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新时代开放大学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模式改革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法律专长 ,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
综合素质的提升应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职业道 德教育等方面。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新时代开放大学法学教育应注 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适 应法律职业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开放大学法学教育人才 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完善教学标准
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教学 标准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 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确保教
学质量。
加强教学监督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客观 、公正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
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教师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职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欠 缺等问题。
应对策略
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实 践教学,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意义
0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提高我
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实施途径
实施翻转课堂
01 02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颠倒,让 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知识点,课堂上则进行深入 的讨论和实践。
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 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03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汇编一、研究背景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是基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整理出来的。
此次总结性评估是对电大试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客观地鉴定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果,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
评估目的是促进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确立教学模式、完善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使其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求通过试点进一步探索总结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电大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方向发展。
试点是要探索、总结出电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所以把试点对电大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作为核心指标。
评估核心是检查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已基本形成。
评估重点: 即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及相应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建设的成果。
与中期评估相比,评估观测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从对试点的认识到试点对电大总体发展的促进; 从试点教学条件的创建到条件的完善和应用; 从试点规章制度建立到实施情况检测和经验推广; 从教学、管理形式的变化到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确立; 从重视质量保证措施到试点教育最终质量和效果的核查。
二、核心概念的内涵描述和理论框架(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本框架和实践模型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该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实施该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各试点单位依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想、理论和特点,为培养面向基层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创设出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学习方式,通过办学系统对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和管理,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此培养过程所总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就应当是适合本地的实践模型。
电大开放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
【关键词】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丁传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嘉善学院助教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嘉善学院,是一所多学科的地方性现 代成人开放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 1979 年 2 月的浙江广播 电视大学嘉善工作站,1994 年 11 月经原省教委批准,更名为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嘉善分校,2003 年 12 月又升格为学院。 嘉善学院从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 33 个年头,在办学期间嘉 善学院的前辈们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将该校由传统教学管理 模式逐步走向了现代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
进步,个个会 成 功 ”的 办 学 理 念,以 培 养 学 生 自 信 心 为 突 破 口,强化管理更有意义的服务于社会。1999 年秋,嘉善学院 作为首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单位开展试 点项目。于 2003 年 4 月 16 日接受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中期 评估,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5国家开放大学探索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和开放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和开放大学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2012年6月,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近两年来,根据我校的性质、特点,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和开放大学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要求,适应在职成人学生特点、学习需要,研究制定并同步实施教学改革要点。
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学历补偿教育向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凸显职业特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的课程体系。
全面修订本、专科专业教学计划,压缩基础知识课程,加大技能类、职业证书类相关课程,增设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的通识类课程。
2.面向行业和特定人群,开展提升职业能力的继续教育。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精神,我校正在研究启动“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改造、新建一批专业和课程,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助力职工成长发展。
同时,继续推进已经启动十年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强化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
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需求,推进部队士官远程教育向军事职业教育的转型。
面向残疾人开展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和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探索“六网融通”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师团队、网络支持服务、网络学习测评和网络教学管理“六网融通”的教学新模式。
推进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目前,已经集聚国内外各类优质课程3.3万门,建设了8000门五分钟课程,在全国126所中高职院校、61所地方电大建立187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促进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一、概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一所以电视广播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培养和发展广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型和管理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方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增设了大量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改善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三、开放教育试点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积极开展开放教育试点课,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多的学习资源。
