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作文《《唐诗三百首》选读鉴赏》

作文《《唐诗三百首》选读鉴赏》

《唐诗三百首》选读鉴赏篇一《唐诗三百首》选读鉴赏要说这《唐诗三百首》,我小时候那是真没兴趣,觉得都是些古里古怪的玩意儿,跟我的游戏机,我的乐高积木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直到大学选修了中国古典诗词,我才算是有点“开窍”。

这感觉就像我之前一直吃方便面,突然有一天尝到了我妈做的红烧肉,那差距,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记得当时老师讲到李白的《静夜思》,我心里还在琢磨着这诗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我以为会是什么刀光剑影的英雄诗,结果却是这么平平淡淡的描写月亮和床前。

然后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李白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说什么他漂泊在外,思念家乡,孤身一人在异乡床前望着月亮…… 讲着讲着,老师自己都开始有点伤感了。

我当时就觉得,哎,这诗里藏着的故事还挺多的嘛,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么枯燥乏味。

这感觉就像你以为买到的是廉价的塑料玩具,结果拆开包装发现是精致的限量版手办,那种惊喜简直溢于言表!再比如杜甫的《春望》,那绝对是把战争的残酷刻画得淋漓尽致。

记得老师讲到这首诗的时候,还给我们放了当时拍摄的关于战争题材的纪录片片段,那画面,真的太震撼了,跟诗里的描述简直一模一样。

之前我一直觉得诗词就是一堆字,现在才明白,这些字背后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情感啊!这就好比我之前只看到了游戏截图,现在终于能亲自上手玩了,感受完全不一样。

篇二《唐诗三百首》选读鉴赏要说这《唐诗三百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那必须是王维的《山居秋暝》。

这诗啊,我一开始读觉得平平淡淡,可老师讲起这诗背后的意境,我立马就惊呆了。

老师还给我们看了王维当时居住的辋川别业的图片,那景色可真美,山清水秀的,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我能去那种地方住一段时间,我估计也能写出好诗来。

当然,这只是我异想天开罢了——毕竟我的写作水平,跟王维老先生,那差距,简直是太平洋那么大!记得那天课后,我还特地去查了查王维的生平,发现他竟然还是个画家,诗画双绝,简直是绝世天才啊!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我那同事,没事就喜欢网上冲浪,刷短视频,一点正事都不做。

选修课唐诗宋词鉴赏期末论文

选修课唐诗宋词鉴赏期末论文

唐诗宋词---我的良师雅友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语文老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这句话不仅使我从小就爱上了唐诗宋词,而且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唐诗宋词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就对唐诗宋词更加情有独钟了。

进入大学之后,我依旧选择了唐诗宋词鉴赏这门选修课,因为我一直深信,人的一生如爱上了唐诗宋词,那就好比交上了一位高品位的良师雅友,人生就会更华美光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和唐诗宋词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多,就会越发感觉自己离不开这位良师雅友了。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语文,从当初的识字断句,到后来的阅读写作,语文课一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

还记得初中高中写作文拟制标题的时候,唐诗宋词帮了我很大的忙。

当有时候作文标题一下子想不出来时,脑袋里突然冒出一句唐诗宋词,灵感顿生,标题涌出。

每当那个时候我都非常感谢唐、宋的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他们,是他们给了我灵感,让我得以文思泉涌。

唐诗宋词是千年的佳酿,品之令人陶醉;是清澈的甘泉,饮之令人心旷神怡;是天籁之响,闻之令人豁然开朗;是禁得住岁月考验的永远时尚的长卷,览之能启迪人们无限的才情。

读唐诗宋词,让我明晓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爱情的无悔。

走进唐诗宋词,孤独是一种意境,寂寞是一种享受,惆怅也不失一种潇洒。

走进唐诗宋词,我们能体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爱情怀;能品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离别情愁;能领味到“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游子思乡之情。

