔,完成化学分析2万多件,完成十多平方千米的1B 2000的地形测量,取得大量数据,有条件开展基于M I C ROM I N E 的矿床三维地质经济模型的建立(唐菊兴等,2009a ,b)。
2 三维实体模型的构建要构建三维实体模型,首先要建立相关的模型数据库。
模型原始数据库由3个文件组成,分别为钻孔井口三维坐标文件、钻孔测斜文件和岩矿芯样品化验数据文件。
此次数据库共收集和使用165个钻孔数据、22095个岩矿芯样品化验数据、165个钻孔的岩矿芯野外编录记录以及地形数据等,利用M icr o m i n e 软件构建三维空间可视化的甲玛铜多金属矿区的地表模型、矿区地质体立体模型、勘探线剖面模型、勘探线品位模型、夕卡岩型矿体品位模型、矿体三维模型(唐菊兴等,2009a ,b)。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郑文宝,唐菊兴,汪雄武,王焕,应立娟等
第42卷增刊12012年03月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Vol.42Sup.1Mar.2012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郑文宝1,唐菊兴2,汪雄武1,王焕2,应立娟2,钟裕锋1,钟婉婷1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摘要: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按照赋矿岩石不同,共包含产于矽卡岩中的与铜共生的金矿(化)体、产于板岩-角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产于大理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以及产于玢(斑)岩脉中的独立金矿(化)体4种金矿化类型。
矽卡岩中的金矿化较强,全矿区金品位ˑ厚度基本都大于1m ·g /t ,存在多个富金块段;板岩中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围破碎细粒黄铁矿化硅化板岩中,角岩中金矿(化)体以富含雄黄、雌黄为特征;大理岩中金矿化较弱,矿(化)体通常呈透镜状产出;玢(斑)岩中金矿化主要产于岩脉中的石英脉内。
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像形式存在。
独立矿物形式的金以自然金、银金矿存在于铜矿物、石英、黄铁矿等载金矿物内;类质同像形式的金主要存在于以斑铜矿、黄铜矿为代表的铜矿物中。
金矿物赋存状态以粒间金、包裹金为主,其次为连生金和裂隙金。
笔者以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为研究基础,推测甲玛金成矿作用与幔源C-H-O 流体有关,并初步建立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成矿模型。
此外,提出了运用模型开展区域及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特征;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矿作用;金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5888(2012)Sup.1-181-16收稿日期:2011-08-29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403103);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0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B01A01);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专项(1212010818089)作者简介:郑文宝(1982-),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床学方面研究,E-mail :zhengwenbao2009@sina.com 通信作者:唐菊兴(1964—),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勘查与评价方面研究,E-mail :tangjuxing@126.com 。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写一篇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的报告,600字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报告
近年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此次突破性成果为西藏甲玛多金属矿床采矿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活力。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取得该成果,归功于对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普查、完井及地面勘探和相关技术的深入探索。
这次突破性成果的意义是,它使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能够以更好的效率、更有效地开发矿区。
一方面,充分利用矿区资源,大大提升了开采效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掌握了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结构,明晰了矿床的分布规律,保证了发现新矿体的可能性。
同时,也快速推进了开采规划和运营设备的优化,从而保证了采矿生产的安全稳定性和高效率。
总之,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对采矿行业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为采矿企业提供多种经济收益及更大的发展空间。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s l a u to o n t x s e ti h o n est p r o is B r ie mo twi ey o c r h l so i ma l mo n f r i e itn n t e h r f l—y e o e b d e b e o n t s d l c u s i t e w0 l t n t n a e
