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长安晚 商山早行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一、基础巩固1.下面四句诗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 )①雪峻帆影落,风逼雁斜行②客帆与雁落,霜叶向人飞③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④鸡声荒戍晓,雁过古城秋a.表达远方归来的喜悦心情。
b.诉说羁旅守边战士的艰辛。
c.反映冬日江行的苦寒。
d.抒发雨后见晴的开朗情怀。
A.①c②d③a④b B.①b②d③a④cC.①c②a③d④b D.①b②a③d④c解析:选C 根据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即可。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江南的春风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到杭州游览的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稻田里一起捉青蛙的美好往事吗?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白天路途的奔波,肩上挑痕的辣痛,一到夜晚,进入旅店,一靠枕头,这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立刻随周公而去。
解析:选B B项,韦庄《菩萨蛮》表现江南春天的闲适惬意的生活,符合语意。
A项,《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
C项,《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意境不符。
D项,《商山早行》表现游子早起上路的辛苦,与后面描述内容不符。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笛一声人倚楼。
(2)紫艳半开篱菊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客携壶上翠微。
(4)古往今来只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1)残星几点雁横塞(2)红衣落尽渚莲愁(3)江涵秋影雁初飞(4)牛山何必独霑衣(5)借问酒家何处有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试题(word无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试题(word无答案)一、情景默写(★) 1 . 根据要求补写句子。
(1)杨炯《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景物描写,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将士们昂扬斗志及战斗的残酷。
(2)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明月随着潮水从海上升起、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月亮是客观事物,但在诗人的笔下,月亮也带有主观感情。
诗人张若虚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孤单之情油然而生,因此他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到的月亮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3)张九龄《望月怀远》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一个烛灭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的幽情意境。
(4)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地写出了天寒水少而清的景象。
(5)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自己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7)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8)李白《送友人》中化用《诗经·小雅·车攻》,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一)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② 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 注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③ 万户侯。
④①太白:金星,在先人眼中它为主征战杀伐之星。
②行人:出征的将士。
③偏裨:偏将,裨将。
将佐的通称。
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④典属国:汉代掌管藩属国家事务的官职,品阶不高。
(1) 以下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二两句,写一位充满游侠英气的长安少大年夜登戍楼察看“太白”( 金星) 的星象,表现了他盼望成立边功、摩拳擦掌的壮志激情。
B.三、四句写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芜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哭泣的笛声寄望自己的愁思。
C.假如说,长安少年脑筋里装的是想象;那么,陇上行人亲身经受的即是现实:二者的差异何等悬殊。
D.诗歌最后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关西老将的遭受是有时的、个其他。
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自古以来都是有时现象。
E.本诗写了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哭泣三个生活场景,这三个生活场景没有什么联系。
分析:选 DE D 项,“是有时的、个其他”“自古以来都是有时现象”错,关西老将的遭受不是有时的、个其他,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这样,这就深入了诗的主题。
E 项,“这三个生活场景没有什么联系”错,这三个生活场景有亲密联系,它们是边关战士一世历程的缩影。
(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联合诗句详细剖析。
答:参照答案:①用对照手法( 反衬 ) 。
开篇长安少年戍楼看星,写出其壮心壮志,盼望效命边关、立功立业之激情,风格高昂;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哭泣,写出人物之艰苦伤心、忧虑满怀,与上文组成转折,形成鲜亮的对照。
这样写更鲜亮地抒发了对边地生活艰辛而朝廷奖惩不公的感叹。
②用了用典 ( 类比 ) 的手法。
商山早行的阅读答案
商山早行的阅读答案【篇一:2012届高考复习同步测试专题六长安晚秋商山早行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 选读)一、语段阅读(一)阅读《长安晚秋》一诗,完成1~2题。
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描写了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荷花,一朵朵红衣尽脱,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赋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于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那往日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仅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面对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傲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田园的决心。
进一步反映出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
2.“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两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尾联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典,表示故园之情和归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典,“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二)阅读《商山早行》,完成3~4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这首诗表现主题的是哪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中哪些描写表现早行之早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客行悲故乡”。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满江红(怒发冲冠)一、基础巩固1.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疏(疏放、疏狂)残酒(剩下的酒水)B.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离别的愁苦)C.黄花(菊花)潇潇(形容雨势急骤)D.长啸(古人的一种抒情之举)等闲(轻易)解析:选A A项,残酒:残醉,残存的酒意。