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珍视朋友情谊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去感动送别惆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去感悟朋友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走进唐诗宋词去领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无悔;去领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情苦涩......“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读到李清照就想起爱情,诗词里面假如少了李清照,必然会有一页黯然无光。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我们应多读、多自问、知人论世、缘景明情、以意逆志,才能透彻领悟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鉴赏我国古代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学会阅读鉴赏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一、多读所谓鉴赏,除音乐外,是与“看”的动作紧密相连。

鉴赏的“鉴”字,就是“看”的意思。

虽同是一个看的动作,却又有种种不同的程度,和“看”相近的字,从来就有“见”、“视”、“观”三字,但它们的程度却同中有异。

“见”是“见到,看见”之义,不包含复杂的心理作用。

“视”是指“见到,看见,观察”的意思。

同一个“看”,包含“见”、“视”、“观”三个阶段。

我们看到别人的一幅画或一篇文章是“见”,表明这是某人曾画过这么一幅画或做过这么一篇文章,其中曾画着或写着什么而已。

“视”则是辨别这一幅画或这一篇文章的结构,主旨等。

而“观”则是深入其境,用整个心思去和阅读理解。

“见”只是一种感官,“视”是一种知识思辨,“观”则是包含整个的心理活动。

只有到达“观”的境界,才称得上“鉴赏”。

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距离产生美。

“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

而我们读古诗词大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果是诗不能反复地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这实在是一件可惜可憾之事,只有我们不断地去读着玩,并且在反复玩中随时觉有新的意味发现,这才是真正把玩古诗词中的妙处,才真正称得上阅读鉴赏。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因此,培养我们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就要力求做到多读。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我们只有通过多读古典诗词,走进古典诗词,走近作者,产生共鸣,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以期提高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从广义上讲,词只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但其实在我们现在看来,诗和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诗和词的区别主要是在起源上就已经很明显了,再加上它们所被推崇的时代不同,这才导致了诗与词在外部形式,题材内容,以及抒情风格等方面有了一些差异,但究其根本还是起源。

先讲宋词的成就。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

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

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因而流传很广。

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

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再来看看唐诗的成就。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

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唐诗宋词精选赏析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一》-中国古诗词首页唐诗宋词古诗考题诗词名句古诗名文古诗鉴赏元曲鉴赏文章阅读┃唐诗栏目李白的诗白居易的诗孟浩然的诗杜甫的诗王维的诗集李商隐的诗杜牧的诗柳宗元的诗王昌龄的诗韩愈的诗刘禹锡的诗韦应物的诗崔颢的诗岑参的诗集刘长卿的诗王勃的诗李颀的诗集元稹的诗集初唐四杰李贺的诗集张九龄的诗唐诗精选唐诗名句进入频道┃宋词栏目欧阳修词集苏轼的词范仲淹的词李清照词集辛弃疾的词柳永词集王安石诗词晏殊的词晏几道的词张先的词秦观宋词姜夔的词周邦彦的词贺铸的词陆游诗词吴文英的词宋词精选鉴赏宋词名句进入频道┃唐诗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全诗翻译与赏析朱庆余《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全诗翻译赏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诗赏析翻译许浑《塞下曲》“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赏析李商隐《日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移家别湖上亭《唐诗三百首视频朗读动画版》赏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全诗翻译赏析进入频道┃宋词精选欧阳修《浪淘沙五岭麦秋残》阅读答案及赏析辛弃疾《最高楼》鉴赏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全词翻译赏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全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全词翻译赏析吴文英《风入松》宋词注释翻译及赏析“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赏析史达祖《三姝媚》“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全词翻译赏析进入频道┃诗词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翻译赏析“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全词翻译赏析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三月晴的作者出处及全文赏析“一帆暝色鸥边雨,数尺筇枝物外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美的化身——领略唐诗宋词中的艺术之美从小就对唐诗宋词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素,刚学会认字父亲便教我念诗。