tr .B r iei wiey dsr u e n s a n tp r sa d s a ie abet p rsi h so ed p s wi e n o nt d l iti td i k r —y eo e n k m z dm r l—y eo e t i r e o i s b n t t a h
WANG a Hu n ,W ANG i a g ,YI L Qin NG u n n HENG e B o LU a a d Z W n a2
( R Ke aoaoy f tlgn n n rl s s n ,Isi t f nr sucs C ieeA ae f o gc 1ML yL brtr ao eya dMiea A s s t ntueo ea Re re, hns cdmyo Gel i o Me l e me t i M l o o a l
S i c , e i 0 0 7 h a 2 C l g f at i cs h n d i r t f eh o g , h n d 1 0 9 c n e B in 1 0 3 ,C i ; o l e rh S e e ,C e g uUnv s y o c n l y C e g u6 0 5 , e s jg n e oE c n ei T o
王 焕 王 立 强 应 立 娟 郑 文 宝2 , , ,
最新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元素的活动性的特征分析-精品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元素的活动性的特征分析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质量迁移常会导致元素的富集贫化,具有固有的内在规律性[1]。
对蚀变岩石进行物质组成变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成矿流体系统特征及其成矿作用过程[2]。
目前,对矿床成矿体系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较多,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新评价的超大型矿床,矿区内发育大规模的矽卡岩。
与传统意义的典型矽卡岩矿床不同的是,甲玛矿区矽卡岩主要受早白垩世林布宗组角岩、板岩和晚侏罗世多底沟组大理岩之间的层间构造带所控制。
岩体与大理岩之间形成传统类型矽卡岩的同时,外围沿角岩的岩性界面形成层状、似层状的远端矽卡岩[4]。
角岩和矽卡岩之间的过渡地带,角岩常伴有明显的矽卡岩化,甚至被交代为矽卡岩。
角岩进一步被交代为矽卡岩的现象与传统矽卡岩形成理论相悖,是甲玛矿区有别于其他斑岩成矿系统所特有的蚀变现象。
王登红等认为,这种矽卡岩是岩浆流体交代早期热变质形成的角岩并使之发生矽卡岩化形成的[5]。
岩浆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的元素迁移现象,研究元素迁移规律可以了解甲玛矿区矽卡岩的形成过程。
对灰岩、大理岩等碳酸盐发生矽卡岩化及其所发生的物质组分交换的研究较多[],而对角岩的矽卡岩化关注较少,但它确实与很多重要矿床类型有关。
川西乌拉溪钨铍矿区自岩体向外依次形成岩体边缘混合花岗岩带、矽卡岩带、矽卡岩化大理岩带和矽卡岩化角岩带[8];广东大顶铁矿床西南部的角岩或弱矽卡岩化角岩层发现了层控矽卡岩型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化[9]。
笔者运用质量平衡方法,针对甲玛矿区角岩在矽卡岩化过程中元素迁移特征进行研究,并用定量方法计算元素的迁出和迁入,以进一步丰富矽卡岩型成矿理论,为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研究区地质概况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 是产出在冈底斯成矿带东南段的超大型矿床(图1)[]。
西藏甲玛超大多金属矿
“四位一体”斑岩-矽卡岩型成矿模式——以西藏甲玛超大型矿床为例摘要:甲玛铜多金属矿为超大型矿床,共探获铜资源储量超过850万吨,钼资源量达91万吨,铅锌资源量超过150万吨,伴生金储量为220t,伴生银储量超过1万吨。
历经20余年的勘查,建立了“四位一体”斑岩-矽卡岩型成矿模式,获得了勘查方法启示。
利用斑岩-矽卡岩型成矿系统理论指导甲玛铜矿勘查,取得了快速找矿突破成果。
1.矿床地质特征1.1大地构造位置与地质概况甲玛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拉萨地块南缘,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图1),区内出露的地层简单,从古到新依次为:①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②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③第四系(图2)。
甲玛矿区地表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小,以中酸性岩浆活动为主,多呈隐伏岩枝侵位。
岩石类型主要为中新世中酸性侵入岩,局部有少量的基性岩脉。
其中,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包括(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
图1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图(唐菊兴、王登红等,2010)图2 甲玛矿区地理位置(a)及地质简图(b)(林彬,唐菊兴等,2019) (说明:1第四系沉积物;2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岩、板岩、角岩;2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4矽卡岩化大理岩;5矽卡岩;6矽卡岩型矿体;7花岗斑岩脉;8花岗闪长斑岩脉;9石英闪长玢岩脉;10细晶岩脉;11滑覆构造断裂;12矿段范围;13钻孔及编号)1.2“四位一体”矿体特征甲玛矿区由主矿段、南坑矿段和则古朗北矿段组成。
(1)主矿段:位于甲玛矿区中部,主要包括产于层间滑脱带Ⅰ号矽卡岩矿体和深部隐伏的斑岩型矿体及其顶部的角岩型矿体,和少量产于石英闪长玢岩脉中的金矿体。
矽卡岩矿体,Ⅰ号主矿体,走向近北西-南东向,延长约3000m,倾向北东,长约2000m。
矿体北东延伸方向尚未控制边界。
矿体整体呈似层状、厚板状产于多底沟组和林布宗组之间的滑脱带,浅部矿化以铅锌为主,深部主要为铜钼矿化(图3a)。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该矿床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铅、锌、钼、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
