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性的辩证法_卢卡奇辩证法新解
“总体性”的实践智慧——卢卡奇从实践维度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新阐释
“总体性”的实践智慧——卢卡奇从实践维度对马克思辩证
法的新阐释
刘林
【期刊名称】《理论探讨》
【年(卷),期】2018(0)5
【摘要】卢卡奇从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出发,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解为批判和改造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的社会辩证法或历史辩证法。
他把总体性作为历史辩证法的核心要素,并通过总体性将历史、现实、实践融合于主客体统一的历史辩证法中。
这种对辩证法新阐释的重要意义在于:辩证法不再是自然的变化规律,而成为与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思维方式。
【总页数】6页(P81-86)
【关键词】卢卡奇;辩证法;总体性;历史;实践
【作者】刘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5
【相关文献】
1.中国改革与“总体性”的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和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比较 [J], 李聪
2.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双重维度 [J], 高广旭
3.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 [J], 成亚慧
4.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J], 石敏敏
5.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J], 石敏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就是指在对待事物、问题的认识上,强调整体思考、系统思
考和历史思考,旨在深入理解事物和问题的本质。
这种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其哲学思想研究
中形成的一种方法论,也是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是从孤立、单一的角度出发,而
是通过分析事物和问题的各个方面,考量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系统。
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揭示其内部矛盾和变化
趋势,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除了整体性思考外,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注重历史思考。
他认为,每一个事物或
问题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要全面考虑其历史渊源、
发展过程和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发现其中的客观必然性和主
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更加准确地施策。
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即在总体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和
实践经验来进行验证和实践。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步深化人们的认识,
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全面、系统、历史地认识科学问题的方法,它强
调整体性思考、历史思考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指导人们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的实践价值在于,它不仅适用于哲学研究,也可
以应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实践。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当代功能解读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当代功能解读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与探索,其理论一些方面属于马克思主义,有些方面又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思想。
本文就最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思想展开深入地论述,从其继承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内核三方面出发,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相联系,着重地探讨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当代功能,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借鉴这一理论,并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科学发展观;功能格奥尔格·卢卡奇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被学术界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发表于1923年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则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也是其一生的扛鼎之作,该书的副标题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显然,卢卡奇哲学思考的重点首推辩证法问题,他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精心构筑了一个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总体性(totality)。
卢卡奇提出了“总体性”范畴,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试图“革新”马克思主义,给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何谓“总体性”?卢卡奇本人在1947年曾比较明确地作过一次概括:“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概念首先是指相互作用的矛盾的具体的统一;第二,是指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的整个总体的系统相对性(即是说:整个总体是由从属它的各个总体构成的,而这个总体本身同时又是由一个更高级的复合体的各个总体所决定的……);第三,是指整个总体的历史相对性,即整个总体的总体性特征是变化的,分解的,并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
”[1](P.63-64)概括说来,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率局部的原则。
“总体性”即着眼于全体、整体,是相对于局部、片断而言的。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
卢卡奇在他的《总体辩证法》中提出了关于总体辩证法的观点,由此构建了概念的系统、
有明确的逻辑结构和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卢卡奇强调要以实践为起点,以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实践,坚持辩证法原则,即
统一和对立统一相结合。
例如,从实践出发,辩证法必须从“爱因斯坦空间”和“崩溃者
空间”中运用思维,即要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不同的事态,要发挥其在统一方面的作用,以
此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
同时,要认识到某些事态的不同,从而可以对这些事态的不同寻
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二,卢卡奇认为,总体辩证法也应该以实践关系为根据,来建立概念的系统,其中
有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和伦理辩证法。
卢卡奇指出,唯物辩证法反映了
物质客观存在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历史辩证法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有机共存,
社会辩证法表达了社会联系的多样性与有机一致,伦理辩证法则将系统性抽象出来,探讨
人类关系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
最后,卢卡奇认为,辩证法的运用应当延伸到对其他思想的审视,因此他提出了“思
想的和平”的概念,以充分发挥辩证法的作用,消弭思想之间的矛盾,促进哲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卢卡奇在《总体辩证法》中提出的辩证法的实践观点,是一种物质、历史、社会和伦理思考方式,消弭了矛盾和偏见,实现思想的和平,并且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和具体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理论指导。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摘要】卢卡奇是20世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提出了“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卢卡奇将“物化”视为将人类关系物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而“总体性”则是将事物融合为整体的方式。
在他的辩证法思考中,通过运用“物化”和“总体性”概念,卢卡奇揭示出社会矛盾的本质,并提出解决之道。
他认为,“物化”和“总体性”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这种思想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应当重视卢卡奇的思想,从中汲取启示,并为未来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卢卡奇、物化、总体性、辩证法思想、重要性、概念、运用、相互作用、实践意义、现代社会、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卢卡奇简介卢卡奇(Antonio Gramsci,1891-1937),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巨人。
他生于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岛,曾在都灵大学学习哲学。
在革命活动中,卢卡奇被捕并被判处长期监禁,但他在狱中依然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创作了许多重要著作,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卢卡奇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被物化,失去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成为经济体系的附庸;而“总体性”则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卢卡奇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和理论指导。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对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性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一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对辩证法的理解与发展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概念,并探讨了它们与辩证思维的关系。