虽然来了科大,读了理科,却仍爱默默地玩味着这千年余韵,体会着作者心中那种欲说还休的感情,感受着这千年文化之美。

在中国,凡是稍通文墨的人,没有不喜欢唐诗宋词的。

唐诗宋词的魅力在哪儿?我觉得艺术之美是诗词最吸引人的地方。

以最切近而又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以最明显的表象和最莫测的本质挑战着人的智慧,以最崇高的承诺和最艰苦的承受塑造着人的心灵,因一个字麾集无数天才的激情:美。

唐诗宋词便是这历史长河沉淀出来最美的结晶,是美的化身。

诗歌中的色彩之美极大的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激发起我们的联想,带给我们一个色彩鲜明的的美丽世界。

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斩醅酒,红泥小人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一首相饮的小诗,其诱人之处,正在于绿酒、红炉两种色彩的和谐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仿佛在向客人含笑招手。

构成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

色彩的组合给唐宋诗词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江欲暮。

这是周邦彦《玉楼春》词中的名句。

青无数指暮霭中青山连绵,眺望不尽;而雁背上那暗红的夕照却不过一缕而已。

青、红二色的对比,一个无限在,一个非常小;然而正是在无边青苍的背景上,才衬托出这一缕晚照是那样地引人注目和令人依恋。

诗人爱用鲜明的对比色,来增加感情色彩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姿色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诗欣赏论文

唐诗欣赏论文

五邑大学唐诗欣赏论文这学期选修的唐诗欣赏课程,让我对唐诗的理解能力有了更深的一个层次,下面让我对以下这三首唐诗的语言艺术,及其情感,声色和韵味来分析一下。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

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

“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

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却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诗歌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

无题二首(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无题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

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

颔联“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写女子居处的幽寂。

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井的辘轳,它们衬托出女子幽处孤寂的情景和长日无聊、深锁春光的惆怅。

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也常和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时又是牵动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东西。

总之,这一联兼用赋、比,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寞,又暗示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

论文唐诗(合集5篇)

论文唐诗(合集5篇)

论文唐诗(合集5篇)第一篇:论文唐诗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论文摘要:“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二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和不朽的诗歌。

李白杜甫的诗歌思想有着一致性,他们同样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

本文从他们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个方面比较了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论文关键字:浪漫、现实,豪放、沉郁。

正文:后世敬仰的“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二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篇。

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墨客,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抱负,想为国家、为皇帝尽心尽力。

因此他们都有满腔的爱国热情。

对国家有一份炽热的感情,国家强盛时的欢喜、字号在他们的笔下流露;但国家处于忧患时,他们忧心忡忡。

他们发反对唐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反对分裂国家的战争。

如李白的《古风渡泸及五月》、杜甫的《兵车行》都是抨击棠同志者的穷兵黩武。

李白的《奔忙道中》五首和杜甫的《北征》、《三吏》、《三别》都是对安史之乱的痛斥。

他们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又不得志。

李、杜二人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游”的友谊,他们的诗歌在思想上有一致性。

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的时代、家庭对他们影响不同。

生活的经历各异,所以在其艺术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一、创作方法上的不同: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二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礼拜一浪漫主义为主,杜甫以现实主义为主。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火热的激情来描绘生活图画。

而现实主义恰恰相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如反映生活,因此也叫“写实主义”。

二、诗歌风格一代“诗仙”李白,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诗歌风格。

对朝廷的腐败,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游的方式,抒写了他对山水名区的喜爱,对仙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弃鄙弃世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心情的表白。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第一篇: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学科:初中语文题目:如何教学生应对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作者: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刘新内容提要:株洲中考语文卷从2009年开始,加进了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一般设有两个小题目,分值为3-4分。

如果学生平时不加以训练,要想在中考中较好地完成这两个阅读赏析题,获得满分,有些难度。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是突破古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途径。

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步课前打下阅读赏析古诗词的知识基础;第二步是课中掌握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方法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卷中增加了一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

设计有两个小题(通常是第27、28小题),分值为3-4分。

记得2009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的我收到这个中考信息时,可“急坏”了,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注重了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赏析”这一块做的工作很少。