在这些元素的分布规律中,铜是其主要的产出元素。
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许多复杂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矿床的元素分布规律变得十分复杂和多样化。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内的铜元素主要分布在硫化物矿物中,例如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等。
铜的富集主要受到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热液运移、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热液运移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随着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热液涌动不断,矿床地质环境得以不断改变,铜元素得以逐步富集形成矿床。
钼元素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也有较为明显的分布,存在于黄铁矿、方铅矿和簇硫矿中。
钼的富集主要受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成分、地质构造、热液运移等因素。
同时,钼元素是随着热液系统的不断运移聚集,得以在局部形成高级氧化物或多价钼酸根盐的。
铅元素在矿床中的分布则表现为以方铅矿、黄铅矿为主的铅锌矿物中。
铅的富集主要与成岩作用、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构造运动和盆地沉积过程中,铅元素得以逐步富集形成铅矿床。
总的来说,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的元素分布规律非常复杂和多样化,其中铜、铅、锌、钼等成分的富集主要受到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热液运移、成岩作用等多因素的影响。
这对矿产资源的寻找、探测、开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指导相关的地质勘探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矿床地质内涵,提高对其探科技术和产业化开发水平。
相关数据:-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品位为0.6%~2.5%,平均品位为1.2%- 矿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矿床总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 金、银元素含量较低,分别为0.6g/t和20g/t- 钼元素含量为0.02%~0.06%- 矿区内以长芒辉石、二长花岗岩及其构造变质岩为主要岩石类型- 矿床形成于喜马拉雅期的裂谷盆地内,主要受到伸展构造的影响分析: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相关数据来看,该矿床的产矿量较大,矿床总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同时铜元素的平均品位也较高,为1.2%。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
床 、 铺斑 岩钼 ( ) 床 、 贵 拉 铅 锌 ( ) 床 , 邦 铜 矿 亚 钼 矿 其 开发 , 益 性研 究 院所 如 何 在 矿产 勘查 新 机 制 下 建 公
中甲玛 铜多 金属 矿床 已进 入 开发 阶段 , 村铜 金 矿 、 功立业 , 何建 立企 业一 雄 如 研究 所一 大学 “ 、 、 ” 结 产 学 研 三
通 甲玛 矿 区外 围 和 新格 局 , 动 西 藏 经 济 社 会 跨 越 式 发 展 。 如何 发 挥 重 大发 现 , 过继 续 实施钻 探 工程 , 带 专 业优 势 、 五大 基 地 建设 和 找矿 突 破 提 供 理论 指 深部 的当量铜 资 源量 预计 有望 突破 15 0万吨 , 而 为 0 从
获 得 189 0 .1万 吨铜 铅 资 源 量 ( u 5 .6万 吨 , 3 评 为 院 2 0 C 22 32 0 9年 十 大 科 技 进 展 之 一 , 得 2 0 获 0 9年 中
类 别 1 .7万 吨 , 3 03 3 3类 别 1 .3万 吨 , 3 1 别 国矿 业 大会最 佳 国 际合 作 开 发 奖 , 在 2 1 的 天 55 34 类 并 00年 2 .6万 吨 ; b5 .5万 吨 ,3 66 P 6 3 3 2类 别 7 8 .1万 吨 ,3 津 国际 矿业 大会 上进行 了展 讲 。《 床 地质 》 表本 33 矿 发
( 前 言) 代
圈定 独 立 的金 矿 体 ; 岩 中 的 角 近年 来 在 西 藏 重要 成 矿 带 的找 矿 重 大 突破 , 得 发 现 了新 的找金 线索 , 控 0 到 了 中央及 地 方 政 府 的重 视 , 中央第 五 次 援 藏 工 作 钼铜 矿体 为 巨厚 筒 状 矿 体 , 制 铜 资 源 量 超 过 2 0 钼 0万 吨 以 上 ; 多 个 钻 孔 中矽 在 会 议 上 做 出决 定 , 西 藏 建 设 五 大 有 色 金 属 、 铁 万 吨 , 资源 量 控 制 3 在 铬 铜 矿 表 矿、 盐湖 资源 开发 和资 源 储 备 基 地 。资 源 开 发 基 地 卡 岩矿 体之 下 发 现 斑 岩 型 钼 ( ) 体 , 明深 部 还 大有 找 矿潜力 。根据 成矿 系列 理 论分 析 和 近 年来 的 的建设必将 重 塑 中国铜 等有 色 金属 资 源勘 查 开 发 的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一个科学找矿的成功范例(宋磊,汪雄武,唐菊兴,秦志鹏,《矿床地质》2010年增刊)
4 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分析
成矿元素的平面分带由浅部向深部由 Pb+Zn(Au+Ag)→Pb+Zn(Cu+Au+Ag)向 Cu(Mo+Au+Ag) →Cu+Mo(+Au+Ag)→Mo 演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元素分带、矿石矿物分带。
5 多种勘探手段的合理布置