卢卡奇提出的“物化”概念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他认为,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将物质与意识割裂开来,将物质视为客观存在,而将意识视为主观心灵的产物。
他认为这种分割是错误的。
卢卡奇提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物质通过意识表达,意识通过物质来实现。
他强调了身体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的意识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互动和转换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思维和感受。
而“总体性”概念则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卢卡奇认为,事物的本质在于它们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关系。
他反对将事物仅仅看作是孤立的个体,而主张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来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在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他认为,物化和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物化强调了物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而总体性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
物化使我们意识到了物质世界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而总体性则使我们意识到了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事物本身的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性。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物化与总体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物化是总体性的基础,总体性又反过来影响物化。
物化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止的存在。
总体性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关联和分析。
通过理解事物的物化过程和总体性本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进程。
卢卡奇的“物化”和“总体性”是他独特的辩证法思想的核心,通过理解物质和意识的互动关系以及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这种辩证法思维有助于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1. 引言1.1 卢卡奇对物化与总体性的理解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于物化与总体性的理解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一种将人和人的关系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事物的现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和物化。
而总体性则是指人类社会的整体形态和结构,包含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统一和整体性。
卢卡奇认为,物化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人们陷入了对客观事物的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中,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和自由意志。
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强调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强调了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他认为,只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总体性的观念使人们能够超越片面的个人利益和狭隘的立场,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卢卡奇强调了解略总体性对于克服物化现象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思想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包含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方面,其基本思想是对立统一的原理和质量互变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思想被用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辩证法思想的核心思想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辩证法思想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无限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是一种认识方法,更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行为指导,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现实。
通过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2. 正文2.1 卢卡奇对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探讨卢卡奇在其哲学思想中对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当我们提到哲学家卢卡奇时,总体性辩证法必然被提及。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通过人类社会中自然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新的哲学观点。
总体性辩证法相较于传统的认知论更注重以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
其主要理论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集体行动的二元性、人类文化的总体性和开放的未来。
首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基于自然环境的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
卢卡奇提出,人类社会应该从适应自然界到改造自然界,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人类需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并通过技术手段将自然界改造成符合人类利益的样子。
其次,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人类的集体行动具有二元性。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集体行动不仅是社会共性的反映,同时也是个体行为的具体体现。
卢卡奇提出了“主体-客体”的概念,即个体既是行为之主体,又是社会共同的客体。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集体行动的推进来完成。
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是由集体行动和个体行为共同构成的。
第三,总体性辩证法提出了人类文化的总体性。
在卢卡奇的哲学中,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历史进程中规律性的发现,也体现了人类文化本身的总体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文化是由多种相互关联的现象和事件相互作用而成的,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性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合理的历史发展模型,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最后,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社会未来的开放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社会不应该被当作一种已经完成或已经结束的事物。
反之,人类社会应该被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因此,人类社会的未来也是开放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1. 引言1.1 卢卡奇与辩证法卢卡奇是20世纪知名的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的思想对辩证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卢卡奇深受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影响,将辩证法理论运用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解决之中。
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变化性,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问题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辩证法的目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
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融合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批判,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都体现了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深度。
卢卡奇的思想为当代世界哲学与思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物化与总体性的概念物化与总体性是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他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物化在卢卡奇看来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进行直观感知的过程,即将抽象的社会关系具象化为可见、可感、可触及的形式。
总体性则是指将各种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现象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在卢卡奇的理论体系中,物化和总体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他对于社会现实认识的辩证法思想基础。