怎么办?在那些复习的日子里,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我试着摸索着为学生补上这一课,这一补还真有成效,以致到现在我都沿用了以下的训练方法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送走了又几届初三学生,他们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的训练方法是:第一步课前帮助学生打下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知识基础我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从初一起逐渐输入学生脑子里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初浅的诗歌知识。

如:1、诗歌的种类:①写景诗②咏物诗③咏史诗2、诗歌的语言: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朗⑤含蓄⑥简洁3、诗歌的形象:①叙事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②抒情诗,往往是作者自己;③其它的诗描写景和物。

4、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情感和诗歌中描述的图象的有机结合。

5、思想内容:①主题思想②作者感情③社会意义④作品情调诗歌的特点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寓情于景④直接抒情7、表现手法:①托物言志②对比烘托③借用典故④虚实结合⑤善用象征8、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即可。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第一篇: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以传授鉴赏知识和应试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目的,未遵循古诗词鉴赏学习规律和学生鉴赏能力发展规律,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鉴赏教学存在一系列矛盾问题。

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感研究理论,借鉴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批评理论和中国古代语感培养教育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课中存在的三大矛盾问题及症结,指出古诗词鉴赏活动的特点和鉴赏能力形成的特点,论证了语感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语感培养对实现学生鉴赏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实践措施:语感培养的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的重构、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为归宿,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三大矛盾问题,提高鉴赏课的效率,而且将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悟的教学实践中回归语文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古诗词鉴赏论文古诗词鉴赏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我们看看下面的古诗词鉴赏论文吧!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在诗词的意想、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

关键词:诗词鉴赏意想形象语言技巧中学生中有许多学生爱好古诗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古诗词阅读较少,鉴赏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读不懂古典诗词。

这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现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相差甚远。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一、必须牢牢记住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

1.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

多情月与水。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月、水多是思乡念家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唐诗鉴赏论文唐代诗歌鉴赏论文

唐诗鉴赏论文唐代诗歌鉴赏论文
【示例一】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与“象”(实写)的统一,是诗 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 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意”乃诗人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
草 中
的 形 象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
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
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
这类题答题的一般步骤:① 找出意象→② 分 象,才能谈鉴赏诗歌的其他方面。
18
···················································
这类题答题的一般步骤:① 描述物象的基本特 征→② 结合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 揭示物象的社 会意义
【示例】 简析在下面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 我形象的?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 的形象。(步骤一)“寒”字点明了梅花生存条件的恶 劣,“迥”字表明早梅的与众不同,“白玉条”,疑梅为 雪,表现早梅的冰清玉洁。(步骤二)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 象。(步骤三) 古代诗歌中还有一些物象,如草木花果、鸟兽虫鱼 以及月露风云等,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以及民
这类题答题的一般步骤:① 扣住“景”“情”概括 提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景”“情”理清思路→③ 结合具体诗 句谈“情”“景”关系
【示例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 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鉴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作者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这是春回大地时的姹紫嫣红、无限生机。

再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春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跨马安天下,提笔慰苍生!当历史化作尘埃,仿佛风一样拭过,只有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但,透视那昔日魏王风骨之建安,却已足够!《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感叹时间匆匆,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立志报国,到这里来施展抱负。

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前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为着统一国家这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

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选修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

选修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

王维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

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

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

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

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

这种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的壮怀激烈,“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与边塞相关的前期送别诗也同样极富盛唐气。

王维有送别诗70余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

其送别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同乡,一是同僚。

送别事由多是友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其诗中旨意往往跳出同情、祝愿的常规和常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出积极入世的建功理想。

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踔厉奇发、壮亢激昂的风格特征。

我们也能在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里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自信乐观的气概、浩然开阔的胸怀,这种气概与胸怀投射到诗人笔下的风景物貌,掩抑不住一股强烈的壮逸之气。

如:《渡河到清河作》: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诗中,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浩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篇1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