结合矿区的地质情况,以先稀后密、先易后难、先地表再深部为原则,分阶段、分地段实施勘探的总 体规划: (1)分步骤实施:地、物、化、遥先行侦察:先小比例尺圈定异常,然后大比例尺追踪分析,由面 到点缩小靶区,再结合地质勘探,用地表轻型(如:坑探、槽探)工程、钻探工程验证异常,揭露矿体; (2)分地段实施:由浅到深突破的矿种大致如金属分带:矽卡岩 Pb-Zn、矽卡岩 Cu、角岩 Mo、Mo, 由露头到外围突破的矿种:从 Pb-Zn 到 Au。
1 在正确把握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成矿系统地质模型与找矿模型
通过对近端矽卡岩矿体特征、成矿年龄、成矿元素分带、斑岩与矽卡岩紧密的时空和成因关系、流体 包裹体呈岩浆热液的特征这几方面的分析,否认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沉积喷流成因。综合分析有利成矿 的地质条件后,建立了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地质模型与找矿模型。主要的找矿标志有:物、化、遥异常 信息,矿物学标志,地质标志。
本文得到国土资源部西藏甲玛斑岩铜多金属矿科学基地协作研究( BH0908-3 )、地质调查项目念青唐古拉地区成矿条件研究与找矿靶区优选 (N0807)、青藏专项(编号:1212010818089)、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勘探项目、技术开发项目“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项目(编号:E0804)”、教育部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SZD0407)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宋 磊,男,1987 主要从事固体矿产普产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 汪雄武,1964 年生,教授,长期从事花岗岩类及相关矿产的调查研究。Email:wangxw@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富银矿体地质特征、银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研究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富银矿体地质特征、银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研究胡正华;丁帅;唐菊兴;丁枫;郑文宝;邓世林;杨毅;张志;王艺云;林彬【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1(32)6【摘要】Located in Maizhokunggar County of Tibet, the Jiama copper-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has silver reserves of over 6000t, constituting a superlarge ore deposi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entral Gangdise. According to modes of occurrence, the silver ore bodies in the Jiama copper-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karn-type and marble-type. Mineragraphic studies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reveal that silver exists in two types, I.e., visible silver and invisible silver, with visible silver being dominant. Invisible silver exists in copper minerals in the form of lattice silver besides existing in galena in the form of sub-microinclusions. Visible silver generally replaces sulfides such as bomite and chalcopyrite, or fills in the microsection of sulfides and lodestones in the form of four independent minerals, I.e., hessite, electrum, silver-lead ore and native silver. In the premetallogenic and high temperature phases, the metal ions in the Jiama ore deposit such as Cu, Mo, Au, Pb, Zn, Ag were transported in the form of complex compound. With the lowering of the temperature of metallogen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and the rising of the oxygen fugacity and pH yalue, the complexcompound disintegrated due to the falling of its stability. S- and H- complex compounds constituted the main transporting form of Cu, Mo, Au, Pb, Zn, Ag. With the lowering of the temperature, the metal S- and H- complex compounds, such as Cu, Mo complex compounds, started to disintegrate and formed sulfides like molybdenum, chalcopyrite and bornite. And at this time, part of silver was distributed in these sulfides in the form of micro and sub-microinclusions and lattice silver. With the continuous lowering of the temperature, the