开放教育试点课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得相应的学分。
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试点课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四、教学资源支持为了支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的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加大了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一方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扩大了师资队伍,引进了一批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还与其他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
五、成果与展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方案目标
通过实施试点实施方案,实现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 式,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确 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04
试点成果与经验
试点成果展示
试点成果推广和应用
成果推广
试点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果 ,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 应用,为其他地区和学校提供了
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政策制定
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已经为政府 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和支持,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改革
和发展。
实践应用
试点项目所培养的人才已经在各 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实践,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 平,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社会 服务,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
互动。
改革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 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立灵活多样 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多样化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试点项目成功探索了多种人才培养模 式,如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以 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人才需求。
试点项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 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教学质量提升
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 ,试点项目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 果,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 才。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通过优化教育途径和方法,可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和个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需要根据 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领域和层次的需求。
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
国家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学习者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的 学习,获得了相应的学历和职业能力,提高了社会竞争力和满意度。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差异较大
由于学习者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学习效果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完 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方法
采用“三结合、一突出”的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 二课堂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构建内容和特点
内容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 系,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特点
多元化、个性化、灵活性、综合性。
教师的作用和角色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发挥, 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05
未来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 展趋势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 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 ,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6.10.31•【文号】教高厅函[2006]43号•【施行日期】2006.10.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3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20号)的精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完成了对省级以下电大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也于2006年9月完成了对各省级电大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
按照评估进程,我部决定对中央电大开展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
中央电大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施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对它的评估是教育部开展的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重要部分,也是整个评估进程的重要阶段。
为全面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的指导原则,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评估工作,我部针对中央电大在试点项目中有别于省级及以下电大所承担的试点任务和责任,组织制定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指标体系(中央电大用)》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指标及标准(中央电大用)》(见附件1、2),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中央电大要继续按照要求,在省级及以下电大评估及整改的基础上,全面总结试点工作,认真按照评估要求开展自评自查工作,于2007年1月30日前完成自评工作,自评报告报送我部高教司。
二、省级及以下电大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结果是对中央电大总结性评估的重要依据,评估中要听取省级及以下电大对中央电大试点工作的意见,并认真整理和分析对省级及以下电大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结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供给。
因此,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新时代的挑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虽然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提高,普及率也有显著进步,但是目前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课程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缺乏创新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等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教育模式,建立起更加灵活、开放和创新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教学方式方面,我国大力发展面向机制课程和技能实训课程,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另外,我国还推行混合式教学,旨在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速成教育项目,进一步加快了人才培养的速度。
与此同时,开放教育试点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
我国在开放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开放教育体系。
通过这些措施,人们可以高自由度选择所学科目和时间,提高学习的便捷性与效率。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更加全面的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要想进一步优化教育模式和服务学生,仍需针对当前教育领域的弊端进行改进。