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纪念。

诗中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谊。

正如诗中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是讲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而前两句叙事,“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正表示处于意料之外,汪伦用民间最隆重的踏歌舞来欢送李白,这让诗人怎能不感动呢!而这让诗人怎来表达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来和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作比较。

而这两句就用了“不及”来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

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这样既深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我觉得这《赠汪伦》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古诗赏析作文篇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

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

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

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

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

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杜甫诗歌鉴赏论文[精品]

杜甫诗歌鉴赏论文[精品]

杜甫诗歌鉴赏论文:试论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摘要:诗圣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不仅限于沉郁顿挫一个特点,他的风格是多样性的,有时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一个悲凉凄惨的意境;有时营造昂扬激烈、热情崇高的诗歌境界。

采展示自己苍茫雄浑的诗风;他还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创作出许多明丽鲜艳、清新爽快的诗歌。

虽然他不像王维那样“万事不关l心,晚年惟好静”,但他也有一些描写雪月残云,展示和平静穆意境的诗作。

关键词:杜甫;诗歌艺术诗圣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又是唐代诗歌的革新者。

他曾以饥寒之身咏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情。

他的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在诗歌创作中,他运用精炼的文字、浪漫的想象,或夸张、或写实的手法,恰当的用典,精妙的表现技巧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借此表达诗人的观念、感情和态度。

因此,杜甫对唐诗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诗歌不仅限于沉郁顿挫一个特点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

本文就杜甫在诗歌创作中的意境美谈谈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和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杜甫善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意与境浑,心与物共,将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创作出一幅幅悲凉凄清、热情崇高、明丽鲜艳、和平静穆的优美画卷。

杜甫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

他的盛年正值唐王朝江河日下之际,安史之乱打碎了唐帝国的黄粱美梦,惊破了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

国家的倾覆,民族的多难注定了诗人悲凉凄清、沉郁苍凉的诗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一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赏析/鉴赏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

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

”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

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

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

“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

“宝篆”,盖今之盘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

“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

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78kXXX班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

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雁与乡愁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最后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1.咏物言志诗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诗中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一往无前的豪情壮怀。

又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品格。

还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也是借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别诗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知道,“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诗鉴赏350字

唐诗鉴赏350字

唐诗鉴赏350字《唐诗鉴赏350字》篇一唐诗啊,就像一座大宝藏。

我一开始接触唐诗的时候,心里就想:“这玩意儿有啥好看的,不就是些老掉牙的诗嘛。

”可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就说李白那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一句一出来,我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太震撼了。

那黄河水就像从天上直接倒下来似的,这夸张手法用得简直绝了。

我就想啊,李白他老人家是喝了多少酒才能写出这么有气势的句子呢?也许他当时正对着黄河,拿着酒壶,边喝边喊着这诗句。

还有杜甫的诗,他就像一个社会的记录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对比,真的是赤裸裸地把社会的不公平给展现出来了。

我有时候就觉得,杜甫是不是太悲观了呢?但再想想,他看到那些可怜的百姓,能不难受吗?唐诗里有太多这样的好诗了。

虽然我现在也不敢说自己是个唐诗鉴赏的小能手,但我知道唐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化的大门,这感觉还挺酷的。

你说呢?是不是也觉得唐诗挺有意思的?《唐诗鉴赏350字》篇二唐诗鉴赏,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像在一个大果园里挑果子,有的酸,有的甜,各有各的味。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王维的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的天呐,我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那片山林。

那山就像一个刚刚洗过澡的巨人,清新得很。

月光洒在松树上,就像给松树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这拟人手法用得妙啊。

当时我就在想,王维是不是住在仙境里啊?但是吧,有些唐诗我就不太能理解。

比如说李商隐的一些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我读了好几遍,就像在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我就寻思着,他到底想说啥呢?是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还是有啥更深的意思呢?也许这就是李商隐的风格吧,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术师,总是把真正的想法藏起来。