物化与总体性的概念在卢卡奇的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物化的分析,卢卡奇试图揭示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局限性和盲点,指出人们常常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忽略了背后的本质和内在关系。
而总体性的概念则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理解和改变社会现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物化与总体性的概念在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的本质,还为人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精心论述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他一生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关于“总体性”的含义,卢卡奇在批判经济决定论时作了简单的规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思想的决定性差别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总体性”,“总体性”是指把部分或局部看成是总体的一部分,总体对各个部分有绝对的、全面的统治地位.并且总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暂时的性质。
在卢卡奇看来,“总体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曾多次谈及总体性范畴和总体性原则,他认为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他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性的辨证法是一种方法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的辩证法首先是一种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他高度评价总体性的方法在哲学中的地位,他说“毫无疑问,《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的‘科学性’打入冷宫的总体范畴,重新恢复了它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向占有的方法论的核心地位。
”卢卡奇认为,哲学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才能有批判和超越的纬度,才能有超越物化的现实力量。
卢卡奇指出:“如果哲学能够彻底改变其研究方法,集中注意那些能够并且应该知道的具体的物质整体的东西的话,那么哲学才会有可能做出这样的综合。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打破由退化为一种完全破裂状态的形式主义所设立的障碍。
”卢卡奇认为,只有用整体性的方法来观察社会和历史,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以,卢卡奇断言:“这种辩证法的整体概念似乎已经远离现实,似乎很‘不科学’地塑造现实。
但是,它是能够理解和再造现实的唯一方法。
”二、总体性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卢卡奇认为,总体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总体性原则应当高于经济原则。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寇瑶2012摘要:卢卡奇针对第二国际中普遍不重视辩证法,而流行经济决定论、命定论等错误的思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方法即辩证法的观点。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着重论述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同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相区别,总体性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是一种历史的总体,是一种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总体性包含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84-03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教师;陕西,西安,710049《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反思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理论产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的氛围中,他试图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他矛头直接指向第二国际那些所谓“正统”的理论家们。
他认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能领悟和遵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头脑,从而造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
而这样的失误主要是由以伯恩斯坦为主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此,卢卡奇认为革命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冲破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这些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树立起“总体性”思想,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理解为方法,即辩证的方法。
《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体性辩证法的提出是出于对现实的批判,是为了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重新树立马克思辩证法权威的一种理论探索。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
他提出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两大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在他看来,“物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商品关系所覆盖,人们的社会生活被物化的价值关系所操纵和支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关系成为主要的社会关系,人们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影响。
这种“物化”使得人变成了对人有着利益关系的“自然客体”,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成为了被动的受害者。
卢卡奇认为,解放人的“物化”状态是改变社会和改造世界的首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彼此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矛盾。
要全面地理解和改变这个社会,就需要运用“总体性”辩证法的观点。
这种辩证法不是简单地把社会切割成各个部分来研究,而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矛盾。
只有了解了这个整体,我们才能找到改变社会的有效途径。
接着我们来谈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状态,它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一种研究社会的方法论。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概念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物化”状态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变成了被动的“自然客体”。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通过全面地理解社会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机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矛盾,为改变“物化”状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只有通过“总体性”辩证法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从“物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György Lukács)是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被誉为毛恩和格兰斯基之后的第三位伟大的辩证法哲学家。
他提出了总体性辩证法,试图对辩证法进行更为深刻的探索和发展。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总体性辩证法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境界。
总体性辩证法首先是一种关于世界的观点,它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历史性。
卢卡奇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在整体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他指出,世界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的思维活动中。
在自然界中,整体性表现为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而在社会生活中,整体性表现为社会总体和社会历史。
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整体性表现为世界观和认识论的整体性。
总体性辩证法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强调了历史性和批判性。
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历史性的,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问题。
批判性则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保持批判的态度,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追问,以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总体性辩证法还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以辩证法为基础,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总体性辩证法被视为一种哲学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总体性辩证法不仅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和历史性,也强调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运动,从而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总体性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所在。
没有总体性辩证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总体性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更为精确和深刻的方法。