precipita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Pb and Zn sulfides caused remarkable alte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and properties of metallogen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leading to thorough silver disintegration from S- and H-complex compounds and combination with Cu2+ to form large quantities of independent silver minerals, while the oversaturated silver in the solution was settled in the form of native silver.%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中东段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已探明伴生银资源量大于6000t.根据产出特征可将甲玛矿区的银矿体分为矽卡型与大理岩型两种.通过矿相学、电子显微探针研究发现银均以不可见银和可见银两种形式存在.不可见银以晶格银的形式赋存于铜矿物中;其次以次显微包体银的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可见银通常以4种独立矿物(碲银矿、银金矿、银铅矿、自然银)交代斑铜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或充填在硫化物和脉石的显微裂隙内.甲玛矿区铜、钼、金、铅、锌、银等金属离子在成矿早期高温阶段以氯络合物的形式搬运,随着成矿热液温度和氧逸度的降低以及pH值的升高,氯络合物因稳定性降低而解体.解体之后的铜、钼、金、铅、锌、银等金属离子主要以硫氢络合的形式迁移,在迁移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首先是铜、钼等金属硫氢络合物的分解,形成辉钼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等硫化物,此时部分银以显微和次显微包体银和晶格银的形式分布于这些硫化物中.随着温度的持续降低矿区铅、锌硫化物的大量沉淀引起成矿热液组成和性质的显著变化,最终导致银从硫氢络合物中彻底解体,并与铜等离子结合形成大量独立银矿物,而溶液中过饱和的银则以自然银的形式沉淀.【总页数】13页(P668-680)【作者】胡正华;丁帅;唐菊兴;丁枫;郑文宝;邓世林;杨毅;张志;王艺云;林彬【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四川成都610000;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2;P595;P611【相关文献】1.西藏甲玛铜铅锌银钼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J], 刘璇遥;张晓敏;王刚;宋龑2.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金的赋存状态 [J], 钟裕锋;唐菊兴;钟康惠;应立娟;邓世林3.西藏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J], 林彬;唐菊兴;郑文宝;冷秋锋;王艺云;刘敏院;杨欢欢;丁帅;张立华4.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伴生金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J], 钟裕锋;唐菊兴;钟康惠;应丽娟;邓世林5.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矽卡岩型矿体特高品位值研究 [J], 黎枫佶;唐菊兴;郑文宝;唐晓倩;钟裕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研究基地建设——由来、意义、内涵与措施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研究基地建设——由来、意义、内涵与措施唐晓倩;汪雄武;畅哲生;郑文宝【期刊名称】《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年(卷),期】2011(028)002【摘要】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implication and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foundation in Jiama copper multi-metallic deposit, Tibe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stablish the first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in Jiama deposit, which has the most typical deposit, good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 super reserves and prospective ore exploration, good environment of exploitation and well-preserved original materia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 base in Jiama copper multi-metallic deposit is a model in deposit research both in Tibet and in the country, as it will become 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geological education, popular science tour and econ 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Tibetan community as well as its economicgrowth,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超大的资源储量及找矿前景,以及良好的开发环境和保存完好的原始资料,具备了建立矿山科学研究基地的各项条件.