2.诗歌中运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关于“愁"和“恨”,词史上就有不少名句,下列词句的作者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③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⑤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A.李璟范仲淹秦观姜夔苏轼B.李璟贺铸黄庭坚姜夔欧阳修C.李煜贺铸秦观李清照欧阳修D.李煜范仲淹黄庭坚李清照苏轼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应当注意诗句出处。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时田园杂兴》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__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A.赤日炎炎似火烧B.日长篱落无人过C.荷尽已无擎雨盖 D.芳菲歇去何须恨解析:选B A项,内容与整个诗歌意境不协调;C项,写的是秋天的景色;D项,写的是夏初景象,与前后文内容也不相称.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千里路云和月.(3)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似黄花瘦.(5)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2)三十功名尘与土(3)有暗香盈袖(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5)笑谈渴饮匈奴血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商山早行 含答案
一、诗人名片温庭筠(?~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
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
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二、诗词故事机遇温庭筠是一个青楼隐士。
有一次,他遇到了匿名旅行的唐宣宗。
宣宗问他:“你知道我是谁?”温回答:“我想你是皇帝的侍卫。
”宣宗因此决不恕他,所以他仕途始终不顺。
三、文题背景商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又名商阪、楚山。
传说为汉初“四皓”隐居之处。
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离开长安之时。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是一首羁旅乡愁诗。
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中间两联写景,抒发了早行之辛苦。
尾联写思乡,较含蓄。
二、悟读,诗情画境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伴着叮当作响的车马铃声,诗人离家远行。
晓月的余光笼罩着客店,早春的寒霜覆盖了板桥,荒山野路上枯黄的槲叶遍地,驿墙的旁边淡白色的枳花已在开放。
这美好的景象怎能不让人忆起梦绕魂牵的故乡?三、品读,鉴赏评析(提示:思考时注意,“枳花明驿墙”指残月把花影映在驿站墙上,此景衬托荒山早行之苦,不是乐景;还要注意“悲故乡”是情语,点明全诗旨趣,据此可知“杜陵梦”含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①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温庭筠《商山早行》
1、首句写出了怎样的情景?可以 看出古人什么样的心理?
• 2 、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 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 ①两句诗写早行的情景,形象地勾画 出一幅“早行图”,绘声绘色,如在 目前。 • ②两句诗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 特征性景物,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 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 图”,都表现出“早行”之“早”。
•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 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 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 上。 •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 湖塘里。
白话译文
问题探讨
•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清晨 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 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 活动已暗含其中。 “在家千日好,出 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 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 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 故乡”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留恋故乡 的真挚感情。
创作背景
• 温庭筠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 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 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 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 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他离开长安 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 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 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 之情在所不免。
(“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 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 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 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 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 人。) • ③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 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通过景物, 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高考语文 专题六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1.走近作者 (1)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 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 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
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 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 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
⑩杜陵:_地__名__,__在__今__陕__西_西__安__东__南__,__古__为__杜__伯__国_,_ _秦__置__杜__县__,__汉__宣__帝__筑_陵__于__东__原__上__,__因__名__杜__陵_。__据____