总体性辩证法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于总体性辩证法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他看来,总体性辩证法是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是对世界和历史的综合性理解和分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基于霍克海默的哲学思想和列宁对于辩证法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和分析的哲学视角。
在他看来,整体是由众多的部分构成的,而这些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整体并不是简单地将部分加总起来得到的,而是通过部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而形成的。
总体性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整体内部部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卢卡奇强调了整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整体不是被动地接受部分的影响,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
整体通过对部分的选择和组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结构和形式。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整体的发展和变化是由部分的活动与作用所决定的。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整体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认为,整体内部存在着各种因素和矛盾,这些因素和矛盾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过程。
要深入理解整体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必须对整体内部的结构和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指出,整体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整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对矛盾和冲突的深刻分析,才能揭示出整体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现实总体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对现实总体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现实总体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只有通过对现实总体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全面理解和把握现实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现实总体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对现实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揭示。
在总体性辩证法的指导下,卢卡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和思想,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以德国哲学家埃里希·卢卡奇的名字命名的哲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主张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层面和要素组成,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他主张要从这个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或单个要素的研究。
他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联系,通过研究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社会现象具有辩证性,即既包含矛盾又具有发展的趋势。
他强调社会现象的矛盾性,认为社会因为内部的矛盾而发生变化和演进。
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利益冲突等矛盾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的困境。
卢卡奇认为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深入分析和解决,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社会的历史性和变动性。
他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卢卡奇主张研究社会的历史变化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历史的批判和反思,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他认为理论家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不仅要分析当下的状况,还要考察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未来的走向。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将社会视为系统,关注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研究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卢卡奇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改变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有着深厚哲学素养的社会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
卢卡奇的哲学思想涵盖伦理、美学、政治哲学、社会批评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阐释和发展。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根据实际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进行改造和回应,才能够成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理论。
在卢卡奇的著作中,有两个重要的思想概念,即“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概念是卢卡奇理论中的核心要素,在理解卢卡奇思想的同时也必须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物化”是卢卡奇重要的理论概念之一,它包含了卢氏整个社会批判体系中的核心主题之一。
卢卡奇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将人们变成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实际上是人们与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失衡所导致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关系被经济关系所支配,而经济关系则是由商品交换关系所构成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在交往和交换中逐渐失去了人性的精髓,变得越来越庸俗、肤浅和形式化。
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把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体现在物质的拥有上,成为了无意识的消费主义者,将物化的逻辑融入了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的“物化”。
然而,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的现象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一个个体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此时,“总体性”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总体性”是卢卡奇解决“物化”问题的关键方法。
卢卡奇认为,要解决人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失衡,必须全面地把握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和生产方式,不能仅仅看待其单一的方面或者表面现象。
从而,卢卡奇提出了一种具有“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即将社会现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不能仅仅关注其中某些局部的方面,而是要从多个层面分析,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社会分析框架。
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卢卡奇思想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是卢卡奇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卢卡奇思想与其他哲学理论不同之处所在。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思想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卢卡奇以辩证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物化”与“总体性”这两个重要概念。
这两个概念在他的辩证法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相交织,相互依存,构成了卢卡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将探讨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并阐述它们在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的意义。
卢卡奇首先提出了“物化”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受到了商品化的影响,被庸俗化和市场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品和文化产品失去了其原本的审美和思想内涵,变成了为了市场和利润而生产的商品。
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剥夺了人的审美和人文精神,导致了文化的贫乏和腐化。
对抗物化成为了卢卡奇思想中的重要课题。
“总体性”是卢卡奇哲学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系统,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总体。
卢卡奇强调,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和历史变迁,必须从总体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社会现象,而是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考量。
只有从总体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和历史,才能透彻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深层次的含义。