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内涵、措施及意义的综合分析,指出:青藏高原首个矿山科学研究基地建立在矿产最丰富的冈底斯成矿带,矿床类型最为典型的甲玛矿区其意义重大.该基地的建设为西藏甚至全国矿床的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科普旅游及发展经济的综合性科研基地.甲玛科学基地的建设将是一项促藏区社会和谐,经济增长,矿山绿色、环保、科技开发的利民工程.【总页数】6页(P57-62)【作者】唐晓倩;汪雄武;畅哲生;郑文宝【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中国黄金集团,北京,10001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相关文献】1.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J], 唐菊兴;姚晓峰;李磊;王友;唐晓倩;王登红;汪雄武;钟康惠;应立娟;郑文宝;黎枫佶;郭娜;秦志鹏2.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磁黄铁矿标型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杨阳; 唐菊兴; 吴纯能; 林彬; 唐攀; 张泽斌; 何亮; 祁婧; 李怡萱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银元素特征初步研究及指导意义 [J], 唐晓倩;汪雄武;唐菊兴;姚晓峰;秦志鹏;郑文宝;应立娟4.推动西藏甲玛矿产资源基地建设中国黄金集团西藏甲玛铜金多金属矿勘查开发最新进展暨地质探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J],5.基于短波红外技术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中绿泥石蚀变分布特征研究: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为例 [J], 汪重午;郭娜;郭科;张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调查报告(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调查报告(上)篇一: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元素的活动性及质量平衡龙源期刊网.cn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元素的活动性及质量平衡作者:杨欢欢唐菊兴林彬应立娟郎兴海郑文宝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xx年第02期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项目(20xxcb40310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专项项目(12120xx3093700)摘要:运用质量平衡方法,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位于角岩和矽卡岩接触带内的矽卡岩化角岩被流体交代蚀变形成矽卡岩过程中元素的迁移特征和流体性质。
对两类样品分别进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并运用等浓度线方程及其推导方程分别判断在交代蚀变过程中元素的带入、带出特点及元素的活动性,进而推断流体特征。
结果表明:主量元素只有al2o3、na2o和k2o为带出元素,sio2、Fe2o3和cao为带入元素且带入量较大;微量元素w、V、cr带入量较大,bi、ni、pb、ga带入量中等;稀土元素除pr和la外均为带入元素,其带入序列趋势由强至弱依次为eu、er、yb、dy、ho、gd、tm、lu、tb、sm、nd、ce;成矿元素ag、cu、mo、pb、zn为带入元素,带入序列趋势由强至弱依次为mo、ag、cu、pb、zn;蚀变过程元素k、na、li、be、zr被带出与F、cl、oh、co2等组成络合物存在于溶液中;带入元素cu、mo、pb、zn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矿区内,上述硫化物中硫、铁为低价态,而贫氧的流体有利于硫、铁以低价态出现。
总之,推断蚀变流体富F、cl、oh、co2,具有富含硫和铁元素且贫氧的特征。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元素迁移;成矿流体;交代蚀变作用;矽卡岩;甲玛;西藏中图分类号:p618.41文献标志码:aelementmobilityandmassbalanceofore formingsysteminjiamacopperpolymetallicdepositoftibe tyanghuan huan1,tangju xing2,linbin1,yinglijuan2,langxing hai1,zhengwen bao2(1.schoolofearth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 ogy,chengdu610059,sichuan,china;2.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assessmentofm 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 ,beijing100037,china)篇二: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山铜矿石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山铜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无机阴离子与十二胺捕收剂添加顺序对硅酸盐矿物浮选的影响篇三:地球化学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毕业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富矿体特征
写一篇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富矿体特征的报告,600字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唯一的一个例子,它位于拉萨市以南约60公里的距离,在格尔木附近。
甲玛铜多金属矿蕴含