_考__,__温__庭__筠_幼__时__随__家__客__游__江__淮__,__后_定__居__与__鄠__县__(_现__在__ _陕_西__户__县__)_郊__野__,_靠__近__杜__陵__,__所__以__他__自__称_为__杜__陵__游__客__。_ _那__么__这__句__诗_里__的__“__杜__陵__梦__”__当__是__相_思__之__梦__。____
_曾__于__唐__宣__宗__大___中__末__年__离__开__长__安__,__经__过___这__里__。__
⑧枳花明驿墙:_部__分__版__本__为__“__枳__花__照__驿__墙__”__。__明__: _使__…__…__明__艳__。__这__句__意__为__:__枳__花__鲜__艳__地__开__放__在__驿__站__ ___墙__边__。_____ ⑨征铎:___远__行__马__车__所__挂__的__铃__。___
温庭筠与李商隐的作风、成就并不完全一样。 《旧唐书·文苑传》认为“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温诗“笔径较独酣捷”。 而陆时雍《诗镜总论》则说:“李商隐丽色闲情, 雅道虽漓,亦一时之胜;温飞卿有词无情,如飞 絮飘扬,莫知指适。”《四库全书总目》更谓“庭 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 人之旨”。李商隐诗在讽喻和寄情深婉方面,超 过了温庭筠,但用典过多,命意晦涩之病,又甚 于温诗。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第六专题 《商山早行》练习题
《商山早行》练习题(苏教版选修)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铎:马铃铛。
槲:树名。
老叶在春天长新叶时脱落。
枳:果树名。
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
秦时为杜县,汉宣帝葬于此,故名杜陵。
回塘。
曲折的池塘。
1,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诗中的,韵脚是。
2,诗中最能表现“早”的是联“,。
”这两句从描写角度看既有,如;又有,如。
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描写的景象有有(只能填一字),互相映衬。
诗中写到“雁”是用以表达之情。
此题主要训练和考查对诗句意思、特定意象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辨识。
第1题继续巩固基本知识,依据基本格律分析,可知此诗为近体诗中的五律,韵脚为āng。
律诗首联为“起”,颔联为“承”,共同点题。
由诗来看颔联承接首联的“晨”,具体表现题目中的“早”。
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充分表明了一个“早”字,所以题2的答案应是颔联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描写景物有多种角度,从人的感觉来看,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
分析这两句诗可知有视觉,例句是“人迹板桥霜”;又有听觉,依据是“鸡声”。
(或静态和动态也可)事物本身就是有动有静的,因此就有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如果动静有机结合,景象就会更加生动有致。
古代诗人非常注意这一点,所以我们在读诗时也必须注意,并且能够赏析其艺术作用。
分析颈联,可以看到“落”和“明”为“动”,“路”和“墙”为“静”,所以颈联描写景象是有动有静,互相映衬。
大雁是诗歌中十分常见的意象,一般与忧愁相思有关,例如亲友离别、闺中相思、羁旅怀乡等等。
至于究竟是哪一种,必须依据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来判定。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第二句就说:“客行悲故乡”,第七句说:“因思杜陵梦”,因此可以确定,他是借大雁来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之情。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
2019年4月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一、基础巩固1.下面四句诗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①雪峻帆影落,风逼雁斜行②客帆与雁落,霜叶向人飞③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④鸡声荒戍晓,雁过古城秋a.表达远方归来的喜悦心情。
b.诉说羁旅守边战士的艰辛。
c.反映冬日江行的苦寒。
d.抒发雨后见晴的开朗情怀。
A.①c②d③a④b B.①b②d③a④cC.①c②a③d④b D.①b②a③d④c详细分析:选C根据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即可。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江南的春风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到杭州游览的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稻田里一起捉青蛙的美好往事吗?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白天路途的奔波,肩上挑痕的辣痛,一到夜晚,进入旅店,一靠枕头,这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立刻随周公而去。
详细分析:选B B项,韦庄《菩萨蛮》表现江南春天的闲适惬意的生活,符合语意。
A项,《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
C项,《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意境不符。
D项,《商山早行》表现游子早起上路的辛苦,与后面描述内容不符。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笛一声人倚楼。
(2)紫艳半开篱菊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客携壶上翠微。
(4)古往今来只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高考复习 专题六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同步测试 选修 试题
专题六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一)阅读?长安晚秋?一诗,完成1~2题。
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描写了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非常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荷花,一朵朵红衣尽脱,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赋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于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重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那往日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仅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面对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傲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田园的决心。
进一步反映出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
2.“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两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尾联抒写胸怀,表示诗人决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典,表示故园之情和归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典,“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二)阅读?商山早行?,完成3~4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这首诗表现主题的是哪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中哪些描写表现早行之早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客行悲故土〞。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六 第二板块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 Word版含答案