不过呢,这也正是唐诗的魅力所在。

它就像一个迷宫,你得慢慢走,有时候还得走回头路,才能找到出口。

你要是像我一样,有时候觉得唐诗有点难搞,别担心,多看看,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开窍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诗之美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13工商03班
姓名:陈吉
学号:1110313127
论唐诗之美
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唐诗之美是一种复合的美,它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负载着磅礴,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凝聚,尽管也会有黄泉与碧落的交融。

相较于其他的文学表现形式,我认为唐诗的感染之处就在于通过寥寥数字,将不可取代的情感魅力和美之集大成者凝练于诗作之中。

音律美、色彩美和空间美使诗作的表现更富有感染力,使读者在相应的无尽联想和情绪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陶冶。

一、唐诗的音律之美
音律在诗词中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音乐性的韵律节奏,使读者读起来每一句都感觉耳目一新,在音律的节奏起伏中,可以见得诗人毫无雕饰之感的情感变化,真挚而动人。

唐诗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还要求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平仄相反,第三句与第二句的平仄相同,比如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中第一句“急”“高”“啸”与第二句的“清”“白”“飞”严格对仗,正是在这样工整的音律节奏中,诗人描绘出一副悲凉的秋景图画,定下了全是悲凉的感情基调。

颔联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大笔写意,毫无音律所有的束缚之感;上半句仰视,下半句俯视,俯仰之间,尽是磅礴之气。

这首律诗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这首诗可以说是唐诗中的具有音律美的代表作,描写景色雄浑开阔,感情沉郁顿挫,处处体现了音律之美。

灵活多变而余味无穷的音律之美,使得人们对唐诗百读不厌,这也正是唐诗流传了数百年的历史而依然魅力无限的原因。

二、唐诗的色彩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诗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唐代诗人深悟其中之妙,他们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并将它们生动的表现出来,虽然不能直接画在之上,但是通过语言的描绘和形容,引起读者对色彩的联想,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在唐诗中对色彩的表现手法变化不定,或对比鲜明,或和谐衬托,在诗作中摇曳多姿、生动活泼。

首先,在唐诗中描写景物时最常用的是对比手法,在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表现中,可以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感情。

如杜甫《绝句》中的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诗人用“碧”绿的江水对比飞鸟洁“白”的羽毛,用峰
峦的“青”翠对比山花的火红。

这四种颜色相互对比,使得画面颜色十分显眼明亮,却又不失和谐统一。

在这样的身闲心急下,更突出了诗人不可抑制的思乡之情。

其次,唐诗中还多采用衬托的手法来描写色彩。

刘禹锡的《秋词》中有“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描写经霜的枫叶,由浅黄而变深红,妙在运用色彩的转换,如实地勾勒出秋天的本色,一派生气盎然。

从诗中可以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情趣的追求。

再次,还有诗人善于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色彩之美。

如我们所熟知的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夕阳晚照下,枫叶如丹,层林尽染,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和热烈的生机。

唐诗通过文字依靠视觉使读者得益感染,自然之美促使诗人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创作出色彩纷呈的艺术之美,读者对美的享受不绝于此,唐诗更有了亘古千年的艺术魅力。

三、唐诗的空间之美
空间之美在各种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和诗歌、建筑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唐诗达到了后世不可企及的高峰,朴素的空间之美幽肆流淌。

唐代的边塞诗就多长于塑造空间美感,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开头雄浑高远,描写了萧索而又壮阔的西北风光,逆流而望,看到黄河的源头在云端之上,类似于电影中的远景镜头,具有恢弘的气势和深纵感;近景是万仞高山环抱着的“一片孤城”。

空间布局远近分明,山川的宏伟烘托出境遇的荒凉,大自然激发的豪放中又包含着远征的怨情。

边塞诗的自然风光描写多为远景,气象开阔而情调悲壮。

唐诗之美并不仅限于本文中所讨论的这三种美,唐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对艺术的品读需要的不仅仅是眼见、耳闻和想象,更重要的是要用人生去体验诗人笔下流传百年的灿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