“物化”与“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相影响。
从“物化”到“总体性”,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社会现象必须被放在总体性的视野中来看待,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只有从总体性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出物化现象的深层次规律和社会根源。
从“总体性”到“物化”,卢卡奇强调,要对抗物化现象,必须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寻找抵制物化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化解物化的影响。
在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物化”与“总体性”不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关联,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20世纪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认为哲学应该通过总体性辩证法来解释世界。
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它强调整体和部分、共性和个性、变化和广度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总体性辩证法的前提是世界是整体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联系的,没有孤立的存在。
卢卡奇认为,任何事物都只能在整体和其所处的环境中才能被理解。
部分只有在整体的支配下才有其特殊的性质和意义。
因此,总体性辩证法涉及到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等方面。
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辩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同时也能从事物本身的矛盾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卢卡奇指出,“矛盾是事物本身的特性,它不是事物外在的观察者加以确定的”。
因此,总体性辩证法必须始终关注各种矛盾。
在理解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总体性辩证法十分重视实践,实践是哲学的活力所在,真正的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
在总体性辩证法看来,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一个事物的本质和意义也在变化中。
因此,总体性辩证法把变化视为万物的普遍性特征,强调对变化的深入理解。
变化富于多样性,包括演变、风格转换、产生、消亡等方面,都需要通过总体性辩证法来解释。
同时,总体性辩证法也关注广度,即把事物放在宏观的视角中来审视,从而得到更为全面的认识。
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关注历史和文化方面。
在卢卡奇的理论中,“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经验的积淀和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也是总体性辩证法的实践对象之一。
通过对文化的总体考察,可以更好地认识人际关系和历史。
总之,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性辩证法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对变化和广度的关注,尤其注重实践和历史文化。
总体性辩证法不仅是一种哲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文化批判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总体性辩证法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试图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本文将介绍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并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其核心观点。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整体和个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卢卡奇认为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进行分析。
他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就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不能只看个别现象,而应关注它们与整体的关系。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历史和文化的动态性。
卢卡奇认为社会是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他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逻辑。
社会和文化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且具有内在的运动性和发展性。
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需要考察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把握其动态特征。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矛盾和改变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是由内部矛盾的斗争所推动的。
社会和文化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改变和发展。
他指出,要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发展,就需要揭示其中的矛盾关系,了解矛盾是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历史变革的。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注重了人类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实践是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们通过实践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并通过社会交往来建立和改变社会和文化形态。
卢卡奇强调了人们的创造能力和变革力量,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他认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全面而深刻的哲学观点,试图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
它强调了整体和个别的关系、历史和文化的动态性、矛盾和改变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实践的核心地位。
通过运用总体性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认识到其中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总体性辩证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为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而这些部分也受到整体的影响。
因此,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一切都是一切的条件”。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不是一种简单的和谐主义,强调社会和自然界中的部分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对于整体的运动和变化起着推动作用,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也强调了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进化过程,而现实则是历史的某个特定的时刻。
历史和现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历史决定了现实的发展和变化,而现实则反过来影响和推动历史的进程。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任何时刻的现实都是历史性的产物,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现实性的表现。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了人类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力量。
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地创造、发展、改造着自然和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人类是一个有创造性、积极向上的力量,是历史前进的驱动力。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相互依存和矛盾冲突,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作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支配着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体系为我们理解世界、认识事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我们认识历史、前进方向以及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研究
总体性的辩证法
———卢卡奇辩证法新解
李富君
摘 要 针对第二国际的庸俗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卢卡奇提出了把总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的新思想。
其总体性范畴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总体是一种整体统率局部的原则,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体现为一种历史过程。
对卢卡奇总体性思想作以探讨,对纠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违反辩证法的现象和倾向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会产生启迪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总体性 辩证法作者简介 李富君,女,1977年2月出生,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
(郑州 450052)
在辩证法思想史上,卢卡奇提出了总体性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新思想。
卢卡奇一反“正统”,提出了“总体性”范畴,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试图“革新”马克思主义,给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一、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含义什么是“总体性”?“总体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卢卡奇有过多种表述,概括说来,主要有三个层次:
(一)“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率局部的原则
“总体性”即着眼于全体、整体,是相对于局部、片断而言的。
整体由部分组成,但又不
是部分的机械相加,其作用也不等于各部分之和。
卢卡奇认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到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
基础的方法的本质”①
,它强调“总体的全面渗透优于部分”,要求“每一部分从属于历史与思想的整个统一体”。
卢卡奇把这种总体对于局部的优先性看作“科学中革命原则的
支撑者”②。
(二)“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统一
卢卡奇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总体性离
・
23・
不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同时,总体性不仅决定认识的客体,而且决定认识的主体,只有把主体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把客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由此,他强调整个阶级的意识,并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总体性的认识。
卢卡奇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加以区分,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形而上学把客体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把主体的活动看作非实践的冥思或直观;而辩证法的中心问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对于“实在”的改变。
(三)“总体性”体现为一个历史过程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的运动中把握主、客体统一的。
主、客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人们认识、改造自然的程度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在奴隶社会中,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很低,受自然的牵制很大,因而主体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
这时历史表现为自在的主体与自在的客体的统一。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这样,自在的客体变为自为的客体,主体也逐渐意识到自身,由自在的主体变为自为的主体。
主体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与劳动结果联系在一起,当劳动结果回到主体时,他就可以用来发展自身。
这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工人从事劳动,资本家付给报酬。
但这实际上只是个体主体与个体客体的统一,而且,当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物化”时,个体主体便不再能把握自己和历史了。
二、对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评析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什么?这是卢卡奇长期苦苦探索的问题。
针对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如伯恩斯坦等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思潮,卢卡奇提出,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而不是某个现成的理论结论和对经典著作的注释。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卢卡奇认为就是总体性方法。
他说:“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决定性区别的,不是历史解释中经济动机的优先性,而是总体性的观点。
整体性范畴,整体对部分的优先性,是马克思方法的实质。
……总体性范畴的首要地位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体现。
”③总体性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是由总体性范畴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的。
它有多重特征。
作为本体论原则,卢卡奇的自然观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强调“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④;作为认识论原则,他的方法论是能动的、具体的认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作为辩证法原则,他的辩证法是社会历史的辩证法,把自然辩证法排斥出去。
由此可见,卢卡奇把方法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从表面上看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存有分歧,但从整体上说,它并未背离马克思主义精神,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原理分开,易流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片面性和简单化。
但在那个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观点当做绝对真理的年代,他不墨守成规,不束缚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上,这无疑会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
可以说,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就是总体性方法。
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他强调,总体性“不是把它的各个环节归结为无差别的同一性、统一性”,而是把这些环节看作是包含差别和矛盾的辩证同一性。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的是微观的分析,总体性则强调从宏观的综合总体出发研究问题。
因此,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蕴含于总体性方法之中,并以总体的综合为归宿;而总体性方法又包含矛盾分析方法于自身,以矛盾分析为出发点。
这两种思维方法相互渗透、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和认识
・
3
3
・
总体性的辩证法———卢卡奇辩证法新解
方法。
与恩格斯以自然为本体的辩证体系不同,卢卡奇提出以社会为本体的辩证法。
他认为如果以自然为本体,势必认为自然界先于社会,先于人类,从而形成社会从属于自然,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的看法,自然界就具有了在时空上的优先地位,这样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必然是自然。
与此相反,他提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科学的物化实质在于丧失了总体性,这导致科学既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实在,又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沦为物化意识,从而窒息了无产阶级的主体性。
如何克服这种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分离开来的物化意识呢?卢卡奇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问题与德国古典哲学联系起来,认为德国古典哲学是从意识的物化结构中产生出来的。
他把德国古典哲学发展中的一切物化问题都看成是需要彻底反思的哲学问题,希望通过“对资产阶级思维的二律背反”的批判,把黑格尔辩证法转变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来,进而从哲学和历史上确立物化的克星———无产阶级主体性或自我意识。
他通过对现代理性主义的分析,指出德国古典哲学即使是对物化的超越,其超越的方式也注定是直观和抽象的,因为客观存在自身也是物化的。
通过对资产阶级“二律背反”的扬弃,卢卡奇认为把黑格尔的辩证法转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上是可能的,这样就从历史和思想史上确认了物化的克服者———无产阶级。
提出把无产阶级作为存在本体,既克服了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当做本体而导致的二元论,又提高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性,从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作出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把人作为存在的本体,必然以自己的实践作用于自然,从而包摄自然。
因此,他说“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自然从属于
社会,从属于人及其实践。
因此,自然与社会
的关系,就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自然就具有了社会历史的性质。
这样一来,哲学的出发点就是社会历史以及构成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及实践。
这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反对了第二国际一些理论家把哲学极端本体论化的倾向。
但由于卢卡奇没有对自然与社会、自然本体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给予恰当说明,笼统否认了辩证法的普遍性,客观上引起人们对社会存在本体论的误解。
为弥补这一缺陷,卢卡奇晚年在其《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中,致力于为社会本体论寻找一般本体论基础,正确解决了自然本体与社会本体之间的关系。
然而,总体性理论的失误是过分强调理论与实践、认识与行为的一致,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从而把辩证法混同为一种实践活动,影响了总体性理论的历史作用。
但是,毋庸置疑,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史上,卢卡奇首次把总体性当做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来论证,不仅以其对总体性的界定、方法的解释,冲击了把马克思主义极端自然本体论化的趋势,丰富了辩证法的理论和概念,而且还开辟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这对于纠正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是从总体来理解局部,不是从主客体统一和历史过程来理解辩证法的现象和倾向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会产生启迪作用。
责任编辑 章 石
注释:
①③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第1版,第76页、第
77页,商务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②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第31页,重庆出版社,
1989年出版。
④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第1版,第312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出版。
・
43・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