例如,构建更加严谨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节目等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质量,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总的来说,人才的培养永远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1999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育专业被纳入首批试点专业之一。
2003年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十多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在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入研究,全面实践,试点工作的发展健康有序,培养出来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小学教育专业在开办过程中,始终接受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并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重要部分开展工作。
一、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专科学历的在职小学教师,使之达到高等师范本科学历,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除了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力之外,同时能从事多学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小学教育管理能力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
二、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学部内专任教师8名,学校其他部门兼任教师2名),其中正教授2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41所省级分部担任本专业的专职教师共360人,专职正高102人、副高218人;同时还聘请当地高校兼职教师500余人。
本专业带头人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专家顾明远教授、顾泠沅教授、惠中教授担任,核心课程主编主讲聘请顾泠沅、郭德俊、惠中、王一川、彭吉象、袁军、张顺燕、齐沪杨、吴立岗、杨庆余、马云鹏、沈传福、谢利明、石中英、魏书生等专家。
《社区治理》期末复习
考试题型
•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4、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考试范围
• 教材+平时作业+综合练习
考试重点
• • • • • • • 社区管理体制 物业公司内部建设 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教育 社区环境建设 非营利组织 社区志愿服务
• 谢谢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专科)选 修课程,共4学分,72学时。
考试比例
•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考试形式
•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考前应完成作业
• 四次书面作业+网上作业 • 未完成作业者不得参加考试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认可吗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认可吗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认可吗成人教育,作为目前大部分上班族提升学历的主要方式,自然是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认可吗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认可的。
国家开放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bai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学校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由学校向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申请并获批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名称暂时保留,过渡时期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仍按原有关规定管理,国家开放大学挂牌以后新进入学习的学生,按照新政策执行。
国家开放大学强调“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
经过10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
国家开放大学简介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办学组织体系跨行业、跨省(市)、跨区域,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包括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依托各种社会力量,与国内外一流大学、部委行业、知名企业、中心城市,建立支持与合作联盟。
按照“统一战略、共同平台、资源共享、相对独立、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原则运行。
目前,在学生规模359万,其中,本科生109万,专科生250万,包括20万农民学生、10万部队士官学生和6000多名残疾人学生。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网络形考任务作业题库及答案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网络形考任务作业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本门课程没有期末考试;完成课程中的五个形考任务且五个形考任务成绩之和大于60分这门课程就算是考核合格;进度条达不到100%不对课程考核和课程成绩有任何影响。
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计10分)试题 1请将你认为不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a.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b.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c.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完全相同的大学d.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试题 2请将不能客观地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方式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a.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课程教学资源b.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c.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d.只有在面对面教学的课堂上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试题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
()选择一项:对错试题 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
()选择一项:对试题 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
()选择一项:对错试题 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
()选择一项:对错试题 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
()选择一项:对错形考任务2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试题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选择一项:a.8b.3c.5d.10试题 2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
()选择一项:a.了解教学计划b.入学测试c.入学教育d.专业综合实践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选择一项:a.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相关要求b.满足国家开放大学规定的获取学位所必需的英语水平要求c.课程学习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d.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试题 4不是目前国家开放大学设有的学习层次。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科专业培养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科专业培养方案1999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育专业被纳入首批试点专业之一。
2000年春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开始招生。
十多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在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入研究、全面实践,试点工作的发展健康有序,培养出来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小学教育专业在开办过程中,始终接受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并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教育联盟的重要部分开展工作。
一、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使之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历,提高素质水平。
本专业培养规格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运用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
二、专业教师队伍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学部内专任教师8名,学校其他部门兼任教师2名),其中正教授2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41所省级分部担任本专业的专职教师共360人,专职正高102人、副高218人;同时还聘请当地高校兼职教师500余人。
本专业带头人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专家顾明远教授、顾泠沅教授、惠中教授担任,核心课程主编主讲聘请顾泠沅、郭德俊、惠中、王一川、彭吉象、袁军、张顺燕、齐沪杨、吴立岗、杨庆余、马云鹏、沈传福、谢利明、石中英、魏书生等专家。
浅析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特征