第二板块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对应学生用书P48一、字音识记1.拂曙.(shǔ) 2.宫阙.(què) 3.倚.楼(yǐ)4.篱.菊(lí) 5.渚.莲(zhǔ) 6.鲈.鱼(lú)7.槲.叶(hú) 8.枳.花(zhǐ) 9.驿.墙(yì)二、词语释义1.云物..凄凉拂曙..流:云物,天上飘拂的云雾。
拂曙,拂晓。
2.汉家宫阙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3.残星几点雁横塞..:越过关塞。
4.紫艳..半开篱菊静:艳丽的紫色。
5.红衣..愁:红衣,红色的莲花瓣。
渚莲,水中洲渚上长的莲。
..落尽渚莲6.晨起动征铎..:系在车马上的铃。
7.凫雁满回塘..:曲折回环的池塘。
三、名句背诵1.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应学生用书P48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
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纯熟,颇多佳句。
有《渭南诗集》。
二、相关背景赵嘏在当时颇有诗名。
与诗人杜牧交好,其诗《长安晚秋》是诗人居住在长安,在一个深秋的拂晓,登高而望所写。
眼前的景象迷蒙而壮阔,思乡之情在遥望深秋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强烈,其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被杜牧赞赏,称其为“赵倚偻”。
三、内容提要这首七律,写诗人望中的见闻,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秋景描写,反映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
四、写法借鉴1.巧用典故,表达感情“紫艳半开篱菊静”借陶渊明爱菊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
“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之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后又用春秋时期钟仪“戴南冠学楚囚”之事,表明自己留居在长安已毫无价值,还不如尽快归隐。
2.寓情于景,意境高远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
苏教版语文高二《商山早行》同步测试
《商山早行》同步测试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追溯.(sù)慰藉.(jí)悲怆.(chuànɡ) 妍媸.毕露(chī)B.遨.游(áo) 对峙.(shì)泥淖.(nào) 长吁.短叹(xū)C.征铎.(duó) 哂.纳(shěn)稗.官(bī) 国运多舛.(chuǎn)D.鲈.鱼(lú) 赵嘏.(ɡǔ)檞.叶(jiě) 斐.然成章(fě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云鬓:美发如云B.猜意..鹓雏竟未休猜意:猜想C.残星几点雁横塞..横塞:越过关塞D.凫雁满回塘..回塘:回到池塘3.请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改写为十二字或十四字的对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有关“炼字与炼意”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1)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
”“几点”原为“一树”,这样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踏莎行(候馆梅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yì) 凝眸.(móu) 驿.站(yì)B.征辔.(pèi) 平芜.(wú) 草薰.(xūn)C.羁.旅(jī) 莎.草(shā) 贻.害(yí)D.迢.迢(tiáo) 献媚.(mèi) 游冶.(yè)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渺邈流水账情韵悠远申张正义B.昨宵一锅端自行其是风姿神采C.征辔水蒸汽红衰翠减幽闭深闺D.游冶下脚料关河冷落形绩可疑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长..(美好的笑)..(白昼转长) 巧笑B.逢迎..(相遇) 征.(远行)C.迢.迢(遥远,这里有绵长的意思)危阑..(破败危险的栏杆)D.乱红..(零乱的落花) 雨横.风狂(放纵,凶暴)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2)把抽象感情变成具体的形象,这不但使人更容易感受,而且这种感受还极为亲切。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是词人们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受其启发,在《踏莎行》中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陵春》),都以流水来衬愁,不失为上乘之作。
(3)古代诗词很讲究借鉴。
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化用了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句子;唐严恽《落花》诗中“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则被欧阳修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五)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Word版
课时跟踪检测(五) 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剡.溪(shàn) 渌.水(lù)木屐.(jī) 天暝.(mínɡ)B.独酌.(zhuó) 徘徊..(pái huái)邈.云汉(miǎo) 暂.还(zàn)C.鸾.鸟(luán) 惊悸.(jì)怳.然(huǎnɡ) 战栗.(lì)D.殷.岩泉(yān) 瀛.洲(yínɡ)云霓.(ní) 天台.山(tāi)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月既不解.饮(懂得)B.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暂伴月将.影(和)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永结无情..游(忘情)D.势拔.五岳掩赤城(突出)相期.邈云汉(期待)3.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选出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的一项(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别时茫茫江浸月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憎恶而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下独酌》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真诚和“月”、“影”相约,充分体现了作者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3)青冥浩荡不见底,________________。
(4)霓为衣兮风为马,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怳惊起而长嗟。
(6)_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
(7)花间一壶酒,________________。
(8)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我舞影零乱。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滕王阁 从军行
课时跟踪检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滕王阁从军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淑.气(sh ū) 绮.筵(q ǐ) 银烛.(zh ú) 扁.舟(bi ǎn) B .物候.(h òu) 宦.游(hu àn) 铁骑.(q í) 江渚.(zh ě) C .绿(p ín)凤阙.(ju é) 端倪.(n í) 凋.旗画(ch óu) D .琴瑟.(s è) 环绕.(r ào) 牙璋.(zh ān ɡ) 金樽.(z ūn) 2.对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长河:银河绮筵:华丽的筵席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B.⎩⎪⎨⎪⎧淑气:美好古调:古代的歌曲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C.⎩⎪⎨⎪⎧ 西京:代指长安凤阙:相合的兵符凋旗画:指旗上的图画黯然失色D.⎩⎪⎨⎪⎧ 帝子:帝王槛外:栏杆的外面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3.填入下面横线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是令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中,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半是赞秋月的,而今夜是冬月,没有①________,没有②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①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②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B .①花的清香、虫的吟唱②浓浓的树影、淡淡的秋风C.①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②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D.①虫的吟唱、花的清香②淡淡的秋风、浓浓的树影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云霞出海曙,________________。