着丰富的矿物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此外,它也是西藏普斯拉山铜金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甲玛铜多金属矿体的矿藏特征有三条:
第一,主要矿物包括黄铜矿、锌矿、铅矿、锡矿、锑矿和铬铁矿,其中黄铜矿含量最高;
第二,其矿体体系是双晶系的,表明它的构造形式是密密层状、网状、纹状等;
第三,其矿体内部以铜为主,铁、锌、锡、锑、铬、铅这些元素在矿体中均有表现,而其他稀有矿物则以较少的份量出现。
此外,研究发现,甲玛铜多金属矿体中黄铜矿是以组织型结构出现,有绿松石、三氧化二铁和石英等矿物组成,体系形式以软岩、细砂、泥岩、砂岩夹层及烧结物等构成,并有气孔、晶间溶液脉、梗柱状和晶间包裹体等特点。
由以上特征可知,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普斯拉山铜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成份是黄铜矿,以及铜、锡、锑、锌、铬及铅等多金属。
而矿体内部的结构以密密层状、网状、纹状和双晶系结构为主,具有气孔、晶间溶液脉、梗柱状和晶间包裹体等特点。
由此可见,甲玛铜多金属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ies No.404 February 2010 金 属 矿 山MET AL M I N E总第404期2010年第2期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B01A01),青藏专项(编号:1212010818089),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勘探项目、技术开发项目(编号:E0804)。
郑文宝(1982—),男,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610059四川省成都市。
・地质与测量・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及应用3郑文宝1 陈毓川2 唐菊兴2 宋 鑫3 林 彬1 桂晓根3 应立娟2(1.成都理工大学;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3.中国黄金集团)摘 要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内,以其矿石品位高、规模大、矿种多的特点成为冈底斯带内为数不多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通过对甲玛矿床走向、倾向方向上不同边界品位条件下铜平均品位与铜金属量的研究表明:甲玛矿床铜的矿化富集的规律性在矿体倾向上明显优于走向上,矿体在倾向上的规律性变化特征,与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矿床典型的矿石分带性是一致的。
同时,铜的矿化富集规律将对深部找矿以及矿山采矿都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和实用性。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矿化富集规律 冈底斯成矿带Research and Appli ca ti on of Copper M i n era li za ti on Enr i ch m en t Regul ar ity ofJ i a ma Polym et a lli c Copper D eposit i n T i betZheng W enbao1 Chen Yuchuan2 Tang Juxing2 Song Xin3 L in B in1 Gui Xiaogen3 Ying L ijuan2(1.Chengd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2.Institute of M ineral Resources,ChineseA cade m y of Geological Sciences;3.China N ational Gold Group Corporation)Abstract The J ia ma poly metallic copper deposit l ocates in Gangdese metall ogenic belt.Due t o its high grade,large scale and variety of types,it becomes one of rare ultra2large por phyry2skarn type deposits in Gangdese belt.According t o re2 search on the copper’s average grade and the metal quantity under the different cut2off grade in strike and di p of ore2body, it is showed that the copper m ineralizati on enrich ment regularity in J ia ma deposit is better than what is in the directi on of their strike,and the regularity in the directi on of their di p is consistentwith the typ ical m ineral zoning of mag matic m ineral2 izati on.A t the sa me ti m e,the copper m ineralizati on enrich ment regularity has a significant indicati on and p racticality t o the p r os pecting and exp l orati on of deep m ine.Keywords Por phyry2skarn type deposit,The regularity of m ineralizati on enrich ment,Gangdese metall ogenic belt1 勘查过程概述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喜马拉雅-冈底斯微板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南部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内[123]。