浅析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特征摘要:国家开放大学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具体特征如下:一是开放性;二是教学技术的先进性;三是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四是科学管理的规范性。
开放教育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点,是全民终身学习的桥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学习模式。
关键词:开放教育先进技术自主学习科学规范管理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在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推动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启了全国范围的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活动,并且不断做大做强,2016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电大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分部。
例如沈阳电大即为国家开放大学沈阳分部。
那么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呢?一、开放性是电大开放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电大的开放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而电大的开放教育是将教育资源放置于网络学习平台,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不仅可以学习到国家开放大学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利用所在分部责任教师所提供的各种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分部的责任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利用电脑或手机就可以随时学习到网络平台的资源。
(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方式是面授与网课相结合但网络教学为主。
以一门72学时的课程为例,面授课时仅为12学时,而网络教学为60学时。
网络平台上不仅有定时网上教学,更有实时的教学讨论区。
网上教学以教师讲授课程为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料;实时的网络教学讨论区则以学生的提问为主,学生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首先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由责任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学生的学习和讨论予以指导答疑解惑。
教学大纲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讲座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专科的、由省电大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结果。
它继承和发扬了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同时借鉴吸收了国外人事管理中的科学方法,是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制度。
本课程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并对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不但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十个方面:即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机构、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公务员的分类制度、公务员的任命制度、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公务员的奖惩制度、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制度、公务员的任免、转任与回避制度、公务员的培训制度、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公务员的退休、退职制度。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各教学点在教授本门课程时,必须依据省电大关于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大纲等进行教学。
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分为了解、基本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这三个教学要求的层次,亦是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基础部分;要求基本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3、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消化教学难点,亦采用多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根据课程不同内容,运用不同媒体诠释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学习。
三、教学媒体1、文字教材:以《公务员制度教程(修订版)》(沈文莉、古小华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为主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分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1目录第一章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化” (3)一、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 (3)二、传统选文的职业化发掘 (4)三、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5)四、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5)第二章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教学 (6)一、新课标实行后语文教育教学转变的必然性 (6)二、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6)第三章语文教育本体的回归 (7)一、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8)二、语文教育民族化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9)三、语文教育民族化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10)四、语文教育民族化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12)参考文献 (13)2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栾丹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发展之中,如何为“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服务,如何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服务,是我们新的探索方向。
基于对市场的考察,结合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育目标,我们选择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的总路径,并拓展到“现实化”、“社会化”、“生活化”等各个领域,以期最终实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积极学习、创建高品质人生的终极目标。
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却在逐渐地丢失或淡化,其发展也因此陷入了困惑之中。
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育民族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体成长的需要、语文学科自身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改,语文教育,职业化,课程改革,民族化第一章、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化”我们都发现,在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现象,就是语文教学在现今职业教育里逐渐被边缘化。
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内容等,不适合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从而导致学科地位进一步弱化,成了中职教育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于教师而言,在具体教学操作上也逐渐失去了可以借鉴的前例,很难寻找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模式和针对性强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设计。
这使得语文课,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课上起来又似乎没什么用处,也似乎起不到真正应该有的作用。
而语文真的走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终点了吗?显然不是。
现今社会上大批劳动者,生活上、心理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劳动者的劳动素质、社会公德以及对祖国文化、文字的认同感等等。
这些都成为正在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一旦发展起来,必将成为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稳定的“痼疾”。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这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之根”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根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GDP指数的上扬,也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华宅汽车,而是建立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成长之上的,是亿万社会劳动者的生活富裕、心理富足的生活愿景。
对此,语文教学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建设文化的高地,形成对现代化的伟大促进力。