(2)忽闻歌古调,________________。
(3)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
(4)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
(5)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一、基础巩固1.下面四句诗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①雪峻帆影落,风逼雁斜行②客帆与雁落,霜叶向人飞③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④鸡声荒戍晓,雁过古城秋a.表达远方归来的喜悦心情。
b.诉说羁旅守边战士的艰辛。
c.反映冬日江行的苦寒。
d.抒发雨后见晴的开朗情怀。
A.①c②d③a④b B.①b②d③a④cC.①c②a③d④b D.①b②a③d④c解析:选C根据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即可。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江南的春风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到杭州游览的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稻田里一起捉青蛙的美好往事吗?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白天路途的奔波,肩上挑痕的辣痛,一到夜晚,进入旅店,一靠枕头,这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立刻随周公而去。
解析:选B B项,韦庄《菩萨蛮》表现江南春天的闲适惬意的生活,符合语意。
A项,《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
C项,《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意境不符。
D项,《商山早行》表现游子早起上路的辛苦,与后面描述内容不符。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笛一声人倚楼。
(2)紫艳半开篱菊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客携壶上翠微。
(4)古往今来只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1)残星几点雁横塞(2)红衣落尽渚莲愁(3)江涵秋影雁初飞(4)牛山何必独霑衣(5)借问酒家何处有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解析:选BE B项,对第三句的内容理解不当,“同来望月人”指的是去年曾经一同来此望月的人,对作者感情把握也不准确,应是怀念怅惘之情。
E项,“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表述不当,应为“由今年所见的江月美景,引起了对去年望月之人的追思”。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裁:两首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或: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或: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②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
《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
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故国的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悲痛。
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
“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E.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解析:选CE C项,“在匈奴时”错,应为“从匈奴回国时”;E项,“借喻”错,应为“借代”。
(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
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好处: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
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
思想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
②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三、语言表达6.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闻名于世。
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
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甲]。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乙],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下边的语句分属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
①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
②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③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④那就不如无诗。
⑤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⑥但是写成之后。
⑦用心推敲修改。
(1)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③⑤④(2)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①⑦⑥②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荡秋千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
那时生产力低下,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相传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
当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故“秋千”两字繁体为“鞦韆”,均以“革”字为偏旁。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总体意思。
这个文段主要讲秋千的起源。
由①处前文说“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可知,此处应填“谋生”的具体做法,再由①后的“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可知此处应填类似于“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奔跑着追赶猎物”的内容。
②处紧接“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处应与“秋千”有关,即填类似于“这就是秋千的起源”的内容。
③处后说“故‘秋千’两字繁体为‘鞦韆’,均以‘革’字为偏旁”,由此可推知③处应填制作秋千绳索的具体材料,且与“革(兽皮)”有关,故应填类似于“拴秋千的绳索多以兽皮制成”的内容。
★答案★:①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奔跑着追赶猎物②这就是秋千的起源③拴秋千的绳索多以兽皮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