该矿床是冈底斯中东段产出的重要矽卡岩型矿床,由于其铜品位富,矿床规模大,矿种多,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地质学者的关注。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自1951年发现至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详查阶段,勘查工作一直未取得较大突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于2008年对该矿床进行了全面的地质勘探和详细的系统研究工作,摒弃前人喷流沉积观点[4210],以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因作为理论指导布置钻孔150个,共计50616.56m,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探明铜资源量232.43万t(其中:Cu品位≥0.5%、金属量148万t,Cu品位≥1.0%、金属量72.9万t)、钼资源量23. 69万t、铅资源量56.15万t、锌资源量16.49万t、金资源量75.7t、银资源量4608.23t[11212]。
本文以矽卡岩中主矿种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矿体走向、倾向方向上不同边界品位条件下与铜金属量的对应关系,阐明铜的矿化富集规律,并对此在深部找矿以及生产上的应用作进一步探讨。
2 成矿地质背景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处于青藏高原重要成矿带之一的冈底斯成矿带内。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以及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图1);甲玛Ⅰ号主矿体主要受多底沟组与林布宗组的层间构造以及区域上甲玛-卡军果推覆构造体系的控制,除Ⅰ号矿体外,另有8个小矿体均产于矿区滑覆体内,受・78・滑覆构造控制;经过秦志鹏等人的研究表明,矿区岩浆岩主要呈脉岩产出,岩石类型包括花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闪长岩、闪斜煌斑岩、角闪辉绿(玢)岩、石英辉长岩等,由于矿区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前后岩脉均很发育。
图1 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地质3 矿体三维数字模型目前研究表明岩浆岩含矿性较好,系闪长岩类,其花岗闪长斑岩脉中辉钼矿Re -O s 等时线年龄为15.22+0.1Ma 。
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在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层间构造带内的矽卡岩中,矿种以铜为主,共生铅、锌、钼,伴生金、银。
其中,铜矿石品位变化较大,铜最高品位可达49.28%(ZK2409)。
运用m icr om ine 软件建立矿区地质信息模型(图2)以及矿体模型(图3),有助于更加直观地了解甲玛矿体的赋存情况以及矿化的富集情况。
4 铜矿化富集规律铜矿化的富集规律主要以走向、倾向方向上一定间距内不同铜边界品位与对应的铜金属量情况为研究对象。
甲玛矿区资源量采用“S D 法”进行估算:图2 甲玛矿区地质信息模型将矿体划分为若干小条块,每个条块为69m (走向方向)×52m (倾向方向)的矩形。
根据“S D 法”对资源量的估算结果,矿体走向上按照69m 的间距、倾向上按照52m 的间距划分矿体进行不同铜边界品位条件下的平均品位、金属量的计算就十分方便。
由于甲玛矿区勘探线的布置方向为NE30°,仅仅用・88・总第404期 金 属 矿 山 2010年第2期图3 甲玛Ⅰ号主矿体模型坐标X、Y不能表示出各个方向上的变化,文章将规定每个方向上的起算点以及方位角,在绘图时则用坐标X、Y简单表示。
因此,规定走向上的起算点坐标为(X=16377942,Y=3287723,简写为77942m(下同)),方位角120°,变化间距69m,绘图坐标用X坐标表示;倾向上起算点坐标为(X= 16378695,Y=3286820,简写为86820m(下同)),方位角30°,变化间距52m,绘图坐标用Y坐标表示。
411 矿体走向方向矿体走向上不同铜边界品位条件下铜平均品位的变化情况如图4,由图4可知,曲线整体呈双峰型。
当边界Cu品位≥0.3%时,曲线基本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8218m,铜平均品位达2.01%,而从78563m以东,平均品位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稳定在0.6%左右;当Cu品位≥0.5%时,曲线的变化形态可以说是由单峰型向双峰型过渡,变化同Cu 品位≥0.3%基本一致,只是在79115m出现另一处峰值,铜平均品位1.62%,从80357~80426m,由于平均品位均低于0.5%,所以作零处理;当Cu 品位≥1.0%时,曲线基本呈双峰型,第一处峰值仍在78218m处,铜平均品位2.1%,第二处峰值在79115m处,铜平均品位2.12%,从78701~79667 m,铜平均品位均较高,基本都在1.45%左右,78 563~78632m、79736~80623m范围中绝大部分平均品位都低于1%,因此作零处理。
在不同铜边界品位条件下铜金属量分布情况如图5,铜金属量的变化曲线整体亦呈双峰型,但峰值位置同品位峰值相比稍有偏移,总体上对应很好。
当Cu品位≥0.3%时,曲线呈双峰型,第一峰值在78356m,铜金属量93601t,对应图4中铜平均品位为1.25%,第二峰值出现在79322m,铜金属量171684t,对应铜平均品位0.58%,79184~79391 m占有铜金属量达到578355t,平均品位0.6%;当Cu品位≥0.5%,曲线处于双峰型向单峰型过渡,在图4 走向方向上铜平均品位变化曲线▲—品位≥0.3%;□—品位≥0.5%;●—品位≥1.0%图5 走向方向上铜金属量变化曲线▲—品位≥0.3%;□—品位≥0.5%;●—品位≥1.0% 79391m仍存在一个峰值,金属量为100219t,对应铜平均品位0.87%;当Cu品位≥1.0%,基本只保留一个峰值在78356m处,占有铜金属量86369t,对应铜平均品位1.31%,78494m以东变化规律性较差。
矿体走向、倾向上铜平均品位和铜金属量的变化说明矿区富铜矿体的圈定还是限于局部,表现出走向上局部富集、矿化不均匀的特点。
412 矿体倾向方向矿体倾向方向上铜平均品位的变化情况如图6,3条品位曲线除均在86924m出现峰值外,突出的特点是在87184~88380m的范围内,曲线较平缓,不同铜边界品位下的铜平均品位变化较一致,反映了该范围内矿化较均匀的富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