而新的出路在哪里呢?语文教学大纲表明,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新的时代,为语文教学提出职业化的新方向、新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引导学生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提高全面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新的教材首先应该适应社会、时代和学生的实际。
新的教学改革现在已经深入到现今教育的各个层面之中,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我们也应该客观分析社会的要求、时代的特征和当今学生的心理实际。
31、中职学生首先是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期。
这个过渡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极不成熟却又自以为成熟的矛盾,这一矛盾处理不好最终必将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甚至对孩子一生的生活取向产生极大危害,这种后果必将成为社会、家庭的悲剧。
所以我们在甄选教材选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对于青春的诉求,对于成长的渴望。
因此生活中,我们通常看到孩子们对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和成就津津乐道,很多励志书在孩子中很有大的销路,这就表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不管性格上什么缺陷、心智有多么不成熟、行为多么幼稚,都不可能掩盖他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
而历史上很多有成就的伟大人物,也都不是我们认为的“完美的人”。
2、职业化倾向的选文思路。
传统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经典性,筛选的都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甄选过的经典大家的经典著作,极深的历史和社会内涵,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魅力固然能够给学生深刻的影响,但是脱离社会实际、时代感不强,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基本很少共通性,因此,学生们在理解和感受上存在极大的心理差距。
为了修正这种不恰当的选文观,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职业化的文章。
比如《致加西亚的信》,曾是风靡海内外的著名职场指导书籍;《你在为谁工作》等各种职场启示录融故事性启发性于一炉;这些书籍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职业教育模块中的首选文章。
再比如各种名人、名企成长壮大的励志成才书籍,我们都可以选取经典篇章进入新的语文教材。
正是这些鲜活的、时代感强、贴近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教学材料才能使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出现新的面貌。
才能在学习中促进学生们职业素质的提升。
二、传统选文的职业化发掘传统教材选文陈旧,但是面对今天的教学现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也要像鲁迅先生提倡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当我们以一种现代化的眼光去观照传统选文的时候,在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时代鸿沟并不是不可逾越,而现实和久远的历史也可以找到共通之处。
比如,职业化这一现代性的话题,我们一样可以在古代题材的文章中找到深具教育意义的材料。
我在开发传统教材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一文时,根据文章“读——感——联”的结构特征,把教学环节的设计也进行了拓展延伸,因为孩子们对文中提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触龙说赵太后》三个历史故事不甚了解,再让他们研习古文原文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要求孩子们了解故事、开发课本剧,让三个组的同学搬演这三个历史故事。
这一步骤是教学内容形象化,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而且深刻地理解文章,探讨时也能够直接深入到文本的内容中去。
同时,当探讨到一定程度,教师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现实生活问题。
在教学中,鲜活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活力和想象力,甚至在一些活跃的班级,教学成果以新的课本剧呈现出来,孩子们模拟了现代版的“邹忌、厉王、触龙、赵太后”,让他们在现代社会的商场上一战“雌雄”,思想的火花碰撞,最终呈现出教师也始料未及的教学高度。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真真正正感受到孩子作为“人”的成长。
所以,我在思考传统教材的现代化、职业化挖掘深感动力。
当今语文教改,就是改变以往的知识点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和真正素质提升的方向上来。
这样,我们的教学思路就应该注重教材的内容,而非形式;我们必须让孩子在情感与理智上深入把握教材,而不单单是字词的了解。
所以传统选文的职业化新发掘,我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的职业化挖掘。
劳动版第四版《语文》下册教材中,《纳谏与止谤》、《谏逐客书》、《伶官传序》、《完璧归赵》4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这同样是当今职场上的热门话题。
对此我把这几篇文章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教学的独立单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
通过课本剧、辩论会、模拟审判庭和论文答辩会等多种形式,针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逐客与纳客”、“进谏与纳谏”、“如何纳谏”、“如何进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具体操作中,我们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也鼓励学生积极思索,广泛搜集材料,采用各种新式,表现自我意识。
语文教师积极寻求领导的支持,把各系各班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同台竞技,把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表演、演讲、辩论等形式呈现在全校学生面前,这一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兴奋点,最终我们的努力收获了丰厚的成果回馈,而孩子们也感受到学有所用,而人生也更有积极性了。
2、教材内容的现实化。
有很多教材内容可能距离孩子们的具体生活很遥远,使得孩子们在理解上存在难度甚至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联系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
比如《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既是说明文,学生感到无聊,又是讲中国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孩子们生活中感触很少,因而学习中存在“水过地皮湿”的现象,泛泛而过。
教学效果差,学生也会对学科和教师本人存在一定负面看法。
教学无小事,教师只有充分发掘教学资源,把工作做到细微之处,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深入人心。
为此,我搜集本地的环境资料,对照水资源保护前后的环境变化和人们的生活感受,从生活体验入手,联系当今中国的社会实际,最终是孩子们在微观和宏观共同把握文章。
学习文章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有限的文字,了解认知无限的社会和自我,从而建立健全而又积极的人生态度。
3、教学活动的新设计。
为了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为了让孩子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必须设计更加具有参与度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比如辩论会、主体观摩、讨论会、文艺汇演等教学活动都成为寓教于乐的利器,同时新的教学形式催动学生们对于人生的认知和自我更强的把握。
三、活动课程的职业化设计中职语文关注点是时代和社会,使学生内心世界的建设。
因此语文课也可以走出教室,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即活动课程设计。
比如近来在社会上极为盛行的挫折教育、团队组织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自由氛围中,深刻感知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既有独立于其他人的个性,也要善于和别人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奉献力量;它要求我们面对人群善于表达自我,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些现实性的要求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孩子自己的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尽快成长,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
所以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特征,广泛搜集资料,组织形式活泼的团体活动课,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在游戏里感知真实的社会,在嬉笑中认识现实的“坚硬”,在挫折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四、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作为一门生活化、基础性的学科,我们都能认识到,语文的教学阵地在生活里。
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最大的危机就是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局限于45分钟之内。
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课外,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化眼光。
为了探索相应的教育模式,力图开发课外辅导的新阵地:1、采用多形式进行职业化教育。
语文教学完全可以采用广播、竞赛等宣传手段,这些新手段的使用,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到生活中来。
如采用校园广播的形式开展职场故事会等节目,如利用“忠诚、责任、努力”5等主题的演讲比赛进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如对职场上的现象进行职业人辩论会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就会让语文教学吸收了多学科的内容,多形式的开展使得语文教学具备了“海陆空”立体化的宣传攻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言辞传达教育的内容,远胜教师教授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